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要素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1.陶经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神仙有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录如左:点眼以通肝气:治跌仆,[既月]腰,挫闪,气血着滞,作痛一处,不可欠伸、动转方:矾石烧赤,取凉冷,研为细粉。
每用少许,以酢蘸,点目大眦,痛在左则点右眦,痛在右则点左眦,当大痒,螯泪大出则愈。
吹鼻以通肺气:治诸凡卒死,息闭不通者,皆可用此法活之。
皂角刮去皮弦,用净肉,火上炙燥,如杏核大一块,细辛根等分,共为极细末。
每用苇管吹鼻中少许,得嚏则活也。
⑨火上炙燥,如杏核大一块,细辛根等分:敦煌石窟秘藏医方本为:火上炙焦,如指大一枚,次加细辛等量之。
着舌而通心气:治中恶,急心痛,手足逆冷者,顷刻可杀人,看其人唇舌青紫者及指甲青冷者是。
⑩看其人唇舌青紫者及指甲青冷者是:敦煌石窟秘藏医方本为:看其人指,爪青者是。
硝石(五钱匕)雄黄(一钱匕)上二味,共为极细末,启病者舌,着散一匕于舌下,少时即定,若有涎出,令病者随涎咽下必愈。
启喉以通脾气:治过食难化之物,或异品有毒,宿积不消,毒势攻注,心腹痛如刀搅。
赤小豆瓜蒂(各等分)共为散,每用咸豉半升,以水二升,煮豉,取一升,去滓,内散一匕,顿服,少顷当大吐则瘥。
(启喉方:救误食诸毒及生冷硬物,宿积不消,心中痛疼方。
赤小豆、瓜蒂各等分,为散讫,加盐豉少许,共捣为丸,以竹箸启病者齿,温水送入口中,得大吐即愈)熨耳以通肾气:治梦魇不寤。
烧热汤二升,入戎盐七合,令烊化已,切葱白十五茎内汤内,视汤再沸,即将葱取出,捣如泥,以麻布包之,熨病者二耳,令葱气入耳,病者即寤也。
(灌耳方:救饮水过,小便闭塞,涓滴不通方。
烧汤一斗,入戎盐一升,葱白十五茎,莫令葱太热,勺汤,指试不太热,即灌耳中。
令病者侧卧,下以一盆着汤,承耳下薰之,少时小便通,立愈)上五方,乃神仙救急之道,若畜病者,可倍用之。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复原本(重排版)
目录说明凡例卷首图序文辨五藏病证文并方卷一辨肝藏病证文并文第一(论证四条,方四首)辨心藏病证文并方第二(论证五条,方四首)又心包方(论证一条,方四首)辨脾藏病证文并方第三(论证四条,方四首)辨肺藏病证候文并方第四(论证四条,方四首)辨肾藏病证文并方第五(论证四条,方四首)救诸病误治诸劳损病方卷二救诸病误治方第一(论证一首,方五首)救诸劳损病方第二(论证一首,方五首)救诸劳损大汤第三检录伊尹《汤液经法》方(六十首,有缺失)卷三金石草木药五味五行互含文第一诸小泻汤散法第二诸大泻汤散法第三诸小补汤散法第四诸大补汤散法第五大泻诸散汤第六(论一首,方五首)治五劳诸方第七(论一首,方五首)五味补泻体用图第八外感天行病中恶卒死方卷四外感天行病方第一(论二条,方十二首)治中恶卒死方第二(论一条,方五首)《辅行诀》藏经洞复原校订本说明藏经洞卷子《辅行诀》是陶弘景原作在战乱中致残后,经过复原、初校、再校过程,所形成的抄写本。
她已失陶氏原作面貌,是被封存前研究者劳动心血的结晶,尽管《辅行诀》整订本已经完成,可以越过藏经洞本,直达陶氏原作,但是恢复藏经洞本原貌仍有资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由于藏经洞卷子已毁没于文革,现存诸传抄本均是张大昌先生研究藏经洞本形成的成果,保留了藏经洞本的全部内容,因此综合利用现存诸传抄本,以复原藏经洞本形象的方法是可行的。
根据对诸传抄本《辅行诀》的评判,使它们在藏经洞卷子中有较为准确的定位,可校订出藏经洞卷子《辅行诀》的基本形象。
凡例一、卷首图可暂依《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原文整订本。
二、本次校订,系据《辅行诀》藏经洞本形象素描·诸传抄本评判,诸传抄本内容在藏经洞卷子中之定位情况所校订。
三、辨析删除诸传抄本中非藏经洞卷子中所有的按语;表格形式的内容,恢复为行文。
四、原卷子本当为竖排,今遵原貌,一律改竖排。
故原如下均改为如左,方例煎服法中上几味均改为右几味。
五、诸篇序文、引文、结语、开窍救急五方、外感天行方,均由诸本对校,互补余缺,取精舍繁而订。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一辨肝脏病证文并方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
虚则[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
气逆则耳聋,颊肿。
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则胻善瘛,节时肿。
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枳实〔熬〕芍药生〔各三两〕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枳实〔熬〕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黄芩大黄生〔切,各一两〕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小补肝汤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桂枝干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一两半;中满者,去大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
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桂心干五味子〔各三两〕旋覆花代赭石〔烧,一方作牡丹皮〕竹叶〔各一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二辨心脏病证文并方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痛,胁下支满,膺背肩胛间痛,两臂痛。
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
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其变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则病心中痛,善悲,是眩仆,视有余缺乏而调之。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云:心德在耎〔耎(ruan,软)意为祛弱〕。
