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揉治疗秘诀 [头部九宫 胸腹五行 第二掌骨]
中医推拿按摩法
中医推拿按摩法中医推拿按摩法1·简介中医推拿按摩法是中医传统疗法的一种,通过手法的按摩、拍打、揉捏等操作,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调整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目的。
2·基本原理中医推拿按摩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运用相应的手法和技巧,使得经络及气血得到调整,恢复正常的流动,达到平衡阴阳、调畅经脉的目的。
其主要原理包括:2·1 气血运行调理通过按摩经络和穴位,刺激气血的运行,调整气血的流动情况,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效果。
2·2 神经系统调节通过按摩手法的刺激,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缓解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提高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2·3 肌肉松弛按摩手法可以使得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缓解肌肉疲劳和酸痛,促进肌肉的恢复和修复。
3·按摩技法分类中医推拿按摩法根据手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按摩技法,常见的技法包括:3·1 揉捏法采用手指和手掌的揉、捏、搓,沿着经络或肌肉进行反复揉捏,以促进血液和气的循环。
3·2 推拿法采用手掌、指腹等部位,对经络或穴位进行推、拿、抓、挤等操作,刺激穴位,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3·3 拍打法运用手掌的拍打、轻击等动作,以促进经络的通畅,消除疲劳和紧张。
3·4 按摩法通过手指、手掌等部位对穴位进行按压、揉动等操作,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循环。
4·主要适应症中医推拿按摩法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调理,并且对于保健养生也有一定的效果。
主要适应症包括:4·1 颈椎病通过按摩颈部穴位,缓解颈椎的疼痛和僵硬,改善颈椎的功能。
4·2 腰椎病通过按摩腰部穴位,缓解腰椎的不适和疼痛,促进腰部血液循环。
4·3 失眠通过按摩头部和背部穴位,调理神经系统,缓解失眠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4·4 消化系统疾病通过按摩腹部穴位,促进消化系统的蠕动和吸收,改善消化不良等问题。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附穴位图)1、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
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压)、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
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
——合谷穴(1)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2)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间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
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1)全头痛——全头点、大拇指、中指;(2)头顶痛——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3)后脑疼——后头点、小指、膀胱经;(4)两侧疼——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5)酒食前额痛——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人体穴位功效按摩方法大全
人体穴位功效按摩方法大全(有图超详)常用人体穴位表肺经:天府:鼻尖触手臂处。
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补肾。
治高血压、哮喘。
孔最:腕横纹上七寸。
治鼻出血,治痔疮的要穴,对感冒汗不出可起到发汗的作用。
治急性咳鏉、急性咽喉痛列缺:合谷相对食指下的凹陷处。
治疗小儿遗尿,偏头痛,外感风寒引起的偏头痛。
头项寻列缺经渠:铙骨头叫铙骨茎突,顶着它往外推。
治疗咳鏉的要穴,不管是虚寒引起的还是肺热引起的。
太渊:用大指关节往下咯它,或者来回挫搓。
(在大拇指下)肺经的原穴,大补穴,补气。
脉之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鱼际:治疗咳鏉,喘促,心中烦热,小儿疳积。
少商:大拇指甲外侧,治疗咽喉痛的要穴,用三棱针轻轻点刺挤出一滴血来,就会感到嗓子轻松了。
大肠经:功效:1.有效防止皮肤病,刮痧大肠经可治痘疹和湿疹。
2.可帮助人体增强阳气或把多余火气去掉。
3.有很强的通便效果。
推二、三间到商阳通便。
商阳:食指指甲内侧,调节便秘,要用指甲掐它。
合谷:强壮穴,可以止痛,如面部的疼痛,牙痛等。
温溜:在合谷之上。
有补阳气的作用,体质虚寒的人可以艾灸。
也可用刮痧法泄火。
按揉此穴可治痘初起。
曲池:曲手臂时肘横纹的端点处。
降血压,治皮肤病,通便。
是一个排毒的穴位,要经常柔一揉。
肩隃:手臂伸直肩膀凹陷处。
是人体最容易受风寒的穴位,防止进风寒,睡觉时穿上短袖。
迎香:鼻翼旁。
通鼻窍的功效,治鼻炎,闻不到气味,鼻出血。
经常按摩点揉。
胃经:功效:胃为后天之本,四白:在眼袋下。
治眼袋,黑眼圈,给眼供血。
敲打胃经可美容。
天枢:肚脐旁开两寸,治疗大肠功能不好,腹泻便秘双向调节。
梁丘:膝盖上两寸最敏感的位置。
点按治急性胃痛。
足三里:膝眼下三寸旁开一横指。
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壮穴,长寿穴。
治疗慢性胃痛,增强免疫力,补益人体虚弱。
也是一个胃肠的消气穴。
小贴士:肠胃先揉左腿,肝胆经先从右边揉。
上巨墟:足三里下三横指。
治疗大肠疾患。
下巨墟:再往下三横指。
治疗小肠疾患,小腹痛。
《掌骨按揉疗法》word版
第二掌骨按揉疗法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452 更新时间:2007-3-14 10:32:36【概述】第二掌骨按揉疗法是在人体掌背虎口部的第2掌骨桡侧面进行揉按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通过观察发现人体第二掌骨桡侧面与全身各部分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上面分布有一系列穴位,好象是人体的一个缩影,犹如一张全息照片。
因为激光全息照片即使碎成小块,但当每一小块再现时仍能给出整个物体的形象。
所以又称“生物全息诊疗法”。
【基本内容】第二掌骨按揉疗法的穴位群分布于掌背的第二掌骨桡侧面,从掌骨头后凹陷处开始一直到掌骨基底部,依次分布有头、颈、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12个穴区。
