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中职会计专业教材改革——以《基础会计与实务》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为例
中职会计专业教材改革——以《基础会计与实务》的活页式
教材开发为例
应华
【期刊名称】《教育界》
【年(卷),期】2024()14
【摘要】随着“三教”改革的推行,国家倡导中职学校开发和使用活页式教材。
基础会计作为中职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教材建设尤为重要。
文章以《基础会计与实务》的活页式教材开发为例,从融入思政内容、设计导学案、将本地企业作为实操案例、融合“岗课赛证”内容、重构教学框架、开发二维码教学资源等方面阐述开发中职会计专业活页式教材的策略,以期为中职会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应华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武夷旅游商贸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职业教育新工科类专业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实践——以计算机类专业活页式教材开发为例
2.“知行合一、通专融合”职业学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路径的探索——以《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实用英语》新型活页式教材开发为例
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活页式教材研发研究——以《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页式教材研发为例
4.“三
教”改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开发与设计探索——以《BIM建模技术与应用基础》教材开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我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放眼全国、逐级建设的原则,根据“国家急需、全国一流、面向专业”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信息化水平,带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变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探索基于资源库应用的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为社会学习者提供服务,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功能定位资源库定位于“能学、辅教“,服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I。
“能学”指有学习意愿并具备基本学习条件的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均可以通过资源库, 自主选择进行系统化、个性化的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辅教”指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授对象和教学要求,利用资源库灵活组织教学和培训内容、辅助教学实施,实现教学和培训目标。
三、建设思路资源库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
其中,“一体化设计”是前提,资源库建设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结合专业特点和信息化特征,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资源建设、平台设计以及共建共享机制的构建,形成整体系统的顶层设计;“结构化课程”是重点,资源库的标准化课程要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覆盖专业核心课程、展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成果、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满足网络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需要;“颗粒化资源”是基础,库内资源的最小单元须是独立的知识点或完整的表现素材,单体结构完整、属性标注全面,方便用户检索、学习和组课。
四、建设内容(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要联合参建单位对接职业标准、技术标准,贯彻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共同制定并实施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二)基本资源。
一般指涵盖专业教学标准规定内容、覆盖专业基本知识点和技能点,颗粒化程度较高、表现形式恰当,能够支撑标准化课程的资源。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焦红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析-基于“课程思政”视角焦红发布时间:2023-05-29T03:03:05.34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6期作者:焦红[导读] 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对《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然后针对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
最后,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分析,证明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财经商贸类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11摘要:本文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对《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析。
文章首先介绍了“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然后针对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的特点,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
最后,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分析,证明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财经商贸类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引言:《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作为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的一门技能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报表编制与财务分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课程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领域的不断变革和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改革理念的提出,《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的教学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指在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课程教学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
在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中,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对会计实践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社会和国家会计工作领域发展的关注和认同。
二、《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1.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出的必须实现的教育目标,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财务管理》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和效果分析
《财务管理》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和效果分析张瑞龙摘要:《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实现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方法优化,实现把课堂让给学生,打破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界线,利用线上资源拓宽学习途径,增加课堂互动和分组讨论,注重过程化考核和课堂表现。
