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合集下载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的意思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的意思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的意思“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出自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古诗作品《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注释】⑴与:同。

浩初: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

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

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山:指柳州附近山峰。

京华:京城长安。

亲故:亲戚、故人。

⑵海畔:畔,边。

柳州在南方,距海较近,故称海畔。

剑铓:剑锋,剑的顶部尖锐部分。

《玉篇》卷十八:“铓,刃端。

”⑶秋:秋季。

割:断。

愁肠:因思乡而忧愁,有如肝肠寸断。

⑷若:假若。

化得身:柳宗元精通佛典,同行的浩初上人又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作者自然联想到佛经中“化身”的说法,以表明自己的思乡情切。

千亿:极言其多。

《诗经·大雅·假乐》:“千禄百福,子孙千亿。

”⑸散上:飘向。

一作“散作”。

峰头:山峰的顶端。

望:遥望。

故乡:这里指长安,而作者的家乡在河东。

【翻译】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

【赏析】柳宗元这首诗,Org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尽量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是属于严羽《沧浪诗话》里所说的“沉着痛快”一类。

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

“望故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交能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不至葬身瘴疠之地。

诗的第一句是写登览所见的景色,广西独特的风光之一是奇特突兀的山峰。

苏轼说:“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

道旁诸峰,真如剑铓。

诵子厚诗,知海山多奇峰也。

”(《东坡题跋·书柳子厚诗》)可见“海畔尖山似剑芒”,首先是写实,是贴切的形容。

不仅仅是形容,同时又是引起下句奇特的联想的巧妙的设喻。

剑芒似的尖山,这一惊心动魄的形象,对荒远之地的逐客,真有刺人心肠的感觉。

赞期许未来的七律诗

赞期许未来的七律诗

1. 形容期盼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对家乡的期盼江山代代有才人出,各领风以骚数百年。

--对文坛盛世的期盼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烟霄微月淡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相见的期盼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对国家安定统一的期盼2. 表示美好愿望的诗句有哪些1、《送日本国僧敬龙归》唐代: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原文、赏析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原文、赏析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原文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

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柳州。

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

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

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

译文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注释与:同。

浩初:作者的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

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

上人:对和尚的尊称。

山:指柳州附近山峰。

京华:京城长安。

亲故:亲戚、故人。

海畔:畔,边。

柳州在南方,距海较近,故称海畔。

剑铓(máng):剑锋,剑的顶部尖锐部分。

秋:秋季。

割:断。

愁肠:因思乡而忧愁,有如肝肠寸断。

若:假若。

化得身:柳宗元精通佛典,同行的浩初上人又是龙安海禅师的弟子,作者自然联想到佛经中“化身”的说法,以表明自己的思乡情切。

千亿:极言其多。

散上:飘向。

一作“散作”。

峰头:山峰的顶端。

望:遥望。

故乡:这里指长安,而作者的家乡在河东。

赏析柳宗元这首诗,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尽量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是属于严羽《沧浪诗话》里所说的“沈著痛快”一类。

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

“望故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赏析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赏析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赏析《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诗名《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浩初上人”:潭州(今湖南长沙)人,“龙安海禅师”的弟子。

时从“临贺”到“柳州”会见柳宗元。

这个"龙安海禅师"事实是住在“龙安山”的”海禅师”:(湘潭“仙女山”原名“龙安山”,唐代陕西高僧“海禅师”来此结茅而居,随即,善男信女便动手盖了一座寺院,取名“龙安寺”。

)“京华”:京城。

如此,诗名就是:柳宗元与“浩初上人”一同看山,写下这首诗寄给在京城的亲朋故友。

作为柳宗元诗歌系列赏析的第一首诗,我们还是列一个柳宗元人生的时间表,在本文的后面。

对照柳宗元的时间表,我们知道这首诗是柳宗元创作于815~819年间,创作于柳州。

之前,韩愈因为“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到“永州”十年。

本以为回京后能够有所安顿,不想却被贬到更加偏远的“柳州”。

柳宗元恐怕此时真的是觉得自己这辈子就废了。

等到819年宪宗大赦,他却已经病得差不多了,病死了。

所以这首诗就是柳宗元在柳州的绝唱之一了,所以写得如此感人,来看原诗:“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字词典故“铓mang2”:刀剑的尖端,锋刃。

