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新部编版(精)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211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f.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8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难点: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雷雨吗?你们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雷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3.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三、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认读。
2.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猜测“压、垂”等词语的意思。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3.教师总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五、体会情感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雷雨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对雷雨的喜爱?3.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
六、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类似的雷雨。
2.让学生画一幅自己心目中的雷雨。
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完成课后练习。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体会到了作者对雷雨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16《雷雨》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
![16《雷雨》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https://img.taocdn.com/s3/m/7207e8e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6.png)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教材分析:《雷雨》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6课,本单元的主题是:“热爱大自然。
”本文以精炼的文字、自然简朴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描写。
虽然篇幅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己经具有初步的识字、朗读、口头表达和观察能力,有合作学习的意识,但能力尚弱,一些学习方法的掌握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1.会认“压、蝉、垂、户、扑”四个生字,会写“雷、迎”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3.能在语境中体会运用“挂、垂、压等字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教学重难点: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重点)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难点)3.能在语境中体会运用“挂、垂、压等字的好处,并练习运用(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雨声音频。
课时安排: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夏季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小朋友们观察过生活中的雨吗?认真听过它们的声音吗?让我们一起听一听,猜一猜吧!(播放一段视频)过渡:看来小朋友们都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小能手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雷雨》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直观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初读感知,学习字词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不会的生字词,借助拼音拼读。
2.指导认字读词:蝉鸣、窗户、迎面扑来、压下来、垂下来(1)正音:“蝉、垂”翘舌音;“户”在“窗户”中读轻声。
(2)交流识字法:压:做一做把手压在语文书上的动作。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ef2f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3.png)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雷雨》,使学生了解戏剧的基本特点和表演方式。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 学习《雷雨》中的经典台词和情节。
教学准备- 《雷雨》的文本材料。
- PPT或黑板。
- 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雷雨》的主题和背景。
- 引发学生对戏剧的兴趣。
学习戏剧基本概念(10分钟)- 通过简单的例子解释戏剧的定义和特点。
- 解释舞台、角色、情节等概念。
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
- 分发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让学生进入角色。
- 按照剧本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分析经典台词(15分钟)- 选取《雷雨》中的经典台词,与学生一起分析台词的意义和背景。
- 引导学生思考角色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情景表演(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节进行表演。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创作。
-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
总结(5分钟)- 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中的体验和感受。
课后作业-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写一篇关于该角色的小短文。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情景表演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 检查学生对戏剧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 阅读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角色的理解。
参考资料- 《雷雨》剧本- 《雷雨》电影或舞台剧视频- 《雷雨》相关的绘本或读物。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d6e035ecc175527072208e9.png)
16、《雷雨》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雷、蝉、压”等五个生字,会写“雷、垂”等8个生字,会写“雷雨、乌云”等六个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生字词检查。
1、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一个游戏,听声音猜一猜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什么?(播放雷雨的声音)2、雷雨这种天气一般在夏天出现的比较多,大家请观察这个雷字,雨字做偏旁,写的时候有变化,伸出小手,和我一起写。
(齐读课题)3、在开始学习之前,老师先考一考你们生字词都认识了吗?PPT出示:乌云黑沉沉压下来窗户迎面扑过来去掉拼音,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1、课文描写了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色,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请一个小朋友读学习要求。
提出学习要求: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生字或词语,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②给自然段标上序号,边读边想,课文写了雷雨哪几个时候的景色?2、自读汇报: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分段指名读)3、请八位小朋友读课文,其他的小朋友也有任务,一边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4、刚刚你有听到哪些字音读错的吗?5、这篇课文写了雷雨哪几个时候的景色呢?(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哪几个自然段写了雷雨前,哪个几自然段又写了雷雨中雷雨后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板书:雷雨前:123雷雨中:456雷雨后:78三、学习雷雨前的景象1、下面,让我们一起先走进雷雨前,看看雷雨前都有哪些景物?(指名读)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把描写的雷雨前的景物用横线划下来。
你找到了哪些景物。
叶子,大风,闪电,雷声,蝉。
我们一起把这些景物读一读。
(齐读)2、过渡:在这些景物当中,什么最先发生了变化呢?3、乌云是怎样的呢?(请男生女生读)4、这时,你看到的乌云是怎样的?你从哪个词感觉到的?(指名读)请你读出这种又黑又重的感觉?还有什么感觉?说明乌云很多。
《雷雨》教案新部编本及教学反思
