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微生物学 考试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第八版章节复习题
![微生物学第八版章节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7db0c98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3.png)
微生物学第八版章节复习题微生物学第八版章节复习题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学科,是现代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涵盖了微生物的分类、结构、生理、生态、遗传、进化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等方面。
在微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复习题是一种常见的复习方式,通过解答复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针对微生物学第八版的章节进行复习题的讨论。
第一章:微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1. 请简要描述微生物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微生物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当时荷兰的安东·凡·李文虎克首次观察到微生物。
之后,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改进,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逐渐加深。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微生物学迎来了重要的突破,包括对细菌、真菌、病毒的研究,以及对微生物在人类和环境中的作用的认识。
现代微生物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为人类的健康、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章: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2. 请简要介绍微生物的分类方法。
微生物的分类主要基于它们的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关系。
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形态分类、生理分类和分子分类。
形态分类主要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如细胞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
生理分类则是根据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代谢途径、生长条件等进行分类。
分子分类则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研究微生物的遗传关系,从而进行分类。
第三章: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3. 请简要描述细菌的结构和功能。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它们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
细菌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
细菌的细胞壁由多糖和蛋白质组成,可以提供细胞的形态和保护作用。
细胞膜则是细菌的质量传递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
细胞质包含了细菌的细胞器和细胞质溶液,其中包括了核糖体、质粒等。
细菌的核酸则包括了DNA和RNA,它们是细菌遗传信息的载体。
细菌的功能包括了新陈代谢、生物合成、运动、分裂等,它们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生态和生理作用。
微生物学考试资料
![微生物学考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4ad7c5b312b3169a451a485.png)
微生物学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何故?微生物五大共性分别是: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最基本的特性是体积小,面积大。
微生物是一个突出的小体积大面积系统,从而赋予它们具有不同于一切大生物的五大共性,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故而产生了其余四个共性。
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和代谢废物的排泄面使微生物具有了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的特点。
环境信息的交换面使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
而正是因为微生物具有适应强,易变异的特点,才能使其分布广,种类多。
2.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请不要简单罗列二个人的工作,而应该对他们的工作及意义进行评论)路易·巴斯德,主要贡献:①否认了“自生说”;②初步应用免疫学,利用预防接种法治疗疾病,给人类带来幸福;③证实了发酵作用与微生物活动有关;④发明了巴氏灭菌法。
④分离鉴定了引起家蚕蚕病杆菌并提出预防措施,被誊为微生物的奠基人。
罗伯特·柯赫,专门研究细菌,特别是病原菌,对微生物学有卓越贡献:①建立微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被誉为细菌学技术之父。
②证实病害的病原菌学说(柯赫法则)。
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他们将微生物大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揭露了微生物是造成腐败发酵和人畜疾病的原因,并建立了分离、培养、接种和灭菌等一系列独特的微生物技术,从而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开辟了医学和工业微生物等分支学科。
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3.微生物包括哪几大类群?真核: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原核:真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细菌)、古细菌非细胞结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4.名词解释:微生物、种、菌株、型。
微生物学第八版前三章重点
![微生物学第八版前三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e2e7fbfd1f34693daef3ed3.png)
一、绪论1.微生物和微生物学的定义微生物:①一切肉眼难以看见的②所有形体微小的单细胞,或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生物、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统称。
微生物学:研究肉眼难以看见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
2.微生物的共性.最基本的是哪个?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
最基本:体积小,面积大。
(比面值大)3.跟微生物学发展相关的人物及其事件①虎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②巴斯德:彻底否定了“自生说”;免疫学--预防接种;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和家蚕软化病问题的解决)③柯赫: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的病原菌;提出了柯赫法则。
④柯赫法则: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
病原微生物只出现于患病的个体,而在健康的个体中不存在;可以将病原微生物从寄主体内分离出来,并得到纯培养;将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回接到健康的寄主身上,可使其产生相同的疾病;从这个患病的寄主身上可以重新分离出相同的微生物。
