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
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科学基础学科,他应当能够分辨清楚这门科学上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
如果你教的是物理,那么你就应当对基本粒子有所了解,懂得一点场论,能够哪怕是粗略地设想出将来的能源发展的前景。
教生物的教师则需要懂得遗传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熟悉生命起源的各种理论,知识细胞内部发生的系列化过程。
教育素养就是由此开始并在此建立起来的。
可能会有人反驳说:为什么教师要懂得那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以及那些跟中学所学的教材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呢?这是因为: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我认识几十位这样的教育能手。
他们的教育素养从备课就能看得出来。
他们是按照教学大纲、而不是按照教科书来备课的。
他们仔细地思索过教学大纲以后,就把教科书里有关的章节读一遍。
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
真正的教育能手知道的东西,要比学校里的东西多得多,因此他不需要在课时计划里把要讲的新教材都写出来。
他的课时计划里并不写叙述(演讲、讲解)的内容,而只写一些为了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要的关于课堂教育过程的细节的简短的纪事。
教育工作的能手对于课堂上所学的自己那门科学的起码知识了解得如此透彻,以致在课堂上,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学的东西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
请你留意观察一下那些只知道必须教给学生的那点东西的教师的工作情形吧。
他认真地按照教科书把要讲述的东西准备好,甚至把讲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都记住。
你将会发现:那些在讲述新教材时应当使用的直观教具和说明性的材料(如在历史、地理、生物课上要用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好像是人为地附加在课的内容上的,所有这些都从学生思想的表面上滑过去了(有时候教师甚至忘记了使用他所挑选和准备好的东西)。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
《学学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当老师》读书笔记(一)苏氏语录每一位老师不仅是教书者,而且是教育者。
由于教师和学生集中在精神上的一致性,教学过程不是单单归结为传授知识,而是表现为多方方面的关系。
共同智力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兴趣把我们教师中的每一个人都跟学生结合在一起。
生活渐渐地做出了结论:只要整个学校、全体教师和全体学生都作出了努力,首先是教师努力教育,没有也不会有一个学生不能成为诚实正直、热爱劳动、坚强勇敢、无限忠于祖国和劳动人民的人。
苏氏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要求世界观教育、道德教育必须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进行。
发对把教育看成是学习之外的东西。
他说“训练和教养能够形成世界观吗?考虑一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所见到、所理解、所思考的东西,能够对他的心灵实施教育吗?”可见,他是教育、教学和教养的统一论者。
首先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有效的传授和获取知识。
认为只有掌握了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直降只是,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
“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种种原理、结论和推理一股脑的塞进孩子的脑袋,他说:往往不让孩子有可能哪怕接触一下思维和活的语言的源泉,这就捆住了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翅膀。
孩子从富有朝气的、积极的、活跃的人变成了仿佛专用于背诵的机器。
”因此,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思考的王国”,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使他们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
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地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大纲,但不能过于机械,心目中随时装有第二大纲,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这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完全吻合的。
因此他要求教师要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吃透教材,并指出:一位优秀的教师懂的东西应该比“大纲”规定的内容要多得多。
课程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
教师高深的知识是吸引学生热爱学习,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 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善的效果。
”
“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
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需要学校给以科学的指导。
两者步调一致、互相补充,才能教育好下一代。
尊重家长,努力帮助家长将家庭教育纳入科学育人的轨道,既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应当具有的师德品质和教育素养。
现如今的学生个性独立,思维活跃,接触的东西也比较多,老师要想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能够理解并支持老师的工作,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我认为与家长沟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家长工作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观念及文化素养都不同。
对于参与孩子教育的认识和做法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
所以我们在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合作时必须讲究方法。
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海通乡两门中学赵静《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本专著,书中每一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事例生动、分析精辟,启人深思。
虽然这本书的背景是在前苏联,但对于我们现在的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从微观细节方面扼要谈谈几点读书感悟。
一、成功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何为教师素养呢?苏霍姆林斯基从三个方面阐述教师的教育素养: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广博的知识。
