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
新疆少数民族政策

3.新进入岗位的双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要参加招聘考试、面试、体检等规定程序并具 备以下资格条件: • 母语为汉语的双语教师应该具备有教师资格证 书和普通话二乙级以上证书,具有一定的少数民 族语言表达能力。 • 母语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该有教 师资格证书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MHK)或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等级证书,其中, 初中和小学汉语教师要达到MHK三级甲等及以上, 非汉语课教师达到三级乙等及以上;幼儿园教师 要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 •
么?
•
4.新疆双语教育中长期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什
目标任务是:到2012年,基本普及少数民族学 前两年双语教育,接受学前两年双语教育的少数 民族幼儿占同年龄段少数民族幼儿的85%以上;到 2015年,少数民族中小学基本普及双语教育,接 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占少数民族中小 学生的75%左右,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达到80%左右 ;到2020年,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中小学生 占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90%以上,其中义务教育阶 段达到95%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二十条: “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 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语 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 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办法”第四条“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加强 双语教育教学,并推进学前双语教育。”第三十 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双语教学工 作。......”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应当积极推进学前双语教学工作。......”
新疆少数民族
双语政策解读
半截沟镇二马场学校 孔力卡提 2014年2月18日
26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 1、实施国家扶持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 2008—2012年,国家和自治区共投入50亿 元资金,实施学前双语教育工程,在七地 州及九县市建设2237所双语幼儿园。
• 12年,自治区财政每年投入1000 万元,重点用于七地州及九县市之外县市 双语幼儿园建设。
3、实施兵团援建双语幼儿园工程。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计划2008—2012年间投入 3500万元,扶持自治区建设双语幼儿园。 4、实施企业捐建双语幼儿园工程。亿阳集 团计划10年内投入1000万元,捐建双语幼 儿园。此外,安踏集团等企业也积极捐资 建设双语幼儿园。 5、实施学前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落实 国家专项资金1.49亿元,建设了新疆幼儿 师范学校等6个学前双语教师培训基地。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 国家政策,为新疆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少数 民族双语师资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 让更多孩子享受良好 双语教育 • 重视幼儿教育和学前 双语教育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图:孩子们在环境优美的双语幼儿园快乐玩耍。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 图:幼儿园的孩子共进午餐。
国家和自治区大力扶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 • • • 1、实施农村双语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2、实施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建设项目。 3、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 4、实施中小学双语现代远程教育建设 计划。
西藏双语教育政策的产生和发展

