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共34张)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ppt(共34张)

1.概念 水位经常接近 地表 或为 浅水 覆盖的土地。 2.两大类型 (1)天然湿地:沼泽、 滩涂 、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
浅海区 、河流、湖泊等。
(2)人工湿地:水库、 稻田 等。
3.两大特点 (1)地表常年或经常 有水 。 (2)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 过渡带 。 4.我国湿地的分布 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
2.针对洞庭湖萎缩带来问题的严重性,有关专家提出 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的治理思路,请谈谈你 对这一思路的理解。 【提示】 洞庭湖萎缩主要与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密切相
关,而入湖河流泥沙增多,又主要与上游山区因滥垦乱砍导 致水土流失有关,因此,湖、江、山应当综合治理。
1.湿地破坏的危害 严重威胁居民的 生存环境 2.保护湿地的意义 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 , 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洞庭湖“变”大了的原因 退耕还林、 封山育林 、退田还湖、 平垸行洪 、以工代 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 疏浚河道 等。 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5)东洞庭湖湿地大面积干涸,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A.生物多样性受损 B.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C.调蓄洪水能力下降 D.净化污水的功能消失
)
就会使多数鸟类灭绝。 3.有人说:“洞庭湖区是天然生物基因库”。这种说 法恰当吗?
【提示】 自然基因是存在于生物身体中的,湿地的生
物种类繁多,基因丰富,所以可以说湿地都是天然基因库。 洞庭湖生物种类十分丰富,所以这种说法是恰当的。
1.湿地的“美称”与其表现
湿地美称 “资源的宝库” “生命的摇篮” 生态 功能 “天然空调机” 强大 “天然水库” “地球之肾”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应可归纳为七个字:
“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对应的意思是: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气——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净——净化空气;

2·2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共27张PPT)

2·2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共27张PPT)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4、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最主要的 是因为湿地具有什么功能:( )
A、调节气候 B、美化环境 C、净化水中的污染物 D、保护生物多样性
5、我国政府2000年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 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
全球国际重要湿地分布图
我国的湿地分布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 东部多,西部少,
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沼泽
湿地是什么样子的呢?
滩涂
河流
湖泊
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
红树林
稻田
池塘
1、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退耕还林 封山育林 退田还湖 平垸行洪 以工代赈 移民建镇 加固干堤 疏浚河道
阅读P45-46《洞庭湖“变”大了》,思考:
1.还湖后的耕地改为鱼塘,在洪水期间 可以蓄水分洪,在湖水水位较低时,又 可发展水产养殖业。
•农民不种田而去养鱼,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好不好? •除此方法外,你认为还可以采用哪些移民生产安置方 式?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一、湿地含义及分布
1. 湿地的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 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池塘、人工河等
3.湿地共同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 之间的过渡地带
3、根据洞庭湖区的变化,你能分析推断湿地资源开发利 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吗?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ppt课件

湿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ppt课件
2、你知道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吗?
3、根据洞庭湖区的变化,你能分析推断湿地资源开发利 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吗?它们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二、湿地资源问题
活动三:阅读P43-45《萎缩的洞庭湖》,思考:
1、为什么洞庭湖区会萎缩?
50年代的洞庭湖区
90年代的洞庭湖区
泥沙淤积; 人多地少,围湖垦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中国湿地类型 (1)沼泽湿地 (2)湖泊湿地 (3)河流湿地 (4)浅海、滩涂湿地 (5)人工湿地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 湖(曾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 其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 入,北与长江相通,犹如一个 天然的大水库,容纳四水,吞 吐长江,调节洪水,控楚带吴。 是南方重要的水运通道。
洞庭湖素称鱼米之乡,滨 湖盛产稻谷,湖中盛产鱼虾。 洞庭湖水域开阔,物种丰富, 被喻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具有 极高的旅游和科研价值。
3、很长一段时间,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 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的发 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国耕地 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补耕地的 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识。
第二节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世界湿地日的由来
•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 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1997年的主题是:“湿地是生命之根”。
对湿地的利用”
——“ 湿地的价值与人类
2005年: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2006年:湿地与减贫 2007年:为了明天的鱼类 2008年: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 2009年: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 2010年: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完整版PPT课件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完整版PPT课件

