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2课 云和雾的形成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课件2新人教版66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课件2新人教版66

霾与逆温层
(三)风沙
• 强风将地面的尘土吹起,使 能见度小于5千米的现象称为 扬沙;小于1千米的现象称为 沙暴。
沙暴 [sandstorm(ss) ]
2005年3月23日内蒙古包头市出现沙尘暴
扬沙[sand(SA)]
四、浮尘[dust (DU)]
• 大量细小的固体杂质浮游在近地层的逆 温层下,使能见度小于5千米的现象。 (对黄光散射强)
• 当气团在源地形成后,气团中的部分空气 会离开源地移到与源地性质不同的地面, 气团中的空气与新地表产生了热量与水分 的交换,同时在移动中还会发生一些物理 过程,这样气团的物理性质就会逐渐发生 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气团的变性。 • 冷气团变性比暖气团快。
2.移经暖地表的冷气团的天气
具有不稳定的天气特征 : 大气不稳定,对流和乱流容易发展,多 积状云,阵性降水,天气有明显的日变 化,冬季可能形成烟幕或辐射雾,地面 能见度一般较好。
浓积云对飞行的影响
• 在云下、云中和云体附近飞行常有 中度到强烈颠簸; • 云中飞行有强积冰; • 由于云内水滴浓密,能见度十分恶 劣,通常不超过20米。
积雨云对飞行的影响
• 云中能见度极为恶劣 • 飞机积冰强烈 • 在云中或云外都会遇到强烈的颠簸 • 在云中或云外会有雷电袭击和干扰 • 暴雨、冰雹、狂风和强烈的下冲气 流都可能危及飞行安全。
五、吹雪
[snow(SN)]
• 强风将地面的积雪吹起,使能见度小于5 千米的现象称为吹雪(此时天空没有下 雪);天空既在下雪,而地面积雪又被 强风吹起的现象叫雪暴。
吹雪的符号
• 高吹雪 • 低吹雪
形成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符号
气团和锋
• 天气系统: • 显示天气变化及其分布的独立系统 • 不同的天气系统有不同的天气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2课 云和雾的形成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2 新人教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2课 云和雾的形成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2 新人教版

4、热空气的用途
• 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 理,发明了“孔明灯”。 • 178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 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
测风气球
系 留 气 球
探空仪即将拖放 雷达待命工作
唯一的飞行动力是风
制冷空调为什么要安装在上方呢?
取暖器应该安装在什么地方?
5、制冷空调、取暖器应安放在什么 位置合适?为什么?
答:制冷空调应挂在上方,这样可以利 用冷热空气的对流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 较快降低室内气温;而取暖器则相反,应 放置在下方,让热空气自然上升,较快提 高室内气温。
6、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在自然界,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都有 冷热的不同。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 降,并向热的地方流动。空气的循环流动 就形成了风。
1.冷锋
•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 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 锋面过后温度降低
2.暖锋: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气团占主导地 位,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3.准静止锋:
•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很少移 动。(主要由地形原因造成)
4.锢囚锋:
• 冷锋追上暖锋或由两条冷锋迎面相遇 而构成的复合锋
浓积云对飞行的影响
• 在云下、云中和云体附近飞行常有 中度到强烈颠簸; • 云中飞行有强积冰; • 由于云内水滴浓密,能见度十分恶 劣,通常不超过20米。
积雨云对飞行的影响
• • • • • 云中能见度极为恶劣 飞机积冰强烈 在云中或云外都会遇到强烈的颠簸 在云中或云外会有雷电袭击和干扰 暴雨、冰雹、狂风和强烈的下冲气 流都可能危及飞行安全。
• 结论分析: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上升, 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 空间,而热空气在冷瓶内流动的过程中受冷,因 此下沉。这样就形成冷热瓶内空气的循环流动。

