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的文化意蕴及教育思考

合集下载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之一。

其中提到了许多关于人生、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的哲学思考。

其中有一句著名的话:“上善若水”,其内涵深远,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领悟。

首先,我们来思考“上善”。

何谓“上善”?道德经告诉我们,“上善若水”的含义是指最高的善良应该像水一样。

水是自然界中最柔软的物质之一,它不争不斗,却又无处不在,能够滋润万物,促成万物生长。

水的柔软让它适应万变的环境,却又能坚持自身的原则,不被外界所改变。

因此,上善即是以柔软和包容为核心,善待他人,无私奉献。

那么,水的善良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呢?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矛盾和争斗。

如果我们以水的特质来处理这些问题,将善良和柔顺融入自己的行为,我们就能够化解矛盾,达到和谐共处的境地。

善待他人,关心他人的感受,才能带给他人温暖和希望。

正如水一样,善待他人并不意味着软弱,而是一种智慧和力量的表现。

上善若水的感悟还表明了一种对于人性的理解。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如果我们不仅仅看到别人的不足,而是更多地去发现每个人独特的闪光点,以柔善的态度去对待他人,我们就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展现潜力,达到更高的境界。

这样的善良之举,不仅会给别人带来希望,也会让我们自己的心灵更加宁静和愉悦。

“上善若水”也启示我们如何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

如果我们能够以柔和的心态来面对这些挑战,像水一样以顺应和欣然接受的态度去对待,就能够主动适应环境,灵活应对问题。

而如果我们任性地抗拒和对抗,就会白白浪费精力,增加痛苦。

以水的智慧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我们就能够借助外界的力量,顺利度过生活的难关。

“上善若水”是一条宝贵的道德准则和处世之道。

它提醒着我们要保持善良、柔顺和谦虚的态度,让我们的心灵保持平和、宽容和宁静。

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我们常常被功利和利益的追求所迷惑,忽略了善良和温暖。

论《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

论《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

论《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摘要】《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其中“上善若水”的观念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

在《道德经》中,水被视为至善的象征,具有多种特性与道德修养有着密切关系。

水的柔软和无私象征着道德修养者应该谦逊无私;水的顺势而为体现了顺应自然的思想;水的渗透力与包容性则表现了道德修养者应该包容一切;水的不竞争与不争功名则提醒人们应该追求无私无欲。

“上善若水”的启示在今日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提醒人们应该谦逊、顺应、包容、无私,远离利己竞争,追求和谐共存。

“上善若水”的实践与现代意义也值得我们深思。

通过对《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自己的行为,朝着道德修养的目标迈进。

【关键词】关键词:《道德经》,上善若水,水的特性,道德修养,柔软,无私,顺势而为,渗透力,包容性,不竞争,不争功名,启示,实践意义,现代意义.1. 引言1.1 《道德经》的背景《道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思想经典,作者为孙子老子。

相传老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他是道家学派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道德经》是老子在混战连年、社会动荡不安的春秋战国时期写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智慧总结,以及他对世界、人生和道德的探讨。

在《道德经》中,“上善若水”被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德原则。

水是柔软而又坚强的,能适应各种环境,包容万物,从不争强斗胜,表现出了最高尚的品质。

老子通过比喻水来告诉人们,要像水一样包容万物,坦然接受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保持谦和宽容的心态,放下争斗和贪婪的欲望。

这种道德理念对于古代社会乃至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1.2 “上善若水”的重要性在《道德经》中,“上善若水”被视为至高的境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句话作为道德经的经典之一,意在强调善行应当像水一样无私而包容,渗透力强,柔软顺势而为,不竞争不争功名。

“上善若水”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是实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老子的巜上善若水》中的水有何特性,请结合现代生活谈谈其对你为人处事哲学思

老子的巜上善若水》中的水有何特性,请结合现代生活谈谈其对你为人处事哲学思

老子的巜上善若水》中的水有何特性,请结合现代生活谈谈其
对你为人处事哲学思

《老子的巜上善若水》中的水指的是水的自然特性,它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偏见,但它可以滋润一切,可以流动,可以避免碰撞。

在现代生活中,我们可以从水的特性中得到一些哲学思考。

首先,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偏见,像水一样接纳一切,不计较对方的身份、财富、背景等,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人,从而拓展更多的友谊。

其次,我们应该学会像水一样柔软,面对不同的人和事,要有一种柔软的心态,学会放下自己的骄傲和自私,学会把自己的想法和他人的想法结合起来,寻求一种平衡,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

