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M的高校排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高校自动排课系统排课算法研究与应用(一)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高校自动排课系统排课算法研究与应用(一)](https://img.taocdn.com/s3/m/a927ca0403d8ce2f006623b1.png)
软件工程硕士论文:高校自动排课系统排课算法研究与应用(一)摘要排课,是给学校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设置的课程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也就是给每个班的课程安排时间和地点。
排课工作在教学管理中很重要也很繁琐,计算机自动排课系统,可以降低排课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排课中的人为因素。
但排课问题属于NP问题,即无法直接得到答案,只能通过猜测获取可能结果。
通常NP问题虽无答案,却有算法,算法不能直接告诉答案,但可以用来判断可能的结果是否J下确可行。
因此,要做好排课工作,提高排课效率,研究排课算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高校的排课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人工智能中的启发式搜索理论的研究,对优先权策略和分配策略加以分析和应用,设计出排课算法启发式排课算法(HTA)。
同时,又对HTA算法中薄弱点(主要是对课程等对优先权过于敏感)进行进一步改造,即在HTA算法的基础上,应用一些拟人的算法或策略,包括靠边策略、择劣策略、前景探测策略、学习策略,减少算法中各因素对优先权的敏感,克服HTA算法的缺陷,完善HTA算法内容。
改造后的算法命名为eHTA算法。
通过实验,证明eHTA算法在减少人工干预排课次数、好时间好教室的利用、尽量满足约束条件、班级和教师的同负荷均衡等方面,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排课效率。
论文还介绍了基于eHTA算法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排课系统构架,并将系统应用的效果与人工排课进行对比,以科学的方式,证明eHTA算法在提高排课效率各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启发式算法,eHTA,排课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UniversityCoursesTimetabling AlgorithmAbstractCourses timetabling,is to arrange the appropriate time and the place to thecurriculum in school each specialized plan of instruction or is for each class’Scurriculum arrangement.Each semester,coursestimetabling work is in theteaching supervisory work key point and the difficulty.Auto-course timetablingcan help reduce working pressure and mall·made interruption.Courses timetabling,belonging to the NP question,is unable to give the direct answer,but a possibleresult through guess.Although the question does not have the answer,has thealgorithm actually,the algorithm usually cannot tell the answer,but Can tell whetherthe some possibility is true of false.Therefore,it is essential to research oftimetabling.It may help to enhance the timetabling efficiency,promote teachingmanagement level enhancement.This article in the consult massive correlation 1iterature foundation has carried onthe analysis to courscs timetabling,through to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spirationalsearch theory research,applied to the priority strategy and the assignment strategy,has designed new algorithm Heuristic Timetabling Algorithm(HTA).At the sametime,also to HTA algorithm in regarding curriculum the priority too sensitiveshortcoming has made the improvement,proposed the eHTA algorithm,appliessome personification’S algorithm or the strategy,“keeping to the side’’strategy,“selecting the poor'’strategy,“the prospectsurvey'’strategy,“studying'’strategy,reduces in the algorithm the curricula to the priority sensitivity.Through theexperiment,proved the eHTA algorithm in the reduced manual intervention numberof times,the good time good classroom use,satisfies theconstraint condition,theclass and grade and teacher's date load as far as possible balanced and SO on the aspects,can produce the very good results,enhanced the courses timetabling efficiency greatly.The paper also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eHTA algorithm Jiangsu MaritimeInstitute’S courses automatic course timetabling system framework.It has alsorecorded this system application effect carried on the past artificial timetabling thecontrast,by the science way,proves the eHTA algorithm in the enhancementtimetabl ing efficiency various aspects function.Key Words:Heuristic Timetabling Algorithm,eHTA,courses timetabling1绪论1.1论文的研究目的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两个主体:一是学生主体,二是教师主体。
基于SSM框架的高校智能化实验报告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框架的高校智能化实验报告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b5f341f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17.png)
基于SSM框架的高校智能化实验报告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张弛沈亦军张琛孙欣欣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01期摘要:为了解决传统纸质版和电子版实验报告不易保存、不易管理、不易统分、内容抄袭、样式排版不统一等问题,结合实验报告管理实际流程与内容,设计并开发一款基于SSM 框架的智能化实验报告管理系统。
该系统有效融合空间向量模型算法对实验报告文本进行相似度检测,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中实验报告内容抄袭、分数汇总、格式排版、在线预览、在线批改、在线评语反馈、可视化数据统计与分析等问题,极大地减轻了学生、教师和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实践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应用是对高校实验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补充,对提升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水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实验报告;SSM;空间向量模型;抄袭检测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01-0107-040 引言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多种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借助网络化的优势开始运转,其中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管理系统的兴起,为实验实践教学管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
