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教案(精选6篇)
《雷雨》教案〔精选6篇〕《雷雨》教案〔精选6篇〕《雷雨》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会认读四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才能目的: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才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理解大自然的各种变化,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媒体:课件1:播放雷雨整个过程录音,激趣导入;课件2:播放雷雨前的情景动画,给学生视觉冲击,激发兴趣,促进理解;课件3:播放下雷雨时的情景动画,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促发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课件4:播放雷雨过后的情景动画,将抽象变为直观,培养学生的理解才能,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课件5:奇特的自然现象:日出、日落、浓雾、秋霜、冬雪,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投影仪:出示投影片(雷雨后)、出示投影片(填空),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才能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才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醒课题。
1、同学们,闭上眼睛听听,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了?(课件播放雷雨整个过程录音)说说你们刚刚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答)2、大家听得真仔细、说得真好!对,这是一场雷雨。
(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过渡: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雷雨场景多么热闹、壮观呀!课文中,小作者是怎么描绘这场雷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场雷雨的?2、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畅谈。
(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过渡:雷雨前的天气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
三、细读,品味。
(一)指名读1---3自然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1、学生答复,老师引读(板书:蝉不叫、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2、如今我们知道了雷雨前会出现这些景象,那么你觉得作者用哪些词语把这景象写的更详细的呢?我们一块来读一读,找找看吧!①学生自读,用自己喜欢的符号作上记号。
《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雷雨》教案(通用5篇)《雷雨》教案篇1一、教材解析: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二、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希望大家好好动脑筋。
课件出示谜语。
导入新课。
(板书:18雷雨)2、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生回答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而且发生在夏季。
)(二)引发兴趣,深入了解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
有的说:这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
)2、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
同学们想不想看,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范读。
教师出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课文听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板书1、读准字音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自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女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大家,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排火车(听小火车来了,那一排能把的火车开的又快又响)出示幻灯片)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子里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2、记字形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
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
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
《雷雨》教学设计15篇
《雷雨》教学设计15篇《雷雨》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时常需要预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教学设计应当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雷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保藏。
《雷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学文、知道雷雨前、雷雨后自然界消逝的不同景象特点,激发同学观看大自然的爱好。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通过情境模拟,激发同学学习语文的爱好。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爱好1、呈现板书,回忆梳理师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雷雨》一课,知道课文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并且重点感受了雷雨中的景象。
2、全班表演,激趣导入(1)激趣:聪慧的孩子们,你们能表演雷雨时的景象吗?(2)全班在老师引领下表演(首先,生把小手放在桌子上敲打表演打雷,师说“打雷喽。
”生把纸拿起来抖动表演下雨,师说“下雨喽。
”接着,两组敲桌,两组抖纸,表演雷雨交加,师说“大风来了”,生一边抖动一边吹纸。
)三、研读课文,多元感悟1、感受雷雨前景象(1)生自由朗读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2)沟通,预设:树上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①想象说话:是啊,为什么蝉都不叫了呢?蝉儿们,你们怎么了?(闷)②比较句子A、出示: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B、沟通:你发觉了什么?你宠爱哪句?为什么?C、想象,这样闷热的天气中,你会有什么感觉,还有别的动物呢?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用上“一……也……”练习说话突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情境模拟,同学表演“树枝乱摆”②体会“风大”③用朗读呈现“风大”④一阵大风吹来,还会消逝怎样的情景呢?想象说话:A、出示:突然,一阵大风吹来,。
《雷雨》教学设计15篇
《雷雨》教学设计15篇《雷雨》教学设计1教学模式:读思互导式;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对戏剧语言的把握,体会戏剧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教学难点:戏剧语言的分析;教具:投影片录音带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导入语我想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知道,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东西,那就是成语的大量使用。
