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室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电图室工作制度
一、本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操作。
二、热情接待病人,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三、急诊床边心电图检查,接到通知后20分钟内到达现场,即时出具报告结果。
四、心电图检查结果必须当天发出报告,门诊心电图检查30分钟内出具报告。
五、当班人员必须完成当天床边心电图检查工作。
六、诊断报告及时、准确、完整。发现“危急值”情况及时报告相关科室并帮助病人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
七、执行检查结果登记手续。
八、定期进行仪器维护、保养及使用情况登记,发生故障及时报修并向科主任报告。
九、保持工作室内清洁卫生,离开检查室前,注意关闭门窗,检查并切断电源开关。
二、心电图室值班工作制度
一、实行24小时应诊制。
二、积极配合临床的危重症病人的抡救工作。
三、离开值班室要标明去向。
四、保持值班室卫生清洁, 每天下班前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及紫外线对诊室的消毒。
五、及时更换诊床被服。
三、心电图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必须按所规定的技术操作常规进行检查,严格遵守各种技术操作规程。
二、按质控要求进行各项检查工作,遇到问题应及时报告上级领导。
三、遇有疑问及时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处理。
四、在报告单发出前,应仔细核查,防止发生各种差错事故。
五、对各种检查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校正、保养、维修,实行专人使用,专人保管。
四、交接班制度
一、值班医师每日应与上班医师进行工作交接。
二、科室当班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当日特殊处理事项记入交班本,并做好交班工作。
三、值班医师负责心电图急诊以及特殊检查临时情况的处理,配合临床的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工作。
四、值班医师遇有疑难问题时,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
五、值班医师必须24小时应诊,保持电话通畅,接电话10分钟内必须到达科室。
六、每日晨会,值班医师将值班情况的重点向当日当班医师报告,并填写医师交班本。
五、心电图室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维修制度
一、各种检查仪器、设备,按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建立档案,定期检修、保养。
二、各级人员必须经过操作培训后上岗。
二、各种仪器设备需仔细校正有关数据后方可使用,按操作常规进行有程序的工作。
三、新购仪器、设备,经总务科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并报告上级领导。
六、登记仪器故障维修情况。
七、严格执行卫生清洁,消毒隔离制度。
六、心电图“危急值”报告制度
一、心电图检查发现危急值结果;
二、确认仪器设备录图正常;
三、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人员;
四、于危急值登记本上记录报告时间及临床科室接电话人员姓名;
五、进一步明确诊断后,书面报告送达临床科室。
七、心电图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不留长指甲。
(二)在接触患者前后,应彻底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三)医务人员诊疗操作时,在可能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口罩、帽子,在操作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四)仪器设备应每天清洁,如接触传染病患者后,接触部分应以酒精擦拭。
(五)设立检查区、清洁区。
(六)每周定期更换被服一至两次,并进行清洗、消毒。遇特殊病例按感染管理要求更换、清洗、消毒。
(七)医疗垃圾,依“医院废弃物处理规定”执行。
(八)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
(九)检查室的桌、椅、门、窗及地面每日检查结束用消毒液擦拭一次,用紫外线消毒30分钟。
八、心电图室报告审核制度
一、日常报告签发制度:日常报告均需要具有执业执业医师以上的医师进行审核签发。
二、遇疑难病例诊断,需经上级医师审核确定,后方可签发报告。
三、夜班的急诊报告可单独发出,遇疑难病例诊断需要留下患者的联系电话及地址,第二天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如有遗漏则联系患者收回原报告再发更正报告。
四、进修医师及见习医师无单独发报告的权限。
九、心电图室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一、建立医疗事故差错登记本,及时登记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的原因、经过、后果等,并用登记表一式两份,上报医务科及质检科各1份。如情况紧急、严重者除书面汇报外,需口头向院长报告。
二、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医务科,采取补救措施,以减轻和消除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影响,并按本制度第一项的规定逐级报告。
三、发生差错事故的各种有关记录及各种有关记录等应指定专人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四、发生差错、事故的当事人和科室应如实反映情况,按规定报告。差错事故责任者应在三日内提交书面检查材料。如隐瞒不报,事后被领导或他人发现时,则按情节及后果责任予以处理。
五、科主任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原因、性质、教训,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正和防范措施。
六、差错、事故的性质定级,按上级有关文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