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一座城的抗战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之魂——革命领袖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 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 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 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 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卢沟桥事变后,和项英一起编 组红军游击队为新四军。任中共中 央副书记、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 率领第1、第2支队挺进苏南,开辟 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 率部在南京、上海之间打击日伪军。 继又率部北渡长江,任苏北指挥部 指挥,同八路军南下部队会师。 1940年11月,与刘少奇一起指挥 华中、新四军部队。1942年春, 领导华中军民进行“扫荡”、反 “清乡”斗争。1943年到延安, 继续参加指导华中地区和新四军的 抗日斗争。

城之光——新时代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党史研究和新四军史研究进入了新时期。从中央到地方都 坚定不移地发展新党史的研究,致力站在新时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段历 史。盐城不容置疑地站在了新四军研究的桥头堡,大专院校不仅开设了新四 军研究所,还成立了大学生新四军研究会,甚至在盐城的小学也成立了红领 巾研究院。在新四军研究方面,盐城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随着一些史料的解密,历史真相逐步清晰了起来,通过实事求是的分析, 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对有争议的、被淹没的事件也作出还原与解释。一 些关于新四军的研究书籍也走向市场,比如《刘少奇在盐城》、《抗战时期 的黄克诚》、《盐城抗战史话》等等,用详细的材料生动讲述了当年新四军 的传奇事迹。
市中心,解放路、建军路两条主干道的
交会之处,有一座被盐城市民亲切称为 “大铜马”的雕塑。一位年轻英武的新 四军战士,身背大刀、手握缰绳,骑在 高扬前蹄的战马背上,面向朝阳昂首东 望。

“大铜马”坐落的十字路口,是盐城 公路“零公里”起点。在盐城新四军纪
念馆馆长孙国栋的心中,“大铜马”更
像一个时空坐标,和与其东西相望的新 四军纪念馆与泰山庙新四军指挥部旧址 一起,串成了这座城市抗战中浴火重生 的历史轨迹。
盐城,一座城的抗战记忆
目录索引

历史坐标 城之殇 城之战——新四军的重建 城之战——新四军与八路军之会师


城之魂——革命领袖
城之光——新时代的发展 城之律——盐城党委组织建立 城之忆——新四军纪念馆 参考文献
历史坐标
源自文库
东临黄海,西襟淮扬,位于里下河下 游的盐城,河网密布,地势平坦。盐城

城之魂——革命领袖

刘少奇(1898年11月-1969年11 月)男,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革命 家、政治家和理论家。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领 导了开创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工 作。1938年11月任中共中原局书 记,随后组织力量深入华中敌后, 1945年在延安1945年在延安开展 游击战争。1941年国民党阴谋制 造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蒙受惨重 损失。他在这时被任命为新四军政 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同陈毅等一 起扭转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恢复 和发展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日武 装力量,扩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 1943年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书 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 主席。
城之魂——革命领袖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为询, 字希夷,号西平,广东惠州人,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新 四军重要领导者之一,著军事 家。 1940年10月初,指挥皖南部 队将进犯皖南泾县云岭新四军 军部万余日伪军击退,共歼敌 近3000人,在争取和员、扩大 新四军兵员、装备、给养等方 面,多次和国民党交涉与斗争, 皖南事变中在奉派与国民党交 涉时被扣押,抗战胜利后,经 中央营救获救。
城之战——新四军的重建

新四军是盐城红色革命的标志。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在开展 军事斗争的同时还开展了政权建设、恢复经济、温暖民生和创新文 化工作,其中文化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是盐城革命工作的特点。从 大后方前来支援抗战的大学生和文化人士,提升了新四军的文化层 次。皖南事变之后,大江南北许多杰出的文化战士和进步青年纷纷 向盐城聚拢,著名的华中鲁艺很快就在盐城贫儿院诞生了。在院长 刘少奇、陈毅的亲切关怀下,师生们在战斗中学习、成长,华中鲁 艺逐渐成为苏北乃至华中抗日文化的一面旗帜。华中鲁艺设置了文 学、戏剧、音乐、美术四个系,文化学习研讨氛围浓厚热烈,为部 队和地方输送了很多文化干部。刘少奇同志曾感慨地说:“华中区 的文化运动,包括华中鲁艺的文化成就,都是我们根据地的新文化 运动,我们的文化是抗日的文化,是民主的文化,是区别于国民党 专制统治下的全民文化,是老百姓参与的文化。”当时,盐阜区根 据地的城乡都有文工团、宣传队,到处激荡着抗日歌声,精彩的戏 剧每天都在上演。新四军开辟盐阜区根据地之后,积极联系当地的 士绅名流,与他们“交朋友”,取得他们的信任,通过他们来影响 当地的百姓,宣传新四军的革命思想。为了拉近与百姓的距离,陈 毅倡议并创办了“湖海艺文社”,当地的文人雅士纷纷在艺文社发 表诗歌抒发抗日情怀,赞扬革命民主政权。
城之殇
1938年3月30日,盐城首次遭日机轰炸,4 月24日,日军由东台北犯,26日,盐城沦陷。 ——摘自《盐城县志》 1938年4月26日,在绝大多数盐城人看来, 也许是极其普通,没什么特别。然而,对于当 年经历了日军入侵和盐城沦陷,如今还健在的 老人们来说,这一天,却是灾难深重,不堪回 首。 此前,自南通天生港登陆的大股日军,沿通 榆公路、串场河一路向北疯狂进攻,急于打通 苏北,与从北方南进的日军合攻徐州,他们前 几日已攻陷东台县城,不料又在盐城遭遇守军 顽强抵抗,付出重大代价。4月26日,盐城陷 落。
城之战——新四军与八路军之会师

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南京、上海和武汉等一些大 城市逐渐沦陷。华北战场斗争形势日渐严峻,于是党中央在六届六 中全会上提出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中央委派陈 毅率领新四军过江进驻苏北,通过黄桥之战,郭村战役等战斗终于 在苏北站稳了脚跟。但是由于当时国民党在江苏势力强大,只有陈 毅这一支新四军队伍是完全不够的。于是中央决定由黄克诚率领部 分八路军迅速南下支持新四军,稳固苏中根据地。黄克诚部队在淮 安开辟新的根据地之后,继而转向阜宁直至进入盐城继续南进。 1940年10月10日,新四军陈毅所部与八路军黄克诚所部在大丰白驹 狮子口桥会师。这两支队伍的胜利会师,为开辟苏北和盐阜抗日根 据地奠定了基础,确立了以苏北根据地为中心的华中革命根据地雏 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