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的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主人公凡卡的生活状况。
学习课文中描写环境、表现人物心情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学会通过描写环境、人物心情来表现文章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凡卡的悲惨命运,培养同情心。
感受作者对底层人民的关爱,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主人公凡卡的生活状况。
2.教学难点:学习课文中描写环境、表现人物心情的句子。
通过描写环境、人物心情来表现文章主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凡卡生活的环境,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情。
学生根据自读感受,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并做好标记。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认为重要的词句,以及这些词句在文中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心情,分析其作用。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重点分析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心情。
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描写环境、人物心情来表现文章主题的方法。
5.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方法,尝试自己描写一个环境,表现一个人物的心情。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课堂小结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7.作业布置学生根据所学,完成一篇关于《凡卡》的读后感。
家长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签字确认。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讲解、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通过描写环境、人物心情来表现文章主题的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凡卡的悲惨命运,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同时,教师还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六年级语文教案《凡卡》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案《凡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了解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2)通过学习,掌握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并体会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学会珍惜亲情和友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掌握生字词。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感受文章的魅力。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人物图片或故事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做好标记。
(2)学生分享学习生字词的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和作者情感。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魅力。
(2)教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人物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文学作品,培养阅读习惯。
六、教学拓展1. 课内外结合:推荐学生阅读与《凡卡》类似的文学作品,如《草房子》、《小王子》等,让学生体会不同作者对人物情感的描绘,拓展阅读视野。
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教案、教学设计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你们听说过寄宿学校吗?你们觉得那里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2.课文学习:
-分组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心理活动等,如:“作者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凡卡的生活环境?这对我们理解凡卡的性格有什么帮助?”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出示一张描绘雪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随后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在这寒冷的雪夜中,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契诃夫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1.学生对故事情节具有较强的兴趣,但对于课文中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人物心理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引导和讲解。
2.学生的词汇量逐步扩大,但课文中部分生字词可能仍感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强调。
3.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环境描写、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分析能力。
-如何将凡卡的故事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关注身边的困境和需要帮助的人?
3.家庭作业:与家人分享《凡卡》的故事,讨论以下问题:
-家人如何看待凡卡的遭遇?
-作为一个孩子,如何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和勇敢?
-家庭成员之间如何互相支持和鼓励,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4.小组作业: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分析课文,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等,准备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
2.各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邀请部分小组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互相学习。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凡卡》教学设计
凡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揍、撇”;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搅、邮、炕”;理解“保佑、祷告、打搅、不知不觉、结结实实”等词语。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师准备:课件(作者的简要资料、生字新词、课文的重点语段),搜集到有关作者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指导学生认识“锈、佑、袄、鳅、揍、撇”;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搅、邮、炕”。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全文线索,理清文章结构。
4.引导学生质疑。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
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
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