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五行相生相胜汤液经法图为理清《经法图》中五行与五味之配属关系,笔者把图内内圈中已知的“辛、咸、甘、酸、苦”之五味用直线连接起来后,即可知该图是表示五行之生克关系,而且是每一行的前、后、左、右关系为,右者:生我(母),左者:我生(子),前者:克我,后者:我克。
如是,则“用金体”栏之内圈所缺的是“酸”字。
求证:“用火体”栏中“咸”字与“用金体”栏中的“咸”字以直线相连,为火克金,克我之关系,栏中补入的“酸”字与“用木体”栏中的“酸字”用直线相连,为金克木,我克之关系,与其它栏目之五行制克关系相一致,因此,补入的“酸”字正确。
为能清楚地反映斯图之五行生克关系,笔者把图1填入五色绘成彩色《经法图》(图2)如下,完成破解斯图之第一步。
如何填补图内圈外之缺“□”字,第二步必须明白《经法图》之五行配属关系。
《辅行诀》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
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辅行诀》又曰: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
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
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
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
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藏气法时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肝色青。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辅行诀是针对中药药材的使用方法和配伍规律的总结,其中五脏用药法要是辅行诀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脏用药法要指的是,中药治疗某个脏腑疾病时所选用的药物,要符合该脏腑的性质和特点,下面就来介绍一下五脏用药法要的内容。
一、心中医认为心主神明,掌管血脉,它的健康状态直接影响身体的生命活动。
在中药的配伍中,治疗心脏疾病时,根据心的特点,要选用有镇静作用、有助于心脏机能正常化的药物,如黄芩、丹参、当归等药材。
此外,治疗心脏疾病还要加入一些具有醒脾开胃作用的药材,如炙甘草、茯苓、砂仁等。
二、肝肝主疏泄,经常受到外界环境和情绪的影响。
治疗肝病时要根据肝的特点,选用具有舒肝理气、滋养肝血的草药,如柴胡、枸杞子、当归等药材。
肝的疾病与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配伍中需要加入调节情绪的药物,如酸枣仁、益智仁、丹参等。
三、脾脾主运化,脾虚易引起胃肠病,如脾虚泄泻。
因此,治疗脾病时要选用具有健脾益胃、调和脾胃功能的药物,如苍术、白术、炒芡实等。
此外,脾病常常有气虚的症状,需要加入具有补气作用的药物,如人参、黄芪、山药等。
四、肺肺主呼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要选用具有清肺化痰、润肺降火的药物,如麦冬、百合、银翘、桑叶等。
除此之外,肺的疾病与气血有关,配伍中需要加入一些滋养气血的药材,如人参、当归、枸杞子等。
五、肾肾主水液,治疗肾病时要选用具有滋肾补精、固本强壮的药物,如淫羊藿、杜仲、肉桂等。
肾的疾病与阳虚有关,因此需要加入具有温阳补肾作用的药物,如巴戟、紫河车、肉苁蓉等。
总之,五脏用药法要是中药配伍中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脏腑的特点,选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搭配,可以更好地发挥中药的疗效,对于治疗各种脏腑疾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
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讨论从《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看,主要是以《素问·脏器法时论》记载的五脏补泻法则为组方的理论依据(虽然《脏器法时论》中的记载与《辅行诀》有较大出入,但从基本思想到语言风格都比较一致,且这种出入从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及与方剂组成的契合程度看,应该是以《辅行诀》更为接近历史文献原貌),以《辅行诀》中记载的 25 味“诸药之精”为基本药物,在比较严格的味数、份量、煎煮法、服法等规定下完成组方。
笔者对其组方特点归纳为如下四点:(1)以味为纲,主治为目这是《辅行诀》最为基本的一大特点,是贯穿《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基本组方法则。
五味与五脏通过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联系起来,不同的味对相应五脏的虚实病机产生不同的补泻作用。
更具体地说,即是以本脏之味补己之虚(如以辛补肝),以克己之味泻己之实(如酸泻肝),以己克之味缓本脏之急(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在此基本原则之下衍生出五脏大小补泻诸方。
从现有文献看,这种组方法则在金元之前,尤其唐以前,乃是医学界重要的,甚至可能是主要的组方法则。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种组方法则绝非简单的以五味对应五脏来代替一切,而是以此为纲领,在对相应药物的主治功效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组合成方。
也即在以味择药的同时,还要以功效择药,可以说是以味为纲,主治为目,纲举目张,乃成其方!以小泻肝汤为例:本方以枳实、芍药、生姜三味成方,主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 。
我们可以分别从上述的纲目两个层面分析其涵义:以味为纲:枳实、芍药之酸属金,克泻肝木之实,生姜之辛属土,助遂肝木之性。
主治为目:从症状看,本证为一派木气郁滞,疏泄太过之象。
肝脉布胁肋抵少腹, 气郁脉中,迫于少腹,致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横逆犯胃,则当有干呕。
