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小说中悲剧女性形象塑造

合集下载

论沈从文乡村小说中的少女形象

论沈从文乡村小说中的少女形象
《三三》中的三三是一个蒙昧、情窦初开的少女,她可爱天真、单纯率真。她生活在一个景色优美的山寨里,因为家里有一座碾坊,所以生活“明明白白比堡子里许多人生活还从容,而为一堡子中人所羡慕的。” 在爸爸去世后,母亲成了碾坊的主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终日忙碌。三三总是很安静的自己玩,小猫、蝈蝈、纺织娘、鸡都是三三的玩伴,她从来不去打扰母亲。三三很可爱很单纯,她喂鸡时会锄强扶弱的去驱赶那些蛮横无理的鸡,直到母亲代为讨情方止;遇见在他家附近潭里钓鱼的人,如果不认识便高声警告或喊母亲来折断他们的鱼竿,当母亲照例代为讨情后,三三便静静地看着,心里记着数目,回头向母亲告状。一旦看到因鱼大且拉得不合适而折断了鱼竿的,便向钓鱼人咧着嘴发笑,并急忙跑回家告诉母亲。如果钓鱼的人是熟悉的并且讲道理,并问了她,她便不假思索的同意,然后一边坐在旁边看,一边向钓鱼人讲述别人折断鱼竿的笑话。来人讲礼,三三也讲礼。她喜欢城里来的青年,但她却常常加以掩饰,她的心智简单得有些可笑,但天性自然率真,她美丽而不矫情、活泼而不轻佻。三三身上所具有的单纯自然、乖巧可爱也是沈从文所赞美的湘西少女的人性美的体现。
引 言
沈从文作为20世纪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在中国文坛上构建了一个与其他作家迥然不同的艺术世界,因此后人关于他的艺术的评论和估价也没有完全统一的定论,但是他的乡土文学的湘西小说却是普遍为后人所欣赏的。沈从文笔下所描绘的湘西世界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外桃源,是一个不受世俗观念所影响的淳朴美丽的地方,有一些原始古朴的唯美气息。在他的湘西小说中,没有尖锐的阶级斗争的图画,他本人也不具有那样的政治意识,他只用看似轻淡的笔墨,点出令人心灵颤抖的故事,他的目标仅仅专注于那些有着原始自然、单纯善良的底层人民在经历了磨难和遭受了痛苦之后依然不变的人性美。他把湘西描写得有些理想化,是那么令人向往,从而构建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他笔下的这些湘西少女形象有些类似,性格也不很分明,但是沈从文赞美她们,珍爱她们,他以其深情易感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女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在这些以“人性”作为掩盖的湘西世界的背后却也蕴含着沈从文自身所具有的悲剧意识,这使得他的乡村少女具有悲剧的命运。沈从文描写的乡村少女们的优美人性和悲剧命运正是他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健康、自然人生形式的体现。

灿如野花幽然怒放——沈从文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

灿如野花幽然怒放——沈从文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

灿如野花幽然怒放——沈从文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顾伟凡【摘要】沈从文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有纯洁幼稚的朴素少女、饱经风霜的底层寡妇、情义深重的风尘妓女等等,她们的人格或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或隐藏着女人的芬芳,或带着暗淡的色彩.无论怎么样,沈从文都对她们的形象赋予如湘西清水的质朴与善良.着重以野花为媒介,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进行分类研究,并从作者所采用的塑造手法入手,对她们形象的共同特点进行分析与评价.【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9)012【总页数】3页(P87-89)【关键词】野花;怒放;女性形象;少女;妓女;寡妇;塑造手法【作者】顾伟凡【作者单位】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Abstract:In reading of SHen Cong-wen's works,one can find a whole range of feminine characters;there being pure and innocent maids as weathered young women who will even be reduced to be prostitute of the lowest class.Yet on them the same feature of kindness of humanity keeps shining.This paper is to illustrate the feminine characters in Shen's novelsby focusing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respective characters of the females from Western Hunan and way adopted by Shen to them.Key words:Shen Cong-wen; feminine character; maid; Y oung Women; Prostitute自称为“乡下人”的山民作家沈从文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观察探索着这个社会,怀着无限的爱心构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的湘西世界,通过几十年的创作,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1](P119-127)(《边城》)。

翠翠的人物形象分析

翠翠的人物形象分析

翠翠的人物形象分析沈从文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影响颇大的多产作家,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是其代表作。

小说的女主人公翠翠,是作者怀着深深的挚爱着意塑造的优美的湘西少女形象。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翠翠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翠翠的人物形象分析一、翠翠是一个美丽的人(1)外貌美。

翠翠的外形是健美的,因为她是大自然的女儿——“翠翠在风日里养长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明净得如水晶。

自然既养长她又教育她”。

翠翠的神态是天真活泼的,她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时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目光的眼睛瞅向那陌生人,做成随时都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面前的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翠翠的心地是善良的,“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从不离开勤劳淳朴的爷爷。

(2)性格美。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把一个纯若碧玉、洁似水晶的山村少女的青春觉醒、爱的萌动、爱的追求、爱的执著和爱的坚贞的情感历程,由朦胧到清晰,层次井然地表现了出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爱情开始悄悄地在她纯洁的心灵中萌发。

她“喜欢看扑粉满脸的新嫁娘,喜欢述说关于新嫁娘的故事”,她还“喜欢听人唱歌,茶峒人的歌声,缠绵处她已经领略得出”。

她遇到事会不自禁地脸红,有时还孤独地一人独坐在岩石上,凝眸注视天空的云彩和星星。

祖父问她“想什么”,她答“翠翠不想什么”。

实际上她在想,但的确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她隐隐地感到自己有一种感情需要,但不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

少女的这种若隐若现的细微的爱的渴求的心理变化,被作者敏锐地发觉并惟妙惟肖的表现出来。

二、翠翠的悲剧命运(1)命运如何。

翠翠的命运该如何呢?作者留给读者一个心悬的未知数,其中透出一种深沉无言的悲戚,让读者一同沉浸到这忧郁的氛围中和翠翠一起等待、思念……翠翠会不会像她那双双殉情的父母,也落个悲剧的结局呢?这一点,连她那达观的祖父也曾担心:“隐隐约约便感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

沈从文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沈从文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

沈从文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沈从文小说的女性人物形象解读摘要:阅读沈从文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大多数作品都渗透着对女性的独特感觉,表现出独特的女性观念。

通过对作者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人性作家的女性思想。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女性;沈从文;女性;一、前言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坛上,沈从文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作家。

