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目标

合集下载

《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雷雨》教案(通用5篇)《雷雨》教案篇1一、教材解析: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二、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希望大家好好动脑筋。

课件出示谜语。

导入新课。

(板书:18雷雨)2、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生回答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而且发生在夏季。

)(二)引发兴趣,深入了解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

有的说:这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

)2、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

同学们想不想看,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范读。

教师出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课文听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板书1、读准字音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自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女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大家,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排火车(听小火车来了,那一排能把的火车开的又快又响)出示幻灯片)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子里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2、记字形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

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

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

《雷雨》教学设计15篇

《雷雨》教学设计15篇

《雷雨》教学设计15篇《雷雨》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时常需要预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雷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保藏。

《雷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后自然界消逝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同学观看大自然的爱好。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通过情境模拟,激发同学学习语文的爱好。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好1、呈现板书,回忆梳理师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一课,知道课文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并且重点感受了雷雨中的景象。

2、全班表演,激趣导入(1)激趣:聪慧的孩子们,你们能表演雷雨时的景象吗?(2)全班在老师引领下表演(首先,生把小手放在桌子上敲打表演打雷,师说“打雷喽。

”生把纸拿起来抖动表演下雨,师说“下雨喽。

”接着,两组敲桌,两组抖纸,表演雷雨交加,师说“大风来了”,生一边抖动一边吹纸。

)三、研读课文,多元感悟1、感受雷雨前景象(1)生自由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2)沟通,预设: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①想象说话:是啊,为什么蝉都不叫了呢?蝉儿们,你们怎么了?(闷)②比较句子A、出示: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B、沟通:你发觉了什么?你宠爱哪句?为什么?C、想象,这样闷热的天气中,你会有什么感觉,还有别的动物呢?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用上“一……也……”练习说话突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情境模拟,同学表演“树枝乱摆”②体会“风大”③用朗读呈现“风大”④一阵大风吹来,还会消逝怎样的情景呢?想象说话:A、出示:突然,一阵大风吹来,。

《雷雨》教案(通用5篇)

《雷雨》教案(通用5篇)

•••••••••••••••••《雷雨》教案(通用5篇)《雷雨》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雨》教案篇1【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3、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难点、重点分析】1、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分析: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

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

(可与《祝福》《药》等小说的环境描写作比较,以加深理解。

)2、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鲁侍萍,那么鲁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分并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分析: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又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

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3、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她的性格特点?分析:周朴园四次问到她姓什么,是谁,她都很自然地掩饰过去,语调平缓,不露声色。

表明她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有:熟练自然的关窗动作,对侍萍的身世及周朴园的隐情细致地述说,对绣着梅花衬衣的熟记。

关于雷雨教案(通用5篇

关于雷雨教案(通用5篇

关于雷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章《自然奇观》中的《雷雨》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分析课文描绘自然景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体会作者通过描绘雷雨景象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课文,掌握生词、短语,描绘自然景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教材、《雷雨》课文预习单、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雷雨景象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雷雨的壮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完成《雷雨》课文预习单,理解生词、短语。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讲解作者如何描绘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3)分析作者情感,体会作者通过描绘雷雨景象所表达的情感。

4. 随堂练习(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2)用课文中的句子仿写一段描绘雷雨景象的文字。

5. 小组讨论(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2)你觉得作者在描绘雷雨景象时,哪些地方描绘得最生动?七、板书设计1. 课题:《雷雨》2. 重点词汇:酝酿、翻滚、惊心动魄等。

3. 描绘自然景象的方法:对比、拟人、排比等。

4. 作者情感:敬畏自然、赞美生命。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绘一次雷雨景象。

(2)分析课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

2. 答案:(1)示例:夏日午后,天空突然变得阴沉,乌云翻滚,电闪雷鸣。

一场雷雨即将来临。

雨滴越来越大,汇成一股股急流,冲刷着大地。

雷声震耳欲聋,仿佛在诉说着一场自然界的壮观景象。

《雷雨》教案5篇2

《雷雨》教案5篇2

《雷雨》优秀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雷雨》这部作品,该作品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雷雨》的第一幕,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分析,使学生了解该戏剧的情节、人物关系以及曹禺先生的戏剧艺术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了解曹禺先生的戏剧艺术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戏剧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爱情的正确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曹禺先生的戏剧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内涵,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交加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

