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讲解复习过程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计算经过的时间4-人教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计算经过的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经过时间与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钟面,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2. 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如:上课、下课、放学等,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概念。
2. 学习新知(1)认识钟面,了解时、分、秒的概念。
展示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秒针的运行规律,理解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2)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经过时间与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运用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的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钟表,记录不同时间点的钟面情况,加深对时、分、秒的认识。
2. 设计一些计算经过时间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过时间与开始时刻、结束时刻之间的关系。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时间管理意识。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课后作业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提高了时间管理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关注的细节: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是核心内容,而如何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则是教学的关键。
苏版数学三年级下册4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1课时)教案与反思

4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材第53页例4、“试一试”)教学目标1.让学生利用24时记时法的相关知识和在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会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难点:理解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PPT,图片,钟表、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飞机票和一张从北京到石家庄的火车票。
(3)观察机票和火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二、学习新课1.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4。
(1)已知条件:动画剧场从14:00开始播放,16:00结束。
所求问题:《动画剧场》播放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引导解题思路:求从14:00到16:00经过了多长时间,用减法计算,列式为16-14。
(2)解题方法。
(方法一)数一数。
14:00和16:00都是24时记时法表示的,可以在钟面上数一数。
从14时数到16时,时针经过2大格,也就是2小时。
如图:(方法二)画一画。
画一个线段图,每段表示1小时,如图:从14时到16时在线段图上经过了2段,就是2小时,即《动画剧场》播放2小时。
(方法三)算一算。
还可以用减法计算。
用结束时间16时减去开始时间14时,即16-14=2(时),就可以求出《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是2小时。
(3)归纳:在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时,可以将两个时刻都用24时记时法表示,然后相减,所得的差即为经过的时间。
2.画图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
(1)已知条件:《智慧树》节目从8:10开始,8:40分结束。
所求问题:《智慧树》播放多长时间。
认识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案:认识时间——经过时间的计算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知道时间的单位有时、分。
2. 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时钟,计算出经过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教学内容:1. 时间的概念2. 时间的单位:时、分3. 计算经过的时间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入时间的概念,让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2. 介绍时间的单位:时、分,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二、观察与探究1.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时钟,引导他们认识时钟的构造。
2. 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了解时钟的指针如何表示时间。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
三、讲解与示范1. 讲解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强调要考虑时钟的指针位置。
2. 示范计算经过时间的过程,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计算。
四、练习与巩固1. 让学生进行计算经过时间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理解。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评价他们对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分享和总结,评价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时间,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提高他们对时间的认识。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在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3. 在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时钟,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给予个别指导。
在总结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提高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三年级数学下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 教学设计

5.一昼夜,时针走24圈。()
(三)解决问题。
1.王医生早上6时上班,下午2时下班,他工作了几个小时?
2.一列火车第一天8时从赣州开出,第二天11时到达北京。这列火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小时?
3.小明下午2时30分从扬州坐汽车出发,行驶了1小时10分到达泰兴,到泰兴时是几时几分?
11.一节课40分钟,8:15分上课,(:)下课。
12.小新上午7:30到校,10:40放学;下午1:30到校,4:40放学;他一天在校时间是()小时()分。
综合:
(二)判断。
1.15时是3时。()
2.火车上午10时开出,第二天早上6时到达,经过了20小时。()
3.今天的0时,就是昨天的24时。()
预设1:通过拨钟面得出的。
预设2:把2时40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4时40分,再用17时45分减去14时40分就是经过的时间(板书14时40分和17时45分)
3.师生共同总结:
①统一时间表示法。
②用图表示。
③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时间,只要到达时刻减去发车时刻,就是经过时间。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2)一天的营业时间=上午的营业时间+下午的营业时间
5.课本55页第7题
(1)分析数量关系: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进行时间
(2)155分怎么理解?(把155分改写成2时35分)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时刻:几时几分时间:几小时几分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预设:做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板书)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二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在自主探究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中,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钟面。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从情境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根据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预设: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教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板书: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二)自主探究,寻找策略1.学生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2.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汇报。