比如,如果我们今天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场来势非常迅猛的运动,同学们想想看,你想到了哪一个成语?学生思考,教师提示: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运动,曾经有一个著名作家还写过一篇著名的作品,题目就叫——明确:暴风骤雨教师述:那么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我国有一剧本的问世,也可以用这一个成语来形容。
它的问世,就好象是一场暴风骤雨一般,震惊了当时整个的剧坛。
从此以后,我国剧坛才有了可以和世界优秀剧本相媲美的话剧作品。
这部话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常演不衰,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目之一。
那么这部话剧作品呢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现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著名话剧《雷雨》。
(板书课题:雷雨)[过渡]:那么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先问问同学们,通过我们的预习,你对这部话剧作品有了多少的了解呢?我想请几位同学起来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学生回答]二、简述《雷雨》的有关情况教师述:这一部《雷雨》创作于1932年,迄今为止刚好是70年。
这么长的历史,但它仍然不断地活跃在国内外的各大舞台之上,据说最近还有人把它搬上了荧屏。
有机会同学们可以去看看这方面的录象或电影。
那么我想,一部作品能够具有如此悠久的生命力,总要有它一些独特的魅力,总要能够打动我们读者的心灵,总要能够有助于我们对人生和社会的理解和思考。
那么《雷雨》的成功之处又在哪里呢?它又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借鉴的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讨的问题。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篇课文。
三、复习戏剧的有关常识教师述:那么作为一部话剧作品,我们知道,它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或者说要素,我们说,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问]:那么这里的戏剧语言又包括哪些内容呢?[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问]:那么这里的戏剧冲突又指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指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更多的体现为人物间的性格冲突。
《雷雨》教学设计(精选15篇)
《雷雨》教学设计(精选15篇)《雷雨》篇1【教具准备】教学挂图两张(课文插图)。
【多媒体】1、音响效果:电闪雷鸣和雨声。
2、ppt“读读抄抄”中的三句话,带点的字用红色。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本课要求写的12个字。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有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
【重点难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揭示课题1、(播放电闪雷鸣和下雨声的音响)小朋友,听听,这是什么声音?2、我们常常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景象──雷雨。
初读感知1、请小朋友先读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请课文下面的小动物来帮帮你。
2、谁觉得自己能把课文读通,就读给大家听听吧。
3、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雷雨的,小朋友能说说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自由读。
指名读。
再读感悟1、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有顺序,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讨论,写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分别是课文的哪些地方,找到了分组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景象。
注意:默读不能动嘴,可以动手作作记号。
2、同学们请把想到的在朗读中表达出来。
可以先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让小伙伴来评评你读得怎么样。
3、(出示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小朋友看看这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它们分别描绘出了什么时候的景象呢?请你找出课文的相关部分读一读,再说一说。
4、这篇课文有些句子很美,谁愿意把你最喜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听的同学如果觉得他读得准确优美,你也可以模仿他的语气读一遍。
5、范读写雷雨时的段落,指导读出感情。
默读课文。
分组读课文,互相评价。
看图选读课文。
朗读展示。
我的发现(课件出示课后读读抄抄的句子)请大家看这三个句子,注意带点的词,看谁有新的发现。
是呀,如果把“垂下来”换成“掉下来”‘就没有这么形象了。
这里还连着丝呢。
发现带点的词用得很好;发现用其他词来换带点的词就没有这么好了;发现带点的词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雷雨》教案8篇
《雷雨》教案8篇【设计意图】雷雨是夏天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当打雷时,许多的孩子会惊慌、害怕。
所以我从《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中《大自然的变化》这一活动中延伸出这节活动课,意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自然现象并从容面对自然现象。
【幼儿分析】大班的幼儿对身边的事物、现象很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非常乐于探索周围环境、乐于动手动脑,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孩子对周围的一些现象会产后恐惧心理,这需要老师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现象并从容面对自然现象。
活动需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自由、交流合作的自由,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设计思路】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通过讲述法,启发提问法,情景表演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给了幼儿一条线索,让幼儿自由的讲述,自由表演,我再与幼儿一起给小结,加深幼儿记忆。
充分发挥幼儿是主体,教师的引导者的作用,让幼儿在广阔的空间里充分的发挥想象。
【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回忆雷雨前后的变化。
2、与孩子一起探讨雷雨形成的过程。
3、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雷雨的景象,并通过情景表演加深幼儿记忆;【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雷雨的过程。
难点: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并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雷雨的景象。
【活动准备】活动课件与视频【活动过程】导入活动:《雷雨来了》歌曲导入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开始活动课。
(听歌曲进入活动室,坐好)提问:刚才我们在这首歌曲的一开始听到了什么声音?雷公公的脾气可大了,我们在夏天经常见到它,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雷公公发脾气的样子吗?谁能来学一学?1、引导幼儿回忆并说出雷雨之前天气、动物、人们的变化谁能来说一说下雷雨前天空是有哪些变化?小朋友们,你们想一想,下雷雨前,小动物们都在做什么?(做着哪些准备,说到小鱼,要提水中的氧气很少,所以游到了水面上)(看课件)2、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雷雨中雷、闪电、风、雨的声音,并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模仿出来。