治当疏肝行气,和胃止呕。
枳实有行气降泻、破气除痞之功;芍药可平抑肝阳,柔肝解痉止痛。
此处以肝实为主要病机,以痛为主要症状,正是二药疏泄平逆,行气柔肝解痉主治之所长,同时和胃止呕也是生姜的主治功效之一。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上)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上)展开全文卷首语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
《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
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
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无闻」推测,《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五行属性归类,其成书时间早于《神农草本经》。
而《神农草本经》虽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但已将药物分为五味,并一直沿用至今,从逻辑关系上分析,其成书时间似要晚于前者。
由于《桐君采药录》之佚失,将药物以五行属性归类之法已无从考证矣,但从《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图》中可略窥其概要。
白沙游子无闻居士因而感叹之:阴阳交替,互补互藏,实难穷尽;五行相生,一而化五,如缕不绝无闻居士又言:中医中药同本,阴阳五行共享,而今药缺五行,奈何汤液经方。
目录:1、卷首语]2、卷一绪论3、卷二破解《汤液经法图》4、卷三《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组方法则⑴、五(六)脏虚实病症补泻方证图解第一⑵、外感天行方证图解第二⑶、救五脏中恶卒死方证图解第三⑷、古今医案方证图解第四5、卷四《汤液经法元始图》与变体图6、卷五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分析⑴、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分析第一⑵、《辅行诀》医方所用中药之五行属性归类第二7、卷六从《汤液经法图》管窥《伊尹汤液经法》之辨证论治原则8、卷七附录一《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9、卷八附录二《神农本草经》药物五行属性归类10、卷后附言卷一绪论自《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行世以来,曾在中国乃至全球中(汉)医药界引起轰动,但对其研究者至今仍为数不多,特别是在现时,急功近利者多,而静心究学者少;明知其书甚为宝贵,而由于时人对古文医籍之文理难明,惧而拒之,此状可叹也吾得婺州双溪无间居士传授《商周乾坤图》后,浸身心于是图中,得益匪浅。
辅行诀脏腑用药
辅行诀脏腑用药讨论从《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组方法则看,主要是以《素问·脏器法时论》记载的五脏补泻法则为组方的理论依据(虽然《脏器法时论》中的记载与《辅行诀》有较大出入,但从基本思想到语言风格都比较一致,且这种出入从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及与方剂组成的契合程度看,应该是以《辅行诀》更为接近历史文献原貌),以《辅行诀》中记载的25 味“诸药之精”为基本药物,在比较严格的味数、份量、煎煮法、服法等规定下完成组方。
笔者对其组方特点归纳为如下四点:(1)以味为纲,主治为目这是《辅行诀》最为基本的一大特点,是贯穿《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基本组方法则。
五味与五脏通过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联系起来,不同的味对相应五脏的虚实病机产生不同的补泻作用。
更具体地说,即是以本脏之味补己之虚(如以辛补肝),以克己之味泻己之实(如酸泻肝),以己克之味缓本脏之急(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在此基本原则之下衍生出五脏大小补泻诸方。
从现有文献看,这种组方法则在金元之前,尤其唐以前,乃是医学界重要的,甚至可能是主要的组方法则。
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种组方法则绝非简单的以五味对应五脏来代替一切,而是以此为纲领,在对相应药物的主治功效作具体分析的基础上组合成方。
也即在以味择药的同时,还要以功效择药,可以说是以味为纲,主治为目,纲举目张,乃成其方!以小泻肝汤为例:本方以枳实、芍药、生姜三味成方,主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
我们可以分别从上述的纲目两个层面分析其涵义:以味为纲:枳实、芍药之酸属金,克泻肝木之实,生姜之辛属土,助遂肝木之性。
主治为目:从症状看,本证为一派木气郁滞,疏泄太过之象。
肝脉布胁肋抵少腹, 气郁脉中,迫于少腹,致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横逆犯胃,则当有干呕。
治当疏肝行气,和胃止呕。
枳实有行气降泻、破气除痞之功;芍药可平抑肝阳,柔肝解痉止痛。
此处以肝实为主要病机,以痛为主要症状,正是二药疏泄平逆,行气柔肝解痉主治之所长,同时和胃止呕也是生姜的主治功效之一。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
陶曰:又有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也。
泻肝汤:救误用吐法。
其人神气素虚,有痰澼发动,呕吐不止,惊烦不宁方。
枳实熬芍药代赭石烧旋复花竹叶各三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泻心汤:救误用清下。
其人阳气素实,外邪乘虚陷入,致心下痞满,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鸣腹痛方。
黄连黄芩人参甘草炙干姜各三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
温分再服。
泻脾汤:救误用冷寒。
其人阴气素实,卫气不通,致腹中滞胀,反寒不已方。
