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三相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及磁动势

合集下载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

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接到三相电源后,气隙内即建立旋转磁场。

这个磁场以同步转速n1旋转,幅值不变。

其分布近乎正弦,好像一种旋转的磁极。

它同时切割定.转子绕组,在其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虽然在定.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频率有所不同,但两者定量计算的方法是一样的。

本节讨论由正弦分布.以同步转速n1旋转的旋转磁场在定子绕组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一、绕组的感应电动势及短矩系数1.导体的感应电动势当磁场在空间作正弦分布,并以恒定的转速n1旋转时,导体感应的电动势为一正弦波,其最大值为导体电势的有效值为而,所以有2.整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图1 匝电动势的计算在图1(a)中,将相隔一个极距,即相差180?空间电角度的位置上放置两根导体U1和U2,并在上端用导线将它们连成一个整距线圈。

线匝下面的两个端头分别称头和尾。

由于两根导体在空间相间一个极距,则可知,若一根导体处在N极极面下,另一根导体必定处在S极极面下对应的位置,它们切割磁场所感应出的电动势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在时间相位上彼此相差180?时间电角度,每根导体的基波电动势相量则如图1(b)所示。

每个线匝的电动势为有效值在一个线圈内,每一匝电动势的大小和相位都是相同的,所以整距线圈的电动势为有效值3.短距绕组的感应电动势这时线圈节距,,则电动势和相位差不是180?,而是相差γ,γ是线圈节距所对应的电角度。

因此匝电势为式中——短距因数,。

则短距线圈的电动势为短距系数的物理含义是:由于绕组短距后,两绕组边中感应电动势不再相等。

求绕组电动势时不能像整矩绕组那样代数相加,而是相量相加,也就是把绕组看成是整距后所求绕组电动势再做折算。

二、线圈组的感应电动势及分布系数线圈组是由q个绕组串联组成的,若是集中绕组(q个绕组均放在同一槽中),则每个绕组的电动势大小.相位都相同,对于分布绕组,q个绕组嵌放在相邻α槽距角的q个槽中,对每个绕组而言,它们切割旋转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电机学-交流绕组和电动势

电机学-交流绕组和电动势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
§8-1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交流绕组的定义
感应交流电的绕组叫交流绕组
同步电机电枢绕组和异步电机定子、转子绕组结构相同, 因此统称为“交流电机绕组”,简称为交流绕组。
交流电机的绕组和电动势
§8-1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对交流绕组的要求 1)良好的导电性能; 2)一定导体数下,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动势和基波磁动势; 3)在三相绕组中,对基波而言,三相电动势必须对称,即三相 的幅值相等而相位互差120度电角度,并且三相的阻抗也要求相 等; 4)电动势和磁动势波形力求接近正弦波,为此要求电动势和磁 动势中的谐波分量尽量小; 5)用铜量少,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可靠,散热条件好; 6)制造工艺简单,检修方便。
8
9
10
S2
11 12 13
A
18
17 16 15 14
动势最大,应将第一个N极下的7、8槽也划
Y
24 12
13 1
14 2
归A相,作为X相带。因为7、8槽与l、2槽
23 11
Z 3 15
相隔一个极距,它们可分别构成整距线圈,
22 10
4 16
第二对极下13、14槽为A相带,19、20槽则 C
为X相带。
§8-2 三相单层绕组
➢三相单层集中整距绕组
槽电势星形图:连成的绕组能否得到三
1
相对称电动势呢?可以作三相绕组电动
势相量的方法来说明。因槽间角 1 60 6 电角度,若规定导体电动势穿进纸面为
60°
2
正,则图8- 4(a)所示瞬间1槽导体电动势
为正的最大,当转子转过 1角后,2槽导
体电动势才最大,因此2槽导体电动势落 5

电机学交流绕组知识点

电机学交流绕组知识点

交流绕组部分(感应电动势和磁动势)习题1.谐波电动势对电机运行有何影响?为什么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采用星型接法?谐波电动势使电机的电动势波形非正弦,产生谐波转矩和附加损耗。

为了消除3次谐波,同步电机定子绕组采用星形接法。

(三相交流电流中,各相基波电动势相位差为120度,而各相的三次谐波电动势相位差为360度,即为同相。

同理,3的倍数的各奇次谐波也为同相位。

这样接成星形时,在线电动势中不可能出现3次和3的倍数奇次谐波电动势。

当三相绕组接成三角形,3次及3的倍数奇次谐波电动势在闭合的三角形电路中被短路而形成环流,引起附加铜损耗,虽然这时只残留微少的电压降,线电动势中仍不出现这类谐波。

因此多采用星形连接。

)2.为什么交流绕组的磁动势,既是时间函数又是空间函数?用单相绕组基波磁动势来说明。

交流绕组的电流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正弦函数。

磁动势为空间函数,磁场在空间分布。

(见练习题书P.121)3.脉动磁动势和旋转磁动势有什么关系?脉动磁动势可以分解为两个旋转磁动势分量,每个旋转磁动势分量的振幅为脉动磁动势振幅的一半,旋转速度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