下雷雨时,你听到了什么?雷你能来学一学雷的声音吗?大班社会活动反思4篇大班社会活动反思4篇他是用这种方法,你还有更好的方法来模仿一下雷来了的样子吗?依次说出风、雷、闪电、雨)下雷雨时,你还听到了什么?(风)是大风还是微风?你有没有被大风吹到的时候?你是什么样子的?(谁能来回忆一下被大风吹到时的样子),大风是什么样的声音?你还看到了什么?(闪电)闪电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来学一学吗?下雷雨时,你还看到了什么?(雷雨)是大雨还是小雨?谁能还模仿一下下大雨的声音?小结:下雷雨的时候,你是先听到打雷,还是先看到闪电,为什么?那你知道雷和闪电是怎么产生的呢?小结:天上的云彩越聚越多,碰到一起产生雷电,由于光比声音传的要快,所以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雷雨》教案(通用5篇)
•••••••••••••••••《雷雨》教案(通用5篇)《雷雨》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雨》教案篇1【教学目标】1、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2、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3、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难点、重点分析】1、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分析: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
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
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
(可与《祝福》《药》等小说的环境描写作比较,以加深理解。
)2、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鲁侍萍,那么鲁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分并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分析: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又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
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3、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她的性格特点?分析:周朴园四次问到她姓什么,是谁,她都很自然地掩饰过去,语调平缓,不露声色。
表明她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有:熟练自然的关窗动作,对侍萍的身世及周朴园的隐情细致地述说,对绣着梅花衬衣的熟记。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雷雨》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领悟如何在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2、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3、认清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吃人本质以及它的必然灭亡趋势4、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先播放约三分钟的《雷雨》话剧片段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
)我想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刚才播放的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那么在《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
作者简介及《雷雨》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山县。
其父在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宣化镇守等职,但不久官场失意,回家后常是牢骚满腹,整个家庭的空气是抑郁的。
曹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对这类家庭里的人物相当熟悉,他曾说:《雷雨》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
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和他们朝夕相处。
少年时代的曹禺曾随他继母观看了许多地方戏及当时流行的文明戏,这培养了他最初的戏剧情结。
1922年曹禺进入南开中学,并在1925年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
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在此期间,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列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
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bull;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雷雨》教案精选6篇
《雷雨》教案精选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雷雨》教案精选6篇优秀的教案是每一位教师都会提前准备的文件,我们写好教案之后,在上课过程中也是会提高自信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雷雨》教案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雷雨》教学设计(通用23篇)
《雷雨》教学设计(通用23篇)《雷雨》教学设计(通用2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雷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雷雨》教学设计篇1一、导入新课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大学学生怀着对旧中国封建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的剧本。
一年后,当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在巴金的热忱帮助下,这部剧本终于在1934年《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了,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4月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拍成电影,甚至前几年还有人把它拉长为一部二十集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着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简介剧情及课文1、声、字、画(剪截于话剧表演中场景)多媒体课件活动展示,渲染课堂气氛。
(下底四行滚动字幕)这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这就是后来的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这就是后来的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初生儿去投河……三十年后,在畸性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狠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
此刻“恨人像一把火,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
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善良的侍痴呆了……2、点击课文我们的课文就是从来接四风回去的鲁侍萍与周朴园的不期而遇开始的。
《雷雨》教学设计14篇
