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

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

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分析与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传输质量和效率。

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线类型,具有宽频带、圆极化、低剖面、易集成等优点,因此在卫星通信、移动通信、雷达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首先介绍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包括其辐射机制、极化特性、带宽特性等。

随后,将详细分析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包括天线尺寸的选择、馈电方式的设计、介质基板的选取等。

在此基础上,将探讨影响天线性能的关键因素,如阻抗匹配、交叉极化、增益等,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本文还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设计方案下的天线性能,为工程师和研究者在实际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总结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与优化策略,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分析与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圆极化微带天线是一种能够在空间中产生圆形极化波的天线,它具有独特的电磁辐射特性,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探测和卫星通信等领域。

了解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对于其分析与设计至关重要。

圆极化波是一种电磁波,其电场矢量在空间中随时间旋转,形成一个圆形的轨迹。

圆极化微带天线通过特定的设计和构造,能够在其辐射区域内产生这样的圆形极化波。

这种波形的特性在于,无论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如何,圆极化波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被接收,因此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广泛的适用性。

圆极化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主要基于电磁场理论和天线辐射原理。

它通过在微带天线的辐射贴片上引入特定的相位差,使得天线的两个正交分量产生90度的相位差,从而形成圆极化波。

这种相位差可以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刻蚀特定的槽口或引入附加的相位延迟线来实现。

微带天线

微带天线

缝隙两端间有一辐射电导Gs,利用级数 展开式表示,略去高阶项后可得近似结 果如下:
1
90
a
0
2
Gs
1 a
120 0
1
60 2
1 a
120 0
(a 0.350 ) (0.350 a 20 ) (a 20 )
矩形贴片天线的传输线模型
除辐射电导外,开路端缝隙的等效导纳 还有一电容部分。它由边缘效应引起, 其电纳可用延伸长度Δl来表示:
E面
FE
(
)
cos
1 2
k0b
sin
矩形贴片天线的传输线模型
半功率波瓣宽度近似值如下:
20.5H 2 cos1
1
21Leabharlann a 020.5E2sin1
0
4b
矩形贴片天线的E面方向图
矩形贴片天线H面方向图
矩形贴片天线的尺寸设计
W
c
r
11/ 2
2f 2
L 0.5g 2l
WG W 0.2g
Ms nˆ zˆEz 等效磁流源在远区产生的电矢位为
F h e jk0R
2R
S Mse jk0 xsin cos ysin sin dxdy
空腔模型理论
矩形贴片的本征函数和谐振波数
mn
cos m
a
x cos n
b
y
kmn
m
2
n
2
a b
空腔模型理论
圆形贴片的本征函数和谐振波数
w h
1.88
0.758
1
w/h<1
Zc
120
2( r 1)
ln
8h w

天线原理第十四章微带天线

天线原理第十四章微带天线
290
(14.10)
(14.11)
291
《天线原理与设计》讲稿
王建
FH (θ ) = sin θ
sin(
βh
2 βh sin θ 2
sin θ ) sin(
cos θ ) 2 βW cos θ 2
βW
(14.12)
由式(14.11)和式(14.12)可绘出矩形贴片微带天线的 E 面和 H 面方向图,如 图 14-7 所示。图中还给出了矩量法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
14.2 微带天线结构及工作原理
14.2.1 微带天线结构
微带天线由很薄( t λ0 , λ0 是自由空间中的波长)的金属带(贴片)以远小于 波长的间隔( h λ0 ,通常取 0.003λ0 ≤ h ≤ 0.05λ0 )置于一接地面上而成,如下图 14-1 所示。 微带贴片这样设计是为了在贴片的侧射方向有最大的辐射, 这可以通 过选择不同的贴片形状激励方式来实现。 选择不同的贴片组形状还可以实现端射 辐射。对于矩形贴片,贴片长度 L 一般取 λ0 3 < L < λ0 2 。微带贴片与接地面之 间有一介质薄片(称为基片)隔开。
14.2.3 馈电方式
286
287
《天线原理与设计》讲稿
王建
微带天线有许多种馈电装置形式,但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微带传输线馈电, 二是同轴线探针馈电,三是耦合馈电,如图 14-3 所示。
■微带传输线馈电
见图 14-3(a)。微带传输线馈电的馈线也是一导体带,一般具有较窄的宽度。 微带传输线馈电制造简单,易于匹配,也易于建模,但是会产生更多的表面波和 寄生辐射,在实际应用中限制了带宽(一般 2~5%)。
(a) 微带传输线馈电
(b) 同轴线探针馈电

