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概念形成为获得方式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探究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在小学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是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其日后深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认知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1 概念教学的基本概念概念是指对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进行概括和提炼后所形成的心智结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是指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一般概念,形成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1.2 认知心理学理论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门学科,其理论和方法对于概念教学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教师可以结合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探究2.1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通过情境创设,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融入数学概念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故事、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2 操作性教学法操作性教学法是指通过生动的示范和练习,让学生亲身参与从而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操作性教学活动,如制作教具、手工实践、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数学概念的实质和特点。

2.3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具体的实例或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数学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易懂的案例或故事,让学生深入分析,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和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4 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的互动和沟通,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首先,引入具体的实物。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具体、直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具体的实物辅助教学。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使用具体的实物如小球、积木等来模拟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相加、相减的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利用图形来辅助教学。

小学生对于图形比较感兴趣,利用图形可以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面积时,可以利用图形尺、纸板等工具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要求画出相应的图形,并通过比较图形的大小来理解面积的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再次,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小学生喜欢玩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数的概念时,可以设计数学游戏如数独、宝石消除等让学生通过游戏来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巩固数的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

最后,利用故事情境进行教学。

小学生喜欢听故事,通过将数学概念融入故事情节中来进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编写一个有关分数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的情节来理解分数的概念。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数学概念,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物、图形、游戏和故事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这些策
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为学生的日后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特点以及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提供一些可行的策略和建议。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1.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

小学数学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它是后续学习的基石。

若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不扎实,会对学生后续数学学习造成阻碍。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要做到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特点1.抽象性强。

小学数学概念是抽象的,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2.逻辑性强。

小学数学概念包括了一定的逻辑性,需要学生进行一定的逻辑推理。

3.系统性强。

小学数学概念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1.启发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是一种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的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策略可以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趣味性教学策略趣味性教学策略是一种以趣味性教学为主要导向的教学策略。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可以通过游戏、竞赛、故事等形式,让数学概念教学更具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一、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具体形象的。

他们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较弱,只有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实际的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实物操作,帮助他们建立直观概念。

小学生的认知过程是逐步发展的。

他们的思维不够成熟,容易受环境和经验的影响,需要经过一定的反复训练和实践,才能逐步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小学生的认知活动是整体性的。

他们的认知是一种整体性的、综合性的认知,在认知过程中缺乏分析和抽象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渗透教学,注重整体认知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时能够形成系统、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故事、游戏等,设计富含生活情景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生动活泼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动画故事等形式,呈现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视听的刺激下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知识。

三、注重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注重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等方式,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引导他们积极动脑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启发式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五篇材料)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五篇材料)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五篇材料)第一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优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1、课题研究的背景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是判断和推理的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基础。

所以,重视概念教学,优化概念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必须认真深入思考的问题。

但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的一些问题1、教师对概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处理时往往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对概念的认识仅仅停留于概念的外显(即定义的描述),而忽略了概念的内涵(即本质属性与特征),较多的是死记硬背、通过习题的反复操练来巩固概念,学生生厌,而且也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和把握不到位。

没有真正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致使一些概念的外在特征给学生带来了认知上的偏差。

3、孤立地学习数学概念。

教师往往执行于教材编排,把一些概念分课时逐一进行教学,殊不知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一些概念的掌握零零碎碎,缺乏一定的体系,从而使得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概念上增加障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4、概念与应用脱节。

学习概念后需要通过应用环节来巩固概念的理解和内化,但发现有时练习的跟进与针对性不强;还发现学生在应用中,往往会忽略概念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去推理辨析,把概念给架空了。

5、重视和优化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学的硬功夫和必备能力。

引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和能力。

教师也在大量的实践中,深刻洞悉、把握规律,勤于反思、创造性驾驭,不断提升教学智慧。

>因此,优化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有不容低估的意义。

同时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向智慧型教师发展的一个途径,是素质教育背景下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2、研究述评: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还是比较重视数学概念的引入,而相对比较忽视概念建立和概念巩固的作用和实效,在后两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理性框架和实践的积累。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体系的基础,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当今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指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的过程。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元素,是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