最后,我们也应该学会像水一样流动,不要死守着自己的想法,要学会接受新的思想,学会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拥抱新的知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意思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意思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意思「上善若水海纳百川」,这是一句中国古语,意味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能够容纳一切。

这句话的内涵非常深远,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好人,应该无私地容纳各种人、事、物,以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一切。

以下,是我对这句话的一些个人理解:一、善良是一种美德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就是善良,因为只有拥有善良的心,才能够真正的去关心、帮助他人,以及尊重自己的内心,在成功时不忘感恩,在失败时不忘坚持。

善良的人,会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会为弱势人群伸出援助之手,会感受到别人的痛苦与需要,会因他人的幸福而感到快乐和满足。

二、水的特性上面所说的“善良如水”,那么,水又有什么特性呢?水非常有弹性,无论是遇到什么障碍,都能融会贯通,化解问题。

善良的人也应该如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者冲突,或者接触到什么样的人或事,都应该秉持宽容的心态,以平和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想法,能够把不同的意见、情感汇聚在一起,获得真正的共识。

三、海纳百川的含义「海纳百川」则是一种包容的姿态,在这个世界上,万物虽然不同,但是它们都有生长的权利和价值。

耐心地尝试去听取和理解别人的声音和看法,用心去欣赏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包容并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是开放心态的表现。

也就是说,当我们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时,我们的世界就更加丰富多彩,因为我们能够从别人那里学习一些新的东西,也能够让自己更加开拓眼界。

同样地,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应该拥有包容的心态,接受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

四、上善若水总的来说,「上善若水海纳百川」表达了一种开放、包容、宽容和博爱的精神和态度。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上好之人,我们应该具备善良的心,像水一样有弹性,包容一切,追求展开自己的事业,同时也应该学会接受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包容并尊重他人。

我们应该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贯彻“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精神,那么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理解、实践和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论《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

论《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

论《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含义1. 引言1.1 介绍《道德经》和“上善若水”的背景《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作者为老子。

其中的“上善若水”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句话,也是其中的重要理念之一。

这句话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了柔弱胜过刚强的道理。

在《道德经》中,“水”被视为至善的代表,它具有柔软、适应、包容、无私、润泽的特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水”的理解有着密切的联系。

老子认为,善行就应该像水一样,柔软而强大,适应周围环境,无私无欲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这种理念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修身养性、修德行事的重要准则。

在当今社会,虽然时代变迁,但“上善若水”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

通过对《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深刻道德真理。

2. 正文2.1 水的特性与与“上善若水”的对应关系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形的物质,但却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它可以弯曲而不折断,可以适应任何形状的容器,可以渗透到任何空隙中。

正如《道德经》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特性与“上善若水”的含义有着紧密的对应关系。

水具有润泽万物的特性,能够滋润万物而不加偏袒。

这与“上善若水”中强调不争不攘的态度相符。

水不会因为自身的特性而去选择滋润某些物体而不滋润另些物体,它包容一切、无私无欲,正如“上善若水”所要求的修身养性的态度。

水具有顺势而下的特性,随着地形的变化而自然流动。

这与“上善若水”中提倡顺应自然、遵循道义的思想相契合。

水无论遇到任何障碍都能找到自己的出口,不固执于某一固定的方向,灵活自如,这正是修养心性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水的特性与“上善若水”的含义密切相关,都体现了包容、无私、顺应、灵活等品质。

通过理解水的特性,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深刻含义,并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这一理念。

【字数:250】2.2 “上善若水”在生活中的体现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通过“上善若水”的态度来处理与他人的相处。

上善若水的人生感悟

上善若水的人生感悟

上善若水,探寻人生定律
上善若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大哲学理念。

究竟什么是上善
若水?如何将它运用到人生当中,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盈和有意义,
成为一道永恒的话题。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最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能够无私地滋
润万物,流动不息,安然无恙。

水的本性是温柔而坚强,流到哪里都
会留下自己的印迹。

上善若水的人也是如此,虽然他们的存在并不引
人注目,但他们默默地付出,并让世界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为了名利和物质追逐,不断攀爬,不断追求,却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内心的平静和善良。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
上善若水的品质,放下成见和负面情感,以平和、善良、关怀的心态
来面对自己和他人。

