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管理规定
125100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标准-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院
125100 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一、获本专业学位应掌握的知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工商企业或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了解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熟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有较强的管理和经营决策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位申请条件与资格审查 申请人须具备以下条件方可申请工商管理(MBA)硕士学位: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能正确理解和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联系群众、遵纪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与良好的文化素质。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达到学分要求,并提交学位论文。
3、应在正式入学之日起5年内申请学位,逾期不予受理。
MBA学位的申请资格由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委托MBA教育中心,严格按照《北京工商大学学位授予暂行条例》和本授予标准,结合其培养计划进行审定。
三、课程学习与必修环节MBA学位申请人应完成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的课程学习,及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管理实践等必修环节。
具体要求如下:1、申请人应按学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成绩合格。
课程总学分及总门数达到规定标准。
2、申请人在提交学位论文前须完成所有必修环节,包括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管理实践等。
四、获本专业学位应具备的素质1.学术素养(1)积极的学术研究态度。
具有综合人文素质,掌握基本哲学原理。
具有较强的探究本学科学术问题的兴趣、较强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能够认真思考与勤奋钻研本专业领域的问题。
树立科学世界观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遵守研究伦理,维护知识产权,保持严谨的求是风格。
(2)初步掌握研究方法论。
能够具备研究方法论的一般性思维逻辑,熟悉文献引用、文献述评、概念框架、理论论证、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学术规范与程序,能够基本实现规范学术表述与顺畅学术沟通。
北京工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办法
北京工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办法北工商校发﹝2018﹞4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和专业学位类别授予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第三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均可按本细则有关规定申请相应学位。
除了履行经批准的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协定之外,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二章博士学位第四条凡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在我校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列学术水平的,可申请博士学位:1.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五条博士课程学习要求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主义基本理论;2.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
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两门外国语。
第一外国语要求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第二外国语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免修,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必须是英语。
学位申请人必须修完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博士学位课程,成绩合格,并取得规定的学分,符合培养方案中制订的有关规定,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关于博士生培养的具体规定和要求见《北京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
第六条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博士学位论文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对所研究的科研课题在某一方面有创新性。
论文的选题和所研究的内容,应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完成开题报告以后,用于论文的工作时间不应少于两学年。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6.03.22•【文号】教研[2016]2号•【施行日期】2016.03.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我国自1991年开展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培养了一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我国设置的首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在研究生教育理念、招生方式、培养模式、教学管理、论文标准等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发展。
但同时,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部分院校办学定位不准、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办学行为有失规范等,影响了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引起社会关注。
为促进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1.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准确把握办学定位。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
各培养院校要以培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采取有效措施,把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校的政治要求实实在在落实到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体工作中。
切实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和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营造良好学风。
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决避免以营利为目的的办学倾向,坚决杜绝权力寻租现象。
“一企一策”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
专题:新财务人才培养Special Topic : New Financial Talent Cultivation2021年第4期总第19期 109“一企一策”: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 )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北京工商大学为例"刘婷1刘悦1魏晓悦2(1.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北京100048;2.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摘要:MPAcc 项目诞生伊始就天然具备“面向实践”的属性。
针对MPAcc ,我国也提出“培养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借鉴国内外高校MPAcc 实践能力的培养经 验,创新性地提出了 “一企一策”培养模式,即由企业提出问题,由校内导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调研,结合专业知识出具解决方案,一方面作为企业咨询成果;另一方面作为教学型案例或者研究型案例参加案例大赛或发表学术论文。
提出了 3项配套制度,包括建立校外实践导师制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机制、建立案例开发 制度,以保障“一企一策”培养模式的落地,最终实现MPAcc 的“实践性”培养目标。
该培养模式已经在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为其他高校的MPAcc 项目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 会计专业; 研究生培养; 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0 引言我 国 会 计 专 业 学 位 研 究 生 ( 以 下 简 称“MPAcc ”)项目已经发展了 16年。