因此,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明确数学概念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要包含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要学生的能力培养。

例如,在教学“分数”这一概念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定义,还要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

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概念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实物展示、图片辅助等;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要积极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将数学概念融入到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以“三角形”这一概念的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辅助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形状和特点;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总结出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环节。

通过本研究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应注重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

这些策略在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有助于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效果。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数学概念的初次接触和形成阶段,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恰当的策略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讨论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启发式教学、跨学科融合、问题解决和情境应用教学等。

首先,启发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出问题和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如数独或数学游戏,鼓励学生合作和交流,从中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动机,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跨学科融合是将数学概念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与科学、艺术或社会科学等学科相关的数学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认识和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制作折纸艺术来学习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或者通过测量实际物体的重量和长度来学习单位和测量等。

这种跨学科融合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问题解决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引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情境的问题,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中提出一些关于时间、空间和数量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解决问题,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情境应用教学是将数学概念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实例、游戏或趣味活动,将数学概念置于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

例如,在教学中使用购物、旅行或建设等实际情境,让学生应用数学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需要采用有效的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随着常规数学教育的发展,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逐渐由基本算术转向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数学概念课程,以帮助他们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本文研究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

1.在日常生活中引入数学概念许多数学概念都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例如,几何概念中的平面特征,如平行、相交和垂直,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许多例子。

在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2.通过图形和模型介绍概念在数学教育中,图形和模型是非常有用的辅助工具。

通过向学生介绍实际的模型,如圆锥体、立方体等,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

此外,使用图形来说明特定的数学概念也会带来一定的收益。

3.运用比喻和类比通过使用比喻和类比,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介绍复杂的数学概念。

对于学生来说,把抽象的概念转换成他们熟悉的概念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例如,将一个分数比喻成一块蛋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4.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在介绍概念时,教育工作者可以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例。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将新的概念与过去的经验相联系,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课堂上教育工作者应当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示例,以帮助他们准确理解概念。

5.接受错误答案并讨论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接受学生的错误答案并与他们进行讨论。

通过这种方法,教育工作者可以发现学生是否理解所提出的问题,并确定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解释。

在讨论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鼓励和支持,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

这些方法的组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小学生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生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生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研究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数学概念的形成对于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础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有效地教授数学概念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一、认知发展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认知发展理论是指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通过不断地积累和转化知识,学生能够逐步理解和应用新的概念。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阶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数学,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物或图片来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和数量的关系,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随着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教师可以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帮助他们建立起数学概念的框架。

二、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概念形成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通过问题解决和探究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数学概念形成中,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主动地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

例如,在教授小学生加法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趣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加法的含义。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他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智能类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数学概念形成中,多元智能理论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潜能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数学。

例如,某个学生可能在逻辑数学智能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给予这个学生更多的逻辑推理题目,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另外,某个学生可能在视觉空间智能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图形和几何问题来培养他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也在不停的变化,更加强调思维导向、探究式教学,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中,形成概念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学生日后在数学学习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往往对课本中的公式和概念感到困惑,很难理解这些概念的具体含义和应用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是形成概念的关键之一。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他们边观察边尝试用桌子上的书、铅笔盒等物品去摆放,然后询问他们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和特点,从而引导学生形成长方形的概念。

二、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实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例进行联系。

因此,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实践是形成概念的必要途径之一。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画图、计算周长等方式去实践,让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和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三、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

通过情境的营造,可以让学生轻松理解复杂的概念和公式,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在教学圆的概念时,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对象,如篮球、足球等圆形物体,让学生围绕这些圆形物体进行实践和探究,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圆的性质和特点。

四、注重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启发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

通过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大小关系的判断,让学生逐步理解分数的概念,最终形成比较自然、深刻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和方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探究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概念教学也不例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际的例子或者有趣的游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当教学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小故事、算术题把学生带入一个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中。

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学习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认知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数学概念的认知。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通常通过感性认识和具象操作来学习数学概念,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数学实物、制作教具或者开展实际操作来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认知。