并从学习期望、价值体验、学习忠诚、学习满意四个方面设计问题,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课程教学;学习期望;学习体验;学习满意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
课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石,学生专业能力培养靠课程实现,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支撑了专业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
课程教学从环节上表现为一个教学链,从课前预习、课堂参与、过程考核、课后总结、效果评价,每个环节互相关联而不能脱节。
课程教学又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参与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主体之间又是互动的关系,互相影响教学过程的体验感。
所以课程教学改革既要从教学环节上设计得当,又要从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视角,增强教学体验,最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财务管理课程《财务管理》课程是财务管理、会计学和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基于企业角度研究财务管理,利用价值形式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熟悉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最新发展,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理财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传统的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后以学生完成作业和习题练习的教学模式,存在教学以教师讲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学生课前不预习或教师课前对学生的学情不掌握;课堂教师满堂灌,学生学习累,教与学的双方体验均不好;学生在课堂上是否理解或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难以掌握;学生课后投入的时间教师难以掌控等诸多问题。
会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
会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项目建设总结报告一、项目完成情况及总体质量(一)专业(群)建设完成情况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同创新。
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大力开展工学交替的订单培养模式。
学校建立了包含行业专家、企业专家、高校教师、校内专业教师等为成员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与会计教研室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会计专业建设的全过程。
专业建设委员会不定期召开座谈会,沟通信息,了解企业实际需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实习实训大纲与方案等。
另外,我校与企业都建立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校企合作,具体做法是:新生入学时,可以通过进入飞宏冠名班等班级学习,在校期间,除了学习文化课程,还邀请校企合作方的专家到学校对学生进行实训培训。
另外,还安排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实习期结束后直接到企业就业。
学生在校期间采取模块化教学,到企业实习期间突出岗位技能训练,进行轮换工作岗位多岗锻炼,既保证"工学交替”试点工作的正常开展,又保证“工学交替"试点工作的质量。
坚持中高职衔通,系统培养。
中高职衔接是建设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全国职教大会的举措之一。
几年来,我校按区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通过与联办院校共同办学,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主要是与联办大专和本科教学。
中高职贯通培养主要是"2+2"衔接模式,即当年招收的中专、大专贯通培养的学生,在中职学校注册中职学籍,完成两年中职教育后,第二年通过参加成人高考升入联办学院就地在本校学习,完成两年大专教育,再升入本科学习,由联办院校颁发大专或本科教育毕业证书。
中职阶段由中职学校组织教学管理,招生计划单列,纳入贯通培养学校招生计划。
大专和本科阶段由参加成人高考和对接学院组织单独招生考试,纳入当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由联办学院办理录取手续注册学籍。
金课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高级会计学为例
会计教育金课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以高级会计学为例喻晓宏摘要:为培养重操守、兼备扎实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经世致用会计人才,打造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本文在分析高级会计学的金课建设思路基础上,探讨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学习资源库等方面设计的建设,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可以为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金课;高级会计学;课程建设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指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该文件对本科专业建设、本科教学与课程质量等主题提出了非常明晰的要求。
同期,课程思政也被正式纳入文件,教育部明确要求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金课”不仅要求课程的高质量,还要担负起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责任。
目前各高校按照教育部要求纷纷开展金课建设,挖掘思政元素,加强对人才价值观的引领和知识、能力的培养。
《高级会计学》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必修课程,是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基础上,对一些特殊行业、特殊业务、特殊呈报的会计问题进行研究,是一门充分展现财务会计学科的前沿性和复杂性,并融入财务会计理论和特殊、新兴的实务处理问题于一体的课程。
《高级会计学》涉及的内容,或者属于会计领域前沿性问题、或者是企业经济运行中正在面临复杂的新问题。
这些内容的会计处理影响着财务报表众多项目,与企业的战略也与盈余管理有密切关联,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资本市场、报表广大使用者都有着重大影响,一直以来是会计专业中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
2021年6月长沙理工大学将高级会计学列为校级金课建设项目,建设以来取得不少成果。
高职会计专业构建“需求—能力”模块式课程体系研究
高职会计专业构建“需求—能力”模块式课程体系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会计职业的广泛需求,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不能有效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应用能力较为薄弱等问题。
构建一种符合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尤为紧迫。
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开始重视“需求—能力”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旨在更好地结合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通过对不同专业领域的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个人发展特点,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会计专业如何构建符合“需求—能力”模块式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为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解决当前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与实际需求紧密联系的能力培养,导致毕业后面临就业能力不足的困境。
