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合集下载

二次调查湿地情况(2010年至今)

二次调查湿地情况(2010年至今)

表1-1 2012年流域分区年降水量
表2-1 安徽湿地概况表(面积单位:公顷)
表2-3 安徽各流域所涉市县(市、区)分布表
表5-6 第一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表(2000年)
表5-7 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表(2010年)
本次湿地资源调查湿地斑块13156个。

其中一般调查湿地斑块数12059
个,面积55.62万公顷;重点调查湿地为37个,斑块数1097个,面积48.56万公顷。

表6-2 安徽省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表
单位:公顷
2.3湿地公园
截至2013年底,安徽已建湿地公园试点单位15处,总面积53106.7公顷,占省天然湿地总面积的7.4%。

其中,国家级12处,面积51201.1公顷;省级2处,面积746.2公顷;市1处,面积889.4公顷。

表6-3 安徽省湿地公园基本情况一览表
单位:公顷
附录一安徽省各湿地区湿地概况表(单位:公顷)
附录二安徽省各市县(市、区)湿地资源概况表
单位:公顷、个
安庆市
枞阳县
13
14
15
16
17。

自然保护概论答案

自然保护概论答案

第1周1.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既能满足人类目前的需要,又不对子孙后代造成危害的开展方式——“可持续开展〞目标在〔?东京宣言?〕提出的。

3.近年来,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助推下气候变化有:一些地区可能变得更暖、一些地区可能冷暖变化不明显、一些地区可能变冷4.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氮的各种氧化物、含氯氟烃和其他气体,其中二氧化碳比例最高,对温室效应的奉献率最大。

对5.科学家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海平面上升、影响农业和生态、加剧其他气候灾害、影响人类安康6.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中,农业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所有农作物将造成减产。

错7.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指出,目前三大全球问题为:森林锐减与气候变化、恐惧主义。

错8.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的“保护伞〞,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作用的〔短波紫外线〕。

9.森林锐减直接或间接导致以下哪些生态危机:〔土地严重荒漠化、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动植物物种灭绝〕。

10.我国是土地荒漠化比拟严重的国家,土地荒漠化的危害包括〔土地退化、生物群落退化、气候异常、水文状况的恶化〕等。

11.中国古代也有自然保护的思想,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正是当时这种朴素自然保护思想的表达。

对12.我国的现代自然保护事业开场于〔20世纪50年代〕,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为重要标志,与国际自然保护事业开展的影响也有密切关系。

13.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总面积294.9万平方公里。

已经成为区域性可持续开展的严重障碍,其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首推:〔黄河流域〕14.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全国现有森林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

15.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开展,我国对淡水的需求量急剧增大。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

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及其建议分析作者:陈琦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05期[摘要]湿地作为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本,有力保证了生物丰富多样。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活动加剧,湿地遭到较大程度的损坏。

为避免这种不良现象再次发生,湿地保护迫在眉睫。

本文主要分析了湿地保护的现状问题,通过进一步探究,提出了相应的强化湿地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湿地保护;管理现状;管理措施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5-0086-01湿地指沼泽地等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非常广泛。

近些年来,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水资源污染严重,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

一、湿地的作用湿地中包含丰富的植物,包括各类的挺水型植物、浮水型植物和沉水类型的植物,这类植物清除毒物能力极强,在湿地中生存,有助于湿地中水资源的净化。

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因为湿地植物中富含的重金属的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这就使得湿地环境有一定的清洁功能,当湿地的水受到污染时,人们往往会利用湿地中的植物来净化水中的毒素,以此来清除毒素,从而净化水资源。

现代城市的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生活用水已经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如果水污染问题得不到改善,今后人们的生活将面临严峻的用水问题。

污水中涵盖的污染物种多样,如若能够借助湿地资源中的植物有效地清除毒素,净化水资源,对于水污染问题的质量何尝不是一个良策。

二、湿地资源面临的威胁湿地和人们的生存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我国湿地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湿地面积5360.26万hm2。

但由于人类活动占用和改变湿地用途等原因,在20世纪中后期,我国湿地资源的减少情况很突出,湖泊面积减少了43.5%,沿海滩涂湿地面积缩小了50.0%,湿地的减少必然会给生态系统带来危害,要避免湿地的减少,首先要了解湿地资源面临的威胁。