在教学图形的概念时,可以提供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模型,让学生观察、比较和操作,从而帮助他们建立图形的认知。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教具制作,让他们亲身参与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意义。

三、巩固和拓展数学概念的应用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的认知之后,教师需要通过巩固和拓展数学概念的应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在巩固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和例题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概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在拓展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展一些数学探究活动或者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来帮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几何的概念时,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几何游戏、进行几何实验或者进行几何问题的探究,从而深化学生对几何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四、注重个性化教学在教学数学概念时,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许多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这对他们后续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研究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数学概念。

一、概念图解法概念图解法是一种直观的教学策略,通过图示和图表等方式来展示数学概念的关系和属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可视化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授几何中的平行和垂直概念时,可以使用图形展示两条平行线的特征和两条垂直线的特征,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

二、实际操作法实际操作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活动和操作来教授数学概念的策略。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感官和运动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概念时,可以使用实际物品,如水果或糖果,来让学生分割,比较和计算。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一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数学教学策略。

通过提供与数学概念相关的问题和情境,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概念时,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加减法来解决。

通过解决问题,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概念,还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多元化教学法多元化教学法指的是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教授数学概念。

这种教学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例如,通过使用课件、教具、游戏等多种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综上所述,数学概念教学对小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需要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概念图解法、实际操作法、问题解决法和多元化教学法都是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运用。

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形成概念的教学策略研究数学是一门抽象概念较多的学科,形成概念是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提供具体的实物或图形: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具体的实物或图形来引导学生形成概念。

在教学三角形的概念时,可以使用三条棍子或纸板切割成的三角形来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2. 建立概念的层级关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可以通过建立概念的层级关系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先介绍基本几何图形,然后再引出由这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复杂图形。

3. 提供类比和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和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

在教学分数的概念时,可以将分数比作蛋糕的一部分,通过比较不同分数的蛋糕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

4.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主动探索和理解概念。

在教学面积的概念时,可以提出“如何用相同的面积将一块纸分成不同的形状?”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面积的概念。

5. 进行游戏和实践活动: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概念。

在教学数字的概念时,可以组织数学游戏,在游戏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数字来感受和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6. 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通过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概念。

在教学正方形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到正方形的特点,并解决一些与正方形有关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小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实施这些策略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差异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数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程,学习数学除了掌握理论所必须的基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概念及应用两个部分组成的科目,概念教学更关乎系统的组织、结构的清晰及例题的精确度,在撰写本文前,作者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并展示了撰写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作者以下文结合案例分析讨论了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一、数学概念教学策略1、划分概念教师在布置课题时,应当将难度较大的数学概念划分为若干个小概念,然后一步步完成,不能一起讲授,而是要让学生自己拆解概念、去发现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2、指导思考在讲解数学概念的同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去发掘数学概念的核心,把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概念背后的原理,并从实际出发,加以讨论,指导学生发现现象、总结规律,使学生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3、分组教学分组教学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把自己与不同的伙伴联系在一起,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乐于分享与别人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4、增加习题在讲解数学概念完毕后,教师应该增加针对性的习题,以此熟悉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分析复杂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不同学习群体的重要性1、敏感期学习群体在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敏感期,尤其是数学概念的掌握,更要掌握的是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分析,在掌握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数学知识本身,更要让学生明白数学概念背后的基本原理,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概念。

2、学习困难学习群体小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掌握数学概念会更加困难,为了更好地让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教师应该采用温和的态度,多给学生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数学概念,把学习数学变成一种乐趣。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改变了小学教育的诸多方面。

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数学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受此影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有效地教授小学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为学生今后学习和利用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有效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为了有效地教学小学数学概念,教师要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其中包括实施各种教学方法,建立适当的学习环境,合理使用教具,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等。

首先,实施各种教学方法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关键,具体方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习惯而定。

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熟悉数学概念,例如案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