附子炮干姜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各三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泻肺汤:救误用火法。
其人血素燥,致令神识迷妄如痴,吐血、衄血,胸中烦满,气结方。
葶苈子熬黑,捣如泥大黄生地黄竹叶甘草各三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泻肾汤:救误用汗法。
其人阳气素虚,致令阴气逆升,心中悸动不安,冒,汗出不止方。
茯苓甘草桂枝生姜五味子各三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分再服。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证辨伪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方证辨伪中医药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之一,其中很多方剂和用药方法已经在现代医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中医药的使用过程中,常用到的药物就分为了辅、主、使、使末四种,其中辅药的作用是调和主药,故选用方式很重要。
本文将介绍辅行诀脏腑用药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中药的应用方法。
1. 辅行诀辅行诀指的是根据药性特征,分类选药的方法。
中药辅药的选用要根据主药药性和所需功效,用辅药的药性和功效来协调主药,以达到增强主药疗效的目的。
辅药主要有六个方位:(1)宣通药:以辛、温、散等属性为主,常用的有薄荷、桂枝、甘草、秦艽等。
(2)攻下药:以苦、寒、润属性为主,常用的有大黄、芒硝、金银花、黄芩等。
(3)清热药:以苦、寒、清属性为主,常用的有石膏、葛根、连翘、黄连等。
(4)潜阳药:以苦、温、涩属性为主,常用的有附子、茯苓、丹皮、山楂等。
(5)固脱药:以酸、涩、收属性为主,常用的有五味子、诃子、龙骨、牡蛎等。
(6)攻散药:以辛、苦、温、凉属性为主,常用的有荆芥、陈皮、当归、白芷等。
选定合适的辅药,在运用中药治疗过程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脏腑用药法脏腑用药法是根据五脏六腑的不同属性,选用不同的中草药进行治疗。
本方法在中医药的临床应用中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脏腑对于不同的疾病有着不同的影响。
(1)肝脏:肝主疏泄,苦药味入肝。
常用的肝药有逍遥子、柴胡、丹参、枳实等,可以改善肝经不通、肝郁脾虚等病。
(2)心脏:心主神明,苦药味入心。
常用的心药有夏枯草、天麻、丹参、元胡等,可以缓解心悸、哭泣、失眠寐等病。
(3)脾胃:脾主运糟粕,甘药味入脾。
常用的脾药有黄连、参芪、白术、山药等,可以治疗脾虚泄泻、脾虚气滞等病。
(4)肺脏:肺主呼吸,辛药味入肺。
常用的肺药有黄芪、川贝、西洋参、秦艽等,可以治疗肺虚气滞、鼻涕不爽、干咳等病。
(5)肾脏:肾主生殖,咸药味入肾。
常用的肾药有附子、杜仲、补骨脂、人参等,可以治疗肾虚腰酸、月经不调、前列腺增生等病。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要素
1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要素探讨《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法则,主要有三大研究要素:五脏补泻法则、“诸药之精”五味属性与五脏病症方。
补泻原则为组方之原理,五味属性为组方之基石,五脏病症方则为最终所成之方,通过对三者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即可使五脏病症方之组方法则得以大白。
然而,这三大要素在诀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前后违隔,不便对比分析。
笔者在此将此三大要素并列于下,俾利笔者之分析与读者之阅读:1·1《辅行诀》五脏补泻法则肝: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以咸补之,以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以甘补之,以辛泻之,脾苦燥,急食苦以燥之。
肺:以酸补之,以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
肾:以苦补之,以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
按:以上补泻法则亦见于《素问·脏器法时论》,但有较大出入。
《脏器法时论》五脏补泻原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二者比较,《辅行诀》之文明显具有更严谨的逻辑性与规律性,而《素问》则显得略为杂乱。
由于《素问》的版本流传关系,笔者大胆揣测《辅行诀》的记载可能较今本《素问》更为接近原始文献的原貌。
1·2《辅行诀》“诸药之精”五味五行属性表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味咸皆属火旋覆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竹叶为水按:(1)以上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与目前主流理论认识不同,但与《素问》七大论的相关记载存在一定对应关系,《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组方法则均以之为基石。
辅行诀-张大昌本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隱居曰:凡學道輩,欲求永年,先須祛疾。
或有夙痼,或患時恙,一依五臟補瀉法例,服藥數劑,必使臟器平和,乃可進修內視之道。
不爾,五精不續,真一難守,不入真景也。
服藥祛疾,雖系微事,亦初學之要領也。
諸凡雜病,服藥汗吐下後,邪氣雖平,精氣被奪,致令五臟虛疲,當即據證服補湯數劑以補之。
不然,時日久曠,或變為損證,則生死轉側耳。
謹將五臟虛實證候悉列於左,庶幾識別無誤焉。
辨肝臟病證文並方肝虛則恐;實則怒。
肝病者,必兩脅下痛,痛引少腹。
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有所聞,心澹澹然如人將捕之;氣逆則耳聾,頰腫。
