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统计截止至2013年12月)

合集下载

南京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南京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说明

南京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我校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专业160个,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类别21个(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建筑学硕士、临床医学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美术、戏剧)、社会工作硕士、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文物与博物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图书情报硕士、出版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城市规划硕士、审计硕士等),招生规模暂定3500名,其中学术型研究生2000左右,原则上非定向类别录取(有特殊说明的除外),专业学位研究生1500名,原则上自筹经费、委托培养类别录取(有特殊说明的除外),完成学业后,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二、全国统考的思想政治理论、数学(一、二、三),非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英语(一、二)、日语、俄语,西医综合、教育学基础综合、心理学基础综合、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法律硕士联考的试题由教育部统一命题。

其他科目一般由我校自行命题。

三、在复试阶段,我校将加强对考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一般是笔试与面试相结合,并对考生的外语听力和口语进行测试。

同等学力的考生还需另外加试所报考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其中笔试科目不少于两门。

为简化程序,方便考生复试,请考生在注明报考院系、专业的同时,注明研究方向。

在复试阶段,还需进行体格检查和资格审查。

参加复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携带照片一张(近期、免冠、一寸、彩色或黑白)、准考证、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身份证及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非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携带照片一张(近期、免冠、一寸、彩色或黑白)、准考证、在校历年学习成绩表复印件(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身份证及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四、全国统考1、报名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013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核结果

2013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核结果

2013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核结果【原创版】目录1.2013 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核结果概述2.审核过程与标准3.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名单4.各高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统计5.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意义与影响正文【2013 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核结果概述】2013 年,我国对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进行了严格的审核。

此次审核旨在加强对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管理,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本文将对 2013 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审核结果进行分析,以展现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

【审核过程与标准】2013 年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审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初审和复审。

初审由各高校自行组织,对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进行全面评估,确保申请学科具备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能力。

复审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学科进行抽查,以保证审核的公正性和严谨性。

审核标准主要包括:学科建设水平、师资队伍、科研能力、培养质量等。

各高校需按照这些标准,对申请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学科进行全面建设。

【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名单】在 2013 年的审核过程中,共有 175 所高校通过了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审核。

这些高校遍布全国各地,涵盖了综合、理工、师范、医药等多个类别。

其中,部分高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较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

【各高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统计】2013 年,各高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总计为 933 个,涉及 175 所高校。

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最多的高校为清华大学,新增了 30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次是北京大学,新增了 27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此外,其他高校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数量也在 10 个以上。

【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意义与影响】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对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优化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提高培养质量;其次,它为各高校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有助于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最后,它满足了国家和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临床医学 硕士授权点 简况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临床医学 硕士授权点 简况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临床医学硕士授权点简况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临床医学硕士授权点是指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获得的一种重要的学位授予权限。

这一授权点的设立旨在培养具备临床医学领域专业能力的研究人才,提升临床医学的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推动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的深入发展。

临床医学硕士授权点的设立是对传统医学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也是顺应医学领域快速发展的需要。

对于现代医学而言,专业化的临床医学人才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急需的重要力量。

通过临床医学硕士授权点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系统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在医疗临床实践、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等领域的能力。

临床医学硕士授权点的设立不仅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还有助于推动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的创新发展。

这些专业人才将成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的中坚力量,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本篇长文将重点探讨临床医学硕士授权点的定义、背景以及其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将进一步了解这一授权点的意义和影响,探索其对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实践的未来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在文章的后续部分,我们还将总结和回顾目前临床医学硕士授权点的发展情况,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布局方式,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通过合理的结构,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性更强,内容更清晰明了,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本文中,文章的结构按照以下方式组织:1. 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临床医学硕士授权点进行概述,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并阐述临床医学硕士授权点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2.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的阐述。

- 首先,我们将详细说明硕士授权点的定义和背景,包括它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指导文件。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介绍,读者可以对硕士授权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简况表 公示

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简况表 公示

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简况表公示
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简况表是指对于某一高校或研究机构所
拥有的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进行公示的相关文件。

中药学博士学
位授权点是指该高校或研究机构被授予开展中药学博士研究生培养
工作的资格和条件,包括拥有一定的师资力量、科研条件和实验设
备等。

公示的目的在于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让社会各界了解该学
校或研究机构所具备的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基本情况,以便有
意向报考该校中药学博士研究生的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了解相关信息。