将 双语 政策 以 自治 区法 令 的形 式 固定下来 。虽 然在 《 组 织条例》 中只提到会议及执行公务时藏汉双语 的使用 , 但 其 中蕴涵 的双语 学 习与教 育不 言 自明。与此 相应 , 到 16 年 底 , 95 无论 是公 办小 学 还是 民办小 学 , 也无 论是 中 学还 是 专科 学校 , 在课 程设 置 上 , 既有 藏 语文 也 有汉 语 文 。在学 校 教学 用语 上 , 民办 小学 全 部使 用藏 语 , 办 公 小学 大部 分课 程 使 用藏 语 ; 中学是 以藏语 为 主 , 兼学 汉 语 。西 藏 的双 语教育 政策进 入 了初 创时期 。 二、 形成 阶段 : 十年 代后 期一 十年代 末 期 六 八 16 年 一 96年 , 汉 双 语 的学 习 和使 用 受 到 了 96 17 藏 严 重破 坏 。8 年 代 后 , 藏 双语 的学 习和 使用 重新 恢 0 西 复, 双语 政策 及 双语 教育 也逐 步走 向了正轨 。 18 国务 院第 二 次援 藏 会 议 的主 要 文 件 《 于 97年 关 改革 和 发展 西 藏教 育若 干 问题 的意见 》 同年 西 藏 自治 , 区 四届 人 大五 次会 议通 过 的 《 西藏 自治 区学 习 、 使用 和 发展藏语文的若 干规定( 试行) 的决定》 以下简称《 ( 规定 ( 试行 ) ) 18 年 的《 》和 9 8 西藏 自治 区学 习 、 用 和发 展藏 使 语文的若干规定( 试行) 的实施细则》 以下简称《 ( 细则》 ) 三 个 文 件 , 持 了“ 行 以藏 文 为 主 , 汉 两 种语 文并 坚 实 藏 用” 的指导 思想 , 明确提 出 了“ 要逐 步建立 以藏 语文 授课 为 主的教学体 系 ”标 志着西 藏双语 教育 政策 的形成 。 , 《 规定( 试行)的第三条指出: 》 藏族小学生全部使用 藏语 文教 学 。在不影 响藏语 文教 学 的前 提 下 , 高年级 从 开始 增设 汉语 文课 。 中学 、 中专 和大专 院校 藏族学 生 的 语 文课 , 以藏语 文 为主 , 同时学 习汉语 文 , 习全 国通 用 学 的汉语普 通话 。汉 族学 生 以学 习汉语 文 为主 , 种课 程 各 用汉 语文教 学 , 到适 当年级增设 藏语文 必修课 。 《 细则 》 中更 加详 细地 阐述 了藏 汉 双语 教 育 的基本 准 则 。其 中 , 十 六 条 规 定 : 族 班 使 用藏 语 文 授 课 , 第 藏 从 四年 级 开 设 汉 语 文 课 ( 镇 小 学 汉语 拼音 可 以 从 三 城 年 级 开 设 )县 以下 有 条 件 的 学 校 也 可 这 样 做 。各 地 , ( 1 定 一所 实 验小 学 和 中学进 行 改革 , 这部 分 学 市 可确 使 生高 中毕 业 时 达 到 藏 汉 文兼 通 。第 二 十 六 条规 定 : 在 建 全 以藏 语 文 授课 为 主 的教 学 体 系 过 程 中 , 须 重 视 必 汉 语文 的教学 。 这 一 系列 涉 及 双 语 教 育 的 法 令 和政 策 , 先 保 障 首 了藏语 文 自由学 习 、 用 和发 展 的平 等权 利 , 使 同时进 一 步 阐述 了藏 汉 双 语 的 关 系 。依 据 这 些 基 本政 策 , 汉 藏 双语 教育 得 到 了一定 的发 展 。 三、 发展 时期 : 十世 纪 九十 年代 二 2 世 纪 9 年代 以来 , 藏 自治 区认 真按 照 国 家 的 0 0 西
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

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一、背景。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新疆自治区教育厅提出了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推进双语教学,促进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向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三、具体措施。
1. 推进双语教学课程设置。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少数民族语言特点,制定并实施双语教学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科学等主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培训双语教师队伍。
加强对双语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工作,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确保双语教学质量。
3. 建设双语教学资源。
加大对双语教学教材、教辅、多媒体等教学资源的编写和采购力度,丰富双语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4. 加强双语教学管理。
建立健全双语教学工作机制,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监督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双语教学工作。
五、保障措施。
1. 加大对双语教学的资金投入,确保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
2. 加强对双语教学的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为双语教学提供政策保障。
3. 健全双语教学考核激励机制,对双语教学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对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和教师给予奖励和表彰。
六、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明显成效。
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将得到提高,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民族团结得到加强,社会稳定得到维护。
七、结语。
新疆双语教学实施方案的提出和实施,对于促进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民族团结,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双语教学工作取得实效。
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的现状及对策