云和雾 教案

云和雾 教案
2、根据实验和下图,说说云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根据人造雾实验,我们知道雾的形成与水蒸气、悬浮颗粒以及温差有关。通过云的形成示意图我们可以推测,云是地表附近的水蒸气受热上升到高空,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结论: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
这说明云和雾其实是一回事,只是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远的是云,距离观察者所处地表位置近的是雾。在山上,我们时常说云雾缭绕,其实就是很难区分云与雾。
1、云。
云是空中的水蒸气凝结或凝华形成的可见悬浮体,由大量的小水滴、过冷水滴和冰晶或它们的混合体组成。云的形成条件:形成云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空气受到上升气流的影响,被急速推往上空。因为上空的气压低,上升的空气就会膨胀,膨胀时需要消耗热量,使空气的温度下降。干燥空气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约1℃。随着温度降低,水蒸气变饱和。有的水蒸气附着在凝结核上凝结成云滴。当大量云滴组合在一起,受上升气流顶托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云。
13云和雾教学设计
课题
云和雾
单元
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学科
科学
年级
五上
学习
目标
1、知道云和雾都是水蒸气冷凝形成的,它们本质上一样,只是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
目标解读:知道云和雾的天气现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状态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距离地表的远近不同,飘浮在高空的是云,接近地表的就是雾。
2、能够做人造雾的实验,尝试解释雾的形成原因。
目标解读:通过模拟实验制造雾,将模拟实验的情况外推到实际情况中去,进而分析、推导出自然界的雾是如何形成的。
3、能够通过模拟实验及示意图,解释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

热空气的特点教学目标:1.知识:使学生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2.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收集事实并尝试解释的能力。

3.教育: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实验搜集丰富的事实,并且进行解释。

教具、学具准备:1.演示材料:图片。

2.分组实验材料:塑料袋、纸蛇、塑料条、酒精灯、蜡烛、火柴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我们已经学会使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把手放在上方,自上而下细心体会,有什么感觉?生分组实验(提醒手慢慢移动,注意安全。

)生汇报实验结果1.如果有学生提到有热空气向上升、顶手。

教师板书 "热空气",导入新课。

2.如果学生提到有东西顶手、热。

谈话:你认为顶手的东西是什么?(板书:热空气)讲述: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热空气。

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搜集和热空气有关的事实讲述:为了研究热空气,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去研究,看看你会观察到哪些现象?生分组实验(1)如果学生用塑料袋实验,发现塑料袋飘起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实验"怎样让塑料袋升的更高?怎样让塑料袋在短时间内升高?"。

(2)如果学生只是利用酒精灯实验,引导学生"能不能利用蜡烛试一试?"。

2.指导学生整理事实资料谈话:说一说,你们观察到哪些现象?生发言。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互相倾听、补充,充分描述,并且引导学生详细描述塑料袋从上升到下降的全过程。

)3.指导学生研究事实资料谈话:同学们观察到这么多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你怎么解释呢?生分组讨论生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进行争论,并在必要时做适当点拨。

)谈话:那么归根到底是什么原因才出现这么多现象呢?(希望学生发现都是因为热空气轻,会上升。

)(板书:热空气轻会上升)三、巩固应用谈话:哪些地方应用到热空气这个性质呢?1.如果学生想到热气球,师出示热气球图片。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精选教学PPT课件2新人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精选教学PPT课件2新人教版
• 能见度在1~5千米之间称轻雾。 • 能见度在1~2千米之间称薄雾。
雾[fog(FG)]
轻雾[mist(BR)]
雾的分类
• 根据能见度分为雾和轻雾; • 根据上界高度分为浅雾、中雾和高雾; • 根据雾的物态分为水雾和冰雾; • 根据形成过程分为辐射雾、平流雾、上
坡雾和蒸发雾。
(一)辐射雾
• 由地表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雾叫 辐射雾
也许这个城市的节奏太快,所以连爱情也少了原来的柔情似水。回想起来,我和他之间没有是有很多可以感动旁人的故事的,或者在旁观者的眼里,这样的恋情怎么可能会说失去就失去了呢?戏剧化的情节也就加深了回忆的伤。
是不是应该用“在一个对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错误的”来解释呢?敬就是这个错误的人,可是好像错误是我自己。因为快乐,让我不去计算它可维持多久,因为快乐,我从没过多的考虑过彼此思想的差距,因为快乐,我完全迷失了自 己。结果这段幸福时光维持了七个多月,在一个莫名的日子里,我们结束了一切。
(二)霾 [haze(HZ)]
• 大量微小的固体杂质浮游在近地层 或空中的逆温层下,使能见度小于 2--5千米的现象。(对蓝光散射强)
04年2月12日广州市区的霾
霾与逆温层
(三)风沙
• 强风将地面的尘土吹起,使 能见度小于5千米的现象称为 扬沙;小于1千米的现象称为 沙暴。
沙暴 [sandstorm(ss)]
给飞行安全带来严重危险。
视程障碍
形成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
• 形成视程障碍 的天气现象主要有:云、 降水、雾、烟幕、霾、浮尘、风沙和吹 雪8种。
云和降水前面已经有介绍,本节只讲雾、 烟幕、霾、浮尘、风沙天气和吹雪。
一、雾
• (一)概念: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水 滴或冰晶,使地面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 象称雾.(50ft的云)