二、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1.无菌操作技术、显微技术、纯培养技术、菌种保藏技术(与实验结合)①无菌操作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要防止被其他微生物污染,其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
无菌技术:用于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器具事先不含任何微生物;在转接、培养微生物时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121℃,15-30min),有些玻璃器皿也可采用高温干热灭菌(160-170℃,1-2h)。
②显微技术:与显微镜的分辨率与反差有关,但也取决于进行显微观察时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及良好的标本制作和观察技术的技术。
鉴别染色法中的革兰氏染色法。
③纯培养技术: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
固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稀释倒平板法、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摇管法液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稀释法单细胞(孢子)分离:单细胞分离法的难度与细胞或个体的大小成反比选择培养分离:某种微生物的生长是已知的。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a57ecc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23.png)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微生物,这个微小却又充满神秘和力量的世界,对于我们的生活、健康、环境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让我们一起走进微生物学的领域,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
一、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微生物是指那些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它们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多个类群。
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其形态多样,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等。
根据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真菌则包括酵母菌、霉菌和蕈菌等。
酵母菌常用于发酵工业,而霉菌可以产生多种有用的代谢产物,如青霉素。
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的非细胞生物,它们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复杂的细胞器和多样的运动方式。
藻类则是含有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微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二、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具有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等特点。
由于体积微小,微生物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这使得它们能够迅速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
它们能够快速吸收营养物质,并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而且,微生物能够适应各种极端环境,如高温、高压、高盐等,同时也容易发生变异,这为微生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提供了强大的能力。
三、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碳源是微生物合成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的碳架来源,如糖类、脂肪和有机酸等。
氮源则是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等含氮物质,有机氮源如蛋白质、氨基酸,无机氮源如铵盐、硝酸盐等。
能源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光能和化学能是常见的能源形式。
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机物,如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
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必要的矿物质元素,调节细胞渗透压和pH 值。
水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各种生化反应的介质。
四、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生长可以通过测定细胞数量或细胞重量来衡量。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绪论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56286953c1ec5da51e27029.png)
• Food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egen) • Industry
病原微生物(disease microorganism) • Biotechnology
• Research
19
20
Microbiology微生物学
• Microbiology : the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1674- 1st person to actually see living microorganisms
荷兰人吕文虎克 (Leeuwenhoek)1632-1723
25
巴斯德(1822-1895)
– 巴氏消毒法 – 传染病与微生物关系 (鸡霍乱、炭疽病原) – 狂犬病疫苗、炭疽疫苗
Louis Pasteur
Ernst Boris Chain
Howard Walter Florey
28
How to study microbiology
1. Basic concepts of Microbiology 2. 2. Basic Knowledge of Microbiology 3. Basic theory of Microbiology 4. New advanced progress in Microbiology
9
1. Types类型
Non-cellular type非细胞型: only grow and reproduce
within other living things-病毒。
Prokaryotic type 原核细胞型:Single-celled organisms No nuclear membrane or mitotic apparatus, only
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和答案
![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b258f1bed5b9f3f80f1c9c.png)
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和答案
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内容简介
本题库为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的配套题库,包括考研真题精选和章节题库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考研真题精选。
本部分精选了部分高校微生物学的考研真题,所有题目都提供答案,部分题目还提供解析。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考生可以熟悉考研真题的命题风格和难易程度。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按照教材的章目进行编排,精选典型习题,且部分题目附有解析,供考生强化练习。