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公示内容一般包括授权点的名称、授
权学科、授权学位层次、授权点负责人、师资力量、科研条件、实
验设备、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这些信息可以让社会公众了
解该授权点的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有助于有意向报考该校中药学
博士研究生的学生进行选择和决策。

在公示期间,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官方网站、
校园公告栏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并对公示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学校或研究机构也会根据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提高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总之,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公示是对该授权点进行公开透明的一种管理举措,有利于促进学校或研究机构的办学水平提升,也有利于社会公众了解和选择相关学校或研究机构。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2013专业报名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2013专业报名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限考、学位类型 初试复试 001经贸管理学院30 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3001医药国际贸易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管理学原理④811医药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授予科学学位02医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03卫生经济与政策及医院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管理学原理④812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经济学或医院管理学04医药卫生法律研究与药事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2卫生法④813药事法规 法律基础05医学教育研究与管理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11管理学原理④814教育概论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 002基础医学院 48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601藏象理论及治则治法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内科学 ②中医基础理论(含内经)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学学位02中医脑病治则治法研究03《内经》理论及应用研究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1001温病学理论体系及临床应用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内科学 ②温病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学学位02温病治法的临床应用03温病方药的疗效机理及临床运用 04温病辨治理论及其在内伤杂病中的运用研究05运用温病学理论辨治外科疾病的研究06《伤寒论》辨证论治应用研究 ①中医内科学 ②伤寒论07《伤寒论》治法方药抗肿瘤、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临床与作用机制研究08《伤寒论》理论指导重大疑难杂症辨治的临床研究09《伤寒论》方药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10《金匮要略》疾病辨治思路研究①中医内科学②金匮要略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401古医籍语言文字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 ①中医内科学 ②医古文 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学学位 02民国医史研究①中医内科学 ②中国医学史100504 方剂学601方剂配伍理论与应用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内科学 ②方剂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学学位02方剂配伍规律与临床疗效相关性研究03传统名方的配伍方法、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04方剂配伍规则的挖掘研究 05方剂临床运用方案科学化研究 06方剂配伍规律与临床应用研究 100505中医诊断学 201证的规范化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内科学 ②中医诊断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学学位02中医诊法及辨证规律的研究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1201中医药抗感染与免疫机理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内科学或西医内科学 ②医学免疫学授予科学学位02针刀针灸医学基础与临床 03中医药抗肿瘤、抗突变延缓衰老机理研究04中医药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研究 05中医药细胞生物学及信号转导机制干预研究06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机理研究 ①中医内科学或西医内科学 ②病理学 07中医药干预应激致脑结构可塑性损伤的机理研究 100800中药学801中药配伍效应及临床应用研究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内科学 ②中药学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学学位 02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药配伍研究 03中药药性、配伍机制及应用研究 04中药抗衰老作用机理研究 05中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003第一临床医学院218100506中医内科学10 01肾脏病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内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学学位02心血管病研究03脾胃病研究04肺脏病研究05肝脏病研究06肿瘤病研究07内分泌疾病研究08风湿病研究09神经系统疾病研究105118中医内科学60 01肾脏病临床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内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临床专业学位02心血管病临床研究03脾胃病临床研究04肺脏病临床研究05肝脏病临床研究06老年病临床研究07肿瘤临床研究08内分泌疾病临床研究09风湿病临床研究10血液病临床研究11急症临床研究12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100507中医外科学501普通外科疾病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外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学学位02 肛肠外科疾病研究03 皮肤科疾病研究04 男性科疾病研究105119中医外科学20 01普通外科疾病临床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外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临床专业学位02 肛肠外科疾病临床研究03 皮肤科疾病临床研究04 男性科疾病临床研究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501脊柱病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骨伤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02骨代谢疾病研究03创伤及骨关节病研究04骨病治疗学医临床基本技能70%)授予科学学位105120中医骨伤科学15 01脊柱病临床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骨伤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临床专业学位02骨代谢疾病临床研究03创伤及骨关节病临床研究04骨病治疗学临床研究100509 中医妇科学5 01不孕症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妇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学学位02月经失调研究03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04流产类疾病研究05妇科良性肿瘤研究105121中医妇科学23 01不孕症临床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妇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临床专业学位02月经失调临床研究03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研究04流产类疾病临床研究05妇科良性肿瘤临床研究100510 中医儿科学501小儿肺系疾病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儿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学学位02小儿脾系疾病研究03小儿肾系疾病研究04小儿心肝疾病研究105122中医儿科学10 01小儿肺系疾病临床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儿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临床专业学位02小儿脾系疾病临床研究03小儿肾系疾病临床研究04小儿心肝疾病临床研究100511 中医五官科学301 中医眼科疾病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眼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科02中医耳鼻咽喉科疾病研究①中医耳鼻咽喉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学学位105123中医五官科学501 中医眼科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中医眼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授予临床专业学位02中医耳鼻咽喉方向①中医耳鼻咽喉科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105127 全科医学201中医全科理论的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①全科医学②临床技能考核(中医临床基本技能30%,西医临床基本技能70%)。

