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探索——从自然美到艺术美
![探索——从自然美到艺术美](https://img.taocdn.com/s3/m/9d9cffc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3.png)
学 术 论 坛艺术其实源于对自然地模仿。
简单说就是艺术美就是自然美。
在古希腊哲学家眼里,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的大多数艺术作品都是源自于模仿而形成的,模仿是大部分的艺术创作与制造所成。
而西方诸多艺术流派的产生,如表现和象征等方法也都是从模仿之中演变而来的。
1 认识自然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起源都离不开劳动。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改造了自然,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
经过数百万年的生产劳动,人逐渐锻炼出了灵巧的双手和高度发达的大脑,形成了人所特有的感觉器官和感觉能力,以及人所独具的道德感和美感这样一些高级情感。
直到这个时候,自然界对于人来说,才开始成为审美的对象。
随着社会的与时俱进和迅速发展,然而人类与自然地关系也是越发紧密,一方面自然是人们物质生活对象,范围在不断的扩大,而另一方面,自然作为精神生活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展。
自然美的范围随着人类的与时俱进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扩大。
2 自然美的种类自然美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创造的自然形象(如星空、大海、山川);另一种是经过人改造加工创造的形象(如建筑、园林)。
不管是哪一种自然美,都有具象、意象和抽象之分。
如人类、动物和植物属于具象之美,他们都有着具体的形象;雪山、怪石与湖泊属于意象之美;而朝霞、波浪、闪电而则属于抽象之美。
如何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创造艺术美的过程是复杂的,艺术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否则很难完成这种转化。
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必须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和修养;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除此之外,还必须对艺术美有深刻认识和了解。
那么什么是艺术美呢?3 认识艺术美艺术美就是艺术形象之美。
是经过艺术的实践与创造,把现实中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之美,从而集中的表现艺术美,艺术美则是美的高级形式。
它同艺术形象一样也是源于现实生活,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一样具有生动性与丰富性,但它又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
从自然美分析音乐艺术的美学价值
![从自然美分析音乐艺术的美学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4c0e646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d.png)
从自然美分析音乐艺术的美学价值
自然美是一种以自然界为标准的美学观点。
从自然美的角度来分析音乐艺术的美学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人类天生具备对音乐的感知与欣赏能力,即所谓的本能美。
这种美学价值源于人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音乐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自也是一种自然美。
2. 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与自然界的声响、流动、变化等现象具有相似之处,因此,音乐具有一种与自然界共通的美学价值。
3. 音乐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体验到生命中的不同色彩与复杂性。
音乐作品中所呈现的一些情感,如爱、恨、悲伤、欢乐等,与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形态所表达的情感相似,因此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4. 音乐能够开启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得到深度的开发和表达。
在创作、演奏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体验到一种与自然界紧密相连的美。
总之,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音乐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价值,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美。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bb292e4aef8941ea76e05d4.png)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7.07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何月桂【摘 要】针对艺术美和自然美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问题的探讨是黑格尔美学艺术的中心之一,文章从美的内涵、艺术美与自然美的辩证关系、以及艺术美远超自然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这一关系。
【关键词】黑格尔 艺术美 自然美 关系黑格尔在著作《美学》中阐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内涵,并在结尾部分作出了艺术美远超于自然美的定论。
探讨黑格尔《美学》中所提及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辩证关系,就必须从解释美的一般内涵出发,深入探索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的联系与差异,从而升华到“艺术美远超于自然美”这一基本的美学思想。
一、美的内涵“什么才能算作美呢?在平常人看来,美只能体现在物体身上。
”比如提到一束玫瑰、一尊塑像、一潭清水,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美丽的象征,然而他们所判断这些美的标准又是哪些呢?又比如一幅梵高的绘画,在一些人看来非常有深度、值得细细品味,而一些人却感觉毫无条理、没有任何的美感可言,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每个人的艺术素养相关,但也深刻的反映了一个现象:就是对于同一件事物,一些人认为美,一些人认为丑。