《雷雨》教学设计14篇《雷雨》教学设计14篇《雷雨》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意目标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教学设想】1.通过反复阅读和分角色朗读,品味戏剧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比较鉴赏相结合,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兴趣。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扩大课堂容量。
4.课型:品读・鉴赏课5.教时:一教时【重难点简析】1.文学作品的魅力来自语言。
戏剧语言在展开冲突,显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言为心声,品读语言应是开启人物心灵的一把钥匙。
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2.作者说:“《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雷雨》“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
鉴赏时为了避免用“社会问题剧”的主题模式“削足适履”地硬套剧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
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
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雷雨》教案范文(精选15篇)
《雷雨》教案《雷雨》教案范文(精选15篇)《雷雨》教案篇1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写的画面。
2、抓重点词句品读,想象、感受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学写观察日记。
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看图学文,作者通过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并启发我们要善于观察和发现。
2、教学重点、难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
教学对象分析:心理学认为,小学生具有好学、好动的特点,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在一节课中持续注意的时限只有二十分钟。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视野不够开阔,经验不够丰富,对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所出现的一系列自然景象缺乏感性认识。
多媒体教学声像并茂、视听接合,能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现象,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根据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特点,本课教学首先立足本学科特点,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并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
其次,以本课为载体,通过生动活泼地学习,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利用动画课件,冲破时空限制,创设恰当情境,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过程,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演示法、设境酿情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相结合,师生平等互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一、激情导入1、(出示谜面)师:小朋友喜欢猜谜吗?(喜欢)那听好了。
①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冒火,声音震山谷。
(雷)。
②千根线,万根线。
不粗不细,顶天立地。
(雨)合起来是——(雷雨,同时板书)【利用小学生喜欢猜谜的心理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师:小朋友们真聪明。
那么这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中去感受作者笔下描绘的这场雷雨。
《雷雨》教学设计3篇
《雷雨》教学设计《雷雨》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分析《雷雨》这部剧作,了解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脉络和特点;2. 理解和掌握戏剧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分析和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分析剧本和观看相关演出片段,介绍《雷雨》的故事情节以及主要人物形象;2. 分析《雷雨》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了解作者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3. 分析剧作的结构和主题,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4. 分析剧中关键场景和对话,讨论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5. 比较不同演绎版本的《雷雨》,探讨不同导演和演员的诠释和理解差异。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分析:通过讲解剧作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了解剧作的基本情节和主题;2. 小组合作研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剧作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塑造,交流不同的解读和理解;3. 观看演出片段:观看相关的演出片段,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剧作;4. 阅读剧本:学生阅读剧本,深入分析剧作的对话和情节展开,探索剧作的内涵和作品的意义;5. 批判性思考: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评价不同的观点和解读。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作业: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剧作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解读,形成小组报告;2. 个人写作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角色或情节,写一篇文章分析该角色或情节在剧作中的作用和意义;3. 课堂表演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剧本表演,展示对剧作的理解和体会;4. 口头回答问题:在课堂上通过提问,评估学生对剧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资源:1. 《雷雨》剧本;2. 相关的演出片段和演员采访;3. 课堂展示投影仪或电视机等视听设备;4. 相关的文献和评论阅读材料。
《雷雨》教学设计精选3篇(二)《雷雨》是由曹禺创作的一部话剧,通过描写上海一个富裕家庭的婚姻纠纷来反映社会和家庭矛盾的作品。
《雷雨》教学设计15篇
《雷雨》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雷雨》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雨》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曹禺和《雷雨》的相关知识以及戏剧的一般常识。
2.理清《雷雨》的人物关系,分析其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品味剧中周朴园鲁侍萍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变化,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
3.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教学重点】1.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和话剧的特点。
2.分析两场戏剧冲突,并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通过剧情对资产阶级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的揭露。