微带天线

微带天线
微带天线
用于卫星通信技术的金属贴片
01 简介
03 结构与分类 05 分析模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录
02 特点 04 圆极化技术 06 运用
微带天线的结构一般由介质基板、辐射体及接地板构成。介质基板的厚度远小于波长,基板底部的金属薄层 与接地板相接,正面则通过光刻工艺制作具有特定形状的金属薄层作为辐射体。辐射片的形状根据要求可进行多 种变化。
简介
mps在1953年开始提出了微带天线的概念。但是,直到70年代初期,理论模型的建立更加完备且微波集成技 术快速发展,此时,微带天线才得以实际使用。
一般要求微带天线介质基片的介电常数小于等于10,厚度h小于等于波长;辐射器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 三角形或其他的规则形状。辐射贴片的形状不同,辐射特性也有所差异。
由于微带阵列天线可以实现提高增益、增强方向性、提高辐射效率、降低副瓣、形成赋形波束和多波束等特 性,故微带阵列天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国内外的学者对于微带阵列天线的研究也给予了广泛的。
特点
优点
缺点
微带天线在结构及物理性能等方面具有许多优点。
第一,剖面低,即微带天线可以做的很薄,非常适合于高速飞机及空间飞行器使用。
多元圆极化微带天线实际上是一个微带阵列,即利用多个线极化的辐射源,在相位上相差90°,保持振幅不 变以获得圆极化波,这一原理与多馈点的单个圆极化微带天线比较类似。
分析模型
目前为了更准确地求得其辐射特性,已经出现了多种物理模型来模拟微带天线。但不管是哪种理论分析法, 它们都是在求特定边界条件下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只是处理特定边界条件的方法不同,推导过程中的具体解法不 同。
已提出的物理模型有传输线模型、腔体模型、模式展开模型、金属线模型、以及辐射孔径模型等。这些方法 相互补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微带天线的分析与研究

微带天线的分析与研究

微带线本征阻抗的研究与分析及其电波传播特性微带天线(microstrip antenna)是由导体薄片粘贴在背面有导体接地板的介质基片上形成的天线。

微带天线有很多优点:①剖面薄,体积小,重量轻;②具有平面结构,并可制成与导弹、卫星等载体表面相共形的结构;③馈电网络可与天线结构一起制成,适合于用印刷电路技术大批量生产;④能与有源器件和电路集成为一体;⑤便于获得圆极化,容易实现双频段、双极化等多功能工作;⑥不需要背腔,适合于组合式设计,易于制作成印刷电路、馈线和匹配网络可以和天线结构同时制作。

微带天线的主要缺点有:①频带窄;②有导体和介质损耗,并且会激励表面波,导致辐射效率降低;③功率容量小,一般用于中、小功率场合;微带天线最初作为火箭和导弹上的共形天线获得了应用。

在设计微带天线时,与其他天线一样需要对天线性能参数预先估算,这将大大提高天线研制的质量和效果,降低研制成本。

天线分析的基本问题是求解天线在周围空间的电磁场,求得电磁场后进而得出其方向图、增益和输入阻抗等特性指标。

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简化分析模型,模型简单,但不够准确,且不适用与复杂结构的天线;另一类是全波分析模型,计算复杂,但能对各种结构微带天线进行分析。

我们用有限差分法来解决关于微带线本征阻抗问题。

微带天线上传播的电磁波可近似看成TEM波,其阻抗可用下面的公式计算:(1)式中C、L分别为微带线单位长度的电容和电感,v为波在线上的传播速度。

如假定线上不存在介质时单位长度的电容为Co,这时线的电感L将不会因为电介质的存在与否而改变。

又因介质不存在时线上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Vc,而且(2)由这个式子可解出L为(3)将L值代(1)式就可求出微带线的特性阻抗Zo(4)从上面的公式可见,求微带线特性阻抗的关键在于分别求出介质存在和不存在时线上单位长度电容C和Co。

求这些电容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求总电荷Q,另一种是根据求储藏在线上电场内的能量而推得。

微带天线工作原理

微带天线工作原理

微带天线工作原理微带天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中的天线结构,它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性能可调和工作频段宽等优点,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微带天线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微带线与辐射负载之间的耦合效应,通过合理设计微带线和辐射负载的结构参数,可以实现对天线的频率、阻抗和辐射特性的调节。

本文将从微带天线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微带天线的基本结构。

微带天线的基本结构包括微带线、辐射负载和基底板三部分。

微带线是由金属导体和绝缘基底组成的,其长度和宽度决定了天线的工作频率和阻抗匹配特性。

辐射负载是用来辐射电磁波的部分,通常是一个金属片或贴片,其结构和尺寸对天线的辐射特性有重要影响。

基底板是支撑微带线和辐射负载的部分,通常采用介质常数较小的材料,如陶瓷基板或塑料基板。

2. 微带天线的工作原理。

微带天线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微带线与辐射负载之间的耦合效应。

当微带线上有高频电流通过时,会在微带线和基底板之间产生电磁场,这个电磁场会通过辐射负载辐射出去,从而实现天线的辐射功能。

微带线的长度和宽度决定了天线的工作频率,而辐射负载的结构和尺寸则影响了天线的辐射特性。

通过合理设计微带线和辐射负载的结构参数,可以实现对天线的频率、阻抗和辐射特性的调节。

3. 微带天线的特点。

微带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性能可调和工作频段宽等特点。

首先,微带天线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可以采用印制电路板工艺进行批量生产,成本较低。

其次,微带天线的结构参数可以通过调节微带线和辐射负载的尺寸来实现对天线的频率、阻抗和辐射特性的调节,具有较好的可调性。

最后,微带天线的工作频段较宽,可以满足不同频段的通信需求。

总结:微带天线是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天线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微带线与辐射负载之间的耦合效应。