沈从文一生所创作的600多万字的作品之中,对女性问题的探讨是其小说主题之一。

在沈从文的小说里,他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

每一位阅读沈从文的作品的人,都会被他描写的一个个丰满的女性形象所吸引,有纯情自然的少女、凄苦身世的童养媳、虚伪丑陋的城市妇人、生活底层的妓女等。

他的代表作也正因成功塑造了女性形象而产生长久的艺术魅力。

可以说没有女性就没有沈从文的小说。

下面我们一一进行解读和鉴赏。

二、沈从文小说女性形象解读1、纯情自然的少女沈从文以赞美、欣赏的笔调塑造了纯情自然的少女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边城》中的翠翠,翠翠,这个故事中的女主角,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现代人所没有的特性,“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眸子清明如水晶,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学小羊、小牛叫,装扮新娘子,她和爷爷相依为命,不嫌贫,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彰显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

随着翠翠的出场,小说便在读者眼前展示出一个活色生香的湘西世界,善良、勤劳的翠翠的形象,是作者心中整个湘西民族性格的缩写,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多了一些沉思和羞涩,有了自己喜欢的人,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没有半点杂质,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在一起,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酣梦中的翠翠竟被傩送的情歌所吸引,在那曼妙的歌声中,翠翠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傩送出走,爷爷死后,翠翠带着爱、带着心酸和苦涩独守渡船,她选择了安静的等待,无欲无求,默默地等待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的梦中人,翠翠与傩送之间,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但是却让读者感受到了她对幸福爱情的矢志不渝的盼望,也更加体现出了人性美的色彩。

谈沈从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性

谈沈从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性

谈沈从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性作者:余民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10期摘 ; 要:纵观沈从文的众多文学作品可以知道,沈从文笔下描述出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无论是纯情自然的少女,还是历经沧桑的少妇与妓女,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无不以其美好善良、淳朴自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本文通过以萧萧翠翠为例,展现出沈从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性,让读者感受湘西女性的独具特色魅力。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性;以萧萧、翠翠为例中图分类号:I207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015-01沈从文被誉为现代文坛创作奇才,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女性形象,表达出女性追求自由、释放身心、自决婚姻的渴望,深入地刻画出女性的性格特点。

沈从文以其巧妙的布局,优美的文字准确把握女性特有的价值观念,让女性在他的笔下更加的生动,富有原始的魅力。

无论是乡村少女,还是新式女性,沈从文用赞扬与美化的笔调,讴歌了湘西女性的美貌与聪慧、机智与灵性。

一、身世悲苦的童养媳——萧萧婚姻悲剧在旧时代的中国随处可见,特别是童养媳这一风俗,更是深刻地反映出家长制度的压迫与时代的剥削,让无数的纯真少女失去追求幸福的权利,只能够残忍地任美好青春流逝。

沈从文以其独特的视角,运用现实主义的笔调成功塑造童养媳的形象,对当时的残酷无情的社会现象进行严厉的抨击。

沈从文的著名作品《萧萧》中,作为旧时代的童养媳,萧萧的身世命运无疑是凄苦的,虽然萧萧也有着同龄女孩子对于美好爱情的幻想,但是命运并不眷顾可怜的萧萧,在她满12岁时便以童养媳的身份出嫁,而她的丈夫则是一位刚断奶的幼儿。

萧萧每天的主要工作便是陪其玩耍,除了要照顾丈夫的三餐饮食,还要将南瓜花与狗尾巴草戴在丈夫头上以讨取其欢喜。

各种滑稽可笑的行为背后,除了让人不禁发笑之外,更多的是让人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悲凉。

随着时间的推移,萧萧逐渐地长大成人,身心也趋于成熟,然而命运又一次摧残这个可怜的姑娘。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探析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探析

2004年12月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Dec1,2004 第3卷 第4期Journal of W estern Chongqing University(S ocial Sciences Edition)V ol13 N o14Ξ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探析黄勇军(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 沙坪坝 400047)[摘 要]沈从文作品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五类,即原始质朴型、蒙昧悲凉型、独立自主型、纯美圣洁型、虚伪病态型。

不同类型的女性存在性情、人格差异,寄托着沈从文对不同生命形式的认知与把握。

[关键词]沈从文;女性;类型[中图分类号]I1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46(2004)04-0066-04沈从文是现代文学大家,在他独特的文学世界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极具经典性的人物,下自乡野农人、水手、士兵、小商贩、船工、土匪、妓女等,上至都市贫民、绅士、政客、大学教授等等。

在其众多的人物长廊中,女性,尤是沈从文倾心营造的对象。

下面就此分门别类对沈从文作品中女性形象进行详细阐释。

一、原始质朴之美的化身《媚金・豹子・与那羊》等一系列小说中营造了一个神沈从文在《龙朱》、《月下小景》、《神巫之爱》、秘而蛮荒的湘西少数民族世界。

这个世界古老而具原始形态,是一个率真、热情、纯朴、奔放、雄强的生命世界。

小说《神巫之爱》中就通过神巫之歌对这一世界进行了描绘。

作品这样写到:“你大仙,你大神,睁眼看看我们这里人!Π他们既诚实,又年青,又身无疾病,Π他们大人能喝酒,能作事,能睡觉。

Π他们孩子能长大,能耐饥,能耐冷,Π他们牯牛能耕田,山羊能生仔,鸡鸭能孵卵,Π他们女人会养儿子,会唱歌,会找她所欢喜的情人!”[1](P111)《神巫之爱》着重展现的就是住在云石镇寨里众多的花帕族女人对“美男子之中的美男子”、神的使者———神巫的热烈爱恋之情。

花帕族的女子一方面精致如玉,聪明若冰雪,温柔如棉絮;另一方面又热情大胆,“爱情让她们不知道什么叫羞耻”,为了获得神巫的爱,她们“全都明明的把野心放在衣外,图与这年青神巫接近”。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女性形象及塑造方法(含答案)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小说专题训练女性形象及塑造方法(含答案)

小说专题训练------女性形象及塑造方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前方菡子远方的朋友托我找寻一个不相识的女友,他只依稀记得她曾到了我们省内,可是我们都相信会找到她,因为他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于是我带着深深的怀念和敬意,在所有不相识的老同志中间,寻觅我们的战友。

……离开战争年代久了,但一丝儿没有磨灭那激战的前方给予我们的向往和亲切的印象,我想你一定也是如此。

你爱前方甚于你的生命,不问我们的亲人是否真在第一线上,可是女性矜持、温柔、坚贞的感情,总是献给前方的呵!你异常温和,这不仅因为你是一个医生,当你最早到达皖南新四军军部的时候,你有一对始终笑着的眼睛。