(分解的表达式见笔记p.3)。

等式左边为脉动磁动势,等式右边第一项为正向旋转磁动势,在空间按正弦规律分布,幅值不变,幅值位置在wt-x=0处,随时间变化,磁动势波在空间移动,移动的速度为w,所以是旋转磁动势。

等式右边第二项为负向旋转磁动势。

4.产生圆形旋转磁动势和椭圆形旋转磁动势的条件有何不同?m相对称电流流入m相对称绕组时,产生圆形旋转磁动势。

m相不对称电流流入m相对称绕组,或者m相对称电流流入m相不对称绕组时,产生椭圆形旋转磁动势。

5.如果不考虑谐波分量,在任一瞬间,脉动磁动势的空间分布是怎样的?圆形旋转磁动势的空间分布是怎样的?椭圆形旋转磁动势在空间分布是怎样的?如果观察一瞬间,能否区别该磁动势是脉动磁动势、圆形旋转磁动势或椭圆形旋转磁动势?如果不考虑谐波分量,在任一瞬间,脉动磁动势、圆形旋转磁动势和椭圆形旋转磁动势在空间分布均为正弦波,故不能区别三种磁动势。

第4章 交流电动机的磁动势、绕组和感应电动势

第4章 交流电动机的磁动势、绕组和感应电动势

60 f p
三相笼形异步电机和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
4.1 交流电机绕组产生的磁动势
定子绕组: 安放在定子铁心
槽里的交流电
枢绕组。
线圈
交流绕组的一些基本量
(1)电角度与机械角度 • 电机圆周在几何上分成 360°,这个角度称为机
械角度 • 若电机磁场在空间按正弦规律分布 • 当有导体经过 N、S 一对磁极时 • 导体中所感应(正弦)电动势的变化为一个周期,
1t
)
121NNy 2
y
2I cos1t 2I cos1t
2
2
3
2
2
4.1 交流电机绕组产生的磁动势
4.1.1 单相集中整距绕组的磁动势
4. 磁动势的幅值随时间变化
• 时间不同,磁动势的幅值大小也不同,磁动势的 幅值在随时间交变。(P74 图4-2)
• 或者可以把这种交变称为脉振。 • 这种不能移动只能脉振的磁动势,叫脉振磁动势。
磁动势以傅氏级数展开后的表示式为:
f ( ,1t) f1 f3 f5...
41
2
2
I1N1 p
c os1t
cos
1 3
4
1 2
2
I1N1 p
c os1t
cos3
1 4 1
5 2
2
I1N1 p
c os1t
cos5
...
公式中只列出了基波、3次和5次谐波,还有7次、9 次等高次谐波。
图4.4 矩形波磁动势的基波及谐波分量
fy
X
A2
X
O
1
2 iN y
a
A
X
2
4.1 交流电机绕组产生的磁动势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与磁通势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与磁通势

B
Z A
X Y
C C
Y
X
A
Z
B
二、交流绕组的排列和联接
3、确定相带 每个极距内有一个组,每个组内含有的槽 数即为每极每相槽数 q Q1 2 pm 2 。每个 极距内属于同相槽所占有的区域称为“相 带”。可见,每个相带为60度电角度。 4、画定子槽的展开图
1 23 4 56
910 17 21 15 13 18 22 14 16 19 23 11 12 20 24

Bm L

相电动势求出以后,根据星形或三角形的接法,可以求出线电动势。

三相六极异步电动机,额定频率50Hz。已 知定子槽数36,绕组为单层整距分布绕组, 每相两条支路,每个线圈的匝数为40匝, 每相绕组的基波感应电势为200V,求每极 磁通量。
Q 36 q 2 2 pm 2 3 3
1三相基波合成磁动势是一个旋转磁动势转速为同步转速旋转方向决定于电流的相序即从超前电流相转到滞后电流相二三相绕组的磁动势旋转磁动势当对称三相绕组中通过对称三相电流时所建立的三相基波合成磁动势的性质如下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 电动势与磁通势

电枢
是电机中机电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 直流电机电枢:转子 交流电机电枢:定子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要求
能感应出有一定大小而波形为正弦的电动势 三相电机:三相电动势对称 因此,电枢绕组每一个线圈除了有一定的匝数
外,还要在定子内圆空间按一定的规律分布与 连接。 安排绕组时,既能满足电动势要求,又能满足 绕组产生磁通势的要求。
6.1 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
本节讨论:由正弦分布、以同步转速旋转的旋转磁场在定子绕 组中所感应产生的电动势。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

N极面
S极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N
NS
S
N
S
A
X
单层绕组的特点: (1)最大并联支路数等于极对数; (2)不能利用短距绕组消除高次谐电势和磁势; (3)线圈数少,绕线和嵌线的工时少; (4)无层间绝缘,下线方便,槽利用率高;
YA Z B
C
X
例 3:Q=36,2P=4,绘制 a=1的三相单层交叉式 绕组展开图。
1、计算绕组参数; 2、画槽电动势星形图,划分相带; 3、连接A相绕组,画A相绕组展开图; 4、画B、C相绕组展开图。
例 4 :Q=24;2P=2;要求绘制三相单层同心式绕组。
18槽2极单层同心式绕组(a=1)
A
B
C
X
Y
Z
24 槽 4 极单层整距绕组
绕组结构参数? y=?τ=? q=? α=?
24槽4极单层整距绕组
三相4极24槽单层整距绕组
两个图的区别? 三相4极24槽单层链式绕组
判断:绕组的结构型式及绕组结构参数
τ
τ
τ
τ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同步电机
异步电机
同步电机:多用作发电机,也用作电动机,可改 变电网功率因数。
异步电机:主要用作电动机,只有特殊场合才用 作发电机。
两种类型的交流电机涉及三个共同部分:
◆交流绕组的基本结构 ◆交流绕组中感应的电动势 ◆交流绕组产生的磁动势
5.1 交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8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和磁动势