自然资源的调查与监测

自然资源的调查与监测

自然资源调查与监测在自然资源领域,“调查与监测”所包含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密不可分。

当前,土地、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矿产等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领域,“调查”与“监测”两个术语通常并存并用,但辨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加以应用,有助于支撑与服务自然资源全流程动态管理。

一、“调查”与“监测”的区别与联系根据《辞海》的解释,“调查”是为了了解一定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采用一定的工具如访问、问卷等,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对其进行实际考察、询问,获得相关信息;而“监测”的解释为“监视测量”。

从概念来看,“调查”强调通过踏勘、访问、问卷、数据、文献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多种手段,直接与间接接触相结合的方式,获得调查对象当下的客观实际现状,及其相关情况。

“监测”则强调通过一定仪器设备的测量,定量获取监测对象的某些特征参数数值,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来监视该监测对象的动向和态势。

从目的来区分,调查偏重于了解现状,监测侧重于掌握动向。

调查是为了理清现状全貌,监测是为了监视动向态势。

从技术来讲,调查比监测产生的时间更早,技术手段更为传统,如今也在吸收最新的高技术;监测则是工业时代伴随仪器装备发展而来,是新技术新发明的产物,本身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两者有交叉,高频次的调查实际相当于监测,纳入权属等管理属性的监测实际相当于调查。

由于调查和监测的对象、尺度等差异巨大,两者的界限不能一概而论,而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领域开展探讨。

二、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调查”和“监测”目前我国已经开展的土地调查包括全国国土调查、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和土地专项调查,主要是对土地的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自然属性和土地权属等社会属性及其变化情况,以及基本农田状况进行调查、监测、统计、分析。

其中,土地专项调查是在特定范围、特定时间内对特定对象进行专门调查,包括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和勘测定界等,而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主要是查清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等情况,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分析开发利用潜力。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评估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评估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评估由佳;张怀清;陈永富【摘要】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f ecological health of wetland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system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 Delta Nature Reserve were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The indicator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five grades wi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ombin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lphi method have been adopted to mak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or the wetland resources in the nature reserv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ing for ecological health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Yellow River delta was 1.02, indicating relatively healthy and close to unhealthy; the rating of utilization of wetland resources in Yellow River delta is 0.73, which is generally rational. The main pressures are over exploitation of recours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soil salinization.%构建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湿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将指标分为5个等级,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以及DPH方法对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生态健康评价得分为1.02分,属于较健康的临界值,接近疾病;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得分为0.73分,为一般合理,主要压力来自于人类对湿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土壤盐碱化等方面.【期刊名称】《湿地科学与管理》【年(卷),期】2017(013)001【总页数】5页(P9-13)【关键词】黄河三角洲;资源评估;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作者】由佳;张怀清;陈永富【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湿地是介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生态效用、社会效用以及经济效用(孙广友, 2000)。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综合知识高频考点试题汇编【2012年-2022年考试版】(二)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综合知识高频考点试题汇编【2012年-2022年考试版】(二)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综合知识高频考点试题汇编【2012 年-2022 年考试版】 (二)1、单选题人看到芒果的形状和颜色、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在意识中形成芒果的整体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属于_____。

A : 知觉B : 感觉C : 表象D : 概念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在大脑中留下事物概括性的形象。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通过感觉,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通过知觉,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使杂乱无章的刺激具有了意义。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

故本题答案选 B。

第 1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2、单选题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

A : 《辛丑条约》B : 《马关条约》C : 《南京条约》D : 《北京条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失敗后,中国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这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故本题答案选 C。

第 2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单选题从_____开始云南建立土司制度,土司制度在普洱一直到 1949 年 4 月为止。

A : 元朝B : 明朝C : 明朝D : 民国时期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解析:从元代开始,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开始施行土司制度,直到明清两代,土司制度已经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统治的基本措施。

故本题答案选 A。

第 3 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判断题获得 2013 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加拿大作家爱丽丝· 门罗。

_____参考答案: 正确本题解释:【答案】Y。

解析:2013 年诺贝尔文学奖于瑞典当地时间 10 月 10 日下午 1 时 (北京时间 10 月10 日晚 7 时) 揭晓,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获此殊荣。

基于三调和地理国情监测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研究

基于三调和地理国情监测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研究

基于三调和地理国情监测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研究摘要:构建统一调查监测体系,是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的基础,是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