3.2云和雾的形成教案

3.2云和雾的形成教案

3.2云和雾的形成教案3.2云和雾的形成教案教学目的1 .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 .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自然界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学情分析学生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一定的了解,能简单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水蒸气凝结现象。

对水蒸气的概念认识不清晰,大多数学生认为“白气”是水蒸气。

在这样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白气”是怎么形成的是十分必要的重点难点(1)学生能根据实验中“白气”的成因推想雾的成因。

(2)推想云的成因,且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对雾和云的形成过程建立模型.(3)锻炼学生的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云和雾的形成一、提出问题1、从生活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出示蒸汽熨斗,提出问题:“你们见过这个东西吗?是电熨斗,里面有水,通电后,我按动开关,大家看看有什么现象?(冒出“白气”)生活中在哪儿见过类似的“白气”现象?这种现象与什么有关?”[ 学生思考与“白气”有关的知识,如烧水、浴室等,认识到“白气”的产生与水有关系。

] 二、实验探究(一)猜测“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猜想“白气”是什么?交流、讨论学生根据自己已知经验对问题作出假设。

大部分学生会说是水蒸气,这时提问什么是水蒸气?水蒸气与“白气”的区别?[ 使学生初步得出水蒸气是无色的,“白气”是白色的,从而对“白气”到底是什么产生极大的兴趣,使下面的探究活动会更加积极、有效。

](二)实验分析“白气”形成的原因。

1、制造“白气”,初步推理“白气”可能是什么?(1)介绍实验器材铁架台、圆底烧瓶、胶塞、喷管、矿泉水瓶罩、酒精灯、火柴、黑纸等。

[ 通过介绍实验器材使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

为了防止喷管的水喷出烫伤学生,教师特别设计了一个透明塑料罩,塑料罩的下面的水槽可以接着喷出的水,而且“白气”喷出,受冷后在塑料罩的内壁上就会挂满小水珠,为后面的水蒸气受冷凝结变成水设下了伏笔。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感受重庆雾景之奇,体验雾的成因,讨论摘掉“雾都”帽子的办法。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德育目标: 树立起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志向。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于重庆的地理环境不是很清楚,了解不够。

缺乏动手和观察能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雾的成因。

教学难点:雾的成因及治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活动】课前活动:
1.多媒体出示下题连线
冰城哈尔滨
水城苏州
春城昆明
岛城青岛
雾城重庆
2.请同学们仔细辨别一下,屏幕左侧的名称分别是哪个城市的别称?请生连线。

2【导入】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感知重庆的地理位置及为什么叫“雾都”。

课件出示知识点:重庆多雾,素有“雾都(雾重庆)”之称。

重庆雾多,是由于重庆地理环境形成的。

重庆年平均雾日是104。

云和雾的自然教案

云和雾的自然教案

云和雾的自然教案教案名称:探究云和雾的自然现象教学目标:1.了解云和雾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2.探索云和雾的不同类型及其特点。

3.了解云和雾对地球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能力。

教学内容:一、引入(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天空,询问学生是否见过云和雾。

2.展示一些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云的形成和类型(30分钟)1.讲解云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包括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冷却后凝结形成云。

2.组织学生进行云的分类活动,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云并记录特点。

3.引导学生总结各种云的特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云的形成原理。

三、雾的形成和类型(30分钟)1.讲解雾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包括地面上的空气饱和度过高导致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形成雾。