当我们学会上善若水的品质后,我们的人生便变得充满活力和意义。

我们可以用温和的方式来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展现我们的善
良和关怀。

我们还可以用这种精神来缓解压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有耐心和仁爱。

总之,在人生的征途中,学会上善若水,以“大爱无私,以德化人”的信念,做一个善于付出的人。

相信这种品质不仅可以让我们更
加快乐,也能让我们的生命在广阔的宇宙中留下永恒的精神印记。

上善若水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上善若水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上善若水的现实意义和启示水是生命之源,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界,都离不开水的滋润和滋养。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善于善者,善于水”,意思是说善良的人就像水一样,温润而且包容。

这句话表达了水的柔软和无私的品质,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水的柔软和无私告诉我们要学会包容和宽容。

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障碍,都会绕过去,不会去争斗或者反抗。

这种包容和宽容的态度,使得水能够和谐地与周围的环境相处。

同样,作为人类,我们也应该学会包容和宽容,尊重他人的不同和特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创造美好的社会。

水的柔软和无私也告诉我们要学会适应和变通。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根据地形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流得快,有时流得慢。

它对于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并且能够及时地做出反应。

同样,作为人类,我们也应该学会适应和变通。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工作任务时,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地学习和进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以适应变化的需求。

水的柔软和无私也告诉我们要学会坚韧和持久。

水虽然柔软,但是它的力量非常大。

长时间的流动会摧毁一切阻碍它的东西。

这种坚韧和持久的品质,使得水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同样,作为人类,我们也要学会坚韧和持久。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最终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

水的柔软和无私也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虚和谨慎。

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不会高傲自大,也不会自以为是。

它时刻保持着谦虚和谨慎的态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同样,作为人类,我们也要学会谦虚和谨慎。

不要自负和傲慢,不要轻易地下定论和做出决策。

要保持谦虚的心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水的柔软和无私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思考。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和宽容,适应和变通,坚韧和持久,谦虚和谨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成为善良而又有力量的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于老子哲学“上善若水”的领悟与解读

关于老子哲学“上善若水”的领悟与解读

关于老子哲学“上善若水”的领悟与解读
最近,利用闲暇时刻看了中国哲学史,里面有老子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在这里,老子说到了水的特性:谦卑、宽容、无争。

我对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水纳百川,水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礼物,因为地球有了水孕育了人类,平衡了生态环境。

我们在生活中做人做事也应该是充满正能量,充满阳关,向上的心态,为人处事应该随和,像水一样柔和,宽容,大度。

无论是暴风雪雨还是人生逆境,都应该用宽大的心态处理它。

对当今世人来讲,老子讲的一连串人生哲学的行为准则和品格,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样要求实在太难、太苛刻了。

不过可成为我们立身处世的典范,完善的人格也应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

我们做事做人当如水,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尽其所能地贡献力量帮助别人,而不要与人争功争名利。

“上善若水”的哲学意蕴以及现实意义

“上善若水”的哲学意蕴以及现实意义

“上善若水”的哲学意蕴以及现实意义作者:胡一鸣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11期摘 ; 要: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将水与道联系在一起,他赋予了水怎样的哲学意蕴呢?“上善若水”这是老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事原则,在现实中,又给我们哪些启发,本文将一一论述。

关键词:道家;上善若水;哲学中图分类号:N0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2-0243-02一、“上善若水”的哲学意蕴(一)水与道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几于道。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张岱年先生指出,“道是老子本体论的最高范畴”。

那么,老子为什么这么说?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

”,说明道是道是无法言明,无法用语言解释清楚的。

老子第二十一章提到:“道之唯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何为恍惚,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

那么也就是说:道,虽然无形无状无象,没有具体的形态,没有具体的特征,看不见又摸不到。

老子又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也就是说道,虽然看不见,摸不到,捉摸不透,但是道却包含了万事万物,无所不在。

老子在第四十二章又提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先万物而生,后生万物,道是天地之母,一切之始。

那既然道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可又无法言明,捉摸不透,人们怎么理解“道”呢?“水,几于道。

”老子用水来喻道。

为什么呢,按《尔雅·释诂》云:“几,近也。

”“道无水有,故曰几也。

”在老子看来,道,作为至高无上的境界,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他是没必要去说,也根本不可能说得清楚明白的,道德“恍惚”是因为它的至大,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无所不在。

道,“致虚极,守静笃”,“无为而无不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老子认为“道”的这种境界即是“上善”。

上善若水心得,看法

上善若水心得,看法

上善若水心得,看法
上善若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境界,意味着善良和柔和的品质。