由此可知,一般人所认为的美体现在物的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黑格尔看来美是在具体事物上见出‘内涵’或理想。
比如很多人认为峨眉山美,是因为它体现出了‘壮观’‘庄严’的内涵。
”其实,黑格尔对美的理解和解释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点。
(一)理念的感性体现就是美对于美的概念,在《美学》的第一部分黑格尔简明扼要的指出:“理念的感性体现就是美。
”这句话在黑格尔看来就是美的实质,他将美看作理念的感性体现。
将理念作为美的最深层次,理念是美的最终目标。
按照这一标准给美做出解释,显而易见,但凡涉及理念,与理念相关的就是美,从而表现出黑格尔提出艺术美的最终目的,就在于艺术能够涵盖理念。
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自然属不属于理念的范畴呢?对此,黑格尔不能否定自然也属于理念的范畴,因为他将理念视为一切事物的根源和最初本体。
美的形态分为
![美的形态分为](https://img.taocdn.com/s3/m/726d552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d.png)
美的形态分类客观世界是极其丰富的,美的形态也千差万别。
但是,按照它们所属现实世界的不同领域和范围,按照美的性质,可把美分为三大种类,即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自然美与社会美总称为现实美,而艺术美则是现实美的反映。
一、自然美所谓自然美,即是指自然界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
诸如日月星辰、山水花木、鸟兽虫鱼、园林田野等等,都属于自然美的范畴。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除了赋予了我们各种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如阳光、雨露、空气、水以及各种食物等,更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精神享受,是人类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源泉。
根据是否直接打上人类实践的烙印这一基本标准,可以将自然美分成未经加工改造的和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的两种类型。
在神秘诡奇的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并未经过人类实践活动的直接作用;有些自然物,不但人们从未涉足,甚至连其真面目也未可知。
然而,就是这些自然物却也可以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日久天长地与人们的审美活动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像浩渺的星空,多彩的云霞,红彤彤的朝阳,皎洁的明月,辽阔深邃的海洋等,都属于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对象这一形态的自然美。
还有一类是经过人们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自然对象。
这一类自然美带有人类实践活动的种种痕迹和烙印,直接体现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本质力量,带有人的能动创造的特定标记。
人的最重要的本质,就是能通过实践,通过使用工具、制造工具,从事物质生产并创造一个对象世界。
正是通过物质生产,自然被改造了,成了人的作品,从而人在他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观照自己,面对此类形态的自然美,人们能在直观自身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那绿化了的荒山,金黄的麦田,绵延千里的防风林,健壮的牛羊,碧波荡漾的水库等等,就都同时体现着人类巧夺天工的智慧和大自然的造化。
在大自然四季转换、动静交替的过程中,蕴含着如音乐般的旋律起伏、节奏高低,本身就如一部和谐、完美的音乐作品。
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音乐美的表现对象,也都可以在音乐中找到相应的作品。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https://img.taocdn.com/s3/m/5f6090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7.png)
线是点的移动轨迹,具有 方向性、连续性和长度。 线的不同形态和组合可以 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如水平线表现平静、垂直 线表现崇高、曲线表现优 美等。
面是线的移动轨迹,具有 二维空间的特征。面的不 同形状和组合可以形成不 同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如 方形表现稳重、圆形表现 圆满、不规则形表现自由 等。
色彩是形式美中非常重要 的要素,具有色相、明度 、纯度三个基本属性。色 彩的不同搭配和运用可以 产生不同的情感和心理效 应,如冷暖色调的对比、 色彩的和谐与对比等。
形是点、线、面等要素的 综合体现,具有三维空间 的特征。形的不同变化和 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立体 感和空间感,如对称与均 衡、节奏与韵律等。
形式美的原则与运用
• 对比与统一:对比是形式美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对比可以突出主题、强化视 觉效果;而统一则是将对比的双方进行协调,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在运用中 ,要注意对比的强度和统一性,避免过度对比或缺乏对比。
• 比例与尺度:比例是指图形或物体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尺度则是指图形或 物体与周围环境或其他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在运用中,要注意比例关系的协 调和尺度的适宜性,避免失调或不合比例。
PART 04
艺术美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艺术美的定义与特点
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美的 形态和内涵,是艺术家通过艺术手段 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和情 感表现。