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截止至2012年底)

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截止至2012年底)
窦志华
1
三附院
谈瑄忠
1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黄一平鞠建明陈彦任爱农张健李松林韦英杰
4
苏州附属医院
张露蓉
昆山市中
尤奋强
1
江苏康缘药业
王振中
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郭青
中药学(专业)
江苏康缘药业
丁岗
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
胡浩彬
药学
本校
马宏跃于瑞莲李念光何立巍
中医外语
本校
姚欣张斌王银泉张淼徐海女
3
3
康复医学与理疗
本校
1
姜堰附院
黄晨昕
1
江阴附院
龚伟
1
中医妇科学
本校
何贵翔高月平莫蕙
4
15
一附院
卢苏施艳秋赵可宁时燕萍任青玲
4
三附院
陈霞张晓甦于红娟
2
常州附院
常惠李淑萍(七年制)
1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佩娟夏亲华
2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侯莉莉
1
徐州附属医院
徐侠(七年制)
1
中医儿科学
本校
郁晓维王明明李江全任现志
4
11
一附院
孙轶秋朱先康叶进
张洪兵
1
1
三附院
陈朝明
3
三附院
隆红艳
1
盐城附院
李志山陈光明桂玉萍
3
中医骨伤科学
本校
周临东孙玉明夏建龙
3
14
一附院
魏成建杜斌
2
三附院
杭柏亚(七年制)
1
常州附院
张曦
1
无锡附院
蔡建平张贤(七年制)

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

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

—75—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学位授予单位(盖章)名称:−−−−−−−−−−−− 代码:名称及级别:申请专业学位−−−−−−−−−−−−代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说明一、单位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3月出版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标准》中的代码填写。

二、专业学位类别名称及其代码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 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填写。

三、除另有说明外,本表填写中涉及的人员均指人事关系隶属本单位的在编人员以及与本单位签署全职工作合同(截至2016年12月31日合同尚在有效期内)的专任教师(含外籍教师),兼职人员不计在内;表中涉及的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科研奖项、教学成果等)均指署名第一单位获得的成果。

四、本表中的专业学位领域(方向)参考《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中相关专业学位类别的领域(方向)填写,填写数量由相关专业学位类别申请基本条件所要求的领域(方向)数量来确定。

五、除另有说明外,所填报各项与时间相关的内容均截至2016年12月31日,“近五年”的统计时间为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六、本表中的科研经费应是本学科实际获得并计入本单位财务账目的经费。

七、本表不能填写任何涉密内容。

涉密信息请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进行脱密,处理至可以公开后方可填写。

八、本表请用A4 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页码依次顺序编排。

封面及填表说明不编页码。

本表复制时,必须保持原格式不变。

本表封面之上,不得九、本专业学位类别获得学位授权后,本表格将做为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的材料之一。

Ⅰ专业学位简介I-1 专业学位简介对照申请基本条件,简要介绍本专业学位的办学定位、发展历程、社会与区域发展需求、与行业或职业发展的衔接、人才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等有关内容。

(限1000字)注:专业学位领域(方向)按照各专业学位类别申请基本条件的要求填写。

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

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

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2018年4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以及国家相关文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学校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门类和专业学位类别授予硕士、博士学位。