我个人对上善若水有以下的看法和心得:
首先,上善若水强调善良和仁爱的品质。

水是柔软而又无
私的,它滋润万物而不求回报。

同样地,我们应该以善良
和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帮助他人解决
问题,而不图回报。

只有当我们以善良的心态对待他人时,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上善若水的境界。

其次,上善若水提倡柔和和谦逊的态度。

水虽然柔软,但
它能克服坚硬的障碍,最终流向低处。

同样地,我们应该
保持柔和的态度,不与他人争斗,不强加自己的意志。


有柔和和谦逊的态度,我们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减少冲
突和矛盾。

此外,上善若水还强调顺应自然的原则。

水能顺应地形地势,流向最低处。

我们应该学会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逆
来顺受,而是要灵活适应环境和他人的需求。

只有顺应自
然的原则,我们才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处,取得更好的
发展。

最后,上善若水还提醒我们要保持平衡和稳定。

水在流动
中保持平衡,不会过分波动。

我们也应该保持内心的平衡
和稳定,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困扰所动摇。

只有保持平衡和
稳定,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总的来说,上善若水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和境界,它要求我
们以善良和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人,保持柔和和谦逊的态度,顺应自然的原则,保持平衡和稳定。

只有在实践中,我们
才能真正体验到上善若水的美好。

浅谈老子“上善若水”观

浅谈老子“上善若水”观

深谈老子“上善若水”观理学院10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1)班林伟成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中,以老子为中心的道家思想在对我国的文化影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道德经》是老子表达其思想主体的载体,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出的“上善若水”思想充分地表达了老子思想学中“善”的意义。

下面我就老子所提出的“上善若水”观在几个方面作出一些浅谈。

一、“上善若水”的历史背景“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

原文如下: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意思就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此句的历史出处在于:一日,孔子和老子出游,看到一条小溪,都是一番感慨。

老子便说出了这一番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而孔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表现出两个不同学派对同一事物发出的不同感想。

可见,“上善若水”可看作是老子思想与孔子思想区别的一个缩影。

二、“上善若水”的内容含义老子提出的“上善若水”,其意为最上等的善就像是水的善,最高尚的德行就像是水的德行。

原句为,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在这里提出水的性格,品德和行为,指出水具有滋润万物的本性,却与万物毫无厉害冲突,水具有宽广的胸怀,毫无所求,甘居世人所厌恶的卑下之地。

水的德行是最接近于道的。

水是老子在道家思想理论中一个重要的载体,老子把“善”搭载在“水”上,意在生动形象地表达他对“善”的看法与了解。

在“上善若水”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老子根据水的特性提出了两个原则,一是水利与万物,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二是水与众不同,处众人之所恶。

在“上善若水”的总纲与原则上,老子又在他的观点上提出了七个准则: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也就是“七善”。

所谓居善地,守拙,就是默默无闻,谦虚不张扬的一种思想;心善渊,博大,就是心胸广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善仁,齐心,就是说水的凝聚力是很大的,有团结人心,众志成城的意思;言善信,透明,从水的透明来突显出诚信的重要性;正善治,公平,也就是说是无论放在哪里,水位总是平的,以此来说明公平;事善能,坚忍,意思是若要成大事,必先要学会水大江东去的坚韧;动善时,灵活,就是教育人们要像水一样学会灵活变通。

上善若水:水的文化意蕴及教育思考

上善若水:水的文化意蕴及教育思考

文化视点上善若水:水的文化意蕴及教育思考潘新水,“几于道”,富于德,融于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象征静静地流淌在历史与生活的长河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汲取先哲智慧,涵取自然精神,是当下教育开源创新,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教育风格的理性选择之一。

如此,方能不负时代,不负未来。

生活中,触目皆水。

世界主要文明体都孕育、生成、发展于江河湖海之滨。

对水的观照、思考也因此成了人类原初思想家们共同的主题之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水是万物本原”的论断,开启了西方哲学史的长河——“哲学是从这个命题开始的”。

在中国,易以“天一生水”,断定了水在万物生成中的本原性。

老子的“上善若水”,则开启了以水喻德的伦理学思考路径。

孔子的“智者乐水”、《荀子》关于“水之九德”的论述,与老子前后呼应,共同形成了、造就了先秦水文化的博大精深。

1 上善若水——老庄关于生命存在方式的本原思考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道德经》第八章)共存是存在的必然方式。