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
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
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
教育素养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塑造学生的理智和心灵。
教师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学生发表议论。
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学生娓娓谈心。
二、有关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要因为孩子成绩差,而不让他阅读,恐怕会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
相反,一个孩子如果不加强阅读的训练,是不能提高学习成绩的。
阅读,是建立在实践上的。
现在的一些教师和家长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认为看课外书会影响学习成绩,于是禁止让孩子看这些。
其实恰好相反,没有了阅读,孩子一味沉浸在做习题的单调中,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不能提高学习的能力的。
没有了阅读,孩子对人生,对社会的看法就显得过于单纯,如果因为发生一点不益于他们的事,他们便不能自拔,想不出解决的方法。
每周,我都会给学生留出几节课的时间来阅读,很明显,他们的语言和写话水平都提高了。
无论是独自还是和伙伴一起,我发现,他们都从中找到了乐趣。
因此,阅读近者是对阅读能力甚至学习能力都是一个飞越,远者则能够进入这个大环境中,在环境中变得通达,从而产生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所以,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密切注意,使学生迅速阅读的能力得到改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1当我再次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获益匪浅。
在100条建议中,说得最多的就是读书,这一点给我的触动也最深。
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
苏氏认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之一粟。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使之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它们请教。
那么,“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都变得更丰富”。
工作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给教师的建议》P96)。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以传授知识为己任。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者教学过程中,都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详细深刻的讲解;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教书育人;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让民族文化知识得到延续;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桃李满天下”。
肩负园丁的使命,我们就会感到汗颜。
所以,职业的责任感促使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人们拥戴的楷模。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千古名言是教师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一生的追求和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
”“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
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爱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
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
“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
《教师的教育素养》读后感
《教师的教育素养》读后感
《教师的教育素养》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著作,书
中提出了许多关于教师教育素养的深刻见解。
阅读这本书后,我深受
启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教育素养是教师职业的基础,它包括
教师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教育技能等多个方面。
教师不仅要有扎
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教育智慧。
书中强调了教师
的爱和关怀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
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教师的自我教育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苏霍
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通过阅读、学习
和反思来不断完善自己。
这让我明白,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
过程,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应对教育教学中的各种挑战。
《教师的教育素养》这本书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它提醒我,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爱和关怀去教育学生。
我相信,这本书将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
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读苏霍姆林斯基有感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汤汪中学田德荣邮:225004 摘要:好教师的标准:①一个好的教师是个热爱孩子的人②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精通他所教科目所属那门科学的人③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懂得而且体会到缺乏教育科学知识,就无法做好孩子们的工作④一个好的教师应精通某项劳动技能,并且是这项工作的能手关键词:热爱精通教育科学劳动技能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于基层教育教学工作,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一笔宝贵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继承。
在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我对他的“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感受最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呢?首先,一个好的教师是个热爱孩子的人。