两年以后,你勇敢地在伤员中间,选择了一个年青的营长作你的爱人,后来北撤,你在众人之中只找你的老南;后来你们有了孩子,你更温柔了,直到你当了医生,有人还称你是“笑眯眯的大夫”。

这都是从印象认识你的观感,其实与你深处的人,都知道你的温柔是有一种信念作基础的。

在你微笑的眼神下面,常常潜存着泰然和坚忍;你的温柔中含蓄着生活的庄严感和对未来的憧憬;你的温柔在战争的年月更有动人的生命力。

在你做母亲后,你那个“调皮鬼老南”,有两年的时间都在南征北战,可是他没有忘记一两个月给你画一只小桃(你称呼的谐音);你呢,从第一个战役以后,就把自己称作“你的妻子”了,虽然你生怕有人瞧见,可是好像这四个字只属于你和他。

一九四八年一个金黄色的秋天,你有了第二个孩子黎黎,来到驻在这儿的留守部队。

前方离远了么?并不,你伏在田垅上听过轰炸济南的炮声。

你暂时不能走动,院子静了,不过黎黎的嗓门大,他嚎叫,你轻声对答,你们母子几乎日夜不停的谈话也够热闹的了;有时还加上由你嘴中说出的父亲的言语:“小兵阁下,你将来是一个炮兵,还是一个空军?”“你是一个号兵么,现在就练嗓子?”他自己刚参加江西红军时也当的是小号兵,难道也是在襁褓里就练的嗓门?你会心地笑了。

你们结婚的时候,他给你轻轻地吹过号,至今那越过高山平原奔向前方的声音,还在你的耳边缭绕不绝。

略论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略论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略论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摘要沈从文在作品中为我们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本文把这些城乡女性形象细化为少女、熟女、妇女、妓女、“淑女”以及“新女性”。

通过对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女性形象以及其作品中时时闪现的男权意识下的女性观的分析,来探究其作品女性形象的得失兼及其创作得失。

关键词:沈从文乡村女性城市女性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沈从文先生在作品中为我们描绘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主要包括乡村的少女、熟女(从心理到生理均已成熟但未婚的女性)、妇女、妓女、城市的“淑女”、新女性等形象,并根据年龄阶段的不同而赋予了她们不同的个性特征。

一乡村女性形象1 湘西少女沈从文以欣赏、赞美的笔调为我们塑造了这个系列的湘西少女形象。

这些14、15岁的女孩子自由自在地生长在青山绿水之间,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是美丽、自在、纯净、活泼、健康的自然之子,也是沈先生审美理想的化身。

但仔细阅读文本,我们却发现这些女孩子的生命都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残缺。

其一,她们都身世凄凉:萧萧是个孤儿,寄养在伯父家;三三没有父亲,和母亲相依为命;翠翠没有父母,和爷爷一起生活;巧秀先后失去了父母,寄养在亲戚家;阿黑有父无母……缺少双亲的疼爱,注定是她们无可弥补的生命残缺。

其二,她们都承受着心灵的孤独:由于没有亲戚朋友兄弟姐妹以及同龄小伙伴们地陪伴,她们往往形单影只,心事和情感无处倾诉……这些孤独少女们孤独的身影和情怀,不由地使人产生一种怜惜之情和悲凉之感。

其三,她们懵懂的爱情也难以圆满:翠翠的恋人远走他乡归期渺渺,所能做的只有无望无助地等候;萧萧被恋人花狗始乱终弃,由少女变成灵气全无的妇人;三三嫁到城里去的愿望因白脸男人的病死而破灭……少女们的情与爱没有一个是完美的,悲凉萦绕在她们身上挥之不去,并且这些女孩子没能像传统的湘西女性那样敢爱敢恨,按照自我的内在要求而生活,生命能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按理不足以代表湘西世界的理想女性。

2 湘西熟女沈从文还塑造了一批美丽、多情、活泼、可爱、敢爱敢恨,散发着原始生命活力的女性,在她们身上更多地呈现出对人本能情欲的追求。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沈从文的女性观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沈从文的女性观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看沈从文的女性观作者:朱军明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3期摘要:沈从文一生对人性执着追求,他建造的“希腊小庙”供奉的人性是以真善美为核心的。

在沈从文看来,女性是真、善、美的化身,而且男女应该平等。

本文从沈从文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入手,结合其散文中的话语分析,探索沈从文与众不同的女性观。

关键词:沈从文女性形象女性观审美救赎作者简介:朱军明,1980年出生,男,汉族,广东清新人,学士,汉语言文学助理讲师。

单位: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3-0000-02一、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类:湘西女性和都市女性。

她们的人生是一种真正“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1】下面就从一些具体作品入手,谈谈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分析他的女性观。

(一)、美丽健康、敢爱敢恨、多情重义的湘西女子沈从文以赞美的笔调塑造了一系列湘西身份各异的女性形象,不管是天真烂漫的少女,还是红杏出墙的有夫之妇;不管是慈祥母亲还是吊脚楼里的妓女,她们都具备美丽、健康、坚强、率真的品质,无论从外表到心灵,从感情到意志,都闪耀着真善美的光辉。

1、美丽可人、健康率真的纯情少女是沈从文刻画得最为成功的湘西女性形象。

“妇女与自然的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联盟通过文化、语言和历史而顽固地持续下来。

”【2】沈从文一生亲近自然、痴迷自然,自然在他心中是伟大而神圣的。

《边城》中的“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三三》中的三三“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长河》中的夭夭,“健康能勤,做事时手脚十分麻利”……“理想女性是京派作家心中的一方神圣净土,她们是那个乡土世界中一切美好价值的象征,是作家审美理想和美好感情的寄托,体现作家创作深层的‘女性崇拜’心理。

”[3]沈从文很善于将对女性的赞美与对自然的赞美有机地结合起来,她们平凡多样的人生历程中,都一样洋溢着生命的热情、自然和庄严,那种自然朴素动人的人性美,在她们身上得到了最为完美的体现。

论沈从文作品中的妓女形象

论沈从文作品中的妓女形象

论沈从文作品中的妓女形象摘要:沈从文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来观察生活,把勤劳、善良、多情的人物一一摄入笔底。

妓女也是他笔下人物画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湘西边城下层妓女的日常生活、思想情感、人生的态度的描写表达了沈从文这位从乡下走向城市的作家的思想取向,展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总观沈从文有关描绘妓女的作品,不难看出他作笔下的妓女已成为一种美的化身,是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沈从文妓女形象思想情感价值意义沈从文的作品无处不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创作模式,展示出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感。