通过构建“需求—能力”模块式课程体系,旨在实现课程内容与就业需求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研究目的还在于探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通过研究,希望可以为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推动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和教学成果的增强,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高职会计专业构建“需求—能力”模块式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
构建符合市场需求、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对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优化设计研究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优化设计研究发布时间:2023-03-27T08:04:26.32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第57卷作者:李西杰[导读] 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李西杰山东协和学院商学院,山东济南 250109)【摘要】随着“大、智、移、云、物、区”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并被广泛应运用到课程教学中。
本文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特点,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对课程进行教学优化设计,从而为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其他相关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一、教学理念1、课程性质与地位。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会计学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的坚实的基础。
在多年的会计教学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在基础会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进行了系统的优化设计,从而使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取得了长足发展,得到了学生、领导的一致肯定和认可。
2、教学理念。
坚持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运用大数据分析解决复杂会计问题等方面能力,构建线上线教学、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将课堂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质疑、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式相结合,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创意、创业的四创能力。
以开启学生内在潜力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课程模块设计1、课程设计思路(1)汪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
会计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重点,专业知识以掌握会计的基本技能为重点,突出会计理论的针对性、实用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内容整合的创新研究
《 审计 学 》 《 、 财务 报 表 分 析 》 《 计 软 、会
件 技 术》 《 计模 拟实 验》 。在会 计 、会 等 学专 业教 学 中教师 不仅要 不 断更新 教
学 内 容 ,将 会 计 基 本 理 论 与 当 前 产 减值 中分 别 介 绍公 允 价 值计 量 , 财 务 管 理学 》 《
门 课 程 中 ,这 门 课 一 般 在 第 六 学 期 开
践 能力 , 养优 秀的会 计 人才 。 培
一
、
会 计 学 核 心 课 程 内 容 现 状 分
这样 做不仅 有利 于教 师对 教学 内容 的 把握 ,而且 有利 于学生 对 知识 的深 入 理解 和应 用 。具 体模 块划 分如 下 :
计 学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一 般 包 括
蛰
《 财务会 计学 》 会计 核算 基础 部分 大 在 量 重复 ( 会计假 设 ,会计 信息 质量 特 教 学模 式存 在的 问题 ,我们 提 出对会
计 学 核 心 课 程 内容 进 行 整 合 ,采 用 模 块 制 教 学 模 式 , 以 更 有 利 于 学 生 的 发 展 。这 里 昕 说 的 整 合 不 只 是 对 各 门 课 程 重 复 内容 的 删 减 ,而 是 改 变 会 计 学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原 有 的学 科 制 ,将 全 部
( ) 立 会 计 规 范体 系及 企 业 会 一 建 计 工 作 组 织 模 块
析 及 存 在 的 问 题
近年 来 ,教育 部及 各高 校 为了使
教 材 更 好 适 应 不 同 层 次 学 校 学 生 的 需 要 , 励 教 师 采 用 白编 教 材 , 以 各 门 鼓 所 会 计 学 核 心 课 程 的 教 材 很 多 ,但 总 体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建设方案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建设方案(2012-2013年)专业建设负责人:沈永希副教授专业建设团队:校内人员:张阿芬教授张萍副教授傅建木副教授潘琼珍副教授邵建忠副教授吴秋红讲师李清阳讲师行业企业人员:庄惠忠(泉州市宏兴记账公司总经理、会计师)陈少华(泉州市公正会计师事务所主任、注册会计师)陈克清(泉州华南税务师事务所总经理、注册税务师)兰茂泉(泉州海思机构咨询公司总经理)郑长江(泉州市财政局、高级会计师)王天送(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博士)骆铁(厦门德润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的精神和福建省泉州市有关“海西”的发展战略及学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依据“海西”和泉州会计人才的需求趋势,立足学院会计专业的实际,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起源于泉州商业学校和泉州供销学校中专时期两校的会计专业,开设于1979年,2004年升格为高职高专的会计专业,至今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为泉州地区乃至全省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合格财会人才,在福建省有较高的美誉度。
现有在校生637人,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4%。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7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4人,助教2人;硕士生导师1人;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咨询工程师、国际项目经理各1人,高级会计师1人,会计师3人,“双师”素质教师占91.7%;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5人,院级专业带头人4人,院级骨干教师8人。
本专业现有固定的标准化教室14间,其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室8间,会计电算化实验室2间,配置108台电脑和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基本满足会计专业教学的需要。
本专业现有校外实习基地7个,与泉州宏兴代理记账公司、泉州公正会计师事务所、泉州市华南税务师事务所、乔丹体育、恒利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协作关系。
高职“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改革新审视
摘要“经济法基础”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高职审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财经商贸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当前,教育界和学术界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和认识逐渐深化。