通过合理设计微带线和辐射负载的结构参数,可以实现对天线的频率、阻抗和辐射特性的调节。

微带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性能可调和工作频段宽等特点,因此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实验三微带天线仿真场分析

实验三微带天线仿真场分析

实验三微带天线仿真场分析引言:微带天线是一种采用微带线作为传输介质的天线,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造等优点。

它在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和无线通信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仿真工具对微带天线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并利用仿真场对其性能进行分析。

一、微带天线的工作原理微带天线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微带线上的电磁波传播。

微带天线由一个微带贴片和一个接地平面组成,微带贴片在微带线上形成驻波,而且驻波的谐振频率与贴片的尺寸、介质特性以及微带线自身的特性有关。

具体过程如下:1.驻波产生:微带天线通过电源将电能传送到微带贴片上,形成一定的电流分布。

这个电流分布会在贴片和接地平面之间形成一个驻波,使得能量集中在驻波点上。

2.辐射机制:在微带贴片上产生的驻波会产生电场和磁场,从而形成电磁波的辐射。

微带天线的辐射主要来自于贴片和接地之间的电场和磁场的耦合。

二、仿真工具及方法介绍本实验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CST Studio Suite对微带天线的性能进行分析。

CST Studio Suite是一款广泛应用于电磁场仿真的软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仿真能力。

实验步骤:1. 建立模型:通过CST Studio Suite软件中的模型创建工具,建立微带天线的三维模型。

在建立模型时,需要设置微带天线的贴片尺寸、介质参数以及微带线的参数等。

2.引入激励:设置微带天线的激励方式,如电流激励或者电压激励。

在仿真中,可以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以及频率,对微带天线进行激励。

3.开启仿真:设置仿真场的参数,如频率范围、网格划分等。

通过点击仿真按钮,即可开始仿真过程。

仿真后,软件会给出微带天线的各种性能参数,如辐射远场图、辐射功率等。

4.结果分析与优化: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

如根据辐射远场图分析微带天线的辐射方向、辐射范围等。

根据辐射功率进行性能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CST Studio Suite软件进行微带天线的仿真,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辐射远场图:通过仿真结果可以得到微带天线的辐射远场图,从而分析微带天线的辐射方向、辐射范围等信息。

天线原理第十四章微带天线

天线原理第十四章微带天线

E y = Ez = H x = H y = 0
式中, E0 = V0 / h , V0 为天线贴片与接地板之间的电压。
x 后面将看到,式(14.7a,b)表示的场,就是腔模理论得到的 TM 010 模的场。
289
290
《天线原理与设计》讲稿
王建
14.4.2 两个辐射缝口径上的等效磁流
这样, 微带矩形贴片天线可看作是长为 W, 宽为 h 的两个缝组成的二元阵产 生的辐射,其间距为 Le = L + 2ΔL ,如图 14-6 所示。利用等效原理,每个缝隙产 生的场与具有磁流 M s 的磁偶极子辐射场一样。
285
《天线原理与设计》讲稿
王建
第十四章
微带天线
14.1 引言
在航空、航天、卫星和导弹应用中,天线的尺寸大小、重量、造价、性能、 安装难易和空气动力学形态等都受到限制,这时可能需要低剖面的天线。现在许 多政府部门和商业公司(如移动通讯公司)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为满足这些要求, 可选用微带天线。这种天线有薄的平面结构,便于共形,制造简单,成本低。通 过选择特定的贴片形状和馈电方式可以获得所需的谐振频率、 极化、 模式、 阻抗。 同时可以通过在贴片和介质基片间加负载调整谐振频率、极化、模式、阻抗等各 参量。 微带天线工作的主要缺点是效率低、承受功率低、高 Q 值(有时甚至超过 100)、频带很窄(典型值只有百分之零点几或至多百分之几)。在一些应用中,如 政府机密部门,窄频带是所希望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如增加介质基片的高 度可以提高效率(不考虑表面波时最大可达到百分之九十)和带宽(提高大约百分 之三十五)。但是随着介质基片高度的增高将产生我们所不希望的表面波辐射, 从而使天线的极化和模式特性下降。 尽管微带天线的研究思想可以追溯到 1953 年,但是直到七十年代初期才被 人们所重视。微带天线是在微带电路出现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天线。从七十年 代中期开始, 从理论、 技术到应用对这种天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至今势头不减。 微带天线主要用在微波、毫米波段。

微带天线原理

微带天线原理

微带天线原理微带天线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天线,其原理基于微带线与天线的结合,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指向性和宽带性能。

本文将介绍微带天线的原理、特点、设计和应用。

1.微带天线的原理微带天线的原理基于微带线。

微带线是在介质基板表面维持一条导电信号轨迹,通常是金属箔,由于介质常数比空气大,因此可以大大减小微带线的尺寸,使其成为一种具有低剖面、低重量、低成本、易于制造和集成等特点的线路形式。