如何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万物相处是人类不得不思考与处理的问题。

基于对“道”的深刻体认,老子选择了“善利”与“不争”。

“善利”是基本价值取向,“不争”是基本路径选择。

在老子心中,水是这一生存方式的最好隐喻:它滋养众生而不争,润泽万物而处下,一如生生不息的天地道体,值得我们观照与效法。

五千言中,多处以水喻德: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水的特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伦理启示:包容与谦卑、柔弱与坚持。

在《道德经》中对水性而来的道德启示最集中的论述仍在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与“善利”作为普遍性的法则不同,此处的“水之七善”是对社会生活法则的具体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早熟与深邃,也赋于“善”更为丰富的内容:“上善”之善:本原之善,最高之善,善的本体性表达。

上善若水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上善若水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上善若水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上善若水是一个重要的道德信条,它在中国文化和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广泛而深远。

它的表述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个信条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价值观念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首先,上善若水告诉我们,应该像水一样无私无欲地关爱他人。

水是一种善良而又随和的物质,它不计功利,不求回报,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作用。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我们像水一样,坦诚相待,给予帮助和支持,不计较得失,那么我们就能获得更多的信赖和尊重,并为社会和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

其次,上善若水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平衡和谐。

水是一种非常平衡的物质,它不懈的向下流淌,让万物得到生命之源,同时也不破坏生态环境,保持一种自然的和谐。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我们能像水一样平衡和谐,那么我们就能够保持身心的健康和工作的高效,同时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

再次,上善若水告诉我们,要以谦逊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人生和世界。

水是一种非常谦逊和包容的物质,它无条件地接纳一切,灌溉一切,让一切都能够茁壮生长。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如果我们能像水一样谦逊和包容,那么我们就能够以一种温和的态度面对生活和世界,不急不躁,不抱怨不埋怨,从容应对种种挑战和困难。

总之,上善若水不仅是一种道德信条,更是一种高度的人生境界和生命哲学,它就像亘古不变的真理一样,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借助上善若水的价值观念,培养自己的人生意识,推动自己的成长和进化,为世界的和平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善若水的感悟道德经中的"善若水"一词给我们带来了深远的启示。

水无处不在,无论大小事物都能容纳,它不争,不抗拒,处处相应。

善若水,意味着我们应该以柔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和生活,追求心灵的平静与和谐。

从中,我们可以从道德的角度重新审视并感悟"善若水"的含义。

一、无私奉献水是一种极富温润之力的物质,它无条件地给予万物滋润和生机。

伟大的善行往往源于无私的奉献,这与水的特点不谋而合。

善人如水,无论对待家庭、友人还是陌生人,都能心怀善意地从自己有限的资源中分享、付出。

一个善良的人,在面对他人的需要或困境时,会像水一样慷慨地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支持。

二、柔顺包容水呈现了柔顺和包容的特点。

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水都能巧妙地绕过障碍,继续向前流淌。

善人的品质应具有柔软而韧性的特点,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努力去适应环境。

同时,善人还能包容他人的不足,宽容待人,化解矛盾,以和谐的姿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三、平和宁静水流淌时,毫无起伏,它宁静而平和。

同样,善人也应具备平和宁静的品质。

在面对外界干扰和挑衅时,善人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们以宁静的心态应对一切,不轻易生气,也不因小事而焦虑。

这样的平和心态使得善人能够沉淀自己的内心,保持理智与智慧。

四、无欲无求水没有欲望,没有个人利益的追逐,它只是默默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同样,道德行为的核心是无私,并不图回报。

善人不追逐虚荣与私利,他们能够超越个人利益,关注他人的需求,愿意付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帮助他人。

这种善行源于内心对道义的坚守,而非外在的诱惑。

五、顺势而为水以顺势而为,不强求,不抗拒,善人也应该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勉强他人,不强迫事物,学会顺势而为。

他们能够洞察事物的变化,把握时机,灵活应对。

在逆境中,善人能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挑战,并从中寻求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结语:善若水是一种道德的准则,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柔和、包容的心态,以平和、宁静的心情与他人相处,无私地奉献与关爱他人。

2023年老子上善若水优秀读后感(通用3篇)

2023年老子上善若水优秀读后感(通用3篇)

2023年老子上善若水优秀读后感(通用3篇)上善若水读后感1本则选文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意思是: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

这是一首对水的颂歌,老子设喻做譬,他将至善比作水,总结出处世为人之“七善”,即低调谦卑、淡泊沉静、包容宽仁、言而有信、透明公正、因势利导、顺时而动。

对于当代人来说,老子倡导的如水般人生哲学的行为准则和品格,不可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样的要求毕竟过高过难,但是它应当成为我们立身处世的典范。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应任劳任怨,顺势而为,尽己所能地去帮助别人。