3. 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周朴园、鲁妈等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意图。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典型例句为例,分析曹禺先生的戏剧艺术特点。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戏剧中的其他人物形象,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六、板书设计1. 作品背景2. 人物关系3. 人物形象分析周朴园:专制、自私、虚伪鲁妈:善良、忠诚、无奈4. 曹禺先生的戏剧艺术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其他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阐述。

2. 答案:要求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禺先生的其他作品,如《日出》、《原野》等,进一步了解曹禺先生的戏剧艺术。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3最新-高二语文《雷雨》教案【优秀6篇】

2023最新-高二语文《雷雨》教案【优秀6篇】

高二语文《雷雨》教案【优秀6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这次帅气的为您整理了6篇《高二语文《雷雨》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二语文《雷雨》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认读四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了解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媒体:课件1:播放雷雨整个过程录音,激趣导入;课件2:播放雷雨前的情景动画,给学生视觉冲击,激发兴趣,促进理解;课件3:播放下雷雨时的情景动画,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促发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课件4 :播放雷雨过后的情景动画,将抽象变为直观,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课件5:奇特的自然现象:日出、日落、浓雾、秋霜、冬雪,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投影仪:出示投影片(雷雨后)、出示投影片(填空),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了?(课件播放雷雨整个过程录音)说说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答)2、大家听得真仔细、说得真好!对,这是一场雷雨。

(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雷雨场景多么热闹、壮观呀!课文中,小作者是怎么描述这场雷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场雷雨的?2、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过渡:雷雨前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

三、细读,品味。

(一)指名读1---3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1、学生回答,老师引读(板书:蝉不叫、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雷雨》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巩固生字:⑴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⑵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回答。

板书:前中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雷雨前:⑴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⑵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⑶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雷雨》教案(精选5篇)

《雷雨》教案(精选5篇)

《雷雨》教案(精选5篇)《雷雨》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象变化特征;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品质。

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导语: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2、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

3、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指导朗读。

1、再现雷雨前的情境。

请学生说说雷雨前的景象是怎么样的?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①“满天”是什么意思?②“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③指导朗读这一句。

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垂”。

(用多媒体帮助理解)找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动词。

指导朗读这一句。

句子对比: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闪电很亮,雷声很响。

①对比。

“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

②指导朗读这一句。

③用“越……越……”说一句话。

2、再现雷雨时的情境。

请学生说说雷雨时的景象是怎么样的?①师根据生的回答小结:雨急而猛;景物不清;时间不长。

②“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请找出这一句的象声词。

指导朗读:“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

③句子对比:渐渐地,渐渐的。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A、对比。

B、指导朗读:“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

C、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3、再现雷雨后的情境。

①请学生说说雷雨后的景象是怎么样的?②读课文最后一部分。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模块,课文为《雷雨》。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第一幕、第二幕的详细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雷雨》的时代背景,掌握剧中主要人物形象,理解剧作家曹禺通过剧情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人性困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雷雨》的作者、背景,掌握课文第一、二幕的主要剧情,学会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反思人性,提高道德修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作家曹禺的创作意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戏剧中提炼出普遍的人生哲理,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戏剧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雷雨》的简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分析课文第一幕、第二幕的剧情,解读剧中主要人物形象,讲解剧作家曹禺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扮演剧中角色,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雷雨》的戏剧鉴赏题目,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角色扮演和例题讲解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雷雨》剧作家:曹禺2. 剧情简介:第一幕、第二幕3. 人物形象分析:周朴、鲁侍萍、周萍、鲁四等4. 戏剧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周朴、鲁侍萍、周萍、鲁四等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他们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剧情,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体现自己的观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曹禺的其他作品,如《日出》、《原野》等,进一步了解曹禺的创作风格和戏剧艺术。