赏析柳宗元说,这里是海之畔的尖山啊,就好似刀剑的锋尖,秋天来了,眼前处处都是这样的剑铓在割着我的愁肠!柳州的山形和桂林是一样的,事实整个广西,甚至到境外越南的下龙湾都是这样的山形。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么美的山景到了柳宗元的眼中,却成了一把把割他愁肠的尖刀,真可谓伤心欲绝啊!“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字词典故“若为”:怎样。

“化身”:(佛之三身或四身之一。

指佛菩萨为了教化救济众生而变化示现各种形相之身。

)“千亿”:极言其多。

赏析柳宗元说,怎样才能够将身子化成千亿个,那我一定会将之散上那些山峰的上头去望故乡。

柳宗元一生好佛,他曾说:“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

思乡(诗)

思乡(诗)

思乡(诗)思乡(诗)思乡(诗)1那年青春年少怀揣梦想独自走上了漫漫寒窗路故乡的眼泪太酸离家的行囊太重亲人的嘱托太沉那月素年锦时深深的眷恋故乡的眼睛送我上路门前的小河伤心的哭泣袅袅炊烟那么迷人捧一捧泥土上路从此伴我一路风霜那天无论是碧云浮空还是万里无云却始终无法迷失游子寻家的步伐那夜淡淡月光梅花欲吐我站在望乡的路口远远嗅到家乡春的气息可思乡的路似乎太长我站在望乡的路口远远嗅到家乡春的气息可思乡的路似乎太长而今岁月沧桑一肩风霜牛背上的思念太重可回家的行李似乎太轻轻得听得见亲人的呼唤无论天涯海角思乡的思绪如风散落在温暖的故土思乡(诗)2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4、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思乡(诗)3以思乡为题材的很多,流传下来的经典名句更是数不胜数。

那么在赏析此类题材的诗歌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的这联诗,道出了人们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深沉执着而又殷切之情。

就是在今天,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歌曲,仍可车载斗量。

在唐宋诗词中,直可汗牛充栋,其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什,千古传唱不衰,至今依然能激发读者强烈的怀念故乡的纯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经典之说,用在乡思类诗词的鉴赏上,也是完全适用的,所不同的是要抓住这类诗词的特有景象。

首先要抓住篇中的“月”。

因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们移情于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的感情,并以之象征人世间的聚散。

游子归家的诗句

游子归家的诗句

关于游子归家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游子归家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游子归家的诗句一、人言落日是天际,望极天际不见家。

——李觏《乡思》释义: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际,我竭力朝天际远眺,也没法发现我的家。

二、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际共相望。

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释义:不要担忧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四、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释义: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家乡。

五、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释义: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家乡的最光明。

六、悠悠天宇旷,切切家乡情。

——张九龄《西江夜行》释义:天地空旷而茫茫,思乡之情,切切难忘。

七、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释义:只盼望这世上全部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妙的月光。

八、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释义:伴侣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旧冰心玉壶,坚守信念!九、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马戴《灞上秋居》释义: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十、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释义:温顺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二.有哪些关于游子思乡想家的诗句诗中思念一.君自家乡来,应知家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李白:《静夜思》)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四.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古代思念家乡的七言绝句

古代思念家乡的七言绝句

古代思念家乡的七言绝句(一)《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人在少年离家多年后老年回归故里,尽管乡音未改,却已两鬓斑白。

面对家乡的儿童,他们互不相识,孩童天真地询问他从何而来,此情景生动刻画了诗人对故乡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情感,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沧桑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佳节,诗人独处异乡,倍加思念远方的兄弟。

他想象着兄弟们登高插茱萸的情景,却因自己的缺席而感到遗憾。

此诗深情抒发了游子对亲人的深深怀念及无法共度佳节的孤寂之感。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诗人在回乐烽前看到沙如雪,受降城外月色如霜。

不知何处传来芦笛声,引发守夜征人无尽的思乡之情。

全诗通过描绘塞外凄凉夜景与悠扬笛声,抒发了戍边战士深切的思乡怀土之情,展现了战争给普通士兵带来的内心苦楚。

《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人冬至之夜独宿邯郸驿站,抱膝灯前,形影相吊。

他想象家中亲人此时也深夜未眠,谈论着远方的自己。

全诗通过冬至这一特定时刻,细腻刻画了游子思家之切与对家人牵挂自己的温情想象,展现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海边尖峭的山峰如剑般刺痛诗人的愁肠,秋意更增其思乡之苦。