在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与2018年出台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中[1],明确提出通过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与教育管理的融合,提升教育信息化与创新创造的深度融合发展,构建“三全两高一大”的“互联网+教育”智慧大平台,扩大教育信息化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教师、学生的信息化水平与信息素养,强化教育信息化对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的服务与支撑作用。
因此,在实验教学管理中引入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实验报告进行有效管理,不但是教师实验教学得以有效展开的前提,也是衡量实践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方法[2]。
目前,各高校的实验报告管理以纸质版与电子版混合的形式存在,纸质版实验报告延续以往的管理方式,电子版实验报告则以word或pdf电子文档形式代替传统纸质文档[3,4]。
高校排课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高校排课系统的应用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2e1838eefdc8d376ee321d.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遵 守 的最基本 的标准 ,T — S Q L 是 对S Q L 功 能 的 增 强 。T ~ S Q L( 事 务 查 询 语 句 ) 是 个 程 序 集 合 , 它对 现 有 的S Y b a S e 和 M i c r o s o f t 结 构 化 查 询 语 句 进 行 了扩 展 , 包 括 事 务 控 制 , 异 常 和 错 误 处 理 , 行 处 理 和 声 明 的 变 量 。M i c r o s o f t 的S Q L 服 务 器和S y b a s e 的服 务 器 都 支 持 T — S Q L 语句 。 T - S Q L 对使 用S O L S e r v e r  ̄ 常 重 要 。与 S Q L S e r v e r 通 讯 的 所 有 应 用 程 序 都 通 过 向服 务 器 发送 T — S Q L 语 句 来 进 行 通 讯 ,而 与 应 用程 序 的 用户 界 面 无关 。 2 . 3前 台开 发 工具M a c r o m e d i a D r e a m —
一
3 . 3 排 课 系 统 详 细 设 计 与 开 发 3 . 3 . 1用 户 登 陆 模 块 3 . 3 . 1 . 1 管 理 员 与 教 师 用 户 的 登 入 与注 销
W ea v eI
排 课 系 统 作 为 教 学 管 理 系 统 中地 位 重 要 , 也是 算 法 相 当 复 杂 的部 分 , 已经 成 为 国 内外 众 多 高 校 以 及 软 件 开 放 人 员 的 研 究 课 题 , 取 得 了许 多 这 方 面 的 理 论 成 果和 实现 方法 。但也存 在着 一些 问题 , 如 : 出 现 教 学 资 源 冲 突 或 利 用 率 低 下 的 情 况 , 工 作 琐 碎 , 工 作 量 大 , 尤 其 是 在 给 大 学 校 园 进 行 排 课 时 出 现 的 问 题 更 多 。 在 排 课 系 统 建 构 过 程 中 , 要 考 虑 到 许 多 细 致 繁 琐 的 问 题 , 比 如 教 室 资 源 时 间 安 排 、 教 师 个 人 时 间 安 排 、 学 生 课 程 时 间 安 排 :还 有 一 些 特 殊 的 条 件 限 制 ,
基于ssm的课程设计
![基于ssm的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fb2964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b8.png)
基于ssm 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的基本原理和架构,明确其在JavaWeb开发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运用SSM框架进行基本的业务逻辑设计和实现,了解各框架间的协同工作原理。
3. 学生掌握SSM框架中核心配置文件的编写和修改,理解其中的依赖注入、事务管理等重要概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搭建SSM框架的环境,完成项目的搭建和配置。
2. 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和实践,能够运用SSM框架进行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具备一定的项目开发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SSM框架源码,提高问题定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注重代码规范和团队协作。
2. 学生通过项目实践,提高对编程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
3. 学生了解我国在JavaWeb开发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年级的JavaWeb开发课程,以实践为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Java基础,对Web开发有一定了解,但SSM框架使用经验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课程内容。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实际项目开发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SSM框架基础原理介绍:讲解Spring、SpringMVC、MyBatis三个框架的作用、核心概念和相互关系,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Spring框架:控制反转、依赖注入、面向切面编程等。
- SpringMVC框架:请求处理流程、控制器、视图解析器等。
- MyBatis框架:SQL映射、动态SQL、插件扩展等。
2. SSM框架环境搭建与配置:指导学生搭建开发环境,配置各框架的整合,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基于SSM的某高校教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的某高校教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f33be42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35.png)
基于SSM的某高校教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校教室管理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室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高校的需求,因此,开发一款高效、便捷的教室管理信息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的高校教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文章将简要介绍SSM框架的优势及其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随后,将详细描述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思路、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在实现部分,本文将详细介绍系统的开发环境搭建、代码编写、功能测试等关键环节,并展示部分关键代码和界面截图。
文章将总结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并对未来的改进方向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开发者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高校教室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相关技术介绍在实现基于SSM(Spring + SpringMVC + MyBatis)的某高校教室管理信息系统时,我们主要采用了Java编程语言,以及一系列成熟的开源框架和技术。
这些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高效、稳定且易于维护的解决方案,使得项目的开发过程更为顺利。
Spring框架:Spring是Java领域最流行的开源框架之一,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编程和配置模型。
Spring的核心特性包括依赖注入(DI)和面向切面编程(AOP),这些特性大大简化了企业级应用的开发。
在本项目中,Spring主要负责管理应用的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对象(DAO)的生命周期,以及提供事务管理等核心服务。
SpringMVC框架:SpringMVC是Spring框架的一个模块,它实现了MVC(Model-View-Controller)设计模式,用于构建Web应用程序。
SpringMVC通过分离控制器、模型和视图,使得代码更加清晰、易于维护。
在本项目中,SpringMVC负责处理HTTP请求、调用相应的业务逻辑,并返回相应的视图或数据。
排课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排课管理系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22d0a6f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a.png)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机构对教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手工排课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管理的需求。
