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16、人教版《大自然的语言》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16、人教版《大自然的语言》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8b0c3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0d.png)
大自然旳语言
竺可桢
第1自然段 写春夏秋冬四季更迭旳情况
春夏
摹状貌
冬秋
开头一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从人们熟悉旳现象说起,可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地简介物候知识。既生动形象, 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直观旳 认识。
第2自然段
阐明什么是 大自然旳语言
杏花-传语-耕地 桃花-暗示-种谷子
布谷鸟-唱歌
举例子、引用
经度对物候旳影响 四月旳内蒙古草原 四月旳大连
高下旳差别对物候旳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旳差别
古今差别对物候旳影响 当代三月旳长城 古代三月旳长城
思索: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旳四个原因 旳阐明顺序能否调整?
请阅读这首古诗,指出诗中这种现象反应了 决定大自然语言出现旳哪一种原因?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因为高下旳差别,植物旳抽青、开花等 物候现象越往高处越迟。“人间四月芳 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正阐明这一点。
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2.拟定农作物区划 3.拟定造林和采集树种旳日期 4.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旳地域 5.防止或减轻害虫旳侵害
(1--3) 由自然现象引出物候 (4--5) 对农业旳主要性 (6--10) 影响物候旳四个原因 (11--12)研究物候学主要意义
两个月前,在广州, 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 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 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 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麻雀屯食要落雪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泥鳅静,天气晴 蚂蚁垒窝要落雨
四、拓展延伸 交流农谚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鳅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c2810b66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1.png)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一等奖作品示例如下:作品名称:《大自然的语言》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和景观,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和景观,如四季变化、日出日落、风雨雷电等,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增强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大自然中的四季变化2. 日出日落的奥秘3. 雨风雷电的科学解释4. 大自然中的生物多样性5. 大自然中的地质奇观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知识讲解:针对每个主题,讲解相关的科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和景观。
3.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或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大自然中的现象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课程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和景观的掌握情况。
2. 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报告、观察笔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记录、课堂表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审美能力:通过学生对大自然的描绘、描述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视频、模型等形式,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启发式教学: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大自然中的现象和规律。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57页PPT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5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3f7bfd7375a417866f8fdf.png)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95b3f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e.png)
(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设计意图:理清并学习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说明事理的严谨性。
第三学程:精读一段,品生动语言学习任务:找出具体的语句,品味课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主问题3:说明事理有许多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用等。
从课文部分段落中找句子,感受其妙处。
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在课文中试着找出例子,自主分析。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理解。
(2)相互学习、启发。
(3)展学准备。
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学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声音洪亮,语言流畅,表达清楚。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积极补充或质疑提问,并评价。
(3)展示小组四个人分工明确。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与分析,学习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生动不乏准确严谨。
四、盘点收获学生谈一下自己的学习收获(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
)五、布置作业课外查找资料,或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为课文补充一些例证,还可以探究一下是否有其他决定因素,与同学交流。
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读者接受。
展示与点拨预设:举例子。
列举三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物候现象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57页PPT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5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e6a9515ef7ba0d4b733b36.png)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d91b760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6c.png)
1、《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2、引导学生认识雁、庐、鉴3个生字。
重点:从诗歌中了解大自然然的语言,认识雁、庐、鉴3个生字。
难点:懂得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
过程:一、导入大自然手中的画笔色彩斑斓,,大自然独有的.语言更是魅力无限。
今天,我们就来自主阅读戴巴棣的诗歌《大自然的语言》。
二、初次自学诗歌。