第三条学位申请人应遵纪守法、遵守学术道德规范,且达到学校规定的相应学术水平。

第二章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条组织机构一、学位评定委员会设主席1名,由校长担任;设副主席若干名,由主席任命;委员人选应当包括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学、研究人员。

委员人选应报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

二、学位评定委员会下设若干学位评定分委会。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1-2名,主席由学位委员会委员担任,一般应为学院院长。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协助学位评定委员会开展工作。

三、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是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挂靠在研究生院,负责协调处理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包括联络服务委员,组织安排会议,督办检查有关事项等。

第五条工作职责一、学位评定委员会工作职责1.审定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和办法;2.审议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建议授予学位名单;3.作出授予学位的决定;4.作出撤销已授予学位的决定;5.负责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和评估;6.审议研究生指导教师增列与认定名单,作出增列、认定的决定;7.作出撤销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决定;8.负责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省学位委员会授权的其他相关工作。

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工作职责1.审议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和办法;2.审查学院接收申请学位的名单;3.提出建议授予学位人员名单;4.提出建议撤销已授予学位的名单;5.负责学院学位授予质量的监督和评估;6.审查并建议研究生指导教师名单;7.负责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的其他相关工作。

第六条议事规则一、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定期召开。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拟增列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公示名单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拟增列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公示名单
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 指导教师遴选结果公示名单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申报专业 中医医史文献 中医诊断学 申报人单位 中医药文献所 基础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医学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附属医院 第三附属医院 第三附属医院 第三附属医院 第三附属医院 第三附属医院 无锡附属医院 姓 名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鼓楼)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鼓楼)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鼓楼)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鼓楼)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鼓楼)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鼓楼)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鼓楼) 中西医结合临 无锡附属医院 床 苏州附属医院 昆山附属医院 张家港附属医院 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连云港附属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徐州)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徐州)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徐州)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徐州)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徐州)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徐州)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徐州)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徐州)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淮安市中医院 淮安市中医院 河北以岭药业 河北以岭药业 江苏省老年医院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南通)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南通) 武进附属医院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康复医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江苏省肿瘤医院 苏州附属医院 学科建设办公室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 社会医学与卫 经贸管理学院 生事业管理 经贸管理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 经贸管理学院 信息技术学院 心理学院 孟爱凤(兼职导师) 俞 红 郑晓红 刘 嵚 张艳萍 张洪雷 李 洁 徐 佩 曾 智 宋宝香 钱爱兵 陶 林 龚庆悦 黄爱国

2013年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

2013年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

序号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国务院 中共中央 财政部 北京市委
申请单位代码 11232 11417 11417 11417 11418 11418 11418 60000 80000 80401 89611
申请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工程领域)名称) 风景园林 应用心理 工程硕士(材料工程) 新闻与传播 国际商务 汉语国际教育 工程硕士(软件工程) 公共卫生 旅游管理 翻译 教育 公共管理
序号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申请单位代码 10016 10016 10020 10020 10025 10028 10029 10031 10031 10038 10038 10038 10038 10046 10050
申请单位名称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音乐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2013年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主管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申请单位代码 10005 10005 10005 10009 10009 10009 10011 10011 10011 10012 10015 10015 10015 10016 申请单位名称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 申请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工程领域)名称 艺术 社会工作 教育 工程硕士(交通运输工程) 工程硕士(材料工程) 会计 工程硕士(食品工程) 新闻与传播 翻译 国际商务 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 会计 新闻与传播 工程硕士(机械工程)

生物与医药博士专业学位 授权点简况表

生物与医药博士专业学位 授权点简况表

生物与医药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一、授权点名称:生物与医药博士专业学位二、授权点代码:BM-PhD三、授权单位:生物与医药学院四、授权层次:博士学位五、授权范围:本授权点面向具有相关学士学位或硕士学位的申请者,主要培养具有生物与医药学科研和教学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六、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与医药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下列基本素质:1. 具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2. 具备扎实的生物与医药学科基础理论知识;3. 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4. 能够较深入地掌握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5. 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6. 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七、培养要求:本授权点的研究生培养按照“导师负责制”和“独立科研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需通过必修课程学习,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实践,以及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和实验室实习,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最终须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除了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还需要通过英语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科研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

八、培养周期:全日制博士生培养周期为3-5年。

九、招生对象:具有硕士学位或者具有相应硕士学科知识水平、研究生导师认可并经教育部同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