8交流电机电枢绕组的电动势和磁动势

电机与拖动
2、线圈中的感应电势 :
(1)整距线匝中 的感应电势(线匝 首尾两端相距一个 整极矩) 两导体感应电动势 分别为Ea1和Ea2


线匝基波电动势向量ET
E T E a1 E a 2
整矩线匝基波电 E 2 E 2 2 . 22 f 4 . 44 f A 动势(有效值) T
E AB 3 E A 3 E B 3 0 三相采用△接法:
三次谐波感应电动势会在绕组回路中产生三次 谐波环流,整个闭合绕组三次谐波感应电动势恰好 与环流在三次谐波阻抗上产生压降相等,因此线电 压中也没有三次谐波分量。
同理:适合于3k次谐波
思考题:三相交流发电机定子绕组一般接成什 么形式?
E 4 . 44 fqW y k q p 4 . 44 f pqW a 4 . 44 fWk q
W pqW a
y
1 a

y
kq
是一相绕组串连的总匝数
(3) 三 相 双 层 叠 绕 组
电机与拖动
一交流机:Z=24,2P=4,m=3,y1=5,画出 双层叠绕组展开图。
1、画出结构图,标出槽号 B2 21 1817 22 2、标出AZBXCY的位置 Y2 16 Z 23 2 15 24 Z 24 S1 q 2 14 2 pm 223 1 n N N2 A1 1 13A2 2 Z 24 S2 12 6 3 2p 4 Z1 4 11 Y1 56 10 y1=5 B1 7 8 9 C 1 X1 上下 C2
三相交流电机中线电压的三次谐波 三相交流电机三相绕组在空间上互隔120 度空间电角度,他们的基波感应电动势时间 相位互隔120度。三次谐波感应电动势相位互 隔360度;并且三次谐波感应电动势幅值大小 相等。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交流绕组及其电动势和磁动势

•4.2三相双层绕组
•一、基本概念
•1.线圈(绕组元件):是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绕组就是线圈 按一定规律的排列和联结。线圈可以区分为多匝线圈和单匝线 圈。与线圈相关的概念包括:有效边;端部;线圈节距等(看 图)
•4.2三相双层绕组 •一、基本概念
•2.极距τ :沿定子铁心内圆每个磁极所占的范围
•3.线圈节距y:一个线圈两个有效边之间所跨过的槽数称为线 圈的节距。用y表示。(看图) •y<τ时,线圈称为短距线圈;y=τ时,线圈称为整距线圈; •y>τ时,线圈称为长距线圈。
4.谐波的弊害
⑴使电动势波形变坏,发电机本身能耗增加 ,η↑,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运行性能
• ⑵干扰临近的通讯线路
二、消除谐波电动势的方法
因为EΦv=4.44fυNRwvΦv所以通过减小KWr 或Φr可降低EΦr
1.采用短距绕组 2.采用分布绕组,降低。 3.改善主磁场分布 4.斜曹或斜极
4.5通有正弦交流电时单相绕组的磁动势
• 二、交流绕组的分类 • 按相数分为:单相、三相、多相
• 按槽内层数分为:单层(同心式、链式、交叉 式)、双层(叠绕组、波绕组)、单双层
• 每极每相槽数q:整数槽、分数槽
•4.2三相双层绕组 •双层绕组的主要优点(P113)
•一、基本概念

•1.线圈(绕组元件):是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绕组就是线圈
⑶谐波磁场的槽距角:dγ =γd
⑷谐波磁场的转速:nr = ns主磁极的转速( 同步转速)
⑸谐波感应电动势的频率:fv= pv* nv/60 = vp ns/60=vf1
⑹谐波感应电动势的节距因数kpv ⑺谐波感应电动势的分布因数kdv ⑻谐波感应电动势的绕组因数kwv= kpv kdv ⑼谐波电动势(相值)

三相绕组的磁动势―旋转磁动势

三相绕组的磁动势―旋转磁动势

三相绕组的磁动势―旋转磁动势
三相绕组的磁动势―旋转磁动势在分析了单相绕组磁动势的基础上,把A、B、C三个单相绕组所产生的磁动势波逐点相加,就可得到三相绕组的合成磁动势。

各次谐波逐一分析:
1、基波: 当对称三相绕组通以对称三相交流电流时,A、B、C三相绕组各自产生的脉振磁动势基波表达式为: 利用三角公式可写成
三相合成磁动势为: 令,则: 通过0,120度,240度几个时刻的波幅点,可分析出旋转磁动势波幅旋转的角速度和转速。