2.组织学生进行雾的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雾并记录特点。

3.引导学生总结各种雾的特点,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雾的形成原理。

四、云和雾的重要性(20分钟)1.讲解云和雾对地球的重要性,包括调节气温、降水、防止地面辐射等作用。

2.引导学生讨论云和雾可能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让学生提出解决办法。

五、实验探究(3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以观察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2.提供适当的实验材料和步骤,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3.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云和雾形成的规律。

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总结云和雾的定义、形成原因、类型和重要性。

2.采用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

教学手段:1.多媒体展示:用图片和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帮助理解。

2.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3.实验探究: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4.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展开和交流,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的教学资源。

2.实验材料:如玻璃杯、热水、冷水等,用于实验探究。

(精选)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PPT课件2新人教版

(精选)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PPT课件2新人教版

概念:云是水汽凝结物在空中 聚集而成的现象,降水是水汽 凝结物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 现象
一、云的分类
(一)根据云底高度分类
1.低云:云底高度在2000米以下 2.中云:云底高度在2000~6000米之间 3.高云:云底高度在6000米以上
(二)根据云的外貌特征分类
1.高云三种: 卷云、卷层云、卷积云 2.中云两种: 高积云、高层云 3.低云九种: 淡积云、浓积云 积雨云、
辐射雾的形成条件
• 1.晴朗的夜空(无云或少云) • 2.微风(一般1~3m/s) • 3.近地面空气湿度大
辐射雾的特点
1、季节性和日变化明显; 2、地方性特点显著; 3、范围小、厚度小、分布不均。
(二)平流雾
• 暖湿空气流到冷的下垫面被冷却 后形成的雾,叫平流雾。
平流雾的形成条件
(1)适宜的风向风速。风向应是由暖湿空 气区吹向冷下垫面区,风速一般在2~ 7m/s之间;
• 冷气团变性比暖气团快。
2.移经暖地表的冷气团的天气
具有不稳定的天气特征 : 大气不稳定,对流和乱流容易发展,多 积状云,阵性降水,天气有明显的日变 化,冬季可能形成烟幕或辐射雾,地面 能见度一般较好。
3.移经冷地表的暖气团的天气
具有稳定的天气特征 : 大气稳定,乱流弱,能形成很低的层云、 层积云,有时有毛毛雨或小雨雪,会形成 平流雾,地面能见度一般较差。
淡积云对飞行的影响
• 云上飞行比较平稳; • 若云量较多时,在云下或云中飞行
有轻微颠簸; • 云中飞行时,由于光线忽明忽暗,
还容易引起疲劳。
浓积云对飞行的影响
• 在云下、云中和云体附近飞行常有 中度到强烈颠簸;
• 云中飞行有强积冰; • 由于云内水滴浓密,能见度十分恶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云和雾的形成”,属于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

教材通过云和雾的形成的探究,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理解云和雾的成因,以及与之相关的天气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自然界中的现象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学生对于云和雾的形成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云和雾的成因,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云和雾的成因的理解。

2.实践活动中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媒体。

2.实验器材:水、烧杯、热水、冷水等。

3.纸和笔,用于记录和绘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云和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中的这一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云和雾的成因,引导学生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每组选择一个烧杯,一个装热水,一个装冷水,观察热水蒸气在冷水中凝结成雾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观察到的云和雾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进行描述。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云和雾的形成过程与天气有什么关系?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云和雾与天气的关联。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云和雾的成因以及与水循环的关系。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云和雾的形成》这一课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课的内容。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要学习云和雾的形成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详细的文字描述和有趣的小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云和雾的形成原理。

二. 学情分析在进入这一课时,学生已经对天气和气候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关于云和雾的常识,但对云和雾的形成过程可能还不太清楚。

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受到天气现象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云和雾的形成原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云和雾的形成过程,知道云和雾是由水蒸气冷却而成的。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究问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释为什么云会变成雨或雪,以及雾的形成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课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来探究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同时,我会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云海图片,引起学生对云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云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新课导入:介绍云和雾的形成过程,解释云是由水蒸气冷却而成的,雾是由水蒸气凝结在空气中形成的。

3.观察与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云会变成雨或雪?”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讨论与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总结云和雾的形成原因。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云和雾的形成过程,并拓展一些关于天气系统的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云和雾的形成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

