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3鲁人版第三单元《窦娥冤》教案14(第1课时)
《窦娥冤》教案设计
《窦娥冤》教案设计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分享的《窦娥冤》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起来分享下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言。
能力目标1.赏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
2.熟读重要曲词,体会尖锐的戏剧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1.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
2.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
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落实背诵要求。
●教学难点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1.读讲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知识。
2.读背结合,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
3.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欣赏戏曲片段,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介绍中国古代戏剧的常识,把握剧情,初步感知课文。
一、教学导入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二、元杂剧与关汉卿简介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楔子演一完整的故事,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2、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戏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每套曲子,是用不同的曲调组成的、曲调的多少不一)。
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我国古代音乐以宫(相当于简谱1)、商(相当于简谱2)、角(相当于简谱3)、(相当于简谱5)、羽(相当于简谱6)、变宫(相当于简谱4)、变徵(相当于简谱7)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窦娥冤》教案教学
《窦娥冤》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窦娥冤》的背景和历史;(2)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运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3)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窦娥冤的悲惨命运,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2)认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和压迫,激发学生的改革意识;(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简介:《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的代表作,讲述了窦娥被冤枉而死,其孝子为她昭雪的故事。
作品揭示了社会黑暗,歌颂了忠孝仁义,体现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2. 教学重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手法等,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价值取向。
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社会背景,联系现实,从中汲取启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窦娥冤》的背景和作者关汉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和启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环节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作品价值观念的应用和感悟。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窦娥冤》原文及相关评论文章;2. 课件:课文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3. 视频资料:关于《窦娥冤》的戏剧表演、电影改编等;4.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报道、评论等。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窦娥冤》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3篇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3篇精心整理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希望这份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3篇能够帮助大家,给予大家在写作上的思路。
更多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资料,在搜索框搜索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
2.整体感知课文,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等。
通过讨论、交流,共同探讨文中的情节矛盾冲突等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民的反抗精神,从而感知悲剧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在对“三桩誓愿”的理解基础上,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掌握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鉴赏课文,感悟悲剧的艺术力量。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准备:把学生分成四组,每个小组分别负责如下任务:第一组,整理关于元杂剧和关汉卿的相关资料;第二组,整理《窦娥冤》的剧情简介;第三组,要求根据本文编排课本剧,可以酌情修改文中的词句;第四组,搜集整理关于“悲剧”艺术的知识,可以拓展到其他悲剧名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话说在我国古代文学人物的殿堂里,有这么一个女子,她命运多舛,还被冤枉,在临刑之时发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她痛声呼告:“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个女子就是——窦娥(生齐答)。
今天,我们就借助分组搜集、整体汇报、共同探究的形式,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
二、了解元曲,走近作者。
本文是元杂剧,在语言风格、行文格式上不同以往阅读的文章,既有说白又有唱词,还有舞台背景、演员动作等介绍,比较复杂,看来我们有必要了解元杂剧的相关知识,我们有请第一组同学给大家讲解。
1.元杂剧简介。
请学生上台介绍相关知识。
对于学生的介绍,教师可以酌情加以总结提炼或补充,要强调以下几点:(1)元杂剧剧本结构上的四折一般指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