在以乡下人的视角来描绘生活时,他看到的是人情与人性,这一特点在他描写妓女生活时也不例外。

沈从文笔下的妓女形象是独特的,她们不是淫荡风流、见钱眼开的烟花女,也不是忍辱含羞、被迫卖身的青楼妹,而是重情守信、勤劳敬业的性情中人。

从这些妓女形象身上我们可以探寻到沈从文的创作个性,体味出沈从文塑造妓女形象的目的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沈从文的创作个性沈从文出生于行伍世家,身上流淌着汉、苗、土家族的血液。

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使他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眼光,富于幻想,又具有清晰纯粹的一面,所以在文学创作中,他用浪漫的笔调和深含蕴意的语言,表达美好的不受世俗影响的人情与人性。

沈从文当过兵,经历了“五四”的影响,目睹了社会黑暗丑陋的一面。

正由此而促使他在形诸笔墨时形成了一种追求生活真、善、美的艺术品格。

如《边城》中“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和知羞耻的城市中人还更可信任”。

[1] 因此,他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情与人性正是他内心所崇尚和呼唤的,也是他人格魅力的体现。

沈从文潜心于表现“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的人性之常。

他认为“一个伟大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并称自己创作的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他的这种表现人性之“常”的创作宗旨,决定了他创作亲人性即主要不是从正治经济的角度,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生,讴歌古朴美好的人性,[2]这些形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独特个性。

剖析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

剖析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

中, 都洋溢着生命的热情、纯洁和自然。在这个充满生命活力, 人性美, 夺女性的生命, 却无法剥夺她们对生命的热爱和顽强的抵抗力。
和谐宁静的世界里, 翠翠集中了湘西自然、民族、人性中最为优美的成
沈从文也把妇女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看待, 因而, 他不着力表现
分。那种“优美、健康、自然, 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 《边城》) 那 辛苦给她们的痛苦, 而是按照人性美的标准, 欣赏这些女性的美, 并表
的向往追求, 但她们的追求纯属天性的、自然的、毫无功利性。这一点 样的情投意合, 忠贞不二。他们之间与其说是一种金钱和肉体的关系,
可以从少女们的择偶标准中看出来, 她们的择偶标准有三个: 年龄、体 不如说是两个纯洁心灵的结合。是一种不受道德羁绊, 法律约束的爱
魄、智慧。翠翠爱上傩送, 并非由于他是富有船总顺顺的儿子, 在大老 的实现。这可以从柏子看到这位妓女的感觉中看出: “妇人的笑, 妇人
少女形象而出名的实在不少, 但因写乡村少女形象而出名的确实不
另外,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妇女也体现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命运
多, 沈从文笔名下湘西少女的出现, 无疑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坛注入了 好像与这些妇女作对, 要么早年丧夫, 要么做童养媳。在童养媳中, 萧
新鲜的血液。
萧属敢反抗型的, 在一开始便表现出反抗意识, 当一群学生路过, 家人
女的爱情都很简单, 没有其他言情小说那种大起大落波澜起伏的曲折
吊脚楼妓女是被压在生活最底层的人, 她们缺乏生活自卫和自理
情节。作品中的山水风景优美, 但又浸染美浓郁的哀愁。沈从文的小说 能力, 生活赋予她们的只有受蹂躏、受侮辱, 唯一将她们当人看的是沅
也写生死, 但他把那种呼天抢地, 痛不欲生的生死之事淡淡地处置, 平 水上的船工水手。“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同是被抛弃的

浅析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浅析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者:刘秋云摘要:沈从文笔下众多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两类;自然女性和都市女性.本文主要从自然女性的自然化特征及其不同创作时期的都市女性形象的特征作一简要分析.关键词:沈从文;作品;女性形象在现代作家的作品中,论题材人物的广阔性,沈从文应首屈一指。

但他写的最成功的,在文学史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是女性形象。

沈从文是最擅长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家之一,女性形象的塑造几乎贯穿其毕生的创作。

无论是他笔下的湘西世界,还是空虚的都市人生中,女性形象都是闪耀其中的彩虹和明星。

与二三十年代的其他男性作家相比,沈从文小说中女性世界展现的不是鲁迅笔下祥林嫂式的悲惨生活,不是茅盾笔下激进的女性精神,也不是丁玲笔下莎菲式的苦闷抑郁的心理,他没有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来写女性,而是以充满个人记忆和情感的特殊观念写出了女性的生存状态。

一、自然女性形象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类:自然女性和都市女性。

沈从文以赞美欣赏的笔调塑造了“自然女性”形象,她们美丽、纯净、温柔、健康,无论从外表到心灵,从感情到意志,都闪耀着爱、美、善的光辉,大体说来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然化的生存环境。

鲜明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一直是“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历史性特征,这种创作倾向表现在女性塑造方面,则是几乎所有女性性格均被描写为某种社会力量自觉或不自觉的代表者。

沈从文笔下的自然女性,则完全是另一种性格。

为了更好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他有意识地将其社会环境淡化,以自然背景代替了社会背景。

《边城》中的翠翠,《长河》中的夭夭,《三三》中的三三,《采蕨》中的萧萧,《一个女人》中三翠,其生存环境无不具有田园牧歌式的自然化特征。

翠翠的生存环境是渡船、白塔和通灵性的狗以及性格与心灵全由大自然铸造的老船工;夭夭的生存环境是全家人以生命经营的桔园,也有一条朝夕相伴的狗以及与他心灵沟通的老水手;三三的生存环境是她母女赖以生存的碾坊,同样也有一条聪明过人的狗。