治之取厥陰、少陽血者。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中寒,惡血在內,則胻善瘈,節時腫。
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裏以溫胃中,取耳間青脈以去其瘈。
陶雲:肝德在散,故經雲:以辛補之,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適其性而衰之也。
小瀉肝湯。
治肝實,兩脅下痛,痛引少腹迫急,當有幹嘔者方。
枳實熬芍藥生薑各三兩右三味,以清漿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瀉肝湯。
治頭痛,目赤,多恚怒,脅下支滿而痛,痛連少腹迫急無奈方。
枳實熬芍藥甘草炙,各三兩黃芩大黃生薑切,各一兩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
小補肝方。
治心中恐疑,時多惡夢,氣上沖心,越汗出,頭目眩暈者方。
桂枝幹薑五味子各三兩大棗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蕷,當從。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悸者,加桂枝一兩半;沖氣盛者,加五味子一兩半;頭苦眩者,加白術一兩半;幹嘔者,去大棗,加生薑一兩半;中滿者,去棗;心中如饑者,還用棗;咳逆頭苦痛者,加細辛一兩半;四肢冷、小便難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補肝湯。
治肝氣虛,其人恐懼不安,氣自少腹上沖咽,呃聲不止,頭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幹嘔不能食,脈弱而結者方。
桂枝幹薑五味子各三兩旋覆花代赭石燒,一方作牡丹皮,當從竹葉各一兩大棗十二枚,去核。
一方作薯蕷,當從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点滴《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决》),自1988年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首次转载以来,引起了广大中医爱好者的幸趣,屡有转载。
此卷子曾在太老师张大昌先生家秘传三世,我虽不敏,毕竟有近水楼台之便,现不揣浅陋,略述如下。
一、《辅行决》问世的意义据马氏所载《辅行决》,可分为两部分,从卷首至阴阳二十五味药,为第一部分;二旦、四神及神仙救急方,为第二部分。
应说明的是,马氏所载《辅行决》是王雪苔先生1974年访问太老师时,因原卷毁于文革,据抄本及太老师的背诵录音整理而成。
由于种种原因,漏掉了金石药部分,此事引起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的注意,和我们一起,对《辅行决》正在进行重新整理,不久,大家就会见到这部分内容。
根据它在太老师60年代的亲笔秒本位置,紧接阴阳二十五味药之后,当为第二部分。
那么二旦、四神等就只能算第三部分了。
现分述于后。
(一)、第一部分的意义1、首次明确提出了内伤杂病五脏辩证的题纲。
《伤寒论》每篇各有题纲,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本书五脏虚实证候(即题纲)对临床辩证起着大海航灯的作用。
如:“肝虚则恐,实则怒;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脾虚则腹满、飧泻,实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肺虚则鼻息不利、少气,实则喘咳、凭胸仰息;肾虚则厥逆,实则腹满、泾溲不利”。
记得我们这些晚辈,初次接触太老师时,他总是把这些内容抄下来,让我们背诵。
可见太老师对题纲是多么重视。
2、五脏各具休味、用味、化味,以及五角图的出现,是包括《素问》《灵枢》在内,讲解五行、五味最系统、最规范、最实用、最权威的专著。
正如陶氏自言:“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则医道毕矣“。
3、五角图休、用相合产生化味这一理论,是经方的精髓。
说明了经方的治疗作用,是不同药物的有机结合,是合理配伍后产生的化机,不似药物学单强调某一味药的作用。
难怪贤如孙真人也有“经方难精”之叹。
经方临床家也有“经方以不加减为贵”的经验。
敦煌遗书_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_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
2002年第3期敦煌研究NO 1312002 (总第73期)DUN HUAN G RESEARCHTO TAL 73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丛春雨(甘肃 兰州 730030) 收稿日期:2002-01-17作者简介:丛春雨(1941~)男,吉林省长春市人,兰州菁华苑名老中医诊疗中心中医首席专家、教授。
内容摘要: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载五脏病症治疗的方药,即心(心包络)、肝、脾、肺、肾24首经方。
其中心(心包络)病症治有小泻心汤、大泻心汤、小补心汤、大补心汤,肝病症治有小泻肝汤、大泻肝汤、小补肝汤、大补肝汤,脾病症治有小泻脾汤、大泻脾汤、小补脾汤、大补脾汤,肺病症治有小泻肺汤、大泻肺汤、小补肺汤、大补肺汤,肾病症治有小泻肾汤、大泻肾汤、小补肾汤、大补肾汤。
关键词: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方药;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G 25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3)03-0092-08 大小泻脾汤均治疗脾实之症。
小泻脾汤以附、姜、草温阳散寒为主。
大泻脾汤是在小泻脾汤基础上组成的,重在治疗脾实之症引发寒热错杂,阴阳格逆之候,寒热并用,调和阴阳。
“小补脾汤,治饮食不化、时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若饥、或心下痞满、脉微、无力、身重、足痿、善转筋者。
方:人参、甘草炙、干姜各三两,白术一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若脐上筑动者,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仍用术;心中悸者,加茯苓一两;渴欲饮者,加术至四两半;腹中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炮;腹中痛者,加人参一两;寒者,加干姜一两。