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语文《窦娥冤》教案优秀1导入新课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走进《窦娥冤》一探究竟!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悲剧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对窦娥悲剧的求知欲。
问题(一)课文是《窦娥冤》全剧的三折,是整个戏剧的关键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戏剧的情节。
师生活动:学生自由朗读,教师点拨学生找出重要信息,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1、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戏剧情节。
明确:楔子: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第一折:庸医赛卢医欠蔡婆本利二十两银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搭救,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怪与反对,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
第二折: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却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
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
第三折:在被押往刑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言一一应验。
2、按情节划分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明确: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窦娥冤》教案(精选5篇)
《窦娥冤》教案《窦娥冤》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窦娥冤》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窦娥冤》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2.能力目标: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3.情感目标: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二、重点难点1.品味戏曲的语言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三、预习点拨1.熟读课文,初步了解文意2.查阅工具书或电子网络了解作家作品及戏曲有关常识并解决重点字词第一课时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
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
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
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一、知识储备1.关汉卿,号,戏曲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代表作品有等。
《窦娥冤》全名,共,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关汉卿的和王实甫的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
2.元曲四大家为“关”“马”“郑”“白”。
其代表作是关汉卿的,马致远的,白朴的,郑光祖的。
3.元杂剧:元代形成的一种把、、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戏剧形式。
剧本结构一般分为,有的还加一个,剧本由、、三部分组成。
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演唱,全用北方曲调,由或一人独唱至终。
4.正音刽子手()、亲眷()、嗟怨()、杳无音信()、前合后偃()、尸骸()、冤枉()、荒阡()、亢旱()、鲍老儿()、瀽()、5.课文出现个曲牌,都属于宫调。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分析作品中的冤屈主题和现实意义。
(3)掌握元杂剧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窦娥冤》。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氛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作品的热爱。
(2)树立正义感,关注社会公平与正义。
(3)提高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冤屈主题和现实意义。
(3)感受元杂剧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魅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品中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对人性的压迫。
(2)深入剖析作品中的冤屈现象,联系现实进行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元杂剧的背景和特点。
(2)概述《窦娥冤》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布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冤屈主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冤屈现象。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深入解读:(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剖析作品中的封建社会黑暗和对人性的压迫。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所表现的情感氛围。
(2)讨论作品中的正义与邪恶,树立正义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中的冤屈主题和现实意义。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梳理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 选择一部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窦娥冤》进行比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深度。
3. 心得体会:评估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思考和自我反思能力。
窦娥冤语文教学教案
窦娥冤语文教学教案窦娥冤语文教学教案模板5篇通过学习语言文字的规范和运用,人们可以更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下面给大家分享窦娥冤语文教学教案,欢迎阅读!窦娥冤语文教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的:品味语言,认识曲文的艺术手法把握剧本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教学过程: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朗读全文(曲文)正音正义:提防阡陌刽子手嗟叹亢旱二、剧情分析(一)问:本折故事分为几个场景?从哪里划分?为什么?1、[端正好][滚绣球]2、[倘秀才]——[鲍老儿]3、[耍孩儿]至[煞尾](二)分析曲词的内容和情感齐读第一个场景。
要求用富有情感的语言。
1、这两段曲词写了什么内容?愤怒控诉。
(板书)————天地不公。
天,上指统治者;地,下指官吏。