1、认读生字词,并把诗歌读通读顺。
2、为诗歌标上小节号,思考:诗歌讲了哪几部分内容?3、小组内交流、订正。
三、再次深入阅读诗歌,独立完成下面的检查题。
(一)字词练习1、选字填空。
燕雁(1)我家的屋檐下有个()子窝,里面新增的几只小雏儿,可爱极了。
(2)秋风一起,大()就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队伍向南飞了。
2、查一查鉴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照诗歌内容填一填。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中的现象现象传递的信息大自然中的现象现象传递的信息(三)选择填空,并写出理由。
别以为人才说话,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________就能___(竖起耳睁开眼)(听见看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阿基米的洗澡的时候,学会了鉴别皇冠。
可别人也都洗澡,为什么不会__________(计算浮力。
把浮力计算?)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从词语采集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小组学习1、小组内交流检测题的答案,意见不统一时,询问老师。
2、自主评价检测题的完成情况。
3、交流、讨论问题(1)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言?你从课文中提到哥白尼、阿基米德、富兰克林身上受到了什么启发?用自己的说一说。
2023年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精选3篇)
![2023年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84aaf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0.png)
大自然的语言教案一等奖篇一全文共27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至第5段)通过文字人们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同样,了解了“大自然的文字”,人们便可以认识大自然。
第二部分(第6段至第19段)旨在说明通过星、云、鸟等大自然的文字,人们可以阅读天空这本大书,可以了解许多新奇的东西。
其中,第6段至第9段生动地说明了认识、掌握星、星座的知识可以指导人们充分利用自然。
第13段至第18段介绍鸟也是“大自然的文字”,留心观察它,人们也能认识了解自然。
第19段是对第6段至第18段的内容的总结。
第三部分(第20段至第24段)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石头也是大自然的文字。
第四部分(第25段至第27段)说明要认识和了解自然,就要从小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要学会大自然的文字。
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
要想生动准确地说明自然现象的特征,必须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
如“有时候,在炎热的夏季,天空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
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
山变得像铁匠铺里的铁砧了。
”其中“耸立”“伸出”形象生动地描摹出云的变化,写出这种“文字”的特征。
另外,文中的“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到大门口了。
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热天已经过去了”等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为文章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气息。
1、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字,就可以读完最厚的书。
讲析:“文字”在本文这个地方不仅是指书面上的文字,它还暗含“大自然的文字”;同样“最厚的书”不只指用纸印刷的书,它还暗指玄妙无比、变化无穷的大自然的这部大书、活书。
“好东西”形象地写出了“文字”这种特殊物体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一种最好的、最常用的工具。
这样写,使文字的“工具作用”表现得更生动、形象。
2、你知道,在水面上船是不会留痕迹的,那里也没有什么写着:“由此往北”的有箭头的指路牌。
3、白嘴鸦飞来说,春天已经来大门口了,而飞走的鹤不用日历就可以告诉人们,热天已经过去。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共57页PPT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共5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73849967fd5360cbb1adb84.png)
谢谢
11、越是பைடு நூலகம்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
奖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5《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5《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b166c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7.png)
5《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二单元大自然的语言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内容,积累相关的字词并学会运用。
2.梳理文章结构,掌握本文有条理地安排说明顺序。
3.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提高欣赏水平和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本文说明的条理性;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难点:品味生动,形象,周密的语言。
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开篇激趣,导入课题。
1.教师概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是现在对优化自然环境的高度概括。
一直以来,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提倡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大自然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会告诉我们许多生活知识,这便是“大自然的语言”。
2.板书课题:大自然的语言二、预习课文,基础积累。
(一)作者简介。
(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
)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他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曾在中国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
主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钱塘江怒潮》《气象与农业之关系》等。
(二)文体知识。
(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
)关于说明文:1.概念。
说明文主要是以说明为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体裁。
2.顺序。
说明文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形式。
3.类别。
事物说明和事理说明。
⑴事物说明: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
侧重说明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特征、种类、功用等。
⑵事理说明:说明对象是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事物本身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道理等科学知识。
侧重阐述概念、原理、关系、方法等。
4.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⑴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常含有“例如"“比如”“据说"“譬如”等。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优质课比赛课一等奖
![《大自然的语言》公开课优质课比赛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7e85c5703968011ca30091f2.png)