为了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本实验旨在设计和实现一套排课管理系统,以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解决排课难题。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 系统需求分析本实验的排课管理系统主要面向学校、培训机构等教育机构,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课程管理:管理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学分、上课时间、教室等。
- 教师管理:管理教师信息,包括教师姓名、职称、授课课程等。
- 教室管理:管理教室信息,包括教室编号、容纳人数、位置等。
- 排课管理:根据课程、教师、教室等资源,自动生成课表,并支持手动调整。
- 选课管理:支持学生在线选课,并根据学生选课情况自动生成选课结果。
- 查询管理:提供课表查询、教师查询、教室查询等功能。
2. 系统设计本实验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MySQL作为数据库,使用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进行开发。
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模块:- 课程模块:负责课程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教师模块:负责教师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教室模块:负责教室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排课模块:负责课表的生成、调整和查询。
- 选课模块:负责学生在线选课、选课结果生成和查询。
- 查询模块:负责课表查询、教师查询、教室查询等功能。
3. 系统实现本实验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课程管理:实现了课程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教师管理:实现了教师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教室管理:实现了教室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
- 排课管理:实现了根据课程、教师、教室等资源自动生成课表,并支持手动调整。
- 选课管理:实现了学生在线选课、选课结果生成和查询。
- 查询管理:实现了课表查询、教师查询、教室查询等功能。
基于SSM 的“我的课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 的“我的课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24119de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8.png)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18·2021年第06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1)06-0118-02基于SSM的“我的课堂”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姜丽莉,涂玄武(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江苏南京211200)摘要:对当前已存在的在线学习平台的优缺点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功能进行设计。
通过线上课前资料下载的预习、课上随堂作业的练习以及课后生成试卷的复习与巩固,提高师生线上和线下的互动力。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师生管理、公告信息通知、资源上传与下载、作业提交与批改、试卷生成与测试、空中社区以及数据库实验自动评判等。
系统采用B/S架构、Spring MVC框架、Tomcat服务器、MySQL数据库等主流的开发工具与技术界面简洁友好,性能良好。
关键词:在线学习平台;试卷生成;MySQL;Spring MVC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1.06.046近些年来,国内众多企业看到了人们对“互联网+教育”方面的实际需求,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也清楚地意识到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学校的课本上,“互联网+教育”线上线下模式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1]。
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了这方面的开发,存在不少优秀的在线课堂平台,例如中国大学MOOC、雨课堂、智慧树、超星泛雅等都适用于在线教学[2]。
这些平台均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高校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学习进度等具体情况为学生开展对应的教学服务活动[3]。
市面上存在的在线课堂软件普遍存在以下不足:①不能提供给计算机专业学生专属的教学服务,比如在线运行SQL 脚本文件等;②不能提供即时的通讯服务,学生不能把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或课堂学习的效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也不能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学习的效果;③不能主动推送个性化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仅提供给学生CSDN、简书、知乎等类似的网址查询。
基于SSM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e87384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8.png)
基于SSM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基于SSM框架设计与实现了一个选课系统,重点介绍了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技术实现细节以及系统测试与优化等内容。
通过对系统不断优化和测试,最终实现了良好的选课效果。
在评估了系统实现效果,并探讨了未来系统发展方向。
基于SSM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能够提高选课效率和精准性,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好的选课体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选课系统、SSM框架、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技术实现细节、系统测试与优化、系统实现效果评估、未来发展方向、总结、研究背景、引言1. 引言1.1 选课系统的重要性选课系统是现代教育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学习和教学服务。
选课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避免课程冲突和重复选课的问题。
通过选课系统,学生可以了解课程信息、教学计划和教师评价等,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和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选课系统也对教师和管理者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选课系统及时更新课程信息、发布作业和成绩等,提高了教学效率和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管理者可以通过选课系统实现对课程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监控,更好地管理学生选课和教学进度,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学质量。
选课系统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教育管理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工具,为学生、教师和管理者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和教学体验,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
通过设计和实现基于SSM框架的选课系统,可以更好地满足教育管理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1.2 SSM框架介绍SSM框架是指Spring+SpringMVC+MyBatis三大框架的整合,是目前Java开发中最流行的轻量级框架之一。
Spring框架是一个轻量级的控制反转(IoC)和面向切面(AOP)的框架,提供了众多的企业级应用技术,包括事务管理、面向切面编程、远程访问、JNDI管理、消息服务等。
简析基于MVC模式的高校实验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简析基于MVC模式的高校实验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1675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d.png)
简析基于MVC模式的高校实验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简析基于MVC模式的高校实验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1 系统功能实验排课系统的核心对象是实验课程,实验课程一般包括课内实验、独立设课实验以及集中实践环节:课内实验是包含在理论课程中的实验;独立设课实验是指完全的实验课程;集中实践环节是安排在固定周次集中和连续进行的实践课程,参加学生在当周暂停理论课,因此需要实验室在安排时优先考虑。