浅析沈从文笔下悲剧女性形象

浅析沈从文笔下悲剧女性形象
无 法 走 出命 运 的 沼泽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关键 词 】 西世 界 ; 性 ; 湘 女 悲剧
沈从 文想用至善 、 真 、 至 至美 来 构 建 出 全 新 生 的 民族 文 化 心 理 结 悲 剧 , 点从 事 发 后 花 狗 的 出 逃 就 可 以 得 到 证 明 。 如 果 说 这 样是 沈从 这 率 这 构, 而体 现 纯 朴 的 人性 , 现 纯 洁 无 瑕 的 灵 魂 世 界 , 们 信 守 着 自 己的 文 所 倡 导 的 自然 . 真 的 人 性 展 现 的话 , 样 的 展 现 代 价 未 免 也 太 大 展 人 未 来 , 任 命 运 的 拨 弄 而 不 变初 衷 , 么 就 在 其 所 构 建 的 这 样 的 一 个 了些 . 也 想 逃 走 , 当 家人 发 现 后 , 死 心 蹋 地 的 对 一 切 都 无 动 于 一 那 她 但 便 并 世 界 中 , 乎 理 想 的 天 堂里 , 人 们 会 是 怎 样 的 命 运 , 否 会 像 作 者 意 衷 . 让 自己 的儿 女 们 重 复 着 自己 的 故 事 。 近 女 是 愿 中一 样 而幸 福 的 生 活 呢 !回答 是 否定 的 。萧 萧 一 个从 小 就 做 了童 养 综 上 所 述 , 些 湘 西 儿 女 们 不 同程 度 的 以 悲 惨命 运 告 终 , 这 当然 是 媳 的女 孩 子 , 被 花 狗 引诱 怀 孕 之 后 , 应 家 法 处 置 , 却 因 肚 罩的 孩 与 其 自身 的性 格 密 不 可 分 的 , 她们 所 处 的环 境 , 在 本 但 与 所受 的 文化 影 响 , 民 子 而幸 免 , 作 为 一 种传 宗 接 代 的 工 具 , 木 的 一 天 天 活 下 去 . 管 她 族 风 俗 , 而 麻 尽 伦理 道 德 , 来 文 明 的 冲击 等外 在 因素 , 有 着千 丝 万缕 的联 外 更 也 曾有 做 学 生 的 美 好心 愿 。《 夫 》 的 女 人 们 她 们 为 了挣 钱 , 江 船 系 丈 中 到 上 去卖 淫 , 不 能 同 常人 一 样 生 活 , 们 遭 受 士 兵粗 野 的侮 辱 , 只 能 而 她 但 忍气 吞 声 。 月 下 小 景 》 的女 孩 子 , 然 得 到 了寨 主儿 子 傩 佑 的 爱 情 , 《 中 虽 但 在 X 族 人 的 习气 “ X 女人 同 第 一 个 男 子 恋爱 . 只许 同 第 二 个 男 人 却

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沈从文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作者:陈怡洁来源:《牡丹》2017年第11期沈从文的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很多男性形象,这些男性形象多被寄托了崇高的理想信念,但是,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那些女性形象,她们朴实无华却又彰显着独特的人性光辉。

沈从文作品中对于女性的刻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为少女形象;其二为妇女形象;其三为妓女形象。

笔者主要从这三方面着手,对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

一、湘西少女形象塑造沈从文作品中关于少女形象的刻画主要表现在对湘西少女的描写,在其作品中,这些少女多纯洁、热情、善良,她们不是一个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群,她们生活、成长在自然环境优美的湘西地区,与绿水青山相伴,其内心保持着最纯真、朴实的一面。

沈从文笔法含蓄,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充满对生命的挚爱,其中比较经典的有:翠翠乖巧多情、夭夭骄傲善良,小童养媳萧萧单纯自然,这些人物形象也是对当地民俗风情的展示,最为经典的属《边城》中的翠翠。

《边城》中描写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与以摆渡为生的爷爷相依为命的翠翠遇到了傩送,并被其深深吸引,而与此同时,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最终翠翠选择了傩送,天保为了成全翠翠的爱情离开了家,不幸遇难。

而傩送决定去找天保,只剩下翠翠孤独的等待。

最后,爷爷也离世了,翠翠依然守候在渡船边,等待着那似乎永远不会再回来的爱情。

文中极力构造了一个风情优美的境地,而这种境地又与生活在其中的人物的美好心灵融为一体,其中散发着边城中的人性美。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不仅仅是现实中的桃花源,更是作者理想的寄托。

边城中的自由、自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体现了其对于人生文化信念的寄托,也体现了其对世界的一种期望。

作品中的湘西少女形象纯洁、善良,她们没有接受现代教育,所以在浊世中保留着最为纯真的一面,其中,在自然环境下长大的翠翠就体现了人性的单纯,对于爱情的坚持和执著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少女多对于美好生活和爱情充满向往,这些追求中没有掺杂物质成分,仅仅是追求自己内心的选择,这是当前这个物质社会中所缺乏的东西。

浅析沈从文笔下悲剧女性形象

浅析沈从文笔下悲剧女性形象

浅析沈从文笔下悲剧女性形象甘肃定西743000甘肃省定西市第一中学赵军平[摘要] 湘西世界是沈从文心中理想的家园,心灵的归宿。

在他湘西系列的作品中,给我们勾勒出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画卷,湘西是作者心中的圣士。

沈从文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在那里世代生活的人们,尤其是女性,他们一任命运的拨弄而不变初衷,在这片土地上挥洒着泪水和欢笑;模糊了幸福与悲痛;淡忘了追求与信念,相信生来如此。

沈从文则力求展现湘西女性的悲剧命运。

自身性格特征与外界因素的束缚使他们无法走出命运的沼泽。

[关键词] 湘西世界女性悲剧沈从文想用至善、至真、至美来构建出全新生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而体现纯朴的人性,展现纯洁无瑕的灵魂世界,人们信守着自己的未来,一任命运的拨弄而不变初衷,那么就在其所构建的这样的一个世界中,近乎理想的天堂里,女人们会是怎样的命运,是否会像作者意愿中一样而幸福的生活呢!回答是否定的。

萧萧一个从小就做了童养媳的女孩子,在被花狗引诱怀孕之后,本应家法处置,但却因肚里的孩子而幸免,而作为一种传宗接代的工具,麻木的一天天活下去,尽管她也曾有做学生的美好心愿。

《丈夫》中的女人们她们为了挣钱,到江船上去卖淫,而不能同常人一样生活,她们遭受士兵粗野的侮辱,但只能忍气吞声。

《月下小景》中的女孩子,虽然得到了寨主儿子傩佑的爱情,但在XX族人的习气“女人同第一个男子恋爱,却只许同第二个男人结婚,若违反这个规矩,常常把女子用一扇小石磨捆到背上,或者觉沉潭或抛到天坑里”而最终选择了死亡的接吻。

不必再举更多的例子,这足以说明“湘西世界”的女儿们,怎样饱含着生活的激情,而最终走向无边的深渊,既然沈从文在他的“湘西世界”里一再强调真、善、美,强调朴素,康健的人性,而我们在阅读中却能隐隐感到作者的痛苦、伤感和迷惘,似乎就是一种渺茫无凭的期待,其心愿能否实现,湘西儿女们该走向何方?笔直就作者所展现的女性命运,探讨其产生的根源。