戴庆厦(Dai Qingxia)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
主要内容:
一、中国少数民族实现双语目标的重要性 二、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的特点和类型 三、中国少数民族双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少数民族的双语,通常是指少数民 族母语和国家的通用语汉语的关系,即少数 民族既学习本族语文又学习汉语文。本文主 要介绍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的现状及对策。
(一)怎样切合实际地、科学地认识 少数民族双语的重要性?
对双语的重要性,一直存在两种认识: 一是忽视母语的应有作用: 二是对少数民族掌握汉语文的重要性估计不 足。
双语理论建设,是当前双语教育研究必须 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 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关系,应坚持语言 和谐的理论,既看到母语与通用语的相互竞 争的一面,又要看到二者互补的一面,做到 母语与通用语的和谐是有可能的。语言和谐 有利于民族和谐,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教 育、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出现了所谓的“三语”新概念、 新问题。
“三语”,就是少数民族除了学习母语和 汉语外,还要学习外语。
(三)教学法问题
中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长期以来普遍 使用传统语言教学法:翻译法、直接法、对 比法。 但不同民族在使用中又根据本族具体情况 又有不同的创造。
如何根据不同民族的实际,创造适合其语言 特点和文化特点的教学法,是我国实施双语 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后的路子将任重而 道远。
2、虽有文字,但文字不通用的民族,全部 或部分从初等教育起就使用汉语文教学。
纳西族:虽有过东巴文、哥巴文,但未能广泛推行 使用。 水族:在历史上有过水书,也只有少数人能使用。 建国后新创或改革过的文字,也因各种原因(如方 言差异、杂居等),有些也未能在这个民族中广泛 使用过。如壮、侗、哈尼、苗等民族的新文字。
双语教育''''民汉兼通''''目标解析

双语教育''''民汉兼通''''目标解析阿木古楞;白红梅【摘要】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我国民族政策、语言政策平等公正的具体表现.双语教育长期坚持''''民汉兼通''''目标是民族教育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优秀人才的保障.近几年,民族学校的学生掌握民族语言文化情况很不乐观,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实施双语教育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学生学好本民族语言文化,在此基础上学习好第二、第三语言文化,这是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顺利融入主流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也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这有利于: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跨文化交往能力,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的双语人;2.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3.培养学生的本民族认同感和中华民族认同感,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发展.【期刊名称】《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年(卷),期】2017(005)002【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双语教育;民汉兼通;语言;文化【作者】阿木古楞;白红梅【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5双语教育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一个民族跟另一个民族交际或向另一个民族学习的需要而产生的”。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对于各少数民族来说保护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的同时,理解掌握其他民族尤其是主流民族的语言文化是关系到个体甚至整个民族的发展。
截止2007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共有1万多所学校使用21个民族的29种文字开展民汉双语教育,实行双语教育的中小学在校生600多万名,每年编译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达3500多种,总印数达1亿多册。
〔1〕我国双语教育具有队伍庞大,双语种类多(如蒙汉双语、维汉双语)等特征。
教育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分析

教育政策对少数民族的影响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
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少数民族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政策,旨在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而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教育政策保障了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利在过去,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少数民族儿童面临着上学难的问题。
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教育政策,如“两免一补”政策,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和书本费,并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确保了少数民族儿童能够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
此外,国家还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力兴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方面的特点,国家实行了双语教育政策。
双语教育不仅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还能够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
二、教育政策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为了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倾斜政策。
例如,在招生政策方面,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适当的加分照顾,增加了他们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
此外,还开展了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等,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人才。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国家通过实施“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等,引导和鼓励优秀教师到少数民族地区任教,并为他们提供培训和晋升的机会,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教育信息化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国家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建设了远程教育平台,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三、教育政策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少数民族政策