在头穴与足穴之间的中点为胃穴;头与胃的中点为肺心;将头与肺心之间作三等分,其间分别为颈和上肢;肺心与胃的中点为肝;将胃与足之间作六等分,其间分别为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穴。
【操作方法】按揉时,患者手部肌肉放松,虎口朝上,手指似握物状,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厘米。
医生一手托住病人的手,另一手用拇指按压穴位,佼其产生酸、胀、重、麻等感应,按时要略带揉的动作,每分钟约150次左右,每次按揉3分钟。
也可用火柴棒按压,找到敏感痛点后按探治疗。
【适应证】按揉各穴区可治疗其相应部位或脏腑器官的病症。
一般选取与病变部位同侧手上的穴区,如:头穴:主治头、眼、耳、鼻、口、牙等部病症。
颈穴:主治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等部病症。
上肢穴:主治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等部病症。
肺心穴:主治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食管下段、背部病症。
肝穴:主治肝胆病症。
胃穴:主治胃、脾、胰等病症。
十二指肠穴:主治十二指肠、结肠病症。
肾穴:主治肾、大肠、小肠等病症。
腰穴:主治腰、脐周、大肠、小肠部病症。
下腹穴:主治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部病症。
腿穴:主治腿、膝部病症。
足穴:主治足、踝部病症。
第二掌骨按摩法
第二掌骨按摩法(掌骨疗法)掌握了掌骨疗法,不用知道足三里等穴位,胃病、头痛、腿痛、前列腺痛等一点就有效。
掌骨穴位取法:第二掌骨穴位群分布于掌背的第二掌骨桡侧面,从掌骨头后凹陷处开始一直到掌骨基底部——沿著食指指背的根部轻轻往下推至靠近腕部,就能非常清晰地摸到一根硬硬的骨头,这就是第二掌骨。
依次分布有头、颈、上肢、肺心、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12个穴区。
在头穴与足穴之间的中点为脾胃穴;头穴与胃穴的中点为心肺穴;将头与肺心之间作三等分,其间分别为颈和上肢;心肺穴和脾胃穴中点为肝胆穴;将胃与足之间作六等分,其间分别为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穴。
心肺穴和头穴中间是肩颈穴,脾胃和脚的中间是是肾脏穴,脾胃与肾脏再分二分之一为腰腹穴,肾和脚穴二分之一处分为下肢穴,如果这根骨头上没有多余的肉,没有疙疙瘩瘩的凸起与凹陷,而且不缺钙,骨质很强硬,说明这个人小的时候身体锻炼做得不错,现在身体素质也很棒,即身体的底子很好。
如果是这一类的人身体出现了不适,一般是外在因素对身体的干扰造成的,比如生活没有规律、严重缺少睡眠、心情不好。
事业、家庭不顺?这时只要排除外部干扰,再配合一些饮食和按摩调理的方法,多到室外运动,他的身体就会很快恢复。
第二掌骨骨质的软硬,除了与人在骨骼发育时期〈6~20岁之间〉的体育锻炼有很大的关系以外〈那些爱运动的人,骨质都很强硬〉,不同地域的人的第二掌骨也有很大区别。
在南方,很少能摸到强硬的骨头,而在北方,强硬的骨头则较多,这与当地的水质与日照时间的长短有关系。
南方长年阴雨连绵,日照时间短,而北方长年日照充足,利于钙的吸收,从而使骨骼强硬。
如果感觉骨头上到处疙疙瘩瘩的,说明此人从小就多病。
这类人,只要去调理他的脾胃,安排好营养丰富的一日三餐,将食物尽量做得软、细、烂、以便于消化吸收,晚上临睡前要用热水泡脚,以增加血液循环。
只有及时地补足气血,才是治他的病、保他的命的根本。
这种人千万别让他多去锻炼身体,只限于散散步就可以了,同时,在睡觉前做一些简单的利于睡眠的按摩,如耳部的按摩、梳梳头、拍拍肩、拍拍膀子,将气往上提,这对身体虚弱的人很实用。
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动画图解)--五脏相对五行
常用穴位按摩方法(动画图解)----五脏相对五行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这是从网上找到的,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
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我询问过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中医推拿手法
中医推拿手法中医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特定的手法和技巧,刺激人体经络和穴位,以调理阴阳气血,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
推拿手法种类繁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推拿手法。
一、捏法捏法是推拿的基本手法之一,主要通过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腹部取穴,然后施以揉、顶、推的手法,达到调理经络气血、缓解疼痛的作用。
1. 一指捏: 即用拇指腹或其他手指腹压揉取穴位。
这种手法适用于颈部、脊柱和四肢等部位,可以缓解局部疼痛和肌肉紧张。
2. 二指捏: 用拇指和食指或拇指和中指并拢,轮流揉捏穴位。
这种手法适合用于头部、面部和腹部等部位,可调理经络气血以及促进肠胃蠕动。
二、拨法拨法是中医推拿的一种重要手法,通过用指腹平稳、有力地施以拨动,刺激相应穴位,以达到调整气血、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
1. 平拨法: 指腹平直,用拇指或其他手指的平腹,轻拨或重拨所需的穴位。
这种手法适合用于背部、脊柱和四肢等部位,可加速血液循环。
2. 尖拨法: 指尖对准穴位用力微拨或推动。
这种手法适用于头部、面部和手足等部位,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流通,缓解疼痛和不适。
三、推法推法是中医推拿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手掌腹、掌根、掌尖等部位对穴位施以有力的向前推动,以达到调理气血、促进经络通畅的目的。
1. 掌法: 用整个手掌或手掌腹施以平稳推动的力量。
这种手法适用于背部、腹部和四肢等部位,可以舒展筋骨、调理气血。
2. 悬壶法: 用掌尖部位对准穴位,手指自然张开,施以向前推的力量。
这种手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面部等部位,可缓解头痛、颈肩疼痛等不适。
四、扳拉法扳拉法是中医推拿的一种独特手法,通过用手指、手腕或手臂的掌根、掌尖部位对肌肉、关节进行拉拽的方式,以调整肌肉、骨骼的位置和关系。
1. 手指扳拉法: 用手指关节伸曲的力量对局部肌肉或关节进行扳拉。
这种手法适用于四肢、手腕和脚踝等关节部位,可缓解关节突出、肌肉僵硬等问题。
2. 手臂扳拉法: 用手臂的掌根或掌尖对关节或肌肉进行拉拽。
中医调理脾胃虚弱的全身按摩
中医调理脾胃虚弱的全身按摩脾胃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脏腑,它们在人体内承担着消化、吸收、运化食物,供养脏腑组织,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
然而,现代生活节奏快,饮食无规律,加上长期的精神压力等因素,导致许多人出现脾胃虚弱的问题。
针对脾胃虚弱,中医倡导通过全身按摩来调理,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和增强。
本文将介绍中医调理脾胃虚弱的全身按摩方法。
一、胸部按摩脾胃的气机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全身气血的状况。