可以从自身和外界两种因素探讨。

屈服于命运的女人——浅析沈从文小说中的悲剧女性人物形象萧萧

屈服于命运的女人——浅析沈从文小说中的悲剧女性人物形象萧萧
们平凡多样 的人 生历 程 中 , 透 着 一 种不 可 言 状 的 悲 渗 凉。

好 奇心的就是爷爷所说 的女学 生 , 爷开玩笑 让萧萧 也 爷

婚 姻 悲 剧
做女学 生 , 萧萧说 自己不做女 学生 。但 她心里 却总想 着
女学生 , 往 水 里 照她 假 如 没有 辫 子 的模 样 是 什 么 神 并
“ 次降霜落雪 , 次清 明谷 雨” 几 几 之后 , 萧渐 渐 长 萧
大 了、 成熟 了 , 也懂 得 了一些 这个 年龄 的人所 应该 明 白 的事情 。歌德 说 : 哪个 少女 不怀 春 。 十五 岁 的萧萧 也 “ ” 到怀春 的年龄 , 当她 听到“ 上起 云云起花 , 天 包谷林 里种
婚姻悲 剧在旧中 国的大地 上 比比皆是 。当时 , 这一 社会现象在 沈从 文笔 下 得到竭 力 的表 现。萧萧 生 活在 这个“ 历史 所 遗 忘” 角落 中, 为湘 西 陋 习 的牺 牲 被 的 成
气 。“ 女学生 ” 给她 留下了一份 希望 , 不过 这个 希望仅 像 流星一样 划过 , 它虽 然 曾使 萧萧 惊奇 过 , 只是一 闪 而 但 过没有 留下什 么痕迹 , 过去了也就不再想 了。
就像一把剪刀 的婆婆却 不会让 萧萧好 过 。婆媳关 系 , 从 来就是一本难念 的经 , 更何 况作 为童养 媳的萧 萧 。不管 大小你 已成为别人家 的媳妇 , 因此就 得承担做 媳妇 的责 任和义务 “ 到溪 沟 里 洗衣 、 尿 片” “ 在 小 床上 去 睡 搓 ,蜷 觉” “ ,半夜起来哄小 丈 夫 睡觉 , “ 猪草 推磨 浆 小船 坞 ”打
里这 已成为 当地 的一 种 风俗 , 而萧 萧对 于 自己的出嫁 ,
命运呢?花狗作为一个男子 汉 , 当到他承 担爱情 责任 正 的时候 , 他却 说“ 饭也有个 规矩 , 能 随便 。 随后就 逃 讨 不 ” 之天 天 了。看着 自己逐渐 鼓起 的肚子 , 使 她一个 人 干 “ 发急 , 尽做怪 梦 。 她吃 香灰 、 冷水 , ” 喝 然而 “ 切 她所 想 一 到的方法都没 有使 她与 自己不喜 欢 的东 西分 开 。此 时 ” 的萧 萧似乎 也明 白了 自己所犯 下的 “ 孽” 也 知道 自己 罪 , 将会 面临怎样 的惩 罚 , 她该 怎么办 呢?求 生 的欲望使 她

论沈从文笔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因素

论沈从文笔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因素

论沈从文笔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因素作者:杨盼洁来源:《人间》2016年第27期摘要:沈从文先生一生笔耕不辍,创作出了许多精彩纷呈的经典小说,其小说中也诞生了一些为后人津津乐道,赞不绝口的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沈从文先生是浪漫主义文学家,他的小说亦被称之为牧歌式小说,沈从文在为我们描绘湘西风土人情的同时,在其作品中亦有不少揭露女性悲剧的篇目。

本文以沈从文小说《阿黑小史》《萧萧》为文本,旨在探究沈从文笔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因素。

关键词:沈从文;人物形象;小说;女性悲剧中图分类号:I10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11-01一、顽固愚昧的封建风俗西方经济大潮涌入中华大地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文化和理念,现代观念的渗入加速了中国封建思想的崩解。

然而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依然固守着古老的封建思想,严重残害了一些原本内心善良的乡土女性。

小说《萧萧》里的主人公萧萧自小丧失父母,成了别人家的童养媳,而她的丈夫则是小她年龄几倍的三岁孩儿。

萧萧身为童养媳,尽职尽责地照顾小丈夫,使之对她形成依赖。

萧萧出生低微,悲苦的萧萧过早的失去了父母,身为童养媳的她做着家中的一切活计,毫无反抗的顺从着命运,如同保姆一般。

萧萧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现代浪潮冲击传统思想的时候,她自觉远离新思想,选择以求安稳的生活。

萧萧对新思想的概念全是从祖父的口中得知。

萧萧在懵懂的年纪嫁入了夫家,村里人看来这是习以为常的一件事,因为在当地风俗中这已经是一件彼此认同的风俗,萧萧并没为此而烦恼,生活对她来说还是一样的过,在封建思想笼罩着的落后山村,闭塞的地理环境,保守的乡村习俗就这样活生生葬送了一名年轻少女的婚姻幸福。

《阿黑小史》中的阿黑活泼开朗,却不幸身染重疾。

阿黑的病况在父亲的照料下不见好转,父亲转而相信法事,请来了包红帕子的法师为阿黑打鬼治病。

“老师傅站在阿黑家院坝中,把牛角搁在嘴边,吹出了长长的悲哀而又高昂的声音。

”在缺乏科学指导的穷乡僻壤的山村,人们在面对疾病束手无策时,习惯性地相信迷信,误把疾病当作鬼怪缠身,以为会念几句咒语的法师便是能降妖除魔的救世主。

谈沈从文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谈沈从文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谈沈从文小说中的悲剧女性形象○汪羽旎(四川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摘 要] “五四”对于女性来讲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新知识的冲击和封建礼教的压迫双重作用下,女性命运总是难以逃脱“悲”的结局。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虽积极地寻求反对宗法男权,然而最终却又被迫服从于封建礼教;她们憧憬美好纯洁的爱情,然而往往又屈从于强大的习惯力量,以悲剧而告终。

她们的悲剧形象,具有那个时代鲜明的典型性色彩,我们在此探究她们的悲剧运命及其原因,具有文学史及社会学上的意义。

[关键词] 沈从文; 女性命运; 悲剧女性[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7-0082-02 对女性命运的探讨,一直以来既是一个充满争议同时又是比较受人关注的话题。

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没有任何地位可言的。

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却要遵从“三从四德”。

可以说,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甚至可以认为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的。