诗人假想自己能化身千万,散布在各个山头遥望故乡,表达出对故土无法抑制的思念与因贬谪而产生的孤独与无奈。

《渡桑干》唐·刘皂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诗人客居并州多年,思乡之情日益浓烈。

本以为归心似箭,却意外又渡过桑干河,回首望去,曾经的异乡并州竟恍如故乡。

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翻译

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翻译

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翻译1.而兵者,诡道也,须戮力同心。

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而(5)青于蓝。

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而(5)思也。

众应之。

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果大捷。

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而(11)。

解析:(1)连词,表并列。

(2)复音词,即“何况”,用反问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3)连词,表假设。

(4)代词,通“尔”。

你,你的。

(5)连词,表转折。

(6)连词,表递进。

(7)连词,表修饰。

(8)复音词,不久,一会儿。

(9)连词,表承接。

(10)复音词,放在句尾,表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1)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

译文:兵法,(是一门讲究)变幻莫测的学问,(并且)需要齐心协力。

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钳子,(但是)(它是)(一种)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法藏身的动物,更何况是兵法呢?所以冯宛贞说:“大家如果有抗敌的想法,看我的马头(就)可以了。

”宛贞,你的父亲就是一位英雄豪杰,但是(你)(就像)靛青,从兰草中提取却比兰草的颜色更深。

宛贞博学多才而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不知效仿读书人整天地枯坐思考啊。

大家回应她。

不久,宛贞率领众少年穿戴好服装出来,果然大获全胜。

众人都赞叹:宛贞,(只是)小女子罢了:她的行为,却是巾帼豪杰啊。

2.何“徐公何(1)能及君也?”本谬也,然其妻如此言者,何(2)也?其所据何(3)为?原其理,乃爱之深也。

嗟乎,情之误,何(4)其大也!然何(5)人能忘情耶?何以(6)除此弊,望君教我以良策,何如(7)?解析:(1)副词,用在动词前,表疑问,怎么。

(2)疑问代词,表原因,后面常带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什么原因”。

(3)代词,做宾语,什么。

(4)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多么”。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秋来处处割愁肠
第二句紧承上句,触景伤怀: “秋来处处割愁 肠”。秋天是万物 由盛而衰的季节,天气萧瑟, 树木凋零,容易惹动愁割愁肠”一语,是由“似剑铓”的比喻所产 生联想。似剑铓的尖山,在萧瑟的秋季里,对 “一身去国三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 舍弟宗一》)的逐客来说,确是觉得有如锋利 的宝剑在割自己的愁肠似的。诗人的愤郁绞痛 由此可见一斑。
总结: 总结:
这首诗前两句比喻新颖贴切, 这首诗前两句比喻新颖贴切,后两句 设想更是奇特,但都是从实感中产生, 设想更是奇特,但都是从实感中产生,并 非凭空诞想,所以读来既新鲜又真实感人。 非凭空诞想,所以读来既新鲜又真实感人。 柳宗元这首诗,给读者的印象是:诗 柳宗元这首诗,给读者的印象是: 人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 人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 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 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尽量 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 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是属于严羽 沧浪诗话》里所说的“沈著痛快”一类。 《沧浪诗话》里所说的“沈著痛快”一类。 这在唐人绝句中是不多见的。 这在唐人绝句中是不多见的。
总结: 总结: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中唐诗人柳宗元所作,全诗共4 中唐诗人柳宗元所作,全诗共4句,表现 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 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 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 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 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望故 寄京华亲故” 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 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 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 交能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 交能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 不至葬身瘴疠之地。 不至葬身瘴疠之地。

写家庭温暖的诗句

写家庭温暖的诗句

写家庭温暖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写家庭暖和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描述“家庭暖和”的诗句有哪些1、清江1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出自:唐·杜甫《江村》。

译文:清亮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1切都显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拘束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正在用纸画1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1只鱼钩。

只要有老伴侣赐予1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出自: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顺又美妙,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锄豆溪东,2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宠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3、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自: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7》。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4、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出自: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译文:母友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兴奋啊。

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

1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

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1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北宋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及释文【珍藏版】