热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热爱可以创造人间奇迹。
匈牙利诗人裴多斐曾作过一道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他热爱自由,把自由看得比爱情和生命还要重要;孔子热爱道,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学习了道,晚上死了也不遗憾。
孔子为了恢复周礼,传播他的道(政治主张和思想文化等),周游列国,四处踫壁,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最终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热爱孩子。
苏联卫国战争中,苏霍姆林斯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认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后任区教育局局长,但他主动在1947年放弃局长位置,回到学校工作,一直到1970年他去世,仍是中学校长。
这就是爱的力量。
他爱教育事业,爱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喜爱,感到跟孩子们交往中有一种无穷的乐趣。
儿童是天真烂漫的,儿童的世界是一泓清澈的湖水,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伪饰,不矫情。
苏霍姆林斯基善于和孩子们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们的心灵,时刻也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他说:“如果有人问我,生活中什么是最主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爱孩子’”作为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一心扑在教育上,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学校领导,教师的楷模,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他把每一个学生视为“我的孩子”。
教师自学笔记
教师自学笔记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受益匪浅,从中选出这几个“建议”谈谈我的想法。
一、教师,珍惜儿童对你的信任“教师面对的是儿童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其实,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看学生,使他们感觉到你对他是公平的,信任的。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贵之处,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
在学生做好的大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在学生做的不好的时候,我们更要关心和指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使他们在认识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不要加以指责,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样。
其实他们也很痛苦,作为教师就是要时刻给他们启发和鼓舞,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有自豪感和尊严感。
二、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级里学生可以学到许多东西”想一想,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其实真是这样的,“练习本”就是学生习惯养成的一面镜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师的教学效果。
对于新教师而言,学生习惯的养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我所缺乏的也就是这一点,要时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对同事们的经验加以研究和观察,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育。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习优秀经验,并不是把个别的方法和方式机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
向优秀教师学习应当取得某种信念.”三、教师的教育素养“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的事业中的起码常识。
浅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浅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产生的教育力量,无论什么奖惩制度都是替代不了的”。
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只有用自己崇高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才能促使其健康成长。
为人师表是教师崇高品德的体现,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教师,必须比其他职业的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甘做春蚕,乐当红烛。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教师整天想着个人的小天地,盲目攀比,没有从根本上把心思放在学生和教学上;有的教师这山望着那山高,嫌弃教育工作的平凡和枯燥,总是不能安分守已,有的教师得过而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送走一批学生算一批。
在社会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教育规模的扩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学校管理层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放在筹措教育经费上。
事实上,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商业和生意。
学生及家长是顾客,教师是店主,好像每个教师都会变成人格市场上的商品,师生之间的一切关系也会仅仅变成消费和表面的交往关系。
本人在无意之间听到教师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对学生):“如果你不是住在我家,就不要在我们家学习!”作为教师的都知道,学生住有老师家的费用远远超过单单在老师家学习的费用。
可见,教师心中只有金钱,再也不可能像古代教育那样,情同父子,朝夕相处。
所以教师要自觉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不要只把眼光盯在外边,要向身边的每个人学习,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改之!二、教师要有深刻的学科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深刻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大纲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一个拥有浓厚学识魅力的老师,才是指引孩子们前行的一盏灯,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巧妙地把知识像涓涓细流一样注入学生的心田。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一个教师在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的知识的最低供需比例是10:1,那么到他有15年或20年教龄时,只有通过读书去获取知识,师生知识供需比例才可能达到20:1,30:1或50:1。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2篇_读书笔记摘抄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2篇_读书笔记摘抄篇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就取决于此。
