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女娲补天》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第1篇】[教学要求]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属为人们解除璀苦的勇收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复,训练学生会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请地即读课效。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交,了解根学主要内容,体会交的为人们能除捕苦的勇敢精神.2.可导学生根据课父展开想象。
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婴内容2.学习课文生字词: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1.课文插图投影。
2.生字词卡片。
3.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看图猜神话故事2.感悟第一段的第一句话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词语自由读。
指明读。
齐读。
2.感知全文天塌地裂求神降雨造船救人找石补天三、品读“可怕”1.说天塌地裂的夜晚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品读“天哪,太可怕了!”3.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抓住大、大窟窿等词语感悟可怕4.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抓住一道道深沟感悟可怕5.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抓住围困、挣扎等词语感悟可怕6.创设情境,感受可怕画面读7.合作朗读,体会可怕四、回归文本,设疑结课1.根据板书,回顾全文2.设疑结课【板书设计】女娲补天冶炼求神降雨天塌地裂造船救人找石补天【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女娲补天》导学案(通用14篇)

《女娲补天》导学案(通用14篇)《女娲补天》导学案篇1课题28《女娲补天》学习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
导学过程备注一、自主学习(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1.轻声读课文,熟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勾出自己不懂的字词,小组内学习生字词,小组长检测。
2、快速阅读课文,熟悉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女娲()塌()下冶()炼()熄()灭挣()扎通过自学,让学生扫除生字词障碍,并读懂课文内容。
二、合作与探究、展示(相信自己,我能行!)①女娲为什么补天?②女娲是怎么补天的?③女娲补天的过程辛苦吗?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④课文表现了女娲什么样的精神品质?通过合作探究,理清课文内容,体会女娲的奉献精神。
三、练习1、女娲跑到,去寻找补天用的,山上全是零零星星的碎石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四种颜色的石块,还缺少一种,终于在清泉中找到了,她挖了个圆坑,把五彩石进去,用神火了五天五夜,再把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装在大盆里,到天边,对准窟窿,往上,只见金光四射,立刻补好了。
2、女娲补天固然不可信,但你能说出这一神话表现了远古时期的人类哪些美好的愿望吗?《女娲补天》导学案篇2学习目标1.我能够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字。
能够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我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把其中优美的词语积累起来。
3.(重难点)我能够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导学提纲:1.我会读: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2.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把这些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人教版第六册《女娲补天》导学案

人教版第六册《女娲补天》导学案一、背景知识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她被尊称为“万物之母”,是创世的神灵之一。
据传说,女娲曾经用五彩石补天,修复了天空并创造了人类。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已久的传说,被古人们传颂为神话中的圣人行迹之一。
二、故事梗概在这个传说中,昔日的天空是低垂着的,大地上到处都是山峦深谷,水深火热、风吹日晒,出现了各种怪兽,人们生活在极度的艰苦条件下。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女娲创造了很多奇妙的器物和灵物,其中最重要的是五色石,她用五色石粉末和其他动、植物的粉末捏成小球,把这些小球丢向空中,最终将五彩石补天,天空再次变得高远和宽广。
在修补天空的同时,女娲还创造了人类。
她用黄泥捏出一个个小人形,然后吹了口气,这些小人便变成了有生命的形体。
女娲在为人类塑造的时候,不仅赋予他们智慧和思考的能力,而且使他们能够生养、生存和发展。
从此以后,人类在女娲的关爱和帮助下,逐渐成长壮大,成为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存在。
三、故事内涵《女娲补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表达了人类对天地间自然万物的崇敬和尊重,也让人们感受到古人们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和勇气。
在这个传说中,女娲展示了她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明情操。
同时,她创造人类的举动也表现出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我们在生活中体会到自己存在和改变历史的重要性。
四、故事启示在《女娲补天》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更看到了天地间自然万物的神奇和壮丽。
女娲的行动告诉我们,人类应当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文化,并积极使用人类的智慧来改善环境、创造美好生活。
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女娲塑造人类的精神,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人类高尚情操,为人类的和平、繁荣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小结《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重要故事之一,它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明传统和文化价值观。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古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尊重,也看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女 娲补天》导学案