无论是培养单位的数量还是招生规模,都较创立之初得到了大幅增 长,向企事业单位输送了数万名会计专业人才,表现 出与工商管理硕士(MBA )并行发展的势头。
全国MPAcc 教育指导委员会提出了 MPAcc 培养目标: “MPAcc 教育面向会计职业,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紧密结合会计行业的实际工作,旨在培养具有很 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 高素质、 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
”财政部于2016年10月发布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指 导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北京工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办法
北京工商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办法北工商校发﹝2018﹞4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其他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和专业学位类别授予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第三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并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均可按本细则有关规定申请相应学位。
除了履行经批准的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协定之外,申请人不得同时向两个学位授予单位提出申请。
第二章博士学位第四条凡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在我校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博士学位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列学术水平的,可申请博士学位:1.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2.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3.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五条博士课程学习要求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要求较好地掌握马克主义基本理论;2.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
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3.两门外国语。
第一外国语要求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第二外国语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免修,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必须是英语。
学位申请人必须修完培养计划中所规定的博士学位课程,成绩合格,并取得规定的学分,符合培养方案中制订的有关规定,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关于博士生培养的具体规定和要求见《北京工商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管理规定》。
第六条博士学位论文要求博士学位论文须是一篇系统完整、符合学术规范的学术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理论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对所研究的科研课题在某一方面有创新性。
论文的选题和所研究的内容,应对学术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论文工作必须有一定的工作量,在完成开题报告以后,用于论文的工作时间不应少于两学年。
关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的思考——基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
I . 加 强教 育 内容 的针对 性 。 研 究 生思 想教 育 的根本 目
的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热爱祖国 , 勤 奋学习 , 勇于创新 ,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接班人。因 此, 新 时代背景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教育内容必须与 时俱进 , 针对专业硕士提前进入社会的实际 , 结合社会大 环境和所学专业的背景 , 增加新颖的 、 热点的观念和内容 ,
三、 提 升 专业 学位 硕 士思 想政治 教 育 工作模 式 的 几点
建 议
分工不同 , 二者的作用和意义不分伯仲 。他们都是 以教育 者的姿态出现 , 在专硕的学 习和生活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 的主体 。 导师 , 对于专硕来讲 , 是进入专业的高精尖领域的 引路人 , 导师培养专硕 的专业化思维 , 训练 了专硕的职业 化技能 , 在教学中执行教授者 、 解惑者 、 评判者的职能 ; 在 科研和创新上 , 导师更是起到引领 、 垂范和培养使用的作 用 。因此 , 导师之于专硕 , 不仅仅为师, 更重要 的是在专硕 短暂 的两年学习中 , 学为人师 、 行为世范, 从专业上 、 做人 上锻造专硕。 但是 , 即便导师与专硕的关系如此, 众所周知 的是 , 导师无暇顾及学生 、 不能尽指导之责也是屡见不鲜 的。 专硕在学期间学习紧、 任务重 , 则更加剧了这种师生间 的供需矛盾 。而学生管理工作则能从多角度弥补这种缺 憾, 使专硕的学习生活少些矛盾和困难 。 首先 , 从导师与学 生管理工作的执行者——辅导员的关系来讲 , 二者是同事 关系, 相较于不平等的师生关 系, 在沟通与解决问题方 面 会更高效 、 更顺畅 , 在专硕与导师不能有效沟通 的情况下 , 辅导员能够使得专硕在学业 、 就业和生活上的烦恼尽快解 除。 其次, 从专硕的培养方面讲 , 专硕的培养和管理密不可
2024级工商管理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24级工商管理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嘿,各位准研究生们,欢迎来到工商管理学科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大揭秘!今天,我就以一个有10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身份,来给大家详细梳理一下这个方案,保证你们听起来既轻松又明白。
一、培养目标咱们的培养目标是打造出一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战能力的工商管理精英。
简单来说,就是让你们成为能思考、会分析、敢决策的全方位人才。
二、课程设置1.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培养方案的重中之重。
包括但不限于:管理学原理:这门课带你了解管理学的本质,让你知道管理不仅仅是管人,更是管事、管心。
企业战略管理:这门课教你如何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让你成为企业发展的“掌舵人”。
市场营销:这门课让你了解市场规律,掌握营销策略,让你的产品卖得风风火火。
财务管理:这门课让你精通财务知识,成为企业的“财务管家”。
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则是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来选择的,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教你如何招聘、培训、激励员工,让企业团队充满活力。
企业运营管理:这门课让你了解企业运营的全过程,提高你的执行力。
创业管理:这门课激发你的创业激情,教你如何从零开始打造一家成功的企业。
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检验理论知识的试金石,主要包括:1.企业实习:实习期间,你们将进入企业,亲身参与企业运营,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
2.学术活动:参加各种学术论坛、研讨会,与业界精英交流,拓宽视野。
3.创业项目:鼓励你们积极参与创业项目,锻炼你们的实战能力。
四、师资力量咱们学院拥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
他们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你们学习的良师益友。
五、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检验你们研究成果的重要环节。
论文题目可以自选,也可以由导师指定。
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价值。
六、培养方式1.双导师制:每位研究生都有一位学术导师和一位实践导师,学术导师指导你们的学术研究,实践导师则帮助你们更好地了解企业实践。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现代企业和组织中担任管理和决策职务的高级人才。
二、培养原则本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原则是"全日制、全英文、全人文、全学科、全能力"。
三、培养方式1.全日制培养本专业学位研究生采用全日制的形式进行培养,以保证研究生能够全身心地专注于学习和研究工作。
2.全英文教学培养过程中,所有课程和教学活动均采用全英文进行,以提高研究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培养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全人文素质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外,还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包括社会责任感、道德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4.全学科综合培养除了管理学领域的核心课程外,还设置相关学科的选修课程,培养研究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多元化需求。