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
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李镇西每天的“五个一工程”读书不少于一万字。
并且给教师推荐的130本书,包括古典,教育,人文,杂志类的。
他说:“不读书就会失眠。
读书总是伴随着思考,而思考总是让自己情不自禁的把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面对社会对人才的高要求,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感受家长对孩子的殷殷期盼,考虑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都要求我们在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及时充电,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良好的开端。
随着义务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学苗的减少,民办教育,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如马校长讲话中提到的那样,除了我们的先进办学理念外,打造品牌学校,打造精品师资队伍,创造我们自己的特色,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存关键。
因此,学习,完善自我就非常必要。
读书欲望,就是生存欲望,应该是源于自身的危机感。
回想毕业以来,把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日常工作之中了,读的书很少,能可记录下的闪光的东西更少。
有很多思想的火花也随着流失的岁月而没有了踪影。
在平凡的日子里送走了16载的风风雨雨。
虽然甘愿青丝覆霜雪,让雏鹰展翅飞;虽然也被家长认为是孩子在造化,才遇上这样的好老师;虽然也是桃李满天下,但这花圃缺少了诱人的芳香。
缺少了岁月沉淀下的精华。
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我们的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我们的思想必须与时代合拍,通过这次读书,真的该净化一下自己的灵魂了,用一颗虔诚的心,感恩生活;用广博的爱,播种希望;用不懈的努力,提升做人的品位,敢于正视现实,敢于直面人生!剖析自己惰性的源头。
我会抓住这个契机,发奋读书。
我们要给学生的不仅是一桶水,一缸水,而且是一泓流动的清泉。
及时充电,提升自我!这是我的第一个感想。
第二,追随先哲,完善自我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他那些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为过时。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摘抄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摘抄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摘抄篇1《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针对教育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建议,其中许多建议都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喜欢的建议以及我从中获得的启示。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才能和天赋。
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这个建议对我启发很大,它提醒我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环境。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
他认为,阅读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阅读水平的书籍,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
此外,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阅读活动,例如读书俱乐部、故事会等,让学生有机会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
最后,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
他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创造力。
为了实施情感教育,教师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表达情感、分享感受。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问题并给予帮助。
总之,《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以及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摘抄篇2《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中,从多个方面谈了如何有效地进行教育。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学习知识,卖弄三十分的记忆是不够的,要培养学生的思考力。
如果一个人对世界提出问题有贡献,能够说明他正在思考。
思考使人充实,疑惑使人深邃。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篇在读后感中,我会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影响他人的思考和行动,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5篇,感谢您的参阅。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1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受朴素的文字中透出无比高明的教育智慧,感受简单的文字中蕴藏无比睿智的教育思想,在和教育大师的心灵对话中,我找到了重新出发的理由。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一本看时“爱不释手”,看后“百读不厌”的好书。
书中用大量的教育实践阐述出了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教育思想,主张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建议。
通读一遍后,最令我震惊和佩服的不是苏霍姆林斯基所写的那些有价值的教育原则和方法,而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事业持之以恒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热情。
这种“力所能及,耕耘不息”的工作热情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坚韧品质才是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瑰宝。
所以我认为,要想教育出好学生,就必须先锤炼自己的素质。