《雷雨》教案(通用5篇

《雷雨》教案(通用5篇

《雷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雷雨》这篇课文。

该课文选自教材第四章“戏剧欣赏”部分,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剧情梗概、人物关系分析、语言特点以及戏剧冲突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雷雨》的剧情,把握主要人物关系,理解其反映的社会现象。

2. 掌握戏剧的基本元素,如人物、情节、场景等,学会分析戏剧冲突。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戏剧冲突,理解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点:把握剧情发展,赏析戏剧语言,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雷雨》剧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雷雨天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剧情,梳理人物关系。

3. 精读课文:分析戏剧冲突,讲解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戏剧的基本元素。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其他剧作中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关系,绘制人物关系图。

(2)从戏剧冲突的角度,赏析《雷雨》中的一个片段。

2. 答案:(1)人物关系图见附件。

(2)示例:选取《雷雨》第一幕中周朴园与鲁妈的对话片段进行赏析。

此片段通过周朴园的傲慢与鲁妈的谦卑,展现了封建家庭中的主仆关系,为后续剧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分析、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基本掌握了戏剧的基本元素,但部分学生对戏剧冲突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戏剧作品,如《茶馆》、《哈姆雷特》等,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戏剧的魅力,提高文学素养。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通用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雷雨》教案模板5篇

《雷雨》教案模板5篇

《雷雨》教案模板5篇教案模板: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雷雨》。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剧本《雷雨》,了解其背景、情节、人物关系和戏剧特点,掌握剧本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剧本《雷雨》的背景、情节、人物关系和戏剧特点,掌握剧本的基本知识。

2. 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

3. 领悟剧本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剧本《雷雨》的情节、人物关系和戏剧特点。

难点: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教材《雷雨》、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雷雨》的片段,引起学生对剧本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戏剧的特点。

2. 简介剧本背景:介绍《雷雨》的作者、创作年代和剧本的背景。

3. 分析情节:引导学生阅读剧本,概括情节,分析剧本的情节发展和冲突。

5. 领悟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中领悟剧本的主题思想。

6. 实践练习:让学生选取剧本中的一段台词,进行分析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剧本《雷雨》2. 背景、情节、人物关系3. 戏剧特点4. 人物形象分析5. 主题思想领悟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剧本《雷雨》的情节梗概。

2. 分析剧本中你认为最有趣的人物形象,并说明原因。

3. 请结合剧本内容,谈谈你对剧本主题思想的领悟。

答案:1. 《雷雨》情节梗概:本剧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南方某城市一个家庭的悲剧故事。

家族中存在着复杂的婚姻关系和家庭矛盾,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2. 分析人物形象:我认为最有趣的人物形象是周萍。

他是一个受到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但又在封建家庭的束缚中挣扎。

他对待妻子鲁妈的态度矛盾,既爱又恨,这种复杂的心理变化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3. 剧本主题思想:剧本通过展现家族的悲剧,揭示了封建家庭中的人性扭曲和道德沦丧,对封建社会的陋习进行了批判,呼唤社会的变革和人的解放。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雷雨》一文。

文章通过对雷雨前后自然景象的描绘,向同学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变化。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雷雨天气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景象,引导他们关注大自然的变化。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这些景象在雷雨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3. 课堂讲解(15分钟)(1)学习生字词。

(2)分析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3)讲解文章中的精彩语句,体会语言美。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雷雨前后的自然景象。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雷雨前——雷雨后。

(2)用课文中的句子,描绘一幅雷雨过后的景象。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雷雨前后的自然景象。

答案:雷雨前:乌云密布,天空阴沉,电闪雷鸣。

雷雨后:天空晴朗,空气清新,万物复苏。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后可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象,尝试用文字记录下来,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描绘自然景象的文章,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雷雨》教案模板5篇

《雷雨》教案模板5篇

《雷雨》教案模板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雷雨》这部作品,所选章节为第一幕至第三幕。