PART 05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 艺术美的关系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四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都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审美活动中共同构成了 一个多元化的美学体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401bbb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b.png)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区分及其价值反思当下艺术审美有些走向了自然,追求自然美成为当代美学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理论之一。
那么,什么是“自然美”呢?笔者认为,“自然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审美范畴,与人们对“艺术美”概念的理解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在哲学基础上,“自然美”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从而表现出“自然美”审美形式的主观色彩明显弱于“艺术美”审美形式的主观色彩; 2、在审美标准上,“自然美”更多地指向客观存在本身,无需进行意义判断和价值评价; 3、在审美时间上,“自然美”与“艺术美”在审美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前者需要人的观赏,后者则是人的情感活动; 4、在审美过程上,“自然美”需要主体积极参与并积极能动,“艺术美”是被动审美; 5、在审美效果上,“自然美”更加单纯直接,“艺术美”往往带有模糊性,常常借助各种媒介来实现。
一、自然美的内涵及其价值特征首先需要界定“自然”的概念。
在现代科技条件下,“自然”已经演变为一个物质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是由外部自然和内部自然组成。
其次,就自然界而言,“自然美”一般泛指那些富有生命力的、纯真质朴的事物,如生长在山野里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江河湖泊、白云蓝天、瀑布流泉等,这些都是天然形成的“自然美”事物,“自然美”也指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观。
二、艺术美的内涵及其价值特征就自然美而言,“艺术美”主要指那些经过艺术家主观创造和加工的“艺术美”事物,比如画卷、雕塑、音乐、建筑、舞蹈等,它们更具有审美情感的特征,并且具备强烈的时空性、情感性、社会性和艺术性。
由于人类对于宇宙天体所进行的探索,使得人类的思维和目光被投向太阳系以外,即浩瀚无垠的星际空间。
在对自然美的不断探寻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宇宙中各种天体在运动轨迹、光谱特征、时间特点等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美感。
然而,从艺术美的角度来说,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探索和欣赏也促进了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随着人类精神和智慧的不断提高,“艺术美”逐渐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和领域,与此同时,“艺术美”也获得了与自然美迥然不同的审美特征。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bfb5bfbc850ad02df80410e.png)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我们从远古时代的洞窟中所发现的岩壁画,到历代不同时期所创作出的不同类型与风格形成的画作媒体,以及到现今的广告海报与前卫的数字化视觉媒体等知悉——“艺术”本身都随着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社会科技的演进而有所改变,并不断借着“艺术家”来诠释与展现各种不同的艺术类型、题材与媒体的创作力。
人们至今对美的定义还没有公认的定论今天我们展开一页页的艺术发展史,从远古的石窟岩壁上所勾勒出的人类生活形状,以致到了现今人们利用电脑描绘出的图象形状,都同样就是展现出多样“视觉艺术”的风貌。
艺术家”借着其媒介的表现技法,用构图、线条、色彩、声音或文字等表现形式将自己的美学、情感与理念的内涵,通过艺术的活动来传递给具有共同经验的共鸣者。
美的普遍本质的各种具体表现形态有三种,即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自然美自然事物的美▲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
它的社会性就是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
自然性指自然的某些属性、特征,即人的感官所能辨认的或实践中肢体所能运用的那些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它们就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自然美的主要特点侧重于形式,以自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人的美感,它与社会功利的联系较为曲折。
大自然给人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审美领域。
比如朝阳晚霞、春花秋月、长河落日、园林田野等,都就是自然美。
大自然以其美景秀色,能给人以多方面的精神享受,自然美具有巨大的感染力量,。
▲社会美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它包括人物、事件、场景、某些劳动过程与劳动产品等的审美形态,就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
社会美直接体观人们自由创造,它就是一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社会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
进步的实践要求与先进的理想具有一致性,就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
社会美与理想有着紧密联系。
社会美直接体观了人的自由创造,而自由创造联系就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的。
进步的思想包含着真与善。
社会美侧重于内容,这就是社会美的一个主要特征,常说的‘心就是美’,‘性格美’,‘内在美’都就是强调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美的。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f9c93154431b90d6c85c78e.png)
艺术美与自然审美对现代人的特别意义
![艺术美与自然审美对现代人的特别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2a502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8.png)
艺术美与自然审美对现代人的特别意义在现代性背景下,自然审美对于人具有深远而特别的意义。