教育学生要从改变自己开始!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有一条建议——《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在这里谈到了多个方面,其中谈到每一位教师要懂得一点教学的常识,而且要深知所教学科的知识。
那么如何获得这些知识?苏氏建议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书中还有另一条建议——《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他说年轻人要建立起自己的藏书,让书成为自己的老师,每天去向他们请教。
苏氏建议我们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科学问题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的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
作为一名教师,很可能会平庸一世,但是如果我们能努力追求,也照样能够成为名师和专家,创造自己的事业。
教师的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
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
教师集体的作用
读书的需要是靠教师集体的全部精神生活培养起来的。 P423 这些真理逐步地变成了全体教师的教育信念,这一点 是很重要的。P463 你对年长的同事们的经验研究和观察得越多,你就越 加需要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和自我教 育,在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你就会逐步形 成自己的教育思想。P122 通过集体的工作把理论转化为实践,已经成为可能。 到现在,我们进行这种有意义的集体劳动,……,大 家都对自己的工作发生了兴趣。P464
知识素养
教育学和心理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 的方法。P424 关于解剖学和生理学、心理学和缺陷教育学的书籍,应当成为一 个善于思考的、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必备书。P424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P425 32条建议: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34条建议: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72条建议: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73条建议:青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
阅读和研究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 此。P423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P101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 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P7 教师不仅在把自己的知识传递给儿童,而且也是儿童 的精神世界的研究者,是在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和个 性形成过程中从事一些研究工作。P498
教师素养
教师素养的构成 人格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提高教师素养的途径 阅读和研究、教师集体、校长做好教师的教师
人格素养
爱孩子、职业道德、个人品格素养 现在,当我思考着教师的工作时,得出一条结论: 只有你自己依恋孩子们,离开他们就感到无法生 活,只有在跟他们的接触中你才能找到幸福和欢 乐的时候,孩子们才会依恋你。……,我只是喜 欢孩子而已。P465 热爱孩子,这不是在任何学校里,从任何的书本 中所能学到的。P465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01、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2、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这就是说,在学习中,无论就脑力劳动的内容(作业的性质),还是就所需的时间来说,都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
3、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表,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
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4、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10:1,30:1,50:1。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
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
这里的问题还不仅在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在数量上的增长。
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科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5、在小学里,你要教会所有的儿童这样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必须使阅读能达到这样一种自动化的程度,即用视觉和意识来感知所读材料的能力要大大地超过“出声地读”的能力。
前一种能力超过后一种能力的程度越大,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的能力就越精细,——而这一点正是顺利地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原苏联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教龄长达三十五年,曾担任巴甫雷什中学校长二十二年。
他从自己的切身体验中认识到,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教育素养,因此,他致力于教师教育素养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绩。
时间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他关于教师教育素养的基本思想,对我们仍然有宝贵的借鉴价值。
一、教师教育素养的基本内容 1.透彻地懂得自己所教的学科。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科学基础学科,他应当能够分辨清楚这门学科中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问题。
”他举例说,如果你教的是物理,那么,你就应当对基本粒子有所了解,懂得一点场论,哪怕是能够粗略地设想出将来能源的发展前景。
如果你是生物教师,你就应当了解遗传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懂得生命起源的理论,多少了解一些细胞内部的生化过程。
为什么教师要懂得那些学生在学校里并不学习的、跟教学大纲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呢?苏霍姆林斯基自有一番道理,他认为,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知识。
“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教学大纲宽广得多,教学大纲的知识并不处在大脑的中心,而只是处在大脑皮质最积极区域的一个角落里,那时候他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精工巧匠。
”他曾经观察了几十位这样的教育能手,他们在课时计划里不需要把要讲的新教材都写出来。