本文基于三调和地理国情对自然资源的调查研究进行探讨关键词: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1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现状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自然资源各领域陆续开展了国土资源、地理国情、林业资源、草地资源、水资源及湿地资源调查,为国家制定重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形成了一系列自然资源调查成果。

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各行业标准、规范,调查精度、更新周期、分类体系及属性内容等指标,得到自然资源调查现状汇总,见表1。

1.1调查时间及数据更新周期国务院分别于1984、2007、2017年启动了全国第一次土地详查、第二次土地调查和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自第二次土地调查开始,每年年底开展年度变更调查,实时更新调查数据库。

2013年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在全国范围首次启动,完成初次普查后每年开展监测更新工作。

197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便开始实施,至2017年开展林地变更调查监测工作,同时规定每年12月31日进行年度更新。

草地资源调查于1979年启动,由主管部门按年度进行更新。

水资源调查在2010—2012年完成了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2017—2020年完成了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

湿地资源调查分别于2003、2009年开展了第一次、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就时间而言,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各项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陆续开展,但在整体实施上缺乏统筹规划,彼此之间衔接较少,部分调查工作仅进行了初次本底调查,未按年度进行更新。

表1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现状汇总表1.2调查基础与比例尺由于需求不同,各类自然资源调查采用的调查基础数据与比例尺不同。

其中,国土调查及国情普查在精度较高。

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采用0.5m分辨率影像,农村部分调查比例尺为1∶5000,城镇部分精度达到1∶2000。

地理国情普查也以0.5m遥感影像作为基础,调查比例尺为1∶5000。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为例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为例

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江西省鄱阳湖为例刘 岳 贺丽华(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01)摘 要 作为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湿地具备极强的环境净化能力,可以有效调整生态结构和调节气候环境。

江西省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长期的人类活动对鄱阳湖湿地造成了一系列污染,导致鄱阳湖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

对此,加强鄱阳湖湿地环境影响评价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实时监测鄱阳湖湿地发展动态,而且可以为合理规划湿地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有效保护鄱阳湖湿地。

对此,以江西省鄱阳湖湿地为例,构建鄱阳湖湿地V-IBI指标体系,评价其生态健康状况。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湿地是水陆交错而成的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湿地具备极强的蓄水功能,不仅能在干旱的状态下起到蓄水储水的作用,而且在洪涝灾害时可以缓解干旱,对丰富水资源给予了很大的保障,因此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过多,湿地资源过度开发现象频发,对湿地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做好湿地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势在必行。

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域 鄱阳湖是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重要过水性、吞吐性和季节性淡水湖泊。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型气候。

鄱阳湖全年降水量1 350~1 900 mm,湿地面积达 3 886 km2,可以说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其湿地生态健康对维持鄱阳湖周边流域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1.2 数据采集 鄱阳湖周边城市化进程较快,农业生产也较为发达,由于近年来出现湖底采砂活动、过度捕捞等现象,鄱阳湖湿地退化越来越严重。

以往鄱阳湖生态健康评价多以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数据作为支撑,尚未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此,以鄱阳湖为对象,以植被为指示生物,构建鄱阳湖湿地V-IBI指标体系,评价其生态健康状况[2]。

2010年全国林业统计分析报告

2010年全国林业统计分析报告

2010年全国林业统计分析报告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林业改革发展面临良好机遇、现代林业建设全面推进的关键一年,面对各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巨大影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广大林业工作者,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林业中心工作,狠抓各项林业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各项林业事业取得新成就。

一、生态建设与保护(一)营造林总体状况2010年各级林业部门紧紧围绕林业“双增”目标,以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龙头,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全国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590.99万公顷(8865万亩),比2009年减少5.63%,完成计划任务的99.8%。

其中人工造林387.28万公顷,飞播造林19.59万公顷,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84.12万公顷。

西部12个省区(含新疆兵团)共完成造林面积342.77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8%(图1)。

2010年造林面积较2009年有所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今年我国特大干旱、严重洪涝等自然灾害对新造林产生一定影响;另一方面,2008年第四季度中央扩大内需新增255万公顷造林任务使2009年的造林面积大幅增长,若扣除这一因素,2010年造林仍保持较大规模。

2010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由2009年的12个省区市(单位)扩大到27个省区市(单位),全国森林抚育面积持续增长,共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面积666.17万公顷,比2009年增长4.70%,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66.56万公顷,比2009年增长22.48%。