《女娲补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感受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熟读课文,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和经过。
(2)体会女娲的精神品质。
2、难点(1)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色彩,激发想象力。
(2)理解神话所蕴含的远古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三、知识链接1、神话的定义: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
2、中国古代神话的特点:(1)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和想象。
(2)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3)反映了远古人民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给生字词注音并解释。
3、再读课文,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她是怎样补天的?五、合作探究1、小组内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互相纠正读音和解释。
2、讨论女娲补天的原因,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3、梳理女娲补天的经过,画出关键语句,小组内互相讲述。
六、问题导学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神话的神奇色彩?2、女娲在补天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如何克服的?3、从女娲补天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女娲怎样的精神品质?七、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2、假如你是女娲,在补天成功后,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八、课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女娲()熔炼()窟窿()挣扎()2、解释下列词语。
熊熊大火:零零星星:3、简述女娲补天的原因和经过。
九、课后作业1、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2、阅读其他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写下自己的感受。
十、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生字词,也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到了神话的神奇色彩和女娲的精神品质。
女娲补天导学案

课题:31、女娲补天
设计人:鹿娟审核人:审核时间使用人
学习流程学习内容方法指导
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1、理解课文,了解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2、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作者运用的生动语言和丰富奇丽的想像,体会人们的愿望和寄托。
学法指导
1、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读、思、议、说相结合。
学习流程
学习要求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一、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注意读准以下词语
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
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
我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我能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记住,另外有几个生字我想提醒大
家
二、我能通过查工具书弄明白“娲”的意思,娲:————
——————
我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到处是(),可是有一天()于是女娲决定
(),她()终于()。
三、我能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值得探究的问题:
我知道写的
时候要注意
什么,要和哪
个字区分…...
反复朗读,读准字
音,不明白的想办
法弄懂,小组长可
以督促一下,并设
想一下本小组展示
的方法
我可以与小组成
员交流流,试着解
答一下
我能逐条读
懂学习目标。
《女娲补天》导学案