微带天线就是将微带线结合到天线中,利用微带线在天线周围形成的电磁场辐射出无线电信号。

微带天线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金属贴片(辐射元件)、介质基板以及接地板(衬底)。

金属贴片是微带天线的辐射元件,一般采用不同形状,如矩形、圆形、圆环等,也可以采用高阻抗元件,如螺旋线等。

对于微带天线来说,它的特性阻抗主要决定于辐射元件的形状和尺寸。

介质基板是微带天线的关键部分,它的相对介电常数决定了微带线的传输特性,从而影响了微带天线的性能。

介质基板的厚度决定了微带线的振荡频率,因此对于特定的微带天线设计,选择合适的介质基板是至关重要的。

接地板是微带天线的底部剩余部分,通常是一个大的金属板,用于提供对天线的支撑和固定,并提供与辐射元件相对的电地。

接地板的质量和大小也会影响微带天线的性能。

2.微带天线的特点与传统的针对特定频带的天线相比,微带天线具有以下优点:1)微带天线低剖面和小尺寸,可以方便地安装在各种设备和系统中。

2)微带天线具有比较宽的带宽。

微带天线的带宽主要由其介质基板的特性决定,而不是由辐射元件的几何形状决定。

微带天线比传统天线具有更好的带宽特性。

3)微带天线的指向性好。

微带天线的辐射元件制作成不同的形状,可以实现不同的指向性特性。

4)微带天线可复制性好。

由于微带天线的制作通常是通过常见的PCB板上的印刷技术实现的,因此可以非常方便地复制和大规模生产。

5)微带天线可以被集成到其他电子元件中,实现多种应用。

如微带天线可以被集成在蓝牙和Wi-Fi等通讯设备的PCB电路板中,形成各种应用形式。

微带天线

微带天线

微带天线1微带天线简介1.1微带天线结构与分类微带天线是近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天线。

早在1953年就提出了微带天线的概念,但并未引起工程界的重视。

在50年代和60年代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真正的发展和使用是在70年代。

常用的一类微带天线是在一个薄介质基(如聚四氟乙烯玻璃纤维压层)上,一面附上金属薄层作为接地板,另一面用光刻腐蚀等方法作出一定形状的金属贴片,利用微带线和轴线探针对贴片馈电,这就构成了微带天线。

当贴片是一面积单元时,称它为微带天线;若贴片是一细长带条则称其为微带阵子天线。

图1所示为一基本矩形微带天线元。

长为L,宽为W2的矩形微带天线元可看作一般低阻传输线连接两个辐射缝组成。

L为半个微带波长即为λg/2时,在低阻传输线两端形成两个缝隙a-a和b-b,构成一二元缝阵,向外辐射。

另一类微带天线是微带缝隙天线。

它是把上述接地板刻出窗口即缝隙,而在介质基片的另一面印刷出微带线对缝隙馈电。

按结构特征把微带天线分为两大类,即微带贴片天线和微带缝隙天线;按形状分类,可分为矩形、圆形、环形微带天线等。

按工作原理分类,无论那一种天线都可分成谐振型(驻波型)和非揩振型(行波型)微带天线。

前一类天线有特定的谐振尺寸,一般只能工作在谐振频率附近;而后一类天线无谐振尺寸的限制,它的末端要加匹配负载以保证传输行波。

1.2微带天线的性能微带天线一般应用在1~50GHz频率范围,特殊的天线也可用于几十兆赫。

和常用微波天线相比,有如下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低剖面,能与载体(如飞行器)共形;(2)电性能多样化。

不同设计的微带元,其最大辐射方向可以从边射到端射范围内调整;易于得到各种极化;(3)易集成。

能和有源器件、电路集成为统一的组件。

1.3微带贴片形状贴片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实际应用中由于某些特殊的性能要求和安装条件的限制,必须用到其他形状的微带贴片天线。

例如,国外某型炮弹引信天线要求半球覆盖的方向图,即E面和H面方向图在端射方向()的电平也要求在半功率电平以上,而规则的矩形或圆形贴片无法满足。

5微带天线

5微带天线

(∇
2
+ k mn ψ mn = 0
2
)
ψ mn 在磁壁处需满足的边界条件为
∂ψ mn ∂n = 0
空腔模型理论
可得内场的一般解 * < J zψ mn > 1 E z = jk 0η0 ∑ 2 ψ mn 2 * m , n k − k mn < ψ mnψ mn > 式中 * * < J zψ mn >= ∫ J zψ mn ds
微带天线工作原理—辐射机理 微带天线工作原理 辐射机理
电场可近似表达为(设沿贴片宽度和基 片厚度方向电场无变化)
E z = E0 cos(πx / b)
天线的辐射由贴片四周与接地板间的窄 缝形成。由等效原理知,窄缝上的电场 的辐射可由面磁流的辐射来等效。等效 的面磁流密度为 M s = −n × E
w + 0.264 ε e + 0.3 h ∆l = 0.412h ⋅ ε e − 0.258 w + 0.8 h
矩形贴片天线的传输线模型
当从辐射边对矩形贴片馈电时,将一条 缝隙的导纳加上长为b的传输线变换后的 另一缝隙导纳,便得出微带天线的输入 导纳:
Ys + jYc tan βb Yin = Ys + Yc Yc + jYs tan βb
jnφ
空腔模型理论
圆环贴片的本征函数和谐振波数
ψ mn
N ′ (k a )J (k ρ ) − J ′ (k a )N (k ρ ) e jnφ = n mn n mn n mn n mn
J n (k mn a ) J n (k mnb ) = ′ ′ N n (k mn a ) N n (k mnb )