经络学说中,胸部是脾胃的气机汇聚之所,因此胸部按摩对脾胃功能的调理尤为重要。
按摩胸部可以选用双手掌心在胸骨上下运动,并用适当的力度产生温热感,可以促进胸部的气机流畅,增强脾胃功能。
二、腹部按摩腹部是脾胃所在的位置,通过腹部按摩可以直接刺激和调理脾胃。
按摩腹部时,可以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以腹脐为中心,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顺着腹部的方向进行按摩。
同时,可以适当加入转动、推拿等手法,以刺激腹部的穴位和经络,促进脾胃气机的流通。
三、头部按摩中医认为,头部是脾胃的上通之处,通过头部按摩可以促进脑部循环,改善脾胃血气供应,进而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
按摩头部可以用手指指腹轻柔地按摩头皮,以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按摩,可以沿着头部的额、头顶、枕角等部位进行循环按摩。
同时,还可以用手指指腹轻轻拨动头部的头发,以达到刺激头皮的效果。
四、四肢按摩脾胃的功能调理离不开四肢的参与,通过四肢按摩可以刺激相关的经络和穴位,增强脾胃功能。
按摩四肢时可以采用揉、拍、按的手法,特别是在手掌和脚掌的地方,可以用力揉搓,以增加刺激力度。
同时,还可以适当做一些伸展运动,如手腕、踝关节的转动,可以增强肢体的灵活性,促进脾胃的气机流通。
五、背部按摩背部是脾胃的后方,通过背部按摩可以刺激背部经络和穴位,增强脾胃的功能。
按摩背部时,可以采用推拿、揉捏等手法,对背部的经络进行刺激和调理。
同时,还可以加入适当的力度,以增加按摩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背部按摩需要选择适当的按摩力度和手法,细心呵护背部,避免过度刺激。
揉腹延年术_仙人揉腹
揉腹延年术——仙人揉腹在保暖的前提下,脱衣松裤,正身仰卧在床上,最好能够枕在矮枕上,全身放松,凝神静虑,调匀呼吸,舌抵上腭,意守丹田。
第一式:按摩心窝部两手缓缓上提,在胸前两手中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对接并按在心窝部位(即胸骨下缘下柔软的部位,俗称心口窝的部位),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21 次。
再从右向左逆时针按摩21 次。
第一图,用两手中三指按在心窝(剑突下凹陷处)部,而后自左向右顺着转圈揉按二十一次,在自右向左反着揉按二十一次T1第二式:回环按摩腹中线与腹两侧以两手中三指由心窝顺摩而下,即一边顺时针转动按摩一边往下移,移至脐下耻骨联合处(即小腹下部毛际处),再以两手中三指由耻骨处向两边分开,一边按摩一边向上走,两手按摩回到心窝处,两手交接而止。
循环做共21 次。
第二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顺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脐下耻骨处为止。
T2T3第三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耻骨处分别向两边揉,一边揉一边走,揉至心窝部两手汇合处为止。
第三式:推按腹中线部位以两手中三指相接,由心窝腹中线部位推下,直推至耻骨联合处,共21 次。
第四图,用两手中间三指从心窝向下直推至耻骨处二十一次。
T4第四式:右手绕脐腹按摩以右手由右→上→左→下按顺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 次。
T5-1第五式:左手绕脐腹按摩T5-2以左手由左→上→右→下按逆时针方向围绕肚脐摩腹21 次。
第五图,用右手从左边转圈揉按脐腹部二十一次,再用左手从右边转圈揉按二十一次。
第六式:推按左侧胸腹T6-1左手做叉腰状,置左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右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左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 次。
/第七式:推按右侧胸腹右手做叉腰状,置右边胁下腰肾处,大指向前,四指托后,轻轻捏住;左手中三指按在左乳下方部位,然后以此为起点,直推至右侧腹股沟(俗称大腿根)处,连续推按21 次。
头部按摩穴位及手法介绍
头部按摩穴位及手法介绍本章会详细讲解周氏小儿推拿术的主要穴位与手法,按摩次数依年龄大小与病情轻重而定,未注明的一般一天一次,一岁以下的孩子100~200遍,一到两岁的孩子250~300遍,两到五岁的孩子300~500遍,五岁以上500遍,揉均为顺时针方向。
为了避免重复,此后不再赘述。
头部按摩四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高骨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常用于头痛、轻型感冒发热发汗等症,也用于平时的保健按摩。
开天门俗称"开天眼",有醒脑、明目、增智的作用。
(1)开天门。
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
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可与清胆经、揉百会合用。
(2)推坎宫。
两手拇指分别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每天一至开天门两次,每次30~50遍,适用于外感发热、惊风、头痛,也适用于眼疾。
若用于治疗目赤,可与清胆经、掐揉鱼际交、清天河水合用。
(3)揉太阳。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即太阳穴。
此法有补泻之分。
用双手中指罗纹面着力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从下向前再向上向后揉圈运动为补法,由前向后直推为泻法,称为推太阳。
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
补法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4)揉高骨。
耳后入发际处即耳后高骨,乳突后缘下凹陷中偏上,相当于风池穴。
用两手拇指着力分按两穴揉圈,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用于头痛、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头部其他按摩穴位及手法介绍(1)揉百会。
百会位于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会处,每天揉一至两次,每次揉100~200遍或指压3~5分钟,用于头痛、感冒鼻塞、脱肛、遗尿、惊痫。
百会为诸阳之会,按揉能安神镇惊,升阳举陷。
治疗惊风烦躁等症,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鱼际交合用;脱肛、遗尿、尿频常与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合用。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教程
中医推拿按摩手法教程中医推拿按摩是一门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手法的运用,调理人体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压力和疏通气血,有效地治疗各种疾病。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推拿按摩手法。