详细内容包括: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相遇及争执,周萍与四儿的爱情线索,鲁大海与周朴园的阶级冲突,以及雷雨之夜的悲剧性高潮。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主要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掌握戏剧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培养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戏剧结构、人物关系和阶级矛盾的理解。

重点:分析周朴园、鲁侍萍、周萍、鲁大海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命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雷雨》剧本,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剧本复印页,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雷雨声音,引发学生对雷雨氛围的感受,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a. 学生分享对雷雨的感受。

b. 介绍《雷雨》的背景及作者。

2. 课文阅读:学生阅读剧本第一幕至第三幕,了解故事情节。

a.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

b. 教师讲解戏剧结构及表现手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争执,探讨阶级矛盾。

a.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b. 举例讲解戏剧中的矛盾冲突。

4. 随堂练习:分析周萍与四儿的爱情线索,讨论其悲剧性。

b. 教师点评,指导分析技巧。

5. 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戏剧的结构、人物关系和阶级矛盾。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雷雨》第一幕至第三幕a. 人物关系图b. 戏剧结构简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周朴园、鲁侍萍、周萍、鲁大海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命运,结合剧本具体情节进行论述。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剧本的理解和人物分析较为深入,但部分学生对戏剧结构掌握不足,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经典戏剧作品,如《茶馆》、《哈姆雷特》等,提高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

模板2:《雷雨》教案模板模板3:《雷雨》教案模板模板4:《雷雨》教案模板模板5:《雷雨》教案模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四、教学过程的例题讲解与分析五、作业设计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 确保学生对剧本的整体情节有清晰的把握,特别是在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历史纠纷、周萍与四儿的悲剧性爱情、鲁大海与周朴园的阶级对立等关键情节上。

《雷雨》优秀教案5篇

《雷雨》优秀教案5篇

《雷雨》优秀教案5篇教案一:《雷雨》第一幕教学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雷雨》,主要内容是第一幕的剧本学习。

第一幕主要描绘了周家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各自的内心矛盾,以及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剧本的结构和人物关系,体会作者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 学生能够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理解剧情的发展。

3. 学生能够掌握剧本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提高朗读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剧本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把握。

难点: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理解剧情的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剧本文本、多媒体设备、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雷雨》电视剧片段,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剧本: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幕,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分析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4. 解读剧情: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情的发展,理解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提高对剧情的理解能力。

5. 表演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表情动作和台词的配合,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雷雨》第一幕板书内容:1. 人物关系图2. 人物性格特点3. 剧情发展脉络七、作业设计2. 请学生分析《雷雨》第一幕的剧情发展,并谈谈自己对剧情的理解。

答案:1. 人物关系:周朴园与鲁侍萍是旧情人,周朴园与周萍是父子,周萍与四凤是姐弟,鲁侍萍与四凤是母女。

2. 剧情发展: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周家相遇,周朴园想弥补过去的错误,但被鲁侍萍拒绝。

周萍对四凤产生了感情,但四凤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雷雨来临,周家家庭成员的矛盾冲突达到了顶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雷雨》第一幕有了深入的理解,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雷雨教案(精选14篇)

雷雨教案(精选14篇)

雷雨教案雷雨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雷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雨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看懂图意,学会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景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准确的用词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现象。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学什么(一)复习导入:1、复习生词、听写生词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雷雨的?(板书:前中后)(二)师生合作制定学习目标1、在这节课你想学到什么或想知道什么呢?2、老师补充本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3、出示学习目标(自读指名读)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看看“雷雨”前后的具体景象。

二、我来学(一)雷雨前1、出示雷雨前录像:师: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师:那么,课文中又是怎样描写的呢?2、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雨前的哪些景物?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小组交流3小组汇报:组长:我们小组体会到一场大雨竟将来临。