五四时期对于中国的历史而言是一个新的转折点。

“德”先生、“赛”先生文化如强烈的旋风席卷了中国大地,也影响了植入女性头脑中两千多年的“夫唱妇随”的传统观念。

在新知识、新文化的影响下,女权意识开始觉醒,她们迫切希望能得到解放。

而同时她们也面对着封建礼教的残酷压迫,无法找到出路,得到精神生活上的解脱,因而也就造就了这一特殊时期女性悲惨的命运。

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受到人们的推崇,这位文学创作历程坎坷的文学大家,一直以来自称自己是一个“乡下人”。

湖南凤凰这一方神秘美丽的水土是沈从文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

在这乡村的牧歌式的绘画风格的抒情小说作品中,我们从这群淳朴的乡人身上看到了“生命”、“人生”、“人性”、“爱”、“美”这些生活中抽象的原则。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是那沐浴着温润与和谐的水边小城,在那里蓬勃着人性的率真与善良,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从文小说中悲剧女性形象塑造【摘要】沈从文创作了大量的以湘西风物和人事为背景的小说,女性形象描写是湘西小说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小说中众多的女性形象既是美丽的,又是残缺的。

沈从文在颂扬湘西世界美好人性的同时,再现了湘西女性的生活状况。

众多悲剧女性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沈从文独特的审美眼光,寄托着他的审美理想。

【关键词】沈从文湘西小说悲剧女性美丽残缺现代作家沈从文以他对故土湘西的深深爱恋的情结,用他的神来之笔为我们创作了大量的以湘西风物和人事为背景的小说。

浓郁的乡土气息,魅人的风土人情,是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

正如沈从文在《〈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中写道:“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

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⑴湘西世界成了无世俗污染的“自然保护区”,成了现代人寻求安宁的精神殿堂。

在这座希腊小庙里,沈从文用流光溢彩的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座座值得瞻仰的艺术形象,本文旨在对其湘西小说中几个具有悲剧性格和命运的女性形象的解读,阐述沈从文是要通过这种残缺的美来寄托他的社会理想。

沈从文的湘西小说中塑造的典型女性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美丽纯情的少女,如翠翠、三三、夭夭、媚金等;饱经磨难的家庭妇女,如萧萧、三翠等;因为贫穷生活所迫沦落到生活底层的妓女,如《柏子》中的妓女、《丈夫》中的老七等。

沈从文笔下写到湘西女性时,总是将无尽的爱倾注于笔端,所以,他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是美丽的,天生丽质、柔美如水、恬淡自然。

例如翠翠、萧萧、三三等,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列举出一长串名字。

她们或温柔可人,或聪慧机灵,或勤劳纯朴,或稚嫩天真,或忠贞痴情,或悱恻缠绵……她们共同组成了绚烂多彩的女性群像。

她们不光具有外在的美,更具有内在的美,她们没有任何伤害他人的意识或行为,只凭借简单而执着的信仰生活着,是人性至善至美的化身。

她们的形象是美丽的,但大多数女性的命运又都是残缺的,当这些美丽善良的女性遭受打击和毁灭时,就给我们思想上带来强烈的震撼,我们不光会因为她们的美丽涌动喜悦,也会为这些美丽的毁灭而黯然神伤。

一、翠翠----懦弱性格的失败者《边城》因恬静悠远的风格、柔和温润的笔调、诗词曲赋的意境而被誉为田园牧歌。

翠翠历来被看作是“爱”和“美”的完美结合体。

翠翠生长在湘西山区的偏远小镇——茶峒,与勤劳朴实、重义疏才的祖父靠着一只渡船相依为命。

生活虽然贫穷,但她有祖父的疼爱。

她是自然女性,“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又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⑵竹林就是她的家园,连她的名字也取自那满山逼人的翠色。

终日与山水为伴,她的身上也有了山水的灵气,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她不染纤尘地成长着,内心中对爱情对象二佬傩送的选择是生命本能的自然选择,绝无物欲的掺杂,翠翠爱上傩送,不因他是船总的儿子,而是因为她欢喜梦里的歌声,欢喜随着歌声去摘虎耳草,那歌声在夜梦中曾浮起她的灵魂。

她的爱情与自然有着很大的联系。

在读者面前,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体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⑶。

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在沈从文小说中,翠翠是为数不多的能为自己命运做主的女性。

是命运自主的歌者。

然而,她的爱情刚刚含苞待放,便遭风雨侵蚀,爱情故事以凄婉的悲剧而告终。

身边的人死的死,走的走,留下翠翠一人独自守候着渡口,企盼着傩送的归来。

而她只能在希望和渺茫中、在热情和孤寂中等待,别无选择。

关于这一悲剧的发生,历来有很多阐释。

沈从文在《水云》中的阐释为:“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因之朴素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⑷但凌宇的阐释是:“悲剧并不全出于偶然,构成作品情节冲突的,是人物主观精神上对爱情的自由追求,与这种追求在客观现实中难于实现的矛盾。

这种现实的阻碍就是在翠翠与傩送之间,站起了那座碾坊,一种物化的人格力量。

”⑸认为在它的上面,凝聚了封建买卖婚姻的本质。

就因这一较为隐蔽的物化人格力量结合着人生中的偶然,与人心的隔膜起着兴风作浪的作用,以至彻底地摧折了翠翠爱情的桅杆。

笔者认为,翠翠的悲剧看似由于误会和偶然,但实际上与她的性格弱点不无关系。

在我们为翠翠的爱情悲剧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以及对“神性”和无常命运左右渺小人类的感叹的同时,揭开翠翠身上的那层美好、善良的人性薄纱, 裸露出来的便是她的人格缺陷。

主人公翠翠性格上是有缺陷的。

她的性情含蓄娇羞,但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便成了自闭封锁。

这种性格也直接影响到了她获得幸福。

端午节的夜晚,情窦初开的翠翠邂逅二佬傩送,心中萌发爱慕之情,但在二佬面前却羞于表露。

对二佬的爱情始终是她的理想寄托,但是,翠翠在她的爱情中,面对聪明多情、秀拔出群的傩送,虽然你有情我也有意,她的态度始终只是心动,而没有行动。

缺少主动追求爱情的胆量,连一点小的暗示都没有。

她甚至对关心她婚事的祖父,也不敞开心扉,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愿望,自始至终都把深沉的爱恋埋藏心中。