5.全能力培养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和创业的能力、领导和管理的能力等,使其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
四、培养课程设置1.核心课程(1)管理学原理(2)组织行为学(3)市场营销(4)财务管理(5)战略管理(6)运营管理(7)创新与创业2.选修课程(1)人力资源管理(2)项目管理(3)国际商务(4)金融管理(5)信息系统管理(6)法律与商业伦理(7)领导力开发(8)跨文化管理五、培养实践环节1.实习研究生期间,学校组织实习环节,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让研究生熟悉企业的实际运作并应用所学知识。
2.毕业论文研究生必须完成一篇毕业论文,通过独立的研究和写作,展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水平。
六、实施和评估1.培养计划执行由学校的教研部门负责,并由专业教师团队进行指导和辅导。
2.培养过程中将进行多维度的评估,包括考试、作业、项目报告、综合表现等。
七、结业与授予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并通过评估,将获得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北京工商大学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办法(暂行).doc
北工商教字〔2019〕7号北京工商大学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办法(暂行)为促进和激励在校本科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全面发展,提高研究生选拔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暂行办法。
一、推荐免试生工作的性质第一条推荐免试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学校按规定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确认其免试资格,由招生单位(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接受的选拔方式。
推荐免试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暂行办法所称免试是指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推荐是指按规定对本校优秀应届毕业生进行遴选,确认其免试资格并向招生单位推荐。
本暂行办法所称推荐免试生,是经我校遴选和确认其免试资格,并通过我校或外单位的复试后被接收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第二条推荐免试生工作安排在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校的第六学期末、第七学期初进行。
推荐和接受对象的业绩终算时间为第七学期开学前(当年9月1日前)。
二、推荐免试生遴选原则和条件第三条推荐免试生的遴选,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选拔的原则。
既要看被推荐对象的品行和历年的学习成绩,又要注重对其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业务素质及其他专业特长等方面的考查。
在具体操作中,要在对考生平时学习和科研能力综合测评基础上,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等的考查。
第四条推荐免试生分为直接推免和保研辅导员专项推免两类。
(一)直接推免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为:1、参加推荐免试生遴选的申请人必须是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2、遵纪守法、品行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学习勤奋、成绩优秀,无重修或补考记录,前三学年平均学分绩点(GPA)不低于3.5,综合测评列本专业前50%;双培学生推荐办法由各学院自行制定,报教务处备案;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在这个方案里,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一、培养目标1.理论素养: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能力: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企业或其他组织中承担管理工作。
3.创新精神:具备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研究。
4.国际视野: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市场和企业运作规律。
5.跨文化沟通: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管理工作。
二、课程设置1.公共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外语、计算机应用等。
2.专业课程: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
3.选修课程:国际企业管理、项目管理、企业伦理与道德、企业家精神等。
4.实践环节:实习、实践项目、案例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
2.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践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国际化教学: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4.跨文化教学:设置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四、培养过程1.第一阶段:基础理论学习,时间为一年。
重点学习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第二阶段:专业方向学习,时间为一年。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专业方向,深入学习相关课程,提高专业素养。
3.第三阶段:实践环节,时间为半年。
学生参加实习、实践项目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五、考核评价1.过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环节等。
2.成果评价:对学生的论文质量进行评价,包括论文的创新性、实用性、理论水平等。
3.毕业答辩:组织毕业答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制定,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培养方案,帮助他们全面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素质。
在制定这样一个方案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术素养。
学术素养是一个人在专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方法。
因此,培养方案需要包括一系列的学术课程,如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学术知识体系。
培养方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在于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因此,培养方案中应该包含实习或实训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今的社会变化快速,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应对各种挑战。
因此,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相应的培训和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方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
工商管理专业不仅仅是关于经济和管理的学科,也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
因此,培养方案应该包括一些人文社科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学科的思维能力。
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往往会从事管理类工作,因此,培养方案应该提供一系列的职业发展指导,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学术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和职业发展,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的制定,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素质,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02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 - 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院
1202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以社会微观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其管理活动及决策的一般方法和普遍规律的科学。
由于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微观经济组织、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市场环境及其两者关系,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因此工商管理学科各领域的研究同时具有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