虽然艺术美在人类文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自然美却以其独特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给予人们别样的审美体验和人生启示。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观察和见解,结合自我体验和审美现象例子进行阐述分析:一、自然审美的体验更具真实性和生命力与艺术美相比,自然美更能体现真实的自然状态。
艺术美往往经过艺术家的创造和加工,在一定程度上是静态的,而自然美则是动态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变化性。
当我们欣赏自然美时,我们体验到的是真实的世界,而非经过艺术家加工或解读的世界。
这种真实性使得自然审美更能引发人们对于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以我个人的体验为例,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站在海边,看着海浪拍打着礁石,海鸥在空中盘旋,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这种体验使我深深地感到自然审美的独特魅力,它让我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生命的脆弱,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刻的生活。
相比之下,艺术美可能给人一种固定的、静态的印象,而自然美则以其不断变化和生动的形态,给予人们更深刻的审美体验。
二、自然审美能缓解压力,抚慰现代人的心灵。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压力常常使人身心俱疲。
在这种背景下,自然审美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压力缓解途径。
欣赏自然美景,如青山、绿水、蓝天等,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烦恼,舒缓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
以我个人为例,每当我遇到压力和困扰时,我常常会选择去郊外徒步或者露营。
在这些活动中,我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这种沉浸自然的过程能够帮助我放松心情,减轻压力,并激发内心的积极情绪。
相比之下,艺术美虽然也能给人带来一定的审美愉悦,但可能无法像自然美一样深入人心,抚慰现代人的心灵。
三、自然审美能拓宽视野,提升人的认知能力。
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去理解和认识世界。
例如,登山可以让我们从更高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从而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广阔的视野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能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
试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
![试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https://img.taocdn.com/s3/m/f9f2359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6.png)
谭炜铭金融1301班20130200665试论黑格尔的自然美和艺术美黑格尔是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他充分吸收了前人对美学的研究成果,严谨地论述了关于美学的一些问题,在巨著《美学》中深化了对美学的理解。
黑格尔论述了美学就是“美的理性的感性显现”。
他将自然美排除在美学的范围之外,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只有有心灵才是真实的。
从黑格尔《美学》中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辩证关系中得出黑格尔始终强调人在美学中的最高地位。
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提出:美学就是讨论艺术的,也即是美的艺术。
他认为美学就是美的艺术哲学。
从黑格尔对美学的定义可以看出他是把自然学置于在美学讨论的范围外。
我没可以称美的花,美的人这些都是不可置疑的,但是美学所有讨论的应该由更高级的人产生的,通过人的心灵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创造出来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真实的美。
这种东西我们称之为艺术。
艺术之美因由心灵产生和再生而高于自然之美。
此外,自然之物是必然发生的,其本质是无自由的,而艺术之物则产生于偶然,具有自意识。
黑格尔认为任何艺术都是经过人的头脑,所以自然要比自然要高一些“高一些”。
黑格尔把由人主导的艺术美和无人参与的的自然美分明地分成了两个领域,由此看出黑格尔对美学的定义是必须要由经过人的心灵的艺术哲学才能称得上是美学。
自然美是不完满的。
自然界事物自在而不为,无灵魂无所谓观念性的统一,是缺陷的抽象存在。
更高一级的自然事物以其差异面存在,成就了实在,但是它与其他差异面是被统摄在同一个范系统内的,这种在同一系统下的独立存在仍然是自在的统一,同样是没有灵魂的缺陷抽象存在。
再论生命作为自然显现的方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
当身体和灵魂统一时,才能使生命成为自在自为。
同样,当生命中只有身体而不能实现它的观念性的统一时,这种真实也可以被毁灭的。
自然生命获得的实在是具有现象的实在是在它的“客观存在”中被否定设立。
灵魂灌注生气在全体的各个部分,肯定了全体有统一的生命。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仿写句子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仿写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15cbd29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a.png)
概念: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相传,唐代诗人张若虚曾写下脍炙人口的《春江花月夜》,其中有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诗引出了人们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探讨。
白鹭是一种充满灵性和优雅的鸟类,它们展翅翱翔于天空,优美的身姿如同一首动人的歌谣。
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这句造句仿写句子引发了我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思考,这两者之间究竟是竞争、共生还是相互融合呢?1.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共生自然界的美好常常成为艺术家灵感的源泉,而艺术作品又通过抽象、再现、夸张等手法将自然之美呈现给观众。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的“春江花月夜”中的花儿、月亮等自然景物,都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