《云和雾的形成》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云和雾的形成》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云和雾的形成》教学分析一、引言《云和雾的形成》是初中自然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大气层中水汽凝结形成云和雾的过程。

本文将对该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意义和教学方法。

二、教材内容分析1. 云的形成过程云是由水汽凝结形成的,当大气中的水汽遇冷遇凝结核时,就会形成水滴,这些水滴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云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水汽凝结、凝结核的作用和气流的运动等。

2. 雾的形成过程雾是一种低悬浮在地面附近的大气中的水滴,主要是由于地面的气温降低导致水汽凝结形成的。

雾的形成过程与云的形成过程类似,都是由水汽凝结形成的。

3. 云和雾的分类根据云和雾的形状和高度不同,可以将云和雾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层状云、积云、雨云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云和雾在大气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天气变化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三、教学意义1.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进修《云和雾的形成》这一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云和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现象的认识。

2. 增强环境认识云和雾的形成与大气环境密切相关,通过进修这一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大气中水汽的循环和影响,增强环境认识,提高对环境珍爱的重视。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修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水汽凝结形成云和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方法1. 观察实验法可以通过实验观察水汽凝结形成云和雾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多媒体教学法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云和雾的形成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

3. 互动讨论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云和雾的形成原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结论通过对《云和雾的形成》教材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内容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认识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提高他们的进修效果。

小学科学云和雾教案

小学科学云和雾教案

小学科学云和雾教案小学科学云和雾教案1【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节的作用。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边缘薄;镜片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学习、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工具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对比活动,探究放大功能器具的的特点。

2.学会使用放大镜,对比肉眼观察和使用放大镜,能发现更多的细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培养持续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

2.了解放大镜的发明史,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与人合作,共同探究。

【教学重点】知道放大工具的结构特点,了解放大镜能放大物体图像,看清更多细节。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探究具有放大功能器具的特点,明白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每生一面)、信封、钱币;十种对比观察的器具;烧杯、水、记录纸。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

教学流程一、导入课前视频导入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它与我们看到的实物有什么不同2.组织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二、探究器具放大的秘密1.出示10种不同的器材,分别用它们观察文字,寻找哪些器具具有放大功能。

(1)将器具按能否放大分成两类。

(预测-实测)(2)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比较能放大的器具,比一比,想一想,怎样的器具能放得更大?2.交流学生的发现。

通过比较发现能放大物体图像的器具具有“透”“凸”(中间厚)不能空心的特点。

能放大的器具如果中间越厚,边缘越薄(凸度越大)放大物体的图像也就越大。

知道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3.拓展活动: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不具放大功能的器具也成为一个“自制的放大镜”。