这是对整个社会秩序的怀疑。
2、从曲词中你读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⑴怨——天地:“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
”⑵恨——不平:“地也,你不分好歹何谓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⑶哀——自己:“哎,只落得两泪涟连。
”3、这两首曲子,情感激昂。
作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达到这种效果的?⑴对偶句:整齐,语气连贯,适于表达畅达的情感。
⑵对比手法:鲜明的情感色彩。
⑶呼告:情感喷发式的直抒胸臆。
⑷“字句皆无忌惮”的语言:口语:“葫芦提”“合”等。
自然,不受约束,情感力量充分。
分角色朗读第二个场景。
1、这一场景主要写窦娥与婆婆的“诀别“,感情基调是什么?哀婉凄恻。
(板书)2、这一场景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善良,孝顺。
(板书)3、作者着力刻画窦娥的善良,在表达主题上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以善良的被毁灭,揭露社会的黑暗。
这个人越是善良,温顺,揭露的意义越深刻。
窦娥冤语文教学教案精选篇2《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也是世界有名的悲剧它是一部感天动地的现实主义悲剧,塑造了光彩照人的窦娥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窦娥冤》也是引领学生进行悲剧审美体验,学习悲剧审美的绝好课文基于此,我设计让学生在了解元杂剧特点和熟悉剧本情节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悲剧形象,探讨悲剧根源,体验悲剧审美,体味悲剧魅力通过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和剧作的超现实情节进而把握其艺术成就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2.把握窦娥的典型形象,感悟悲剧美3.剖析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把握作品的主题及进步意义4.欣赏本色语言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赏析悲剧艺术的美1.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通读课文,疏通文意2.阅读老师分发下去的有关元杂剧知识和《窦娥冤》第四折的相关材料一、导入新课关汉卿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他的代表作《窦娥冤》被列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者是伟大人物的灭亡”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教师点拨:悲剧往往是正面主人公与暂时强大的邪恶势力之间进行不可避免的斗争冲突,结果是以主人公的受难、失败乃至死亡形成的悲剧结局,来唤醒人们的悲痛、怜悯、同情以至崇敬的感情,从而激发起人们灵魂深处的良知今天我们学习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体验悲剧审美,感受悲剧魅力二、检查预习情况窦娥冤语文教学教案精选篇3教学目标:⑴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
高中语文《窦娥冤》教案本教案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小说《窦娥冤》为例,以学生为中心,围绕“文本理解与个性发展”这一核心思想制定,旨在帮助学生通过阅读《窦娥冤》,挖掘文本内部的深层意义,提升文化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熟练掌握文本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语言特点。
2. 理解《窦娥冤》中蕴含的人性思考、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拓展思维,形成独立的见解和思考。
2. 培养学生的关爱心态和审美情感,感悟《窦娥冤》中的人性关怀和人文精神。
过程目标:1. 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样化、交互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学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促进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
重点:①文本故事情节解读,把握核心情节及细节描写。
②文本内涵分析,理解人性关怀和文化内涵。
难点:①对于文本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②对于文本中的细节把握和分析的能力。
一、热身:小组合作,理解文化背景(15分钟)1. 分组阅读关于《窦娥冤》的历史背景,以及北方民间文学的特点。
2. 学生可以讨论并列举他们所了解的一些北方民间故事(例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比较不同故事之间的主要特点。
二、学习新知:文本解读(80分钟)1. 第一次阅读:整体感知(20分钟)(1)让学生静读故事,了解故事背景,认识主要人物。
(2)让小组进行展示,介绍各自对于人物和情节的印象,着重讲述细节的描写。
(1)引导学生注意文本的内涵和背景,从中找出并理解故事中的人性关怀和文化内涵。
(2)让学生关注银匠妻子的思想变化,讨论她的想法和感受,并预测故事的结局。
(1)让学生就此故事的主题、情感、反思及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讨论。
(2)推荐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或电影(例如《梅兰芳》、《霸王别姬》、《天注定》等),与故事中的人物或情节进行比较。
高一下册语文《窦娥冤》教案
高一下册语文《窦娥冤》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一下册语文《窦娥冤》教案高一下册语文《窦娥冤》教案5篇《窦娥冤(节选)》作为该剧的高潮部分,其张弛有度的情节安排、鲜明突出的人物形象、本色自然的语言唱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深刻入髓的主题思想都是值得细品探究的。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窦娥冤》教案【文本分析】把握本文应该注意:一是体会曲词和说白相结合表演故事的艺术趣味,欣赏曲词之美;二是通过曲词体味窦娥的内心情感。
前者可以通过对曲词、说白知识的介绍,以及选择优美曲词进行重点赏析来把握。
后者也可以通过对唱词的重点分析来着重体味窦娥的内心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
2、了解关汉卿的基本生平以及几部重要作品。
3、通过曲词来体味窦娥的内心情感。
过程与方法3、通过课前的预习,课堂后部分以及课下的练习,检验、巩固所学的知识。
4、结合视频来体会窦娥的不幸,以及欣赏唱词之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5、体味窦娥的内心情感,进而感知当时黑暗的社会,珍惜现在的生活。
【教学层次设计】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 (45分钟):一、利用悲剧,以及元杂剧的地位导入。
(2分钟)二、介绍元杂剧的基本知识。
(15分钟)1、元杂剧的兴起、盛衰的简单介绍,以及主要的作家、作品。
(5分钟)2、元杂剧的结构、音乐、角色、构成。
(10分钟)三、课堂检验。
(3分钟)四、介绍作者,以及他作品的艺术风格。
(3分钟)五、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初步感知《窦娥冤》折子和三折,以窦娥为主语,总结出本文的结构提纲,老师补充第四折的大意和提纲。
(20分钟)六、布置作业。
(2分钟)七、板书第二课时(45分钟):一、观看《斩娥》视频。
(20分钟)二、回忆上节课《窦娥冤》的提纲,在提纲的基础上分析性格的变化,从而总结窦娥的形象。
(8分钟)三、探讨《窦娥冤》达到的悲剧效果以及来源。
(15分钟)四、布置作业。
(2分钟)五、板书第三课时。