从上边的分析知:当某相电流达最大值,旋转磁动势的幅值就转到该相绕组的轴线处。

即基波合成磁动势的旋转方向就是电流相序方向。

三相旋转磁动势基波的性质: 1)、旋转磁动势,转速为同步转速,转向与电流相序相同。

2)、幅值F1不变,为各相脉振磁动势幅值的1.5倍,旋转磁场为圆形旋转磁场。

3)、某相电流达最大值时,三相基波合成磁动势幅值恰好在这一相绕组的轴线上。

2、谐波磁动势: 次数为5、11、17、23等的合成磁动势为转向与基波相反的旋转磁动势; 次数为7、1
3、19、25等的合成磁动势为转向与基波相同的旋转磁动势; 次
数为3、9、15、21等的合成磁动势为零; 谐波波长为基波的1/v,转速为基波的1/v,极对数为vP。

谐波在电机中引起附加损耗,振动和噪音等。

3、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定子磁场: 气隙基波磁场和谐波磁场均在定子、转子绕组内感应电动势。

由于谐波磁场的极对数和转速与基波磁场的不同,其在转子绕组内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与主磁通所感应的电动势的频率就不同;因而它与转子电流作
用产生无效的转矩。

但谐波磁场在定子绕组内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为: 它影响定子电流,所以归为漏磁场。

三相对称交流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产生的合成基波磁动势 -回复

三相对称交流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产生的合成基波磁动势 -回复

三相对称交流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产生的合成基波磁动势-回复问题,提供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推导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三相交流绕组和基波磁动势。

三相交流绕组是指由三个绕组组成的电磁线圈,每个绕组与另外两个相邻绕组之间相隔120度电相角。

而基波磁动势是三相对称交流电流通过绕组时所产生的磁场的分量,它是由基波电流引起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电磁感应定律。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线圈中通过变化的磁场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同样地,当线圈内通过电流时,也会产生磁场。

这两个过程是相互关联的。

在三相对称交流绕组中,三相电流可以表示为:Ia = I * cos(ωt)Ib = I * cos(ωt - 2π/3)Ic = I * cos(ωt - 4π/3)其中,I是电流幅值,ω是角频率,t是时间。

这三相电流的相位差为2π/3,即120度电相角。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三个绕组中的磁场分量来确定合成基波磁动势。

磁动势与线圈中的电流成正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求取每个绕组中的磁动势分量来获得整个绕组的基波磁动势。

首先考虑绕组A,其磁动势可以表示为:M_a = N_a * I_a,其中N_a是绕组A的匝数。

由于I_a = I * cos(ωt),所以绕组A的磁动势分量为:M_a = N_a * I * cos(ωt)。

同样地,绕组B和绕组C的磁动势分量分别为:M_b = N_b * I_b = N_b * I * cos(ωt - 2π/3) 和M_c = N_c * I_c = N_c * I * cos(ωt - 4π/3)。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三个磁动势分量进行合成。

由于三个绕组的相位差为2π/3,所以它们的磁动势分量之间存在相位差。

我们可以假设绕组A的磁动势分量在t = 0时刻达到最大值,并且它具有相位0。

那么,绕组B和绕组C的磁动势分量分别在t = 0时刻存在相位差为-2π/3和-4π/3。

电机学-三相交流绕组

电机学-三相交流绕组
F 1 0 .9 a I 2 q 2 a p 1N q k q 1 ky 1 0 .9 Ip N 1k N 1
绕组系数:
kN1 kq1ky1
• 单相绕组产生的基波磁势仍然是正弦分布脉振磁势,磁 势幅值位置与绕组轴线重合,时间上按正弦规律脉振。
f1F1c整理o 课件 c sost
§7-3 单相绕组的磁势
整理课件
§7-3 园形旋转磁势
• F+波是一个旋转波,在气隙空间以角度 速ω旋转,转速为:
1 60f n160pf p (r/min) • 单相正弦脉动磁势可以分解为两个转向相 反的园形旋转磁势。
整理课件
§7-4 三相基波磁势合成旋转磁势
ia 2I cos t • 三相对称电流: ib 2I cos( t -1200 )
y1
为多匝线圈和单匝线圈。
与线圈相关的概念包括: 有效边;端部;线圈节距等
节距Y1(跨槽数)—— 一个线圈的两个线圈边之间沿电枢气隙圆周上的跨距称为节距,用
y 1 表示。节距可用长度单位表示,常用槽数表示。
整理课件
第六章 三相交流绕组基本概念
• 单层绕组一个槽中只放一个元件边; • 双层绕组一个槽中放两个元件边。
•分析思路
1)双层整距绕组可以等 效为两个整距单层绕组
2)两个等效单层绕组在空 间分布上错开一定的角度, 这个角度等于短距角;
3)双层短距绕组的磁势
等于错开一个短距角的两
个单层绕组的磁势在空间
叠加。
kq1qFqF c11 q ssiniq2 n
F1 2Fq1
sin2 2si2n
2 整理课件
2
§7-2 (2)双层短距绕组的磁势
F0或 F0
每极合成磁动势幅值大小为: F 1 2 3 F 1 2 3 0 .9 Ip N 1k N 1 1 .3I5 p N 1k N 1