这些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适宜的课堂氛围和学习活动,建立一个温馨、和谐、健康的教室气氛,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要合理使用教具,比如数学书本、板凳、投影仪等,以便有效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此外,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此外,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也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对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也是学习数学重要环节之一。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比如列表法、解答法、图形法等,以有效指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积极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数学实验和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结论:要有效地教授小学数学概念,教师要制定出有效的教学策略,要实施各种教学方法,建立适当的学习环境,合理使用教具,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等。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引言: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数学概念认知的初级阶段,因此,科学的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适用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并分析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基于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发现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举例、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自己发现数学概念和关系。

在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时,教师需要提供具体的、真实的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提供必要的提示和指导。

例如,在教授加法概念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实际的加法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逐渐理解加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二、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种策略。

通过游戏,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在使用游戏化教学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数学概念相关的游戏,例如数学填字游戏、数学拼图游戏等。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数学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三、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概念的应用和意义,提高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抽象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例如,在教授面积概念时,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测量不同形状区域的面积,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面积的概念。

四、多元智能教学法多元智能教学法是根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针对不同的学生智能类型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智能类型,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概念教学活动。

例如,对于逻辑数学智能型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推理和证明题目;对于视觉空间智能型的学生,可以运用图形来辅助教学。

结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数学是孩子们学习的第一门数学课程,对于孩子们后续学习数学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关系到孩子们对数学的认知和兴趣,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十分必要。

一、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启发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发现和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度地退到学生的背后,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学习数学概念,从而让学生对数学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几何概念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手中拿着素描本,在进行三角形的画法时,引导学生自行探究,从而让学生掌握其特性,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二、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例如,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的实例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分数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两个不同的数字(如6和8)横线相链接,让学生自行体验其中的分数概念。

还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在体验趣味的同时也将不同的知识点整合起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三、注重用生活化的例子贯穿教学数学概念与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应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测量时,可以通过身边的物品(如自己的身高)进行比较和测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测量概念。

将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关键是要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用生活化的例子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

针对小学生特点和数学学习的具体需求,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直观概念。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还未到达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建立直观概念。

可以通过图形、模型、实物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概念,用实物和图形让学生感受数字的大小,用几何模型展示图形的属性等。

通过直观概念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调概念的联系与应用。

数学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与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概念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概念之间的规律性,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换零钱等,增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好奇心强、活动性强、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情景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法等。

在教学几何图形的属性时,可以设计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认识、分辨几何图形的属性,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注重巩固和复习。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巩固和复习,以确保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记忆定位的牢固。

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复习课等形式对所学的数学概念进行巩固和复习。

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提高,帮助学生达到稳固掌握数学概念的目标。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应该建立直观概念、密切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注重巩固复习。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概念,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教学方式,同时,它也是数学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概念教学是最初培养学生最原始的数学思维开端,所以,对于小学生老说,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对于以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有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的掌握概念教学的首要任务,依据不同的表现形式与不同类型的数学教学类型来采用的一些与之相匹配概念的数学策略,所以,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概念在小学的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一、小学数学概念理论简述(一)数学概念的涵义在许多科学领域的研究中概念教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主要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所谓的数学概念,就是在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中,将人脑中所反映的东西,转化为专有的数学名词,或是符号等含义。

(二)数学概念表现的方式小学数学概念对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知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不同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其概念数学所表达的方式也不一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图画式对于小学处在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仍处于基础萌芽阶段,知识水平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还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在教授概念的时候最好的教授方法就是利用图片或者画画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等概念时,就要采用卡片或者在黑板画图的方式来表现。

这种形式的有点就在于学生能够直面的知道概念是什么。

但是,它的缺点是概念智能用图卡的形式呈现,而没有语言描述,所以就容易导致小学学生在学习概念的时候,不能够正确的理解其中的内涵,而只是停在表面。

2.直述式对于处在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课本中的数学概念经常是用直接描述述的方式来表达其概念的内涵的,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很快的掌握数学概念,例如,在学习角、自然数的概念时就可以采取这种直述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概念形成”为获得方式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松江区方塔小学李萍[摘要]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小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更是小学生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同时,概念教学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概念形成”是小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以“概念形成”为获得方式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若干策略,即在操作活动中丰富概念表象、在信息技术演示中完善概念表象、在分类比较中抓住概念本质、在正反例中深化理解概念、在变式中完善概念认识以及在语言归纳中完整表述概念。