组员分角色汇报理由:乌云压下、叶子不动、蝉不叫、大风吹、蜘蛛逃、闪电亮、雷声响其它小组补充,可以说出不同的理解。

3、朗读指导师:大家都体会到一场大雨竟将来临,关键词画的也很准确。

师:那么,谁能做做“压”的动作?师:我看到了,是用力地向下按,就是“压”,这乌云就像一双黑手,慢慢地从我们头顶“压下来”,此时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生:(师:你能用这种感觉来读读吗?)师:大家再想一想:树上的叶子什么时候会摆动啊?生:师:而现在树叶一动不动,说明了什么?生:师:此时的空气多么沉闷。

(师:谁能读出这种沉闷的景象?)师:此时的空气真的很沉闷啊,连最爱鸣叫的蝉也——一声不叫了。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教学内容,选取《雷雨》作为精讲篇目。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四幕悲剧,讲述了周、鲁两家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悲剧命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第一幕和第四幕,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幕: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出场,展现周家家庭矛盾。

2. 第四幕:周萍与四儿重逢,周朴得知真相,众人物命运走向悲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剧情,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戏剧的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中的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的话剧片段,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幕,了解剧情。

3. 人物分析:分析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在剧情中的作用。

4. 剧情分析:详细讲解第一幕和第四幕,引导学生关注戏剧中的冲突、高潮和结局。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人物分析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第四幕中的冲突,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关系图:展现周、鲁两家的复杂关系。

2. 剧情发展脉络:梳理第一幕和第四幕的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答案示例:《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复杂。

周萍忠诚善良,却因家庭压力走向堕落;周朴自私冷酷,对家人无情;鲁妈善良无私,为女儿付出一切;四儿美丽纯真,却陷入情感纠葛。

通过这些人物,曹禺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2024年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2024年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2024年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模块《雷雨》第一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戏剧的特点及《雷雨》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地位;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品味戏剧语言,把握戏剧冲突;探讨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雷雨》的背景知识,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2. 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能力。

3. 通过对戏剧冲突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戏剧冲突,理解人物性格,把握作品主题。

2. 教学重点:通过对《雷雨》第一幕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雷雨》的戏剧表演视频,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雷雨》第一幕,了解剧情发展,感受戏剧冲突。

3. 人物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周朴园、鲁侍萍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性格特点,理解人物关系。

4. 例题讲解:以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为例,讲解如何分析戏剧语言,把握戏剧冲突。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雷雨》第一幕中的一段对话,体会戏剧冲突。

6.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雷雨》第一幕:周朴园、鲁侍萍人物分析2. 戏剧冲突: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对话3. 社会现实:家庭伦理、阶级矛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第一幕中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对话,体会戏剧冲突。

2. 答案: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对话揭示了阶级矛盾,展现了鲁大海的反抗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戏剧冲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雷雨》这一经典作品。

雷雨教案设计 曹禺《雷雨》教学设计9篇

雷雨教案设计 曹禺《雷雨》教学设计9篇

雷雨教案设计曹禺《雷雨》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作者给大家分享的9篇曹禺《雷雨》教学设计,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雷雨教案设计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曹禺《雷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走进作品,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2、了解戏剧的基础理论,学习欣赏戏剧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审美情趣,增强生命意识,提高语文素质。

教学重点: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改变语文教学的传统习惯仅仅用阶级关系看待人物的观念,学习用人文的观点,多角度理解作品,从文本本身出发进行阅读,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一、导语设计:【导语】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

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

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有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二、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1、我们分组探讨。

课文节选部分,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谁有关?(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2、请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周朴园和鲁侍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明确:周朴园由对自己以为“死去”的侍萍的所谓“怀念”,到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以及对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变化过程。

) 【板书】怀念——惊慌——冷酷3、鲁侍萍想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鲁侍萍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沧桑,但她依旧爱着周朴园,她不由自主的非理智的说出了真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教学目标1.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2.了解作者禺以及《雷雨》的思想性、艺术性。

3.分析《雷雨》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教学重点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鉴赏分析法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通过分析语言和动作,说一说周朴园、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2.通过分析语言和动作,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情感。