另外,完成有林地造林面积38.80万公顷;更新造林30.67万公顷;四旁(零星)植树24.69亿株。

全国苗木产量和育苗面积分别为414.18亿株和66.04万公顷,林木种子采集量为5.09万吨。

2010年造林总体上呈以下几个特点:1、生态公益林保持较高比重从林种结构看,在全部造林面积中,用材林80.99万公顷、经济林111.09万公顷、防护林394.34万公顷、薪炭林1.89万公顷、特种用途林2.68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比重分别为13.70%、18.80%、66.73%、0.32%和0.45%。

未利用地保护

未利用地保护

04
建议、措施
3、逐步提高湿地生态补偿标准,实现湿地的可持续保护。鉴于
各类补偿对象的性质和利益实现方式不同,在确定总体补偿标准的基 础上,应分类确定具体的补偿标准。如按湿地的重要性,对国际重要 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和一般湿地区
别对待;湿地保护成效大、成果显著的区域,能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
是无从谈起。
03
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法律法规
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对湿地保护的条款分散、不成系统, 比如,湿地利用的许可制度,利用湿地要有什么程序,是不是许 无法可依或法条相互交叉,重复并存,难以发挥作用。 可?又比如,湿地的补偿制度、湿地的补水制度,在许多保护自然 《森林法》、《水法》、《环境保护法》等等这些法律里面都有 资源的法律当中根本没有规定。再比如,保护湿地是一方面,如果 关于湿地保护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法规不是从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破坏了湿地怎么办?在其他法律当中也没有明确的规定。 出发的,致使出现了湿地保护的许多法律制度的缺失。
湿地分为天然湿地和人 工湿地。未利用地中的湖 泊、河流、滩涂、苇草、沼 泽都属于天然湿地。另外, 灌溉地、水塘、池塘、运河 等属于人工湿地。
01
湿地的介绍
中国湿地特点
1、类型多,《湿地公约》划分的 42 类湿地在中国均有分布,是全球 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面积大,中国湿地面积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3、分布广,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都有分 布。 4、区域差异显著,东部地区河流湿地多,东北部地区多,长江中下游 湖泊湿地多,青藏高原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多等等。 5、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生境类型众多,不仅物种数量多,且许多为 中国特有种。亚洲有57种处于濒危状态的鸟,在中国湿地已发现有31种;全 世界有鹤类15种,中国湿地鹤类占9种。

湿地保护法 护航“地球之肾”

湿地保护法 护航“地球之肾”

按照狭义定义,作为陆地和水域的过渡地带,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

在夹缝中“生存”的湿地,发生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并直接体现在湿地面积上。

我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此后国家有关部门三次公布全国湿地面积数据。

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全国湿地总面积3848.55万公顷;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在去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数据中,我国湿地面积为2346.93万公顷。

湿地概念模糊、起调面积不一致、调查资源类型不统一,导致了我国湿地面积公顷数忽高忽低。

受自然环境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湿地面积缩减,湿地功能降低。

补救开发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要靠保护意识的觉醒。

2022年6月1日,《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

为了实现反哺自然,达到生态平衡,需要养好“地球之肾”。

———————————————湿地曾被广泛用于养殖———————————————在长江南京段,因泥沙淤积,形成了新济洲、新生洲、再生洲、子母洲和子汇洲5个洲群。

作为长江中下游洲滩湿地的典型代表,其总面积达2681.3公顷。

20世纪末,新济洲上的行政村居民有1123户,共计3668人。

矮小的化工厂伫立在江岛,木制的老渔船停泊在江边,岛上居民依靠传统的生活方式谋生计。

而其他4个洲也均为居民的农耕养殖地,在化肥农药的帮助下,人们收获麦子和螃蟹。

围着这个由5个洲群组成的湿地,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的李全文守了14年。

以前新济洲作为居住区,浓烟废水,开垦侵占,还有些隐藏在气候中的自然因素,让整个洲群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类型由以自然湿地为主向以人工湿地作为陆地和水域的过渡地带,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誉为“地球之肾”。

湿地保护法护航“地球之肾”|聚焦|◎ 编辑|刘相龙为主转变。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湖北枝江金湖湿地。