1. 推摩法:双手齐掌贴在被推拿者的身体部位上,以手臂为支点,用身体的重量向前推动,通过推动能够促进经络的畅通,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劳损,舒展筋脉。
2. 揉捏法:双手掌心平贴在被按摩者的皮肤上,以指骨为支点,用揉捏的方法进行按摩。
一般来说,用拇指和其他手指的指腹来揉捏更为常见,可以沿着经络或者筋脉的走向进行揉捏,以刺激身体的穴位和促进气血运行。
3. 搓揉法:双手掌心互相搓热,然后用掌心和指腹轻柔地以回旋的方式搓揉被按摩部位。
这种手法适用于头部、背部、手臂等较大的部位,可以放松身体,舒缓疼痛。
4. 捏压法:双手指腹互相并拢,掌心向上,然后用指腹对准人体穴位,以适当的力度进行捏压。
捏压主要起到刺激穴位和经络的作用,促进气血的流通。
5. 按揉法:手指腹按照一定的方式施加力量,以刺激身体的经络和穴位,并促进筋脉的通畅。
一般来说,按揉可以用拇指和其他手指的指腹来进行,也可以用掌心进行。
这些是中医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部位和病症。
然而,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推拿按摩手法需要搭配特定的穴位和经络来进行,所以最好由专业的中医按摩师进行操作。
总的来说,中医推拿按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通过手法的运用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治疗各种疾病。
无论是体育损伤、慢性疼痛还是内科疾病,中医推拿按摩都有其独特的疗效。
当然,为了确保安全和效果,最好选择经验丰富的中医按摩师进行操作。
人体穴位按摩治病法 人体穴位按摩法 1
人体穴位按摩治病法人体穴位按摩法1,按摩穴位治感冒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3,眼部按摩美容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5,按摩使头脑清晰6,头面部按摩7,瘦脸十大穴位8,健鼻养生巧防病9,过敏性鼻炎10,按摩减肥11,按摩催眠12,按摩太阳穴治白内障13,贫血14,消除腿部浮肿15,按摩腿部穴位16,按摩腿肚17,减轻小腿浮肿18,点穴减肥19,摩腹养生补泻20,按压合谷助排便21,揉摩耳廓益健康22,夹鼻梁治牙痛23,按摩治疗老年斑24,活动脚趾健胃法25,前列腺肥大按摩法26涌泉穴的主治疾病27,指压"丘墟,昆仑"治疗脚部淤血28,按摩治尿不净29,中药敷脐(穴位)可治病30,向老年朋友推荐三个最常用的穴位31,治疗脚部淤血3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33,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34,精神差(十分疲倦,哈欠连天) 35,保健八段锦. 1,按摩穴位治感冒选穴: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1) 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2)揉按法(一般经2—3 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 曲池, 际, 合谷穴. 先左侧后右侧. (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 注:注意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1) 轻闭双目, 用中指按住上眼皮向上轻提, 5 次; 用中指将下眼窝做2) (承) 向下轻按5 次. 做完上述动作后再用左右手的中指, 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推按, 至太阳穴后再向耳边按去,反复做3-5 次;3)闭上双眼,用中指肚按在眼球上, 轻轻按10 分钟即可. 这时你会感到眼睛的疲劳立刻消除,此法对眼睛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3,眼部按摩美容面部皮肤都是有一定纹理的, 正确的按摩手法则可促进肌肤对精油/眼霜的吸收,从而预防和减少皱纹.首先在眼睛四周点上薄薄的一层精油,然后按内眼角, 上眼皮,眼尾,内眼角的顺序轻轻按摩,直至肌肤完全吸收.在按摩过程中,轻压眼尾,下眼眶,眼球,你会感到格外舒服.对眼部皮肤进行适当地按摩.同时配合按压眼周的穴位如攒竹,晴明,丝竹空,瞳子髎等.眼部按摩时必须注意手法要轻柔和缓,按照眼部肌肉的分布在眼周作圆弧状滑动,以促进眼部皮肤的血液循环.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1)天柱:后颈部中央发际线上 5 分旁开 1 寸 5 分,两侧粗大肌肉的近旁处. 主治病征: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 ,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首选穴之一, 本站有关此穴道的指压法列举如下: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疼痛, 麻痹等后遗症,治疗宿醉,穴道指压法治疗忧郁症等.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 用大拇指使力按压此穴,同时大口吐气.重复此动作 5 次; 2)风池(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使用与天柱穴同样的方法刺激该穴位.眼睛感到疲倦时,可指压太阳穴.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3)太阳(眉梢和外眼角的中间向后约 1 寸凹陷处)主治病症:头痛,偏头痛, 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将食指的指尖固定于该穴位上,用画圆圈的方式,以不会感到疼痛的力度,稍加用力按压,连续按压10 秒钟后,再放松10 秒钟.重复3 次; 5,按摩使头脑清晰按摩使头脑清晰:脑部功能迟钝,工作效率降低,是由于脚部活动不足而产生血液循环停滞.由于脚部运动,脚部肌肉通过筋纺锤,将刺激送抵脑干部的网样体,使新皮质的脑细胞活泼,因此便能除去脑内淤血,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例如右脚与静脉有关,它使由胸部上行的血液顺畅,左脚和动脉有关,它使由头部到脚尖等全身血液顺畅,如脚冷或因运动不足而使脚部肌肉硬化,则会头晕眼花.当我们考虑问题时也会不知不觉的在屋中踱来踱去,所以为了使头脑清醒,必须指压脚部.自古就有各种锻炼脚部的健康法,指压脚心不着地处的"踏青竹" (踏青竹是日本很久以前就有的健身法.让双脚在竖着劈开的竹子上来回地踩,以刺激脚底板.要锻炼头部, 首先要锻炼脚部, 足部疲劳的时候,踏青竹十分钟, 对消肿非常有用. 1)指压"踏青竹" (位于脚心不着地处)和"踏青竹"十分钟,可使头脑清醒, 并对消肿非常有用. 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先深吸一口气,用手刀击打的同时将气吐尽,如此重复10 次. 6,头面部按摩(常按摩以下穴位可直接改善脸部血液循环,红润亮泽肌肤) : 1)百会(位于两耳尖联机的中点,头顶中央)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头晕,失眠,及中风,脱肛等病症.2)治疗头痛,头昏,健忘,秃发:按摩四神聪(百会前后左右各尖等全身血液顺畅,如脚冷或因运动不足而使脚部肌肉硬化,则会头晕眼花.