3、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 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三江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从热带到寒温带、沿海到 内陆、平原到高原都有湿地的分布。
分布不均:东部湿地多,西部湿地少。
防止海岸侵蚀,防御 台风和风暴潮,维护 生物的多样性
南亚海啸使印度南部遭受重 创,但泰米尔那都邦的其中 两个地区,因海岸有浓密红 树林的保护,损失较小。
鄱阳湖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 系统。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 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 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 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 态系统的160倍。
其生态价值远远高于其产出价值。
小结: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美称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 “天然空调机”
湿地资源的现状及利用
《随堂》P24页 合理的利 用方式
保护湿地植被 禁止滥捕滥猎 保持湿地生物的多样性 保证湿地的数量和质量
不合理的 利用方式
确保湿地的生态系统功 能和效益
开垦湿地为耕地、砍伐灌木 引进物种干扰、过度捕捞 城镇建设、水利工程不当 环境污染、泥沙淤积
课堂练习
❖ 下列属于人工湿地的是
❖ A、三江平原沼泽地
❖ C、家乡的水平梯田 地
B、洞庭湖湿地 D、海南岛红树林湿
❖ 洞庭湖作为湿地的重要价值有
❖①发电 ②蓄洪 ③航运 ④旅游 ⑤维持生物多样 性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课堂练习
❖ 我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是
❖ A、松嫩平原
B、三江平原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ppt课件
18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1.世界主要草地分布
19
2.保护草地
(1)我国草地退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②全球变暖, 蒸发加剧,降水减少;
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②过度开垦;③乱采滥挖;④ 滥捕滥猎野生动物;⑤人工管理少;⑥水资源不合理利 用⑦鼠害、虫害严重
(2)我国草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9
知识梳理
二、 湿地开发与保护
8、不同类型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10
知识梳理
二、 湿地开发与保护
8、不同类型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
(2)内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
11
知识梳理
二、 湿地开发与保护
9、保护湿地—案例措施:
地区 洞庭湖
具体措施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 还湖、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的 措施
2
沼泽:是指地表过湿或有薄层常年或季节性积水,土 壤水分几乎达饱和,生长有喜湿性和喜水性沼生植物 的地段。
【思考】试分析西西伯利亚地区有大面积沼泽地的原因有哪些?
气候: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地形:地势低洼,流水不畅 冻土:永久冻土,水分不易下渗 凌汛:洪水泛滥,积水成沼
沼泽在世界上的分布: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而且多分布在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和北 美洲的亚寒带、寒带和温带地区。 南半球沼泽面积小,主要分布在热带和部分温带地区。
湿地
__气__候__,__保__护_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____
黄河三角洲 湿地
_净__化__水__质__,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
提高环境质量;蓄滞______洪;水保护
_____生__物__多__样和性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供需矛 盾是决定南水北调的根本原因。
长江的地理条件有利于兴建引水到北方的跨 流域调水工程
问题延伸: 2、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
结论: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半岛水资源短缺,成 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优先实施
东线工程。
问题延伸: 3、华北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华北地区降水总量不大,地表 径流量小,蒸发强;工农业发达,用 水量大;经济发展过程中,水资源污 染、浪费严重;因而水资源供需矛盾
利影响) ❖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会造成 区域环境的巨大破坏。
1.水、大气、 土壤等污染问
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受水区域的
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可能

水 北
1. 为受水区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水源
调 2. 补偿调节河湖水量,改善水源调入区的
工 程
不断水”。


南水北调工程贯通长江、黄河、 淮河、海河四大水系,将成为迄 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同时, 充分考虑了特大水利工程的生态 保护和污水治理等问题,将建设
成为一项生态工程。
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见“世纪金榜”P150)
• 思考: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中西部地区以 及东部地区会产生哪些有利与不利的影响?
• 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 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 域环境的改变。(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 点)
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 物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资 源
就是利用各种自然
土 资源进行建设的过
地 资
程。