根据各类实验课程的特点,实验排课的一般原则是首先安排集中实践环节,其次安排独立设课实验,最后安排课内实验。
1.1 用户角色用户角色系统包括教师和学生。
教师角色包含校长、督导、院长、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教务处、教务员、实验室、实验教师等9种角色。
为方便登录和使用,在系统登录验证时,只显示教师和学生。
学生的角色是固定的,部分教师会有多重角色,在进入系统后可进行角色切换。
1.2 主要功能模块系统主要功能模块有:系统设置模块、教学资源管理模块和实验教学管理模块。
系统主要的功能模块。
(1)系统设置模块包括系统的操作时间设定、角色管理。
操作时间设定是指各角色或各业务单元的操作时间期限,即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角色管理是对校长、督导、院长、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教务处、教务员、实验室、实验教师、学生10种用户角色进行账号管理。
(2)教学资源管理模块教学资源管理模块由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机构、教学场所5个子模块构成,学生管理、师资管理子模块分别对学生、教师的信息进行管理。
教学内容子模块包含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实验教材等实验教学文档。
教学机构管理对学校的院系、专业、实验室、房间相关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
(3)实验教学管理模块该模块是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完成实验任务下达、实验场地选定、实验时间安排、课表生成等功能。
1.3 系统流程首先,教师用户分角色登录系统,系统进行角色和权限审查,出现相应角色的操作界面。
实验排课系统工作流程,其具体操作步骤是:第一步,系统与教务管理主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验任务进入实验排课系统;第二步,教务处根据实验课程的任务归属,同时考虑实验任务量的均衡,将实验课程分配到学院;第三步,学院教务人员根据各实验课程所需条件将实验课程安排到相应的实验室;第四步,实验室安排集中实践课程时间;第五步,实验教师确定独立设课和课内实验课程时间。
基于SSM框架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框架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14923b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d.png)
基于SSM框架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毕业论文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产出,其管理过程也日益复杂和繁重。
为了提高毕业论文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许多高校开始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的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归档等全过程的有效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本文将对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明确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然后,基于SSM框架,对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设计,包括前后端分离的设计思想、数据库的设计等。
接着,详细阐述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包括用户管理、论文管理、流程管理、数据统计等。
在实现过程中,将介绍如何利用SSM框架的优势,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性能。
本文还将对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详细的讨论,包括数据加密、权限控制、异常处理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示系统的运行效果,并对系统的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为其他高校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实践,旨在为高校毕业论文管理提供一种高效、便捷、安全的解决方案,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相关技术介绍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实现高校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所依赖的主要技术,包括Spring框架、Spring MVC框架以及MyBatis框架,这三大框架的组合,我们称之为SSM(Spring+Spring MVC+MyBatis)框架。
Spring框架:Spring是一个开源的Java平台,提供了全面的编程和配置模型,用于现代Java应用程序的开发。
Spring框架的核心特性是依赖注入(DI)和面向切面编程(AOP),这两个特性使得应用程序的代码更加清晰、简洁,并且易于管理和维护。
在毕业论文管理系统中,Spring框架被用来管理各种Bean的生命周期,提供事务管理等功能。
基于SSM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的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52e513b30b1c59eef9c7b49c.png)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 I 引言. (1)1 相关技术 (3)1.1 B/S架构技术 (3)1.2 Ajax技术 (3)1.3 JavaScript (4)1.4 jQuery (4)1.5 SSM框架 (4)1.5.1 Spring (5)1.5.2 Spring MVC (5)1.5.3 MyBatis (5)1.6 本章小结 (6)2 系统分析 (7)2.1 需求分析 (7)2.2 系统用例分析 (8)2.3 非功能需求分析 (10)2.4 本章小结 (10)3 系统设计 (11)3.1 系统总体设计概念 (11)3.2 数据库设计 (12)3.3 本章小结 (18)4 系统实现 (19)4.1 开发环境 (19)4.1.1 软件 (19)4.1.2 服务器 (19)4.2 功能实现 (19)4.2.1 数据显示功能实现 (19)4.2.2 添加数据功能实现 (20)4.2.3 删除数据功能实现 (22)4.2.4 修改数据功能实现 (23)4.3 本章小结 (24)5 系统测试 (25)5.1 测试计划 (25)5.2 测试用例 (25)5.3 测试结果 (26)5.4 本章小结 (26)总结与展望 (27)致谢 (28)参考文献 (29)摘要一直以来教学的方式大多都是在教室中学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多是在教室中,一旦来到课下,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就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沟通与学习知识,由于网络的发展,学习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人们开始利用网络学习,利用每一个短暂的时间进行学习成了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人们在不同的地方都可以进行交流与学习。
基于SSM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77a359afcc17552706220803.png)
基于SSM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作者:***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年第08期摘要:大数据时代,需要进一步优化传统教务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构建学生选课系统,减轻教务管理人员工作任务。
该文对远程教学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的详细设计,最后采用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实现。
关键词:选课系统;SSM;系统设计;Java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8-0056-031 背景随着高校教学改革,不少高校已开始实行学分制。
学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自主选择课程完成规定学分。
统计学生选课信息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人工基本无法完成。
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数据,方便管理,数据保存时间长[1|。
因此,应开发一套软件系统对学生选课进行管理,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工作效益。
系统采用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SSM)实现。
2 需求分析2.1 功能需求用户首先需要成功登陆才能访问系统,不同角色的用户系统主界面不同。
学生可以选课、查看个人成绩。
教师可以查看选课情况、管理学生选课,按照班级录入成绩。
管理员可以对学生、老师、课程的信息进行增加、修改、批量删除等操作,还可以发出即时公告。
2.2 业务流程分析根据功能需求,系统具体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2.3 数据库需求分析根据功能需求,数据库中实体如下,采用E-R图表示。