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法规和政策
• 1.实施双语教育有哪些法规依据? • 我国的宪法和其他有关民族、教育的法律中都对少数民族 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实施双语 教育有所规定。主要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第十九条:“国家推广全 国通用的普通话”。第四条又指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 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弟子有,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 俗习惯的自由。”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招 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 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 讲课;并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开设汉语文课 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新进入岗位的双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要参加招聘考试、面试、体检等规定程序并具 备以下资格条件: • 母语为汉语的双语教师应该具备有教师资格证 书和普通话二乙级以上证书,具有一定的少数民 族语言表达能力。 • 母语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应该有教 师资格证书和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 MHK)或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等级证书,其中, 初中和小学汉语教师要达到MHK三级甲等及以上, 非汉语课教师达到三级乙等及以上;幼儿园教师 要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 •
•谢谢大家!
• 2.双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 1)职业道德。 • 要热爱双语教学工作,热爱少数民族学生,有高度的责任 意识,严于纪己,做好本职工作。 • 2)语言能力。 • 双语教师应该具备双语能力,能用少数民族语和汉语授课 并组织实施教学。双语能力并不是说两种语言能力能力都 一样,可以是一种语言能力强一些,而另一种语言能力能 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 3)专业知识。 • 双语教师应该有较全面的学科专业知识,非常熟悉所教学 科的内容,能够熟练地运用学科知识解释和解决教学中的 问题,并随着教学的深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 4)教学能力。 • 双语教师应该熟悉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熟悉教材和学生的 学习情况,能够按照新课改的理念设计、组织学科教学。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情况概述

族语文 ” 模式的蒙 古族学 校 , 一般 初 中以后都加 授 英语 或 日语等外语 , 实际上是“ 三语 教学” 。
东 三省也有 部分蒙 古族学校 以民族语 言授课 为主 , 授汉语 的 教 学模式 。吉林 省 、 宁省 、 加 辽 黑
龙 江省在 双语教学 的起始 年级和 学制设 置方面大
林 省朝 鲜族 中小学 共 有 10所 , 校学 生 5 0 i 在 07 0 人; 辽宁 省有 朝鲜 族 中小学 9 2所 , 在校 生 2 6 28 6 名) 。朝 鲜 族 中 小 学 基 本 采 用 朝 鲜 族 语 授 课 为 主 , 授汉语 课 的模 式 。少量 散 居 区朝 鲜 族 中小 加 学采用 部分课 程 用 民族 语 授课 , 部分 课 程 用汉 语
葛丰 交
( 新疆 维吾 尔 自治 区民委( 宗教局 ) ,新疆 鸟鲁木 齐 80 0 ) 30 2
摘
要 : 0 0年 4月 1 日至 4 月 3 日, 21 2 0 以少 数 民族 聚 居 地 区 为 重 点 , 者 跟 随 调 研 组 对 全 国 少 数 民族 笔
语 言 文 字使 用和 少数 民族 双语 教 育 工 作 情 况 进 行 了 全 面 调 研 。 文 章 重 点 分 析 全 国 民 族 地 区 目前 双 语 教 学采
为一 项 发展 能 力 , 持 因地 制宜 、 类指 导原 则 , 坚 分
尊重 学生意 愿 , 加强 宣传引 导 , 努力培 养适应 国家
及 自治 区 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需 要 的 “ 民汉 兼
通” 的双语型人 才 。
双 语教 育 的建议 。
人 民政府 关 于 加 快 民族 教 育 的决 定 》, 西 壮 族 广 自治 区教 育厅 19 9 3年 《 于壮 文进校 实验 工作 的 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3.18•【字号】新政办发[2009]40号•【施行日期】2009.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新政办发〔2009〕40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新党发〔2004〕2号),进一步加强自治区学前和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养工作,推进全区“双语”教学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004年以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区“双语”教学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双语”教师短缺压力日益增大。
自治区规划到2012年全区全面普及少数民族学前两年“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学前“双语”在园幼儿将增加到43.82万人,学前“双语”教师将增加到1.46万人,缺额约1.15万人。
到2014年,全区小学在校“双语”学生将达到118万人,小学“双语”教师将从目前的1.3万人增加到6.9万人,缺额约5.6万人;初中在校“双语”学生将达到22.5万人,初中“双语”教师将从目前的7500人增加到2.1万人,缺额约1.3万人。
为应对2014年前后出现的“双语”在校生增长高峰,及早准备,储备师资,是当前自治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自治区已启动学前“双语”教师培养、培训计划,2009年之后,中师层次学前“双语”教育专业学生批次毕业,师资持续补给,基本能够满足需求。
小学“双语”教师补充问题是2014年前自治区“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业已开展的中学“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基本可以满足2014年前后与小学“双语”教学衔接所需的师资。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介绍在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各个地区,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我国实行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
该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和融入。
国家政策支持1.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我国少数民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语言和文化是独特而宝贵的。
针对这一点,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2.推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为了让少数民族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自己的母语,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广少数民族双语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以汉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同时注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保障学生的双语能力。
双语教育的意义1.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和文化。
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是他们独有的宝贵财富,通过双语教育,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2.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认同。
通过双语教育,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
3.提高教育公平性。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通过实施双语教育政策,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机会和平等性。
双语教育的实施与措施1.学校设置双语班。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设置了专门的双语班,为学生提供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教学语言的环境。
2.编写和推广少数民族教材。
国家出台政策,编写和推广少数民族教材,为双语教育提供更好的教材资源。
3.培训双语教师。
为了提高双语教学的质量,国家组织培训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双语教师。
4.加强学校管理和评估。
为了确保双语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加强了对双语班的管理和评估,保证教学质量。
双语教育的成效1.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
通过双语教育,少数民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升学业成绩。
2.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弘扬。
双语教育使得少数民族的语言得以传承和弘扬,并在学生之间传播,使得这些语言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和认可。
双语教育政策解读新修改

