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的行政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当代中国的行政发展
一.行政发展的含义
(一)所谓行政发展
行政发展,就是行政系统为了适应行政环境的变化和提高行政效率,按照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变革行政体系,改善行政活动方式和行政关系,以改善生存状态,提升行政能力,更好地执行国家政治意志,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行政发展是政府行为方向更进步,更高层次的方向或者现代化的方向变化过程。从本质上理解,行政发展是政府对行政环境的一种适应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功能调整、结构重组、行为变革等方面的行政改革,使政府的有效性得以保持和提高,行政体系及其运作手段得以不断发展和加强。
(二)行政发展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联系
行政发展并不是行政体系孤立的变化,而是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发展包括行政发展,也包括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等,所以行政发展同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之间存在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行政发展,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政治发展的必要先导。
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政治、文化环境的限制,政府传统的“直接控制型”管理体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突破,政府机构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70年代末开始至今,市场与市场主体均已成型,并推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而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则对行政机构提出进一步改革的要求,要求政府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政府内外部有碍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各类国有企业改革这一“瓶颈”问题,把国有企业的行业管理权、资产管理权和人事管理权分别划归不同部门,调整政府内部结构,加快转变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变单一管理为多元管理,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变自为行政为依法行政。否则由于政府职能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连带的社会进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后续力也都会因此而受到禁锢。故此,行政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行政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当今,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其进展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的时间落差和进度落差。同时,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涉及国家基本的政治结构和权力关系,改革的难度很大,因此在政治体制
与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直接突破口,行政发展就成了政治发展的必要前提或必要先导。
行政文化就是在特定的社会里,社会成员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行政系统的成因、结构、运行方式,及其与公民间关系的认知、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等心理活动的总和。当代社会的行政文化由管制型行政总体价值观向服务型行政总体价值观转变;由全能普化行政功能文化向有限分工型行政功能文化转变;由自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向法律本位型行政运行文化转变;由依法服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向自主参与型行政公共关系文化的转变。行政文化的四种转变都要求现行的行政系统做出相应的变革,促使当代中国行政的发展。
二.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中国的行政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转变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根本上规定了我国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模式,并进一步规定了我国政府的改革方向。无论是政策的改变,发展的进度,人员的调整等,都服从经济发展为主导。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社会的稳定是进行有序的行政发展的首要条件。行政发展是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由平衡到不平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其价值取向就是追求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平衡。假如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没有稳定的行政环境,更谈不上行政发展的价值取向。从实现行政发展的过程来看,当代中国政府在整体上把握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把惩治腐败,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把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把群众的拥护与赞成当成自己的最高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推进行政发展与改革。
(三)坚持国外行政改革的经验与吸收我国传统的行政改革精华闭关自守曾经使中国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当代把改革开放做为一项基本国策。对于行政发展,中国政府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行政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以丰富我国行政发展与改革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十分注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促进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当今的电子政府、政务公开,以及公务员制度等都是在国外与传统的经验中
作用下而制定的模式与体制。
(四)坚持渐进式改革
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规律和顺序。当代中国的行政发展与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必然会遇到许多挫折与问题,我们必须遵循渐进式的改革方式,绝不能由这个模式直接过渡到另一模式,它必然要经历一个过渡的阶段。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国情,,不断积累、不断创新,采取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从表层到深层分步实施的做法,“摸着石头过河”,自上而下地逐步推行,是行政发展与改革取得明显的成效。
我国的行政改革在与市场良性互动的过程中,从逐步调整或修改行政权力关系,不断强化市场的竞争规则,进而建立必要的市场秩序,又发展到现在的建立以公民参政议政为基础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以行政责任为核心的政府自律制度、建立以公正的司法审判为保证的司法制度、建立以媒体报道为主要形式的社会舆论监督制度以及建立这些制度的有效运行机制,这些都充分体现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五)立足于国情
当代中国的行政发展必须以自身的国情为出发点,制定出适用于我国行政发展的方针政策。
例如,中国的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根据这个具体国情,政府在处理集权与分权关系的时候,一方面要强调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中央的权威,实现民族的团结;另一方面,也要强调对地方政府的适当分权,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三.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动力
当行政体系与行政环境互相适应时,行政体系与行政环境就达到了暂时的动态平衡;当行政体系与行政环境不相适应时,为了实现再次的动态平衡,行政发展就成为无法避免的必然趋势。所以,行政发展的动力可以来源于行政体系的内部,也可以来源于外部的行政环境。
(一)行政发展的外部动力
每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都不一样的,当这些因素都发生变化的时候,行政体系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经济是行政体系的基础,无论经济基础是向好的方向还是向不好的方向变化,行政体系的调整都势在必行。行政的本质是为了维护政治统治,所以任何政治体制的变化都会引起行政体系的调整与变化。政治体制的变化决定了行政发展的方向,政治力量的调整决定了行政决策的目标,政治意识形态的改变影响了行政价值判断,所以,政治对行政发展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政治史行政发展的主要外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