用户实体用于区分角色,包括教师、学生、管理员账号信息,实体属性如图2所示。
学生选完课程后,课程修完后教师可以录入成绩,学生可以查询课程成绩。
成绩实体及其属性如图6所示。
学生选课时,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学生选择,一个教师可以教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以被多个教师教授。
因此,上述实体间关系如图7所示。
3 系统设计该系统主要应用于互联网,面向广大师生。
这些群体分布范围较广,并且客户平台不统一,需要能方便、灵活的使用,本系统采用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基于SSM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2762540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96.png)
基于SSM的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本文基于SSM框架设计与实现了一个选课系统。
在文中,首先介绍了选课系统的架构设计,包括前端实现和后端实现。
随后详细讨论了功能模块设计和性能优化。
通过对系统的完善,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结论部分总结了设计与实现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展望了未来系统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高校选课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关键词】SSM框架、选课系统、设计、实现、前端、后端、功能模块、性能优化、总结、展望、概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架构设计1. 引言1.1 概述选课系统作为高校教务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SSM框架,设计并实现了一款高效、稳定的选课系统。
该系统通过前后端分离,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实现了用户友好的界面和高度可扩展性。
前端实现部分采用了HTML、CSS、JavaScript等技术,实现了页面布局和用户交互功能。
后端采用Spring、SpringMVC和MyBatis框架,实现了数据处理、业务逻辑和持久化操作。
功能模块设计包括学生选课、教师管理、课程管理等功能,保证了系统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性能优化方面,通过合理的数据库设计、缓存机制等手段,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并发能力。
本文旨在提供一种基于SSM框架的选课系统设计思路,为高校教务管理带来更多便利和效率。
1.2 研究背景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选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务管理的需要。
传统的选课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如选课信息不实时、选课过程繁琐、选课结果不准确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选课体验和教务管理的效率。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多数高校开始尝试引入现代化的选课系统,其中基于SSM(Spring+Spring MVC+MyBatis)框架的选课系统备受青睐。
研究表明,基于SSM的选课系统具有架构清晰、易扩展、易维护等特点,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选课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
基于SSM框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基于SSM框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88be32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6c.png)
基于SSM框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教育领域,学生信息管理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SSM框架作为当前主流的Java Web开发框架,具有稳定、高效、易于维护等优点,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需求。
本文将首先介绍SSM框架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然后详细阐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过程以及系统测试等方面,最后对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开发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基于SSM 框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思路和方法,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框架介绍在构建《基于SSM框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我们采用了Spring、SpringMVC和MyBatis三大开源框架的组合,即所谓的SSM框架。
这一组合在Java Web开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它集合了各自框架的优势,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高效、稳定且易于维护的开发环境。
Spring是一个开源的Java平台,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全面的编程和配置模型,用于构建企业级应用程序。
Spring的核心功能是依赖注入(DI)和面向切面编程(AOP),这使得开发者能够轻松地管理应用程序中的对象及其依赖关系,同时实现横切关注点(如日志、事务管理)的模块化。
SpringMVC是Spring框架的一个模块,用于构建基于Java的Web 应用程序。
它采用了模型视图控制器(MVC)的设计模式,将应用程序的不同部分(如数据处理、用户界面和业务逻辑)分离,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SpringMVC还提供了丰富的标签库和视图解析技术,使得开发者能够快速地构建出功能强大的Web界面。
基于SSM的高校教学工作量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的高校教学工作量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4b0fcfc3168884868762d6d4.png)
基于SSM的高校教学工作量核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刘利冉黄璞馨阎文莉杨钰胡局新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27期摘要:该文介绍了徐州工程学院教学工作量核算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
本系统依据学校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实现了教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教学数据的导入、核对、工作量计算等功能。
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提升了我校教学工作量的准确性,将复杂的工作量统计工作变得简单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工作量计算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整个院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
教学管理部门通过对教师实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与工作量定额进行比较,以此考查教师工作量的完成情况。
由于对教师考核评价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变得更加复杂,国内各高校为了实现教师工作量的考核,纷纷制定了适合本学校的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
因此开发一个专门的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该统采用B/S架构,实现了教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工作的录入、修改、工作量计算等功能,旨在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办公的信息化、自动化,促进高校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一、系统需求分析(一)业务流程教务处每学年末需要对二级学院及教师教学工作量进行核算统计。
在进行核算时,首先由教务处从教务系统中导出本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实际实施情况形成教学运行数据文件,并导入核算系统,然后由各个二级学院对数据进行校对,核对完成后进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形成各个二级学院本学年的总的教学工作量报表。
(二)核算办法教学工作量是该教师所承担的各门课程的折合工作量的总计,折合工作量的计算需要根据课程的类型、学分、人数计算得到,然后统计每个学院所有教师各门课程的折合工作量。