只有奉献不争,才能没有过失,才能提升自我,完善人格。

这就是老子的“上善若水”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上善若水读后感2课上,老师曾讲到老子的“弱者道之用”时,谈到上善若水。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让我对水进一步加深理解时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在这里,老子说到了水的特性:谦卑、宽容、无争。

水的这些性质,让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我们人类,我们应该向水学习并具备水的特性。

如果我们能像水一样,我们的社会就是一个充满和谐的、没有战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将充满爱与宽容。

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

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想水那样待机而动。

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然而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利益当前,很多人背弃信义,不谦卑,不宽容,更充满着你争我抢的现象,有些人因此而提出悲观的想法:我们的社会没有道德可存了。

上善若水最好的解释

上善若水最好的解释

上善若水最好的解释
《孔子语录》中有一句名言:“上善若水”。

这句话深刻地描述了水的特性,也暗示了人们
应该具备的品质。

水是生命之源,它温柔而柔和,没有任何攻击性,它可以滋润大地,滋养植物,洗涤一切,洗去尘垢,洗净灰暗,使世界变得清澈明亮。

水的特性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品质,即“上
善若水”。

“上善若水”暗示人们应该具备的品质,首先是温柔,温柔是一种美德,它可以让人们更好
地相处,更好地理解彼此,更好地沟通,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是柔和,柔和是一种美德,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接受别人的意见,更好地接纳别人,更好地接受别人的想法,更好地
接受别人的建议。

最后是没有攻击性,没有攻击性是一种美德,它可以让人们更好地处理
矛盾,更好地解决纠纷,更好地调节关系,更好地促进和谐。

“上善若水”是一句深刻的名言,它提醒人们要像水一样温柔、柔和、没有攻击性,这样才
能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

道德经上善若水的感悟水是一种柔软而又坚韧的物质,它在自然界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中国哲学经典《道德经》中,有一句著名的格言:“上善若水”。

这句简短的话语深寓哲理,给人以深思。

它所传递的道理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水的特性,而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智慧和人生观。

下面我将从不同层面展开论述,“上善若水”在道德经中的深刻意义。

1. 柔弱胜刚强水是柔软的,无论遇到任何障碍,都能迂回前行。

这给人以启示,我们在处事方面应该保持柔弱而非刚强。

刚强只会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而柔弱却能带来灵活和智慧。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应该像水一样宽容包容,以柔克刚,化解矛盾,达到和谐的境界。

2. 无私奉献水没有私心,它无条件地滋润万物。

在道德经中,上善若水的观念也暗示了人们应当用无私的态度对待他人,为他人奉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感受到分享快乐的美好。

3. 谦逊与包容水能够适应各种容器,无论是瓶子、杯子还是河流、湖泊,都能无条件容纳。

而我们在生活中,往往会因为自负和固执而产生争执和矛盾。

这时候,我们可以借鉴水的品质,保持谦逊和包容的态度,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和谐与平静。

4. 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情景让人难忘。

水虽然柔弱,但是只要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也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持之以恒地去追寻梦想,克服困难,达到成功。

正如道德经中所言:“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5. 和谐自然水是大自然中最纯净、和谐的存在。

它不存在争斗,也不会给大自然带来污染。

我们应该向水学习,关注自然环境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只有当我们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和平静。

总结一下,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寓意深远,教导我们用柔弱、无私、谦逊、持之以恒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处理人际关系,追求事业。

只有在这样的态度指导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实践道德,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上善若水教育解读

上善若水教育解读

上善若水教育解读《上善若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了温和、深远与包容。

这一理念源于《老子》中的“上善若水”这句话,它在教育领域中体现了一种灵活、柔性与包容的教育方式。

在现代社会,人们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上善若水的教育理念也应运而生。

下面将通过深入解读《上善若水》这一教育理念,来探讨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上善若水强调温和。

水是柔软的,而温和的教育方式则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不以强制、施压、惩罚等手段来教导学生,而是通过引导、启发、示范、鼓励等方式来促使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学生不用在竞争中感到自卑和焦虑,也能摆脱成绩至上的困扰,更加自在地接受教育,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力,健康成长。

上善若水强调深远。

水广布万物,润泽万物,这种深远的涵养与滋养也表现在教育中。

教育者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情感智慧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引导,让学生以一种包容与理解的态度去看待世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求索和对世界的担当,使其培养出超越个人利益的胸怀和使命感。