31、《女娲补天》导学案学习目标: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词句。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学习方法:1、借助文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2、通过组内讨论,品读重点语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一、课前自学指导1、查资料了解《女娲补天》的传说2、这篇课文写的很有意思,我要认真地读一读,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会借助文中拼音多读几遍。
3、我要静下心来,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4、我要认真读读这篇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学反馈1、我会读准下列字音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2、我想提醒大家容易写错的字有3、我还听说过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我要给大家说一说。
4、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近义词:创造——燃烧——寻求——反义词:创造——危险——燃烧——二、合作探究1、品读第一、二自然段,天塌下来一个大窟窿后,人们的生活怎么样了?2、品读第三四自然段,复述女娲寻找五彩石的经过。
3、再次品读第四自然段,复述女娲补天的过程。
4、我知道女娲补天的过程是这样的,我会排出他的顺序:()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泼。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幸福的窟窿清清的响声黑黑的生活巨大的云霞零星的碎块五彩的泉水用神火进行冶炼。
()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
三、课堂小结:读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女娲是一个的人。
四、课堂检测1.比一比,写词语。
治()炼()盆()纯()冶()练()盘()吨()挣()然()路()能()静()燃()露()熊()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窟窿一()泉水一()巨响一()空地一()深沟一()碎石3、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第1篇】女娲造人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感受想象的作用。
2.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生答:不是。
)明明知道这些故事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开辟(pì) 女娲(wā) 莽莽榛榛(zhēn)揉(róu) 掘起(jué) 澄澈(chéng chè)掺和(chān)2.解释词语。
生气蓬勃: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蓬勃,旺盛的样子。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采,神采,神色。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
堪,忍受。
3.文体知识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通过想象进行解释的集体口头创作。
4.作者简介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
神话学家。
著述颇丰。
1950年,他的第一部神话专著《中国古代神话》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由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学术声望。
之后,袁珂先生先后撰写了《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中国民族神话词典》《中国神话传说词典》《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山海经校注》《巴蜀神话》(合著)等20多部著作以及800余万字的论文。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完下列题目。
《女娲补天》导学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学习目标】1. 我能够认读5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2. 我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我要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重点)4.我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把其中优美的词语积累起来。
【知识链接】1.神话是关于“神仙”的故事,中国古代神话是非常丰富、绚丽多彩的,神话里歌颂了许多与自然力作不屈不挠斗争,与邪恶势力顽强抗争的英雄。
著名的神话有:盘古开天地、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2.女娲简介:神话人物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著名人物,关于她的传说很多,有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等,被后人称为人类始祖——“女娲娘娘”。
【学法指导】圈一圈画一画【学习过程】一、目标解读。
(2分钟)我能认真阅读学习目标,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
二、自主学习。
(15分钟)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我能圈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并读两遍,并把不懂的词语在书上做上记号,在对、群学时请求帮助。
(3)在这些生字中,我想提醒同学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字的读音,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字的字形。
(4)我能写出有关本课生字中有价值的形近字,并组词。
(5)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的疑难:三、合作探究。
(35分钟)1.通过品读课文第1自然段,我知道女娲补天之前人们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我知道后来人类遇到了怎样的灾难,我能找出相应的句子,抓住关键词来体会当时悲惨的状况。
(在课本上做批注)2.通过品读课文第3、4自然段,我能找出女娲如何找齐五彩石、如何用神火冶炼五彩石的句子,并抓住关键词来体会补天的艰难。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会认本课的9个生字,积累本课出现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情节。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自悟,借助课外资源的辅助初步掌握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精神。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吸取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精神食粮。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教学难点:学习女娲精神,了解神话这一文学体裁的语言特点教具:课文朗读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自读、探究相结合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今天,老师再向你们介绍一个神通广大的人物---女娲,她能补天。
板书课题二、自读感悟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自读自悟,圈点批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将自己不懂的问题进行整理,准备在小组内讨论三、合作探究1.学生将自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2.师巡视,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概括,形成问题组: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天补好后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应学习女娲的哪些精神?3.学生根据以上问题再次进行讨论、探究。
4.指名学生说,师评议、点拨。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巩固知识。
四、拓展延伸1.资料交流学生出示课前准备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丰富课文内容;通过资料交流解释课文中的一些语句。
2.写法探究:这是一篇篇神话传说,文中有很多地方让人难以置信,如“柱子撑天,彩石补天……”这样写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3.迁移阅读课外收集一些神话故事,并将故事读给同学们听。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第2篇】【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女娲补天、洪水、围困、云霞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受到课文中思想感情的熏陶。
女娲补天(导学案)学案

31 女娲补天(导学案)学案一、课时基本内容:31 女娲补天(第一课时)二、1、教学内容分析:1、会认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学会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2、教学重难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三、拟达成的教育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语言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真切体会灾难的可怕场景,抓住重点语句和词语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四、学习过程教师引导点拨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一、神话人物导入,激发兴趣。
二、学习生字词1、适时纠正读音。
2、总结识字方法。
三、学习女娲补天的原因1、女娲为什么要补天?2、点拨:当时的情景怎么样?3、指导朗读。
四、学习女娲补天的经过朗读感悟,品词析句,感受补天艰难(本环节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适当点拨,引导,朗读指导。
)一、和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打招呼,引入课题。
二、认读“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等生字词。
1、“开火车”认读生词。
2、识记难记难认的生字。
三、学习女娲补天的原因1、朗读第一自然段,勾画描写灾难的句子。
2、感受当时可怕的情景。
3、带感受读。
四、朗读感悟,品词析句,感受补天艰难1、默读课文。
2、思考女娲做了哪些事情?3、勾画你认为体现艰难的句子。
点拨:从哪里感受到不容易?点拨:为了寻找五彩石,女娲还有可能去哪里寻找?会遇到什么艰难险阻。
引导:感受时间的漫长。
点拨:抓住动词体会到了女娲的辛苦五、【拓展练测】用几句话写一写当看到天边彩霞时的感受六、小结。
预设一: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
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
四年级女 娲补天导学案