课程类型有多种,例如理论课、实验课、课程设计、学年(期)论文、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根据学校《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不同类型的课程有着不同的计算办法。
基于SSM框架的特殊时期学生返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SSM框架的特殊时期学生返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53b5a75f84868762cbaed5a1.png)
基于SSM框架的特殊时期学生返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赵泽云张弛张金玉来源:《软件》2020年第10期摘; 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后,如何安排学生安全、科学地返校,是学校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相比于目前传统的信息汇总、统计等方式,一套设计合理、使用便捷的管理系统,不仅可以科学地管控返校过程,还能大幅减轻学校的工作压力和负担。
本系统基于MVC设计模式,采用SSM框架进行搭建。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符合实际需求,可用性强、操作便利。
本系统投入实际使用后,对于大规模复工复学具有积极意义,可被学校乃至企事业单位广泛采用。
关键词:特殊时期;SSM框架;管理系统中图分类号: TP311.52; ; 文献标识码: A; ;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20.10.043本文著录格式:赵泽云,张弛,张金玉. 基于SSM框架的特殊时期学生返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软件,2020,41(10):168170【Abstract】: After a maj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how to arrange students to return to school safely and scientifically is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school. Compared with thetraditional methods of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statistics, a set of reasonably designed and convenient management system can not only scientifically control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school,but also greatly reduce the work pressure and burden of the school.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MVC design mode, using SSM framework to build. The division of system function modules is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needs, with strong availability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fter the system is put into practical use, it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large-scale return to work and school, and can be widely used by school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Key words】: Special period; SSM framework; Management system0; 引言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突发后,政府和社会通过大规模停工停学来避免事态继续恶化。
SSM框架下的JAVA学生在线选课系统
![SSM框架下的JAVA学生在线选课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8e89b24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6.png)
SSM框架下的JAVA学⽣在线选课系统今天和⼀个朋友共同完成了⼀个学⽣在线选课系统项⽬,我们在开发时选⽤的框架是SSM(MYECLIPSE)框架。
我这个朋友知识有限,只会这个框架,哈哈,都是为了⽅便他。
和往常⼀样选⽤简单⼜便捷的MYECLIPSE作为开发⼯具,这是⼀个后台项⽬。
这个系统的介绍是这样的:学⽣在线选课系统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是⾄关重要的.针对选课系统的特点及其应⽤需求,采⽤基于JAVA的集成开发环境,开发出⼀套集数据查询、数据交换和数据维护等功能的⽹上模拟选课系统.设计了⼀种基于Web的学⽣选课系统,该系统采⽤java的架构开发⽽成,通过学⽣在线的浏览器操作,使得选课管理⼯作变得规范化、系统化,提⾼了信息处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同时⼤⼤提⾼了在学校⽇常⼯作中学⽣的参与性。
,⼀个学⽣在线选课系统应包含⽤户⾓⾊有管理员、⽤户。
为了能让⽤户顺利登陆系统完成相关操作,需要为每种登陆⾓⾊设置账户和密码字段。
总结得出该系统所有数据为:管理员(admin)、⽤户(yonghu)、课程(kecheng)、公告栏(gonggaolan)管理员表字段名|类型|属性|描述id |INT(11) |PRIMARY KEY|管理员idusername |VARCHAR(255) ||账号password |VARCHAR(255) ||密码quanxian |VARCHAR(255) ||权限⽤户表字段名|类型|属性|描述id |INT(11) |PRIMARY KEY|⽤户idxingming |VARCHAR(255) ||姓名nianling |VARCHAR(255) ||年龄nianji |VARCHAR(255) ||年级xingbie |VARCHAR(255) ||性别username |VARCHAR(255) ||账号password |VARCHAR(255) ||密码课程表字段名|类型|属性|描述id |INT(11) |PRIMARY KEY|课程idshangkeshijian |VARCHAR(255) ||上课时间xiakeshijian |VARCHAR(255) ||下课时间laoshixingming |VARCHAR(255) ||⽼师姓名mingzi |VARCHAR(255) ||名字zhiwu |VARCHAR(255) ||职务zhonglei |VARCHAR(255) ||种类公告栏表字段名|类型|属性|描述id |INT(11) |PRIMARY KEY|公告栏idshijian |VARCHAR(255) ||时间neirong |VARCHAR(255) ||内容zhuyishixiang |VARCHAR(255) ||注意事项SET FOREIGN_KEY_CHECKS=0;-- ------------------------------ ------------------------------ Table structure for ggxszaixianxuankext-- ----------------------------DROP TABLE IF EXISTS `t_admin`;CREATE TABLE `t_admin`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管理员id',`username`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账号',`password`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密码',`quanxian`)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管理员';-- ----------------------------DROP TABLE IF EXISTS `t_yonghu`;CREATE TABLE `t_yonghu`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户id',`xingming`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姓名',`nianling`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年龄',`nianji` VARCHAR )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户';-- ----------------------------DROP TABLE IF EXISTS `t_kecheng`;CREATE TABLE `t_kecheng`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课程id',`shangkeshijian`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上课时间',`xiakeshijian`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下课时间)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课程';-- ----------------------------DROP TABLE IF EXISTS `t_gonggaolan`;CREATE TABLE `t_gonggaolan` (`id` INT(11)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公告栏id',`shijian`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时间',`neirong` VARCHAR(255) DEFAULT NULL COMMENT '内容',`zhuyishixiang` ) ENGINE=MyISAM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公告栏';添加课程模块:从页⾯中通过post⽅法,将课程信息传⼊到后台服务器中,在tianjiakechengact中接收,字段包括上课时间,下课时间,⽼师姓名,名字,职务,种类使⽤insert⽅法添加数据,将数据同步到数据库中,完成添加操作。