Ka波段微带天线设计

Ka波段微带天线设计

1、选择合适的介质基板:考虑到 Ka波段的频率较高,我们选择相对介电常 数较高(约为2.2)的介质基板。同时,考虑到易于制造和使用,我们选择了常 见的厚度为0.5mm的基板。
2、设计辐射元的形状和尺寸: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优化设计,我 们选择了一个矩形金属片作为辐射元。通过调整其长宽比和边缘轮廓,我们可以 实现良好的频率响应和辐射性能。
一、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
微带天线是一种利用微带线或带状线作为辐射元件的天线。它主要由一个辐 射元和一个馈线两部分组成。辐射元通常由一层薄的金属导体片嵌入到介质基板 中形成。当电流在馈线和辐射元间流过时,会在导体片上产生辐射,从而形成电 磁波。
二、Ka波段微带天线的特点
Ka波段通常指18-40GHz的无线频段,具有较高的频段和较窄的带宽。因此, Ka波段微带天线的设计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3、设计馈线:为了与 Ka波段的前端设备连接,我们选择了一条特性阻抗为 50欧姆的微带线作为馈线。在设计中,我们确保了馈线与辐射元之间的阻抗匹配, 以减少信号反射和损失。
4、设计高效率馈电网络:为了实现宽角度的扫描或接收,我们设计了一个 威尔金森功分器作为馈电网络。该馈电网络可以将信号分成两个相同的部分,分 别激励辐射元的两个不同部分,从而实现宽角度的辐射。
三、Ka波段微带天线的关键设计 技术
1、选择合适的介质基板:介质基板的性质对微带天线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在选择介质基板时,需要考虑其介电常数、损耗角正切、厚度等因素。
2、设计精确的辐射元:辐射元的形状和尺寸对天线的频率响应和辐射性能 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通常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优化设计。
一、背景
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低轨道卫星通信系统在许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这种系统可以提供高速、高效的无线通信服务,用于军事、民用和商业领域。 为了实现这种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需要研究和发展 更先进的卫星天线技术。

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3)1.1研究背景及意义 (6)1.2国内外发展概况 (7)1.3本文的主要工作 (8)2 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9)2.1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9)2.2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10)2.2.1传输线模型理论 (11)2.2.2 全波分析理论 (14)2.3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 (14)2.3.1微带线馈电 (15)2.3.2同轴线馈电 (15)2.3.3口径(缝隙)耦合馈电 (15)2.4本章小结 (16)3宽带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的设计 (17)3.1天线单元的结构 (17)3.2天线单元的设计 (18)3.2.1介质基片的选择 (19)3.2.2天线单元各参数的确定 (19)3.3天线单元的仿真结果 (21)3.4本章小结 (22)4 结束语 (22)参考文献 (24)致谢 (29)1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卫星通信业务及卫星移动通信的迅猛增长,以往的微波较低频段(300MHz-10GHz)已经变得拥挤不堪,因此卫星通信中开始使用Ku波段甚至Ka波段的通信以满足大信息量的需求。

目前,广泛用于Ku波段的通信天线主要是抛物面天线,然而这种传统的天线体积大、重量沉、造价高而且调整困难。

由于物理空间的限制,这种抛物面天线体积过大不能满足某些天线的技术要求,因此天线的小型化迫在眉睫。

在某些特殊应用的领域如移动通信方面,要求天线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强的特点,而这种传统的天线尺寸大、机动性差、难与载体共形、容易暴露目标,已不再适应现代卫星通信系统的需求。

现代的卫星通信系统对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天线小型化、重量轻、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机动性,同时为了满足大容量通信的需求,要求天线具有双极化、多频性及宽带特性。

微带天线的设计和阻抗匹配

微带天线的设计和阻抗匹配

微带天线的设计和阻抗匹配微带天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的新型天线。

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集成等优点,因此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带天线的原理、设计思路、阻抗匹配方法以及实验验证等方面的内容。

微带天线是在介质基板上制作的一种天线。

它主要由辐射元和传输线组成,通过在介质基板上印制金属导带,形成辐射元和传输线,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特性实现天线的功能。

由于辐射元和传输线都印制在介质基板上,因此微带天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集成等优点。

选择合适的介质基板,根据需要选择介电常数、厚度、稳定性等参数;在介质基板上印制金属导带,形成辐射元和传输线;根据设计要求,对金属导带进行形状和尺寸的调整;为提高天线的性能,需要进行阻抗匹配等调试;选取合适的材料:根据应用场景和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介质基板和金属材料;设计形状和尺寸:根据天线设计的原理,设计合适的辐射元和传输线形状,以及其尺寸大小;考虑天线的抗干扰能力:为提高天线的性能,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天线的抗干扰能力,如设置保护区、采用滤波器等。