当我们考虑问题时也会不知不觉的在屋中踱来踱去,所以为了使头脑清醒,必须指压脚部.自古就有各种锻炼脚部的健康法,指压脚心不着地处的"踏青竹" (踏青竹是日本很久以前就有的健身法.让双脚在竖着劈开的竹子上来回地踩,以刺激脚底板.要锻炼头部, 首先要锻炼脚部, 足部疲劳的时候,踏青竹十分钟, 对消肿非常有用. 1)指压"踏青竹" (位于脚心不着地处)和"踏青竹"十分钟,可使头脑清醒, 并对消肿非常有用. 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先深吸一口气,用手刀击打的同时将气吐尽,如此重复10 次. 6,头面部按摩(常按摩以下穴位可直接改善脸部血液循环,红润亮泽肌肤) : 1)百会(位于两耳尖联机的中点,头顶中央)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头晕,失眠,及中风,脱肛等病症. 2)治疗头痛,头昏,健忘,秃发:按摩四神聪(百会前后左右各中风,口眼歪斜,视力减退. 6)颊车:下颔角骨前方凹陷中,咬牙时有肉隆起处.牙痛,面瘫,口角歪斜, 流口水. 7)睛明眼睛内角旁开0.1 分;视力减退,视疲劳,近视,白内障,青光眼等各种眼疾.及黑眼圈,鱼尾纹,眼袋. 8)攒竹眉头尽处;9)丝竹空眉尾尽处; 10)瞳子髎眼睛外角旁开0.1 分; 11)阳白眉正中直上一横指; 12)四白:直视,瞳孔直下一横指; 13)迎香鼻翼旁开一小指(感冒鼻塞,流鼻涕,鼻炎,鼻过敏,嗅觉失灵等鼻子疾病) 14)人中人中上三分之一处:急救穴,用于昏迷,晕厥,中风,神志不清等,及腰扭伤. 15)地仓口角旁开一小指: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 16)承浆嘴唇下方中央凹陷处:牙痛,口角歪斜,流口水,落枕. 17)消除面部浮肿:按摩嘴角两边腮的凹陷位及喉节的上方,每天持续以左右手同时按压这些穴位,每次2 至 3 次; 7,瘦脸十大穴位承泣穴,攒竹穴,百会穴,太阳穴,迎香穴,颊车穴,地仓穴,承浆穴,球后穴,天突穴. 8,健鼻养生巧防病特别推荐冷水浴鼻,尤其是在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子,可改善鼻粘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各种呼吸道疾病1) 鼻外按摩此法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与食指, 夹住鼻根两侧并用力向下拉, 由上至下连拉12 次.这样拉动鼻部,可促进鼻粘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正常分泌鼻粘液. 2) 鼻内按摩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内, 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向下拉若干次.此法既可增加鼻粘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 保持粘膜正常.在冬春季,能有效地减轻冷空气对肺部的刺激,减少咳嗽之类疾病的发生,增加耐寒能力,拉动鼻中隔软骨,还有利于防治萎缩性鼻炎. 3) "迎香"穴位按摩(在鼻翼旁的鼻唇沟凹陷处) 以左右手的中指或食指点按"迎香"穴若干次.因为在"迎香"穴位有面部动,静脉及眶下动,静脉的分支,是面部神经和眼眶下神经的吻合处.按摩此穴即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防治鼻并还防治面部神经麻痹症. 4) "印堂"穴按摩(在两眉中间) 用拇指和食指,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 穴12 次,也可用两手中指,一左一右交替按摩"印堂"穴. 法可增强鼻粘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还能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气功健鼻5) 《内功图说》中有三步锻炼健鼻功法,两手拇指擦热,指擦鼻关36 次;然后静心意守,排除杂念,二目注视鼻端,默数呼吸次数3~5 分钟.晚上睡觉前,俯卧于床上,暂去枕头,两膝部弯曲,两足心向上,用鼻深呼吸清气 4 次, 呼气 4 次,最后恢复正常呼吸; 9,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发作性喷嚏,流鼻水,鼻塞等.过敏性鼻炎又可分为季节性和长年性两种,季节性和花粉有关,长年性是由於对环境过敏源产生反应,少部份人对蛋,牛奶等食物亦会过敏.按摩相关穴道亦可以达到改善过敏体质的效果,舒缓过敏性鼻炎症状.主穴位风池,合谷,迎香,鼻通按摩步骤与方法. 1)风池(穴位找法先往耳后部位寻找,就会碰到骨头凸出的部位,越过此凸出的部位, 大约是在靠近发际凹陷处的下方, 按压时头部二侧会有些微酸疼痛感, 左右各一) .手法反掌往后,以食,中指指腹按压. 2)合谷(穴位找法大拇指与食指虎口处,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之中点,左右各一)手法可以另一手的大拇指尖按压,但须注意因合谷穴的经络是通往对侧鼻翼的,故左鼻塞要指压右合谷,右鼻塞要按压左合谷. 3)迎香(穴位找法迎香位在鼻翼的两侧凹陷处,鼻翼底部正侧方,法令纹附近的穴道,左右边各有一个)按压时是以食指指腹施行. 4)鼻通(穴位找法鼻通位於鼻唇沟与鼻翼的交会点,左右各一)以食指指腹稍微用力按压,并按摩穴位四周的肌肉,约30—60。
头部九宫穴位按摩有奇效
头部九宫穴位按摩有奇效按摩头部九宫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治顽固性头痛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失眠,中风,偏瘫,感冒,癫痫,颈项强直疼痛,恼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老年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
头部九穴位置:一宫风府穴在头颈后,用手指自头上方顺头后正中线往下摸到凹陷处即是。
五宫百会穴是头顶最高点,在两个耳尖连线的中点。
九宫神庭穴在前额上方、头正中线入发际半指(指拇指)或印堂穴(两眉中间)直上四指处。
四宫(头左前额)和二宫(右前额)叫左右头维穴在额角发际直上半指处,或五指并拢成梅花指、将拇指对着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指凹处),上面的中指尖处即是本穴。
三宫和七宫叫左右承灵穴在耳尖直上四指再往前一指处,或神庭与头维之中点往头后约四指处。
八宫和六宫是左右风池穴,在风府两侧大筋外凹处、与风府平行。
一宫:风府穴:督脉。
行气活血开窍。
适应于头痛、眩晕、咽喉肿痛、感冒、中风、癫狂、失音、颈部疾病、半身不遂、精神病。
八及六宫:风池穴:胆经。
调理气血,疏风解表,通窍明目。
适应于头痛、中风、偏瘫、感冒、暑病、目眩、高血压、颈项强直、失眠、腰背痛、眼耳鼻病。
五宫:百会穴。
督脉。
阳经之首,醒脑、升阳、镇静,调理脏腑。
适于头痛、眩晕、神经衰弱、偏瘫、癫痫、高血压、低血压、脑充血、胃及子宫下垂、久泄、脱肛。
九宫:神庭穴。
督脉。
活血止痛,安神养脑。
适应于头痛、泪出、眩晕、癫痫、昏睡、失眠、惊悸、鼻流清涕、呕吐、精神病、躁狂。
四及二宫:头维穴。
胃经。
头痛、眩晕、眼痛、中风、癫痫、鼻塞。
三及七宫:承灵穴。
胆经。
头痛、眩晕、目痛、鼻病、脑病、恶风寒、喘息不利。
简要按摩法:晚11时至上午11时由一宫开始按一二三到九的顺序按摩,其余时间由九宫开始到一宫的顺序按摩。
按摩次数是凡单数(13579宫)是9的倍数,要顺时针旋转,2468宫是6的倍数逆时针转(按摩哪时想着在那挂着一块表),九个穴位按摩后,再在一宫处加按9次,最后在五宫(百会)处双手叠压顺转36次、逆转24次。