•
试看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名词解释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1章绪论
•第2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第3章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第4章微生物的营养
•第5章微生物的代谢
•第6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7章病毒
•第8章微生物遗传
•第9章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第10章微生物与基因工程
•第11章微生物的生态
•第12章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与分类鉴定•第13章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第14章感染与免疫
•第15章微生物生物技术。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426a43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5.png)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绪论一.微生物概念微生物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增值迅速、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的分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多数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
2.原核型细胞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膜和核仁等结构,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结构,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内有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行有丝分裂。
三.正常菌群和条件治病菌人体的表面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鼻、咽部、肠道等)中都存在大量种类不同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都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
但其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故被称为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1.细菌的测量单位: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2.细菌的基本形态:1)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2)杆菌3)螺形菌:分为弧菌和螺菌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是维持细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结构,是各种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及细胞质内的内容物等。
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赋形、保护、纳泄、抗原作用。
2.胞质颗粒:细菌细胞内的一些颗粒状内含物,多为细菌贮存的营养物质,也有的属于细菌的代谢产物。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某些细菌细胞在一定情况下才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
包括荚膜、芽胞、鞭毛、菌毛。
1.荚膜的主要功能: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杀伤作用、抗原性。
2.芽胞:休眠结构。
3.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分为四种——单鞭毛、双鞭毛、丛鞭毛、周鞭毛。
4.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关。
微生物学复习题Doc1-03
![微生物学复习题Doc1-03](https://img.taocdn.com/s3/m/498931eaaeaad1f346933f5b.png)
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2简述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并举例说明。
3为什么可把列文虎克称为“微生物学先躯者”,巴斯德称为“微生物学的真正奠基人”, 科赫称为“细菌学奠基人”?4科赫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和病因论方面有何贡献?5 什么是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 什么是革兰氏染色?其原理是什么?2 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成分和构造。
3 细菌的细胞结构包括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试说明这些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4 什么是菌落?怎样识别细菌和放线菌的菌落?5名词解释:磷壁酸,LPS,基内菌丝,芽孢,质粒,缺壁细胞,原生质体,原生质球,支原体,L型细菌6 根据外表特征,原核生物分为哪六种类型?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试列表比较各种真菌孢子类型、主要特点和代表种属。
P62表2-52.试述酵母菌的形态和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见P55页)3.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
P63表2-6 4试比较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
P46表2-15 名词解释真核微生物霉菌蕈菌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1 名词解释病毒亚病毒因子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卫星病毒卫星RNA 包涵体空斑枯斑噬菌斑溶源性溶源菌温和噬菌体病毒: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或RNA遗传因子,它们能以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状态存在。
噬菌斑:噬菌斑是指在宿主细菌的菌苔上,噬菌体使菌体裂解而形成的空斑。
2 什么叫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3 什么是效价,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4 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为几期?各期有何特点?答: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作一步生长曲线。
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平稳期。
潜伏期:指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成熟噬菌体粒子装配前的一段时间,它分为隐晦期和胞内累积期。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三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三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0ae7071af12d2af90242e62b.png)
❖ 26岁的年轻医生,在自愿接受艾滋病检测时, 查出感染了艾滋病毒。回忆去年医院抢救一 名患者。手术现场,氧气瓶倒了,她本能地 冲过去扶起氧气瓶。哪知,一把沾满患者鲜 血的手术钳落了下来,正好戳在手上。李侨 的血流出来了。当时没在意,只当是一般外 伤,擦了些药了事,不久伤口长好了。
❖ 表面上这是手术意外,但如果医院和李侨本 人有强烈的保护意识,这意外还会发生?