教研课教案课题:八年级上册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一、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积累“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
2、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二、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1.默读法。
2.讨论法、点拨法。
3.激励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比赛:你所知道的各地植物二、读书找答案比赛1、检查自此预习情况:本课讲了什么?2、分组默读课文比赛。
三、探究文章脉络1、作者把道理说得有条有理,从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文章分段分层)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又是按什么顺序说明?(文章的重点内容)四、考点练习1、作者在说明物候的科学道理时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找出一两个,说说有何作用?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大自然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什么道理?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能否删掉,为什么?(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0e2af0a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c.png)
1、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一、导入。
师出示:黄叶纷纷落下的图片,请学生观察,思考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生:秋天到了师:是的秋天到了,大自然用它自己的语言告诉我们秋天到了。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大自然的语言》。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的记忆力,老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谁记得这首诗描绘了几种大自然的语言。
生:白云、蚂蚁、蝌蚪、大雁、大树、大鱼、三叶虫化石师:出示图片(白云、蚂蚁、蝌蚪、大雁、大树、大鱼、三叶虫化石)。
那么大自然用这些语言和我们说什么了呢?二、自由读文。
师:请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边想大自然用这些语言和我们说什么了呢?然后和同桌一起完成填空题。
出示填空:白云飘得高高告诉我()。
蚂蚁搬家告诉我们()。
蝌蚪在水中游告诉我()。
大雁往南飞告诉我们()。
大树的年轮告诉我们()。
鱼鳞上的圆圈告诉我()。
三叶虫的化石告诉我()。
生:读、划、想、与同桌交流填空。
三、指导读文。
师:哪种大自然的语言你最感兴趣,就把哪个小节多读几遍。
遍读边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该怎样读呢?生:读。
师: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生:我喜欢飘得高高的.白云。
我读给大家听。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把“天上的”突出读了为什么这么读呢?生:我认为这个词可以突出大自然的奇妙,所以------师:谁还有不同的理解,你想用哪个词表现你的理解。
生:师:是的,白云是大自然的语言。
那么,你还见过什么样的云?你知道它们告诉我们什么吗?生:-----------师(出示超级连接地课件):彩云。
我们经过观察,又发现了这么奇妙的大自然的语言。
那么你还知道那些预示着天气变化的大自然的语言呢?你也能像作者一样写一段吗?出示:你看那(),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明天准是()。
生:观看图片,仿写。
师:经过观察思考我们认识了天气的语言,那么季节的语言有趣吗?谁喜欢,读给大家听一听。
生:------师:抓住词语来表达你对语言的兴趣,很好!春天和秋天都用他的语言和我们交流,那么夏天和冬天有语言吗?你也能像作者一样写一段吗?生:------师:你还喜欢那一小节,读给大家听。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大自然的语言优质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c3c33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b.png)
交流展示
1.学习1、2段,文中都写了大自然哪些语言?
我国古代农民借助于大自然语言来安排 农事,古代农民把这些自然现象称为— —物候。
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科学叫物候学。
第10页
交流展示
2(2).决定物候现象降临原因有哪些?
纬度、经度、高低差异候学有什么意义?
利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说明方法,准确地写出了物候记录在时间上差异;其中“左右”一词对“十 天”做了一个限定,表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科学性。
第24页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二十天, 不过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利用举例子、列数字和作比较说明方法,说明物候现象南北差异天数因季节差异而不一样。
第31页
依据英国南部物候一个长久统计,拿1741到1750年十 年平均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 十年平均值相比较,能够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 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平均”一词表示范围,表明文中所述提早日期是十 年统筹情况,并非专指某一年。“七种”“十 年”“九天”所指明晰,准确说明了古今差异对物候 显著影响,表达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
这句话利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展现出一幅春回大地、 生机勃发图画,使文章亲切感人,富有情趣。表达说 明文语言生动性。
第30页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 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 劳感人民知道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利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物候现象写活 了,生动地说明了一些普通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上起着预报农时作用,体现说明文语言生动性。
第6页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28f47d3d69dc5022aaea009e.png)
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
春
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夏
炎热 孕育果实
秋
果实成熟 叶子渐渐变黄 簌簌的落下
冬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说明文中穿插描写的好处:使文章生 动形象,如一幅四季风光画
四、研读文章 品味语言 体现了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典雅的特点。
秋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cuī
连翘
q—iá—o —翘首
qiào
差异 —c—hā差遣 —ch—āi差劲 —ch—à参差
cī
观测
g—uān—道观
guàn
播种
zhǒng 耕种
zhòng
落叶
—luò—丢三落四
là——落枕
lào
二、记一记 次 第:一个挨一个地。
孕 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 簌: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_如__“__风__雪__载__途__”_ ,“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 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
杏花开了——传语——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暗示——快种谷子 布谷叫了——唱歌——割麦插禾