笔者在分析课程与思政之间内在逻辑性的基础之上,认为“经济法基础”课程与思政存在天然耦合性,并对“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目标进行了重构和描述,提出了“一体五翼”价值目标体系,进一步从思政元素映射、思政资源多样、思政手段创新、思政考核优化四个方面创新性地阐述了“经济法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审视;目标重构;教学改革A New Review of the Reform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in “Fundamentals of Eco⁃nomic Law ”//FANG ShuoyangAbstract The “Fundamentals of Economic Law”course is a core course of accounting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it is also a compulsory professional course commonly of‐fered by higher vocational auditing,marketing,e-commerce,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ma‐jors.At present,the education and academic circles have grad‐ually deepened the research and understanding of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logic of courses and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there is a natural coupling between the“Fundamentals of Economic Law”course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constructs and describes the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 of the “Fundamentals of Economic Law”course,proposes the“One Body and Five Wings”value goal system,and further elaborates the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strategy of the“Economic Law Fundamentals”course from four aspec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 mapping,diversifi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eans,and op‐tim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ssessment.Key words 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new review;reconstruction of the goal;teaching reform课程思政理念自提出以来,以燎原之势对高校专业及课程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
基于“以赛促教”的《会计学》课程建设探索--以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
产吐々科技论枯2020年第19卷第20期基于“以赛促教”的《会计学》课程建设探索—以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为例□祝振华【内容摘要】会计类学科竞赛《会计学》课程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学院目前会计类学科竞赛存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市场人 才需求不一致;教学内容不符合标准;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单一呆板导致学生兴趣不高等现象的一些问题,本 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构建了合理的学科竞赛内涵体系,不断促进《会计学》课程建设。
【关键词】《会计学》;课程建设;学科竞赛【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校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会计学》优秀课程”(编号:Y K2018020304002) 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祝振华(1989 ~ ),女,陕西岚皋人,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绩效管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中指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并 提出开展技能竞赛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以赛促学,以赛 促教,以赛促建”。
在会计类学科竞赛过程当中通常使用真 实的会计资料和单据式样,要求学生模拟真实工作程序进行 操作,从而为学好《会计学》课程奠定基础。
技能大赛同时也 存在一些不足,例如: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市场人才需求不一致、教学内容不符合标准、教学采取的形式等都影响着教学 成果。
_、理论综述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断积累过程中,不同的学者通 过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研究理论,例如:乔桂强在《专业 赛事对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作用分析》中提出要通过技能比 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陈小波在《以赛促学一一种高 效率的技能教学新模式》中强调以技能竞赛推动教学改革,从教师能力、学生的素质教育、学校组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 新的要求。
吴湘在《以会计技能大赛,推动会计课程改革的 思考与实践》分析了与技能比赛相关的会计岗位技能、会计 从业资格证之间的关系,以实现《会计学》成为适应市场需求 的特色课程。
基于“两性一度”标准的中级财务会
2022年11月第25卷第21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Nov.,2022Vol.25,No.21基于“两性一度”标准的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李 彩(河南工学院 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摘 要]“两性一度”是教育部提出的金课建设标准,意指各类课程教学要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在深刻理解“两性一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中级财务会计的课程特点,发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考核四个方面存在问题,由此提出了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提升课程高阶性;优化教学模式和形式,突出课程创新性;变革教学设计和考核,增加课程挑战度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两性一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2.21.065[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2)21-0223-030 引 言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做了“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等文件,深入探讨了建设中国金课的具体要求和实施路径。
“两性一度”由此提出,强调课程教学要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其中,高阶性要求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课程内容要有广度和深度,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创新性要求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要及时将学术研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要求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双主体都要有较高的要求,指出课程设计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科学“增负”,严格考核考试评价,增强学生经过刻苦学习收获能力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
优质核心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
4.3优质核心课程及教学资源建设4.3.1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建设目标:重点建设《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英语教学法》、《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钢琴与幼儿歌曲伴奏》、《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幼儿美术创作》《学前保育学》、《早期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十五门核心课程,到2012年,建成网络课程库,其中包括每门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平台、课程实施及互动交流五大版块内容,校企合作开发‚课证一体化‛的教材2~3部,制定核心课程课程评价标准。