请各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
预设:(1)在钟面上通过拨针的方法,数出到奶奶家要坐9小时的火车。
(操作演示)(2)利用普通计时法分段计算。
先求出上午坐火车的时间,再加上下午坐火车的时间。
即:12-9=3(小时),3+6=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3)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
将下午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用结束的时刻减开始的时刻,就等于经过的时间。
下午6时是18︰00,18-9=9(小时)。
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出示“时间轴”进行演示。
教师应对策略: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时,学生中可能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能推算出坐火车经过的时间,教师都要给予肯定,最后再通过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完善和优化自己的推算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5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6.5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时间的概念,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 能够正确计算给定时间的经过时间。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 能够正确计算给定时间的经过时间。
教学难点1. 理解时间的概念。
2. 正确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计时器或时钟。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时间知识。
-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 新课讲解-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时间的概念和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3. 案例分析- 给学生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 练习巩固-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 通过计时器或时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题。
5.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 强调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 作业布置- 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注意讲解时间的概念,让学生正确理解时间的含义。
在练习巩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新课讲解”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关键,因此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
新课讲解计算经过时间是三年级下册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涉及到时间的概念和时间的加减运算。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简单的时间计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答:《动画剧场》播放2小时。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得出结论,老 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 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
参考答案 1.10时 16时 3时 23时 2.下午6时 晚上9时 早上6时 下午1时 3.2小时20分
我们上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还能帮我们解决 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新的知识。 (揭示课题)
板块二、探究新知 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 (1)出示例4,提出问题。 提问:这张预告表上的节目你喜欢吗?最喜欢哪一个节目?根据 你的观察,你觉得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会长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板块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第54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情境图, 提问:根据这个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这个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
应如何解答?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引导:先分别算出两个时段的时间,再把两段的时间相加,就是 每天借书的时间。 用减法算:13-12=1(时) 17-15=2(时) 1+2=3(时)
指名上台拨一拨,并让学生尝试画线段图表示。 提示:画线段图时只要画出经过的时间的开始和结束部分。 明确:从14:00到16:00经过的时间,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根据“结 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可算出播放时间。 16-14=2(时)
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 谈话:刚才我们计算了《动画剧场》播放的时间,现在我们再来算 一算《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出示教材第53页“试一试”问题) 仔细观察,《智慧树》从什么时刻开始播出,什么时刻结束?( 8:10播出,8:40结束)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三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7:10-7:30 起床.刷牙.洗脸;7:40-8:20 早锻炼;8:30-9:00 吃早饭;9:00-_:00 看书.做作业3.看了刚才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1)分组学习.(2) 集体交流.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9:00-_: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2)交流计算方法:_时-9时=2小时.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 出示线段图.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部分表示早锻炼的时间. 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2)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出明明早锻炼的时间吗?(7:40-8:40用了一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或者7:20-8:20用了1个小时,去掉多算的20分,就是40分.)(3)练习: 找出明明的一天中做哪些事情也用了几十分钟?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明明做这几件事情用了几十分钟吗?你是怎么算的?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1:图书室的借书时间. 你知道图书室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学生计算.(1)学生尝试练习,交流计算方法.(2)教师板书.2.想想做做2.(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3.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练习,全班交流.4.想想做做4.(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5.想想做做5.(1)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3)小结归纳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四.知识延伸,课外实践1.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2.看来我们已经了解了许多有关时间的知识,学会了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体会到了时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你还想知道有关时间的其他知识吗? 让学生阅读书上第55页〝你知道吗〞的内容.师:那你知道其他有关时间的知识吗?(学生提问) 其实这些有关时间的知识很多很多,小朋友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从课外书.电视上和网络中去搜集更多这方面的知识.3.布置作业.(1)收集有关时间的知识.(2)用24时记时法为自己设计一天的作息时间表.4.出示本课上课时间和下课时间,请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计算出这节课的时间.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板书:8时.8小时 )(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2)教师要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加以规范: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板书:钟面时间时 )而8小时,是从8:00开始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始到另一个时间结束,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_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_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较好? (实物投影反馈)板书:_-7=4(小时)_: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 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2.