三相交流绕组

三相交流绕组
5
2、线圈 图片 7 线圈由一匝或多匝导线绕成。
端部 有效边
3、节距
首端
末端
线圈两边所跨定子圆周上旳槽数,用y1表达,y1应 接近电机旳极距τ
=整距
y 短距
1 长距
= Q 极距
2P
4、槽距角
相邻槽之间旳电角度α
p 3600
Q
Q : 定子槽数
6
返回
7
5、每极每相槽数
q Q 2 pm
m:相数
绕制不便。
(2p=2,Q=24)
27
二、链式绕组 链式绕组旳线圈具有相同旳节距。就整个绕组外形来看, 一环套一环,形如长链。链式线圈旳节距恒为偶数。
例:三相6极36槽绘制链式绕组展开图
q Q 36 2 2Pm 2 3 3
1号向右连,36号向左连,且节距相等,然后用极间连 线(红线)按相邻极下电流方向相反旳原则将六个线圈 反向串联,得A相绕组。
例:绘制4极3相36槽旳双层叠绕组展开图。
解:
p2
Q 36
m 3 36 9 q 36 3
22
222
绘制槽电动势星形图和相带划分同上,取y1=8。
15
电机学图1/叠绕组.SWF 16
按相邻极下电流必须相反旳原则,将各极相组连接起 来,构成相绕组,图中实线为上层边,虚线为下层边。 因为N极下旳极相组A与S极下旳极相组X旳电动势相位 相反,电流方向也相反,应将极相组A和极相组X反向 串联或反向并联。
B: 7 8 9
25 26 27 X: 16 17 18 38 35 36
C: 13 14 15 31 32 33 Z: 4 5 6
22 23 26
12
也可按图4-2 (b)所示分相, 得到一种对称 旳120度相带绕 组。因120度相 带合成电动势 较60度相带合 成电动势小, 所以一般采用 60度相带绕组。

000 绪论讲解

000 绪论讲解

绝缘等级
A
E
B
F
H
允许温度 OC 105 120 130 155 180
4.结构材料:制造电机所需要的其它金属材料。
8
绪论
二、铁磁材料的磁特性 1.磁化特性:铁磁体会被外磁场磁化,即 铁磁体内磁筹受外
磁场作用形成附加磁场,而呈现出很强的磁性。
2.高导磁性: 铁心磁导率 Fe 0 空气:0 4 10 7H/m
《电机学》目录
第二篇 三相异步电动机 第7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8章 三相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及磁动势 第9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理论 第10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性能
3
《电机学》目录
第三篇 同步电机 第11章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12章 同步发电机的基本理论 第13章 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第14章 同步发电机的异常运行和突然短路 第15章 同步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 第四篇 直流电机 第16章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 第17章 直流电机的运行
10
绪论
0.3 电机理论中常用的基本电磁定律
一、电磁感应定律 (两种形式) 1.运动电动势
e B l v (方向:右手定则)
2.变压器电动势
e N d(方向:右手螺旋定则)
dt 二、电磁力定律
f B l I (方向:左手定则)
11
绪论
三、电量与磁量、电路定律与磁路定律对比
电路
电动势 E
3.饱和特性: Fe 常数 磁化曲线 B f (H ) 呈非线性。
9
绪论
4.铁心损耗: 磁滞损耗: ph f Bm2
在交变磁场作用下,铁磁体内的磁筹反复被磁化,磁筹 反复转向产生摩擦引起的损耗。 涡流损耗: pe f 2 Bm2 d 2 / Re

同步电机-交流绕组的电动势和磁动势

同步电机-交流绕组的电动势和磁动势
同步发电机
基本构成:定子、转子、气隙、励磁绕组、电枢绕组。 横截面图:凸极式、隐极式。
Y C
Y C
A
N
.
n1
S
X
A
N
n1
S
Z
B
Z
.
B
X
同步电机的基本知识和结构
§7-2 同步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同步发电机
作为发电机运行时,用一原动机拖动 转子旋转,转子励磁绕组中通入直流 电,从而在气隙中产生一旋转的磁场, 该磁场切割定子上的电枢导体,电枢 绕组便感应出交流电动势。设气隙磁 A 密按正弦分布,则在定子三相绕组里 感应出正弦变化的三相电动势,交流 电动势的频率取决于电机的极对数 p 和转子转速 n,若电机为一对极,当 转子旋转一周时,导体中感应电动势 变化一个周波。
§8-1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交流绕组的性能要求
1)良好的导电性能;
2)一定导体数下,获得较大的基波电动势和基波磁动势;
3)在三相绕组中,对基波而言,三相电动势必须对称,即三相的幅值相等而 相位互差120度电角度,并且三相的阻抗也要求相等;
4)电动势和磁动势波形力求接近正弦波,为此要求电动势和磁动势中的谐波 分量尽量小;
§8-1 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关于交流绕组的基本概念
2)每极每相槽数 q 指定子槽数 三相电机中,为了保证电气上的对称,每相绕组所占的槽数 应该相等,并且均匀分布,因此,要形成 2p 个极的电机,应将 定子总槽数 Z分为2p个等分,每极下的槽数为 Z/ 2p,每极下的 槽数再按m相分,(一般 m=3),所以每极每相槽数为
2)用电枢槽数表示,单位为槽/极;
Z / 2p
180电角度或 电弧度 3)用空间电角度表示;