![《雷雨》教案新部编本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bb922936c175f0e7cd137b3.png)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雷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李芝兰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雷雨》。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热爱自然、了解自然。
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应鼓励学生拓宽视野,阅读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雷雨》一课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学习本课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同学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本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认4个生字。
(2)能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写观察日记。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借助生字卡片、插图及雷声录音学习课文和生字;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
(3)通过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热情。
四、本课教学重点:1、会认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五、本课教学难点:1、能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六、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七、教学过程:课前游戏:词语接龙蓝天——枝叶——一、揭题导入1、这两天呀,天气变化无常,一会还是太阳高照,一会就雷电交加,下起雨来。
你知道这种雨叫什么雨吗?(板书:18、雷雨)2、雷雨是由积雨云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下雨伴随着闪电和雷声,往往发生在夏天。
我们这儿的雷雨天气一般发生在4—9月份。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文是怎么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6 雷雨 优质教案_4205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6 雷雨 优质教案_4205](https://img.taocdn.com/s3/m/4b1650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c.png)
16 雷雨【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景物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景色的变化。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
审美创造: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
【课前解析】《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关注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
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理解内容,重点关注“压”“垂”两个词语,通过做动作、看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体会它们运用的好处。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
第四至六自然段再现了雷雨中的景象。
先让学生找出景物,再引导体会雨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象的变化。
结合图片,入情入境地读。
第七至八自然段写雷雨过后的清新世界。
让学生找出景物,重点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体会“挂”“坐”两个词语的妙用。
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9个字,可以按结构分为4类: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可让学生分类观察,发现特点,整体识记。
其中“黑”笔画较多,要重点指导笔顺,“垂”笔顺易错,要多强调练习,“迎”要重点指导“卬”的左部分,不能多加一点或一撇。
关注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清新。
借助图片读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随文识记巩固“雷声、清新。
”【教学目标】1.认识“压、蝉”等6 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 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点】认识“压、蝉”等6 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 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 个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e8b8f8a300a6c30d229f60.png)
16 《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教学重点】1.认识“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谜语导入: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猜一自然现象) 谜底:雷雨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吧!2.相关链接:雷雨:又称雷阵雨,是夏季常常出现的伴有雷电的降雨现象。
它在积雨云中形成,强烈时可出现暴雨。
雷雨,按其成因,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对流旺盛所致的热雷雨,常见于夏季午后,范围小而雨时短;另一种是冷暖空气剧烈冲突,促使暖湿空气上升而致的降雨雷雨,其范围大,雨时也较长。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识字写字1.出示会认字,引导学生识记、观察字形、读一读,并组词;2.认识多音字,掌握不同读音所对应的不同含义;3.检查识字情况:摘苹果;4.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相应的意思连起来(不做重点,了解即可);5.出示会写字,引导读一读,并组词、造句;6.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雷:雨字头稍宽,覆盖下边的“田”。
第四笔和第十二笔竖都在竖中线上。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优秀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bc28c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d.png)
【导语】《雷⾬》⽤精练、⾃然简朴的语⾔,为我们描绘了雷⾬前、雷⾬中、雷⾬后不同的⾃然景象。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材分析 《雷⾬》⼀课⽤精练、⾃然简朴的语⾔,为我们描绘了雷⾬前、雷⾬中、雷⾬后不同的⾃然景象。
课⽂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虽然篇幅⽐较短⼩,但⽂章内容⽣动,课⽂插图优美,⽐较适合低段的学⽣,让学⽣以学习本⽂为契机,⾛进⽣活,⾛进⼤⾃然,学会观察,增添⽣活的乐趣。
单元训练中提⽰,学习本组课⽂,可引导学⽣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位美感。
⼆、分析学情 ⼆年级的学⽣虽然年龄较⼩,但雷⾬是夏天很常见的⼀种⾃然现象,细⼼的学⽣都会说出雷阵⾬的⼀些特点,为了使学⽣整体感知全⽂,让学⽣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情境的⼀幅幅⽣动逼真的画⾯,雷⾬前、雷⾬中、雷⾬后的⾃然景象的变化。
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声,使学⽣产⽣⾝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到了雷⾬前、雷⾬中⾃然界的景象变化。
三、学习⽬标: 1.会认“压”等4个⽣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能⽤不同的语⽓读出雷⾬前、雷⾬中和雷⾬后的景象。
3.感悟雷⾬前、雷⾬中、雷⾬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观察天⽓的兴趣,能写观察⽇记。
课前准备: 1、反映雷⾬前、雷⾬中、雷⾬后景象的课件。
2.⽣字词卡⽚。
第⼀课时 ⼀、联系⽣活,揭⽰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的现象,你能说说雷⾬时的景象吗? (⽼师肯定学⽣的体验后,揭⽰课题,看课⽂是怎样写雷⾬的) ⼆、初读课⽂,识字学词。
1.默读课⽂,要求读准字⾳,读通课⽂。
⽼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进⾏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
(⿊沉沉、乱摆、迎⾯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字组词,要求学⽣从课⽂中找到带有⽣字的词语和句⼦。
a.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沉沉地压下来。
b.乱──乱摆;忽然⼀阵⼤风,吹得树枝乱摆。
(部编版)《雷雨》完美版教案
![(部编版)《雷雨》完美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574dfbb7360b4c2f3f6482.png)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案-《雷雨》人教(部编版)《雷雨》教学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雷雨》人教部编版(2)《雷雨》教材分析一、教材解析: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二、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以“雨”,导入新课1、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雨”,齐读,来,说几个关于的词语,最好是四个字的词语。