四种推拿揉法各有技巧你掌握了吗?
四种推拿揉法各有技巧,你掌握了吗?小编导读推拿基本手法是推拿手法学的主题内容和教学重点,小编精选了24种推拿基本手法(附11种)并根据手法的运动形态分为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叩击类、振动类和运动关节类六大类手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摆动类手法中的揉法。
以指、掌等部位吸定于人体体表做环旋运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的手法称为揉法。
包括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前臂揉法等。
【术式】1。
指揉法用指腹着力于受术部位,做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环旋揉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常用的有拇指揉法和中指揉法,以及用示、中指着力的二指揉法。
(拇指揉法)(中指揉法)(二指揉法)2.鱼际揉法术者沉肩,屈肘成120°左右,腕关节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拇指略内收,其余四指自然放松,用鱼际吸定于受术部位,稍用力下压,以肘关节为支点,以前臂主动做有节律的摆动,通过鱼际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鱼际揉法)3。
掌揉法用手掌或掌根着力于受术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及手掌做小幅度的环旋揉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做掌根揉时,要求掌根部稍用力下压,以加大深透力。
如以一手掌叠加于另一手背之上做掌揉法,称为叠掌揉法.(掌揉法)(叠掌揉法)4。
前臂揉法用前臂尺部的上1/3部位着力于受术部位,以肩关节为支点,连同上臂带动前臂做环旋揉动。
要求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此法又名臂揉法或膊揉法。
(前臂揉法)【要领】1.指揉法、鱼际揉法、掌揉法的频率一般为每分钟120~160次。
但指揉面部腧穴、鱼际揉胃脘部等操作时可酌情缓慢施术.前臂揉法的频率为每分钟100次左右.2.揉法要求吸定于体表,并带动受术部位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尽量避免体表摩擦。
3。
鱼际揉法腕关节自然放松,掌揉法的腕关节松紧适度,指揉法的腕关节须保持一定的紧张度。
4.需要移动时,要求做到“紧揉慢移”,动作连贯。
5.一般要求节律性操作。
【应用】揉法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健脾和胃等功效。
保健按摩的手法之揉法 各部位揉法动作方法
保健按摩的手法之揉法各部位揉法动作方法
*导读:随着经济物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健康,所以保健按摩就成为了人们追求健康一种热门方式。
在保健按摩中有许多的按摩手法,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按摩中的揉法手法,一起了解了解吧!!……
保健按摩中的揉法
揉法是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是以指、掌、掌根、小鱼际、四指近侧指间关节背侧突起、前臂尺侧肌群肌腹或肘尖为着力点,在治疗部位带动受术皮肤一起做轻柔缓和的回旋动作,使皮下组织层之间产生内摩擦的手法。
根据着力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指揉法,拇指揉法,掌揉法、掌根揉法,小鱼际揉法,膊揉法,肘揉法、拳揉法等。
各部位揉法的动作方法:
1)指揉法
以拇指或中指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着力。
按在穴位上,或一定部位上,做轻柔环转活动。
2)揉摩法
为揉法与摩法结合,常用掌揉摩,揉结合摩可加大作用范围,摩加揉法可增加力度。
多用于腹胸部。
作用:
本法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和胃、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调节胃肠功能等作用。
本法刺激轻柔和缓,适用于胸腰部、胸肋部、头面部,腰背部及四肢部,尤其多用于全身穴位,常配合按法按揉穴位。
头部九宫穴位防治高血压
头部九宫穴位防治高血压 文章作者:郎凤岗 发表时间:2010.10.29 头部九宫穴位防治高血压 郎凤岗 天上九宫(九星)与头部九宫穴位相对应 一、头部九宫(九个穴位)的位置:风府、百会、神庭是三个单穴,风池、承灵、头维是三个双穴,共九个穴位。
见上面头部九宫图。
一宫,风府穴:在项上部,颈后正中线上,自头顶正中线往下摸,突摸到一凹陷处即是。
八及六宫,风池穴:后头枕骨下,两大筋外侧凹陷处(与风府穴平着)。
左右两穴。
五宫,百会穴: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头部最高点)。
九宫,神庭穴: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拇指的半横指),或印堂穴(两眉中间)上约4指处。
四及二宫,头维穴:鬓发前缘(额角发际)直上入发际0.5寸(拇指的半横指)。
或五指并拢为梅花指、拇指放在太阳穴上、中指所指处稍上一点即是。
左右两穴。
三及七宫,承灵穴:在头顶的侧部,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开始往头后量约四指处,或耳尖直上四指再往前约一指处。
左右两穴。
二、按摩头部九宫防治头部疾病的机理:这九个穴位连通着头部的各个经络,经过特定的九宫按摩法(1、3、5、7、9顺时针转揉及2、4、6、8逆时针转揉),使每一条神经线得到了彻底放松。
如一宫与九宫、三宫与七宫都是顺时针转揉、但转揉的方向正相反,二宫与八宫、四宫与六宫都是逆时针转揉、转揉的方向也相反,按摩两遍的五宫也是一顺一逆,这样就把头部连通着的各个神经线都给抖动松弛了。
故通过按摩可以有效的促使头部血管及微血管的畅通,这是头部九宫按摩法可防治高低血压及防治脑梗塞的机理。
三、头部九宫穴位可防治的疾病: 一宫,风府穴:督脉。
行气活血开窍。
适应于头痛、眩晕、咽喉肿痛、感冒、中风、癫狂、失音、颈部疾病、半身不遂、精神病。
八宫及六宫:风池穴:胆经。
调理气血,疏风解表,通窍明目。
适应于头痛、中风、偏瘫、感冒、暑病、目眩、高血压、颈项强直、失眠、腰背痛、眼耳鼻病。
五宫:百会穴。
督脉。
阳经之首,醒脑、升阳、镇静,调理脏腑。
全身推拿按摩技巧方法
全身按摩技巧头部按摩1开天门:印堂——神庭两手拇指反复摩20——30次2抹双柳:鱼头——太阳不能逆行20——30次3掐鱼腰:拇指掐鱼腰——抹——上关2——3分钟4揉太阳:拇指揉上下、左右环转2——5分钟5掐四白:先掐后分推——瞳子髎3次6推揉颊车:先揉颊车1—2分钟,拇指放听会—颊车—大迎5—7次7分推前额:印堂——太阳——头维往返3——5次8搓掌浴面:双手搓热眼——鼻旁——面颊——头维——额10——20次9双揪铃铛:下拉耳垂3——5次10按五经:五指分开放,中指在中间,印堂——百会胸部按摩1分肋法:两手拇指放俞府,分推至腋中线,女子分推至灵墟穴2膻中揉摩:食指指腹左右各揉3——4分钟,随呼吸起伏3龙凤呈祥法:侧袞由内向外4点按胸骨:璇矶——中庭,呼气时点,吸气时抬,用四指点5宽胸法:掌根推渊腋——大包,要迎随受术者呼吸腹部按摩1腹部横摩:一手放在腹侧,一手反复横摩上腹5——8分钟,用力稍重。