因为不说,所以没有人知道她心里真正的想法,连她最亲近的爷爷都不知道。

当然,不能说她的爱情没有一点外在的客观因素的干扰,但是,在双方家长都没有动用千百年相传的习俗赋予的权威粗暴干涉的前提下,与心爱的人失之交臂,留下终生遗憾,只能说是翠翠的性格使然。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经作出过“性格决定命运”的论断,我觉得用在翠翠身上再恰当不过。

假如翠翠面对爱情不是一味娇羞懦弱、封闭自己,能勇敢地和祖父沟通、向傩送表白,那么,她一定能得到自己的爱情。

假如她能够像汪曾祺小说笔下的小英子一样,勇敢一点、主动一点,勇敢地喊出“我给你当老婆,要不要?” 向心爱的人表白自己的爱情,那么,她的爱情悲剧就不会发生。

小说结尾处写到翠翠在渡口无言等待着不可预知的爱情,更能反映了她的主体性太弱的性格残缺,而主体性太弱正是造成翠翠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使她最终无法摆脱自身的悲剧命运。

二、萧萧----愚昧风俗的祭奠品走进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古朴而奇雅的风俗画卷。

在《神巫之爱》中,对神巫作法事作了详细记述,猎取山上的小兽和野鸡要通知山神的习俗,展示了湘西古老的文化。

《阿黑小史》中一段关于油坊榨油的记叙,使人觉得古朴而神奇。

《雪晴》中新婚人家在留宿的陌生男子枕头边放上金糖的习俗,简单的仪式中充满了牧歌的抒情。

至于《媚金、豹子与那羊》中,情人要给情妇送上一只小小白山羊的习俗,则又具有传奇色彩。

给读者展示湘西古老而神奇习俗最丰富的要数《边城》和《长河》两篇了。

《边城》中的元宵夜烟花爆竹,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中秋夜的月下对歌,男女定情可走“车路”、“马路”,迎亲的喜轿和送葬的绕棺等,独特迷人。

《长河》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当地农民日常生活的禁忌和四时八节的仪式:正月里出行,必翻阅通书,选个良辰吉日;惊蛰节必从俗做荞粑吃;寒食清明必上坟;端午必包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看赛船;六月尝新,吃鲤鱼、茄子和田里新得的苞谷新米;七月中元节,作佛事、放荷花灯祭亡人;八月敬月亮,必派人到镇上去买月饼,办节货;九月重阳登高;必用紫芽姜焖鸭子野餐;腊八煮腊八粥,做腊八豆等,种种描述,简直可以称为当地的风俗史了.然而,在这些独特迷人的风俗中,有一些愚昧落后的的风俗,《凤凰》等作品中的“放蛊”、“行巫”、“赶尸”的风俗,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交织着野蛮和优美,这些无不给湘西镀上了绚丽迷人的光晕。

还有些风俗残酷地危害着人们、特别是女性生的权利、爱的权利和享受自由的权利。

如对女人的处罚方式“投洞”、“沉潭”等,《月下小景》中某某族女人同第一个男子恋爱,却只许同第二个男子结婚的习俗,更是显得荒唐而残酷。

湘女萧萧,这个单纯如白纸、清澈如小溪、灿烂如野花的女孩,是沈从文神庙中的另一座女性神像,就是当时湘西童养媳风俗的受害者的代表。

与《边城》中的翠翠相比,同为湘女,少女翠翠生活虽然不富裕,但不缺少关爱。

少女萧萧从小就沦为童养媳。

她作为童养媳出嫁时,仅有十二岁,可她的“丈夫”才是刚断奶不久,“十岁娘子一岁夫”的婚姻已够残酷的了,更何况她又遇上了一位“生来像一把剪子”那样严厉的婆婆。

未成年的萧萧成为廉价的劳动力。

在家长的控制下,幼女便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同时还受到体罚和摧残。

萧萧在婆家带丈夫、做杂事,像其他乡下人一样劳作,尽管很苦很累,还是“像墙角的蓖麻一样”自然而然地生长着。

黑夜沉沉阻挡不了大地的苏醒,生活的重担压抑不住花季少女渴望自由的心。

萧萧十五岁时,在花狗大动听的山歌声中, 爱情像野花一样自然而然地绽放了。

但萧萧的爱在宗法制封建社会是残缺的,只能如岩石下的小草,畸形地生长着。

她被比自己大十多岁的长工花狗大引诱糊里糊涂地失了身。

那个用山歌把萧萧的心窍子唱开,让她变成妇人的花狗大,个子虽大,胆量却小,尽管多次赌咒不辜负萧萧,最后却狠心丢下萧萧,一个人偷偷跑了。

仿佛在寂静的古井荡起了生活的一丝涟漪,可这涟漪不久也就消失了,生活又恢复了古井一般的沉寂。

萧萧犯下了伤风败俗的“弥天大罪”,按照族规,她将被沉潭或发卖,这也是家法家规中的恶习陋俗。

在等待按照规矩沉潭或发卖的处罚中,萧萧生下了一个“团头大眼,声响洪壮”的儿子,因生下的是儿子, 萧萧不嫁别处了。

小说结尾处,写了萧萧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看着十二岁的儿子牛儿也“接了亲,媳妇年长他六岁……,唢呐吹到门前时,新娘在轿中呜呜地哭着”。

(6)这个新娶的媳妇,岂不是又一个“萧萧”? 生命就是这样轮回的吗? 萧萧,这个当年单纯如白纸、清澈如小溪、灿烂如野花的女孩,就要成为一个婆婆,像“剪子”一样去把儿媳“暴长的机会”剪去了!这一结尾形象而深刻地告诉我们,萧萧的精神世界中还是一片荒原,她的理智被蒙蔽着,就像湘西大山之中的茅草地,原始、粗糙,她的感性生命处于一种被动的自在状态。

许多年前,萧萧接受的是这种生活,许多年后,她的后代仍将过着这种生活!她不仅是愚昧风俗的祭奠品、受害者,也是下一个受害者的加害者。

萧萧的悲剧不过是一出长剧中的一幕,这种畸形的婚俗的网,永远笼罩着萧萧们。

她们的悲剧不光是她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不禁让我们在对萧萧这类弱女子的悲剧命运发出的悲悯与哀叹,而且对造成中国社会千百年来绝少变化而黑暗的社会风俗感到愤懑。

三、老七-----困苦生活的挣扎者因为湘西的封闭落后,湘西妇女面临着“食”与“性”的冲突。

为了“食”,出卖“性”。

说到沈从文笔下的妓女形象,大家很自然地会想起《柏子》中的那位痴情的妓女。

她生活在辰河边的吊角楼里,因为生活的无着而做着出卖肉体的“生意”,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惨遭蹂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