生交流后,师出示:狂风暴雨和风细雨蒙蒙细雨枪林弹雨风雨交加风调雨顺这么多,这么好的词语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记一记。
(板书:18雷雨)2、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生回答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而且发生在夏季。
)(二)引发兴趣,深入了解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
有的说:这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
)2、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
同学们想不想看,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范读。
教师出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课文听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板书1、读准字音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自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女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大家,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排火车(听小火车来了,那一排能把的火车开的又快又响)出示幻灯片)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子里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2、记字形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61898e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43.png)
公开课教案:部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并理解《雷雨》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 能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描述雷雨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雷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预导入:让学生观察课文标题、插图等元素,让学生猜测课文的内容和主题。
3. 阅读课文:学生个别阅读课文,然后集体朗读。
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讨论。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深入解读,并设计展示形式,如绘画、表演等。
5. 整合讨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解读,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6. 语言运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和句子描述雷雨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
可以进行小组活动,比较不同描述的优劣。
7.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8. 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激励,并总结课堂要点和研究收获。
教学资源- 课本《雷雨》- 图片或视频素材- 小组展示的材料和道具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评价小组展示的解读和表达形式的质量- 批改课后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与雷雨相关的文学作品,扩大对雷雨主题的理解和欣赏。
- 鼓励学生模仿雷雨的写作风格,创作自己的雷雨故事或描述。
- 安排学生观看雷雨相关的电影或舞台剧,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多元理解能力。
> 注意:以上教学设计为简化版本,具体教学过程和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雷雨-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雷雨-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3847d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65.png)
雷雨-部编版(五四制)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喜爱阅读,懂得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妙之处。
2.认识中国近代文学作品,理解近代文学从传统文学到现代文学的特点和变化。
3.了解小说元素、结构、人物和情节的关系,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结构、文学手法等内容,提高阅读小说的能力,认识小说的意义和价值。
4.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水平。
二、教学重点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2.理解小说情节结构,掌握小说人物的生活故事。
三、教学难点1.理解电报与小说情节之间的关系。
2.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内容和学习步骤1、导入与预习通过询问学生上周的学习情况引入本课内容,并预告本节课的主题和核心。
2、核心教学环节2.1、小说的主要人物询问学生课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并对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和解读。
2.2、小说的情节结构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特别是人物的命运转折、情节的铺陈和发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情节结构。
2.3、分析电报与小说情节之间的关系通过讲解电报在小说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电报与情节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小说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命运。
2.4、小说的文学特点和意义讲解小说的文学特点和隐含的思想意义,帮助学生认识小说的作用和价值。
3、课堂小结和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操。
五、教学评价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口头和书面作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评价侧重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和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含义。
部编版《雷雨》精品教案4
![部编版《雷雨》精品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b02a69e9ba1aa8114531d9e0.png)
近来天气逐渐转冷,天气渐渐发生了变化,请你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把它写在周记里。
板书设计课堂练习(难点巩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垂”2个生字。
2、能边读边想象第一部分所描写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的不同景象。
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品读,想象、感受雷雨前景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留心观察天气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1、会认“压、蝉”等5个生字,会写“雷、垂”2个生字。
2、边读边想象,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第一部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教学难点:“垂”字的识记与书写指导,通过朗读、想象、联系生活等多种手段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
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播放歌曲《夏天的雷雨》。
2、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6课《雷雨》,学生观察雷字怎么写?与师一起板书课题。
3、同学们见过雷雨什么样子吗?师介绍雷雨,雷雨又叫雷阵雨,多发于夏天的午后,它来得快,下得大,去得也快。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谈感受。
2、自读课文,提要求。
(1)、标出文中自然段。
(2)、圈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的字请教拼音或同桌。
2、同桌互读生字,纠正同桌的读音。