上善若水强调包容。

水接纳一切,不分贵贱,这种包容也应该表现在教育中。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摒弃对学生的刻板印象,要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点,给予他们更多的宽容和支持,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优势和才华,获得成功和自信。

《上善若水》这一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需要将其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构建一个温和、深远与包容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才德兼备,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善若水:水的文化意蕴及教育思考作者:潘新来源:《知识文库》2019年第24期水,“几于道”,富于德,融于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象征静静地流淌在历史与生活的长河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汲取先哲智慧,涵取自然精神,是当下教育开源创新,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教育风格的理性选择之一。

如此,方能不负时代,不负未来。

生活中,触目皆水。

世界主要文明体都孕育、生成、发展于江河湖海之滨。

对水的观照、思考也因此成了人类原初思想家们共同的主题之一。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水是万物本原”的论断,开启了西方哲学史的长河——“哲学是从这个命题开始的”。

在中国,易以“天一生水”,断定了水在万物生成中的本原性。

老子的“上善若水”,则开启了以水喻德的伦理学思考路径。

孔子的“智者乐水”、《荀子》关于“水之九德”的论述,与老子前后呼应,共同形成了、造就了先秦水文化的博大精深。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道德经》第八章)共存是存在的必然方式。

如何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万物相处是人类不得不思考与处理的问题。

基于对“道”的深刻体认,老子选择了“善利”与“不争”。

“善利”是基本价值取向,“不争”是基本路径选择。

在老子心中,水是这一生存方式的最好隐喻:它滋养众生而不争,润泽万物而处下,一如生生不息的天地道体,值得我们观照与效法。

五千言中,多处以水喻德: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了水的特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伦理启示:包容与谦卑、柔弱与坚持。

在《道德经》中对水性而来的道德启示最集中的论述仍在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与“善利”作为普遍性的法则不同,此处的“水之七善”是对社会生活法则的具体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生存智慧的早熟與深邃,也赋于“善”更为丰富的内容:“上善”之善:本原之善,最高之善,善的本体性表达。

“善利”之善:善利者,以善滋养,体现的是善如水一般的温婉与柔软。

善,不是最高原则的硬塑,而是在潜滋慢养中对万物生长性倾向的引领、滋润与达成,是助成,而不是刻意的强迫。

“善地”之善:是善于、善长,是善的智性表达与实现,是德与智的圆融与统一。

关注个体存在的庄子同样赋于了水“善”的属性:山有百藏而不言,水润万物而不语。

(《庄子·列御寇》)相比于“利”,“润”更能体现水滋养万物的温婉形态。

水,“几于道”,富于德,融于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与智慧的象征静静地流淌在历史与生活的长河中,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第六》)在原儒处,道德既是厚重的,也是活泼的。

生存的理想状态不仅仅有道德的严肃与厚重,更有发自内心的欢悦与欣喜,是仁与知,动与静,乐与寿的和谐统一。

在注解本章时,钱穆写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俯仰之间,而天人合一,亦合于德性与艺术耳,此之谓美善合一。

孟子继承了孔子以山水意象塑造、形成、丰富道德范畴的思想路径: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在于水的观照中,思接道德文章——水,渐积满盈方能通达流动;君子,厚积深蕴,而能光显天下。

水德并述,以水喻德。

而这一点,在《荀子》借孔子之名对“水之九德”的论述中达到极致,在深刻揭示水性之美的同时,完成了对即将到来的大一统时代君子之德的建构。

孔子曰:“夫水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

其流也埤,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

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

主量必平,似法。

盈不求概,似正。

淖约微达,似察。

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

其万折也必东,似志。

是故见大水必观焉。

(《荀子·宥坐》)在这九德中,德、义、道、勇是对上古传统的继承与致敬,法、正、察、善化、志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大一统时代君子新道德的开源,在儒法共融中给君子治世、处世以道德启示。

孔子见大水必观焉。

(《荀子·宥坐》)在对水性的洞察中,儒家完成了对君子道德的提示与建构。

而水,这一自然之物也在其中获得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思想史中意味最为丰瞻的文化意象之一。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山水是中国士大夫的精神彼岸。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这精神彼岸上接于先秦诸子,完成于唐诗宋诗和水墨山水画。