抵抗力
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 弱。56℃加热30 min可被灭活。 但病毒在室温下可保存活力达 7天。
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 70%乙醇、50%乙醚、0.3%H2O2, 以或0.5%来苏处理20 min以上, 对病毒均有灭活作用。
艾滋病的传播
1、传染源 HIV无症状携带者, 患者 艾滋病在一个地区的传播流行一般 都由高危人群(吸毒者、性工作者 和买春者、男同性恋者)开始,然 后传播到一般人群,主要感染20~ 50岁年龄段人口。
艾滋病在非洲的流行及危害
非洲坦桑尼亚,一位艾滋病病人被他的妈 妈抱出自家的茅屋
艾滋病对非洲三国的影响期望寿命(岁)
国家 无艾滋病流行 艾滋病流行
津巴布韦
64.9
39.2
纳米比亚
65.3
41.5
博茨瓦纳
61.5
40.1
•非洲自20世纪90年代暴发大规模AIDS 以来,一直是AIDS流行最严重的地区。 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全球2/3的HIV感染 者,约2500万例。该地区2003年有300万人 新感染HIV,220万人死于AIDS。全 球 HIV感染者最多的9个国家有8个位于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并且感染人数都在 100万以上。 •赞比亚: 5名20岁左右的城市女孩就有一 位HIV感染者
第8版医学微生物重点问题
![第8版医学微生物重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7f243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8.png)
第8版医学微生物重点问题【第8版医学微生物重点问题】作者:绪论1、什么是微生物?2、微生物分哪几类?各有何特征?3、什么是病原微生物?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的功能是什么?2、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有哪些?3、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细菌结构有哪些?4、革兰染色的主要步骤、结果及实际意义是什么?5、细胞壁有何功能?第2章:细菌的生理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什么?细菌生长曲线的分期和医学意义?2、细菌的合成性代谢产物有哪些?有何意义?3、常用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理化因素?第3章:噬菌体1、什么是噬菌体?2、噬菌体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3、毒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的概念与复制周期第4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1、常见细菌的变异现象有哪些?2、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方式有哪些?第5章:细菌的耐药性1、控制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策略是什么?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1、什么是正常菌群、机会致病菌、医院感染?2、什么是细菌的毒力?其物质基础是什么?3、内毒素与外毒素有何区别?4、细菌全身性感染的临床类型有哪些?第7章:细菌感染的检验方法与防治原则1、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有何区别?2、细菌标本采集与送检时应注意什么?第8章:球菌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2、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及所致疾病类型有哪些?3、淋球菌的感染方式及所致疾病如何?4、常见化脓菌的微生物检查的采样、检测方法与鉴别依据是什么?第9章:肠杆菌科1、比较几种重要肠道杆菌的主要生物学特点。
2、大肠杆菌致病性如何?致病性大肠杆菌类型?3、常见沙门菌有哪些?致病因素如何?可致哪些疾病?4、痢疾杆菌致病因素和所致疾病如何?5、什么是肥达反应?第10章:弧菌属1、霍乱弧菌的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如何?2、霍乱弧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致病机制如何?第11章:螺杆菌属1、幽门螺杆菌致病性?第12章:厌氧性细菌1、什么是汹涌发酵?2、无芽胞厌氧菌的致病条件是什么?感染特征有哪些?3、破伤风梭菌的致辞病条件、致病机制如何?4、肉毒毒素的致病机制如何?5、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性如何?第13章:分枝杆菌属1、结核菌素试验是什么?试验原理、结果解释及意义是什么?2、结核杆菌的致病因素是什么?第14章:嗜血杆菌属1、流感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如何?第15章:动物源性细菌1、动物源性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第16章:其他细菌1、白喉外毒素的致病机制是什么?2、白喉杆菌的形态特点培养特性如何?3、什么是卫星现象?4、百日咳鲍氏杆菌、嗜肺军团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如何?第17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1、什么是硫磺样颗粒?2、放线菌的致病性如何?第18章:支原体1、什么是支原体?2、肺炎支原体与解脲脲原体各引起哪些疾病?3、支原体生物学性状有何特点?第19章:立克次体1、立克次体有哪些共同特征?2、立克次体的致病机制如何?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第20章:衣原体1、衣原体的独特发育周期是什么?2、引起人类疾病的衣原体有哪些?引起什么病?如何传播?怎样防治?第21章:螺旋体1、常见的致病性螺旋体有哪些?致病性如何?2、钩端螺旋体怎样传染给人引起钩体病的?感染后有哪些临床表现?3、人类性病有哪几种?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如何?第22章:病毒的基本性状1、病毒体的结构是什么?病毒核酸、衣壳、包膜各有何功能?2、病毒增殖周期分哪几个阶段?第23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1、什么是杀细胞效应、持续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2、病毒侵入机体在宿主体内播散的方式有哪些?3、病毒与哪些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4、举例说明什么是潜伏性病毒感染?5、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宿主细胞可能出现哪些变化?6、什么是干扰素?有哪些主要作用?第24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1、病毒的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区别?2、用于防治病毒感染的生物制剂有哪些?第25章:呼吸道病毒1、什么是抗原漂移、抗原转变?2、甲型流感病毒为何容易引起大流行?3、流感病毒的形态结构如何?4、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有哪些?流感病毒分型和亚型的依据是什么?第26章:肠道病毒1、肠道病毒的共同特点有哪些?2、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机理是什么?脊髓灰质炎的防治原则是什么?第27章:急性胃肠炎病毒1、各种急性胃肠炎病毒的致病机理是什么?第28章:肝炎病毒1、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2、Dane颗粒结构组成是什么?HBV抗原组成有哪些?3、HBV致病机理是什么?