3、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抽读、跟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接龙读课文,同学们读得很流利,我们来看看图,这幅图描绘的是什么景象?(雷雨中)文中哪些自然段描写的雷雨中?(4-6自然段)2、哪些自然段写不下雨的景象?1-3自然段和7-8自然段都是写没下雨的情境,那他们有什么不同呢?3、《雷雨》按照雷雨前(1-3自然段)、雷雨中(4-6自然段)、雷雨后(7-8自然段)三、品读课文,自读自悟(一)、研读雷雨前的景象1、请同学们默读、思考:雷雨前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的变化?在文中用“—”画出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e30f83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e.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案第1篇】雷雨教学目标:1、随文认识生字“户、扑”,借图像认识“蝉”字,借字义理解识记“压、垂”字。
指导正确书写“垂”字。
2、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3、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4、能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哪些景色发生了变化,并借助关键词说出景色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找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哪些景色发生了变化,并借助关键词说出景色的变化。
教学难点:能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积累词语今天早上一出门,我就发现地面湿漉漉的,原来昨晚一场小雨悄悄地降临了。
恰巧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描写雨的词语。
课件出示:“蒙蒙细雨,淅淅沥沥、滴滴答答、大雨倾盆,雷电交加,电闪雷鸣。
”你认为哪些词语适合描述这场小雨呢?词语也是有情感的,描写小雨的词我朗读时声音要——轻些,语气要——柔些,读一读。
剩下的词语你认为是描写的哪一种雨(雷雨、暴雨),也请你读出雷雨、暴雨的气势来。
今天我们来学习16课雷雨,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理清课文顺序雷雨又叫雷阵雨,它来得急,去得快。
1.这篇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的呢?请你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排火车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下雨时的景色。
3.互相正音。
课件出示句子“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指生读“户”,带调读。
出示词语“窗户”,注意户在这里读轻声,齐读。
注意生字在词语中读音的变化再读这句话。
4.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下雨时的景色呢?课文的4-6自然段描写了雷雨正在下,我们用三个字来概括,板书:雷雨中那课文的1-3自然段描写了雷雨来临之前的景色,我们同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板书:雷雨前。
7、8自然段用哪三个字来概括呢?板书:“雷雨后”提醒学生说完整的话。
三.学习“雷雨前”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它会有很多变化。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6deb1b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15.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第1篇】《雷雨》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用“越越”说句子。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中的描写。
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雨吗?瓢泼的大雨、绵绵的细雨……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次雷雨天气,你看……(板书雷雨)2.同学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
2、学习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1、请同学读全文。
2、感受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分别是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四、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自由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
找找里面写了哪些景物,他们有什么特点。
2.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3、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抓住“黑沉沉”、“压”体会。
(乌云黑沉沉,还有什么也黑沉沉?“谁能做个压的动作。
”)师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谁能再读读?---齐读(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3)雷雨前天气非常闷热,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朗读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a82486caaedd3382c4d316.png)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及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引导法讲解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谜面: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属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2、学生猜后,板书课题:雷雨。
二、自.由朗读,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作者描写的顺序是什么?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2、接着,我们再请大家想想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色?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三、课文学习(一)学习“雷雨前”1、想一想:雷雨前主要抓住了哪几样景物进行描写?乌云(压)树叶(不动)蝉(不叫)树枝(乱摆)蜘蛛(逃走)闪电(亮)雷声(响)2、课件展示雷雨前的景物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知识积累为什么会打雷?雷雨天气,厚厚的云层在空中翻滚,由于气流的摩擦分别带上正、负不同的电荷,这些电荷聚集在云层的两端,并且随云层的增厚,电荷不断增加。
当电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穿过云层放电,正负电荷中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空气迅速膨胀发出巨大的响声,这就是雷。
4、“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从这句话知道了什么?(这句话写出了大雨来临前紧张、压抑、沉闷的气氛。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从这句话又知道了什么?(说明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赶快逃走了。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课件出示:闪电和打雷谁在前?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出的,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所以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二)学习“雷雨中”1、快速朗读,边读边思考:雨下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9159f2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41.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雷雨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雷雨》是统编本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语文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这是在延续前面“能找出课文中的具体信息”“整合信息,作出推断”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
这篇课文用字精炼而且准确,语言优美而生动,是一篇很富表现力的文章。
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
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理念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雷、黑、压、垂”等9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多媒体课件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情感目标: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我定下了以下学习目标:1. 巩固认识的5个生字,会写“压、垂、迎、扑”4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通过朗读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词的准确性。
联系生活感知,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中、后的景象。
三、说教法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为主.。
在课上我会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各种不同的雨的生动景象。
同时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看图与读文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