王师傅上午7:30上班,中午_:00吃饭,他上午工作了多少时间?(1)独立思考(2)全班交流,说说怎样计算:要求的是什么时间?(经过时间)还能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吗?你是怎么减的?教师借助0 24小时图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不同方法.7:30 10:30 3小时,再加30分钟,是3小时30分7:30 _:30 4小时,再减30分,是3小时30分教师重点介绍横式书写方法,先减分再减时,分不够减想时借1作60._:00(10:60)-7:30=3小时30分3.练一练:同学们下午1:00开始上课,下午4 :2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有多长时间?三.综合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示图,补充银行营业时间:上午8:30 下午5:00(1)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说说所标内容是什么意思?尝试练习(2)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每个商场的营业时间的?(3)比较得出结果师结:用普通记时法表示时,若两个时间都在上午或下午,就可以直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若两个时间,一个在上午,一个在下午,就要把下午的时间先化成24时记时法,再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四.总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要求经过时间只要怎样计算?该注意什么?(单位;下午时间转化成24时记时法;退1作60来计算)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范文三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24时记时法:出示节目预报:节目预报上午8时50分金色的童年上午9时30分儿童英语下午2时六一剧场下午4时美术星空下午4时40分七巧板晚上6时30分大风车晚上7时新闻联播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 同桌两人练习.出示节目预报表.二.新授: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出示:6:30 起床7:00 7:30 吃早饭7:30 8:00 做家务8:00 9:00 做作业9:00 _:00 到新华书店购书_:00 _:20 吃中饭_:20 _:40 饭后休息_:40 _:40 午睡_:40 _:00 在家休息片刻_:00 _:30 游泳馆游泳_:30 _:20 看电视┈┈2. 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1)整时整时2)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3)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整时的比较容易理解,只要用后面的时刻减前面的时刻,_-_=2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一样的,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几分不一样的,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计算可借助钟面图或借助线段图.有两种思路:例_:30 _:20 看电视(1)先算从_时30分到_时是30分,再算从_时到_时20分是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钟.(2)先算从_时30分到_时30分是1小时,_时30分与_时20分比,超过了10分,所以一共播放了60分-10分=50分.三.练习:1.节目预报表(1)回到复习的节目预报表(24时记时法)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看的节目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播放了多少时间? 交流汇总.2.书上53页想想做做第1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交流怎样想的.有两种思路:(1)分别算出上午和下午各有多长时间,再加起来._:00到_:30是1小时30分,_:40到_:00是1小时20分,合起来是2小时50分.(2)先算_:00到_:00是5小时,再从5上时中减去不借书的一段时间_:30到_:40是2小时10分,所以是2小时50分.四.小结:(略)板书设计: 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_-_ = 2 口答:播放了2小时.想:从_时30分到_时是30分,再过20分是_时20分一共播放了50分.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当然应当生动.有趣,课堂活跃,吸引学生的参与也是重要的.但这仅仅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一起看看。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计算经过的时间12-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计算经过的时间12-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经过的时间的含义,掌握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
教学重点:1. 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2. 运用经过的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2. 运用经过的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时钟模型或实物。
3. 学生用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让学生说一说时钟的组成部分。
2. 提问:你们知道时钟上的指针代表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钟上的长针代表分钟,短针代表小时。
二、新课讲解1. 讲解经过的时间的含义。
教师举例:小明早上8点开始做作业,10点完成作业,小明做作业经过了多长时间?讲解:从8点到10点,经过了2个小时,这2个小时就是小明做作业经过的时间。
2. 讲解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教师讲解:计算经过的时间,就是计算结束时间与开始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举例:小红下午3点开始画画,5点画完,小红画画经过了多长时间?计算:5点 - 3点 = 2小时,所以小红画画经过了2个小时。
3. 练习计算经过的时间。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1:小华早上7点开始跑步,8点结束,小华跑步经过了多长时间?练习题2:小明下午2点开始看书,4点30分看完,小明看书经过了多长时间?4. 讲解运用经过的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举例:妈妈从家出发去超市购物,购物时间为1小时,回到家的时间是下午3点,妈妈是什么时候出发的?计算:回到家的时间是下午3点,购物时间为1小时,所以妈妈出发的时间是下午3点 - 1小时 = 下午2点。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经过的时间的含义、计算经过的时间的方法、运用经过的时间解决实际问题。
2. 强调计算经过的时间时要细心,注意时间单位的转换。
四、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1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单元《年、月、日》的内容,经过时间的计算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84页例3的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数出经过的时间,还可以通过观察线段图来理解,为了让大多数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这两种方法,上节课我讲解了如何看钟面来解决本题,本节课我将讲授如何画图以及通过观察线段图来解决此题。
本节课学生兴趣高涨,学习积极性浓厚,我先讲解例题,后让学生自己练习一道相应试题,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反馈,学生的思维能充分发挥出来,对学习知识的帮助很大。
但是,一节课下来,问题还是有很多:1、讲解线段图时,我并没有讲解清楚、讲解透彻如何观察线段图算出经过时间,我看似教给学生了如何画、观察线段图,然而计算时还是走的老路——结束时间减开始时间。
这是由于我在课前自己就没有掌握如何观察线段图计算时间的精髓,今后我还需注意上课前一定要多研读教参、教材,把握不住的多向老教师请教。
2、教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太少。
我讲课的短处一直都是总喜欢自己讲解,总认为学生不能独立完成,虽然一直都在注意,尽量去改正可是一站在讲台上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今后为我应多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相信学生能够完成,课上也要多多展示学生的想法,抓住学生的生成并能利用好学生的生成。
在平时教学中应时刻清楚本节课将要培养学生哪一方面的能力,这样在课上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
《时间的计算》教学反思2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的时间的计算,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难,对于时间的计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容易接受,我在这节课上是这样设计的:我主要是用了教材上的例1和例2,在情境的设计上有所改动,例1通过去物资交流大会上游玩了两小时,让学生感受“经历时间”和时间段,同时引出1小时等于60分的进率关系,这是计算的基础。
教学例2时,学生出现了数学格子和列式计算的方法。
这是课前有所预设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经过时间的计算》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1.填一填。 1时=( )分 2.认一认,连一连。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分=( )秒
答案: 1.60 60 2.