从学科基础、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来看,工商管理学科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与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会计学、公司财务、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旅游管理等为主要研究领域,运用规范研究、大样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实地研究、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以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运筹学等数理分析方法为分析手段,探讨和研究前沿性理论问题与最新实务动态所揭示的内在规律。
工商管理学科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与概念体系、独特的发展与研究范式。
工商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为:第一,实现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性突破。
一方面,随着市场环境、制度环境与科技进步,工商管理学科需要更丰富的基础性理论研究成果为新学科的发展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学科在基础性理论与方法上取得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可以为一级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提供更为一般性的研究范式。
第二,实现研究领域相互融合与扩展。
随着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工商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出现一些新的研究领域。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工商管理研究成果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也可能引起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组织行为的深刻调整,也为工商管理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第三,实现本土化与国际化趋同发展。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在结构调整、转型、改革以及全球化的过程中催生出一系列新的管理现象与管理问题,为工商管理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问题素材,使本学科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本土化特征。
同时本土化特色的研究成果能够为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发展做出创新性的贡献,使研究视野与研究成果融入本学科国际主流研究并与之相对接,使本土化问题研究具有国际化创新性是本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关于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有关规定
关于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有关规定
一、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文化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独立地掌握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有创新能力和严谨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研究生。
二、课程设置
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培养的主要课程有: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科技管理、领导学、组织行为学等。
三、学分要求
(1)工商管理硕士(MBA)研究生必须完成学习的总学分达到52学分,其中本专业基础课程20学分,本专业主干课程20学分,专业研究课程12学分。
(2)必须参加综合课程、教育实习等实践性课程,完成教育实习任务。
四、考试制度
(1)参加本专业基础课程和本专业主干课程考试,期末考试成绩达到85分及格,正考未及格者可补考一次,补考未及格成绩者,该课程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准。
(2)参加专业研究课程考试,期末考试成绩达到85分及格,正考未及格者可根据教学老师的要求,补考一次。
五、申请资格
(1)就读本科专业为经济管理类相关专业,其他专业,但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工商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条为了加强管理,专业学位教育按照校、院两级管理的模式,实行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专业学位点所在学院具体承担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及管理工作,按专业学位授权点设立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和协调本专业学位工作,负责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工作。
第三条委员会组成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由学院选聘,主要由具有较高学术造诣、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正高以上职称研究生导师和专业学位相关行业领域专家组成。
委员会人数为九至二十一人,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1名,任期三年。
第四条委员会职责1.制定本领域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划,为学校制定专业学位有关政策提供建议和咨询;2.审定本领域专业学位的培养方案;3.推动本领域专业学位师资培训工作;4.负责与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沟通工作,促进本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协作;5.审定与本领域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相关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五条议事规则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每学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会议由主任委员召集。
委员会审议相关事项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需要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出席,会议方为有效;在就有关重大问题做出决议前,应经过全体委员充分讨论和民主协商,采取记名或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方式,经应到会委员过半数通过,决议方可生效,表决结果由会议主持人当场宣布。
第三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第六条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身心健康,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3.要突出专业学位应用性强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增强研究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第七条培养方式1.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行集中在校全脱产学习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三个主要环节,即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其中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环节采用学分制进行量化考核。
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现场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尤其要重视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总学分要求及学习环节要求按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规定制定。
对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在职不脱产的学习方式。
2.实行“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
双导师制是指1名校内学术导师和1名校外社会实践部门的导师共同指导学生,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部分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工作。
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就业适应期限,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4.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1个月内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校内指导教师。
课程学习结束进入专业实践环节时确定校外导师。
研究生须在入学一个月内与导师一起制订“个人培养计划”,具体要求见《北京工商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管理规定》。