(45分钟)一、研析“端正好”、“滚绣球”,欣赏曲词的美,进而体悟窦娥的内心情感。
(20分钟)二、课堂检验。
(20分钟)三、小结。
(3分钟)四、布置作业。
(2分钟)五、板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别人看。
今天我们来学习元代四大悲剧之一的元杂剧——《窦娥冤》。
《窦娥冤》教学教案(精选5篇)
《窦娥冤》教学教案(精选5篇)《窦娥冤》教学教案(精选5篇)《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
下面给大家带来了《窦娥冤》教学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窦娥冤》教学教案精选篇1【目的要求】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经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3.认识窦娥开始对天地神鬼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课文释义】(1)亲眷(眷,juàn)亲属。
(2)负屈衔冤:背负委屈,心中怀着怨恨或冤枉。
(3)杳无音信:(杳,yǎo)〈书〉远得不见踪影,也没有音信。
(4)古陌荒阡:(陌,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
阡,qiān田间南北方向的路)古远而荒凉的田间的路。
(5)昏聩:(聩,kuì,耳聋)眼花耳聋。
比喻头脑糊涂,不明是非。
(6)嫁祸:把祸患转移给别人。
【资料主旨】《窦娥冤》是我国十大杯具之一。
作者经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完美心灵和反抗精神。
窦娥的形象壮美动人,她的杯具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窦娥》揭示的是元代社会的重重矛盾。
吏治昏聩,法度不公,恶人横行;百姓无告的黑暗现实,正是经过窦娥含冤受刑的故事集中体现的。
窦娥的曲词,道白,尤其是刑前三桩誓愿是戏剧冲突的集中体现,是对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
【写作手法】课文节选的第三折,是全剧高潮。
这一折描述的是窦娥被绑赴刑场问斩冤死的经过。
它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写窦娥被绑赴刑场,以“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词为核心,痛陈了窦娥心中的怨愤之气。
第二部分写婆媳诀别,窦娥诉冤,经过窦娥对婆婆的牵记表现了主人公心地善良的品德,经过窦娥的长篇独白,陈述了主人公的满腹冤屈。
善而蒙冤,杯具愈悲。
第三部分写窦娥三桩誓愿,三桩誓愿一桩桩将窦娥怨而生悲,悲而生恨的情感变化推向顶峰。
语文必修3鲁人版第三单元《窦娥冤》教案13(第1课时)
窦娥冤教案教材分析:这场戏节选自元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中最精彩的一折。
这一折戏是全剧的高潮,通过描写窦娥被解往刑场问斩的经过,刻划了她敢于反抗的性格,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教学目的:一、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二、理解节选部分的剧情及窦娥的形象;三、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
教学重点:窦娥形象、元杂剧常识。
教学难点:三场戏对表现窦娥形象的作用。
教学设想:先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常识,再理清:赴法场、别蔡婆、立誓愿三场戏的情节结构,依次分析三场戏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作用,最后总结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
教学过程中注意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简介常识、通读全文,具体步骤:一、导入新课:从古代戏曲的不同种类、不同角色导入新课。
二、中国古典戏剧概述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1、宋元南戏南戏,又有戏文、南曲戏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等名称。
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
剧本一般为长篇,一场戏为一出。
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出。
每出结尾一般都有四句七言诗,叫下场诗。
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不仅上场脚色皆可唱,而且还可独唱、接唱或合唱,全视剧情需要而定。
剧本上凡需脚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
南戏的脚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等七种。
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脚色皆为配角。
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统治阶级,伸张正义,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南戏作家们笔下反映最多、最突出的内容。
其次,歌颂青年男女之间自由幸福的爱情、提倡婚姻自主,这也是宋元南戏的一个重要内容。
2、元代杂剧元杂剧,也叫北曲杂剧,是为了与南曲戏文相区别而称。
关于《窦娥冤》教案4篇
《窦娥冤》教案关于《窦娥冤》教案4篇《窦娥冤》教案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2、了解全剧剧情,了解课文节选部分在全剧中的重要地位。
(二)能力训练点1、分析剧作主人公窦娥的艺术形象。
2、以《滚绣球》《耍孩儿》等曲子的曲词为重点,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
3、鉴赏剧中“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了解超越现实的夸张和想象对于刻画人物、揭示主题和体现剧作浪漫主义特色的重要作用。
(三)德育渗透点了解元代的社会现实,认识剧作抨击社会的黑暗反封建主题。
(四)美育渗透点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
二、学法引导1、抓住戏剧冲突,理清情节结构,总体上把握剧本内容。
2、反复诵读[滚绣球],了解窦娥指斥的对象和她表达的感情,从中可以分析出,这一曲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做了相当深刻的概括,是窦娥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的反抗精神的集中表现。
诵读第二部分中的[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几曲,了解窦娥性格的另一面——善良。
诵读第三部分的[耍孩儿]、[二煞]、[一煞],进一步了解窦娥对自己蒙冤受刑的强烈愤怒和坚决反抗。
3、诵读典型片断,鉴赏语言特色,如婆媳诀别时的对话,凝练而又不失准确。
又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
诵读三个场面的主要曲词,比较分析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语言色彩和节奏的不同:第一场,指天斥地,语言高亢激越、紧张急促;第二场,与婆婆诀别,哀婉凄惨、徐缓低回;第三场,发下三桩誓愿,感情如火、慷慨激昂。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难点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并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是教学的重点;后两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
《窦娥冤》教案教学