防治原则是什么?4、HBV两对半检测的意义是什么?第29章:虫媒病毒1、什么是虫媒病毒?虫媒病毒有何共同特征?2、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致病性如何?3、登革热病毒的主要传染媒介是什么?致病特点是什么?第30章:出血热病毒1、何谓出血热病毒?引起我国出血热的常见病毒有哪些?2、汉坦病毒与埃博拉病毒的流行环节和致病特点如何?第31章:疱疹病毒1、与人类感染有关的疱疹病毒已知有哪些?2、HSV-1与HSV-2对机体致病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是病毒的潜伏感染?以带状疱疹病毒为例说明?4、已知哪些病毒与哪些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密切关系?5、可导致胎儿先天畸型的病毒有哪些?第32章:逆转录病毒1、什么是AIDS?2、HIV的结构如何?传播方式有哪些?HIV病毒的致病机理是什么?3、HIV的防治原则是什么?第33章:其他病毒1、什么是内基小体?2、狂犬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狂犬病的防治原则是什么?第34章:朊粒1、什么是朊粒?2、朊粒的致病性如何?第35章:真菌学总论1、多细胞真菌是由哪些结构构成?2、真菌有哪些类型的菌丝和孢子?第36章:主要病原性真菌1、皮肤感染真菌有哪些?侵犯部位是什么?2、深部感染的真菌有哪些?3、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是什么?4、真菌对人类的致病性包括哪些方面?第37章: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哪些?2、哪些级别的病原生物实验室能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培养?。
2024版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绪论课件
![2024版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绪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b79a4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4.png)
生物固氮
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将大气中的氮气 转化为氨,为植物提供氮源。
2024/1/29
能源转化
某些微生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其 他生物提供能源。
生物防治
利用某些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
11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关系
在食品工业中,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各种食品如面包、啤酒、酱油等。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 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 八大类。
2024/1/29
8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微生物的特点
体形微小,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数量巨大。
2024/1/29
9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具有多样性。
微生物的功能
2024/1/29
10
微生物的特点与功能
物质循环
包括DNA病毒、RNA病毒等 。
真菌
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寄生虫
包括原虫、蠕虫等。
2024/1/29
5
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古代时期
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某些疾病与 微生物有关,如鼠疫、天花等。
2024/1/29
19世纪
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奠定了微 生物学的基础,证明了细菌可以 引起疾病。
20世纪
随着抗生素和疫苗的发现和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发展。
病原微生物的种类
01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
02
通过侵袭力、毒素等导致机体感染。
感染的类型与过程
03
分为急性感染、慢性感染等,涉及潜伏期、症状期等阶段。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三章 噬菌体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三章 噬菌体](https://img.taocdn.com/s3/m/2ca66735dd36a32d7375812b.png)
(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
有三种基本形态,即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
大多数噬菌体呈蝌蚪形,由头部和尾部组成。
P22噬菌体 T4噬菌体
phi29噬菌体
头部 核心:核酸(DNA 或 RNA) 衣壳:蛋白质,六边形立体 对称 尾部 蛋白质 尾髓、尾鞘、尾板、尾丝、 尾刺 与吸附宿主有关
第3章 噬 菌 体
Bacteriophage
主讲:金志雄
从生物学的角度,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可以
分为 真核微生物(Eukaryotic microbes)、 原核微生物(Prokaryotic microbes)和病毒 (Viruses)三类。 在微生物界,同样存在类似动植物界的食 物链一样的关系。“捕食”细菌的,正是科学 家们研究微生物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噬菌体 (Bacteriophage)。
一. 噬菌体(Bacteriophage)
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 的细菌病毒的总称。
大肠杆菌与噬菌体
• 分布广泛 • 只有一种类型的核酸,即DNA或RNA
• 体积小,可通过细菌滤器
• 不具有独立的酶系统,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内 才能增殖, 专性细胞内寄生 • 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二. 噬菌体的形态与结构
吸附 穿入 生物合成 成熟与释放
温和噬菌体 (temperate phage) 将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菌的核酸中,并随
宿主菌核酸的复制而复制,且伴宿主菌分裂 而分配到两个子代菌细胞中的噬菌体。 整合在宿主菌核酸上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 前噬菌体 (prophage)。 带有温和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溶原性 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大纲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efdd903866fb84ae45c8d98.png)
湖北医药学院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必修课,适用于本科临床、全科医学等专业)一、课程基本信息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
它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以及特异性预防和治疗等的科学。