”此小补脾汤与《伤寒论》中的理中丸组成及加减法基本相同,二者较为一致,可互相补充。
后汉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论》159条中曾说过“理中者,理中焦”,中焦系脾胃所司,脾主升,胃主降,中气失守,升降无权,清浊混乱,故吐利并作。
方中以人参补中益气,干姜温散中寒,白术健运中土,甘草坐镇中州,中气既立,则清气自升,浊气自降,吐泻诸症自平。
《辅行诀》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辅行诀》救五脏诸劳损病方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
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
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
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
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明言补方五首,暗含五行乘侮,故而虚实错杂,用药补泻相施,寒热并行,故分析补方五首,须知何脏虚损而何脏相乘,须知药物何者施补何者为泻,如此才能略或圣人旨意。
养生补肝汤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閟塞方:蜀椒(汗,一升)桂心(三两)韭叶(切,一把)芍药(三两)芒硝(半斤)胡麻油(一升)上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叶、芍药,取得三升,去滓。
纳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
将麻油倾入,乘热,急以桑枝三枚,各长尺许,不住手搅,令与药和合为度,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
参考条文:凡筋极者主肝也,肝应筋,筋与肝合,肝有病从筋生。
又曰∶以春遇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则阳气入于内,阴气出于外,若阴气外出,出则虚,虚则筋虚,筋虚则善悲,色青苍白见于目下,若伤寒则筋不能动,十指爪皆痛,数好转筋,其源以春甲乙日得之伤风,风在筋为肝虚风也。
若阳气内发,发则实,实则筋实,筋实则善怒,嗌干伤热则咳,咳则胁下痛不能转侧,又脚下满痛,故曰肝实风也。
然则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善治病者,病在皮毛、肌肤、筋脉而治之,次治六腑,若至五脏则半死矣。
——摘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愚见:筋极应为筋亟,《说文解字》注释“亟”为“敏疾也。
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也”,后之脉极等皆如此。
肝在体为筋,筋亟者,肝之患也。
辅行诀组方原则
辅行诀组方原则打开美篇APP查看高清图片咱们讲了五味气化的原理,再谈谈陶弘景辅行诀认识、治病的思路,不一定去学他的死方。
黄帝内经到现在还是有误差的,咱们再慢慢沉淀、研究,知道了生理的形成就知道病理了。
生理就是体用之味平和了这个脏就正常,肝脏的功能和阳气出问题就用辛味的药去解决,心脏的功能出问题就用咸味的药去解决,脾土功能出问题就用甘味的药,肺金的功能出问题了就用酸味的药,肾水的功能出问题了就用苦味的药。
如果是肝脏的体和阴的方面出问题了就用酸味的药,这都是对应着的。
心的体是苦味药,辅行诀的原文都具体到每一个病的症状,你知道对号入座就行了。
所以说它治病的原理就是调体用,把体用调平衡病就治好了。
他有个原则就是助用为补、助体为泻,你可以用酸味药泻肝,用苦味药泻心,用辛辣味的药泻脾,用咸味药泻肺,用甘味药泻肾。
可以用用味的药去补,这些都要理解、背诵,熟能生巧,用的时候马上就能知道。
把这张图挂起来,天天老看就记住了,用得多了不用看就知道了。
还有一个原则就是用病为虚、体病为实,用出了问题就用补汤,体病出了问题、有了实病了就用泻汤。
大的方向不能错,在五脏补泻用药上,与五脏用味相同的为补,与体味相同者为泻。
这就和以前的补泻观念有所差异了,咱们都知道大黄和芒硝是泻药,但它们的味道是咸的,大黄芒硝在治心脏的时候就成补药了。
所以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主治心气不足,咱们以前都是按药物的功能去理解,而他是按药物的气味去处方的,大黄和芒硝反而是对心脏有好处的药,所以咱们的思路还需要做调整。
咱们看它的小补肝汤,桂枝、干姜是辛味的,五味子是酸味的,大枣是甘味的。
要补肝脏用一个辛味的药就解决了,事实上既然用出问题了,体也就出问题了。
为了要把它调平衡的情况下,就要用一个体味药和一个用味药,然后再加一个用味的药。
这样在平衡的基础上补一味药会更好,体用都调了,然后用的劲儿大一点。
这就成了三味药了,然后中间再出一个化味,因为用出了问题,它的化的方面肯定也就出问题了。
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要素
1《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要素探讨《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法则,主要有三大研究要素:五脏补泻法则、“诸药之精"五味属性与五脏病症方.补泻原则为组方之原理,五味属性为组方之基石,五脏病症方则为最终所成之方,通过对三者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即可使五脏病症方之组方法则得以大白。
然而,这三大要素在诀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前后违隔,不便对比分析。
笔者在此将此三大要素并列于下,俾利笔者之分析与读者之阅读:1·1《辅行诀》五脏补泻法则肝: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以咸补之,以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以甘补之,以辛泻之,脾苦燥,急食苦以燥之。
肺:以酸补之,以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