建设措施:深入挖掘幼儿教育机构的专业要求和职业需求,按照‚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合一、技能标准与技能考证合一‛要求,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课程评价标准的编制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改革,使课程培养目标规范化、具体化、职业化,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路,并建设网络视频直播教学模式,学生不需要到幼儿园也可以看到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景。
在网络教室里,师生共同观摩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安排、幼儿的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表现、幼儿园环境布置、幼儿园游戏等,在此基础上师生进行讨论学习。
同时,深化实践反思教学模式。
由此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真正把学生摆到主体的位置上。
第二,优化完善课程结构。
通过与幼儿园进行零距离接触,了解社会需求,以此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把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基本素质模块‛、‚职业能力模块‛、‚素质能力拓展模块‛三大模块。
第三,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根据社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
推行研究性学习任务,学习期间要求学生完成紧扣自身专业发展的研究性学习任务。
第四,积极改革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与态度的良性发展。
校企合作下高校财会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当前我国高校财会专业在发展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并以此为目标开创了强调实践性、多元化、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财会专业作为我国高校当前热门专业之一,对实践性教学的发展和创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此外随着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崛起,经济市场中的各大企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时也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条件也予以严苛。
多数企业已不再需要请单一会简单做账的财会工作人员,而是需要在会做账的基础上,可以利用企业内部经营中所产生的财会数据,去分析预判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发展趋势,并通过财会数据帮助企业管理者在经营中做好决策。
此外高校在对财会人才进行培养时,还应当注重审视当前企业对财会人才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而通过分析当前高校财会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解决高校在财会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
1 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重要意义1.1 通过校企合作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发展中主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路线,通过全面实行创新驱动策略,将已有的科技与地方经济进行紧密结合,在此背景下高校与企业之间形成合作,便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和需求。
当前高等高校与企业同属于技术革新主体,因此通过校企合作便可以统一发展思想,通过共同开发、共同培养,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推动地方经济和高校教育的全方位发展。
同时在校企合作中以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模式,还可以将先进的生产技术作为学校教育发展创新的核心基础,促进学校培养更多社会所需要的现代化人才。
1.2 通过校企合作可帮助地方高校成功转型高等院校在与企业开展合作后,便会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形式,进行高效转型,使高校在发展中逐渐朝技术型、科技型的方向迈进。
同时我国高校是地方教育体系构建中关键的环节之一,高校在管理中具有较为灵活的体制和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通过校企合作便可以吸引市场上优质的企业参与到高校办学中,进而解决高校在办学中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促进高校进一步转型和发展。
会计学专业建设总结
会计学专业建设总结会计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会计学专业的建设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会计学专业建设进行总结,包括专业建设的目标、核心课程的设置、实践教学的推进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
一、专业建设目标会计学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会计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专业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二、核心课程设置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等。
这些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他们掌握会计基本工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实操性强的课程,如会计软件应用、财务报表分析、国际会计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的推进实践教学是会计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践教学应当结合行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实习、实训、实验和参与实际项目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实践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会计学专业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又要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引进优秀教师、加强师资培训和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来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
同时,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实践研究和学术交流,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五、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学科建设是会计学专业的重要任务,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科的支持,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研究资源,建立起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平台。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摘要]《成本会计》课程是高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现行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授课手段和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为了实现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成本会计人才及管理人员的教学目标,本文创新性构建了《成本会计》教学体系,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成本会计教学体系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引言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使得近年来本科教育得到蓬勃发展。