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从而获得收获,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说学法1.朗读感悟为主:“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6 雷雨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16 雷雨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8a8fc88581b6bd97f19eac6.png)
《雷雨》教学设计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柳玲指导老师:汤云玉许雪珍吴献智教材分析《雷雨》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全文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记叙。
1-3段写了雷雨前的景象:乌云压顶、空气沉闷、树枝乱摆,动物逃遁,文字的画面感非常强。
其中第一段写了天气的闷热,一个“压”字传神地写出了乌云低沉厚重。
第二段给人一种大风袭来的紧迫感。
第三段则用了“越来越……”的句式,令人惊恐。
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的秘密,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单元说明有这样的教学建议: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了解主要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本单元教学还要关注联系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对科学常识不要做过深的探究,要紧扣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1.低段学生自学能力及独立利用互联网自主探究能力并不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意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培养。
2.单元说明建议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课文,不过低段学生生活经验积累并不足,这时就需要借助电教媒体形声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利用风声、雨声、闪电、雷声等多媒体音效创设模拟雷雨前的情景,使学生获得体验和感受。
3.低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学文时通过生动的图片、动画,可以直观地帮助孩子体会“压”、“垂”字的妙用。
4.游戏和比赛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低段学生的课堂兴趣,巧妙地引入课堂分类小游戏和班级优化大师,利用信息化手段,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1.读准“雷雨、乌云”等10个词语,写好“雷、垂”2个生字。
2.课前借助“爬梯朗读”软件正确流利读课文;课中利用多媒体音效,指导朗读并背诵1-3段;课后去“爬梯朗读”再次读文,梯度对比。
3.利用课堂分类小游戏对雷雨前、中、后的主要信息进行分类,梳理文章脉络,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借力信息技术,体会“压”、“垂”字的妙用,进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并学会迁移运用。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24dd66ed630b1c58eeb51e.png)
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三篇】篇一一、教材解析: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二、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希望大家好好动脑筋。
课件出示谜语。
导入新课。
(板书:18雷雨)2、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生回答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而且发生在夏季。
)(二)引发兴趣,深入了解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
有的说:这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
)2、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
同学们想不想看,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范读。
教师出示听读要求。
(三)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课文听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板书1、读准字音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自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指名读──男女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大家,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排火车(听小火车来了,那一排能把的火车开的又快又响)出示幻灯片)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子里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2、记字形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了?(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
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
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精品教案1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雷雨精品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c36bbe30b14e852459fb5798.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6.《雷雨》教学设计绵阳市长虹世纪城实验小学陈慧教学目标:1.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2.能借助关键词句,提取主要信息,体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天气并及时记录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试着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认识的词语多。
(课件)彩虹微笑、空气清新、雨过天晴、蓝天白云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大雨哗哗(自由读-找两生读)2、这两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天气情况)?齐读第二组。
3、今天,我们就将迎接一场雷雨。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6课——雷雨。
(教师顺势板书课题《雷雨》)齐读课题。
二、回顾课文,理清脉络1、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场雷雨的?谁能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说一说?(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2、师:来,走进课文,看作者给我们展现了怎样一场雷雨?三、品读课文,理解感受(一)“雨前”抓景色,体会紧张、不安1、翻开课本第74页,要求不动唇、不出声,默读课文第一部分雷雨前(1-3自然段),思考:雷雨来前,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用圆圈圈起来。
(课件出示1-3自然段))师:文中写了哪些景物?(交流、板书: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雨)师: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找一个刚才默读最认真的同学来读。
)再找一生读。
师:这是怎样的乌云?课件出示图片。
师:看,这就是()的乌云,()的乌云。
云很厚、很低、很重,满天乌云密布(贴)。
连天空都托不住它们了,它们像要掉下来,抬头看到这样的乌云,你有什么感觉?(生交流:有些紧张,有些害怕、恐惧、闷热)找一生读出你的感受。
(教师顺势做一做“压”的动作。
)谁能用你的朗读告诉陈老师这乌云太厚,太黑,好紧张?(找一生读)再找生读。
(指导朗读“黑沉沉”语速放慢,语气凝重)齐读。
3.师:读得多好啊!让老师感觉到到有56块乌云一起压下来,好紧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雷雨》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2、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学习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第18课,(出示课件)初读了课文,认识了字宝宝。
现在我们就来接着学习——18、《雷雨》(齐读课题)。
请你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
(强调雨字头的写法)
2、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这些翘舌音你还能读准吗?(课件)
3、师:现在老师把它们的小帽子拿掉你还认识吗?(课件)
3、师:这些字和它的好朋友在一起,你还认识吗?(课件)
4、师:同学们真棒,老师再考考你们: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雷雨的哪些情景?(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前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中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雷雨后的情景?