他们的课时计划里并不写叙述(演讲、讲解)的内容,而只写一些为了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需的关于课堂教育过程的细节的简短记事。
这些能手对课堂上所学的自己那门学科的起码知识了解得异常透彻,以致在课堂上,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学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全面教育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全面教育素养作者:熊思鹏来源:《学园》2013年第23期【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教育素养不仅关乎自身的职业发展,而且对教育内容、学生成长都有重要的影响。
高素养教师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全面的能力、鲜明的个性以及热爱、关心、信任学生的品质。
教师若要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就必须坚定教育信念、不断学习,在研究儿童的同时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从而提升自己的多方面素养。
【关键词】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素养个性品质【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29-02一教师需具备全面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职业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需要长期不断地深入人复杂的精神世界。
他说:“我们是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也就是人打交道。
他的生活、健康、性格、意志、公民表现和精神面貌,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幸福,都决定于我们,决定于我们的能力、水平、工作艺术和智慧。
”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素养不仅影响教师的职业发展、教育内容的效果,同时也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
首先,教师选择何种教育方式、方法,教育的艺术水平如何,既是教育素质的体现,也是教师自身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
教师只有具备综合素养才能形成全面品质,这种品质通过对善良、仁爱、真假与恶的态度会浸入儿童的整个精神生活。
教师不断提高素养,才能使自己成为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国家信赖的优秀教师。
其次,教育内容的教育价值要靠教师去发现和利用,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则会使教育内容失去其应有的教育价值而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应对要讲的内容进行周密思考,准备直观教具,挑选例题和作业题。
②这说明教师需精心设计教育内容,使其以一种更加切合学生思维的方式在课堂中灵活展现,发挥教育内容的独特魅力。
此外,教育并非生产制造,教师的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是否能掌握学生发展的特殊性,并据此设计适宜的培养方案,影响学生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
我觉得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书中涉及很多我们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用了很多的具体的事例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后令人深受启发。
它可以作为一面镜子,给人以启迪,它更是一部全面培养人的教科书,给人以借鉴。
书中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反思,是我们在教育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书中的每一条建议都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下面谈谈给我触动很深的几个方面。
一、关于教师的教育素养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的教育素养总结为三个素养:一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深刻认识,二是掌握扎实的心理学知识,懂得儿童研究的方法,三是教师的语言修养.关于教师的学科素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大纲的知识应当是教师知识视野中的起码的入门知识,是沧海一粟,而这些广博的知识从何而来?那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书中举了一位讲课非常精彩的历史老师说他用一辈子来准备一节课的例子。
作为新教师的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更需要读书,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书读得越多,掌握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就越多,思维开阔了,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就有办法解决了。
拥有广博知识、创新思维的教师才能教出具有广博知识、能力突出的学生。
为了孩子们的一生发展,也为了自己能够游刃有余、开心工作,我们要读书,读书,再读书!关于儿童研究和教师的语言修养,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研究儿童,就要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弄清楚儿童的复杂的精神世界,深入了解儿童的欢乐和忧愁,才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在上课时进行积极的脑力劳动。
我们要知道,上课时我们的注意中心是学生,是学生的思维活动.这是我们新教师初登讲台常常忽略的一点,总是按照备好的教案,一字一句的认真传授教材知识,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一节课下来,老师很累,学生也筋疲力竭,教学没有诉诸学生的心灵.而如果教师能用语言来创造准确、鲜明、儿童能理解的形象,就能启发儿童的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霍姆林斯基: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首先是指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学校里教的是科学基础学科,他应当能够分辨清楚这门科学上的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清楚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的问题。如果你教的是物理,那么你就应当对基本粒子有所了解,懂得一点场论,能够哪怕是粗略地设想出将来的能源发展的前景。教生物的教师则需要懂得遗传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熟悉生命起源的各种理论,知识细胞内部发生的系列化过程。教育素养就是由此开始并在此建立起来的。可能会有人反驳说:为什么教师要懂得那些课堂上并不学习的东西以及那些跟中学所学的教材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呢?这是因为: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我认识几十位这样的教育能手。他们的教育素养从备课就能看得出来。他们是按照教学大纲、而不是按照教科书来备课的。他们仔细地思索过教学大纲以后,就把教科书里有关的章节读一遍。