当然,自然美也是独立存在的,白鹭在湖水中婉转起舞,其优美的姿态无需任何艺术加工即足以称为一首优美的歌。
2.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竞争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美和艺术美有时也会发生冲突。
一些人工景观的建设可能会破坏原本的自然美,而用艺术的手法来修复这种破坏也可能改变了原本的自然美。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似乎并非和谐共生,而是相互竞争。
对于这种竞争关系,我们应如何权衡和取舍呢?3.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相互融合由于自然美和艺术美各具特点,二者的相互融合可以为我们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一首优美的歌可能通过艺术家的再创作,赋予更深刻的情感和内涵,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美。
我们也可以通过创作、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体味到自然美中蕴含的神秘和深刻。
结语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的关系如同一首迷人的交响乐,错综复杂又充满可能性。
我们可以通过深入思考,发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奥秘,体验它们的多重魅力。
当我们再次欣赏白鹭翩然起舞时,或许我们会发现,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它既是自然美的展现,也可以成为艺术美的创作灵感,更是自然美和艺术美共生共存的典范。
愿我们能够在这样的美好中找到更多的共鸣和启发。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是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探讨的话题。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各种美好的景物和生物,包括植物、动物、风景等,而艺术美则是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和表现来展现出来的美。
艺术美与自然美
![艺术美与自然美](https://img.taocdn.com/s3/m/95b0801fff00bed5b9f31d74.png)
达·芬奇
“绘画是自然的合法的女儿,因为它是从自然产生 的,为了更确切起见,我们应当称它为自然的孙儿, 因为一切可见的事物一概由自然生养,这些自然的 儿女又生育了绘画,所以我们可以公正地称绘画为 自然的孙儿,” (《达·芬奇论绘画》) →值得注意的是,达·芬奇对“绘画-可见事物 (现实)-自然”的三个层级的分法有点类似于柏 拉图的分法(艺术-现实-自然或理念),不同的 是,达·芬奇认为绘画可以惟妙惟肖地再现自然的 面貌,是“第二自然”,因此,绘画或艺术有其应 有的位置。
以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考察
1、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都讲模仿,前者认 为藉模仿而成的诗比历史真实,而后者认为 艺术与真理隔了三层。 2、需要追问的是:亚里士多德肯定模仿, 其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这和他独特 和他独特 自然”观有关。 的“自然”观有关 3、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的回顾。质料 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
塔索:美是自然的一种作品
“美是自然的一种作品,因为美在于四肢五 官具有一定的比例,加上适当的身材和美好 悦目的光泽,这些条件本身原来就是美的, 这些条件本身原来就是美的, 这些条件本身原来就是美的 也就会永远是美的,习俗不能使它们显得不 也就会永远是美的 美,正如习俗不能使尖头肿颈显得美,纵使 在多数男女都是尖头肿颈的国度里。自然的 作品本身原来如此,直接模仿自然的艺术作 品也应如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 感》,73页)
托马斯·阿奎那:艺术模仿自然,并不拘 于自然的皮相
“(托马斯)所考虑的不仅是再现性的艺术, 而且是一般的艺术;亦即并不是对自然现象 并不是对自然现象 的模仿,而是对自然活动方式的模仿;也就 的模仿,而是对自然活动方式的模仿 是德谟克里特意义上的模仿,而不是柏拉图 意义上的模仿。他论证艺术模仿自然这一思 想的依据是,自然也如艺术一样是有目的的, 也追求确定的目的。再现性艺术既模仿自然 的活动方式,也模仿自然的现象。”(《中 世纪美学》311页)
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同一性
![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同一性](https://img.taocdn.com/s3/m/cc6bcf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f.png)
论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同一性自然美与艺术美关系的探讨素来都是美学体系的重心之一,本文重点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法从中西不同的美学理论体系中寻找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联,得出自然美与艺术美是辩证统一的结论。
标签:自然美;艺术美;差异;统一一、自然美本质探究自然美是一种有别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特殊审美形式,是具有自然属性和多方审美意义的客观存在。
西方的自然美学起源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对于“自然和谐”的关注,勃兴却是在20世纪后期,西方美学家对于以艺术为主体的传统美学的反思,加之美学对现代性的反思、美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以及当代环境科学和生态运动的推动,促使自然美学成为美学体系的焦点。
中国古代没有表述明确、结构完整的美学体系,却在受制于儒家正统思想下四平八稳地发展起来的文学,给中国的文学艺术和诗学理论灌注了某种生气,使得中国人很早就萌发了对自然美的自觉意识,最早可追溯到《周易》所在的时代,并一直延续。
西方偏重理性的逻辑思维和中国偏重感悟的直觉思维形成了关于自然美的不同美学观念,但是由于审美主体的生理、心理基础的一致性、审美对象的无差别,我们可以从中中西美学理论中关于自然美的共性的审美判断。