非华裔学生需通过我国政府奖学金委员会或者经经教育部批准、学习时间在一年以上的中文授课硕士研究生法定语言能力考试。

十、学制:全日制博士生学制不超过8年。

超过学制限期的博士生申请延长学习时间,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2年,最长不超过12年。

培养环境: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环境,本授权点在师资力量、实验设备、科研评台等方面都具备较强的优势。

学院拥有一支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他们在生物与医药领域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同时学院也与众多国内外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科研评台和资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徽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徽

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徽南京中医药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

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江苏省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截止2014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设有9所直属学院,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名,24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6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和44个硕士点。

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主持编写了第一套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和教学大纲,也为新中国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输送了第一批师资,培养并诞生了承淡安、叶橘泉等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从这里走出了9位“国医大师”(占全国的三分之一)、5位中医药界院士(占全国的二分之一),被誉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历史沿革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恢复建制)等历史时期,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开辟仙林校区,2010年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2011年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办学实力学科建设截止2014年6月,学校建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2个)和44个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9个),博士点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所有二级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和主干学科专业的教授评审权。

学校还是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具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

南京中医药介绍

南京中医药介绍

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

半个世纪以来,南京中医药大学不仅主持编写了第一套中医高等教育教材,为新中国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培养了第一批师资,还诞生并培养了承淡安、叶橘泉等新中国中医药界最早的学部委员(院士),被誉为新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坐落在六朝古都的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汉中门和仙林两大校区,其中,2002年新建的仙林校区占地1500余亩,是一座集现代建筑风格结合传统造园的艺术手法。

中文名:南京中医药大学校训:严谨治学”、“继承创新”创办时间:1954年类别:公立大学学校类型:医药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现任校长:吴勉华所属地区:中国江苏省主要院系: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硕士点:29个博士点:22个目录简介基本信息历史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成就院系设置1专业介绍中医学(国家理科基地班)1中医学(七年制)1中医学(中西医结合)1中医学1中西医临床医学1中医学(针灸推拿)1针灸推拿学1针灸推拿学(盲人大专班)1中药学1中药学(中药药理学)1中药学(临床药学)1中药资源与开发1国际经济与贸易1公共事业管理1电子商务1市场营销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护理学(涉外护理)1护理学(中西医结合)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英语校风校训机构设置荣誉称号科研成果对外交流校徽校歌近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录取分数线展开编辑本段简介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10月15日,初名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后经江苏省中医学校,扩建为南京中医学院,199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发展至今已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岁月洗礼,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

学院拥有汉中门和仙林两大校区,学校目前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学院等多所院系,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六个学科门类。

2024年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 应用统计硕士

2024年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 应用统计硕士

2024年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应用统
计硕士
以下是关于“应用统计硕士”在2024年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的示例:
学校名称:XX大学
学位授权点名称:应用统计硕士
申请类型:博士/硕士
申请领域:
1. 数据分析
2. 金融统计
3. 生物统计
4. 经济社会统计
5. 其他
研究方向:
1. 统计模型与算法
2.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3. 风险管理与精算
4. 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5. 其他
教师团队介绍:本团队拥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多名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团队成员均具备博士学位,并有多名教授和副教授。

教学与科研成果:近年来,本授权点教师团队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其中多篇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收录。

同时,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国内外统计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培养特色:本授权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与多家企业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招生与就业情况:近年来,本授权点招生规模稳步增长,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政府机构、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数据分析、市场调研、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此表格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 授权点简况表 填报 说明

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 授权点简况表 填报 说明

申请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简况表填报说明一、填表说明1. 本表用于申报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2. 授权点简况表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填报,确保填报内容的真实准确性。

3. 填写时应注意文明用语,确保填报内容符合学术规范,不存在抄袭等不当行为。

4. 填报人员应认真审查所填内容,确保无错漏之处。

二、填报内容1. 申报学校:填写申请授权点的学校名称。

2. 授权单位:填写授权该专业学位的单位名称。

3. 授权点名称:填写申请的专业学位授权点名称。

4. 学科门类:填写授权点所属的学科门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等。

5. 授权类型:填写授权点的类型,如硕士授权点或博士授权点。

6. 一级学科名称:填写授权点所属的一级学科名称。

7. 一级学科代码:填写授权点所属的一级学科代码。

8. 二级学科名称:填写授权点所属的二级学科名称。

9. 二级学科代码:填写授权点所属的二级学科代码。

10. 三级学科名称:填写授权点所属的三级学科名称。

11. 三级学科代码:填写授权点所属的三级学科代码。

12. 主要培养学位类型:填写该授权点主要培养的学位类型,如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学术型博士等。