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
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
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
社会动荡不安。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简要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爷爷是干什么的?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凡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凡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小说《凡卡》的背景,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说的基本技巧,深入分析凡卡的命运及其社会根源。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主人公凡卡的内心情感,树立珍惜生活、感恩生活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全面梳理《凡卡》的故事情节,分析凡卡的命运及其社会根源。
2.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把握作者契诃夫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契诃夫的生平和《凡卡》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呈现: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凡卡》的朗读录音,展示与情节相关的插图和背景资料。
3.分析: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凡卡》进行深入分析:(1)凡卡的命运及其社会根源(2)小说中的对比和暗示手法的运用(3)主人公凡卡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4.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如何理解凡卡的命运以及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对当今时代的启示。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述、讨论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容。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情况。
2.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分析凡卡的命运产生的原因、阐述作者契诃夫的创作风格等。
3.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进步,鼓励学生积极反思和改进。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书籍、杂志、文献等资料: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文章等资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凡卡》及相关主题。
2.工具:提供电子辞书、翻译软件等学习工具,方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
七、结论通过本教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凡卡》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深入分析凡卡的命运及其社会根源。
六年级语文教案《凡卡》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案《凡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俄罗斯乡村风光及民俗风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发展想象力。
(3)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学会感恩。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俄罗斯乡村风光及民俗风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课件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情感的教学氛围。
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俄罗斯乡村风光的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所描绘的俄罗斯乡村风光及民俗风情。
5. 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作者的情感。
6. 课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实际情景练习。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8.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家长签字确认的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下册《凡卡》教案
六年级下册《凡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凡卡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交流,分析凡卡的成长环境及性格特点。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不同场景下凡卡的心情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美好品质。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凡卡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2.教学难点:分析凡卡的成长环境及性格特点。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不同场景下凡卡的心情变化。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音乐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分享对凡卡的认识。
3.分析课文分析凡卡的成长环境,了解其内心孤独的原因。
分析凡卡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善良、坚韧等。
比较不同场景下凡卡的心情变化,感受其内心的渴望。
4.课堂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讨论问题,如:“凡卡为什么感到孤独?”“你认为凡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等。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归纳课文主题,强调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感悟。
6.作业布置设计课后作业,巩固课文知识点。
布置写作任务,如:“以凡卡的视角,写一篇日记。
”7.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学习收获,提出建议。
四、教学辅段1.多媒体课件2.生字词卡片3.课文音频、视频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2.学生作业评价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凡卡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培养关爱他人、珍惜友谊的美好品质。