❖ (4)201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新疆双语教 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 (5)2011年(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 学双语教育发展规划2010-2020)
三、双语教育的措施和办法Fra bibliotek ❖(1)模式
❖ (2)课程
❖
(3)语言
❖
(4)教材
❖ (2)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教材(通识教材 (5个)、汉语教材(17个)、04年编写, 07年和12年修改两次)。另配教程课件、 小学初中数学电子教材。
八、双语教师培训取得的显著成果
❖ (1)构建科学完整的双语教师体系(目标、 课程、教材、教学、监控、考核)
❖
❖ (2)切实缓解了双语教师短缺问题
教学能力)
❖ 3、基本条件(母语为汉语有资格证和普通话二乙 证书,母语为非汉语有教师资格证和mhk证)
❖ 4、双语教师培养采取的措施 ❖ (1)扩大招生规模 ❖ (2)加强培训模式改革 ❖ (3)加强基地建设 ❖ (4)设立特培计划 ❖ (5)开设少数民族语言课程(2012年)
六、双语教师培训采取的措施
❖ 4、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的区别
❖ (1)双语教育包括双语教学 ❖ (2) 双语教学是实施双语教育的途径
和手段
❖ 5、双语教育的作用 ❖ (1)促进了民族教育的改革 ❖ (2)拓展了信息渠道 ❖ (3)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 (4)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金
钥匙 ❖ (5)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多
❖
❖ (3)双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 高(四个认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 材分析、交流能力、授课能力)
九、质量和效益
如何看待新疆双语教育