【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为运用迁移新知识做好 铺垫。
板块二、探究新知 1、(1)出示:2小时=( )分 大家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多少?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 谁来说一说。 两个60为什么就是120?你是怎样算的? 预测:1、60+60=120 2、60*2=120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计算某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经过 的时间,目的是让他们了解计算经过的时间是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 ,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具体计算时,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法,通 过让学生相互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新知识。
8、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1秒的认识。 (1)体验5秒。学生活动,反馈。 (2)感受10秒。记录时间比较准确的学生交流自己的记录方法。 (3)游戏活动(争当合格小闹钟)10秒小闹钟,15秒小闹钟 学生活动,交流反馈活动感受,请“合格小闹钟”说说自己的记录方法 ,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4)活动小结
一、说教材
《经过时间的计算》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时、分、秒》 单元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学习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 认识,培养时间观念。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 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 意义。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心理、思维发展水平还不高,有一定的形象思维 能力,没有形成抽象思维的能力。之前他们已经认识了时针、分针。并会 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时间 单位之间的进率比较复杂.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他们对本节课 的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非常感兴趣,并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来。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 计算经过时间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4课时计算经过时间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能够运用公式计算经过时间。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经过时间的公式:经过时间 = 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2. 计算经过时间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公式中的时间单位及换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时钟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运行,回顾时间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讲解公式:经过时间 = 结束时间 - 开始时间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公式中的各个部分,明确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
(2)练习计算:给出若干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让学生进行计算,巩固公式。
(3)讨论时间单位及换算:引导学生了解时间单位有时、分、秒,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好准备。
3. 实践应用(1)情景模拟:创设实际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电影播放时间、做作业时间等。
(2)小组合作: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经过时间的重要性,以及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计算练习:布置一定数量的计算经过时间的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实际应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时间现象,如家庭作息时间、上学放学时间等,计算经过时间,并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实践应用”环节中的“情景模拟”。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经过时间方法的重要环节。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丨苏教版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教学设计经过时间主要是指以下几种情况:1小时以内的经过时间,从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从整时起到几时几分的经过时间。
至于其他一些稍复杂的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暂不涉及,可在最后引入让学生有感知的情况下做适当的自我突破。
利用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利用24时记时法的理解,以及相关的实际生活经验计算“动画剧场”和“智慧树”这两个节目播放的时间,探索计算经过时间的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的时间。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复习引入,巩固深化。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上午8时30分下午2时晚上8时中午12时下午5时晚上11时师:这些是什么记时法?怎样转成24时记时法?活动2【讲授】二、创设现实情境,探究计算方法。
整段时间的计算1.谈话:同学们,24时记时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有很多的用途,不信请看这一张电视节目预报表。
2.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
提问:这张节目预报表中,你会选择收看哪个节目?哪个节目播放的时间比较长?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要计算一下)3.讲述: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简单的时间计算,板书课题: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师:经过时间表示的是什么意思(一段时间)我们回过头来看动画剧场,求它的播放时间就是求它的经过时间。
要求经过时间,还要找到哪两个时间?(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板书出示: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动画剧场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播放,什么时间结束?如何计算动画剧场的播放的时间,也是这个节目的经过时间?学生上黑板排出数量关系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4.引导: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算,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用什么办法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既然和时间有关,老师就请来了钟面。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讲解

16:00-14:00= 2(:00小时) 16-14=2(小时)
答:《动画剧场》播放2小分0
答:《智慧树》播放30分钟。
第5页/共15页
13:00—12:00=1(小时) 17:00—15:00=2(小时)
1+2=3(小时) 答:每天的借书时间是3小时。
第12页/共15页
第13页/共15页
第14页/共1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5页/共15页
第6页/共15页
第7页/共15页
第8页/共15页
第9页/共15页
第10页/共15页
第11页/共15页
课作
1.基础题:《补充习题》45页第1~4题。 2.提高题:一列快车从甲车开往乙站, 在乙站停留10分钟后又从乙站开往甲站, 共用了3小时返回甲站,返回甲站的时间 是10:15,那么这列快车是什么时候从甲 站开出的?