交流绕组的电动势和磁动势

交流绕组的电动势和磁动势
交流绕组的电动势和磁动势
三相对称绕组在一对磁极中相带具有什么分布规律?
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
A-Z-B-X-C-Y
课程讲解
课程总结
课后作业
2023年4月25日星期二11时0分23秒
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
旋转磁场是交流电机工作的基础,在交流电机理论中有两种旋转磁场
1、机械旋转磁场
课程讲解
通过原动机拖动磁极旋转可以产生机械旋转磁场。
课程导入
课程讲解
课程总结
课后作业
用图解法分析——不同时刻三相合成磁动势
三相对称绕组通入三相对称电流,产生的
课程导入
基波合成磁动势是一个幅值恒定不变的圆
形旋转磁动势,它有以下主要性质:
课程讲解
(1)幅值是单相脉动磁动势最大幅值的3/2倍。
课后作业
Bm——磁通密度的最大值
Bav——正弦分布磁通密度的平均值, Bav=
2 Bm

一根导体电动势的有效值与电动势的频率和每极磁通量成正比,频率一定时,电动势
仅与每极磁通量的大小成正比。
二、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课程导入
1、整距线圈的电动势
课程讲解
课程总结
c1
E t Ec1-Ec2
Et
E c1 2.22 fΦ1
ky1 sin
y1

90
采用短距线圈主要为了削弱高次谐波,从而改善波形。
c2
三、线圈组的电动势
2、分布绕组
课程讲解
课程总结
课后作业
E q 4.44fqk y1Φ1
S
q个线圈为集中绕组
N
课程导入
S
N
1、集中绕组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习题答案

交流电机的绕组电动势和磁动势习题答案

第三篇 交流绕组的电动势和磁动势一、填空题:1. 已知一台三相交流电机,Q =36,2p =4,采用双层短距叠绕组,y 1=5/6τ,则绕组的每极每相槽数q =__________,槽距角α=__________,基波节距因数K p 1=__________,基波分布因数K d 1=__________,绕组基波因数k dp 1=__________。

已知三相交流电机,Q =54,2p =6,绕组为三相双层叠绕组,其q = 槽,τ= 槽,若y 1=7/9τ,则k p 1= ,k d 1= ,k dp 1=__________。

3;20︒;0.9659;0.9659;0.9333;9;0.9397;0.9659;0.9082. 单相绕组通以正弦电流产生 磁动势,其基波磁动势最大幅值为F φ1= ,波幅位于 。

脉振;119.0dp k pI N ;该相绕组的轴线上 3. 单层分布绕组每相有 个线圈组,每个线圈组由 个线圈串联而成,最大并联支路数a max = ,每相串联匝数N 1= 。

双层分布绕组每相有 个线圈组,每个线圈组由 个线圈串联而成,最大并联支路数a max = ,每相串联匝数N 1= 。

p ; q ;p ;1k pqN N a= 2p ; q ;2p ;12k pqN N a =4. 一个整距线圈的两个有效边,在空间相距的电角度为_______,若电机的极对数为p ,则在空间相距的机械角度为_______。

180︒;180p︒ 5. 一个在空间作余弦分布的脉振磁动势可以分解为两个旋转磁动势,两个磁动势的幅值为原脉振磁动势最大振幅的_________,转速相等,均为n 1=_________,转向_________。

一半;160f p;相反 6. 一个三相对称交流绕组,2p =2,通入f =50Hz 的三相对称交流电流,其合成基波磁动势为 ,其幅值 F 1= ,转速n 1= 。

圆形旋转磁动势;111.35dp N Ik ;3000/min r7. 若消除相电动势中的v 次谐波,在采用短距方法时,应使线圈节距y 1= 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三相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及磁动势[内容]交流电机包括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两大类,这两类电机只是转子结构不同,但定子结构及其电磁性能完全相同:①定子绕组结构相同;②定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相同;③定子绕组产生的磁动势相同。

这三点构成了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

本章分别对这三个共同问题进行分析。

[要求]●掌握交流绕组的构成及连接规律。

●掌握每相绕组基波感应电动势公式,短距系数、分布系数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

●掌握采用短距绕组和分布绕组可以削弱高次谐波电动势的原理。

●掌握单相绕组基波磁动势和三相绕组基波合成磁动势的性质。

8.1 三相交流绕组一、交流绕组的分类交流绕组的分类方法较多。

按每个槽内放置线圈边层数可分为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

按各线圈的连接规律,单层绕组又可分为链式、同心式和等元件绕组;双层绕组又可分为叠绕组和波绕组。

按线圈节距还可分为短距绕组和整距绕组。

表8.1.1给出了交流绕组的各种分类情况。

其中叠绕组和波绕组的线圈形状如图8.1.1所示。

表8.1.1 交流电机绕组的类型按槽内层数分按连接方式分按线圈节距分应用范围单层绕组链式同心式等元件整距绕组小型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双层绕组叠绕组短距绕组整距绕组1.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2.大中型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波绕组短距绕组整距绕组1.水轮发电机定子绕组2.绕线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二、交流绕组的几个基本概念1.极距τ相邻两个磁极轴线之间沿定子铁心内圆的距离称为极距τ,如图8.1.2所示。