肾:以苦补之,以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
按:以上补泻法则亦见于《素问·脏器法时论》,但有较大出入。
《脏器法时论》五脏补泻原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二者比较,《辅行诀》之文明显具有更严谨的逻辑性与规律性,而《素问》则显得略为杂乱。
由于《素问》的版本流传关系,笔者大胆揣测《辅行诀》的记载可能较今本《素问》更为接近原始文献的原貌。
1·2《辅行诀》“诸药之精”五味五行属性表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味咸皆属火旋覆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竹叶为水按:(1)以上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与目前主流理论认识不同,但与《素问》七大论的相关记载存在一定对应关系,《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组方法则均以之为基石.(2)从以上补泻法则及属性表已可看出,补某脏者,必为该脏之本味,如以木之本味辛补肝;泻某脏者,必为克该脏之味,如以克木之酸味泻肝;某脏急食者,必为该脏所克制之味,如肝急食之甘,为其木所克之土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要素探讨《辅行诀》五脏病症方的组方法则,主要有三大研究要素:五脏补泻法则、“诸药之精”五味属性与五脏病症方。
补泻原则为组方之原理,五味属性为组方之基石,五脏病症方则为最终所成之方,通过对三者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即可使五脏病症方之组方法则得以大白。
然而,这三大要素在诀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前后违隔,不便对比分析。
笔者在此将此三大要素并列于下,俾利笔者之分析与读者之阅读:1·1《辅行诀》五脏补泻法则肝: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以咸补之,以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以甘补之,以辛泻之,脾苦燥,急食苦以燥之。
肺:以酸补之,以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
肾:以苦补之,以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
按:以上补泻法则亦见于《素问·脏器法时论》,但有较大出入。
《脏器法时论》五脏补泻原文: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二者比较,《辅行诀》之文明显具有更严谨的逻辑性与规律性,而《素问》则显得略为杂乱。
由于《素问》的版本流传关系,笔者大胆揣测《辅行诀》的记载可能较今本《素问》更为接近原始文献的原貌。
1·2《辅行诀》“诸药之精”五味五行属性表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味咸皆属火旋覆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味酸皆属金五味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术为土竹叶为水按:(1)以上五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与目前主流理论认识不同,但与《素问》七大论的相关记载存在一定对应关系,《辅行诀》五脏病症诸方的组方法则均以之为基石。
(2)从以上补泻法则及属性表已可看出,补某脏者,必为该脏之本味,如以木之本味辛补肝;泻某脏者,必为克该脏之味,如以克木之酸味泻肝;某脏急食者,必为该脏所克制之味,如肝急食之甘,为其木所克之土味。
试观其余诸脏,概莫能外。
(3)以上对补泻法则含义的简析说明,《辅行诀》的五脏补泻法则自成严密的生克制化体系,而《素问·脏器法时论》的记载相对杂乱,估计当为同源之论,而今本《素问》有错简之误,详细笔者将另文讨论。
1·3《辅行诀》五脏病症方剂组成及药味表按:(1)以上诸方药物的药味,系笔者根据《辅行诀》“诸药之精”的五味记载标注,少量药物(葶苈、麦冬、栗子)或未包括在“诸药之精”中,或虽包括而与《辅行诀》组方法则有所出入,笔者或者根据《神农本草经》标出,或者以《辅行诀》组方法则进行反推,故以问号标记,个别无法推撰者则阙如。
(2)在五脏病症方中大小补泻心汤比较特殊(说详于后),以下分析配方法则暂时未考虑该脏方剂,而是以大小补泻心包汤严格符合后述之配方法则。
(3)代赭石虽“诸药之精”中未录入,但在《辅行诀》卷末残断部分中,对诸石类药有五行属性分类,其中代赭石归入火类,按《辅行诀》之说火之味为咸,加之大小补心(包)汤中以代赭石为主药,故可推测《辅行诀》中代赭石当为味咸之品。
2《辅行诀》五脏病症组方法则简释以下法则均为笔者根据上述三大配伍组方元素(补泻法则、诸药之精五味属性、五脏补泻方)进行前后对比、相互印证的基础上得出。
方名组成小泻肝汤枳实(酸)熬芍药(酸)生姜(辛)各三两大泻肝汤枳实(酸)熬芍药(酸)甘草(甘)炙各三两黄芩(苦)大黄(咸)生姜(辛)切各一两小补肝汤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大枣(甘)十二枚(去核)大补肝汤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旋覆花(咸)代赭石(咸?)烧竹叶(苦)各一两大枣(甘)十二枚(去核)小泻心汤龙胆草(苦?)、栀子(苦?)打,各三两、戎盐(咸?)如杏子大三枚,烧赤大泻心汤龙胆草(苦?)、栀子(苦?)捣,各三两、苦参、升麻各二两、豉(酸)半升、戎盐(咸?)如杏子大三枚小补心汤栝蒌一枚,捣、薤白八两、半夏半升,洗去滑大补心汤栝蒌一枚,捣、薤白八两、半夏半升,洗去滑、厚朴炙,二两桂枝一两小泻心包汤黄连(苦)、黄芩(苦)、大黄(咸)(各三两)大泻心包汤黄连(苦)、黄芩(苦)、芍药(酸)(各三两)、干姜(辛)(炮)、甘草(甘)(炙)、大黄(咸)(各一两)小补心包汤代赭石(咸?)(烧赤,入酢浆中淬三次,打)旋覆花(咸)、竹叶(苦)各二两豉大补心包汤代赭石(咸)(烧赤,入酢头中淬三次,打)、旋覆花(咸)、竹叶(苦)(各三两)、豉(酸)、人参(甘)、甘草(甘)(炙)、干姜(辛)(各一两)小泻脾汤附子(辛)一枚(炮)、干姜(辛)、甘草(甘)(炙)各三两大泻脾汤附子(辛)(一枚,炮)、干姜(辛)(三两)、黄芩(苦)、大黄(咸)、芍药(酸)、甘草(甘)(炙,各一两)小补脾汤人参(甘)、甘草(甘)(炙)、干姜(辛)(各三两)、术(苦)(一两)大补脾汤人参(甘)、甘草(甘)(炙)各三两、干姜(辛)三两、术(苦)、麦门冬(酸?)