(一)自然美富有象征性自然美以自然属性取悦于人,带着“人的社会性”,在面向自然的审美体验中审美主体总是会将自然与人类社会、人的精神联系在一起,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构成自然界的妹的是预示人格的东西,自然界的美的事物只有作为人的一种暗示才有美的意义。
”而中国的文化传统中的“寓情于景”同样强调自然美的象征意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三友”等“比德”意味,正式将自然与人的道德修养联系起来了。
(二)自然美重在“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和谐”,指的是比例、色彩、光线等外在形式的和谐,他们总结出十个队里的始基,指出万物的对立关系,赫拉克利特也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就最美的和谐”,这种形式主义的看法对于西方的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b3516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d.png)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范梦露【摘要】自然美和艺术美是人的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两大美感对象与审美形态,不能简单地看待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美是源于自然美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二者相互统一,密不可分.【期刊名称】《四川民族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6)004【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自然美;艺术美;王国维【作者】范梦露【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3-0王国维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人物,二十世纪,他借鉴了西方美学理论,对美进行了分析,吸取西方美学理论的观点,正式地提出了自然美和艺术美。
王国维运用传统的表述方式融合西方美学观念提出的这一理论,弥补了中国古典美学只有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论述,却没有准确定义的缺点,完成了对中国古典美学的突破,把自然美和艺术美提升为一对美学范畴,为20世纪中国美学对美的分类奠定了基础。
王国维认为美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自然美。
自然美是“美之第一形式”,侧重事物本身的美,如山明水秀,鸟飞花落等,是纯粹的自然的美丽,是自然界天然形成的。
自然的事物在符合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被人们感知到并为人们欣赏后成为了美学中所谓的自然美。
朱光潜认为自然美是指事物的常态,他在《谈美》中说:“自然美为许多最普遍的性质之总和。
”他认为人物都以常态为美,“一般生物的常态是生气蓬勃,活泼灵巧”[1],可以说自然美展示的是自然事物的活力和伟大。
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自然只有被人欣赏后,它的美才有了深刻的含义。
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说道:“美的自然是自然人化的结果,作为审美对象,与特定社会、时代、民族、阶级、集团以及个体相关”,[2]劳动、社会时间产生的因果会影响自然美的形成以及对其的把握,但这不意味着自然美是人的创造。
自然美不依赖人而存在,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美是自然事物本身散发出来的美丽,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有其天然的形式,是自然创造出来的伟大的艺术作品,表现的是自然的生命美。
黑格尔《美学》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论述
![黑格尔《美学》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435239c4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6a.png)
黑格尔《美学》关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论述(1)自然美:黑格尔认为,自然是纯感性物质的、自在的,无美可言,谈不上精神理念。
出现了人,生命才有美可言。
自然美是因人而美,只有在自然形象附合某种概念(精神),体现出精神的灌注与精神相统一时才显出美。
“有生命的自然物之所以美,既不是为了它本身,也不是由于它本身为了要显现美创造出来的。
自然美只是为其他对象而美,就是说为我们、为审美意识而美。
”自然美的几种情况都是为人而美的。
如自然物的外在和谐具有愉悦动人的效果,体现一种内在情感或精神意蕴而显得美。
自然景象感发、契合某种心情、与人的情绪相对应、契合。
自然物显出某种精神的特点。
(2)艺术美:艺术美是内在精神心灵的自由体现在外在事物中。
艺术是主体心灵的外观体现。
它主要把生气、精神灌注于生命形象,要对外在事物进行“清洗”,抛却偶然不符合心灵要求的东西,把本质特征显示出来。
艺术家在“想象”中把意蕴与形式、情感熔于一炉。
因此,艺术是对自然的征服,表现更高的理想、更严肃的目的,是有目的的精神劳动。
艺术美是人的实践与创造,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只有在人把他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了一种博大的完整性。
因此人把他的环境人化了,使那环境可以使他得到满足。
艺术正是按照人的心灵需要来人化自然,人化环境的实践活动。
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在外在世界留下人心灵的烙印,复现人自身的人性化世界。
美的创造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种独特的实践方式。
在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上,黑格尔强调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现的美,心灵及其产品比自然现象高多少,艺术就比自然要高多少。
”。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bce370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df.png)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自然界是艺术美的源泉之一,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它们之间构成了一种循环闭环,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
自然美可以用作艺术美的灵感源,而借由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自然美亦可以更加形象地延伸到更多范畴中。