专业课程是教育的基石和工具,而对教学模式、手段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成本会计》课程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相互联系的,其教学应基于企业发展的需要而逐步完善。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改革与创新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向企业输送的成本会计与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
会计专业的学生只有既熟练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又同时具有实践技能,才能在将来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取胜。
笔者在多年来的《成本会计》教学实践中,深感以往的教学模式、手段与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探索。
一、《成本会计》课程的特点《成本会计》课程是高校会计专业的必修课、考试课。
《成本会计》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为基础,课程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及实际应用性都较强的特点。
在对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涉及较多的核算方法,计算复杂且量大,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及定额法。
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对企业所发生的各种要素费用进行归集及分配的方式方法,能够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之后,计算出各种完工产品成本。
二、《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通过对我院及其他高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得出,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教学模式脱离实践由于高校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育成本的限制,学生到企业实践的机会极少。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
《基础会计》课程改革与建设总结报告刘淑珍一、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情况《基础会计》课程是分院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同时,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分院商务英语专业和文秘专业也开设该门课程,本课程的开课班级数每年在3-7个。
该课程改革与建设情况如下:1.基于工学结合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创新建立以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为核心的专业改革协作机制,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与会计职业岗位、职业技能相匹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
构建符合会计职业培养要求的“四个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对接、一个导向、一个突出、一个不间断)。
一个对接指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要对接;一个导向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一个突出指突出岗位能力的培训;一个不间断指实习实训不间断。
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使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途径更好地与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服务地方经济。
2.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根据会计工作岗位设置,进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职业能力。
依据会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并参考会计从业资格标准,分析会计岗位主要工作流程,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所应完成的任务,归类整合职业行动领域,提出典型工作和相应的任务,导出行动领域,梳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构建学习领域,设计学习情境。
3.基于职业关键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本课程在改革中将学历教育与会计从业资格教育相结合;将理论教学与校内模拟实践教学相结合;将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训基地和学生自主实习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突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关键能力。
目前已初步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维一体”的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训融为一体,学中做,做中学。
《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166教学探讨TEACHING DISCUSSION基金项目: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9JG013-Z )。
《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高霞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摘要:本文从分析《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入手,探讨《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改革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财务会计》;思政改革;策略;目标引言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直接依据。
对于会计专业而言,思政育人尤为关键。
《财务会计》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其目标就是通过财务报表的外在形式提供会计信息。
而会计信息作为社会公共信息,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是利益相关者进行经济决策的直接依据,承担了普遍的社会责任。
会计人员作为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主体,不仅需要技术胜任能力,更需要诚信勤勉、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心。
唯此,才能忠诚于会计工作,提供客观公允的会计信息。
因此,进行《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改革,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一)会计职业特点会计职业最重要的特点是承担了社会公共责任。
现代财务会计的目标是提供以财务报表为核心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由于利益相关者都需要通过财务报表这一公共产品来了解会计主体,使得会计职业承担了广泛的社会公共责任,即“会计早已超越了会计本身”。
为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诚信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库建设
作者:林萍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3年第11期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强调实践应用,其特点决定了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2+1”,即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为两年,学生用一年的时间到企业去顶岗实习,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决定我们教学的课时较少。