注意:回答问题应在原文中有所依据。

在文中画、写出与预习题目有关的答案或疑问。

二、在两节戏剧中任选一节进行课本剧表演。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简介禺和《雷雨》故事情节,明确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简介戏剧常识和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3.梳理情节脉络。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1.播放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片段导入。

2.导语:夫妻不相爱却相恨,父子不相安却相怨。

母子不相和却相乱,兄弟不相亲却相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部著名导演艺谋的电影却取材于七十多年前,一位年仅23岁的大学生的处女作。

这个大学生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禺,作品就是《雷雨》。

《雷雨》的诞生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4月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拍成电影,甚至前几年还有人把它拉长为一部二十集电视连续剧。

一部作品能够具有如此悠久的生命力,一定有它独特的魅力,能够打动我们读者的心灵,一定能够有助于我们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思考。

那么《雷雨》的成功之处又在哪里呢?它又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讨的问题。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二、走进作家禺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

其作品有《雷雨》、《日出》、《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国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梆子、落子等。

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

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及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三、学习戏剧的有关常识(PPT展示)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

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5.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戏剧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特别是像我们课文这样作为剧本的话剧,则只能从人物的语言、舞台说明以及由它们而展示出来的戏剧冲突等方面去鉴赏了。

(板书)戏剧人物鉴赏方法:揣摩人物语言探究舞台说明把握戏剧冲突四、简介剧情及课文1.声、字、画(剪辑于话剧表演中场景)多媒体课件活动展示,渲染课堂气氛。

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这就是后来的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这就是后来的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初生儿去投河……三十年后,在畸形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狠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

此刻“恨人像一把火,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

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侍萍痴呆了……这就是《雷雨》,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话剧,一部深刻揭露反动资产阶级的罪恶本质、反映30年代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现实的悲剧。

这是一个多幕剧,节选部分为第二幕,情节背景是:蘩漪因为周萍和四凤热恋,便通知四凤的妈妈——在一个很远的学堂里做佣人、两年才回家一次的侍萍来周家带走四凤。

在周家,侍萍意外地遇上了当年抛弃她的周朴园。

我们的课文就是从来接四凤回去的鲁侍萍与周朴园的不期而遇开始的。

五、梳理情节脉络课文节选自《雷雨》第二幕,由两个情节组成。

第一场: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再次相见。

第1层: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相遇述旧怨)第2层:周朴园和鲁侍萍“交锋”——(相认生新恨)第二场:周朴园同鲁大海针锋相对的斗争冲突。

矛盾的冲突:⑴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焦点——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⑵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焦点——罢工与反罢工的尖锐矛盾(阶级斗争)六、找出本剧出场的人物,并分析人物间的关系既然讲的是人物间的矛盾冲突,那么我们看看在本篇课文当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呢?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我想请同学们用一图表的形式来表示一下。

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理解周朴园形象的复杂性。

教学步骤:一、同学表演课本剧“客厅相遇”话剧主要通过对话来展示矛盾冲突,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性格。

老师要求同学在观看课本剧的过程中,要注意人物对话的音质、音长、音高、语调是否符合人物性格和情境,作好评点准备。

明确:学生一般主要从语言、表情方面进行评说。

老师可提示注意潜台词和十一个“哦”字。

这些“哦”字有的是沉思,有的是伤感,有的是惊恐,有的应轻,有的应重。

二、再读剧本,讨论分析周朴园的复杂形象思考周朴园是个怎样的人?他对鲁侍萍的情感是真还是假?周国平在《时光村落里的往事》一文中这样说过:“人分两种,一种人有往事,另一种人没有往事。

有往事的人爱生命,对时光流逝无比痛惜,因而怀着一种特别的爱意,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珍藏在心灵的谷仓里。