一方面,自然美赋予艺术美崭新的丰满生机,也使艺术有更多的领域和更多的创作空间。
艺术家可以抽象归纳于自然的芳香、曲径、色彩、形状等等,进而创出了自然及其演变的艺术美。
譬如米开朗基罗的一些结构设计,如四叶草建筑及他的后期建筑的熏香,主题清晰、饱含着自然的旷野和神秘的韵致,两者的结合完美体现了自然和艺术的和谐共融。
另一方面,自然之美具有情感上的释放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产生熟悉的、安宁的和宁静的感受。
因此,许多艺术家会设计出各种自然元素,以及不同的色彩来传达出人们所认为最美好的情感。
归纳而言,自然美与艺术美是相辅相成的一种关系,自然美为艺术美提供了源泉,也会激发创作的灵感,而艺术美又会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将自然之美延伸至更多的范畴中,使自然美更加形象并传递出一种情感安宁感。
正是由于这种循环发展的关系,自然与艺术才得以承载无穷美好,完美呈现地球最激动人心的场景。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60f88e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9.png)
⾃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关系我们从远古时代的洞窟中所发现的岩壁画,到历代不同时期所创作出的不同类型和风格形成的画作媒体,以及到现今的⼴告海报和前卫的数字化视觉媒体等知悉——?艺术?本⾝都随着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社会科技的演进⽽有所改变,并不断借着?艺术家?来诠释和展现各种不同的艺术类型、题材和媒体的创作⼒。
⼈们⾄今对美的定义还没有公认的定论今天我们展开⼀页页的艺术发展史,从远古的⽯窟岩壁上所勾勒出的⼈类⽣活形状,以致到了现今⼈们利⽤电脑描绘出的图象形状,都同样是展现出多样?视觉艺术?的风貌。
艺术家?借着其媒介的表现技法,⽤构图、线条、⾊彩、声⾳或⽂字等表现形式将⾃⼰的美学、情感和理念的内涵,通过艺术的活动来传递给具有共同经验的共鸣者。
美的普遍本质的各种具体表现形态有三种,即⾃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然美⾃然事物的美▲社会性与⾃然性的统⼀。
它的社会性是指⾃然美的根源在于实践。
⾃然性指⾃然的某些属性、特征,即⼈的感官所能辨认的或实践中肢体所能运⽤的那些⾃然原有的感性形式,它们是形成⾃然美的必要条件。
⾃然美的主要特点侧重于形式,以⾃然的感性形式直接唤起⼈的美感,它和社会功利的联系较为曲折。
⼤⾃然给⼈提供了⽆限⼴阔的审美领域。
⽐如朝阳晚霞、春花秋⽉、长河落⽇、园林⽥野等,都是⾃然美。
⼤⾃然以其美景秀⾊,能给⼈以多⽅⾯的精神享受,⾃然美具有巨⼤的感染⼒量,。
▲社会美社会⽣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活形象。
它包括⼈物、事件、场景、某些劳动过程和劳动产品等的审美形态,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
社会美直接体观⼈们⾃由创造,它是⼀种积极肯定的⽣活形象。
社会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进步的实践要求和先进的理想具有⼀致性,是随时代的发展⽽发展的。
社会美和理想有着紧密联系。
社会美直接体观了⼈的⾃由创造,⽽⾃由创造联系是在⼀定思想指导下进⾏的。
进步的思想包含着真和善。
社会美侧重于内容,这是社会美的⼀个主要特征,常说的‘⼼是美’,‘性格美’,‘内在美’都是强调⼈的内在品质,性格美的。
自然美与艺术美
![自然美与艺术美](https://img.taocdn.com/s3/m/5b7f7a3db90d6c85ec3ac67e.png)
自然美与艺术美鲍文玉商学院项目管理100610110自然美与艺术美鲍文玉10级项目管理学号:100610110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即所谓的“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即“一草一木,一丘一壑,皆灵想之独辟,总非人间所有”。
这个意象世界,就是审美对象,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广义的美。
自然美的本体是审美意象。
自然美不是自然物本身客观存在的美,而是人们心中显现的自然物、自然风景的意象世界。
自然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是人与自然风景的契合。
自然美的生成要依赖于社会文化环境的诸多因素,依赖于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以及涉美活动的具体情景,因而自然物不能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能生成意象世界。
自然美的意蕴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因而它必然受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必然受社会的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艺术美的本体同样是审美意象,即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
艺术不是为人们提供以一件有使用价值的器具,也不是用命题陈述的形式向人们提供有关世界的一种真理,而是向人们呈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使观众产生美感。
艺术是多层面的复合体。
除了审美的层面,还有知识的层面,技术层面,物质载体层面,政治层面,经济层面等。
艺术创作的过程包括两个飞跃,但其中心始终是一个意象生成的问题。
艺术作品的意蕴带有某种程度的宽泛性、不确定性和无限性。
也就是王夫之所说的“诗无达志”。
艺术要实现自己的审美功能,自然也要遵循自然美这一美学原则。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有“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的主张,李白也在诗中写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纵观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能发现举不胜举的“自然美”的佐证。
可以说艺术是艺术家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艺术家对于真实自然生活环境状态的瞬间定格再现,它所折射的是其生活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审美意象。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样式,不同的艺术作品都会打上典型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烙印。
自然美也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自然美也是艺术创造的源泉](https://img.taocdn.com/s3/m/5c8ce49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3.png)