2腹部斜摩:从左右季胁下,往上向对侧下方,双手交替反复摩腹部5——10次(上下腹部)3腹肌提拿:双手推挤腹肌,提拿关门——归来(先挤再提拿)4脐周摩:双手压掌,用掌心摩脐顺逆方向各团摩30次5狮子滚绣球:两手抱握拳,滚揉腹部3——5分钟6按上腹:幽门——肓俞反复数次7点按气冲:拇指腹用力长按双气冲1——2分钟8消气法:双手指沿髂骨内缘推到气冲穴,再点按归来——气冲下肢正面按摩:1提拿足三阴、足三阳往返数次(大腿——足背)2拳顶和揉法:边揉边移下肢两侧,反复进行,髀关——梁丘、阴陵泉——悬钟、大腿手法要重3按股前法: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上巨虚——解溪(拇指放髀关,余手指放两侧往下点按)4揉膝关节:拇指腹揉血海、阴陵泉、再用掌心放髌骨上揉5下肢抖动法:双手握足掌前部,同时左右抖动1—2min,幅度小,频率快背部按摩1拿肩井:先点按肩井1—3分钟然后四指在前,拇指在后,双手提拿5—10次2掌分推:大住开始,由内——外下方分推至左右腋中线5——10次3掌推肩胛法:一手固定肩部,另一手用掌根或小鱼际由肩中俞——肩胛脊柱缘——膏肓——腋中线止4双滚肩背:握拳,小鱼际滚从下向中间滚,边滚边移5直推背部膀胱经:拇指推脊柱两侧——大肠俞6顺藤摸瓜一手扶肩部,另手全掌从肩部推——足跟7背部按揉:两掌心紧贴皮下缓缓而下揉3分钟8叠掌按命门:叠掌按命门3——5分钟9双龙点肾法:二拇指对点肾俞,由浅入深3次10温肾补气:双手搓热,掌心放肾俞,快速震颤2分钟11搓髎点强法:掌面用力反复搓热八髎,点揉长强12按压环跳:双拇指或肘尖点按3——5分钟13腰骶拳揉:握拳从环跳对着揉下肢背面按摩1提拿足三阴、足三阳往返数次,拇指与余四指要尽量分开2拳顶合揉:髀关——承扶——梁丘、阴陵泉——悬钟两手对顶合揉,边揉边移,缓慢有力。
自我按压穴位,医治自身百病(附人体穴位图)
自我按压穴位,医治自身百病(附人体穴位图)11-17 23:26分享头痛左右太阳穴,风池风府一样攻,连捏带按十余次,须臾头上即觉轻。
双目昏暗视不明,按觅睛明运目框。
鼻塞无闻香与臭,通利鼻窍按迎香。
耳聋浑沌不闻声,耳旁各穴均能听。
口眼歪斜而不正,面部诸穴皆可用。
肩臂痿痹不能举,肩禺按之效无疑。
两肘挛痛动艰难,按罢曲池将肘牵。
头面手足诸般症,合谷一按可收功。
按定人迎有动脉,二七呼吸臂上通。
锁骨窝内按缺盆,呼吸二七臂上行。
云门肩头巨骨下,按定动脉在内生。
此乃要摧肺中气,二十一度气要行。
极泉腋窝心脉始,按定此穴心窍清。
乳旁期门是肝脉,重按腹内亦有声。
大包穴在乳筋内,此是脾经脉络通,斜按能调五脏气,心胸之病往下冲。
两手齐拢胸膈骨,大指深按巨阙中,指下气动即是病,随手重切向下攻。
上中下脘俱按到,呼吸二七把手松,两腿宛如火来烤,热气走到两脚中。
左右有动石关穴,此是积聚在内横,一样按法往下送,淤气下降病觉轻。
肓俞穴动肾气走,抬手热气散如风,一样按摩三五次,腹中轻快病无踪,是寒是火随气降,七疝原来是肾经。
盘脐有块聚是气,按住犹如石块形,重按轻揉在指下,朝夕按摩要费功,按来按去气血散,脏腑调和病不生。
脐下二指名气海,按之有动气脉横,丹田不通生百病,体衰身懈气力空。
小腹不宜按摩法,曲骨动脉明气冲,一连按动数十次,小腹淤气往下行。
阴股动脉通五里,伸手摩脉抓大筋,能调五脏阴阳气,疼痛难忍方为真。
阴陵穴在麦辅骨,手指振动筋有声,正面按摩通到底,肚腹之中气自通。
胸腹按摩手法尽,再从背後一程行,君若试探劳心记,胸腹疾病定扫清。
平肩大筋真气聚,捏此开通气血行,脊骨旁边一寸五,此是太阳膀胱经,两条大筋伸手捏,上下抓著筋有声,内连五脏与六腑,风寒暑湿尽皆通。
伸手抓到肾俞穴,按之大痛穴为真,此穴善治下寒病,腰痛之病立见功。
若要不痛拿至痛,此乃仙术定非轻,肾旁左右名带脉,大筋揪起痛更憎,能降胁下阴阳气,六脉调和甚分明。
胞肓脊骨第十九,去脊三寸在两旁,伸手连揉数十次,背气相通到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捏揉治疗秘诀[头部九宫胸腹五行第二掌骨]标题:您的馆藏文章“捏揉治疗秘诀[头部九宫...”已被标精时间:2016-03-09 19:51:36馆友“mmhs3”:您好!您的馆藏文章“捏揉治疗秘诀[头部九宫胸腹五行第二掌骨]”深受广大馆友的喜爱,于2016年3月9日进入“阅览室”频道的“健康/养生”下“常见疾病”类别的精华区。
360doc代表全体馆友感谢您的辛勤劳动和慷慨分享!────360doc个人图书馆我爱人生第二掌骨头部九宫穴位按摩胸腹部五行按摩法捏揉您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与疾病治疗今天继续讲有关佛医的事情,大家做好录音。
今天专门讲穴位治病的事情,要想用这几天掌握好难好难,没有五年想治病救人太难了。
今天只需要一个小时你就可以学会救人,因为你有人教啊。
我学习五年师傅才教我一个穴位治疗肺结核,我们今天学习掌骨治病法。
为什么老师不教啊,第一个没有好学生,第二个老师自己不能教,教授教授越教越瘦,这个意思大家要好好参。
一个学生不相信,到广州花两千元就学了一个手法,然后才明白了。
掌骨法就在我们的手上,你不用知道足三里等穴位,胃病、头痛、腿痛、前列腺痛等一点就有效。
要想学会掌骨法,首先要学会掌骨有哪些穴位,其实说实话,真正要传十分钟就够了。
让那些人读二十年的书就是为了这十分钟,我今天讲这个课程是临时决定的,前5分钟我都不知道讲什么,有缘才能听得到,听到不会用还是没有缘。
我们房间这些人有一个人能学会就够了。
大家看我的手,掌骨一个头穴,一个脚穴,中间是脾胃穴,大家记下来。
胃穴和头分为二分之一处是心肺穴,心肺穴和头穴中间是肩颈穴,心肺和脾胃再分是肝胆穴,脾胃和脚的中间是是肾脏穴,脾胃与肾脏再分二分之一为腰腹穴,肾和脚穴二分之一处分为下肢穴,心肺穴和脾胃穴再分就是肝胆穴。
如果是偏头痛,用个牙签,不要太尖,点着头穴就不痛了,左边头痛要点右手,右边头痛要点左手,穴位叫头穴。
左边的膝盖痛要点左手的膝盖穴,如果后脑勺痛三叉神经痛赶快点头穴,用牙签,几分钟就好了。
掌骨穴是个小宇宙,人体也是个宇宙,我们的地球也是一个大宇宙。
佛教讲得好,一就是多,多就是一,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也是这个道理。
牙痛点头穴,就不痛了,左边的牙痛,点右手的头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没有痛过的人没有这个感觉。
一个朋友30岁前看到别人看病就讨厌,直到一天坐到了珠海公安局。
出来后第一句话就是说:我知道健康的重要性。
花了5000元吃了我五个月的中药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没有饿过肚子的人不知道小麦如此宝贵,搞不明白为何要捡起掉到地上的饭菜。
心脏病发作点心肺穴就好了,好的很快,要左手点左边。
颈椎病痛的要命怎么办,赶快用牙签点肩颈穴。
左边的颈椎肩周炎怎么办?左边的肩周炎左边的肩颈穴几分钟就好了,就是这样有效,这样神奇,这也是医生搞不明白的地方。
糖尿病每天点脾胃穴就好了,不用打胰岛素,花了三十万还没有治好最终死掉了,所以医学越来越落后。
左边的牙痛点右手,这是倒边点,如果左边有病点点左边这是顺点。
咽喉痛点心肺穴就可以了,心脏病点心肺穴,如果心脏病现在病危,还有心肌梗塞而没有任何药物,这时候点心肺穴就好了。
有药物点这个穴位也好了,就是如此神奇,所谓百用百效。
肾衰竭你点肾脏穴位,肾坏死、肾结石都可以点肾脏穴,就这么简单。
今天我遇到一个阿婆切掉了一个肾脏,真是太可惜了。
有什么办法啊,切掉肾脏的时候一定出现一个场景,就是四面楚歌啊,就是四面都不懂啊,如果有一个人懂都会劝说不要切掉。
所以有一位大德讲现在人不能得肾病否则不会好死,我天天反观内省,我想我也会不得好死啊。
看现在活的人活的更惨,有一天你就会明白啊,怎么个惨法那?一生病就完了,我虽然知道不得好死,我有方法啊,我花了十年啊,你们还没有开始,大家要好好努力啊。
肝脏病点肝胆穴就好了,脚痛的人点足穴就好了。
眼痛的人要交叉点,左眼痛点右手的头穴下面。
广州一个叫蔡洪光教授对穴位很有研究,大力推广是好事情。
懂得并会用的人不是很多啊,中医教授开抗生素的人太多了,学了穴位的人还去打点滴吃消炎药真是太多太多了。