___如__“__各__种花次第开放”,“次第” 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 _渲__染__了__春__天__的__气__息______;
______________ _如__“__叶__子__渐__渐__变__黄__”__,__“__渐__渐__”;__ 确切地表达了叶子 枯黄_的__过__程_________ ___如“簌簌地落下来”,“簌簌”_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 感到秋天的肃杀________;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共57页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共57页](https://img.taocdn.com/s3/m/d5daa6ce14791711cd7917a5.png)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大自然的语言》山东 省优质课一等奖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475d9d3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9.png)
4、大自然的语言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1、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第一课时)2、学会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第二课时)学习重点:1、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
2、学会运用中心句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及步骤:第一课时本节教学设想与要点:本文为说明文,但文章开头二段寓说明于描写之中,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使人联想,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是生动说明语言的典型段落。
因此,本课教学着力点为品味本文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并安排课内的练笔,力求一课一得。
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1、我们学过许多诗句,都有明显季节特征,请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参考:春天——几处早莺争暧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夏天——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天——晴空一鹤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也可以从第六单元的课文中找出一些)其中“早莺争暧树”、“新燕啄春泥”都是大自然以它独特的语言和我们交流,只要认真倾听,你就能听懂“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课题。
(出示课题)二.学习课文第1、2段——品味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1、默读1-2段,思考问题。
出示问题:1、阅读第1段作者在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哪些特点?试说一说。
2、用“大自然的语言”题目有什么好处?2、研读第1自然段。
(1)你觉得哪些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了季节特点?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子说一说。
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参考:A.“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B.“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C.“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D.“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E.“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3、研读第2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2 段。
提问:课文中写道:“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呢? “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大自然的语言” 指的是“物候现象” 。 这是比喻的说法,也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 新颖而有情趣,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速读课文,从文中勾画出你认为有价 值的信息,并整理概括出来。比比看谁的 效率最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性?
序
阐述研究意义
本质
运用拟人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赋予了 人的思想感情,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 的可读性。
如: “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 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 谷鸟开始唱歌……”
大自然的语言
——说明文
内容: 介绍知识
竺可桢 浙江上虞
人,气象学家、地理 学家。他在气象学、 气候学、地理学、自 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 诣都很高,而物候学 也是他呕心沥血做出 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 一。我国现代物候学 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 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 的。
竺可桢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议 应用新方法开展物候观测,从而更 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1963年,他 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 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 识,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 编纂了《物候学》一书。本文就是 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 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 学》一文改写的。
物候学
结构:
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 具体 物候 抽象 物候学
空间
纬度 经度
主
高下
时间 古今 次
重要性
逻 辑
顺
序
意义
用物候现象解释诗人这句感叹。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标 出有关词句。
3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运用了哪 些词语?请同学们仔细揣摩,品味, 并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 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 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 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到了 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cuī
连翘
q—iá—o —翘首
qiào
差异 —c—hā差遣 —ch—āi差劲 —ch—à参差
cī
观测
g—uān—道观
guàn
播种
zhǒng 耕种
zhòng
落叶
—luò—丢三落四
là——落枕
lào
二、记一记 次 第:一个挨一个地。
孕 育:怀胎生育,用来比喻酝酿着新事物。
簌 簌:形容风吹叶子等的声音。
有利于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 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 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 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一、探究标题 生动形象 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物
候学”,好不好?文章标题用“大自然的语言”有 什么好处?