[关键词] 小学数学概念形成教学策略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不仅是小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更是小学生发展思维、培养数学能力的前提。

小学生只有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数学计算,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

因此,数学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两种基本形式。

概念形成是指学生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通过观察、比较、抽象,以归纳的方式概括出一类事例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得概念。

概念同化指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方式。

小学阶段获得概念的方式主要以概念形成为主,初高中的数学概念学习多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所以本文主要针对概念形成谈谈个人在概念形成教学中所采取的策略。

一、在操作活动中丰富概念表象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借助直观性的操作活动促进学习。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感知概念,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概念表象,为概念理解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小学数学以“概念形成”为获得方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概念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设计恰当的操作活动,即让学生在摆一摆、折一折、指一指、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等具体操作中增加概念感知体验、丰富概念表象、发展思维能力。

如沪教版五年级第二学期的《可能性》一课,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对可能性已经有了自己的认识,并能用生活语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设计了现场摸奖的游戏,让学生在摸奖的过程中感知事件的“一定发生”、“一定不发生”和“可能发生”。

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抽奖箱,里面装有6个完全相同的白色乒乓球,游戏规则是摸到黄球中奖,摸到白球不中奖。

学生立马兴奋起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接连数位同学都没有中奖,学生产生质疑:是不是里面就没有黄球或者黄球很少呢?在学生的提议下,我拿出所有的小球让大家看,学生意识到只有白球时,如果一直摸下去,摸到白球是一定发生的;摸到黄球是不可能发生的,充分感知了“一定发生”和“不可能发生”。

随后,我在抽奖箱中放入三个白色乒乓球和三个黄色乒乓球(这些小球除了颜色以外,其他都相同),再次让学生们摸球,这次有人中奖,有人不中奖,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感知了“可能发生”,对可能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以上的教学过程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引发思考,丰富了学生对可能性的体验与感知,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概念。

二、在信息技术演示中完善概念表象小学生的思维特征是直观形象的,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时需要借助直观形象辅助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概念形成的教学中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概念。

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直观教学方式,既能够提供丰富的概念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表象;又可以动态演示概念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完善概念表象。

因此,把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概念的特点结合起来,使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可视化,有利于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完善学生的概念表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教授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圆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课本上用描述式的方式定义了圆,只给出圆的图例,并用语言表述圆的基本特征,这一课属于几何概念教学,难点在于初步认识圆的概念。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圆的概念,建立圆的表象,我借助信息技术进行了如下的教学:首先,我创设生活情境,PPT出示生活中的圆(汽车方向、闹钟、硬币、车轮和光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情感上认识到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起学习欲望。

随后图中的圆形物体变成大小不同的圆,从具体到抽象,有利于学生建立圆的表象。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圆的感念,我利用信息技术动态演示圆的概念,以学生感兴趣的动画为载体,播放多媒体动画:一匹小马脖子上系着一根绳子拴在木桩上,小马从起点出发绕着木桩跑一周回到起点,小马跑动的轨迹,动态的展示出曲线,回到起点形成一条封闭的曲线就是圆。

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在交流中,学生的表述越来越准确,说明他们能够结合具体实例说出圆的形成过程,丰富了表象认识。

可见,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动态演示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概念的感知,完善概念表象,加深概念的理解。

三、在分类与比较中抓住概念本质分类的本质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相同属性的事物归为一类,不同属性的事物分为另一类,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类别的事物,从而揭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以概念形成为概念学习的方式中,需要设计分类活动帮助小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有些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一次分类就可以清楚认识,但是有些概念需要通过多次分类活动才能被学生发现。

如上《方程》一课时,我创设天平平衡和不平衡的情境,让学生据此写出很多等式和不等式:50+50=100,x+50>100,x+50=100+50,x +50<150,2y=250,25+16=41。