微带天线的阻抗匹配是实现天线高效辐射的关键环节。

通常情况下,微带天线的阻抗不是纯电阻,而是具有一定的电抗分量。

为了使天线与馈线之间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改变馈线的特性阻抗:通过调整馈线的几何形状、材料等参数,改变馈线的特性阻抗,使其与天线的阻抗相匹配;添加电阻、电容等元件:在馈线与天线之间添加适当的电阻、电容等元件,以调整天线的阻抗,实现阻抗匹配;采用分步匹配:通过在馈线与天线之间设置适当的阶梯状阻抗,逐渐接近天线的阻抗,从而实现良好的阻抗匹配。

为了验证微带天线的性能和阻抗匹配的效果,通常需要进行实验测试。

实验测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搭建测试平台:根据需要搭建测试平台,包括信号源、功率放大器、接收机等;连接测试平台:将微带天线与测试平台连接,确保稳定的信号传输;调整阻抗匹配:根据实验结果,对天线的阻抗匹配进行微调,以获得最佳的性能;进行测试:在不同的频率、距离等条件下进行测试,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评估微带天线的性能和阻抗匹配的效果。

第四讲微带天线

第四讲微带天线

第四讲微带天线一、引言上一讲介绍了对称振子和接地单极子天线。

这两种天线本质上属于线天线。

但是手机内置天线往往都不是线天线的形式,常见的PIFA天线和单极子变形天线往往都是平面天线的形式。

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和对称振子或接地单极子天线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

在现有理论基础下,由于专门对手机天线进行严格理论分析的论著还很少,所以为更加深入地理解手机天线,我们还有必要了解几种其他类型的天线的一般特性。

这一讲主要介绍微带天线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二、微带天线的结构如下图所示,结构最简单的微带天线是由贴在带有金属地板的介质基片()上的辐射贴片所构成的。

贴片上导体通常是铜和金,它可以为任意形状。

但通常为便于分析和便于预测其性能都用较为简单的几何形状。

为增强辐射的边缘场,通常要求基片的介电场数较低。

三、微带天线的特点微带天线的典型优点是:1.重量轻、体积小、剖面薄;2.制造成本低,适于大量生产;3.通过改变馈点的位置就可以获得线极化和圆极化;4.易于实现双频工作。

但微带天线也有如下缺点:1.工作频带窄;2.损耗大,增益低;3.大多微带天线只在半空间辐射;4.端射性能差;5.功率容量低。

四、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微带天线的辐射是由微带天线导体边沿和地板之间的边缘场产生的。

这可以从以下图中的情况简单说明,这个图是一个侧向馈电的矩形微带贴片,与地板相距高度为h。

假设电场沿微带结构的宽度和厚度方向没有变化,则辐射器的电场仅仅沿约为半波长()的贴片长度方向变化。

辐射基本上是由贴片开路边沿的边缘场引起的。

在两端的场相对地板可以分解为法向和切向分量,因为贴片长度为,所以法向分量反相,由它们产生的远区场在正面方向上互相抵消。

平行于地板的切向分量同相,因此合成场增强,从而使垂直于地板的切向分量同相,因此合成场增强,从而使垂直于结构表面的方向上辐射场最强。

根据以上分析,贴片可以等效为两个相距、同相激励并向地板以上半空间辐射的两个缝隙。

对微带贴片沿宽度方向的电场变化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等效为同样的缝隙。

微带天线的分析和宽频带设计

微带天线的分析和宽频带设计

1、采可以增加天线的带宽。这是因为多层结 构可以提供更多的谐振腔体,从而产生更多的谐振频率点。此外,通过在各层之 间添加适当的阻抗变换器,可以进一步扩展带宽。
2、采用多频带工作
通过设计多个独立谐振频率的微带天线,可以实现多频带工作。例如,可以 采用多个贴片或多个地面结构来产生多个谐振频率。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频率范 围内获得良好的辐射特性,从而实现宽频带工作。
3、采用可调谐谐振器
通过采用可调谐的材料或结构,可以改变微带天线的谐振频率。例如,可以 采用压电材料或磁性材料来实现频率调谐。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频率范围内获得 良好的辐射特性,从而实现宽频带工作。
4、采用超材料技术
通过采用超材料技术,可以设计出具有特殊电磁特性的微带天线。例如,可 以采用超材料结构来增强天线的带宽或改变天线的辐射方向图。这种方法可以在 不同频率范围内获得良好的辐射特性,从而实现宽频带工作。
一、宽频带微带天线的理论基础
微带天线的带宽主要受限于其辐射单元的尺寸和形状。为了提高微带天线的 带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增加辐射单元的尺寸:辐射单元的尺寸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小表面波的传 播长度,从而扩展天线的带宽。然而,这也会导致天线的尺寸增大,因此在设计 时需要权衡尺寸和带宽的关系。
二、微带天线的宽频带设计
宽频带设计是指通过调整天线的设计参数,使其在宽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的 性能。对于微带天线来说,宽频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因为微带天线的带宽 通常很窄。
1、调整几何结构:通过改变导体片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影响微带天线的带 宽。例如,可以增加导体片的面积或调整导体片的边缘曲线,以改变电流分布和 辐射阻抗,从而增加带宽。
3、阻抗:天线的阻抗是指电流在天线中流动时遇到的电阻。阻抗与天线的 辐射效率和稳定性密切相关。计算阻抗通常需要考虑天线的工作频率、形状和尺 寸,以及周围环境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等因素。