在政治上受挫遭贬的柳宗元,寄情于山水:孤舟一叶,蓑笠一席,于寒风冷雪中孤坐独垂,其所钓的与其说是鱼,不如说是自己的孤寂与悲苦。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柳永的离情别意,经此烟波熏染,更为沉致、深远、悲痛入骨与柳宗元、柳永的孤寂、悲苦不同,张志和于山水中自得其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苏轼更是纵情而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苏轼《前赤壁赋》)让苏子于忘却贬谪之苦,“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的,只有这“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只有这“万顷茫然”,以致“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山、水容纳了这些孤寂的士子,用千顷浩渺散开他们心中的郁结,继续潇洒而自在地俯仰于天地之间。

而山水也在接纳游子的同时获得了无边的诗意,成为这世上最富有人情味、文化味的独特存在。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水文化,意蕴深厚,内涵丰富,对深化教育认识,推进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正如《道德经》第八章所揭示的,若水之上善,不仅是利他之善,也是善能之善,是实践主体的主动选择。

不争不是不作为,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持”的无私,“无为而治”不是对责任的推卸,而是对生存主体自由意志的尊重与实现——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十七章)儒家同样重视“仁”的普遍性、绝对性和为“为仁”的主体性。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健全的人格,应当是道德与自由意志的和谐统一。

教育,应当追求以善为本的价值取向与启发、培育自由意志的和谐统一。

但在实际道德教育中,我们常常是命令式,“你该做什么”、“你不该做什么”,“这是对的”,“那是不对的”,而忽视了教育对象本身的主体性,忽视了道德他律有且只有经实践主体的认同才能成为道德自律,从而实现对道德的自觉遵守。

而在强调个性,强调多元发展的时候,我们又似乎忘记了道德,似乎所谓鲜明的个性就是对道德规范的违逆与抗争,就是不拘一格的冲撞与奔突。

这两者都不利于道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

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立德”与“树人”的有机统一,关键在于摒弃说教式、管教式、纠错式德育,推行实践性、体验式、生活化德育,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在积极的道德实践中充分体验、感受道德的义务感、尊严感、神圣感,不断培育、形成道德自律,从而形成道德与自由意志的和谐统一的健全人格。

陶行知先生从一开始创办育才学校就把“真善美合一”作为追求的目标,他在育才学校朝会上向学生宣读《创造宣言》中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在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综合性的,偏重整体性的。

【4】这一特点在原初思想家中体现的更为明显。

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老子的“水之七善”都内含着对真、善、美的整体性追求。

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以培养健全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己任的教育的内在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要求正是这一内在要求的生动体现。

但在现实教育中,整体目标与个体目标、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往往在教育的功利性的催迫下出现错位,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往往窄化为对知识、对成绩、对分数的偏执性获取。

这一错误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深刻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形成。

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有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

而近年来,中小学生跳楼事件的时有发生,表明这一问题逐步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回归教育的本真狀态,在通过实践性、体验式、生活化德育立德树人的同时,重视美育,启发与培育学生美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实现精神世界真、善、美的和谐统一,是当前教育面对日益偏执的灵魂应该有的态度和切实该为的事情。

这其中,重振诗教传统对于丰富美育、丰盈心灵、丰满人格有着举重轻重的意义。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阳货》)诗教,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仅是语言的丰富,更是情感的兴发,心灵的荡涤,灵魂的升化。

以美启智,以美育善。

充满美学意味的诗,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

诗,值得读;诗教传统,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光大。

追求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里仁》)以道得之,不仅仅是心灵的高贵,更是手段的高明,从根本上保证了目标的不错位、不异化。

于教育而言,坚持目标与手段的统一,以水为师,“不争”而“润”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

润,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教育方式方法的正当性、合理性对学生主体性的觉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润而不苛,顺而不挠,重视、尊重学生的独特的发现、体验与创造,让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是自身的力量,主体性的觉醒挺立才是有源之水。

润,是教育过程中的春风化雨。

教育的春风化雨是教师态度的和善,言语的柔和,是环境的美化,人际的和谐,更是师长的以身示范:孩子环保意识的形成,往往在于你弯腰捡起一片垃圾的时候;孩子对读书的热受,往往在你捧起书本的时候。

当然,学习成长的主阵地仍在课堂,所以教育的春风化雨,更多在课堂的改善。

少一些挑刺式的教育,多一些鼓励性的启发,让每个孩子身处其中都有一份安全感、愉悦感。

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启发;少一点啰嗦,多一点明快;少一点环节,多一点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的学而不是老师的教占据课堂的C位。

这也许是最切实的“润物无声”。

汲取先哲智慧,涵取自然精神,是当下教育开源创新,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教育理论,教育风格的理性选择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