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凡卡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同学们,你们认为凡卡在信中都表达了哪些情感呢?”“凡卡在信中提到的‘爷爷,我在这里太孤独了’,你们能感受到他的心情吗?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感受?”学会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谁能在文中找出一些形容凡卡心情的词语,比如‘孤苦伶仃’‘热泪盈眶’?”“大家注意,‘渴望’这个词在这里用得非常贴切,它反映了凡卡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谁能再举几个例子说明‘渴望’这个词的用法?”2.教学难点:分析凡卡的成长环境及性格特点:“我们来讨论一下,凡卡的成长环境对他的性格有哪些影响?有没有同学能从文中找到一些细节来支持你的观点?”“凡卡虽然身处困境,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善良的心,这从他对小狗的态度上就能体现出来,同学们能分享一下你们对凡卡性格的认识吗?”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感受不同场景下凡卡的心情变化:“现在我们做一个比较阅读的练习,请大家看看凡卡在写信前后的描写,讨论一下他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一下凡卡在收到爷爷回信那一刻的心情?”教学过程补充:3.课堂讨论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果你们是凡卡,在这样的环境下,你们会如何表达自己的孤独和渴望?”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对了,就像凡卡在信中那样,用你们的语言,把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凡卡》教学教案优秀6篇
《凡卡》教学教案优秀6篇凡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5个生字,认识“蘸、戳、醺”4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信的内容(重点是第八、十、十五自然段)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教学难点:初步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信的'内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体验探究,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学习凡卡回忆往事的内容及作者叙述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及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由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外国的穷孩子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催人泪下。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外国文学作品——《凡卡》。
简介写作背景。
这是100多年前俄国著名的作家契诃夫写的。
当时由于沙皇政府的残酷统治,社会非常黑暗,无数破了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深受老板的剥削压迫,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文中的主人公凡卡就是被爷爷送到城里一家鞋铺当学徒的童工。
那么小凡卡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课前已做好了充分预习,接下来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简介写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一开始就奠定了情感基调,为课文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纠正读音。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突出了对预习能力的培养,而良好的预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
人教版六年级下《凡卡》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人教版六年级下《凡卡》教学设计精选文档人教版六年级下凡卡教学设计凡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七个生字,掌握相关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3.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外国文学作品,是俄国的伟大作家契XX写的凡卡。
这篇小说写于1886年,当时正是俄国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期,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无数破产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XX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
凡卡就是这些可怜的小学徒中的一员。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凡卡的生活,看看那个时代的孩子生活是怎样的。
(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检查预习情况。
3、你从感号和省略号中出了什么。
(无法忍受、望、哀求等心情。
)展开想象,把静止的省略号成在的生活内容。
如:凡卡受了哪些折磨?可能怎求爷?4、我在音声中第八自然段,再次体会凡卡的悲惨和可怜。
:凡卡的心是蘸着血和泪写的,是一个苦孩子的喊,在信中凡卡多次哀求他走。
同学把封信完整地一遍,一步感受凡卡的悲惨生活和痛苦之情。
学生在音中自信。
(四)学最后一段,体会凡卡究梦碎依旧的悲惨命运:凡卡的信于寄出了,同也寄走了他心的希望,他就是着的希望熟睡了,凡卡梦了什么?1、自由最后一段。
想象凡卡的梦会成?2、指名,教注意提示:即使写清楚地址,收到了封信,凡卡的生活就会改?3、小:不管哪一种可能,在沙皇俄国的黑暗年代,卡的悲惨命运都不可能改。
4、我的最后一段,不要吵醒了梦中的凡卡,他在梦中与相聚吧。
(生声)四、拓展阅读,课外延伸,布置作业1、课文在凡卡熟睡并做着甜蜜的梦的时候结束了,这正是契诃夫的高明之处。
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教案(2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凡卡》的作者、出版年代等基本情况;2.理解并分析《凡卡》中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感受《凡卡》中的人文关怀和生命的意义;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凡卡》中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感受《凡卡》中的人文关怀和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课文《凡卡》;2.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教师简单介绍《凡卡》这篇课文的作者和出版年代等基本背景知识,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学生对于课文的初步认知。
Step 2 阅读课文(20分钟)1.学生分组或个人静读课文《凡卡》,并标记出自己不懂的部分。
Step 3 课文解读(25分钟)1.教师针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难点和疑惑,进行解读和讲解。
Step 4 分析与讨论(20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分析与讨论,重点关注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描写。
Step 5 试读演练(2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试读演练,每组选取一个小节进行朗读,并选择一个学生进行课文解读。
Step 6 总结反思(1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你觉得《凡卡》给你的启示是什么?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2.再次阅读《凡卡》这篇课文,并总结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凡卡》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有了一定的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课文中一些抽象难懂的句子和段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解释。
下节课可以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拓展。
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教案(二)《匆匆》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一天时间的流逝,以及人们为了追逐时间而忙碌的场景。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时间的重要性,并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