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用学生的眼光来看教材。真正的教育能手知道的东西,要比学校里的东西多得多,因此他不需要在课时计划里把要讲的新教材都写出来。他的课时计划里并不写叙述(演讲、讲解)的内容,而只写一些为了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所必要的关于课堂教育过程的细节的简短的纪事。教育工作的能手对于课堂上所学的自己那门科学的起码知识了解得如此透彻,以致在课堂上,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处于他的注意中心的,并不是所学的东西的内容本身,而是学生,是学生的脑力劳动,是学生的思维以及学生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 请你留意观察一下那些只知道必须教给学生的那点东西的教师的工作情形吧。他认真地按照教科书把要讲述的东西准备好,甚至把讲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都记住。你将会发现:那些在讲述新教材时应当使用的直观教具和说明性的材料(如在历史、地理、生物课上要用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好像是人为地附加在课的内容上的,所有这些都从学生思想的表面上滑过去了(有时候教师甚至忘记了使用他所挑选和准备好的东西)。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只是教材内容,而不是教育过程的各种细节教师使足力气去回想讲述的过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思考和教材内容上。学生要领会这样的讲述是困难的,在这种课堂上没有不随意识记,因为在教教师的讲述和语言里没有情感。如果教师不得不使足自己的全部力气去回想教材内容,他的讲述缺乏情感,那么儿童就会不感兴趣,而在没有兴趣的地方也就没有不随意识记。这是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微妙而又非常重要的特征: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述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以后需要花在抠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真正的教育能手必有真正丰富的情感。那种对教材的知识很肤浅的教师,往往在课堂上造成一种虚张的声势,人为地夸夸其谈,企图借此来加强对学生意识的影响,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可悲的:虚张声势会使人空话连篇,爱说漂亮词句,所有这些都会腐化学生的灵魂,使他们内心空虚。 当人们谈到形成信念的问题时,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议论:对教材的知识──这还不是信念,有知识并不意味着有信念,这样把两者对立起来是毫无道理的。所谓真正地有知识,这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地反复思考过;而如果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反复地思索过,如果知识变成了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变成了他自己的观点,那就意味着知识已经成为信念。那么,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如果在教师的讲课里没有真正的、由衷的情感,如果他掌握教材的程度只能供学生体验他所知道的好一点东西,那么学生的心灵对于知识的有感触就是迟钝的,而在心灵没有参与到精神生活里去的地方,也就没有信念。由此我们还是得出那个同样的结论: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知识──这是教育素养的基本方面之一。 教育素养的这一重要特征的第一个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拆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在拥有这一真正宝贵财富的教师那里,讲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谈的对方(学生)发表议论。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少年和男女青年娓娓谈心:他提出问题,邀请大家一起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在分析这种课的时候,大家会感觉到:在教师跟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密切的交往关系。你,作为校长,也会被教师的思想的潮流所带走,你会忘记你是来检查教师的工作的,你会感到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你跟一群15岁的少年们一起为发现真理而欢欣鼓舞,你在心里回答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我们州的一所学校里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年轻的校长在听一位有经验的教师上几何课,他的思想完全给教师的讲解迷住了,以至当教师向同学们问道:“你们谁能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位校长竟举起手说:“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技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直接拆诸儿童的理智和心灵的境界,这种境界只能是教师具备深刻的知识的结果。他的知识要如此深刻,以至处于他的注意 中心的并不是教材内容,而是儿童们的脑力劳动。 而在另外一种课堂上,当你看到教师跟学生这间并没有交往,教师一头钻进他的课时计划里,而孩子们在看着天花板或者天空中飘浮的云朵时,你会作何有理想呢?你会在学生面前觉得不自在,你会替教师、替自己,也替教育学觉得难为情。你后悔不该来听课。在课后,你不想当时就跟教师进行谈话,你会想:是不是把谈话推迟到明天,是不是应当再来听他一节课呢? 可见,教师在他所教的科学基础学科方面,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那么怎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不仅懂得一点教学的常识,而且深知本门学科的渊源呢? 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怎样才能使读书成为每一位教师的需要呢?这里很难确定地说有些什么特殊的方法。读书的需要是靠教师集体的全部精神生活培养起来的。 但是,把读书变成教师的精神需要。毕竟还是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容易捉摸的、易于检查的条件和前提的。这首先是时间──供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教师的空闲时间越少,他被各种计划、总结之类的东西弄得越忙,那么他对学生将要无物可教的那一天就来得越快。我们的教师集体遵循着一条规则:教师不写任何总结和汇报。除了教育工作计划和课时计划外,教师不写任何别的计划。课时计划是必不可少的文献,它能反映出教师个人的创造性实验室的情况。对课时计划不规定什么固定的格式。当然,也对它提出一定的要求。这首先就是要对学生将要学习的理论性教材进行教学论的加工。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所做的课时计划,就是对课堂上应当发生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最大限度的预见。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创造性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一年比一年丰富起来,──这是教育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里指的是教师劳动的工艺学。例如,数学教师们一年年地积累教学资料──向种不同难度(不同变式)的应用题,教师和学生制作的直观教具等。教师为每一节课积累的资料每年都在增加,因此他也就没有必要再写课时计划了。