Chapter5宽频带微带天线

Chapter5宽频带微带天线

通过加载技术提高天线增益
总结词
加载技术可以改变天线的阻抗和电流分布,从而提高其增益 。
详细描述
加载技术包括在天线中添加电阻、电容或电感元件,以改变 其阻抗和电流分布。这可以增加天线的辐射效率和增益,同 时改善其阻抗匹配和带宽。
利用特殊材料改善天线效率
总结词
使用特殊材料可以改变天线的电磁波传播特性,从而提高其效率。
和分析。
矩形贴片天线通常由一个矩形金 属贴片和一块接地平板组成,通 过在金属贴片上施加适当的电压,
使其产生辐射。
矩形贴片天线的带宽可以通过改 变贴片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进行 调整,以实现所需的频带覆盖。
圆形贴片天线的设计
圆形贴片天线是一种特殊的微 带天线形式,其结构类似于矩 形贴片天线,但金属贴片呈圆 形。
chapter5宽频带微带天线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宽频带微带天线的基本原理 • 宽频带微带天线的结构与设计 • 宽频带微带天线的优化与改进 • 宽频带微带天线的挑战与展望
01
引言
天线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天线是一种用于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设备,能够有效地将传输线上的导行波 转换为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自由空间的电磁波转换为传输线上的导行波。
圆形贴片天线具有较好的辐射 特性和较宽的频带,适用于需 要宽频带覆盖的应用场景。
圆形贴片天线的带宽可以通过 改变贴片的半径和厚度进行调 整,以实现所需的频带覆盖。
三角形贴片天线的设计
三角形贴片天线是一种较为少见 的微带天线形式,其结构类似于 矩形贴片天线,但金属贴片呈三
角形。
三角形贴片天线具有较好的方向 性和较宽的频带,适用于需要定
向覆盖的应用场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Abstract (3)1 绪论 (4)1.1研究背景及意义 (4)1.2国内外发展概况 (5)1.3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7)2.1 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 (7)2.2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 (8)2.2.1传输线模型理论 (9)2.2.2 全波分析理论 (11)2.3微带天线的馈电方式 (12)2.3.1微带线馈电 (12)2.3.2同轴线馈电 (12)2.3.3口径(缝隙)耦合馈电 (13)2.4本章小结 (13)3宽带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单元的设计 (14)3.1天线单元的结构 (14)3.2天线单元的设计 (15)3.2.1介质基片的选择 (16)3.2.2天线单元各参数的确定 (16)3.3天线单元的仿真结果 (17)3.4本章小结 (18)4 结束语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2)ku波段双频微带天线的设计摘要本文的主要工作是Ku波段宽带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研究。

在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微带天线的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设计了3种不同结构的Ku波段宽带双频微带天线单元,并完成了实验验证。

依据传输线模型理论并结合软件仿真分析了3种不同结构的天线单元在天线的带宽、隔离度和增益等性能方面的差异,并作了比较,得出了性能最佳的一种天线单元结构形式。

最后,对全文的研究工作加以总结,并提出本文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关键词:Ku波段;双频;传输线模型;微带天线AbstractIn this paper, broadband dual-frequency and dual-polarized microstrip antenna at Ku band is described. Three kind s o f wideband dual-frequency and dual-polarized microstrip antenna element are proposed and their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s are completed which based o n the classical theory and a deeper stud y on broadband, dual-frequency and dual-polarization technique of microstrip antenna. From the transmission-line mode theory and simulative results, he bandwidth, isolation and gain characteristics of a microstrip patch element with various structures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compared, and an antenna element with the best performance is adopted. Based on the element described, four-element linear array and planar array is designed which adopted anti-phase feeding and dislocation anti-phase feeding technique,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technique of anti-phase feeding which suppresscross-polarized is further studied by using the even/odd theoretical analysis. Finally, w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of the paper with an outlook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es. Key words: Ku band; dual-frequency; dual-polarized; microstrip antenna1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近年来,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卫星通信业务及卫星移动通信的迅猛增长,以往的微波较低频段(300MHz-10GHz)已经变得拥挤不堪,因此卫星通信中开始使用Ku波段甚至Ka波段的通信以满足大信息量的需求。

目前,广泛用于Ku 波段的通信天线主要是抛物面天线,然而这种传统的天线体积大、重量沉、造价高而且调整困难。

由于物理空间的限制,这种抛物面天线体积过大不能满足某些天线的技术要求,因此天线的小型化迫在眉睫。

在某些特殊应用的领域如移动通信方面,要求天线具有隐蔽性好、机动性强的特点,而这种传统的天线尺寸大、机动性差、难与载体共形、容易暴露目标,已不再适应现代卫星通信系统的需求。