与临床内、外科学、传染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感染/传染性疾病高度相关。
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学习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微生物(细菌、病毒为主)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分为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三篇。
每篇首先系统的叙述相应微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包括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特征、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遗传变异的规律、微生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等内容。
随之,介绍各篇可引起人或人畜共患疾病的常见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性状、致病因子、抗感染免疫机理以及所致疾病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李凡、徐志凯主编)编写,主要由前言、学时、各章节的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
“教学内容”下的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和补充。
该课程为必修课,3.5学分,总学时75学时,其中理论48,实验27学时。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明确自己的学习是解决临床感染这一目的,紧抓微生物的培养、致病物质、检测及医学上常见的致病微生物,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比较中学习微生物各论的知识。
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展示大量的微生物图片及实验操作,使大家掌握“三基”内容。
同时,同学们要关注当前社会突发感染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控制,以激起学习兴趣。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大全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b637c71bceb19e8b9f6baa9.png)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绪论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笑生物的总称。
其特点有:小(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1mm)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下抱起、病毒)简(构造简单)单细胞简单多细胞非细胞(即“分子生物”)低(进化地位低)原核类:三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三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阮病毒)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因此微生物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个共性。
吸收多,转化快:这个特性为微生物的高速生长繁殖和合成大量代谢产物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微生物能在自然界和人类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其小型“活的化工厂”。
生长旺,繁殖快:在发酵工业中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生产效率高、发酵周期短上。
同时对基本理论的研究也带来极大的优越性,使科学研究周期大为缩短、空间减少、经费降低、效率提高。
也有些病菌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适应强,易变异:有益的变异可为人类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如产青霉素的菌种的变异,使产量大大提升)。
有害的变异则是人类的公敌(如禽流感病毒的变异可怕)。
分布广,种类多:主要体现有物种的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代谢产物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学习目标: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点,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微生物的五大共性及其功能。
了解当代微生物学的发展状况,及当代微生物学的应用方向。
了解微生物学与那些学科有联系和交叉。
思考:1、微生物给人类带来了那些利和弊?2、你对当代微生物学有那些憧憬?3、你对目前那些微生物感兴趣,在哪方面,说说理由?4、你认为当什么样的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最大?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第一节细菌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囊,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过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五章细菌耐药性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五章细菌耐药性](https://img.taocdn.com/s3/m/8790d64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5.png)
05 细菌耐药性的治疗策略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
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用药。
根据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确保选用的抗生素对病原菌敏感。
规范使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
遵守医嘱,按时按量服药,避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联合用药与序贯治疗
联合用药
采用两种或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治 疗效果,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临床医疗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医生在治疗患者时,有时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就使用抗生素,或者使用 的抗生素种类、剂量和时间不合理,加速了细菌耐药性的发展。
细菌基因突变与基因转移
基因突变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其基因可能 发生突变,导致细菌对某种抗生 素的敏感性降低或产生耐药性。
基因转移
细菌之间可以通过质粒、转座子 等可移动遗传元件进行基因转移 ,从而获得新的耐药性基因。
03
开展抗生素使用培 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抗生素使用培训, 提高他们对抗生素的认识和合理 使用能力。
提高公众对细菌耐药性的认识与意识