北宋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及释文【珍藏版】

北宋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及释文【珍藏版】北宋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及释文【珍藏版】标签:北宋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分类:书法作品中国书法水城新津书画张体华文化在历史记载中,我们知道东坡先生的书法是以行楷书见长,很少见其草书,所以,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就极其少见,非常珍稀。

苏轼草书《醉翁亭记》(刘九庵考为赵秉文书,赵跋也是赝品,作者是詹僖。

)公元1091年,苏轼知颍州时,受请写了两体《醉翁亭记》。

一是应开封府刘季孙求书,于十一月乙未,以真、行、草间用字体写成长卷,世称草书《醉翁亭记》;一是应滁州太守王诏求书,于十一月乙巳,以大字楷书写成,世称大字楷书《醉翁亭记》。

苏轼在同年同月时间里写成的两体《醉翁亭记》,除字体不同外,另有两点区别。

一是开头不同。

草书体开头篇名前有作者姓名,即“欧阳永叔醉翁亭记”;而大字楷书体开头则为“醉翁亭记”。

二是后跋不一样。

草书体是“开封府刘君季孙以滁人之意,求书于轼”;而楷书体则为:“开封府刘君季孙自高邮来,过滁,滁守河南王君诏请以滁人之意,求书于轼”。

由此可见,草书《醉翁亭记》是开封府刘季孙亲自到颍州求书得到的;而大字楷书是滁州太守王诏请开封府刘季孙代为求书的,而王诏本人没有到过颍州。

草书《醉翁亭记》写成之后,未经刻石即被人秘藏,得之者不轻易示人,因而长期不知去向。

直到元朝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四月,才有赵子昂见之并作跋。

从跋文中得知,此长卷曾经赵子固鉴定为真品。

赵作跋时,长卷归冯伯田所有。

此后,又湮没多年。

到明代露世,宋广、沈周、吴宽均有跋文。

后来,长卷为文渊阁大学士高拱所有,并命其门婿刘巡为之刻石。

之后,刘巡携石返乡,立于鄢陵刘氏家祠。

高拱所得长卷,后为首辅张居正所有。

张氏败落后,此卷落入宫中,后因火毁。

康熙壬申年(公元1692年),河南新郑高有闻(高拱族孙),因鄢石磨损不清,便将家藏原拓本重刻,这套石刻共用长60厘米-90厘米、宽40厘米的青石24块,立于新郑高拱祠堂,因刻工精美,较原刻石有过之而无不及。

《文言18个虚词小故事》解析、译文版

《文言18个虚词小故事》解析、译文版

1.而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蟹六跪而(1)二螯,非蛇鳝之 穴无可寄托者也,而况(2)战乎?故冯婉贞曰:“诸君而(3) 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而(4)翁豪杰者,然青取之于蓝 而(5)青于蓝。婉贞博学而(6)日参省乎己,非特效书生终日 而(5)思也。众应之。既而(8),婉贞率诸少年结束而(9)出, 果大捷。众皆叹:婉贞,小女子而已(10);其行,乃巾帼英杰 而(11)。
3.乎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然吾曾见人,其家世 代捕蛇,多人死乎(2)是,而操此业不辍,问其故,曰:“可 塞赋敛也。”嗟乎(3),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4)!而王 胡为乎(5)好乐甚?若王专于理事,必恢恢乎(6)而有余, 则王之所为其胜乎(7)好乐者也。臣之驽顿,所言者谬,王能 谅之乎(8)? 解析: (1)句末语气助词,表揣测,相当于“吧”。(2)介词, 相当于“于”,“在”。(3)(4)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 相当于“啊”“呀”。(5)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6)形 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地”。(7)介词, 表比较,相当于“比”。(8)句末语气 助词,表疑问。
11.也 “师道之不传也(1)久矣,汝何以能复之也 (2)?”“吾将劝勉督责以行之也(3)。”“汝之 言,金玉也(4)。汝之心胸,吾辈何能及也哉 (5)!”
解析:(1)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舒缓语气,引 起下文。(2)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3)句末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4)句末语气助 词,表判断语气。 (5)句末语气助词,与“哉”连用, 表感叹语气
5.其 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 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 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 (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 (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 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 谨。狐与狼遂去。

