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

江苏省林业局

二〇〇九年二月

前言

江苏省地处中国大陆沿海中部和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北接山东、西连安徽,西北与河南接壤,东南与上海、浙江接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介于北纬30°45′-35°07′,东经116°21′-121°55′之间,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辖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等13市及52县(市)。简称“苏”,省会南京。

江苏历史悠久,是中国吴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数十万年前南京一带就已经是人类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现了原始村落,江苏地区进入了农业文明。在政区制度尚未完整确立的先秦,江苏地区分属不同的部族集团及诸侯国家。西周时期苏北有夷方、淮夷、大彭国,苏南为荆蛮之地。春秋时期分属鲁、宋、吴、楚,战国分属越、楚、齐诸国,其时城邑作为行政聚落的早期形态,不断出现。秦行郡县制后,省境历代分置郡、国、道、路、府、州、县厅等,区划、名称、治所、辖区更迭频繁,至清初始基本稳定。康熙六年(1667)析江南省东境始置江苏省,迄今337年。

江苏省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大地域,自然环境有其独特特点:

一、平原广阔,低山丘陵南北错落的地形大势。平原洼地为江苏分布最广的地貌单元,按沉积环境、沉积物来源和地面高程差异,分为徐淮平原、里下河平原、滨海平原、沿江平原和太湖平原五部分,平原总面积占全省面积的85%,比例之高,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江苏是全国地势最低的一个省区,绝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北部和西南部,占全省总面积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脉、宁镇山脉、茅山山脉、宜溧山脉、云台山脉,最高山峰为连云港市郊的云台山,海拔625米。

二、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海岸线954公里,长江横穿东西425公里,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718公里。有淮、沂、沭、泗、秦淮河、苏北灌溉总渠等大小河流2900多条。全国五大淡水湖,江苏得其二,太湖2250平方公里,居第三,洪泽湖2069平方公里,居第四,此外还有大小湖泊290多个。

平原、水域面积分别占69%和17%,比例之高居全国首位。

三、江苏海岸线北起绣针河口,南至启东蓼角嘴,标准长度954公里。历史上海岸线长期稳定于赣榆、阜宁、盐城、海安一线,黄河夺淮后岸线迅速东移,形成广阔的黄淮三角洲。19世纪中期黄河北还齐鲁后,射阳大喇叭口以北海岸局部转为侵蚀,以南至海门东灶港500余公里海岸线,因有东海、黄海潮流携带泥沙的辐集,仍继续淤涨不止;中部沿海世界罕见的大型辐射海底沙脊群亦不断扩展。目前由沿岸潮上带、潮间带及辐射潮间带三部分组成的滨海滩涂面积已达6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国沿海滩涂面积的五分之一。

四、江苏地兼南北,具有过渡性性的气候和植被类型。省内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一线,自然地理上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气候重要的分界线。其北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最南端的宜溧山地则略具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在地理环境及季风环流影响下,全省总体具有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由于无山岳阻隔,南北气流畅通无碍,各地气温、降水主要受维度位置及海洋距离远近制约,并自南向北,由沿海而内地,呈现规律性递变。与气候地理环境相适应,省区植被具有地带性、过渡性与多宜性特征,植被类型较为丰富,作物集南北之众,形成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

此外,江苏自然资源亦特色明显:全省耕地面积7353万亩,占全国的4%,其中水田占63%,旱地占37%,复垦指数,全国第一;近海渔场15.4万平方公里,拥有著名的吕四、海州湾、大沙、长江口等四大渔场,海洋鱼类资源丰富;沿海滩涂890多万亩,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

江苏地跨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两大地质构造单元,有色金属类、粘土类、建材和稀有金属类、特种非金属类矿产是江苏矿产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已发现的矿产品种有133种,已探明储量的65种,其中建材、粘土等34种单矿储量列全国前十位,铌钽矿、方解石、泥灰石、凹凸棒石粘土、二氧化碳气等8种矿产保有储量列全国第一位。

江苏是全国第四大人口大省,2007年末江苏省总人口数达到7600.1万。全省每平方公里人口数达到741人,继续名列全国各省、自治区的首位。江苏人口以

汉族为主,占全省的99.64%。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不多,共有26万人,但55个少数民族齐全,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约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2%。

江苏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自南北朝起,就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建国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腾飞,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位于全国前列。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左右,居全国第三位。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地区,粮食连续5年实现增产,大批农副产品的产量和单产水平居全国前列。2008年江苏以占全国4%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6%的粮食,4.4%的棉花、5.1%的油料。江苏工业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体,机械、纺织、化工、电子、轻工、建材等六大支柱行业在全国均位列前茅。2008年江苏进出口总额达到392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开放型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位置。

江苏已初步形成水陆空相济、干支成网、四通八达的交通体系。全省全省公路里程13.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558公里,公路里程密度达130.3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密度为3.47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全国居领先水平。江苏铁路营业里程1606.9公里,铁路正线延展长度2311.8公里,可直达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江苏有8个省辖市建有航空港,南京禄口机场辟有国内外航线150条。全省内河航道里程合计24785.4公里,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其中,等级航道7625.3公里,等外航道17160.1公里。全国内河第一大港口南京港与连云港、镇江港、南通港、张家港等共同组成对外开放的港口群。水运在江苏货物周转中占有主导地位,水运货物周转量占所有货物周转量的四分之三。

江苏大地历经吴越春秋、楚汉争雄、九朝兴替。人民革命决战淮海,历史舞台开阖激荡,可歌可泣;文化长河高峰迭出,各领风骚。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与秀逸恬美的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形成了江苏优越的旅游地理环境。全省拥有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徐州、淮安、常熟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高邮、泰州、常州、兴化、江阴等5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包括钟山、太湖、蜀岗—瘦西湖、云台山、镇江三山等5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及包括云龙山、雨花台等在内的34处风景名胜区。南京的历朝及近现代史迹,苏州的园林及水乡古镇,无锡的太湖风光,扬州的隋唐胜迹,徐州的汉代王陵,以及各地众多的宗教寺观、摩崖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