随后,我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式子分类。

学生首先按照式子中是否有等号将这些式子分为两类:(1)等式:x+50=100+50,50+50=100,2y=250,25+16=41。

(2)不等式:x+50>100,x+50<150。

对于学生的第一次分类,我表示肯定,随后我让他们继续观察几个等式,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再分类吗?怎么分?学生又根据等式中是否含有未知数,把等式再分为两类:不含未知数的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个时候很自然就引出了方程的概念。

学生在两次分类的过程中,逐步理解了方程定义的两个关键词:等式和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

在数学“概念形成”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开展分类活动,既可以让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还能够将分类思想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这是认识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一种思想方法。

除了分类方法以外,比较也能帮助小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在小学数学概念形成教学中,利用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触类旁通,辨析易混淆的概念,从而准确地理解概念。

例如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从以往学生的学习经验来看,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运用周长和面积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常常混淆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容易出错。

沪教版教材先教面积的概念,再教周长,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我在《周长》一课的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涂一涂,比较周长和面积。

我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片,首先复习面积的概念,请学生说一说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什么。

然后再请同学说一说它的周长是什么。

随后,请学生动手用红色彩笔画出长方形的周长,用蓝色彩笔涂出长方形的面积。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他们在“做”中比较周长和面积的不同,认识到面积是平面图形的区域大小,周长是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

四、在正反例中深化理解概念正例,又称为肯定例证,是概念本质属性的体现。

反例,是否定例证的一种,不具有概念本质属性或者只具有概念的部分本质属性。

在初建概念阶段,教师常常利用正例,这是因为正例中携带了概念的本质属性,然而只有正例还远远不够,教师还需要借助反例帮助学生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精确,强化认识。

例如,我在教圆的半径这一概念时,首先给出半径的正例图(图①),告诉学生这条连接圆心和圆上一点的线段就是圆的半径。

然后再给出反例(图②③④⑤⑥)。

学生在正反例的对比中,清楚了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①②③④⑤⑥五、在变式中完善概念认识变式是改变对象的非本质属性特征的表现形式,变更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

简而言之,变式是指事物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借助变式可以帮助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

引导学生对变式进行比较,有利于他们完善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例如在四年级下学期认识垂直,在提供肯定例证帮助学生形成垂直概念的时候,还要使用恰当的变式来完善学生对垂直的认识。

如下图:图①是学生认识垂直的一个标准样例,而图②是改变垂直方向的一个变式,图③既改变了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相交情况,又改变了垂直方向,图④则是改变了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相交情况的变式。

图①这种概念的标准形式对学生形成概念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强化本质特征的同时也会强化非本质特征,从而限制学生的思维,片面理解垂直概念。

因此,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变式,帮助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由此形成准确的概念。

六、在语言归纳中完整表述概念数学语言是学生思维的载体,也是数学学习交流的工具。

当学生在概念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法抓住概念本质属性后,还需要借助数学语言完整表述概念,便于将概念的本质特征固定下来,以形成完整而准确的概念。

小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有限,用语言表述概念时常说不完整,不能抓住关键词进行描述,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如在教五年级第一学期《循环小数》一课时,我借助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掌握循环小数的特征后,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循环小数?生1:一个小数,有几个数字重复出现。

按照学生的逻辑,我在黑板上呈现:0.12412612712……?有些学生立马意识到刚才的回答不完整,有学生要补充。

生2:一个小数,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那再看看这个数是不是循环小数?”我在黑板上写下:121212.34……。

生3马上举手回答:“一个小数,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4补充:一个小数,小数部分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师:大家越说越准确,现在请打开课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对循环小数的语言表述越来越完整准确,抓住关键词的过程实际上是再次抓住了概念的本质特征。

应指出的是,以“概念形成”为概念获得方式的教学中,还应当帮助学生梳理概念间的联系,形成概念的整体认知结构。

小学生直观性思维特征与数学概念抽象性特点决定了概念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