下面是一份《匆匆》的教案,供参考。
六年级语文教案《凡卡》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教案《凡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凡卡的悲惨遭遇,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生活的态度。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通过细节描写描绘人物形象和情景。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分析课文结构:学生总结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
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表现的凡卡的悲惨遭遇。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凡卡的悲惨遭遇的短文。
2. 拓展作业:阅读其他与凡卡类似的故事,了解不同作者的写作手法。
对比分析,写下自己的感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如何,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总结,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课文情境的学习环境。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情感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凡卡》教学教案(最新5篇)
《凡卡》教学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子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这次xxx为您整理了《凡卡》教学教案(最新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凡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了解《凡卡》回忆部分的主要内容,体会本部分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知道什么是插叙,了解插叙的一般作用。
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凡卡写信的过程以及书信的内容,我们根据屏幕的内容来回顾课文的相关内容。
出示ppt:回忆课文内容填空:1、凡卡是一个岁的(农村城市)孩子,他没没,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
爷爷在给庄园当。
凡卡在三个月前被送到的一家鞋店里当。
2、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一事,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呢?指名回答。
二、分析课文的1--3、7—12、15--21 段,导入回忆的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1--3、7—12、15--21 段,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子发现课文选段结构依然完整,内容充实。
板书:时间圣诞节前夜地点莫斯科事件写信2、那为什么课文不这样写,还要写乡下生活的内容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完成屏幕上的题目。
出示ppt:跳读课文,填空:课文第到第自然段、第到第自然段还穿插了两次对往事的回忆,凡卡回忆了和这些情景。
从凡卡的回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指名回答。
三、分析回忆部分,引入“插叙“。
1、梳理回忆内容的时间、地点、事件,适时板书。
时间:三个月前,地点:乡下,事件:回忆乡村生活。
2、分析本部分内容在全文起到的作用。
为什么乡下的生活可以衬托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悲惨呢?乡下生活真的那么美好吗?从课文中找一找答案。
学子回答。
爷俩在乡下的生活也是贫苦的,但凡卡还是怀念乡下的生活,希望爷爷能够接他回去,说明莫斯科的生活更苦,凡卡在这里感觉生活没有指望。
这样就更加突出了主题———通过凡卡的不幸遭遇批判当时俄国社会的贫富不均、贫苦农民尤其是儿童的苦难生活的黑暗现实。
课文《凡卡》教案
课文《凡卡》教案课文《凡卡》教案「篇一」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课前有效预习,能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找出课文中体现凡卡学徒生活悲惨的重点句段,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感受,有感情朗读,感受凡卡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同情心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3、体会小说中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和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
领悟把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和动手标记,理清文章条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描写他的神态、联想的段落,了解他的内心,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精读,学习文章表达手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激发学生憎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教学难点:理解凡卡写信过程中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五、学法指导指导学生着眼细节,精读细嚼,深入体味,从而较深刻地理解,受到思想感染。
教学媒体: 投影仪、幻灯片课文《凡卡》教案「篇二」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了解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他一生创作3470多篇小说,被世人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他就是俄国文学巨匠——契诃夫。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曾经感动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短篇小说《凡卡》。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二、直奔主题,感受悲惨1、板书课题。
2、说到小说,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来感动人的心灵。
(出示课件)看,这就是本课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你能说出在课文中他们的角色吗?(指生说)(设计意图:形象直观,进入人物角色体验。
)3、在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能用上这几个人的名字说一下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检测预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六年级下册语文《凡卡》教案三篇.doc
六年级下册语文《凡卡》教案三篇篇一【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关注人物的命运,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从而激起学生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痛恨,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
2.有感情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结尾“梦”的含义。
【学习重点】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体会结尾句子的含义。
【学习难点】体会文中回忆的内容和写信的内容对比、衬托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直奔主题,复习导入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凡卡》,请大家打开课本73页。