4.小结,并介绍放大镜的历史。

三、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了解放大镜的用途,让学生谈谈生产、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人、哪些工作要用到放大镜?2.用肉眼和放大镜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物体观察,比较肉眼观察和在放大镜下观察有什么不同。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2新人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2新人教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强迫一只蛹去破茧,让它落在蜘蛛的网里,是否就是仁慈?
所有的鸟儿都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善举。
有时很傻地暗示自己,去走同样的路,买一模一样的花,听熟悉的声音,遥望那扇窗,想象小小的灯还亮着,一衣一衫装扮自己,以为这样,便可以回到那已逝去的世界,至少现在,闭上眼睛,感觉自己真的在缤纷之中。
如果,有醒不了的梦,我一定去做; 如果,有走不完的路,我一定去走; 如果,有变不了的爱,我一定去求;
曾经,每一度春光惊讶着我赤热的心肠。怎么回事呀?它们开得多美!我没有忘记自己睁在花前的喜悦。大自然一花一草生长的韵律,教给我再生的秘密。像花朵对于季节的忠实,我听到杜鹃颤微微的倾诉。每一度春天之后,我更忠实于我所深爱的。
如今,仿佛春已缺席。
突然想起,只是一阵冷寒在心里,三月春风似剪刀啊!
有时,把自己交给街道,交给电影院的椅子。那一晚,莫名其妙地去电影院,随便坐着,有人来赶,换了一张椅子,又有人来要,最后,乖乖掏票看个仔细,摸黑去最角落的座位,才是自己的。被注定了的,永远便是注定。突然了悟,一切要强都是徒然,自己的空间早已安排好了,一出生,便是千方百计往那个空间推去,不管愿不愿意,乖乖随着安排,回到那个空间,告别缤纷的世界,告别我所深爱的,回到那个一度逃脱,以为再也不会回去的角落。当铁栅的声音落下,我晓得,我再也出不去了。
(2)暖湿空气与冷下垫面温差显著; (3)暖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二、固体杂质形成的视程障碍
(一)烟幕:[smoke(FU)] 大量烟粒在逆温层下聚集使
能见度小于5千米的现象。
烟幕的形成与逆温层
烟幕造成的影响
• 1998年5月1日—12日,成都双流机场周 围农民焚烧桔梗,造成烟幕,使双流机 场10次关带来严重危险。
视程障碍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课件2新人教版1021166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课件2新人教版1021166
• 强风将地面的积雪吹起,使能见度小于5 千米的现象称为吹雪(此时天空没有下 雪);天空既在下雪,而地面积雪又被 强风吹起的现象叫雪暴。
名师PPT课件
吹雪的符号
• 高吹雪 • 低吹雪
名师PPT课件
形成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符号
名师PPT课件
气团和锋
• 天气系统: • 显示天气变化及其分布的独立系统 • 不同的天气系统有不同的天气
名师PPT课件
(二)平流雾
• 暖湿空气流到冷的下垫面被冷却 后形成的雾,叫平流雾。
名师PPT课件
平流雾的形成条件
(1)适宜的风向风速。风向应是由暖湿空 气区吹向冷下垫面区,风速一般在2~ 7m/s之间;
(2)暖湿空气与冷下垫面温差显著;
(3)暖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名师PPT课件
二、固体杂质形成的视程障碍
名师P(PT课件三)气团的变性及天气
1.气团的变性
• 当气团在源地形成后,气团中的部分空气 会离开源地移到与源地性质不同的地面, 气团中的空气与新地表产生了热量与水分 的交换,同时在移动中还会发生一些物理 过程,这样气团的物理性质就会逐渐发生 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气团的变性。
• 冷气团变性比暖气团快。
名师PPT课件
淡积云对飞行的影响
• 云上飞行比较平稳; • 若云量较多时,在云下或云中飞行
有轻微颠簸; • 云中飞行时,由于光线忽明忽暗,
还容易引起疲劳。
名师PPT课件 浓积云对飞行的影响
• 在云下、云中和云体附近飞行常有 中度到强烈颠簸;
• 云中飞行有强积冰; • 由于云内水滴浓密,能见度十分恶
名师PPT课件 我国冬季气团活动示意图
• 大量微小的固体杂质浮游在近地层 或空中的逆温层下,使能见度小于 2--5千米的现象。(对蓝光散射强)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课件2新人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课件2新人教版