矿产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城市化发展(深荷圳兰黑罗湖风岱1车9沟8(3年露磨)房天或煤发矿电)
练习:
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 D
A、三峡水库
B、海南岛红树林
C、水稻田
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
2、下列事物属于湿地的是: C ①海洋 ②耕地 ③河流 ④湖泊 ⑤森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
D、②④⑤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
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 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
2、湿地的分类
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
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达的城镇,大
污水量排的放
会降低水质。
讨论问题: 如何解决南水北调带来的环境问题?
结论:预先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措 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
问题延伸: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围湖造田使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湖泊调蓄洪水的 能力降低,导致水患的可能性加大,湖区生态环 境恶化,对湖区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隐患。
思考:有人说,“保护湿地会阻碍地方社会经济 的发展,因为湿地是很好的耕地后备资源。在我 国耕地短缺的形式下,湿地应开垦为耕地,以弥 补耕地的不足”。针对这种说法,谈一谈你的认 识。
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
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
思考:洞庭湖区为什么会出现围湖造田 的现象?围湖造田对湖区社会经济有什 么影响?
洞庭湖区20世纪50—80年代,人口迅速增长,诱发 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能够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粮食 产量的增加对湖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 (增加口粮、经济收入等)
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 开发与保护
—— 以洞庭湖区为例
世界湿地日的由来
• 1971年2月2日,在伊朗的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 全球性政府间的湿地保护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 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 公约》)。它是当时针对一种特定生态系统的自 然保护全球性公约。
1996年10月,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决定将每年 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
三、湿地资源问题
阅读P44:“萎缩的洞庭湖”
鱼米之乡
思考:洞庭湖区农业经济发达,是我国重要的 商品粮基地,分析洞庭湖区成为“鱼米之乡” 的有利条件?
提示:从气候、地形、土壤、河湖分布 等方面分析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 (2)地势低平的沉积平原,土壤肥沃。 (3)河湖密布,水产养殖业发达
参考答案: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短缺,这是事实。在 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把一部分湿地当作耕地后备资 源来开垦,可以增产粮食,满足人类需要。
但如果把湿地当作后备耕地资源,大面积开垦, 势必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并造成经济损失,是得不 偿失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所以应该禁止 这种不正确的做法。
• 4 .读图 2 一 10 、 2 一 11 ,说出 其含义,并针对这些现象谈一谈你 的看法。
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开采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带 来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以山西煤炭资 源的 开发为例 1. 有利于加快全省 城市化进程
2. 促进道路、交通为重点的 基础
说明其对区域地 设施建设 3. 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和质量
理环境带来的有 4. 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城乡一体 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
尖锐。
问题延伸: 4、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西南诸河 的人均水量比长江要高,为什么要选择从
长江调水?
提示:从长江调水,路径较短,投资较少, 调水难度较小,长江水量较大。
问题探究:
南水北调将缓解北京水资源不足的状况, 如果只调水不节水,南来之水,北京能
用多久?
结论:长江水终究不是“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只有采用先进技术,科学 用水,有效节水,才能实现“长流水,
1997年的主题是:“湿地是生命之根”。
——“ 湿地的价值与人类对湿地的利用”
1998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水与湿地; 1999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人与湿地; 2000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
珍惜我们共有的国际重要湿地; 2001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湿地世界
——一个等待发现的世界 2002年:湿地:水、生命和文化 2003年: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2004年:从高山到大海,湿地在为我们服务 2005年:湿地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 2006年:湿地与减贫
B
调带来的 ( )
A.社会效益
B.生态效益
C.经济效益
D.环境问题 。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海水将会上溯,河口地区盐度
升高
,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 ,使航
道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 水生生物 的生长带
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 较高 ,天
全国(%) (%)
(%)
(米3)
2.6%
8.2% 12.7%
912
3.4% 14.4%
15.7% 14.9%
623
43.5% 58.2%
938
34.2% 81.0%
34.8% 54.4%
24.6% 36.6%
2760 4180
南水北调
西线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
中线

郑州
● 丹江口

三峡
东线

扬州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根据湿地的 天然 沼泽、滩涂、河流、湖泊、
形成原因分类
湿地: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 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 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4、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 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东北湿地
蒙新干旱、 半干旱湿 地
青藏高原 高寒湿地
生物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活动 中最基本的资源利用形式。
❖对生物资源不合理地利用, 既破坏了环境,又影响人类健
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
• 西气东输工程对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 持续增长,保持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 产和利用结构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 响。其影响可以列表表示:
• 我国其它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 晋煤外运 西电东送
1、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生物资源的利用
乌 苏 里 江 的 大 鳇 鱼
需挖 , 工程量很大。
长江上游水量有限, 只 能为黄河中上游的 、
部分地区供水。
1.积极意义
(1)将有效缓解调入区水资源紧缺 的状况,促
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生的活用水 和地
生态的环境
,具有社巨会大的
效益、
经济
生态 效益、
效益。
(2)南水北调可以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
漏斗面积进一步地扩大,控制地面沉降,是南水
国际重要湿地
二、“地球之肾” 1、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作用
湿地的美称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 “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天然水库” “地球之肾”
众多鸟类的栖息地
“鸟类的乐园”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 态系统。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 表明,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 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 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气候,缓解生态缺水,改善生态环境
3. 有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地面沉

4. 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的循环, 从而利于水土的保持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两地是否会产
生不利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