四年级女娲补天导学案《四年级女娲补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经过和结果,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女娲补天的艰难和伟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2、难点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学习女娲的精神。
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感悟四、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她是怎样补天的?(二)课堂学习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出示生字词:塌下露出燃烧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指名读,正音,齐读。
(3)理解词语的意思。
塌下:倒,下陷。
挣扎:用力支撑。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远古时代,天塌地陷,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历经艰难险阻炼石补天的故事。
3、精读课文,感悟神奇(1)学习第一自然段①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天为什么会塌下来?②交流汇报。
因为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共工失败后,撞断了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洪水泛滥,野兽横行。
③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灾难的可怕和严重性。
(2)学习第二自然段①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女娲看到这样的情景,心情怎样?她是怎么做的?②交流汇报。
女娲看到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情十分难过。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救出了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①默读第三、四自然段,思考:女娲是怎样补天的?②交流汇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女娲是怎样把天补好的。
2、为了补天,女娲在找五*石和炼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教学重难点:1、了解女娲在补天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
2、了解女娲是怎样找齐五*石补天的。
教具准备:录音磁带、图片教学过程:一*引趣,导入新课人类有史以来,就流传着各种各样美丽的神话故事。
通过这些神话故事,可以反映人类共同的、美好的愿望,能表达广大*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心态。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女娲补天》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神话故事。
女娲,我国古代神话中炼石补天的神。
二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看一看可以分成几部分。
(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学习后汇报。
三理解课文内容。
(出示图片)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讲了什么?(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指点)学生发言。
教师肯定并引导:天塌了,可了不得,给人类带来那么多灾难。
我们看看听到巨大的响声,女娲是怎么做的?找到表示动作的词语。
学生学习后汇报。
2、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放录音,学生跟读,体会感情)(1)女娲看见天塌了,怎么办呢?分小组议论议论。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为什么说冒着生命危险补天呢?怎么补天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学生说。
教师引导:五*石找齐了,能补天吗?又怎么办呢?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
学生说。
教师总结:女娲为了补天,克服了重重困难。
先是费尽力气找齐五*石,然后是用了五天五夜炼石,最后是把炼石的液体泼向大窟窿,把天补好了。
3、齐读第三部分,说一说这一部分的意思。
学生说。
教师总结:对。
天塌下来,给*带来那么大的灾难,女娲把天补好了,只见金光四*。
反映出人们共同的、美好的愿望。
所以,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
四板书设计女娲补天创造人类欢歌笑语突然巨响急忙起跑看天塌一大块地裂(灾难)大火洪水决定冒危险补天找五*石终于挖放炼石装端泼补好金光四*五*霞云传说五作业设计1、写出近义词。
人教版第六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精选14篇)

人教版第六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精选14篇)人教版第六册《女娲补天》导学案篇1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温故旧知。
教师出示课件:课文内容我知道: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冒着生命危险的故事。
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导学过程:1.出示课件:(1)天塌图片(2)句子“……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也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
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3)句子“女娲难过极了。
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
又造了船,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体会人类的灾难及女娲的难过和着急。
2.出示问题引导: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1)女娲为了把天补好做了哪几件事?(2)女娲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3.学生自主学习。
4.小组交流。
5.小组汇报,教师适时板书:寻石冶炼补天6出示过关达标1第一关:用“先、然后、最后”把女娲所做的三件事,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导学案《女娲补天》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2. 掌握《女娲补天》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的故事讲解能力。
【导学步骤】第一步:热身活动(10分钟)1. 导引:请学生们唱一首与《女娲补天》有关的歌曲或说一段与《女娲补天》有关的古话。
2. 让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对于“女娲补天”的了解。
第二步:了解故事情节(10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
女娲创造了人类,让人类生活在世界上。
但有一天,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让人们无法正常生活。
女娲决定帮助人类,她拿起羽毛扇,吹走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
然而,羽毛扇因为使用过度而受损,不能再用了。
于是,女娲决定去山巅寻找一种特殊的石头,来补天。
女娲经过艰辛的旅程,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石头。
她用这块石头补上天空中的一个洞,天空重新恢复了正常。
女娲成功地帮助了人类,人们非常感激她。
2. 让学生们回答以下问题:-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么补天的?第三步:词语学习(15分钟)1. 教学新词汇:太阳、世界、羽毛、扇子、寻找、石头、洞、补上、恢复、感激。
2. 让学生们讲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并举例使用这些词语造句。
第四步:想象与创造(15分钟)1. 提问:如果你是女娲的好朋友,请问你会用什么方法帮助女娲补天?2. 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写下自己的答案,并与同学分享。
第五步:故事讲解(30分钟)1. 指导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手绘、小品等方式,将《女娲补天》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 让学生们在讲解完后,互相评价对方的讲解是否生动有趣,有没有遗漏重要情节等。
第六步:课堂总结(10分钟)学生们分享他们发现的问题和困惑,老师进行课堂总结,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点评,并复习本课的重要知识点。
【导学案结束语】通过本节导学案的学习,学生们学习到了《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掌握了重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1女娲补天导学案