3.移经冷地表的暖气团的天气
具有稳定的天气特征 : 大气稳定,乱流弱,能形成很低的层云、 层积云,有时有毛毛雨或小雨雪,会形成 平流雾,地面能见度一般较差。
我国冬季气团活动示意图
二、锋
• 冷、暖气团之间十分狭窄的过渡区域称为锋
(一)锋的空间结构
• 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二)锋面附近气象要素的分布
霾与逆温层
(三)风沙
• 强风将地面的尘土吹起,使 能见度小于5千米的现象称为 扬沙;小于1千米的现象称为 沙暴。
沙暴 [sandstorm(ss) ]
2005年3月23日内蒙古包头市出现沙尘暴
扬沙[sand(SA)]
四、浮尘[dust (DU)]
• 大量细小的固体杂质浮游在近地层的逆 温层下,使能见度小于5千米的现象。 (对黄光散射强)
平流雾的形成条件
(1)适宜的风向风速。风向应是由暖湿空 气区吹向冷下垫面区,风速一般在 2 ~ 7m/s之间; (2)暖湿空气与冷下垫面温差显著; (3)暖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二、固体杂质形成的视程障碍
(一)烟幕:[smoke(FU)] 大量烟粒在逆温层下聚集使
能见度小于5千米的现象。
烟幕的形成与逆温层
一、气团
在水平方向上物理性质相 对均匀的大范围空气
(一)气团的形成条件
• (1)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地理区域; • (2)空气能够在气团源地长期停留或缓 慢移动。
(二)气团的分类 地理分类 : 冰洋气团、中纬度气
团、热带气团、赤道气团
热力分类:冷气团、暖气团。
(三)气团的变性及天气
1.气团的变性
云的分类表
二、低云的外貌特征及对飞行的影响
低云对飞行的影响较大,它们有9种: 1.淡积云(Cu) 2.浓积云(TCu) 3.积雨云(Cb) 4.碎积云(Fc) 5.层积云(Sc) 6.层 云(St) 7.碎层云(Fs) 8.雨层云(Ns) 9.碎雨云(Fn)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PPT课件2新人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PPT课件2新人教版
• 当气团在源地形成后,气团中的部分空气 会离开源地移到与源地性质不同的地面, 气团中的空气与新地表产生了热量与水分 的交换,同时在移动中还会发生一些物理 过程,这样气团的物理性质就会逐渐发生 变化,这种变化称为气团的变性。 • 冷气团变性比暖气团快。
2.移经暖地表的冷气团的天气
具有不稳定的天气特征 : 大气不稳定,对流和乱流容易发展,多 积状云,阵性降水,天气有明显的日变 化,冬季可能形成烟幕或辐射雾,地面 能见度一般较好。
霾与逆温层
(三)风沙
• 强风将地面的尘土吹起,使 能见度小于5千米的现象称为 扬沙;小于1千米的现象称为 沙暴。
沙暴 [sandstorm(ss)]
2005年3月23日内蒙古包头市出现沙尘暴
扬沙[sand(SA)]
四、浮尘[dust (DU)]
• 大量细小的固体杂质浮游在近地层的逆 温层下,使能见度小于5千米的现象。 (对黄光散射强)

概念:云是水汽凝结物在空中 聚集而成的现象,降水是水汽 凝结物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 现象
一、云的分类
(一)根据云底高度分类
1.低云:云底高度在2000米以下 2.中云:云底高度在2000~6000米之间 3.高云:云底高度在6000米以上
(二)根据云的外貌特征分类
1.高云三种: 卷云、卷层云、卷积云 2.中云两种: 高积云、高层云 3.低云九种: 淡积云、浓积云 积雨云、 层 云、层积云、 雨层云、 碎积云、碎层云、 碎雨云。
雨层云对飞行的影响
• 云中飞行平稳,但能见度恶劣; • 长时间云中飞行可产生中度到强 度的积冰; • 暖季云中可能隐藏着积雨云,会 给飞行安全带来严重危险。
视程障碍
形成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
• 形成视程障碍 的天气现象主要有:云、 降水、雾、烟幕、霾、浮尘、风沙和吹 雪8种。 云和降水前面已经有介绍,本节只讲雾、 烟幕、霾、浮尘、风沙天气和吹雪。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PPT课件1新人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章第2课云和雾的形成PPT课件1新人教版
雾 和 云
一、什么是雾? 二、雾是怎样形成的? 三、雾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四、什么是云? 五、云是怎样形成的? 六、云和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什么是雾?雾的分类有哪些?
近地面空气冷却增湿,或冷暖空气混合导致 水汽饱和后凝结成的大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 面大气中,使大气能见度降低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 现象称为雾,能见度在 1~10公里的则称为轻雾。
六、云和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相同点: 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变成小水 点或小冰晶
不同点: 雾:在低空形成,接触地面 云:在高空形成,不接触地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76、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78、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79、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80、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81、偶尔,只需要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可以说服自己继续坚强下去。 82、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 83、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84、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85、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6、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翔,满天乌云又能怎样,穿越过就是阳光。 87、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88、钕人总是把男人的谎言当作誓言去信守。 8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0、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云和雾的形成》优质课件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云和雾的形成》优质课件
5
视频:模拟雨的形成
6

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 高空时,水蒸汽凝华成六角 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 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 这就是雪。(凝华)
7