极距τ常用每极所占的定子槽数来表示,若定子槽数为Z ,磁极对数为p ,则2Zpτ=(8.1.1) 2.线圈节距y一个线圈的两个有效边之间沿定子铁心内圆所跨过的距离称为线圈节距y ,如图8.1.1所示, 线圈节距常用线圈跨过的槽数表示。

为使每个线圈具有尽可能大的电动势或磁动势,节距y 应等于或接近于极距τ。

把y =τ的绕组称为整距绕组,y <τ的绕组称为短距绕组。

双层绕组常采用短距绕组,因为短距绕组能改善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使其更接近于正弦波。

3.电角度电机一个圆周的几何角度为360°,称为机械角度。

从电磁观点看,一对N 、S 极构成一个磁场周期,定子导体每掠过一对磁极,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就变化一个周期,为360°电角度。

如果电机的极对数为p ,则整个定子内圆为p ×360°电角度,即电角度= p ×机械角度 (8.1.2)4.槽距角α相邻两个槽之间的空间电角度称为槽距角α,如图8.1.3所示。

图8.1.1 叠绕组和波绕组图8.1.2交流电机的极距若电机的极对数为p ,定子槽数为Z ,则360p Zα⨯=(8.1.3) 5.每极每相槽数q要排列出对称的三相绕组,必须将每个磁极范围分成三等份,分别安放U 、V 、W 三相绕组。

每个磁极内每相绕组所占的槽数称为每极每相槽数q 。

若定子相数用m 表示,则2Zq pm=(8.1.4) 6.相带每个磁极内每相绕组所占的电角度αq 称为相带。

显然每个相带为60°电角度,所以也称为三相60°相带。

三.三相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及分布规律 1.三相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1)对称原则:三相绕组的结构完全一样,但在电机的圆周空间互相错开120°电角度; (2)电动势相加原则:线圈两个边中的感应电动势应该相加,线圈与线圈串联也应符合这一原则;(3)均匀原则:各相绕组在每个磁极范围内所占的槽数应相等,均等于q 。

2.三相绕组按相带分布规律根据对称原则,三相绕组的首端U1、V1、W1(或末端U2、V2、W2)在空间应依次相距120o 电角度;根据电动势相加原则及相邻磁极(N 、S )下导体感应电动势方向相反的特点,每相绕组的首端和末端应相距180o 电角度;根据均匀原则,在每个磁极范围内,三相绕组应各占一个相带。

因此,三相绕组在每对极下按相带的分布规律依次为U1、W2、V1、U2、W1、V2,它们各自占q 个槽(一个相带),如图8.1.4所示。

图8.1.3 槽距角示意图四、三相单层绕组定子每个槽内仅放置一个线圈边,所构成的绕组为单层绕组。

由于一个线圈有两个边,故线圈总数等于定子槽数的一半。

单层绕组有三种绕法,现举例说明。

[例8.1.1] 有一台三相交流电机,极数2p =4,定子槽数Z=24,试画出单层绕组展开图。

[解](1)计算极距τ、每极每相槽数q64242===p Z τ 234242=⨯==pm Z q (2) 分相每个槽用一条竖线表示,并依次编号1,2,…,24。

按60°相带(每一相带占q =2个槽)对每个槽进行分相,各相带排列次序为:U1、W2、V1、U2、W1、V2,如表8.1.2所示。

表8.1.2 按60o相带分相表磁极 N 极 S 极 N 极 S 极 相带U1W2 V1 U2 W1V2U1W2V1U2W1V2槽号 1,23,45,67,89,10 11,12 13,14 15,16 17,18 19,20 21,22 23,24(3)组成线圈,构成一相绕组组成线圈和构成一相绕组,应遵循电动势相加原则,现以U相为例进行说明。

属于U相的共计有1、2、7、8、13、14、19、20等八个槽,如果1、2、13、14处在N极面下,则7、8、19、20必然处在S极面下,两者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相反,所以异性极面下属于同一相的导体可以组成线圈。