点评可以这样说:我想给xx组(xx同学)点评一下,我想这样读:
反馈8分钟
【任务:整理学案、组内谈收获、完成检测】
一、达标检测
1、摘抄课文中的生动的语句。
2、任选一题做做,下节课,我们准备开个故事会。
(1)我喜欢的女娲---把女娲补天的故事说一说。
请认真读学习目标,并标出关键词
学 习
重 点
我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流程
学 习 过 程
可以查字典理解词语,也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知识链接:
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人类的生存,不辞劳苦,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2)我敬佩的女娲---把女娲补天的故事画一画。
(3)我心中的女娲---把女娲补天后的故事写一写。
二、整理学案,谈收获(对照学习目标说说自己的收获与困惑)画出思维导图
评价:完成检测+3分;谈收获+1分;整理学案+1分
评价:认真朗读课文+3分,任务完成+2分
独学2分钟
【任务:认真朗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1、女娲是谁?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怎样补天?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语句。
2、读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女娲动作的词、句,读一读,说一说感受到了什么?
3、复述故事。
评价:认真朗读+3分;完成任务+2分
边读边在课本上圈一圈,画一画文中的关键词。
桃园镇中心小学三年级语文导学案
31.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导学案

1.仔细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女娲补天之前人们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天塌下来后人们的生活情景又是怎样的?
2.我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类的灾难及女娲的难过和着急。
用“先、然后、最后”把女娲所做的三件事,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
【挑战极限,超越自我】
1.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2.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你觉得女娲是个怎样的人?
3.我想说:
女娲,————————
●导学航线:1.独学2.小组群学,交流、讨论,准备展示3.组内展示4.全班展示
【自我评价】
1.我展示了()2.我补充了()3.我质疑了()4.我点评了()
课型
学+展
学习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会写“隆、塌”等13个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积累生动优美的词语。(重点)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难点)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导学案
主备人:复备人:班级:学习小主人:学习小组:学习时间:年月日
课题
31.女娲补天
课时
2课时
探究二:感受女娲补天艰难
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思考:
1.为了拯救人类,女娲做了哪些事?
2.女娲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探究三:再次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力
【挑战自我,初露锋芒】
1.我能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云霞熊熊大火金光四射
2.我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女娲补天》这篇课文是一个流传千古的(),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冒着生命危险()的故事。
女娲补天导学案