前段时间死了很多小孩,本来不该死啊,打点滴吃消炎药就完了。
有小孩命很大,吃消炎药发烧了,发烧是好事情,又给他打点滴退烧,这个小孩很顽强又发烧。
遇到一个博士结果又打点滴退烧,结果又发烧,这时候博士说要用手术,结果小孩没有再活过来。
好心人一次次的害死了人,倾家荡产不说,还没有救活人,有多少人看佛经,有多少听了老祖宗的话。
所以说不懂传统文化糊里糊涂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是佛经哲学,这是孙中山说的,是科学家爱因斯坦说的。
所以说经络学是中医里重要的部分。
昨天讲过许多名医都不出名,有的只是在当地小有名气,像这个掌骨疗法可以救多少人啊,掌骨的穴位不到十分钟就记住了,你只要用就好了,毛主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若说头痛的人你用这个方法,三十个人都有效这就是真理。
痛经痛的死去活来你点腹部穴位她就不痛了,这是真理,大家一定要实践,你给周围的亲戚朋友做,去实践。
尽管实践失败了,实践多了就会发现里面有规律,实践最好是一个病十个人。
如腰痛你实践十个人,如果十个有八个好了,了不起啊,剩下的两个找到原因再实践。
这个方法不用汤药都可以救命的,我曾讲过法国科学家研究出人体有经络,我们老祖宗早就知道了。
法国科学家说人体有经络,然后中国人才能在外国开针灸诊所,原来不相信人体有经络,我们几千年来都是用经络在治病,大家有没学会啊。
一个小时你们全部学会,穴位图到中医疑难群里打开网址就能看到了,在百度里面查几个字也能找到掌骨穴位图,十分钟就背下来了。
这里面有个诀窍,凡是颈椎病、咽喉病、鼻炎、眼睛病、头痛病、耳朵有问题、大脑有问题都是交叉点穴,这个很重要。
可以在点穴位时念咒语或者祈祷,如果没有信仰你可以说自己是最棒的,所以说治病心态很重要,心要宽容忍辱像大海,这样就好。
你自己很疲劳,你从头做到足啊,然后加上你的信念。
高血压的从头做到足,低血压的从足做到头就好了。
大家都学会了吧,希望大家能每天都实践,每天实践,三个月后大家教你医生啊。
做功德回向,终回向偈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藏在手指里的养生秘诀江湖术士靠手相算前途,其实手相不一定指示命运,但肯定预示你的健康。
每个手指都有穴位与器官相连。
灵活十指就在眼前,随时可看,随地可按……我们的手部和足部一样,布满了与人体器官紧密相连的经络穴位,当身体某个部位发生异常,手掌的相应部位也会发生变化。
而且优势在于,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随时看。
“照镜子”——观察手的气、色、形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器官情况,然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在你灵活的十指之间。
健康的手指都一样:指甲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指甲根部半月形(甲半月,又叫健康圈)呈白色。
五指养生速查手部有6 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大约有99 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
按摩或按压这些穴位,几乎可以缓解全身疾病。
五指对应经络对应器官拇指肺部经络心脏和肺食指大肠经络胃、肠和消化器官中指心包经络五官、肝脏无名指三焦经络肺和呼吸系统小指心、小肠经络肾脏、循环系统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甲半月颜色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
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
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血管、高血压、中风等疾病。
指甲状态色泽发暗,有多条竖线分布:这是体内水分不足的体现,并且该手指对应的体内器官和组织功能虚弱。
色泽发暗,凸凹不平,有多条横线分布:这是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的体现,或者数月前曾身体不调。
手部有6条经脉循行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大约有99个穴位(区)可以反映全身五脏六腑的健康状况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沟通。
随时随地健手健身运用五指健身术,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随地:让冗长的会议时间变得更有意义、电脑前休息的十分钟有了内容、餐前等待上菜不再急躁……这一切的前景是,只要我们想,所有双手空下来的时间,都可以是健身时间。
基本保健:五指按摩按摩拇指可缓解:心脏疾病、过敏性皮炎、脱发、喉咙痛;按摩食指可缓解:便秘、食欲不振、胃痛、慢性胃炎;按摩中指可缓解:肝脏疾患、疲劳、食欲旺盛、耳鸣、头晕;按摩无名指可缓解:感冒、咽喉疼痛、头痛、尿频、汗多、宫寒;按摩小指可缓解:肩痛、腰痛、月经不调、视疲劳、肥胖、失眠。
按摩方法:1. 先按摩左手。
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左手拇指的两侧,感觉疼时再坚持10 秒钟。
2. 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上下夹住左手的拇指,用力按压,坚持3 秒钟。
3. 换右手按摩,方法相同。
头部九宫穴位按摩按摩头部九宫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治顽固性头痛眩晕,高血压,低血压,失眠,中风,偏瘫,感冒,癫痫,颈项强直疼痛,恼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老年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
头部九穴位置:一宫风府穴在头颈后,用手指自头上方顺头后正中线往下摸到凹陷处即是。
五宫百会穴是头顶最高点,在两个耳尖连线的中点。
九宫神庭穴在前额上方、头正中线入发际半指(指拇指)或印堂穴(两眉中间)直上四指处。
四宫(头左前额)和二宫(右前额)叫左右头维穴在额角发际直上半指处,或五指并拢成梅花指、将拇指对着太阳穴(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一指凹处),上面的中指尖处即是本穴。
三宫和七宫叫左右承灵穴在耳尖直上四指再往前一指处,或神庭与头维之中点往头后约四指处。
八宫和六宫是左右风池穴,在风府两侧大筋外凹处、与风府平行。
一宫:风府穴:督脉。
行气活血开窍。
适应于头痛、眩晕、咽喉肿痛、感冒、中风、癫狂、失音、颈部疾病、半身不遂、精神病。
八及六宫:风池穴:胆经。
调理气血,疏风解表,通窍明目。
适应于头痛、中风、偏瘫、感冒、暑病、目眩、高血压、颈项强直、失眠、腰背痛、眼耳鼻病。
五宫:百会穴。
督脉。
阳经之首,醒脑、升阳、镇静,调理脏腑。
适于头痛、眩晕、神经衰弱、偏瘫、癫痫、高血压、低血压、脑充血、胃及子宫下垂、久泄、脱肛。
九宫:神庭穴。
督脉。
活血止痛,安神养脑。
适应于头痛、泪出、眩晕、癫痫、昏睡、失眠、惊悸、鼻流清涕、呕吐、精神病、躁狂。
四及二宫:头维穴。
胃经。
头痛、眩晕、眼痛、中风、癫痫、鼻塞。
三及七宫:承灵穴。
胆经。
头痛、眩晕、目痛、鼻病、脑病、恶风寒、喘息不利。
简要按摩法:晚11时至上午11时由一宫开始按一二三到九的顺序按摩,其余时间由九宫开始到一宫的顺序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