上一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过渡:凡卡的这封信写了什么内容?请把信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看看这封信写了什么?二、走进文本,诵读感悟1、出示阅读提纲:把信的内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想这封信写了什么?找出你感触最深的地方,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
2、学生汇报学习体会,相机出示句子。
(重点学习第八自然)过渡:读了信之后,如果让你挑一些词来形容凡卡在老板家过的生活,你会挑一个什么词?[板书:悲惨]3、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出示第八自然段相关内容)(1)指名读。
(2)读后你能说一说你的感受吗?4、自由地读一读这个片断,看看有哪些语句触动了你?交流交流你的感受(学生汇报感受,相机出示句子)句子一:老板揪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揍了我一顿。
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弄起,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1)引导学生抓住“揪”、“拖”、“揍”“捞”“戳”等词体现老板的狠毒。
(2)凡卡到底犯了什么错,要受到这样的毒打呀?(3)创设情景,练习朗读像这样的毒打,凡卡肯定不止一次,听,我们仿佛听到凡卡在向我们诉说。
师引读:有一天,我在想爷爷的时候,想得入神了,老板有一天,我在洗碗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老板有一天,我在干活的时候,太累了,坐了一会儿,老板(4)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凡卡?(5)凡卡才九岁,就受到这样的毒打,多么悲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凡卡》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经过理解课文,认识旧俄沙皇统治下贫苦孩子的凄惨生活,激发学生怨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日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经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情、动作、联想,来认识他的心里。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课要点、难点】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认识凡卡遭到的磨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课时间】三课时。
【教课方案】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初读课文,认识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教课要点、难点〗1、初步认识课文内容。
2、给课文分段,认识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今日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
小说的作者是19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
契诃夫从小就熟习学徒生活,怜悯他们的不幸遭受,因此《凡卡》写得真切动人。
他写了好多极为深刻的揭穿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凄惨生活的作品。
他的作品以前遇到列宁的欣赏。
今日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应了旧俄沙皇统治期间人民的凄惨生活。
二、自学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词典,联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虑以下问题,初步认识课文内容:⑴ 凡卡是如何的孩子?他的出身如何?⑵ 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⑶ 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三、检查自学状况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说: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说的主人公。
阿里亚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玛卡里奇:凡卡的爷爷。
日发略维夫:老爷,爷爷工作的那家庄园的庄园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尔,阿辽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
崽子:常用来称幼小的动物,这里是对老板少儿的贬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凡卡》教学设计
《凡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2、了解课文所写内容的社会背景,理解所描写的内容,深切体会那个社会的悲惨与黑暗。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插叙、对比、反衬等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文中的时代与现实的差距会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上的困难,尤其是对凡卡心愿得的理解的困难。
结合文中回忆与信中相关内容的对比、衬托的写法进行深入体会。
2、领悟文中所采用的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弄清人物关系,把握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凡卡》。
“凡卡”是故事的题目,也是故事的主人公。
故事中还有哪些人物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思考,组织好语音再举手示意。
生答。
咱们再一起来熟悉一下他们吧。
出示: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康司坦丁·玛卡里奇、阿里亚希涅、老板娘前面两个名字指的都是谁?生:凡卡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凡卡三个月前被送到阿里亚希涅那里做学徒,他给爷爷写了一封信。
他在信里说老板和老板娘都欺负他接着给爷爷说了他在莫斯科的状况,求爷爷接他回去。
谁补充?一封信,一个美梦,凡卡在写信的过程中还干了什么?生:凡卡还回忆了他和爷爷快乐的往事。
说得多好啊。
这些人物因为一封信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小说的情节。
(人物情节)第二板块:对比读,读出不同读一篇小说,如果只认识几个人物,了解故事情节,那就太可惜了,我们还得走进文字,细细地-----读读故事。
怎么读呢?咱们试着用对比读的方法来读一读。
课文很长,让我们把视线落在课文的第3--15自然段。
读出不同——对比读回忆和写信的段落,找找凡卡前后生活的不同,填写自学单。
读小说就是要边读边思考,边联想边推测。
读完后你看到怎样的凡卡呢?生答我们班的同学习惯特别好,当一个同学发言的时候,其他同学除了认真听,还做了记录。
你发现了文字内在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揍、撇”;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搅、邮、炕”;理解“保佑、祷告、打搅、不知不觉、结结实实”等词语。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师准备:课件(作者的简要资料、生字新词、课文的重点语段),搜集到有关作者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指导学生认识“锈、佑、袄、鳅、揍、撇”;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搅、邮、炕”。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全文线索,理清文章结构。
4.引导学生质疑。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
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
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
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
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
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