美丽高原湖泊湿地“花—鱼—螺蚌—鸟”生态修复新路径及其应用

美丽高原湖泊湿地“花—鱼—螺蚌—鸟”生态修复新路径及其应用

湖泊湿地占自然湿地总面积的18.41%,占湿地总面积的16.03%。

中国西南山地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其区内湖泊湿地基本是上新世以来随着青藏高原强烈隆起运动而形成的。

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不仅丰富而且十分独特,被视为具有全球环境价值,若干湖泊湿地已被列为国际重要保护湿地。

云南高原湖泊流域历来也是人口密度较大、经济较发达的富庶区。

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叠加作用下,云南高原湖泊湿地呈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体可以分为2类:①水质保持比较好,但土著鱼类物种数量和种群都显著下降,如泸沽湖和抚仙湖;②水质不同程度恶化,甚至达劣V类,许多土著鱼类物种濒危甚至完全从湖体消失,如滇池、星云湖、杞麓湖等。

鉴于高原湖泊湿地的全球环境价值及其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滇池和洱海等高原湖泊湿地的生态修复尤其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GEF)等的资助。

本文基于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云南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评价了近20年来高原湖泊湿地生态修复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原湖泊湿地土著物种多样性特点的生态修复新路径。

1 云南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云南地处印度次大陆与亚欧大陆板块碰撞交汇区域的东翼,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云南的高等植物、脊椎动物种类分别占全国的46.8%、55.35%[3],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

云南湿地有4类14型,类型丰富,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湿地类型,面积5636 km2,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05%,其中,湖泊湿地面积1185 km2,占云南湿地面积21.03%[4,5]。

随着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和气候变化,云南高原湖泊湿地不同程度地面临水位降低、水面面积缩小和水质污染问题;土著水生生物多样性更呈现普遍显著下降,甚至许多特有物种处于濒危的严峻现实。

1.1 湖泊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明显2002年云南首次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有鸟类124种、鱼类432种、两栖类118种、爬行类236种[6]。

国家林业局关于严格禁止围垦占用湖泊湿地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严格禁止围垦占用湖泊湿地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关于严格禁止围垦占用湖泊湿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5.05.18•【文号】林湿发〔2015〕62号•【施行日期】2015.05.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关于严格禁止围垦占用湖泊湿地的通知林湿发〔2015〕6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各计划单列市林业局: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表明,我国现有湖泊湿地859.38万公顷,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58.91万公顷,围垦占用是导致我国湖泊湿地面积快速萎缩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地方围垦占用湖泊湿地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严重威胁着我国湿地生态安全。

为有效遏制湖泊湿地面积继续减少的势头,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扩大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等要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现就严格禁止围垦占用湖泊湿地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湖泊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类型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泊湿地不仅具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而且为湖区及其周边社区人们直接提供着大量的水资源和水产品,同时,还为人类提供着休闲、游憩等社会服务功能。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发挥好林业主管部门在湖泊湿地保护管理中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职能,联合相关部门共同采取有力措施,严格禁止擅自围垦占用湖泊湿地,维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二、切实加强湖泊湿地保护管理的基础工作(一)开展检查登记。

地方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明确辖区湖泊湿地的边界四至。

要逐步理顺湖泊湿地产权关系,对湖泊湿地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监管。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 关乎国家生态安全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 关乎国家生态安全

12CURRENT SITUATION时局近日,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经验交流会在素有“塞上江南”美誉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举办,与会者共同探讨交流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管理问题。

黄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横贯东部、中部和西部9个省区,流域面积达80万平方公里,分布着森林、湿地、荒漠等多种生态系统,以仅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支撑着全国12%的人口和15%的耕地。

黄河流域湿地面积为392.92万公顷,湿地率为4.88%,受保护湿地面积为232.57万公顷,保护率为59.19%,黄河流域湿地对维护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多方联动 保护湿地多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湿地保护 关乎国家生态安全文/国家林业局副局长 张永利生态建设,始终把湿地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湿、流域综合整治等一系列生态工程,2008年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成立了自治区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为湿地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和机构保障。

吴忠市依托“黄河穿城”而过的独特资源优势,提出了“生态立市”的目标,率先在全国范围启动退耕还湿工作,恢复湿地面积8533公顷,将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农户开垦的滩地交还青铜峡市统一管理,为在黄河流域开展退耕还湿工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出台的《宁夏吴忠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初步实现了国家湿地公园的规范化管理。