2.戏剧语言的言外之意以及学生对戏剧主题的理解。
【教学策略】1.指导学生分组编排表演《雷雨》中的两场戏。
2.本文将采取活动式(表演)、探讨式、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
通过表演课本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在观剧、讨论中不断领略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知识储备A. 作家简介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湖北潜江人。
中国现当代剧作家,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
他从小爱好戏剧,1929年进南开大学,后来又转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后进清华研究院,专攻欧美戏剧文学,并从文学中汲取营养。
1933年,在即将结束大学生活时,完成处女作《雷雨》。
经巴金、靳以的推荐,这个剧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学季刊》上发表。
作者自己说: “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朽,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
《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
”(《曹禺选集后记》)继《雷雨》之后,又写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蜕变》等剧本。
《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
在这两个剧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雷雨》一文。
文章通过对雷雨前后自然景象的描绘,向同学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变化。
教学内容包括: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掌握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雷雨天气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景象,引导他们关注大自然的变化。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描绘了哪些自然景象?这些景象在雷雨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3. 课堂讲解(15分钟)(1)学习生字词。
(2)分析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3)讲解文章中的精彩语句,体会语言美。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请用课文中的句子,描述雷雨前后的自然景象。
5. 随堂练习(10分钟)(1)根据课文内容,连线:雷雨前——雷雨后。
(2)用课文中的句子,描绘一幅雷雨过后的景象。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雷雨前后的自然景象。
答案:雷雨前:乌云密布,天空阴沉,电闪雷鸣。
雷雨后:天空晴朗,空气清新,万物复苏。
3.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后可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景象,尝试用文字记录下来,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多阅读描绘自然景象的文章,积累词汇,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雷雨》优秀教案5篇
《雷雨》优秀教案5篇教案一:《雷雨》第一幕教学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2课《雷雨》,主要内容是第一幕的剧本学习。
第一幕主要描绘了周家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各自的内心矛盾,以及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剧本的结构和人物关系,体会作者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
2. 学生能够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理解剧情的发展。
3. 学生能够掌握剧本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提高朗读和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剧本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关系的把握。
难点: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理解剧情的深层含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剧本文本、多媒体设备、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雷雨》电视剧片段,让学生对剧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剧本: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一幕,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3. 分析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4. 解读剧情: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剧情的发展,理解雷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提高对剧情的理解能力。
5. 表演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表演,教师指导学生注意表情动作和台词的配合,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雷雨》第一幕板书内容:1. 人物关系图2. 人物性格特点3. 剧情发展脉络七、作业设计2. 请学生分析《雷雨》第一幕的剧情发展,并谈谈自己对剧情的理解。
答案:1. 人物关系:周朴园与鲁侍萍是旧情人,周朴园与周萍是父子,周萍与四凤是姐弟,鲁侍萍与四凤是母女。
2. 剧情发展: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周家相遇,周朴园想弥补过去的错误,但被鲁侍萍拒绝。
周萍对四凤产生了感情,但四凤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雷雨来临,周家家庭成员的矛盾冲突达到了顶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分析、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雷雨》第一幕有了深入的理解,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朗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雷雨》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雷雨》教学设计《雷雨》教学设计(精选10篇)《雷雨》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后、雷雨中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一、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戏剧教学内容,选取《雷雨》作为精讲篇目。
《雷雨》是剧作家曹禺创作的一部四幕悲剧,讲述了周、鲁两家复杂的情感纠葛和悲剧命运。
本节课将重点分析第一幕和第四幕,详细内容如下:1. 第一幕: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出场,展现周家家庭矛盾。
2. 第四幕:周萍与四儿重逢,周朴得知真相,众人物命运走向悲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雷雨》的剧情,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培养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对戏剧的阅读与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剧情发展,体会曹禺戏剧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戏剧中的人性、家庭和社会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雷雨》的话剧片段,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幕,了解剧情。