《窦娥冤》教案教学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窦娥冤》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2)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及艺术特色;(3)提高学生对古代戏剧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窦娥冤》;(2)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3)运用比较、归纳、综合等方法,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窦娥的冤屈和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2)认识社会现实与道德伦理的矛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梗概:介绍《窦娥冤》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情节发展及结局,使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人物分析:分析窦娥、张驴儿、蔡婆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形象。
3. 情节梳理:梳理作品的情节线索,使学生了解作品结构的巧妙安排。
4. 主题探讨:探讨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道德伦理及作者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艺术特色分析:分析《窦娥冤》的语言、形象、情节等方面的艺术特色,欣赏作品的美学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窦娥冤》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2)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3)提高学生对古代戏剧文学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及道德伦理问题;(2)作者的价值观和对人性的探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人物、情节等内容,引导学生入门;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3. 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4. 案例教学法:选取作品中的典型片段,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五、教学进程:1.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窦娥冤》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必修3鲁人版第三单元《窦娥冤》教案14(第2课时)
第二课时一、赏析第二部分1、朗读第二部分2、窦娥为什么叫走前街而不走后街?这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提示: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可见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
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
3、作者再次利用婆媳对白,叙说窦娥的冤屈,在情节上起何作用?提示: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毒誓作铺垫。
4、窦娥临死前反复叮嘱婆婆要祭奠她,是出于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这正是体现窦娥难以舍别婆婆,表现了她对婆婆的挂念;安排婆婆做这些事,是让婆婆有所寄托,以免婆婆孤独痛苦或生轻生之念;可以增强悲剧气氛;白发人送黑发人,白发人祭奠黑发人,更加突出社会黑暗,无公道可言。
5、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怎样理解?提示: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二、赏析第三部分:1、“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是怎么回事?这两个典故在文中起何作用?提示:这两个典故主要表明案情是假,冤情是真,也是窦娥用以证明第一桩誓愿并非不能灵验,因为她相信自有天理在。
2、监斩官说:“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它在文中起何作用?提示:反衬窦娥的确冤情深重,怨气冲天。
3、邹衍“六月飞霜”的典故起何作用?提示:衬托窦娥冤案是实,证明并暗示第二桩誓愿也能实现。
4、窦娥为什么要发下“亢旱三年”的毒誓?提示:她希望的不仅是个人的冤情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
“亢旱三年”,楚州自然是颗粒无收,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自然就无可搜刮。
《窦娥冤》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窦娥冤》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窦娥冤》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陕西省佛坪县中学王宝杰辑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家作品;2、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过程与方法3、结合“单元知识和训练”,掌握研究性阅读的特点,学会研究性阅读的方法;4、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理解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1、品味戏曲的语言;介绍元杂剧的体制。
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教学难点:1、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手法的运用与理解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关汉卿的名剧《窦娥冤》。
二、作家及元杂剧:1.介绍关汉卿:元朝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段辉煌的时期,杂剧成为当时一种流行的文学样式,涌现出了大批戏曲名家。
关汉卿就是当时最杰出的戏曲家。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
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
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
《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
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理解___的典型形象。
反复诵读课文,欣赏作品的语言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赏析悲剧艺术的美。
正确认识主人公___勇于反抗不合理社会的精神和善良的性格。
二、教学重点
品味作品的语言,理解___的典型形象。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本教案为第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引入___的故事,让学生了解___的遭遇和冤屈。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1.学生排演《窦娥冤》课本剧,其他学生观看并欣赏。
2.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剧情的梗概。
三)深入研读
学生分组讨论PPT展示的问题串,并具体分析问题的答案。
1.___一生中遭遇了哪些不幸?
2.本剧的主要矛盾冲突属于哪种类型?
3.___的“冤”表现在哪些方面?