、五味子(酸)、旋覆花(咸)各一两小泻肺汤葶苈子(咸?)(熬黑,捣如泥)、大黄(咸)、芍药(酸)(各三两)大泻肺汤葶苈子(咸?)(熬)、大黄(咸)、芍药(酸)(各二两)、甘草(甘)(炙)、黄芩、干姜各一两小补肺汤麦门冬(酸)、五味子(酸)、旋覆花(咸)各三两、细辛(辛)一两大补肺汤麦门冬(酸)、五味子(酸)、旋覆花(咸)各三两、细辛(辛)一两、地黄(苦)、竹叶(苦)、甘草(苦)各一两小泻肾汤茯苓(甘)、甘草(甘)、黄芩(苦)各三两大泻肾汤茯苓(甘)、甘草(甘)、大黄(咸)、黄芩(苦)各三两、芍药(酸)、干姜(辛)各一两小补肾汤地黄(苦)、竹叶(苦)、甘草(甘)各三两、泽泻(咸)一两大补肾汤地黄(苦)、竹叶(苦)、甘草(甘)各三两、泽泻(咸)、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一两泻肝汤枳实(酸)、芍药(酸)、代赭石(咸)、旋覆花(咸)、竹叶(苦)(各三两泻心汤黄连(苦)、黄芩(苦)、人参(甘)、甘草(甘)炙、干姜(辛)各三两泻脾汤附子(辛炮)、干姜(辛)、麦冬(酸)、五味子(酸)、旋覆花(咸)各三两泻肺汤葶苈子(咸?)(熬黑,捣如泥)、大黄(咸)、生地黄(苦)、竹叶(苦)、甘草(甘)各三两泻肾汤茯苓(甘)、甘草(甘)、桂枝(辛)、生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养生补肝汤蜀椒(辛)一升,桂心(辛)三两,韭叶(辛)切,一把,芍药(酸)三两,芒硝(咸?)半斤,胡麻油一升调中补心汤旋覆花(咸)一升,栗子(咸?)十二枚,葱叶(十四茎),豉(酸)半斤,栀子(苦?)十四枚,打,人参(甘)三两,切建中补脾汤甘草(甘)炙,二两,大枣(甘)十二枚,去核,生姜(辛)三两,切,黄饴(甘?)一升,桂枝(辛)二两,芍药(酸)六两宁气补肺汤麦门冬(酸?)二升,五味子(酸)二升,白浆(酸)五升,芥子半升,旋覆花(咸)一两,竹叶(苦)三把固元补肾汤地黄(苦)切,王瓜根(苦?)切,各三两,苦酒(苦)一升,甘草(甘)炙,薤白四两,干姜(辛)二两,切以下笔者以肝病诸方为例,举例说明如次:2·1小泻肝汤2·1·1主治治肝实,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
2·1·2组成枳实(酸)熬芍药(酸)生姜(辛)各三两。
2·1·3煎服法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不瘥,即重作服之。
2·1·4组方法则分析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枳实味酸属金;芍药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
生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
(1)按照《辅行诀》记载的“以辛补之,以酸泻之”的法则组方。
(2)严格以二泻一补的格局组成。
(3)药味为3味,分量上各药均为3两(计量单位特殊者除外),煎药的液体容量为3升,煮取1升,服法为“顿服”。
(4)其余四脏“小泻”方(除小泻心汤),基本同样遵循以上三条法则。
2·2小补肝汤2·2·1组成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大枣(甘)十二枚(去核)2·2·2煎服法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中满者,去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咳逆头苦痛者,加细辛一两半;四肢冷,小便难者,加附子一枚,炮;2·2·3组方法则分析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桂枝味辛属木;干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
五味子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
大枣味甘属土(木克土,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1)按照《辅行诀》记载的“以辛补之,以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补之”的法则组方。
(2)严格以二补一泻一“急食”的格局组成。
(3)药味为4味,分量上补泻之品为3两,“急食”之品为1两(计量单位特殊者除外),煎药的液体容量为8升,煮取3升,服法为“日三服”。
(4)肝病诸方中仅小补肝汤附有加减法。
(5)其余四脏“小补”方(除小补心汤),基本同样遵循以上四条法则。
2·3大泻肝汤2·3·1组成枳实(酸)熬芍药(酸)甘草(甘)炙各三两黄芩(苦)大黄(咸)生姜(辛)切各一两2·3·2煎服法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2·3·3组方法则分析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枳实味酸属金;芍药味酸属金;(金克木,以酸泻之)。
生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
甘草味甘属土;(木克土,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黄芩味苦属水;(水生木,为肝木之母)。
大黄味咸属火;(木生火,为肝木之子)。
(1)在小泻肝汤的基础上加入三味药物,其中两味是治疗“我生”之脏———心之实证的小泻心包汤的两味药味不同的主要药物———黄芩(苦泻)、大黄(咸补),另一味是本脏急食之品甘草(甘缓)。
(2)大泻肝汤的药味辛咸甘酸苦五味俱全。
(3)药味为6味,所加除“急食”之品的另外两种药味,其分量均为1两(计量单位特殊者除外),煎药的液体容量为5升,煮取2升,服法为“日再服”。
(4)其余四脏“大泻”方(除大泻心汤),基本同样遵循以上法则(依此法则,大泻肾汤所加的三味药应该是两味小泻肝汤中不同药味的主药,再加一味肾宜急食之品而成,事实上干姜的使用并不完全符合本规律———尽管辛味符合,所以称为“基本”,但笔者认为从主治看此处枳实较干姜更适宜)。
2·4大补肝汤2·4·1组成桂枝(辛)干姜(辛)五味子(酸)各三两旋覆花(咸)代赭石(咸)烧竹叶(苦)各一两大枣(甘)十二枚(去核)2·4·2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升]2·4·3组方法则分析按照《辅行诀》“诸药之精”药味记载:桂枝味辛属木;干姜味辛属木(以辛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