为什么要推行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宣讲提纲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以下简称双语教育)是指在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开展相关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是新疆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标是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学习中华民族文化、国家主流文化、现代科技文化,使少数民族学生能够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获得更大发展;通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来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是法律的规定在宪法和有关法律中,专门列出条款,要求公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汉语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是包括各民族在内的中国公民都必须学习使用的语言。
作为中国的公民学习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是天经地义的。
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体现了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同时也是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交往和发展,当然也是国家的语言文字法律和民族政策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少数民族更好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
二、关于双语教育政策规定(一)双语教育是民汉兼通教育。
双语教育坚持民汉教学并重、民汉兼通培养,一直把母语教学作为双语教育工作的重点。
中小学双语教育主要有两种模式,模式1是理科用汉语授课,文科用母语授课。
模式2是全部课程用汉语授课,开设民族语文课程,不具备师资条件的学校,体育、音乐、美术可以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授课。
这两种模式都是双语教育,采取哪种模式,按照群众的意愿、教师和学生的情况由各地自行确定。
在中小学双语教育两种模式中,民族语文课程是从小学一年级起直到高中都开设,此外双语教育中还有一些涉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仍是用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进行教学的,这些课程以及相应的教学课时都是要求开齐开足的。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政策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政策
- 招生和资助优惠政策:对报考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和民族双语教学班学生,实行加分或者定向录取的优惠政策。
报考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高等学校民族班的考生,享受适当降分、择优录取政策。
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或定向录取的优惠政策,由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自行制定。
- 减免学费政策: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对在本自治区高等学校就读相关民族专业的本自治区籍学生实行减免学费政策。
- 资助政策:中小学校民族班学生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享受资助政策待遇。
- 福利待遇倾斜:适当提高民族中小学校中、高级岗位比例。
民族双语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可以单独分级分组开展分类评定。
绩效工资分配应当向农村教学点、村小学、乡镇学校教师和民族双语教育教师倾斜。
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教育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政策可以咨询当地教育部门。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旨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该政策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根据该政策,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时,可以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之间进行转换。
同时,学校将为学生提供适合本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这项政策不仅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更具有信心和动力,也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
政府在实施双语教育政策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是培养双语教师。
学校聘请的教师必须掌握本民族语言和汉语,并能够用这两种语言进行教学。
此外,政府还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提供培训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此外,政府还投资建设了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学校,以提供适合少数民族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双语教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保护和发展了各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
同时,该政策也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更好地接受教育的机会。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学生无法充分接受双语教育。
此外,由于汉语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少数民族学生通常需要掌握汉语,这也给学生造成了一些压力。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加大对双语教育政策实施的投入,并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确保所有少数民族学生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总的来说,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它旨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政府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双语教育政策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我国的语言政策

我国的语言政策
我国的语言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决策,旨在维护国家的语言稳定与语言多样性。
根据我国的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汉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语言,同时也鼓励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拥有丰富的语言资源。
除了汉语以外,
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
为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我国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
首先,我国采取了双语教育的政策,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母语教育。
在少数民
族聚居地区,学校会设立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专门班级或学校。
这种教育政策使得少数民族的孩子能够在学校中学习和使用自己的母语,保护和传承他们的语言文化。
其次,我国也积极推行民族地区的双语标识和双语宣传。
在这些地区,公共场所、标识牌、交通工具等都会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标识,以满足不同民族人民的语言需求,维护他们的语言权益。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机构,鼓励学者对少数民族语言进
行深入研究和保护。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生活调查”是这方面的一项重要调查项目,旨在了解各个少数民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和需求,为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总而言之,我国的语言政策以保护和发展汉语为主线,同时也着眼于维护多民
族国家的语言多样性。
通过双语教育、双语标识和研究保护等措施,我们致力于维护国家的语言稳定与祖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发展。
南疆双语支教实施方案

南疆双语支教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南疆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之一,这里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双语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
为了改善南疆地区的教育状况,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制定了南疆双语支教实施方案。
二、支教目标。
1. 提高南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双语教育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2. 培养南疆地区的双语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双语教学能力;3. 推动南疆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
三、支教实施方案。
1. 招募支教志愿者,通过学校、社会组织等渠道,招募一批双语教育专业的志愿者前往南疆地区支教,他们将在当地学校开展双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活动;2. 建立双语教学示范基地,在南疆地区建立双语教学示范基地,为当地教师提供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水平;3. 制定双语教学教材,根据南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地学生的双语教学教材,包括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内容;4. 开展双语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双语教师和学生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5.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支教工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支教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支教工作的有效实施。
四、支教成效。
1. 学生双语教育水平提高,通过支教活动,南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双语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得到增强;2. 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南疆地区的双语教师队伍得到了有效的培训和提升,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3. 双语教育发展势头良好,南疆地区的双语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学校和社区的双语教学环境逐渐改善,双语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
五、总结。
南疆双语支教实施方案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支教活动,南疆地区的双语教育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双语教育的发展势头良好。
希望通过持续的支教工作,能够进一步推动南疆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进步。
双语教育的意义