2012.1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自然美也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古今中外有多少伟大的艺术家都热爱大自然,并从中吸取灵感,以丰富自己的创作。
我国清代著名画家石涛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自认“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
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指着天空、树林和水面,对向他求教的青年人说:“你的老师在那里,向它们请教,听听它们的倾诉吧!”可见,他们都懂得艺术创造需得“江山之助”,“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文心雕龙物色》)的道理。
我国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晚年自云:“我过去曾有一个时期———大约是五六十岁之前,多半是师法古人,从书本学;近三四十年来师法造化,到各处跑跑。
”他曾游历众多名山大川,但最喜欢黄山,八十年间上下黄山十余次。
每次上山必小住,少则数十日多则经年累月,自号“黄山山中人”。
他遍游祖国名山大川,不断探索真山真水的艺术妙谛,愈来愈觉得晨霞暮霭云遮雾绕,草木葱茏的深山幽谷有特殊的美。
于是他力求自己的创作与真山真水相融合,以奇崛的笔墨画出苍黑的层山叠峰,致晚年画风巨变,形成郁郁苍苍、雄健浑朴、厚重深邃的独特风格,在山水画创作中独辟出一条新路。
人们观赏自然美景所产生的愉悦之情,往往成为激发创作灵感的活力。
作为欧洲文艺复兴巨人之一的达芬奇,屡屡教导后人要做“自然的儿子”,不做“自然的孙子”。
强调直接师法自然。
传说他在创作《蒙娜丽莎》时,仔细观察过种种自然现象,终于从微风吹起的湖水涟漪受到启发,画出了蒙娜丽莎那将笑未笑的“谜一般的微笑”。
德国乐圣贝多芬,一生酷爱大自然,静谧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景物,不但帮助他平复了许多心灵上的创伤,而且赋予它不竭的创作灵感。
他的许多乐思都是在田间散步时萌发出来的,不少乐曲是坐在树根上饱览田园风光时构思而成的。
一次,他和友人在林间漫步,突然非常激动地指着一条小溪说,正是这条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和那密林中小鸟的歌唱,唤起了他多年前《第六交响曲》中《溪畔小景》那个乐章的构思。
由于贝多芬的音乐得自“天籁”,他的密友兴特勒曾盛赞道:“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固然常说美的颜色,美的天空,美的河流,以及美的花卉,美的动物,尤其常说的是美的人。
我们在这里姑且不去争辩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把美的性质加到这些对象上去,以及自然美是否可以和艺术美相提并论,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艺术美高于自然。
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就比自然美高多少。
从形式看,任何一个无聊的幻想,它既然是经过了人的头脑,也就比任何一个自然的产品要高些,因为这种幻想见出心灵活动和自由。
如果我们只是普泛的说:心灵和它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这等于还没有说出什么,因为所谓“高于”还是完全不确定的说法,还是把自然美和艺术美左右并列地摆在同一观念范围里,所指的还是一种量的分别,因此,还是一种表面的分别。
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有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在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的。
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只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涵在心灵里。
黑格尔认为艺术美比自然美高,就是因为,艺术美是人的作品,是人的精神的显现,自然只有在见出生命意味时才有美可言。
有人认为,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还有人认为,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其实,自然美和艺术美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各有自己的社会价值和优势,二者不能互相代替;在人们进行审美评价时,往往将这两种美互相参照,互为标
准。
从总体上来说,二者之间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艺术美与自然美应该拥有同样的高度,站在同样的位置。
艺术美与自然美都存在于人们的知觉或想象这一媒介中,只不过,前者存在于通常心灵的转瞬即逝的一般表象或观念中,后者则存在于天才人物的直觉中。
艺术美,是人类在劳动实践和艺术创作过程中,根据自然的形象,融合人的思想感情而加以表现的作品美。
艺术,是人的作品。
既然是人的作品,就必然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人的理想和情感。
而一片自然风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伤口就因为在它那里仿佛体现了人的性格,自然人格化。
自然美,并不是自己表现自己,而是要藉人的观赏而得到显现。
应该说,美的事物是艺术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当我们感
受到自然界每一个美的瞬间,当无数的美景在我们眼前呈现,当你在为美着迷的同时,美也在净化和
提升着你的心灵.自然美与艺术美应该是彼此融合的。
它们是有着高度的和谐统一的。
时慧2004021540经济学院金融三班
评论[支持者0人,反对者0人,中立者0人]查看评论信息
2007-5-17130844林光叶
等级:新手上路
文章:5
积分:69
注册:2007年5月17日第2楼小大个性首页邮箱
所谓“美的艺术”。
我们也应该看到,康德对于这种艺术的性质的理解也是简单化的、理想化的的。
因为创作主体在以意识在以意识内部和谐统一的方式从事创作活动时,除获得美感体验这一内在的目的外,实际上通常还会具有在思想感情上影响他人乃至谋求名利等外在目的,而符号艺术的传达媒介在多数情况下也是依赖于主体的。
因而,在通常情况下,凡艺术家生活在现实社会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功利的影响。
由此,“美的艺术”的创作活动在具有自由的一面的同时也是具有不自由的一面的。
“美的艺术”活动在具有游戏性的一面的同时通常也具有非游戏性的一面。
由此,在一般情况下,说“美的艺术”活动就是游戏实际上只是以理想化存在的,或者说只是在理论中存在的。
康德认为的自由是“所谓自由是指绝对意义下的自由而言。
真正的艺术在创作和鉴赏过程中要是自由的,不是存在着利害功利关系的产物,艺术的产生是人的意识上的解放所造就的,艺术的内在本质是自由,自由促就了艺术。
他也强调了这两种自由的相互联系与促进的关系。
康德思想是深刻的,也正因如此他对艺术的影响才是久远的,因为没有思想就没有艺术。
康德对艺术本质的颠覆以及对美的本质的阐述无一不对艺术和美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