13. 备注:填写有关该授权点的其他相关信息。

三、填报流程1. 填表人员应先登入相关系统,选择填报授权点简况表。

2. 按照系统要求逐项填写相关信息。

3. 确认填写无误后,保存并提交填报内容。

4. 填表人员应及时查看系统的审核反馈信息,并根据要求进行修改完善。

四、填报注意事项1. 填表人员应仔细核对填报内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2.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说明,应在备注栏中详细说明情况。

3. 填表人员应遵守学术规范,不得在填报内容中出现虚假信息或抄袭行为。

4. 填表人员应按照要求提交相关证明材料,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工作。

5. 填表人员应主动关注审核反馈信息,及时进行修改完善。

五、填报内容审核1. 学位点管理部门应认真审核填报内容,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学科专业一览表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学科专业一览表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学科专业一览表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药学、护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1个含17个自主设置学科):
中医学(17个含5个自主设置学科)
中西医结合(6个含4个自主设置学科)
中药学(8个自主设置学科)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2个含19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10个专业可授予专业学位):
中医学(18个含6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7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
中西医结合(7个含5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1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
中药学(8个自主设置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药学(6个)
临床医学(2个)另有2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
公共管理(1个)
注:2013年完成备案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中医养生学、中医文化、中医药信息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精神医学、中西医结合营养学、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原中药资源与鉴定)、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原中药化学与分析)、中药制药工程学。

【实用文档】-45所院校被认定为中医硕士学位授权点-

【实用文档】-45所院校被认定为中医硕士学位授权点-

45所院校被认定为中医硕士学位授权点
记者赵维婷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5年暑期办公会了解到,该局配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调整确认中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院校45所、博士授权点院校17所。

为深入推进中医药院校教育综合改革,该局还加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自今年起,所有新招收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部纳入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

2014年实际招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6156名(含中医类别全科医生),2015年计划新增培训8000名,已组织开展四期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班。

本科教育方面,确定了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42所,改革试点项目82项,重点开展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教育、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5+3”一体化、9年制)和面向基层的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此前,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医专业学位已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中独立出来,独立设置,因此对授权点进行调整确认。

《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人员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的试行办法》现已印发。

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

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

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南京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南京中医药大学属于二本大学,始建于1954年,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等历史时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重点学科。

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博士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2个)和44个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9个),博士点覆盖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所有二级学科,具有博士生导师自审权和主干学科专业的教授评审权。

南京中医药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拥有仙林和汉中门两个校区。

现有各类在校生20000余名,设有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护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心理学院共9所直属学院,24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管、理、工、经、文等6个学科门类,初步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期刊79万册,其中古籍图书3000余种4万余册;电子图书95万册;中外期刊、专利、学位论文等35种数据库。

古籍资源以明初刻本、明孤本、明稀见刻本、未刊稿本、珍贵抄本、日本、高丽早期刻本等为主。

阅览座位3000席,电子阅览座位200席。

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也是江苏省政府命名的“江苏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南京分中心,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医药卫生科学数据共享科研工程的重点参与单位,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及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的成员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硕士点学科专业一览表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5个):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药学、护理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31个含17个自主设置学科):
中医学(17个含5个自主设置学科)
中西医结合(6个含4个自主设置学科)
中药学(8个自主设置学科)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42个含19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10个专业可授予专业学位):
中医学(18个含6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7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
中西医结合(7个含5个自主设置学科)另有1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
中药学(8个自主设置学科,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药学(6个)
临床医学(2个)另有2个专业可授予专业硕士
公共管理(1个)
注:2013年完成备案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中医养生学、中医文化、中医药信息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精神医学、中西医结合营养学、中药资源学、中药鉴定学(原中药资源与鉴定)、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原中药化学与分析)、中药制药工程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