开展公众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讲座等多种 形式,向公众普及细菌耐药性的 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识和意识。
倡导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育公众正确使用抗生素,避免 自行购买和使用抗生素,减少耐 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细菌耐药性广泛存在
全球范围内,多种细菌对常用抗生素 产生耐药性,包括革兰氏阳性菌和革 兰氏阴性菌等。
耐药基因传播
新抗生素研发不足
目前新抗生素的研发速度远不多重耐 药和广泛耐药细菌的出现。
细菌耐药性带来的挑战
临床治疗困难
细菌耐药性导致许多常用抗生素 失效,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更加困 难,甚至有时无法找到有效的治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全部重点考试必备资料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全部重点考试必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844453db90d6c85ec3ac664.png)
绪论1、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2、巴斯德:微生物奠基人3、科赫:细菌学奠基人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第一章1、细菌的形态: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
2、细菌细胞的模式结构3、溶菌酶:广泛分布于卵清、人泪和鼻涕以及部分细菌和噬菌体中。
β-1,4-糖苷键很容易被它水解,从而导致细菌因细胞壁肽聚糖的裂解而死亡。
4、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苷醇磷酸。
主要生理功能:①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2 、Ca2+ 等两价阳离子,以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②贮藏元素;③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④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⑤赋予G+ 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于菌种鉴定;⑥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
5、外膜:G- 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
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实验室中形成彻底除尽:原生质体6、缺壁细菌人工方法去壁部分去除:球状体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枝原体7、L型细菌:专指稳定的L型即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8、原生质体: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爆过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它们只能用等渗或高渗培养液保存或维持生长。
G+ 细胞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9、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指还残留了部分细胞壁(尤其是G- 细菌外膜层)的球形原生质体。
10、枝原体: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11、E.coli细菌的细胞膜:主要含磷脂酰乙醇胺,还含少量磷脂酰甘油和罕见的二磷脂酰甘油成分。
而非极性尾则由长链脂肪酸通过酯键连接在甘油分子的C1和C2位上组成,其链长与饱和度因细菌种类和生长温度而异,通常生长温度要求较高的种,其饱和度就越高,反之则低。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163d266580216fc710afd3a.png)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5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第7章 病毒第8章 微生物遗传第9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第10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第11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12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第13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第14章 感染与免疫第15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柯赫提出的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是( )。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巴斯德原则B.柯赫定律C.菌种原则D.免疫原理【答案】B【解析】柯赫在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①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③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④配制培养基及创建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
2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发明者是(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巴斯德B.柯赫C.列文虎克D.别依林克【答案】B3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C源B.N源C.生长因素D.A,B,C都提供【答案】D【解析】牛肉膏富含水溶性糖类、有机氮化合物、维生素、盐等,可以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和生长因子。
4某种生物通过产生特殊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来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 )。
[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A.拮抗B.共生C.寄生D.捕食【答案】AB项,共生指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相互有利,二者之间是一种专【解析】性的和紧密的结合,是协同作用的进一步延伸。
C项,寄生指一个种群对另一种群的直接侵入,寄生者从寄主生活细胞或生活组织获得营养,而对寄主产生不利影响。
D项,捕食指一个种群被另一个种群完全吞食,捕食者种群从被食者种群得到营养,而对被食者种群产生不利影响。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NEW)沈萍《微生物学》(第8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1163d266580216fc710afd3a.png)