黄河流域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新模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建成水生植物观光园,农家渔村等新型湿地经济,对合理利用黄河流域湿地资源进行了有益尝试。

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黄河流域湿地保护工作。

. All Rights Reserved.13在2003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中,专门设立青藏高原湿地区和黄河中下游湿地区,提出了流域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工作方向,要求加强该区域湿地水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方案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方案

附件1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工作方案国家林业局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为了查清我国湿地资源现状和动态变化情况,为全国湿地保护管理和履行《湿地公约》服务,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国家林业局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以下简称“湿地调查”),对全国(港、澳、台除外)面积大于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近海和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河流湿地进行全面调查。

为确保湿地调查工作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方法与流程本次调查以省(区、市)(以下统称“省”)为总体,每年完成部分省的调查任务。

湿地调查工作分为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两种方式进行。

一般调查:遥感数据处理、判读、信息提取、汇总、成图等任务主要由国家层面组织的技术支撑单位进行,省调查队伍协助技术支撑单位进行遥感现地判读和验证。

一般调查中的其他任务由省调查队伍承担。

重点调查:重点调查主要由省调查队伍承担,技术支撑单位提供统一区划的图面资料以及湿地分布和面积等数据,供省调查队伍使用,并进行技术指导。

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的数据统一由各省进行汇总,同时,技术支撑单位为各省数据汇总、报告编写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审核各省调查成果。

技术支撑单位在对各省调查成果进行审核后,上报全国湿地调查技术负责单位进行汇总,全国湿地调查成果由全国湿地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鉴定和发布。

调查工作流程见附图1。

二、工作组织及职责在国家层面成立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建专家技术委员会,明确技术负责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

(一)领导小组由国家林业局主管领导,局湿地办、资源司、保护司、科技司、规划院、中南院等单位领导共同组成。

组长:印红副组长:马广仁、李忠平、周光辉成员:王祝雄、刘永范、胡章翠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决定湿地调查有关重大问题;●落实湿地调查资金;●审定和发布湿地调查成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近年来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

近年来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

大学生怎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00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表达。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统,核心价值观能否与时俱进,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81〕而“少年强那么国强;少年富那么国富。

〞历史演进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纪,祖国复兴的火炬交到了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手上。

伟大祖国需要不但在政治上,而且还要在经济、科学文化上真正昂首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伟大的中华人民国将真正地站在世界强国之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新朝代的大学生,我们责无旁贷。

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我们就必须用无产阶级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24〕第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涵及精神实质,包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储藏和年轻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

荣辱涉及的是个人人格的追求与拒斥的问题,求荣拒辱是人的一个独特现象。

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根底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根本观点。

不同的时代、民族和阶段,持有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们,其荣辱观是不同的。

一个人只有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荣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

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清楚的荣辱观,才能成为精神文化大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
(2014年1月13日)
国家林业局
一、基本情况
为满足我国湿地保护管理需要,更好地履行《湿地公约》,2003年我国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初步掌握了单块面积100公顷以上湿地的基本情况。

十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湿地生态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准确掌握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变化情况,制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政策,编制重大生态修复规划,国家林业局于2009-2013年组织完成了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

按照《湿地公约》,第二次调查确定起调面积为8公顷(含8公顷)以上的近海与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公里以上的河流湿地,开展了湿地类型、面积、分布、植被和保护状况调查,对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内的湿地,以及其他特有、分布有濒危物种和红树
林等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湿地开展了重点调查,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状况、利用和受威胁状况等。

参与本次调查的省级及以上单位203个、技术人员2.2万人,调查采用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简称)与现地核查相结合的方法。

全国共区划湿地斑块27.62万块,区划湿地区3391个,重点调查湿地1579处,布设植物调查样方72227个,动物调查样带和样方14044个,获取调查成果数据2.6亿条。

二、调查结果
调查主要成果:一是掌握了调查范围内符合公约标准的各类湿地面积、分布和保护状况,建立了遥感影像和基础数据库。

二是掌握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其他重要湿地的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社会经济及受威胁状况等。