基于SSM框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基于SSM框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e3976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2.png)
43软件开发与应用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1 前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提高了师生之间的沟通效率,增加学校的宣传途径,开辟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另一方面,面对大量的学生信息数据以及各项工作应该做到有条不紊、心中有数。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情况下,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的因素。
高校管理者需要对学生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实时的掌握,对高校学生的信息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究学生管理工作的方法与途径,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培养,提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2 新时期下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从学生入学开始报到、注册、上课考勤、选课,到学生的资助、奖学金、助学贷款,到学生的党团建设、重点学生关爱、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以及学籍管理、档案调配等,这些都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1],对于这些数据的收集、统计、汇总、管理是十分繁琐和复杂的。
作为高校辅导员一般会负责几百名学生,对学生数据了如指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同时高校辅导员还承担着学校其他的行政工作,其工作单纯的依靠记忆、纸质以及办公软件记录的方式并不科学。
同时,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工作者准确的获取学生信息灵活性并不高[2]。
随着互联网、智能化的到来,高校管理工作更加的数字化、信息化和便捷化。
在传统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工作中,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对学生的数据掌握的精确化、细致化、系统化程度化不够。
因此,高校的管理工作使用智能化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大量的学生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对学生信息的科学化、动态化、系统化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在传统的手动及人工查询、统计数据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的工作模式下,存在着数据收集困难、人工统计错误率高的问题,亟需建立一套学生、教师、辅导员三位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学生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分类,以信息化、网络化、动态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以提高学生信息统计的效率,实现学生信息的快速定位、便捷提取。
基于SSM框架的学校选课系统的设计
![基于SSM框架的学校选课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88a7e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f2.png)
基于 SSM 框架的学校选课系统的设计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信息科技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政府对数字化和信息化政策的大力支持,智慧校园和数字信息化的概念逐步得到了推广[1]。
目前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学校学生增多,课程种类也增加,这使得学校的课程管理工作负担加重。
对于学校来说,课程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说是整个学生学习的中心。
本篇论文主要是利用了现在比较流行的SSM框架、Java平台开发了一个面向学生课程的系统,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校管理课程的负担。
关键词:数字化;SSM框架;系统设计1.系统设计1.1.系统框架设计本篇论文主要是采用SSM框架进行了设计,下图是学生和教师在本系统的使用过程图:正如图所示,教师和学生登录到系统,发送请求,服务器接受请求后,去数据库调用用户所需要的数据,同时调用数据成功以后,返回用户需求。
1.1.SSM框架介绍1.Spring介绍Spring框架是一个开源的,完全免费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与EJB相比它属于轻量级,轻量级主要表现在:Spring依赖的资源少,Spring消耗的资源也比较少。
Spring-data分层结构所表达的含义是一站式,而在每一个层都提供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控制反转IOC与面向切面编程AOP就组成了Spring的核心[2]。
1.1.1.Spring MVC介绍Spring用来实现MVC的交互,将Spring中的Web模块看作成是Spring MVC,Spring一般用来为展现层服务,可以向展现层提供一些优秀框架,早期MVC是由模型,视图,控制器三部分组成,模型中包含数据模型和业务模型两部分。
Spring MVC是一个基于请求驱动的Web框架,并且使用了前端控制器的模式进行相应的设计,根据请求分发的规则将一些请求分发给相应的处理器进行相应工作的处理[3]。
1.1.1.MyBaits介绍通常可以将MyBatis一个框架,这个框架是可以支持大部分的SQL语句的查询、存储,以及映射,MyBatis的使用给我们带了极大的便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SSM的高校排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中文摘要基于 SSM的高校排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中文摘要排课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中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的工作,它涉及的范围广、限制条件多,属于多因素的组合规划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编排课表,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排课系统是一个提供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和排课等功能的管理平台,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J2EE的Web轻量级开发框架SSM(Struts2、Spring、MyBatis)的高校排课系统。
首先,描述了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及SSM开发框架的实现原理;然后,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以及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分析;其次,对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架构的设计、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最后,描述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本课题设计并实现的排课系统满足了排课工作的基本需求,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基于 SSM框架的排课系统具有扩展性好、易维护等特点,将为同类高校排课系统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排课系统,J2EE,SSM框架,数字化校园Abstract Research and Design of Course Scheduling System Based on SSMResearch and Design of Course SchedulingSystem Based on SSMAbstractCourse arran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and complex task ofuniversity teachingmanagement; it involves a wide range of restrictions and belongs to the multi-factorportfolio planning problem. Arranging course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has an importantrole to improvement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stabilizes the teaching order. Coursescheduling system provides uswith a management platform including functions ofteaching plan,task management and course arrangement.