不好。 将大自然拟人化,把物候现象说得生动而有情趣 ,切合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具有启发性。
1、正音。
竺可桢 zhú zhēn
翩然 piān
萌发mén ɡ 孕育yùn
融化rón ɡ 簌s簌ù
销声匿迹 nì 呈现 chénɡ 衰草连天shuāi
风雪载途 zài 谚语yàn 酝酿 Yùn niàng 纬度wěi 草长莺飞 zhǎnɡ yīnɡ
连翘qiáo 结束shù
区别读音
衰草连天
sh—uā—i — 鬓毛衰
地,生机勃勃的景色。
“融化”写出了冰雪的动态,暗示着春暖花
开的美景,透漏着暖暖的春意。
“萌发”描写小草、树芽生长的情态,显示
出草木的生机和活力。
“次第”写出百花竞相开放、争着报春的
热闹情景。
描写生动形象,用词典雅、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 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_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
始生长的状况
这说明什么问题? 古今物候(气候)有差异。
古今的差异
原因
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CO2
导 致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造 成
返回教程
物候现象差异
年青的人,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 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
——竺可桢
作业:
1、搜集一些包含物候知识的 农谚。
2、用你们的慧眼、心灵去发 现、倾听大自然,抛开年、月、日 的因素,利用身边的自然现象来判 断一下,现在是什么时候?
你看那天空飞翔的大雁,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上写着: 秋天就在眼前。
麻雀囤食要落雪。 古 代 农 蚂蚁垒窝要落雨。 谚 选 粹 燕子低飞要落雨。
古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代 龟背潮,下雨兆。 农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谚 选 泥鳅静,天气睛。 粹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1.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
民称之为物候。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 2. 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 掌握。可以广泛地运用在农业生产上。
。
清晰,层次分明。
摘出文段中表示时间推移的词语
立春过后 再过两个月 不久 夏季 秋天 寒冬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调换 顺序?
不能,因为这四个因素是由:
由 主 到 次 逻辑 由空间 到 时间 顺序
三、探究文章 说明顺序
纵观全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
描述物候现象
现象
作出科学解释
逻
辑
顺
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
描写一年四季的词语
春
苏醒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
夏
炎热 孕育果实
秋
果实成熟 叶子渐渐变黄 簌簌的落下
冬
销声匿迹 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
说明文中穿插描写的好处:使文章生 动形象,如一幅四季风光画
四、研读文章 品味语言 体现了本文语言准确、生动、典雅的特点。
秋
果实成熟 叶子变黄 北雁南飞 昆虫匿迹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①纬度的差异 主要 空间 ②经度的差异 ③高下的差异 ④古今的差异 次要 时间
纬度对物候的影响
三月的内蒙古草原
三月的海南
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四月的内蒙古草原
四月的大连
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天山山顶和山腰的差异
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
古代三月的长城
现代三月的长城
4. 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销声匿迹: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文 中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 翩 然:动作轻快的样子。
农 谚: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在长期 生产实践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阅读课文,分别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夏
衰草连天 大自然的语言
孕育果实
冬
冰雪融化 草木萌发 花次第开 燕子归来 布谷鸟来
春
描写 拟人
生动
2重新拟一开头,与原文作比较, 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 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 ,劳动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 系.
3词语评点:
“苏醒”将大地拟人化,展现一幅春回大
4、第一、二段列举丰富的自然现象是为了引出什么内容 ?
物候 ——大自然的语言
物候学 ——利用物候知识来研
究农业生产的科学
理清说明顺序
思
路 摆出自然现象,引出物候和物候学
清 晰
作出科学解释。
, 推究原因
层 次 分
阐述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
明
。 启示:写说明文要有条理,做到思路
_如__“__风__雪__载__途__”_ ,“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 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举了三个例子:
杏花开了——传语——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暗示——快种谷子 布谷叫了——唱歌——割麦插禾
二、划分段落 理清脉络 请为文章划分部分,并概括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一、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一﹚第一自然段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___如__“__各__种花次第开放”,“次第” 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 _渲__染__了__春__天__的__气__息______;
______________ _如__“__叶__子__渐__渐__变__黄__”__,__“__渐__渐__”;__ 确切地表达了叶子 枯黄_的__过__程_________ ___如“簌簌地落下来”,“簌簌”_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 感到秋天的肃杀________;
竺可桢
大自然的语言
“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 通过草木昆虫呈现出不同的情景,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季节的变换更 替,能够据此来安排农事活动,自 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 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 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