思念一个老人的诗句

思念一个老人的诗句

思念一个老人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思念一个老人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怀念已故长辈”的古诗句有哪些“怀念已故长辈”的古诗句有:1、《寒食上冢》杨万里(南宋)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评点:这是上坟时的感受。

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

那孤零零的破屋,那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

所以“只愁余”。

2、《江城子》苏轼(北宋)10年生死两茫茫,不思考,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是1首写于清明季节的爱情诗。

北宋诗人苏轼一九岁与王弗结婚,夫妻琴瑟调和,恩恩爱爱。

没想到10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

妻故10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苏轼在清明季节梦见了亡妻。

生者与死者虽然幽冥永隔,却“不思考,自难忘”。

特殊是梦中夫妻相顾无言的情景,令人感动。

3、《寒食野望吟》白居易(唐)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1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

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4、《寒食野望吟》白居易(唐)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点评: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擅长用描写来渲染氛围,那随风而吹的纸钱,那1座座古墓,都给人萧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

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白居易的眼里,“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5、《清明》黄庭坚(宋)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7)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7)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与浩初上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这是一首凄苦的思乡诗, 这是一首凄苦的思乡诗,诗中表现的作者对故 乡的思念之情令人不忍卒读。 乡的思念之情令人不忍卒读。同时这也是一首哀 怨诗, 怨诗,诗中所表达的被贬谪的愤激不平让人肝肠 寸断。 寸断。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来描述思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来描述思乡的感受。在诗 人眼里。 人眼里。海边的尖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在一点一 点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特别是秋天季节, 点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特别是秋天季节,草木 变衰,自然界一片荒凉,登山临水,触目伤怀, 变衰,自然界一片荒凉,登山临水,触目伤怀, 更使人百端交感,愁肠欲断。 更使人百端交感,愁肠欲断。是什么使诗人如此 柔肠百结、肝肠寸断呢? 柔肠百结、肝肠寸断呢?
下面两句通过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道 出了原委: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出了原委:“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 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 如果把自己的愁肠割成千万份,把自己的身子化成 如果把自己的愁肠割成千万份, 千万份的话, 千万份的话,当随风飘落在山峰上的时候仍然注视 着一个地方——故乡。这就把诗人埋藏在心底的被 故乡。 着一个地方 故乡 贬远离家乡的抑郁之情,不可遏止地倾吐了出来。 贬远离家乡的抑郁之情,不可遏止地倾吐了出来。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但也因此而 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文。写这首诗时, 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文。写这首诗时,他在贬地柳州任刺 当时的柳州被认为是蛮夷之地, 史。当时的柳州被认为是蛮夷之地,被贬于此是对他的极 大打击,他心中自然郁积了难以排遣的苦闷。 大打击,他心中自然郁积了难以排遣的苦闷。不过柳宗元 还是在此励精图治,给当地做了不少好事,被称为“ 还是在此励精图治,给当地做了不少好事,被称为“柳柳 州”。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怎不令人愁肠寸断?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怎不令人愁肠寸断?难以排遣 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间,如刀剑、似海雾,刻骨铭心, 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间,如刀剑、似海雾,刻骨铭心, 遥无涯际,印证着诗人遭受贬谪的苦难人生和无端悲愤。 遥无涯际,印证着诗人遭受贬谪的苦难人生和无端悲愤。 这种悲愤无法排遣。难以消除, 这种悲愤无法排遣。难以消除,任凭锋利的剑芒把自己一 点一点地割碎,一点一点地散落在异乡的山峰上凝视故乡! 点一点地割碎,一点一点地散落在异乡的山峰上凝视故乡!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早春诗》原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早春诗》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早春诗》原文及赏析1早春诗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