地理教师每年在充实他的各个专题的直观教具册。语文教师在逐年编辑用于语法教学大纲的每一章节的个别作业卡片集,编写和修订应当让学生牢记的最低限度正字法词汇表。 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教育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在儿童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过程中,在游戏、参观、课外休息时间内观察儿童,以及怎样把观察的结果转变或体现为对儿童施加个别影响的方式和方法。对儿童的认识首先是由观察构成的。这里应当再说一遍:教师应当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了解他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展的个人特点,了解影响他的智力发展的解剖生理因素。关于解剖学和生理学、心理学和缺陷教育学的书籍,应当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必备书。教师到了学校以后(这种提高是在许多教师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才开始真正地研究心理学:他要时常去翻阅心理学书籍,以便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儿童的行为中、脑力劳动中、同学的相互关系中的这种或那种现象,这一或那一特点。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有些教师觉得心理学是一门枯燥的科学,在学校里得不到实际的应用。我们很关心让心理学成为教师实际工作中的真正指南。我们经常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介绍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教师休息室的“新书”陈列架上陈列心理学书籍,让教师去阅读、思考和研究。当然,我们宣传这些书籍,不能让它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我们每一位教师(包括校长和教导主任)都在经常地、用心地写儿童的“教育鉴定”,这种“教育鉴定”要求弄清楚儿童的复杂的精神世界,深入了解儿童的欢乐和忧愁,而这种“教育鉴定”所依据的基础就是心理学的分析、观察和研究。 在听课和分析课的时候,我和教导主任把一些需要进行心理学和教育分析的问题记在单独的一页纸上(例如下面这些问题:积极的脑力劳动是怎样影响旧教材在记忆中的保持的;在决定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方式时怎样考虑到学生的神经系统类型;采用哪些特殊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和具体教材的兴趣;等等。)还有,校长、教导主任和负责课外活动的教师,我们也随时随地会碰到教育工作中的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问题。在学校生活的这个领域里,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果缺乏心理学知识,简直就无法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哪些行为可以交给班集体去讨论,而他的行为的哪些方面则不宜于在集体中讨论;在评定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怎样的教育机智,等)。我们每星期聚会两次,读自己写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笔记,并且讨论用什么方法解决那些困难而复杂的问题。有些问题我们提到校务委员会上进行讨论,而就个别问题我们还到科学研究中心去请教。 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问题。二十年前,我去听一位教师的课,观察孩子们怎样感知新教材的讲解。我发现,孩子们听后很疲劳,下课时简直是精疲力竭了。我开始仔细听教师的语言(他教生物学),使我大为吃惊。教师的语言是那么混乱,没有逻辑顺序,他讲的教材的意思是那么模糊不清,以至第一次感知这个或那个概念的儿童,不得不用全部力气,才能听懂一点点东西。孩子们感到疲劳的原因正在于此。 为什么我作为校长,也没有立即发现这一点呢?因为我听的是己很熟悉的教材。我有足够的暗示──我实质上是用自己的思想补上了教师讲课中的“漏洞”。我又听了几节课,逐字逐句地把教师的讲解记录下来,我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读了这些记录,问同事们:请大家想一想,一个对所讲解的事物毫无了解的人,能不能听得懂。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你们对叶绿素、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本来一无所知,那么你们从我所读的记录里能听懂些什么呢? 回答这个问题是痛苦的,令人为难的,但是回答只有一个:什么也听不懂。如果说在下节课上,学生毕竟还知道一点东西,学习最好的学生还能得到优秀的分数,那么在这一点上,我们只能归功于学生的勤奋和努力,而获得这些知识却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呢?这是以学生的健康为代价换来的:因为他们实质上不是在教师的课堂上,而是独立地在课外时间抠教科书去获取这些知识的。 我们全体教师敢于正视真理,虽然这个真理是严峻的。我和教导主任又去记录了几节课,又把在其他课上(历史、物理、化学课上)的逐字逐句的记录读了一遍。情况并不像生物课上那么严重,但是几乎在所有的课上,教师的讲解不符合语言修养的许多基本要求。而最主要的、使全体教师深为忧虑的一点是:对于概念的解释不够明确,教师力求用语言手段创造的那种表象模糊不清以至有些混乱,然而没有清晰的表象,由简单到复杂、由近及远、由具体到一般的过渡就是不可能的。我们不得不深感遗憾地、痛心地承认:是的,我们还不会用语言来创造鲜明的形象,而鲜明的形象正是儿童思维的出发点和源头。 从那时起,语言修养的问题跟其他同样重要的问题一起,成了我们全体教师特别关心的对象。我们研究这个问题已经有25年了。全体教师向自己提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分析应当向学生讲解的那些表象和概念。我们分析各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大家在一起考虑:怎样找到鲜明的、准确的和经济的语言外壳,才能使儿童建立起关于这样一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例如:天空、田野、草原、灌木丛、沙漠、火山、严寒,土壤的肥沃度、收成,等等。所有这些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东西,但是当我们试图创造出每样东西的鲜明的、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形象时,就会发现这件事并不那么简单。 “怎样解释天空这个概念呢?”一位教师惊奇地说。“那里,那就是天空……”──他用手指着说。但是难道可以一直让学生用可以看见的形象来思维吗?我们的语言的缺点就正在于此:由于我们不善于用语言来创造鲜明的形象,我们就使得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感到困难,──需知抽象思维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的,而概念又是在以语言创造的表象的基础上形成的。 我们开始学习用语言来描述可以看到和观察到的东西,然后逐渐转到解释那些跟用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有联系的概念。接着,我们转向深入地分析教科书的课文:确定逻辑顺序,找出因果关系、质的联系、时间联系。我们发现:备课和对教材的教学论的加工,──这首先是教师的逻辑思维和语言修养的统一。 教师们开始仔细地考虑自己的叙述形式,在他们的课堂上出现了创造性劳动的一种重要特征──自我监督。我们日益明确地认识到: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当我们很有必要使事物、现象和概念在教师的语言里找到鲜明的、能够为儿童所理解的语言外壳的时候,我们却在无数次的复习上浪费了多少时间啊! 摘自《给教师的建议》 六一宝宝网[ 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