现代的卫星通信系统对天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天线小型化、重量轻、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机动性,同时为了满足大容量通信的需求,要求天线具有双极化、多频性及宽带特性。

微带天线以其体积小、重量轻、低剖面、成本低、易与有源器件集成、能与载体共形、易实现双频、极化形式多样性等优点在卫星通信领域备受亲睐[1][2]。

传统的卫星通信天线只工作在单一的某个频段内,单一的频段不能实现收发共用。

未来的卫星通信需要收发共用一付天线,以处理同步进行接收与发射的两个分离频段的信号,满足多个系统的通信要求,实现多系统共用和收发共用。

这需要天线能够实现双频工作,而微带天线易于实现双频或多频工作,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微带天线的双频或多频技术亦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目标的反射特性、电磁波的传播和信号的接收性能均与波的极化形式有关。

天线极化匹配良好与否,系统的效果迥然不同。

传统的卫星通信天线很难实现双极化工作,效能概率低,已不再适应现代和未来的卫星通信天线的要求。

为了适应卫星通信系统的不断升级,满足大容量通信的需求,有效解决路径衰落问题,减少天线数量、降低天线成本,实现频率复用、极化分集、极化捷变特性,要求天线能实现双极化工作。

微带天线易实现双极化或多极化工作,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宽带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集合了微带天线、双频天线和双极化天线各自的优点,不仅大大提高了天线的各方面性能,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天线的成本。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对Ku波段宽带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的研究就变得十分迫切,同时对我国在新一代卫星通信系统中占据国际有利位置具有重要作用。

该项目不仅具有广阔的经济前景,而且对保证国家安全也意义深远。

1.2国内外发展概况近年来微带天线倍受重视,由于微带天线为平面结构的谐振式天线,因此它具有平面型、小型化的特点。

但其工作频带较窄,一般矩形贴片天线的带宽只有5%。

因此,如何展宽微带天线的阻抗带宽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CamNguyen 等人提出采用不同材料的介质基片、天线加载、采用多层贴片、口径耦合等方式有效地降低了天线的Q值,展宽了频带[3-6]。

双频或多频天线能实现收发一体化的要求,D.M.Pozar和K-L Wong教授等提出采用同一贴片,通过加载或者开缝的方法改变贴片各种自然模的场分布,进而使谐振频率受到干扰,最终实现双频工作[7-11]。

Zhang-Fa Liu等人提出利用多层贴片结构形成多个谐振器,产生双频或多频段工作特性[12][13]。

双极化天线在频率复用、实现大容量通信、收发一体化、极化分集、极化捷变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层叠式结构的微带天线,S.Gao、Wansuk Yun和S.Kwon等人采用在接地板上开正交“H”型、“十”型、“T”型等缝隙的方式实现了双极化工作[14-17]。

Ku波段宽带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一方面要求天线具有双频特性,且每个频带又要求宽带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天线具有双线性极化辐射特性,而且要求具有较高的隔离度和较低的交叉极化电平。

因此,Ku波段宽带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虽然体积小,但由于要求微带天线同时实现宽频带、双极化、双频特性,具有一定的难度。

在国内,对微带天线的双频双极化技术的研究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做了不少自主性的工作。

尽管我国的通信技术在近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天线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主要为国外大公司所拥有,尤其是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技术,基本上大部分被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所垄断。

目前国内对微带天线的双频双极化技术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L波段、S波段、C波段和X波段,研究的单位主要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

这些高校对国外相关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技术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作了不少改进,并开发出了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线。

如:上海大学的X.Qu和S.S.Zhong等设计了一种用于星载SAR的S/X波段双极化天线阵[18],在S 波段和X波段分别取得了8.9%和17%(VSWR≤2)的相对阻抗带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潘雪明、焦永昌等设计了一种槽耦合的双频双极化天线单元[19],在880MHz~960MHz的GSM频段和1710MHz~1880MHz的DCS频段上取得的反射损耗均大于10dB。

国防科技大学的蔡明娟、刘克诚等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频双极化共口径微带天线[20],天线工作的中心频率分别为2.1GHz(L波段)和8.6GHz(X波段),并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微带单元进行了模拟分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朱艳玲和焦永昌等设计了一种共口径双频双圆极化微带天线[21],通过工作于主模和高次模的两辐射贴片嵌套实现了双频双圆极化辐射的要求。

但是,根据查阅相关数据库的结果,国内对Ku波段宽带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文献报道。

国外提出的Ku波段双频双极化天线,都采用多层贴片结构有效地展宽了工作频带,但采用多层贴片增加了天线的成本;两种极化的馈电网络都分布在不同的介质层上,使实现双极化的馈电方式更加复杂且匹配困难,这给天线的调试带来一定的难度。

这些天线的缺点限制了微带天线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应用潜力。

为了适应未来卫星通信系统不断升级的要求,研究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宽带双频双极化微带天线迫在眉睫。

1.3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一章:绪论。

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其次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发展概况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微带天线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主要介绍了微带天线的辐射机理,微带天线的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利用经典的传输线模型理论来分析口径耦合微带天线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