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i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university Course SchedulingSystem based on J2EE Web lightweight development framework SSM (Struts2, Spring,and MyBatis). Firstly, the thesis describes the theory of the systemdesign andimplementation principle of the SSM development framework. Secondly, it describes theoverall system design,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the design of thesystem function modules, and the design of the database. Lastly,it describes the detailed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smain function modules.Th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course scheduling system hasmeet work needs andreaches the desired effect. The system basedon SSM framework has characteristics ofgood expansibility andeasy maintenance, it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provides a useful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Course Scheduling System.Keywords: Course Scheduling System, J2EE, SSM framework, digital campus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3)1.3课题内容 (4)1.4课题意义 (5)1.5本文组织结构 (5)第二章相关知识和技术 (7)2.1排课系统理论 (7)2.1.1课表编排理念 (7)2.1.2排课因素分析 (8)2.1.3排课系统问题概述 (10)2.1.4排课系统设计思想 (14)2.2 SSM框架技术 (15)2.2.1 J2EE平台 (15)2.2.2 MVC模式 (17)2.2.3 Struts2框架 (18)2.2.4 MyBatis框架 (21)2.2.5 Spring框架 (22)2.2.6 SSM框架整合 (23)2.3其他技术简介 (28)2.3.1Ajax技术 (28)2.3.2JQuery技术 (28)2.3.3插件技术 (29)2.4 本章小结 (30)第三章系统的需求分析 (31)3.1需求概述 (31)3.2用户及用例 (32)3.3业务及数据流分析 (35)3.4功能性需求分析 (40)3.5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43)3.6 本章小结 (43)第四章系统的总体设计 (44)4.1 系统架构设计 (44)4.1.1 B/S体系结构 (44)4.1.2技术架构设计 (45)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6)4.2.1教学计划模块设计 (48)4.2.2教学任务模块设计 (48)4.2.3排课模块设计 (49)4.2.4基本信息模块设计 (50)4.3 数据库设计 (50)4.3.1数据库设计原则 (50)4.3.2数据模型设计 (52)4.3.3主要表结构设计 (56)4.4 本章小节 (61)第五章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62)5.1 登陆模块设计与实现 (62)5.1.1系统编程模式设计 (62)5.1.2登陆功能设计与实现 (64)5.1.3访问权限设计与实现 (65)5.2计划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66)5.2.1课程信息制定设计与实现 (67)5.2.2原始计划制定设计与实现 (69)5.2.3执行计划的设计实现 (71)5.3教学任务模块设计与实现 (72)5.3.1公共课任务设计实现 (72)5.3.2普通课任务设计实现 (73)5.4排课模块设计与实现 (73)5.4.1排课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73)5.4.2冲突检测的设计与实现 (74)5.4.3各界面间传递参数的实现 (78)5.4.4合班分班的实现 (79)5.5 基础信息的设计与实现 (82)5.6 本章小结 (87)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88)6.1 全文总结 (88)6.2 展望 (89)参考文献 (90)致谢 (93)基于SSM的高校排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课题背景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方针下,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由过去的以硬件建设为主,过度到了以深入推广信息为主,加速提高信息应用水平和效益的新阶段。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指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实现高校里面的各项资源、管理和服务最大程度的数字化,并提供信息化的手段对这些数字化资源进行高效的使用[1]。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科学规范地把学校数字化设备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服务学校的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成为当前国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之重点工作。
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逐步深化,以及在管理应用系统方面的全面使用,高校对集成平台软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
由于高校众多部门在信息化建设的初期所受到的认识、技术等,形成了各自为政进行建设的局面,这导致最后出现了系统分散、信息交换不畅、成本高等问题。
而集成平台软件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先前信息化建设中的不足,为高校的管理提供更大的便利。
因此,集成平台软件日益受到高校的关注,成为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必要考虑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层出不穷,人们对信息与数据的利用已进入自动化、网络化和社会化的阶段。
某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从最早期的“单机应用阶段”开始,经过“基础网络化阶段”和“应用普及阶段”,已进入“应用集成阶段”,并开始展开全面“应用集成阶段”和“面向服务集成阶段”。
因此,该高校教务中的排课系统的技术改革也是势在必行。
本课题正是在应用系统集成建设的过程中展开设计的,根据该校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将原来C/S结构的排课系统用B/S结构的技术实现,提高教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强对学校基本信息的管理,为高校的信息统一化提供更大的便利。
排课系统的设计一直是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中的难点,现在的市场上流行着很多的排课软件,例如:有所见即所得的PK60拖放式排课系统,也有以回溯算法作为主要算法的正信华课程安排管理系统,飞扬排课系统等,还有以遗传算法或蚁群算法等启发式算法为基础的各种排课系统[2][3]。
这些排课系统对于排课的发展均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都是中小学的排课,设计比较简单,难以适用于高校教学。
有第一章绪论基于 SSM的高校排课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些高校行业应用软件开发商,如正方软件、金智、青果等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研发了高校排课系统,但是很多高校实际买回来后利用率很低,许多功能不合适,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本课题研究的系统是根据该校排课的实际情况,开发出能够应用于教学生活中的手动排课系统,使课表编排的质量大大提高。
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20世纪 50年代中期,在计算机还只是放在实验室中的时候,国外就有科学家开始对课程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1963年,一位加拿大的教授 Calvin Gotlieb在他的文章中提出了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4],这标志着排课问题的研究正式跨入了科学的殿堂,但是由于依据排课问题建立的数学模型非常复杂,排课影响的因素又在不断地增加,使得当时人们对于一定规模下的排课问题能否解决存在很大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