第2页/共15页
在下面括号中填上“时”或“小时”。 1.小明上午7( 时 )到学校,小明做1( 小时 )作业。
2.妈妈每天早上8( 时)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
3.小华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6( 小时 )。
4.新华书店每天早上8( 时 )开始营业,下午6(时)停止 营业,一天营业10( 小时)。
第3页/共15页
《解决问题: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

亮亮晚上8时30分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30分起床,亮亮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并解决问题。
小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虽然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比如:亮亮睡觉这段时间,横跨了两天,而且还出现了不是整时的情况,但是同学们都能想办法去解决。通过以整时为标准,不够的就加上,多算的就减去这样的方法,顺利的解决了问题。
《解决问题: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与分析,理解经过时间的含义,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 在对比辨析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掌握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法对比辨析):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发现?通过刚才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在阅读与理解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解答,接下来,就需要回顾与反思我们刚才的研究过程。让我们把第一种方法也请回来,对比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对比观察,分析理解。
(三)研究(从非整时到非整时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经过时间”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年月日”中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
师:首先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看看这幅主题图,请你仔细观察,认真阅读,从图中你都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好了吗?
出示例3:小红坐火车去奶奶家当天能到达。火车9时出发,下午6时到站,小红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学生观察并回答。
二、新授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的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数学是学生的基础课程,其中"简单的时间计算"是一项重要的知识点。
正确掌握时间计算的方法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学习非常重要。
在教授小学三年级数学时,请按照以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定义和计时单位。
2.学生能够掌握24小时制的时间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掌握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二、教学重点1.如何理解时间的概念。
2.如何掌握时钟和手表的使用方法。
3.如何使用24小时制进行时间计算。
三、教学难点1.如何掌握时间的换算方法。
2.如何理解时间的时、分、秒的概念和关系。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和计时单位。
2.举实例法:通过实际操作时钟和手表,使学生能够掌握使用方法。
3.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时间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问题导入,让学生自己思考时间的定义和计时单位。
2.讲解:通过讲解时间的概念和计时单位,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时间。
3.实践:通过手表和时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掌握使用方法。
4.练习:通过练习计算时间,让学生熟练掌握时间计算方法。
六、教学评估通过教学考核,可以检测学生的时间计算水平。
可以采用口头考核和书面考核等形式,测试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和21小时制计算方法的掌握。
七、教学注意事项1.提供足够的实物让学生实践,如多种手表和时钟等。
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补救。
3.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于时间的兴趣和探索欲,让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是一项基础课程,掌握好时间计算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应该掌握好教学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更轻松愉快地掌握这项知识。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问,能宜接计算吗?