社会动荡不安。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简要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爷爷是干什么的?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写凡卡给乡下爷爷写信,诉说自己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
)
2.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别墅的“墅”读shù,不读shǔ;邮差的“差”读chāi,不读chà;
披着的“披”读pī,不读pēi;窜过的“窜”读cuān,不读cuàn;
似的的“似”读shì,不读sì;逮住的“逮”读dǎi,不读dài;
挨打的“挨”读ái,不读āi;摩平的“摩”读mā,不读mó;
照应的“应”在这里要读轻声。
(2)认准字形:“祷、袄、锈、跺、撇”等字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不增或不减笔画,看清楚再动笔。
3.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是按写信前--写信时--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4、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学生汇报分段情况。
(分为三部分:写信前(1-2自然段);写信中(3-19自然段);写信后(20-21自然段)
第一段:简介凡卡,描述他准备写信的情景。
第二段:在信中向爷爷倾诉了在城市当学徒的痛苦生活,回忆了在乡下与爷爷一起时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要爷爷带他回到乡下去的迫切愿望。
第三段:简述凡卡把写好的信投进邮筒,并做了个美好的梦。
三、引导学生质疑,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①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②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③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④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他梦中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等
四、静心再读,按下面提示勾划、批注。
1、作者的叙述[]方括号旁批:叙述
2、写信的内容()圆括号旁批:信
3、凡卡的回忆{}花括号旁批:回忆
4、按上述三条线索分人朗读全文。
(如:由教师读作者的叙述,男生读写信的内容,女生读凡卡的回忆。
)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一、二两部分,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凡卡在圣诞前夜给爷爷写信的事。
是按写信前--写信时--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细读,理解重点
1、请同学们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思考: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板书:诉苦、哀求接走)
2、读了凡卡给爷爷的信,你觉得下面哪个词最能表达出凡卡想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课件出示:
词义辨析:希望──盼望──请求──哀求
(“哀求”一词最能表达凡卡所受的苦,想回到爷爷身边的迫切心情。
)
3、紧扣“叹气”,体验苦难。
文中三次写到凡卡的叹气,找到有关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为什么叹气,你体会他怎样的心情?(重点抓第8自然段)
(1)全班交流汇报。
(找出有关的句子来朗读体会。
)
第一次,是凡卡在写信前,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神像,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他叹了一口气”。
凡卡从家乡来到这充满了凄凉、恐惧的鞋铺,黑糊糊的窗户,昏暗的神像,摆满楦头的架子,老板、老板娘凶恶的面孔,一下子都浮现在了凡卡的面前。
想起那无休止的劳动,残酷的折磨,就连写信,还是趁人们都到教堂做礼拜去了,才得空,而且是提心吊胆地写,所以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第二次,是凡卡回忆家乡清静、优美、快活的冬夜,与令人窒息的鞋铺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他又“叹了口气”。
第三次,是凡卡请求亲爱的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头”之后,“伤心地叹口气”。
往年在家乡,生活虽然也贫苦,但还自由些,在过圣诞节时,还能从圣诞树上摘下一个糖果,快乐地跟爷爷一起去砍圣诞树,打扮那棵树,可现在,在这圣诞节的前夜,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在城里受折磨,担心地写着这封倾诉自己痛苦生活的信,并且心情紧张,唯恐被老板看见,再挨一顿毒打。
这里的生活“连狗都不如”,更不用说什么圣诞树、金胡桃了。
写到这里,凡卡再一次伤心地叹口气。
4、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
(1)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幺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话。
(2)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把哪些词读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发发”、“跪下”等)说说为什么?再指名朗读。
(3)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因难过而写不下去)
(4)出示幻灯片:书中的插图(凡卡跪在地上写信、想起自己挨打的情景)此时此刻,凡卡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求爷爷尽快地带他离开这个火坑。
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辛酸的泪珠。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懂得朗读带省略号的地方时,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
(5)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写信时的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6)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前面的四句话。
5、向爷爷诉苦,哀求爷爷将他接走,是他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写了什么?(介绍了在莫斯科所见的情况,从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下,穷人的地狱。
)
6、小结:写信就应该这样写,就是写自己的生活。
凡卡将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美好心愿,连同自己所见的情况告诉了爷爷。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以将信中的“我”第一人称换成“凡卡”或“他”第三人称了。
对比一下哪种表达方式好?为什么?(写信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这种方式表达得亲切、可信、真实。
第三人称的写法远不如这种写信的方式效果好。
)
把凡卡给爷爷写的这封信读一读。
读出凡卡学徒生活的痛苦以及迫切希望爷爷接他回去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书)
7、默读回忆的部分,思考:凡卡在写信过程中都回忆了什么?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第一次回忆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
第二次回忆了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
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回忆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回忆了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
8、、本文不仅把人和人、事和事进行了对比,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
(还把景和景进行了对比。
)
小结:插叙对比写法的好处。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