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决定教学需要侧重技能,加强实训,必须对原有的课程加以整合,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使之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要,又能对协作学习给予适当的支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能力为主的职业技能培训,其特点就是“以能力为中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职业性和适应性,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针对职业岗位完成一般性的职业岗位训练,毕业时成为合格的就业人员,具备某一岗位群所必需的最基本一般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上岗后能基本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本职工作,不需要较长的适应期。
突出技能,就要整合课程,特别是整合核心课程。
笔者参与了高职会计课程改革的讨论、网络课件、课程资源库建设,对高职院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的做出了一些探讨,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一些体会。
一、探讨如何对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整合,选择适合的教材
会计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重复:目前,各门会计学核心课程的教材版本很多,但总体体系和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具体内容的前后排列顺序、例题采用的数据有所不同,没有大的改革与创新,课程间内容大量重复。
比如:《基础会计学》与《财务会计学》课程内容在报表部分大量重复(财务会计报告概述、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附注内容三者均有);在会计核算基础部分大量重复(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内容两者均有)。
在公允价值计量上,《财务会计学》在各章资产核算的资产减值中分别介绍公允价值计量,《财务管理学》用一章的内容专门介绍公允价值计量,不仅造成财务会计学各章之间的重复,而且造成两门课程间的重复。
还有《税法》课程及《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也有内容重复等。
根据会计学科的特点,综合运用会计教学的有关原理,结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阐明重新探索财经类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整合和建立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
比如在修订教学计划时,针对2+1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应组织专家和教学团队进行了专业核心课程整合的尝试,把核心课程《基础会计》实训部分和《计算技术》《票据结算》《出纳实务》等几门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建立《会计基本技能》教学资源库,开发设计成“操作示范动画”“操作示范视频”“电子教材”“图片库”“案例库”等14个教学资源包,使每个资源
包资源达到20个以上。
采用实战、直观的教学方法,模块教学,项目训练,这样的改革,不仅增加趣味性,既能够满足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同时,还应根据会计行业标准及相关职业考证要求来制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达到相关职业资格水平,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支持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需要,又能对协作学习给予适当的支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加快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二、通过改革与探索,建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在具体操作上,对会计专业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结合本学院特点和会计行业发展趋势,依据情境性、科学性、人本性原则,根据职业特点和典型工作任务在内容上进行重新整合和排序,开发适合会计行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同时在原《基础会计》《涉外会计》《财务管理》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建立新的适合学生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资源库,帮助学生达到相关职业资格水平,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在形式上主要有视频库、动画库、案例库、试题库、电子教材库、教学PPT库、练习小软件库。
而视频又可以分为教学视频、操作示范视频、比赛视频;案例库又可以分为静态案例和动态案例(即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
采用主流媒体和网站平台来共享资源,利用微博、QQ群等形式发布课程公告等。
让所有教育工作者与企业工作人员可以随时登陆平台进行相关资源的自创及上传,通过后台专家评审通过后对外发布,使资源库的建设因为得到来自社会各方的参与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强化会计考证课堂教学
职业教育,强调资格认证+能力,每个要素本身都是一个优势,拥有能力和经验再加上证书,才更具备竞争优势。
按照“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合一、技能标准与技能考证合一”的要求,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课程评价标准的编制等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改革,考证很大程度就要自主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按考试大纲组织教学,让学生背考点,然后做大量练习题,学生很快会感到厌烦,不愿学,学生考证过级率低,也会影响学生“双证”毕业的目标。
教学资源库运用生本教育理念“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可以有效地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学习、协作学习,运用于会计考证教学,提高考证合格率,才能增强竞争和就业率。
针对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学科制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对会计学核心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以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整合不只是对各门课程重复内容的删减,而是改变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原有的学科制,将全部会计学核心课程内容重新归纳、组合,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化、具体化。
课程整合要考虑高职教育特色、地区特点和校情等具体问题。
高职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适应岗位群就业为目标,加强岗位针对性,突
出专业性和技能性。
在教学内容上,体现实用性、适应性、创造性,为高职业素养的人才服务。
四、总结
总之,要考虑高职毕业生大量到企业一年实习困难相对比较大的实际情况,我们很有必要探索能够提高高职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直接对应企业财会部门的各业务岗位,以企业会计业务岗位工作所必需的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账户登记、成本计算、纳税申报、出纳业务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教学内容,以企业办税业务岗位处理业务的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过仿真或全真的业务实训,使学生掌握一个会计人员必备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在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方法,按照实际岗位需求设计教学模块来准备案例,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和岗位需求的零距离贴近。
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在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为重要载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网络平台、计算机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在模块化教学中分项目强化了实训环节,将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