实际上,只要将这8根导体顺着电动势方向串联起来就行了,至于串联的先后顺序,那是无关紧要的。

因此按串联先后顺序不同,单层绕组可分为链式、同心式和等元件绕组三种,如图8.1.5所示。

图8.1.5(a)为链式绕组展开图。

其特点是将属于U相的2-7,8-13,14-19,20-1槽导体分别连接成4个节距相等的线圈。

并按电动势相加的原则,将4个线圈按“头接头,尾接尾”的规律相连,构成U 相绕组。

链式绕组的线圈端部连线较短,比较省铜。

图8.1.5(b)为同心式绕组展开图。

其特点是将每对极面下属于同一相的导体连成同心式线圈。

在第一对极面下,将属于U 相的1、8槽的导体组成一个线圈,2、7槽的导体组成另一个线圈,然后将它们串联成一个线圈组。

同理,在第二对极面下,将属于U 相的13、20槽的导体组成一个线圈,14、19槽的导体组成另一线圈,两者串联成另一线圈组。

最后将两个线圈组串联成一个相绕组。

同心式绕组的制造工艺比较简单,但端部连线较长。

图8.1.5(c)为等元件绕组展开图。

其特点是各线圈(又称元件)尺寸相同,节距τ=y =6均为整距。

在第一对极面下,将属于U 相的1、7槽的导体组成一个线圈,2、8槽的导体组成另一个线圈,然后将它们串联成一个线圈组。

同理,在第二对极面下,将属于U 相的13、19槽导体组成一个线圈,14、20槽导体组成另一线圈,两者串联成另一线圈组。

最后将两个线圈组串联成一个相绕组。

由图8.1.5(b)、(c)可知,每对极面下都有一个属于U 相的线圈组,所以单层绕组的每相线圈组数和磁极对数相等。

V 、W 两相绕组的连接规律与U 相完全相同,只是V 、W 两相绕组的首端依次与U 相首端相差120O、240O空间电角度。

单层绕组除以上三种形式外,如果把链式绕组和等元件绕组结合起来,例如在q =3的情况下,还可以得到所谓的交叉式绕组或称为交叉链式绕组。

比较三个图形可以看出,等元件绕组节距为整距,而链式和同心式绕组节距不为整距。

但无论哪一种绕组,组成U 相的8根导体并未改变,只是串联的先后次序不同而已,因此这三种接法的感应电动势一样大。

从电动势大小来看,链式和同心式绕组与等元件绕组一样,都属于整距绕组。

单层绕组的优点是线圈数少(仅为槽数的一半),结构简单,嵌线较方便,不存在层间绝缘问题。

但在电磁性能上,单层绕组为等效整距绕组,不能利用短距来改善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故电机铁损和噪声较大,起动性能较差。

因此,单层绕组一般用于10kW 以下的小容量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五、三相双层绕组双层绕组每个槽内嵌放上、下两层线圈有效边,中间用层间绝缘隔开,线圈的一个有效边嵌放在某槽的上层,另一个边则嵌放在相隔为节距y 的另一槽的下层。

故双层绕组的线圈总数与定子槽数相等。

三相双层绕组分叠绕组和波绕组两种。

叠绕组的任何两个相邻线圈都是后一个叠在前一个上面,而波绕组的任何两个串联线圈沿绕制方向像波浪似地前进,如图8.1.1所示。

下面以三相双层短距叠绕组为例,说明双层绕组的排列及连接规律。

[例8.1.2] 有一台三相交流电机,极数2p =4,定子槽数Z=24,试画出双层叠绕组展开图。

[解](1)计算极距τ、每极每相槽数q64242===p Z τ 234242=⨯==pm Z q (2) 分相见图8.1.6,将槽依次编号,每槽的上层边用竖实线表示,下层边用虚线表示。

按60°相带(每一相带占q =2个槽)对上层有效边进行分相,各相带排列次序为:U1、W2、V1、U2、W1、V2。

(3)组成线圈,构成一相绕组双层绕组可连接成整距绕组τ=y ,或短距绕组τ<y ,为了改善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多采用短距绕组。

现以U 相为例,说明短距绕组的连接方法。

为了连成短距绕组,取线圈节距y =5(比极距6=τ短一个槽)。

线圈跨过5个槽,即线圈的两个边为1-6。

如1号槽的上层边与6号槽的下层边连接起来,构成1号线圈,2号槽的上层边与7号槽的下层边连接起来,构成2号线圈,依此类推。

将第一个极面下属于U 相的1、2号线圈顺向串联起来构成一个线圈组,再将第二个极面下属于U相的7、8号线圈串联构成第二个线圈组。

按照同样方法,另两个极面下属于U相的13、14号和19、20号线圈分别构成第三、第四个线圈组。

这样每个极面下都有一个属于U相的线圈组,所以双层绕组的每相线圈组数和磁极数相等。

最后,根据电动势相加的原则把属于U相的4个线圈组串联起来(首接首、尾接尾),组成U相绕组,如图 8.1.6所示。

各线圈组也可以采用并联连接,通常用a表示每相绕组的并联支路数。

对于图8.1.6,只有一条支路,则a=1。

对于容量较大的电机,电流较大时,各线圈组可采用并联连接。

如本例绕组也可以构成2条或4条并联支路,即a=2或a=4。

由于每相线圈组数等于磁极数,其最大可能并联支路数a max等于每相线圈组数,也等于磁极数,即a max=2p。

V、W两相绕组的连接规律与U相完全相同,只是V、W两相绕组的首端依次与U相首端相差120O、240O空间电角度。

双层绕组的主要优点是:所有线圈尺寸相同,有利于绕制;端部排列整齐,有利于散热;通过采用适当的短距,可以改善电动势和磁动势的波形。

所以双层绕组主要应用在中、大型交流电机中。

8.2 交流绕组的感应电动势交流电机工作时,气隙中存在一个以同步转速n1旋转的磁场,定子绕组切割这个旋转磁场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