主题:双语教育的意义发帖人:金梅1、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政策的重要体现。
双语教育的最初目的为了解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移民或少数民族儿童的教育平等问题。
在民族地区的一些学校和在一些民族学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双语教学有利于民族教育的发展,符合当地群众的需要与愿望。
推行民族语与汉语并重的双语教学,是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2、为了适应未来“世界一体化”的需要。
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人才。
3、我国幼儿园实施汉英双语教育的最终目的为了培养双语幼儿,满足21世纪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但不能以牺牲幼儿其他方面为代价。
回帖:这是教材中的内容,呵呵呵呵回帖人:陈雪康这是教材中的内容,呵呵呵呵主题:报到区发帖人:陈雪康大家在这里报到吧,也可以打个招呼啊回帖:春燕好啊回帖人:陈雪康春燕好啊回帖:刚才报道不规范~重来一次~12春学前教育--周崇理报道~回帖人:周崇理刚才报道不规范~重来一次~12春学前教育--周崇理报道~回帖:12春滕芸我上来好久了,才看到这个报到贴,汗!回帖人:滕芸12春滕芸我上来好久了,才看到这个报到贴,汗!回帖:12春学前教育-马春晓报到回帖人:马春晓12春学前教育-马春晓报到回帖:老师晚上好,12春学前教育程小丽报到回帖人:程小丽老师晚上好,12春学前教育程小丽报到回帖:12春孙兰报到回帖人:孙兰12春孙兰报到回帖:2012春雍慧怡报道!2012春雍慧怡报道!回帖:12春李贞报到回帖人:李贞12春李贞报到回帖:12春蒋晓敏报到回帖人:蒋晓敏12春蒋晓敏报到回帖:老师~不好意思迟到啦~刚才电脑死机了~ 回帖人:周崇理老师~不好意思迟到啦~刚才电脑死机了~回帖:崇理好啊,积极发言吧回帖人:陈雪康崇理好啊,积极发言吧回帖:12春马秋萍报到回帖人:马秋萍12春马秋萍报到回帖:12春学前教育倪春燕报到回帖人:倪春燕12春学前教育倪春燕报到回帖:12春高云霞报到回帖人:高云霞12春高云霞报到回帖:恩恩,老师好回帖人:倪春燕恩恩,老师好回帖:刚看到这页,呵呵,报到!回帖人:崔丽刚看到这页,呵呵,报到!回帖:课代表来了啊,呵呵呵回帖人:陈雪康课代表来了啊,呵呵呵主题:主题大家好,今晚的主题就是讨论双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主题:什么叫双语教育发帖人:陈雪康什么叫双语教育,理解这个定义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啊回帖:所谓双语教育就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回帖人:程小丽所谓双语教育就是以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育系统,其中一种语言常常并非总是学生的第一语言。
中国的少数民族与民族团结政策(1)

结政策
汇报人:XX
20XX-01-12
• 引言 • 少数民族的政策支持 •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尊重和保障人权 •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结语
01
引言
引言
中国的多元民族构成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多数, 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教育平等
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受教育 的权利,实行教育平等原 则。
双语教育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 教育,既教授汉语又教授 少数民族语言。
优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策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 育给予优惠政策,如提高 录取分数线、增加招生名 额等。
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政策
文化传承
国家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鼓励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
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各 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THANKS
感谢观看
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
02
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
互鉴。
保障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03
尊重并保障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促进宗教和谐共处。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宣传教育,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对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树 立榜样。
通过普及普通话,打破语言障碍,促 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鼓励和支持各民族间的经济合作与交 流,推动共同发展。
鼓励跨民族通婚
在法律和政策上保障不同民族间通婚 的自由和权利,增进民族间的了解和 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要教学语言,辅以汉语教学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旨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语言能力、文化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我国自1950年以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少数民族的教育
政策,其中不乏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方针。
1984年,国
务院正式颁布《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纲要》,其中规定:“在少
数民族聚居区应当普及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逐步推广双语教育,培养掌握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合格人才。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急需拥有一批能够胜任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
因此,我国继续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并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例如,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意见》,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别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广双语教学教材、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等方式,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