”“人是怎样获得一个灵魂的?通过往事。

”“正是被亲切爱抚着的无数往事使灵魂有了深度和广度,造就了一个丰满的灵魂。

”(PPT)1.那么周朴园是否有往事呢?明确:有。

2.有哪些往事?分组讨论,提问。

明确:⑴好时光。

⑵逼走梅侍萍。

⑶旧日的世界。

(旧衬衣、旧雨衣、旧家具、老习惯)3.周朴园对待往事的态度是怎样的?品味语言片断,思考:周朴园为什么说“是个好地方”?鲁侍萍为什么无缘无故提起洋火呢?为什么用“我们”?周朴园:嗯,(沉吟)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讨论其潜台词,明确:洋火应该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

找出课文中的相关信息:因为侍萍生孩子受了病总要关窗户,所以室经常点灯,周在灯下照顾鲁的情景。

由周的破衬衣,可以想见鲁在灯下一针一线地绣那朵梅花的情景。

相关台词:“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

”周朴园想起了在时跟侍萍的那段美好的恋情与幸福的生活。

而鲁侍萍则无意中也回忆起了与朴园在一起生活的温馨幸福的场景。

一盏油灯,红色的火焰在跳动着,一位年轻姑娘正在灯下专注地绣花。

在她身边,一位年轻的父亲怀里抱着婴儿,静静地看着她……眼前这幅画面,其乐融融,其情温馨。

用“我们”一词是那样的自然,实在是情不自禁啊。

想象得出,30年前这段生活,留给鲁、周二人的正是这样一种美好、温馨的记忆,以至于30年后他们仍念念不忘。

对他们来说,,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

(投影:“洋火”,“好地方”突出)4.周朴园是一个有什么样灵魂的人,我们先听听鲁侍萍的控诉。

自由朗读下面这段文字,读出感情;还可请朗读好的女生读这一段。

“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

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⑴对周朴园,对于三十年前被赶出周家那段经历,鲁侍萍心是怎样一种感受呢?明确:恨,悔。

面对周朴园,鲁侍萍心里有着无限的怨愤。

因为,正是周朴园,给她带来那么大的痛苦,那么多年的痛苦。

等了三十年,现在,总算有了一个机会,鲁当然要尽情地释放心中郁积的怨愤了。

⑵找出这段话中的两个“你们”,四个“你”字,再找出后文的“你们”,思考这“你们”指的是谁?鲁侍萍真的恨周朴园吗?明确:“可是自从我被你们家赶出来以后。

”“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

”“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才叫我抱走的。

”明确:“你们”指周家的人,如周家老太太。

“你们”,自然是包括周本人在,可是,显然并不只是周一个人。

看来,在鲁侍萍眼里,三十年前那场悲剧的罪魁祸首,并不只是周朴园,还有他家的“老太太”等为代表的封建家长。

“三十年前”即“光绪二十年”,是清王朝时代,鲁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

禺先生曾经说过,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关系,相当于《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袭人、晴雯的关系。

贾宝玉要想与同为贵族青年的林妹妹自由结合尚且不能,试想一下,如果宝玉执意非袭人或晴雯不娶,他能如愿吗?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当年将梅侍萍赶出家门,周朴园是有着极大的苦衷的,有相当大的被迫的成分。

对于他最终的绝情,鲁当然是怀着明显的怨恨的。

不过,从鲁的这几个“你们”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她对周一定程度的原谅、宽恕。

尤其是──(投影:“你们”)“我亲生的两个孩子你们家里逼着我留在你们家里”一句台词,是有意识地强调“你们家里”。

大家觉得呢?⑶在鲁侍萍用局外人的语气追述自己的惨痛经历时,周朴园的表现是怎样的?明确:舞台说明“苦痛、汗涔涔、喘出一口气、沉思”,此时,周并未认出鲁侍萍,站在眼前的,只不过是一个下人的母亲,可是,即便是一个“局外人”的客观的讲述,也会让周产生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感受到如此强烈的痛苦;我们可以想见,他心的愧疚与痛苦感有多深。

如果周只是一个随意玩弄女性的封建纨绔子弟,有没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心态和情绪反应呢?4.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可让学生找出),应是多少年?PPT展示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