主题二:研究雾和云的形成
空气中如果有较多的浮尘,水 蒸汽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 和浮尘一起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 雾。(液化)
8
造雾实验
实验目的:进一步认识水蒸气的凝结现象,了解雾的成因。 实验材料:水杯、雪糕或冰块、温水 实验步骤:(1)在水杯中倒入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 (2)把一块雪糕(或一块冰)放在杯口,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水杯中出现“白汽”。 实验分析:“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的细小水滴, 它在自然界的位于低空是雾,在高空就是云。 总结: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 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 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就形成 了雾。
25
三、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特点有: 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索活动的设计。 2、追求效率,能够体现整体效益的结构。 3、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本学期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 学习特点,引导他们考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在上述活动的设计中,体现考虑了科学探索方向诸多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身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索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指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科学413《云和雾》(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13《云和雾》(教案及反思)

小学科学413《云和雾》(教案及反思)云和雾的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认识云和雾的定义和特点;- 理解云和雾的形成原理;- 了解云和雾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展示板- 水蒸气实验装置3.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云和雾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云和雾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云和雾是如何形成的呢?(二)讲解云和雾的定义和特点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讲解云和雾的定义和特点,重点强调它们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是大气中的水分。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云和雾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云和雾的形态多样性。

(三)实验演示借助水蒸气实验装置,向学生演示云和雾的形成过程。

通过加热水蒸气,使其冷却后凝结成云状物,再加热使其重新转化为水蒸气,让学生亲眼见到云的形成与消散过程。

(四)讲解云和雾的形成原理让学生了解云和雾形成的原理,即水蒸气遇冷却后凝结成液态水滴或固态水晶,聚集在空气中形成云和雾。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早晨起床的时候,我们能看到地面上的雾?(五)讨论云和雾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与学生一起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云和雾有哪些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云和雾对于农业、环境以及城市天气是否有影响?通过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思考与云和雾相关的问题。

(六)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云和雾是由水蒸气凝结而成的,了解它们的形成原理和作用。

二、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实验演示等手段,使学生能够有形象的思维,更好地理解云和雾的定义、特点、形成原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一些教学优化,以确保教学效果:1.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同学进行互动讨论。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深化他们对云和雾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趣的案例和故事,创设情境,增加学习云和雾的趣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雾和雨
(一)教学目标
1.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云和算是怎样产生的。

2.在观察“白气”的实验中·使学生知道“白气”与水蒸气的区别。

3.知道"白气”足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在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人星的"白气”在低空就会形成雾,在高空就会形成云。

4.知道高空中的云,相互碰撞融合就会变成大水滴落到地上形成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会做观察“白气”的实验,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模拟雾、雨的形成;知道云和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许许多多小水滴和小冰晶,飘浮在空气中的现象。

2,教学难点:具有初步的类比推理能力,能根据“白气”的成因推想云、雾的成因。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云、雰和雨的视频资料,热水,冰,托盘。

2.学生准备:实验记录单。

五、教学技术和手段
(一)教学技术
模拟实验式、小组合作式、问题引导式、互动交流式、教师讲授式。

(二)教学手段
学生把冰放到热水杯上方,热水杯上方会出现“白气”现象,学生把已经学习过的水蒸气的概念和本节课要学习的云和雰的现象联系起来,从而认识云和雰形成的原因。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云和大雾的美丽景色的图片
2.谈话:这是自然界中的什么现象?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提问:你想知道有关它们的哪方面的知识?
(二)新授
1.打开杯盖我:
2.让学生观察杯口处有什么,并说说理由
3.讨论“白气”是怎么形成的。

结论,为建构“白气”的概念做铺垫。

4.让学生在杯口处放一块冰,观察现象。

学生能够观察到烧杯口的“白气”基本消失了,当把冰放到烧杯口后,会出现很多“白气”。

让学生分析“白气”产生的原因,学生可能得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的结论。

5.教师总结:杯子里的水蒸气在杯子外遇到冷空气,凝结成很小的水滴。

(三)认识雾的形成
1.提出问题:雾和“门’”有什么关系靠在一大中的什么时候容易形成: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雾。

2.讨论:我们知道了算是怎样形成的,那么雾又是怎么散去的呢
4.教师播放雾形成的视频资料。

(四)认识云的形成
1.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雾是怎么形成的,在天空中还有什么和“白气”
2.讨论:云是怎么形成的?
(五)认识雨的形成
教师提问:小水滴是怎么变成大水滴的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