第八条学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2年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4年,3年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年限为3-5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不得超过5年。
如果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有明确学制要求的,则按照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会员要求执行。
2年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得申请提前毕业。
第四章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第九条课程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
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
必修课为考试课,选修课可以是考试课或考查课。
各学科要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课,给研究生留有足够的选择空间,教学计划中应包括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课程。
第十条课程设置要求1.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应按照各领域教指委的文件要求以及《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执行。
2.课程设置理念应与学术学位教育有显著区别。
要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课程体系要努力与行业任职资格相衔接,要体现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有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
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培养方案中可以明确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通过某种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可免修或豁免考试的课程。
3.课程设计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及先进性。
根据学科发展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而开设的新课程,须经各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论证通过,报研究生院备案,方可正式开课。
4.课程设置中要求开设“行业发展前沿讲座”课程,邀请行业实践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专家,面向研究生做行业发展前沿讲座。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参加3-4次讲座,并撰写学习报告,经导师审查通过者,视为完成“行业发展前沿讲座”课程,计1学分。
第十一条学分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1学分的课程教学一般需要18学时,应修满的总学分数参考国家有关规定,各培养方案课程总学时数一般以二个学期内完成为宜,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毕业生)应修满的总学分数一般以四个学期内完成为宜。
第十二条课程教学1.课程内容要在宽、新、实三个方面下功夫,体现专业学位课程教学特色,任课教师应根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注重实践内容的训练,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吸收与所授课程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和最新技术成果,指导研究生查阅与课程有关的最新文献资料,组织对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研讨,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观察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任课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要将课堂讲授与团队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现场研究等形式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加强案例教学,重视案例的编写和使用。
3.课程教学与考核参见《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课程管理规定》。
第十三条补修课非本专业报考的研究生必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至少2门本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进行补修,须参加本科课程考试并成绩合格,不计学分。
具体要求见《北京工商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管理规定》。
第五章教师选聘第十四条各学院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评聘、培训、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
任课教师的聘任原则上按照《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管理规定》执行。
聘请校外来自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须经学院推荐,研究生院同意后报人事处批准。
第六章实践环节第十五条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和科研训练环节,研究生需到企业或行业实际部门实习实践,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第十六条学校和各学院要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专业实践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灵活进行:1.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横向科研课题,安排学生的专业实践环节。
2.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现场的科研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专业实践环节。
3.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就业方向,自行联系实践单位。
4.依托于学校与企业建立的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由学校统一组织和选派学生去现场进行专业实践。
第十七条专业实践环节的考核采用学分制。
各专业学位应达到的工作量及对应学分以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为准。
第十八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认真制定实践学习计划,按照各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规定时间与导师一起制订并填写《北京工商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计划表》(简称“专业实践计划表”),定期完成实习记录,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并最终形成不少于5000字的实习报告。
第十九条学院要对研究生实践进行总体管理,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结束时,研究生所在学院组织由校内外专家、现场实践单位负责人参加的专业实践专题报告会,学生汇报专业实践工作,指导教师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成绩。
此项成绩在及格及以上的学生方可获得学分,不及格者应重新参加专业实践学习。
研究生不参加专业实践或参加专业实践考核未通过,不得申请毕业和学位论文答辩。
第七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第二十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结合本人的专业实践环节进行总结和提炼,完成以下研究任务:本人为第一作者公开发表或在各类学术会议论文集发表1篇学术论文;或结合本人的专业实践工作撰写1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
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学术活动的环节,各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定。
第八章学位(毕业)论文及答辩第二十一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是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
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字数,可根据不同专业学位特点和选题,由各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确定。
培养单位要加强过程管理,通过明确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评阅与答辩等环节的要求确保学位论文质量。
第二十二条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实践领域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按《北京工商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执行。
第九章其它第二十三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实践环节,成绩合格,完成且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由学校颁发硕士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