引导学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且接计算,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诚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
《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案
一、学也准答
1,r喀.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二、探究所知
K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将两个时刻都改写为24时计时法,两次时刻的差就是经过的时间。
敢学反思
今天是学习计算的单的经过时间,教材中安排了简单的未经过的时间的例题,••经过的时间”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指向,比如睡眠的时间、飞机飞行的时间、营业的时间等.玳废井不大,包括书上呈现的例题是通过在钟面上直接数,非常直观地得出结论,但在后面的练习中,就涉及用数学方法去斛决问甥,而不是单数格R如果教师在课堂中不能较好地渗透相关方法,学生解决这些问Sfi和处理相关遨组的时候.就有很大的困难.求经过的时间是比较简单的,就是要抓住”后一时间减前,时间”,但对于数学基础薄弱,缺乏实际经验的孩子们来说,有时候就凭直观的感觉,后一时间就是数值较大的那个时间.对于学生来说计算时间是他们的一个难点,掌握得jf∙不是很好,看来得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去理解r.的若学生认识和理解的深入.相信学生对于解决这样的问题会更有经验,在高年级的学习中或许可以找出更好的方法,让时间其IE深入学生的生活,也让学生能真正了解时间.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通用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时间计算》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道时间可以分钟面时间、经过时间两个方面,从而正确把握有关时间计算的概念。
2、正确计算一天之内的经过时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认识两种时间概念:1、我们学习了两种记时法,老师这儿有一句关于时间的话,来看一下:妈妈上午8时,上班一天工作8小时。
(板书:8时、8小时)(1)读一读,问:它们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请你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老师要在学生说的根底上加以标准:8时:它表示上午的一个时刻,那时我们正在上课,它还可以写成8:00;8小时:它指的是一段时间。
出示钟面(画一画)……指出:8时,是表示的某一时刻,用“时”来说,它是一个钟面时间。
(板书:钟面时间—时)而8小时,是从8:00开场数8个小时,到下午4时下班,这一段时间里经过了8个小时,它不是一个详细的时刻。
)(板书:经过时间—小时)(3)指板书说:时,一般是指钟面上的几时,它表示的是钟面时间;小时,它一般表示的是从某一个时间开场到另一个时间完毕,它是一个经过时间。
(用点●和箭头在钟面旁加以区分)2、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话,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10时睡觉;老师晚上睡10小时。
3、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一些钟面时间来简单地算经过时间。
二、教学经过时间的计算1、出示:老师今天早上7:00上班,一直到中午11时下班,上午要上班几小时?(1)出示题目:这里的早上7:00、中午11时是什么时间?问题求上午要上班几小时是什么时间?(2)学生计算。
(3)交流:用什么方法比拟好?(实物投影反应)板书:11-7=4(小时)11:00-7:00=4(小时)讨论:4的单位是时?还是小时?可以写成4:00吗,为什么?(4)结:像这样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后面的几时减前面的几时。
《经过时间的计算》教案设计

第五课时:经过时间的计算一、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
3、使学生养成惜时、守时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会区分“时刻”与“经过时间”这两个概念。
教学难点: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以下的时刻:上午8时、上午11时,下午3时、下午5时,晚上10时。
3、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5时、12时、16时、23时。
4、这节课,我们就要利用24时计时法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P53例3①引导观察,收集信息并交流。
②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③说说下午2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④、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小组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怎么求?⑤、全班交流,总结方法:用到达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就可以得出经过的时间了。
⑥、区分“时刻”与“经过时间”: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时”来表示,它是一个钟面时间。
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如题目中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3小时05分,爸爸每天工作了8小时。
⑦判断,仔细听老师说的题目,想一想:这是钟面时间还是经过时间?老师晚上9时睡觉;老师晚上睡9小时。
小练习:(1)电影《闪闪的红星》要放映________,电影院下午第一场是________开映。
(1小时40分钟;1点40分)(2)妈妈上午________上班,她一天工作________。
(8时;8小时)2、概括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下面是小明一天在校生活的时间安排:早上8:00 到校8:55——9:35 第一节课10:10——10:50 第二节课11:00——11:40 第三节课11:40——12:00 吃午饭12:00——13:00 午休下午3:40 放学晚上9:00 睡觉看了上面安排,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选择合适的问题进行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00-14:00= 2(:00小时) 16-14=2(小时) 答:《动画剧场》播放2小时。
8:40-8:10= 03:03分0
答:《智慧树》播放30分钟。
13:00—12:00=1(小时) 17:00—15:00=2(小时)
1+2=3(小时) 答:每天的借书时间是3小时。
课作
1.基础题:《补充习题》45页第1~4题。
2.提高题:一列快车从甲车开往乙站, 在乙站停留10分钟后又从乙站开往甲站, 共用了3小时返回甲站,返回甲站的时间 是10:15,那么这列快车是什么时候从甲 站开出的?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讲 解
在下面括号中填上“时”或“小时”。 1.小明上午7( 时 )到学校,小明做1( 小时 )作业。
2.妈妈每天早上8( 时)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
3.小华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6( 小时 )。
4.新华书店每天早上8( 时 )开始营业,下午6(时)停止 营业,一天营业10(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