女娲补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女娲补天》这一经典神话传说,我们要深入理解女娲作为中华民族创世女神的伟大形象。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复述故事内容。
同时,要感悟女娲为了拯救人类而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勇敢和无私精神,体会她作为人类母亲的伟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应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编写与女娲相关的小故事,以加深对神话传说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学习,我们要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并努力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是深入理解女娲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通过细致阅读课文,我们需要把握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具体细节,感受她作为人类母亲的伟大形象。
学习难点则在于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神话故事往往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我们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理解并体会其中的神奇元素,从而更好地领悟神话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__________之一,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人类,炼__________补天、抟__________造人的故事。
2. 课文描写了女娲补天的几个主要步骤,包括寻找五彩石、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最终成功补天。
3. 女娲为了补天,不畏__________,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伟大的__________精神。
二、选择题1. 女娲炼制的五彩石中不包括以下哪种颜色?()A. 红B. 绿C. 黄D. 紫2. 女娲补天的原因是什么?()A. 天塌地陷,洪水猛兽出没B. 人类生活困苦,需要新的领袖C. 五彩石散落人间,需要收集D. 天上出现了裂缝,洪水泛滥三、简答题1. 请简述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
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女娲补天》

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天破大水大火
31女娲补天取石
智慧勇敢补天炼石
补天
课后反思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案
学案
目标导入
1、谈话导入
导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我们的宇宙,分开了天和地后,有一位女神女娲(板书)用泥土创造了我们人类,从此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有一天,不幸降临了,天竟塌了一大块,在这危急的关头,女娲挺身而出,她决定补天(板书)
3、齐读第一、二小节
自读提示
互动释疑并巩固交流
1、女娲看到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她难过极了,于是她决定补天。请自由读读文章的三、四小节。
2、“冒着生命危险”从哪看出,引导学生再次联系第一段,深入读好第一段。
3、那么女娲为了补天都做了哪些事呢?默读三、四小节。反馈:
A、自由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女娲找五彩石找得怎么样?
a、互查生字词
b、读自己觉得最神奇的一部分
2、反馈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及时正音。
3、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品读感悟
总结提升
一、出示第一小节,
1、女娲看到天塌下来,许多人在水深火热之中受苦受难,文章中是怎么写的?
2、指名读,感受这一场灾难的可怕。
3、指名读后,请同学说说通过刚才的读或听,你头脑中浮现出什么景象,那些景象你在生活中、电视上见到过没有?
3、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形时,你会怎样想?那该怎样把它表达出来?自由练读,再次指名读,齐读。
师小结,引读第二小节
是呀,看到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女娲难过极了,于是她立刻
齐读第二小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女娲补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词句。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方法:
1、借助文中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2、通过组内讨论,品读重点语句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自主学习:
一、课前自学指导
1、查资料了解《女娲补天》的传说
2、这篇课文写的很有意思,我要认真地读一读,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会借助文中拼音多读几遍。
3、我要静下心来,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
4、我要认真读读这篇课文,并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学反馈
1、我会读准下列字音
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
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
2、我想提醒大家容易写错的字有
3、我还听说过有关女娲的其他故事,我要给大家说一说。
4、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创造——燃烧——寻求——
反义词:创造——危险——燃烧——
二、合作探究
1、品读第一、二自然段,天塌下来一个大窟窿后,人们的生活怎么样了?
2、品读第三四自然段,复述女娲寻找五彩石的经过。
3、再次品读第四自然段,复述女娲补天的过程。
4、我知道女娲补天的过程是这样的,我会排出他的顺序:
()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泼。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
三、课堂小结:
读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女娲是一个
的人。
四、课堂检测
1.比一比,写词语。
治()炼()盆()纯()
冶()练()盘()吨()
挣()然()路()能()
静()燃()露()熊()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窟窿一()泉水一()巨响
一()空地一()深沟一()碎石
3、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
幸福的窟窿清清的响声
黑黑的生活巨大的云霞
零星的碎块五彩的泉水
4、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因为他勤学好问,
2、如果今天任务没有按时完成,
3、尽管外面北风呼啸,
4、我只轻轻用上一点劲,
5、我每天早晨一睁开眼睛,就
5.根据事情的前因后果重新排列下面的一段话的顺序。
()中午,妈妈特地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
()妈妈尝了说:“不是挺有味吗?”
()我先尝了一大口,故意说:“妈,今天的菜怎么没味儿呀?”
()妈妈只好又尝了一口,才悟出了我的用意。
()我又说:“那您就尝一口。
”
()我撒娇地说:“就是没味儿,您再尝口嘛!”
()我甜甜地笑了,妈妈笑得更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