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

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

游客伤千里,无暇上高台。

古诗简介这首优美的早春之曲,出于《荆楚岁时记》的宗懔之手。

宗懔初仕梁,后入北周。

诗篇虽然犹带齐梁锦色,但却缘情而发,思致清晰,深沉婉转,已然异于当时南方盛行的绮靡轻巧诗风。

赏析/鉴赏全篇紧扣早春着笔,以诗人特具的敏锐感受力,捕捉新春气息,谱入清词丽句。

“昨暝春风起,今朝春气来。

”昨暝,即昨晚。

诗的开篇,写昨日瞑色方临,春风乍起,一夜之间,春色已来天地。

这还只是泛叙,不见出奇。

读到第二联感到有点意思了,“莺鸣一两啭,花树数重开。

”这一联出语天然,确实朴中见拙,虽为平行的句子,而上下句又含有因果关系。

由于第一声春莺巧啭,催开了郊原的数重花树。

鸣啭一两声的黄莺,这里起了催花使者的作用;“数重”与“一两”,在量的多少上也有意夸大,构成反差。

更有特色的图景,是第五、六句,“散粉成初蝶,剪彩作新梅。

”熟谙荆楚岁时习俗的作者,给我们描摹了一幅新春风俗画。

画面上出现了初蝶、新梅,这就未免令人疑真疑幻,特别那散落新粉的初飞蛱蝶,栩栩穿花,真蝶呢,还是彩蝶?“剪彩”句写得明朗一些,那是彩花。

按《事物纪元·岁时·彩花》:“《实录》曰:晋惠帝令宫人插五色通草花;汉王符《潜夫论》已讥花采之费;晋新野君传家以剪花为业,有染绢为芙蓉、捻蜡为菱藕、剪梅若生之事。

按此则是花朵起于汉、剪彩起于晋矣。

”又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彩为燕戴之,贴宜春二字。

“”散粉成初蝶”,亦无非剪彩制成之翩翩蝴蝶也。

柳宗元的诗精选合集

柳宗元的诗精选合集

柳宗元的诗精选合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诗作。

此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柳宗元的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朝代:唐朝|: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笼鹰词朝代:唐朝|:柳宗元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朝代:唐朝|:柳宗元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新植海石榴朝代:唐朝|:柳宗元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赢。

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朝代:唐朝|: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觉衰朝代:唐朝|:柳宗元久知老会至,不谓便见侵。

今年宜未衰,稍已来相寻。

齿疏发就种,奔走力不任。

咄此可奈何,未必伤我心。

彭聃安在哉?周孔亦已沉。

古称寿圣人,曾不留至今。

但愿得美酒,朋友常共斟。

是时春向暮,桃李生繁阴。

日照天正绿,杳杳归鸿吟。

出门呼所亲,扶杖登西林。

高歌足自快,商颂有遗音。

梓人传朝代:唐朝|:柳宗元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

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

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舍我,众莫能就一宇。

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

”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

”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

高三语文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高三语文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几百株几千株的梅花一齐开放如雪如海,当然让人感动,但要领略梅之真韵,还要一株一枝一朵细细看来,不细看,只远远一望,岂能让人知道腊梅为何物?这样看,恐怕是到死也不知腊梅。 ? ? 3 读英国传教士约翰·司蒂芬的《传教日记》,里边记着他来中国的一些琐碎事情,比如关于小
脚女人,他说中国人习惯把女人的脚趾在小的时候全部用手术弄掉,这是他做为一个旁观者隔靴搔痒的推测。约翰·司蒂芬在中国待了六年,居然不知道中国女人是怎样把脚弄小的,这真是怪事。他在日记里还这样写道:“中国人是喜欢梅花的,梅花开得时候便会有大批的诗人到梅花树下写诗
郎的,也在那里咏梅,句式奇怪而好到十分,像是童谣,却是七言: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八片九片十来片,飞入梅花都不见!算算术一样把诗一路用数字写来,最后一句意境好到天上。写的原来竟也是白梅,这首诗里的雪飞得很紧,如果松松落落有一片没一片地飘落倒不好了。
很急很密的雪飞入那令我心生欢喜的白梅,这是多么好的意境!这就是诗,纯粹的诗,不能画成画,想必最好的画师亦画不来,如果拍片子,也没那韵味。好诗就是这样,那意境只能用一个一个汉字牵牵固定在纸上,只有在纸上才好,看不到,却要你想像,这就是文字的魅人处,无法替代处。
? 说到腊梅。我很喜欢作家汪曾祺的那篇写他故乡花木的随笔,他说他的故家就有一树老腊梅,年年腊梅开花的时候他都会爬到树上去摘一些下来,做了花簪给家中的
女眷戴。而且说到腊梅中的“狗心梅”和“檀心梅”,我在南京看到的腊梅花便是檀心梅,花心做深紫色,颜色不好却香!当时摘了满把放在衣服口袋里,是一边走一边香,走到哪里香到哪里,直到第二天,还在香。 ? 第二天,我在宿醉中由南京到扬州,瘦西湖两边的腊梅居然也黄黄的开得正
好,远远的香气拂然而至,让人顾不得和年轻的船娘说话,虽然她漂亮,一路讲瘦西湖的故事。我不喜欢瘦西湖,为其太窄、太小、太人为,太像盆景。 ? 看了腊梅,想想自己最初看徽宗的《腊梅珍禽图》时对徽宗的不满,真是让人惭愧,艺术要得是认真,做人做事也要得是认真,自己没有见