目 录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名词解释四、简答题五、论述题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第1章 绪 论第2章 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第3章 微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4章 微生物的营养第5章 微生物的代谢第6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第7章 病毒第8章 微生物遗传第9章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第10章 微生物与基因工程第11章 微生物的生态第12章 微生物的进化、系统发育和分类鉴定第13章 微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第14章 感染与免疫第15章 微生物生物技术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一、选择题1柯赫提出的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是( )。
[武汉科技大学2019研]A.巴斯德原则B.柯赫定律C.菌种原则D.免疫原理【答案】B【解析】柯赫在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①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②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③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原则;④配制培养基及创建了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等。
2菌种的分离、培养、接种、染色等研究微生物的技术发明者是(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巴斯德B.柯赫C.列文虎克D.别依林克【答案】B3用牛肉膏作培养基能为微生物提供( )。
[中国计量大学2019研]A.C源B.N源C.生长因素D.A,B,C都提供【答案】D【解析】牛肉膏富含水溶性糖类、有机氮化合物、维生素、盐等,可以为微生物提供C源、N源和生长因子。
4某种生物通过产生特殊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来抑制或杀死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称为( )。
[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A.拮抗B.共生C.寄生。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八章球菌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八章球菌](https://img.taocdn.com/s3/m/fe0875c2b52acfc788ebc997.png)
2010年,MRSA在医院内感染的分离率已高达60% 以上。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物质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多种侵袭性酶与外毒素。 ① 侵袭性酶 :凝固酶; ② 外毒素: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③ 表面结构或蛋白:如粘附素、荚膜、肽聚糖和 SPA等。
表皮葡萄球菌 (白色)
腐生葡萄球菌 (柠檬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
表皮葡萄球菌无 溶血环。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透明溶血环。
3. 抗原构造
capsule
peptidoglycan teichoic acid
SPA
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us A protein, SPA):细胞壁 表面的一种单链多肽,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MRSA=超级细菌?
2007年11月:JAMA刊登美国政府调查报告,被称 为“超级病菌” MRSA正在美国国内蔓延,每年预计 有超过9万人感染这一病菌,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 决感染性疾患第1位,年致死的人数可能超过艾滋病
1978年,医务人员在上海抽检了200株金黄色葡萄球 菌,分离出的MRSA还不到5%。
凝固酶(coagulase)
使含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耐热 ,100℃,30min或高压灭菌后仍保持部分活性;但易 被旦白酶破坏。
分类:
A:游离凝固酶,分泌至菌体外
协同因子
凝固酶原物质
凝固酶样物质
纤维旦白原 (液态)
纤维旦白 (固态)
血浆凝固
B:结合凝固酶/凝聚因子,结合于菌体表面不释放, 利于细菌凝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概念: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知识点:微生物按细胞结构特点的分类
一,细菌的生物学性状
概念细菌L型周浆间隙中介体质粒异染颗粒
知识点:
1,细菌L型的类型、诱发因素、生物学形状、生物学性状、临床意义
2,细胞壁的功能、结构:基本结构 .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 . 荚膜、鞭毛、菌毛、芽胞(它们所对应的功能)。
细菌的染色性—革兰染色:革兰阳性(G+)菌:紫色
革兰阴性(G-)菌:红色
3,G-菌细胞壁特殊成分——外膜的组成
4,G+菌与G-菌细胞壁的不同点及其医学意义
G+ G-
强度较坚韧较疏松
厚度 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 1-2层
肽聚糖含量 50%-80% 5%-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二,细菌的生理
概念生长曲线热原质外毒素内毒素消毒灭菌防腐
知识点:
生长曲线各期特点
1,生长条件:最适的酸碱度7.2--7.6 最适温度 37℃
2,专性厌氧菌厌氧的原因
3,巴氏消毒法71.7℃15-30秒
高压灭菌法21.3℃103kp 15-20分钟可灭芽孢
紫外线265—266nm最强
4,化学消毒的原理和分类
三,噬菌体
概念:噬菌体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
知识点:
1,以上6个概念所对应的特征
2,,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
四,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概念: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
知识点:
1,细菌基因组包括:染色体,质粒和噬菌体基因组
2,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质粒、转座子、整合子、噬菌体
五,细菌的耐药性
六,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概念:正常菌群侵袭素全身感染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知识点:
1,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特征区别:P72
2,感染的种类: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感染
七,球菌
知识点: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形态特点、主要生化反应、毒素、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2、链球菌的分类,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
3、乙型链球菌与甲链、肺链的区别要点
4、奈瑟菌属的形态特点
八,肠杆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