3. 人物分析:分析周萍、周朴、鲁妈、四儿等人物形象,讨论他们在剧情中的作用。
4. 剧情分析:详细讲解第一幕和第四幕,引导学生关注戏剧中的冲突、高潮和结局。
5.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人物分析的题目,进行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第四幕中的冲突,并进行小组讨论。
六、板书设计1. 人物关系图:展现周、鲁两家的复杂关系。
2. 剧情发展脉络:梳理第一幕和第四幕的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剧情,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
答案示例:《雷雨》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复杂。
周萍忠诚善良,却因家庭压力走向堕落;周朴自私冷酷,对家人无情;鲁妈善良无私,为女儿付出一切;四儿美丽纯真,却陷入情感纠葛。
通过这些人物,曹禺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引发我们对人性的思考。
曹禺《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1篇)
曹禺《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1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曹禺《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1篇)》,您浏览的《曹禺《雷雨》教学设计(通用11篇)》正文如下:曹禺《雷雨》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走进作品,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2、了解戏剧的基础理论,学习欣赏戏剧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审美情趣,增强生命意识,提高语文素质。
教学重点:合作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改变语文教学的传统习惯仅仅用阶级关系看待人物的观念,学习用人文的观点,多角度理解作品,从文本本身出发进行阅读,用自己的心感受,用自己的头脑思考。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1课时一、导语设计:【导语】 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
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
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
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
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二、探讨《雷雨》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形象。
1、我们分组探讨。
课文节选部分,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谁?(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2、请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周朴园和鲁侍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明确:周朴园由对自己以为“死去”的侍萍的所谓“怀念”,到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以及对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变化过程。
)【板书】怀念——惊慌——冷酷3、鲁侍萍想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鲁侍萍经历了三十年的人生沧桑,但她依旧爱着周朴园,她不由自主的非理智的说出了真相。
探讨:周朴园没有认出鲁侍萍,周朴园对埋藏在记忆中三十年前的侍萍的感情是什么?为什么他要抛弃侍萍? 他深情的怀念侍萍,他爱着侍萍。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
高中语文雷雨教学教案(最新7篇)《雷雨》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巩固生字:⑴ 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⑴ 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回答。
板书:前中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雷雨前:⑴ 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⑴ 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⑴ 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雨》教学设计一、导入1、师: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师:千条线,万条线。
数不清,剪不断。
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
(生纷纷举手)师:大家一起说是什么?生:是雨!2、师:真棒!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谁愿意把这个“雨”字写在黑板上?(找一生到前面板书,学生非常认真地书写)下面的同学也别闲着,来!和他一起写!(所有同学一起书空)师:看这位同学的字写得多么用心啊!我们每次写字都应该像他这样笔笔用心。
谁能用“雨”字组词。
生:大雨生:春雨生:雷雨生:……师:老师要增加难度。
谁能“雨”字说出四字词语或者是成语。
生:雨过天晴生:挥汗如雨生:蒙蒙细雨生:风雨同舟生:……3、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几天我们背诵的古诗当中有没有描写“雨”的古诗的?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1、师:刚才有的同学组词说到了“雷雨”,(板书:雷雨)随机指导书写:雷字。
谁能说说你对雷雨有哪些了解,或知道和雷雨有关的哪些知识?生:我知道打雷时人不能站在树下,那样会非常危险。
生:我知道打雷时不能看电视,打雷看电视也会造成危险。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同学们说得都对。
雷雨也叫雷阵雨,它来得快去得也快,是一种前后变化非常大的天气。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课文当中的雷雨是怎样描写的?生齐:想!师: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在读课文时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生自由读课文)3、读准字音(1)师:刚才看到同学们读书都非常认真,不知生字词掌握得怎么样了?同桌小伙伴来检查检查。
(2)开火车读词语:蝉鸣、窗户、垂下、压下、迎面扑来(3)交流识字方法。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象?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象?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象?(学生默读课文)师:哪位同学来交流一下。
生:我认为1~3段写得是雨前,4~5段写得是雨中,6~8段写得是雨后。
生:我不同意他的意见。
师:说出你的理由。
生:第六段说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只是说声音小了,但雨还没停,还在下呢!所以第六段也应该是雨中。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生齐说:同意!小结:作者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出了不同的景象。
(板书:前、中、后)四、看图学文,感情朗读1、雷雨前:(教师出示雷雨前图)(1)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幅图,同学们猜一猜这幅图是雷雨前、雷雨中还是雷雨后?生齐说:雷雨前。
师:你能看着图说出四字词语或是成语吗?生:电闪雷鸣。
生:乌云密布。
生:狂风大作。