4.从___的遭遇可以看出元代的社会状况。
四)小结作业
可见,社会环境对个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它无形无质,但却像一个巨大的“磁场”。
一旦个人置身于这种环境中,就无法摆脱环境对他的影响。
在研究《窦娥冤》这篇课文时,我进行了充分的考虑。
作为中国古代戏曲单元的第一课,学生对于如何鉴赏古代戏曲感到困惑。
因此,在第一堂课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了解与戏曲相关的文学常识,引导他们研究鉴赏古代戏曲的要点和方法。
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结合书下的注释了解剧情,理解字义,熟悉内容。
这些准备工作为第二堂课打下了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人版]《窦娥冤》选场【教学目标】1、感受窦娥的善良心地、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并理解主题。
2、结合朗读,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并结合有关元杂剧体制的介绍体会其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1、结合朗读,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并结合有关元杂剧体制的介绍体会其艺术特色。
2、通过分析剧情结构,感受窦娥的善良心地、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并进而理解主题:揭露元代吏治的腐败和当时社会的黑暗——“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教学难点】理解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理解[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认识全剧情节的高潮。
【教学方法】赏读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的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的善良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何法要被毁灭呢?二、了解戏剧的有关知识(一)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1、宋元南戏南戏,又有戏文、南曲戏文、温州杂剧、永嘉杂剧等名称。
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
剧本一般为长篇,一场戏为一出。
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出。
每出结尾一般都有四句七言诗,叫下场诗。
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不仅上场脚色皆可唱,而且还可独唱、接唱或合唱,全视剧情需要而定。
剧本上凡需脚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
南戏的脚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等七种。
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脚色皆为配角。
揭露社会黑暗,抨击封建统治阶级,伸张正义,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南戏作家们笔下反映最多、最突出的内容。
其次,歌颂青年男女之间自由幸福的爱情、提倡婚姻自主,这也是宋元南戏的一个重要内容。
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
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
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
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
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
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
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
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
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
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3、明清传奇明代初叶,在北曲杂剧衰落的时期,南戏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
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
其主要特点有:剧本分出并加出目;南北曲合套的形式普遍运用;集曲的广泛使用;曲律更为严格;脚色体制有了较大的发展。
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
南洪北孔为传奇的最后一个创作高峰。
4、清代花部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
康熙年间,各地流行的地方声腔发展兴盛起来,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的局面。
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有:高腔(由弋阳腔衍变而来);梆子腔(即秦腔,最早形成于山陕一带);皮黄腔(西皮腔和二黄腔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戏曲声腔);柳子腔(起源于山东。
柳子,即小调或小曲之意)。
花部诸腔戏的兴起,与其所具有的群众性、通俗性有关。
演出的多是一些为下层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目,或为历史故事,或为民间传说。
花部诸戏的兴起,是我国戏曲艺术自宋元南戏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即由原来的联曲体变成了板腔体,从此结束了戏曲史上的传奇时代,开始了新的乱弹时期,从而使我国的戏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二)元杂剧的其他常识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
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
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
“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
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
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
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
“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因“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
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
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三)关汉卿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
生卒年不详。
他一生“不屑仕进”([元]朱经《青楼集•序》),生活在底层人民中间。
他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与当时许多戏曲作家、杂剧演员有着密切联系。
元末熊自得《析津志》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明代臧晋叔说他“躬践排场,面敷粉墨。
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明初贾仲明《录鬼簿》说他是“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
他是一位熟悉舞台艺术的戏曲家,既是编剧,又能登台演出。
关汉卿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自述“通五音六律滑熟”,“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
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可见他的才艺、生活和个性。
所作杂剧六十余种,今存十八种,其中有几种是否为关汉卿所作尚有争议;所作套曲十余套,小令五十余首。
他的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大多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败,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反抗斗争,人物性格鲜明,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
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三、读文本,理清戏剧情节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二部分:(“(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部分:(“(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四、赏析第一部分1、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
2、《端正好》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3、“游魂先赴森罗殿”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提示:讳饰,实际是说被杀头而死。
4、《滚绣球》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手法?提示:“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采用了兴的手法。
5、引用“盗跖、颜渊”的典故有什么作用?提示:这里是用以指责天地好坏不分,黑白颠倒。
6、《滚绣球》中有一句话揭露了社会的严重不公,它是哪一句?提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7、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提示:在封建社会里,人们不仅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要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
按世俗的观念,天地鬼神是明察世间是非,主持人间公道的。
封建官吏为了愚弄人民,也往往以青天自喻。
受封建神权思想的严重影响,窦娥一直认为天地鬼神能为她主持公道;当张驴儿把谋害人命的罪名强加于其身时,她仍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惩恶扬善。
只是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才逐步觉醒起来,并终于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本来面目。
在《滚绣球》一曲中,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清浊不分,是非混淆,致使善良横遭杀戮,恶人得以横行。
她对神权的大胆怀疑与谴责,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对现实社会的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
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敢于怒目青天,顿斥大地,对之进行愤怒斥责。
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也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的不满和反抗。
五、布置作业背诵“滚绣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