三是掌握了近十年来100公顷以上湿地面积、保护状况和受威胁状况的动态变化情况。

四是建立了稳定的湿地资源调查专业队伍和专家团队。

五是形成了完善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系列技术规范。

全国湿地总面积5360.26万公顷(另有水稻田面积3005.70万公顷未计入),湿地率5.58%。

其中,调查范围内湿地面积5342.06万公顷,收集的香港、澳门和台湾湿地
面积18.20万公顷[1]。

自然湿地面积4667.47万公顷,占87.37%;人工湿地面积674.59万公顷,占12.63%。

自然湿地中,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579.59万公顷,占12.42%;河流湿地面积1055.21万公顷,占22.61%;湖泊湿地面积859.38万公顷,占18.41%;沼泽湿地面积2173.29万公顷,占46.56%。

按照全国水资源区划一级区统计,各流域湿地分布分别为:西北诸河区湿地面积1652.78万公顷,西南诸河区湿地面积210.81万公顷,松花江区湿地面积928.07万公顷,辽河区湿地面积192.20万公顷,淮河区湿地面积367.63万公顷,黄河区湿地面积392.92万公顷,东南诸河区湿地面积185.88万公顷,珠江区湿地面积300.82万公顷,长江区湿地面积945.68万公顷,海河区湿地面积165.27万公顷。

按照31个省区市统计,湿地分布分别为:
表全国各省(区、市)湿地面积单位:万公顷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并存,其他保护形式为补充的湿地保护体系。

纳入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2324.32万公顷,湿地保护率43.51%。

其中,自然湿地保护面积2115.68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45.33%。

两次调查间隔十年间,中国湿地资源呈现三个主要变化:
一是同口径下湿地面积减少。

我们对两次调查类型相同、范围相同和起调面积相同的湿地进行对比,近十年来我国湿地面积减少了339.63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7.62万公顷,减少率为9.33%。

此外,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化,河流湿地转为人工库塘等情况也很突出。

二是湿地保护面积增加。

湿地保护面积增加了525.9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30.49%提高到43.51%。

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5块,新建湿地自然保护区279个,新建湿地公园468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体系。

三是湿地受威胁压力进一步增大。

从重点调查湿地对比情况来看,威胁湿地生态状况主要因子已从十年前的污染、围垦和非法狩猎三大因子,转变为现在的污染、过度捕捞和采集、围垦、外来物种入侵和基建占用五大因子,威胁因子出现频次增加了38.72%。

主要威胁因素增加,影响频次和面积都呈增加态势。

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湿地保护。

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以及该规划的“十一五”和“十二五”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最近5年每年中央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湿地保护提出了要求,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扩
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

为实现这些重大战略决策,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与各级政府在湿地保护管理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存在问题
调查结果也同时反映出,我国湿地资源保护与发展依然面临着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湿地生物多样性有所减退。

由于污染、围垦等原因,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退。

仅从湿地鸟类资源变化情况看,两次调查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呈现减少趋势,超过一半的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二是湿地保护空缺较大。

近十年来,我国逐步建立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体系。

我国湿地保护率虽然有所提高,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候鸟迁飞路线、重要江河源头、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等范围内的重要湿地,还未全部纳入保护体系之中。

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保护率仅为51.52%,国家重要湿地保护率仅为66.52%。

全国湿地保护的空缺还较多,湿地保护管理任务非常艰巨。

三是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从管理角度看,国家还没有出台湿地保护专门法规(但有18个省区出台了省级湿地保护
法规),湿地保护长效机制也未建立,湿地保护的科技支撑还十分薄弱,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对策措施
总体看,我国湿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湿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需要全国上下更加重视和支持湿地保护。

我们将按照十八大提出“扩大湿地面积”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湿地立法工作,健全湿地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进一步扩大湿地保护面积,充分发挥湿地在维护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加强法规和制度建设。

国家应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明确湿地保护职责权限、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

制定湿地保护红线,完善湿地生态补偿制度,实行湿地分类管理。

二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加强重要区域湿地保护恢复和综合治理等,扩大湿地面积。

在候鸟迁飞路线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内的重要湿地,优先开展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三是完善湿地保护体系。

完善和建设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小区并存的湿地保护体系。

加强各级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建设,强化湿地保护管理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工作,提高湿地保护管理能力。

四是加大科技支撑。

开展重点领域科学研究,研究湿地保护和恢复的关键技术,为大规模开展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服务。

建立科学决策咨询机制,为湿地保护决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五是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

在全社会开展湿地保护和资源忧患意识宣教活动,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逐步将湿地保护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政绩考核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