生:……(2)师:那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雷雨是怎样描写的?(出示课文1-3段。
)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注意不动唇、不出声,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师生交流: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师:“蝉”还有个名字是什么?生:知了。
2、体会“压”的运用之妙(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师:指名读。
我没有感觉乌云“压”下来,而是感觉云还在空中飘着呢!没压下来。
(1)学生演示“压”的动作(2)引导体会:抬头看见厚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你有什么感觉?(有点害怕,透不过气来……)(3)指导学生带着感受朗读这个句子。
师:来!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
(学生齐读,读得非常好)师:读得多好啊!让老师感觉到有42块乌云一起压下来了........!3、朗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师:这里的“垂下来”是什么意思?(2)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提问:把“垂”字换成“落”或“掉”字,行不行?(3)引导学生对比理解:(出示稻谷、苹果树、落叶、兔子图片和句子)读句子,看图想一想和同桌交流哪些用“垂”,哪些用“落”。
金黄的稻谷()下来。
苹果从树上()下来。
叶子从树上()下来。
兔子的耳朵从头上()下来。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蜘蛛垂下来的时候,被一根蛛丝连着,体会“垂”字用的准确,用得好。
(5)联系语境,体会蜘蛛笔直地降落,急切地想逃走的有趣模样,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
4、理解并积累“越来越……”(1)提问:闪电、雷声有什么变化?(2)指导读好“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哪位同学读一读。
生: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读得越来越响)师:谁能给他评一评,说他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你读得非常好!师:好在哪里?生:你读得声音越来越响,给人感觉闪电的确是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他读得好,你评得也非常好。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听到的雷声是什么样的?生:轰隆隆!师:请你们把雷打得越来越响。
(教师手势由低到高)生齐: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声音越来越响)师:来!我们把“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再读一遍。
生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生读得非常好,非常有紧迫感)师:同学们读得让老师感觉到今天快要下雨了!(生笑)师:老师还想把课文改一下,同学们看看行不行?我想把“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改成“雷声越来越响,闪电越来越亮”。
生:不行!师:为什么不行?生:因为光的速度要比声音的速度快,往往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所以老师不能象你那样改!师:你的知识还真丰富!出示课件:越来越亮越来越响越()越()越()越()越()越()越()越()谁能照样子说说?生:苹果越来越红。
生:大树越长越高。
生:气球越吹越大。
生:我们读课文的水平越来越好。
生:……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也越来越棒!2、雷雨中:(教师出示雷雨中图)师:这幅图同学们猜一猜是描写雷雨什么时候的?生齐:雷雨中!师:看着图你能说出四字词语或是成语吗?生:雷雨交加。
生:风雨交加。
生:倾盆大雨。
生:瓢泼大雨。
生:……师:谁来学学下雨的声音?生:哗哗哗!(声音很小)师:你这是小雨。
(众笑)生:哗啦啦!(声音佷大)师:你这雨下得可真不小!(众笑)课文当中这三个“哗”你认为该怎样读?生:我认为声音应该越来越小,因为刚开始雨下得大后来雨越下越小。
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课文当中说雨越下越大。
所以应该越读声音越大。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生齐:同意!师:好!我们一起让雨越下越大。
生齐读: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雨越下越大。
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读得非常有层次感,读出了雨越下越大的感觉。
但读后一句:渐渐地……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师: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生:可以换成“慢慢地”。
师:对!“渐渐地”就是“慢慢地”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谁能再把这句话读一读,让大家都能感觉到雷声和雨声是慢慢地小了。
生: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生读得非常好,缓慢而轻。
再次齐读效果也非常好)师:同学们读课文的水平真的象()同学所说的是越来越好了。
(出示课件:)⑴我长高了。
⑵粉红色的花儿开放了,真美啊!⑶叔叔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中。
⑷我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师:哪位同学能把渐渐地加入句子当中并读一读?生:我渐渐地长高了。
生:粉红色的花儿渐渐地开放了,真美啊!生:叔叔的身影渐渐地消失在人群中。
生:我渐渐地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师:我们一起把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生齐:我渐渐地懂得爱是伟大的、无私的。
师:是啊!同学们渐渐地会懂得许多事情。
3、雷雨后:(出示雷雨后的图片)师:(老师没说什么,学生纷纷举手)你们知道老师要说什么就都举着手?生:老师一定让我们看图说四字词语或成语。
师:你们真会学习,好那你们就来说说吧!生:雨过天睛。
生:睛空万里。
生:空气清新。
生:彩虹高挂。
生:五颜六色。
师:为什么要说五颜六色呢?生:我形容的是彩虹的颜色。
师:说得多好啊!生:……师: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生:我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心情非常高兴!生:这么晴朗的天气,我特别愉快!生:我真想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的味道一定很情爽!师:。
好就让我们用这种高兴的、愉快的、惊奇的心情一起来读一读“雨后”这一部分。
生齐读:(学生齐读,读出那种愉快、清新的感觉)师:这时的蜘蛛是怎样的心情?(引导与雷雨前这只蜘蛛“垂下来,逃走了”作对比,从而体会到“坐”字表现了这只蜘蛛此时的悠闲自在,指导读出蜘蛛此时的心情。
)五、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出示小青蛙坐在池塘里的图片)师:雨停了。
太阳出来了。
彩虹挂在天空。
小青蛙也叫起来了。
小青蛙怎样叫?生:呱呱!(声音不大)师:这只小青蛙不高兴了!生:呱呱呱!(很高兴地,大声地)师:来!我们42只小青蛙一起来欢快地叫。
(生齐声叫)师:多么愉快的小青蛙啊!你坐在池塘里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荷花。
师:现在的天气怎么样?你坐在哪,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生:雨过天晴,我坐在池塘边,看到了美丽的荷花开放了!师:说得多好啊!又具体又完整,谁还能和他一样也来说说。
生:雨过天晴,我坐在池塘边,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高高挂在天上。
生:雷雨过后,我游到池塘里和小鱼一起做游戏。
生:……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越来越完整,也越来越美了。
六、小结师: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到了雷雨前前后后的变化。
希望同学们今后回家能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实践笔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