二、精读感悟。
第一部分:雷雨前
1、谈话: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庆祝我们复习通关。
现在老师读第1、2、3自然段,请你们一边听一边用“﹏
“画出写雷雨前的景物。
比一比谁听得仔细画得认真。
(出示课件)
展台展示学生作业:乌云树叶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2、体会闷热,指导朗读。
师:现在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1、2、3自然段,想一想下雨前天气有什么特点?
(1)体会闷热:是呀,雷雨前都特别闷热,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呢?
(2)指导朗读: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体会风大,指导朗读。
(1)师: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这风大到什么程度?(动作演示乱摆)
师:我有点不明白,这么大的风,蜘蛛怎么不是掉下来,而是垂下来呢?
(2)学生说一说——(教师课件演示)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谁能读出风大,蜘蛛仓皇逃跑的样子?(风能再大点吗?)
4、体会雷声大闪电多。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师:有多少声雷,有多少道闪?
越来越亮,越来越响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呀?
(2)指导朗读:我们来感受一下这种变化吗
(一组读、二三组读、全班齐读)
(3)拓展说话(出示卡片):用“越来越……”说一句话。
(6)小结:是呀,要下雨了,从闷热到刮起大风再到电闪雷鸣,就像一部交响曲。
我们来合作读一读这三个自然段(男生1、女生2、全班3)。
第二部分:雷雨中
1、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雨越下越大
师:(出示课件)看,
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这雨大吗?你从哪个词感受到
雨越来越大的?)
指导朗读(出示课件):
仔细观察这三个象声词后面都有逗号,读的时候可以稍微停顿一下,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小结:这雨是越下越大(板书:越下越大)
2、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雨中的景物
师:大雨中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用“—”画出相关语句)
指名汇报。
引导想象:想象一下,在雨中还有什么也看不清啦?
小结引导朗读:是呀,远的、近的什么都看不清了,一片朦胧,读出你的感觉。
(指名读)
3、学习第六自然段,感受雨渐渐停了
师:这雨下的可真大呀,可是,(出示课件)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师引导:雨是突然变小的吗?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师:谁能给“渐渐地”换个词?(慢慢地、缓缓地)你能带进去读一读吗?
第三部分:雷雨后
1、师小结:这是要告诉我们雨要停了,(出示课件)雨真的停啦!
2、师想象:假如你就是那个推开窗户的小朋友,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空气真清新呀!景色真美呀!)
3、引导读文:你觉得雨后什么景色最美呢?(彩虹)
4、师:这个“彩”字也很美,我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
边示范写边讲解:彩(三撇引导想象彩虹的颜色)
5、指导朗读:太阳公公把彩虹挂在天空,可真美呀,谁能美美的读读这一句。
(出示课件)
6、指导读文:雨过天晴了,同学们觉得美,还有三只小动物也觉得美,你能找出来他们是谁吗?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8自然段,用“○”把它们的名字画出来,用“△”把它们的动作画出来。
蝉:叫
蜘蛛:坐(体会“坐”的用法)
青蛙:叫(呱:美,呱呱:美呀,呱呱呱:真美呀)
四、感受一下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1、看视频听朗读。
师:看样子同学们的心里和小青蛙一样美,可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课件)
2、小组合作: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个场景,你最喜欢那部分,读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五、对比雷雨前后的景物变化。
(游戏:词语分类)
师:同学们,雷雨前和雷雨后的景象一样吗?你们刚才表现很棒,老师决定让大家来玩个游戏,把迷路的词语送回家。
做得最美的小朋友,老师就给他参与游戏的机会。
词语卡片
五、总结并布置作业。
师总结:同学们,作者能把雷雨写得活灵活现,离不开认真仔细地观察。
同学们,我们也来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则观察日记。
要求:留心观察
格式正确
认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