酬赠诗赠送诗酬答诗

酬赠诗赠送诗酬答诗

请翻译出下面诗句,并解释词语。
【韵译】: 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 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内容】:
此诗写了晨起时一对新婚夫妇的对话,是一幅洞房春晓 的闺意图,写得优美动人。
然而,这又非作者本意。请解释标题“近试 上张籍水部”中“近试”的涵义。
临近考试
朱庆馀是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越州多出美女,镜 湖则是其地的名胜。所以张籍将他比为越女,而且出现于镜心。 请分析这二句的巧妙之处 这两句是回答朱诗中的后两句,“新妆”与“画眉”相对, “更沉吟”与“入时无”相对。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酬朱庆馀 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2005湖南]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 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弃 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 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 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在末句,虚 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 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
背景介绍
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 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这首诗投赠的对象, 是官居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 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 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

期盼的诗词 期盼的诗句

期盼的诗词 期盼的诗句

期盼的诗词期盼的诗句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期盼的诗词,以及期盼的诗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有关于盼的诗句有关于盼的诗句1.带盼字的唯美诗句有哪些1、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四和香·麦浪翻晴风飐柳》清代:纳兰性德麦浪翻晴风飐柳,已过伤春候。

因甚为他成僝僽?毕竟是春迤逗。

红药阑边携素手,暖语浓于酒。

盼到园花铺似绣,却更比春前瘦。

释义:夏至春归,伤春的时节已经过了,而他还在因为什么烦恼?原来是伤春意绪仍在,春愁挑逗。

记得当年在芍药花下牵你的手,那耳畔暖语更胜美酒。

好不容易盼到了繁花似锦的时候,可如今孤独的人却更加憔悴、消瘦。

2、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高阳台·桥影流虹》清代:朱彝尊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

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

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

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

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

动愁吟。

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释义:桥的倒影像彩虹在水中流动,湖光山色映衬着雪一般的波浪,翠绿的窗帘不曾挂起,使人感到春天更深将归他方。

她那一寸秋波似的眼睛忽然看到,那牵新她柔肠的人出现在楼阴里。

无奈游动的情丝系不住他的羊车,又能请谁作青鸟为她传语?最使她难以禁受的是,倚遍雕花栏杆再也看不见他,梦遍绫罗被褥也无法和他相遇。

他再次来到这里,已见她如巫山神女化作胡云散去,他帐怨她如佩戴的明珠已经变冷,又如紫玉像轻烟一缕沉入地底。

前次来时看到的桃花,如今依然开满江边之地,他也是无限钟情的人,最怕再看到引人相思的路,只盼长提上长满红心草,为他答谢她的深情蜜意。

啊,他感动得发出了愁苦的低吟,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难觅。

3、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瑞鹤仙·赋梅》宋代:辛弃疾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
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赏析柳宗元这首,通过奇异的想象,
独特的艺术构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尽量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是属于严羽《沧浪诗话》里所说的“沈着痛快”一类。

诗题标明“寄京华亲故”。

“望故乡”而“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希望在朝旧交能够一为援手,使他得以孤死首丘,不至葬身瘴疠之地。

诗的第一句是写登览所见的景色,广西独特的风光之一是奇特突兀的山峰。

苏轼说:“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

道旁诸峰,真如剑铓。

诵子厚诗,知海山多奇峰也。

”(《东坡题跋·书柳子厚诗》)可见“海畔尖山似剑芒”,首先
是写实,是贴切的形容。

不仅仅是形容,同时又是引起下句奇特的联想的巧妙的设喻。

剑芒似的尖山,这一惊心动魄的形象,对荒远之地的逐客,真有刺人心肠的感觉。

自永贞革新失败,“二王八司马事件”接踵而来,革新运动的骨干均被贬在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