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教程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动物精神
11、机智应变的猴子:工作的流程有时往往是一成不 变的,新人的优势在于不了解既有的做法,而能创造 出新的创意与点子。一味
地接受工作的交付,
只能学到工作方法
的皮毛,能思考应
变的人,才会学到
方法的精髓。
学习动物精神
12、善解人意的海豚:常常问自己:我是主管该怎么办才能有 助于更好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在工作上善解人意, 会减轻主管、共 事者的负担,也 让你更具人缘。
安迪·沃霍尔,手绘底色套印图像
四色套印
这是件丝网作品,利用丝网点状结构还原图像印制。点状结构还原图像,把 照片黑白层次转换成所有的点,依靠点的大小,疏密组织形体,1964年。
马赛克图像
图像裁剪组合(新闻照片、大小比例 错置,局部放大)
罗·劳森伯格作品《信号》采取叙事空间的重组的办法制作作品,1989年。
2 、曝光堵网:即曝光制图,也可以和前一种方法结合起来 使用。 3 、油画棒堵网,但刮颜料时不可太用力,因为油画棒粘附 力不强,还有就是用油画棒堵网极不容易清洗,在第二张 作品中可适当使用。
作业
1 、结课时每人交两张作业,作业尺寸不可小于4K,画心 尺寸不可小于A4.
2 、第一张作业可以自己随意找图片,图片不宜太难,颜色 五、六种即可。第二章作业需自己创作,不能在网上找图 片直接复制印刷。 3 、结课时按时交作业。
平面色彩
马蒂斯作品
实物痕迹
手绘痕迹
利用手绘菲林片法制作的版画,能够在菲林片上用各种工具画出各种效果。
图像在油画布上
手绘痕迹
日本一艺术家在做装置、观念作品时,利用丝网印技术把图像印制到石块上 的效果。图片来自《82年现代日本版画年鉴》
材料
网框、网布、粘网胶、感光胶(油)、上胶器、脱膜粉 (液)、丙烯颜料、刮板、水性浆、海绵、松节油、固定 夹、胶带、沥青、青漆、吹风机、墨铲、白卡纸(200g以 上)、一次性塑料杯子(调色用)、棉签、围裙。洗衣粉 或洗洁精。
1972年
丝网版画是在木制或铝合金制的框子上,像绷油画布一样, 绷上有细小网纹的布,依照形象所需,制作出渗透与不渗 透的部分,将油墨透过网布转印到纸张表面,网布多使用 化学纤维制作。丝网的特性是能够容易地将颜色印制的很 均匀,为版画更进一步扩展了可使用的材料。丝网作为商 业的印刷术,多运用于玻璃、金属、塑料、陶瓷、布料等 的工业印刷。
印刷中应注意问题(丙烯)
1、颜色一定要调均匀。
2 、根据自己所需画面颜色的透明度加水性浆,一般印刷不 必加太多水性浆,否则颜色会泛上来。第一层可适当多加, 越往上加得越少,最后一层可不加。 3 、刮网条与网布保持一定夹角,且须均匀用力刮。 4 、及时清洗网布,切勿堵网。用吹风机吹干网布或沥青时 主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吹破网布,待网布或沥青干透才 可印刷。 5 、条理要清晰。
印刷程序
选框—— (木框、铝合金) ——清洗网框(去掉残留的胶, 用砂纸打磨) ——预涂粘网胶(均匀,不要太厚) ——干 燥(要彻底) ——选网后绷网(220—250目) ——涂粘 网胶——待干(擦拭后修整) ——涂清漆(边框,待 干) ——涂感光胶(待干) ——曝光(待干)——冲网 (待干)——贴胶带——过稿——印刷——涂沥青——印 刷。
耐光性能强:
由于印刷墨层厚,可以把耐光性颜料、荧光颜料加入到印 墨中,使印刷品的图文永久保持光泽,不受气温和日光的 影响,甚至可在夜间发光(如手表里的刻度等)。
西班牙克里斯蒂娜·巴斯托·亚基拉木刻 作品,1994年。
法国十七工作室铜版照相制版作品, 1995年
哥伦比亚马达·托里斯铜版照相制版作 品,1994年
一般印刷只能在平面上进行,而丝网印刷不仅能在平面上 印刷,还能在特殊形状的成型物的凹凸面上进行印刷,并 且还可以印刷各种超大型广告画,幕布。因为它不受尺寸 的限制,所以丝网印刷方式就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广泛的实 用性。所用形状大的及特殊异性表面的都可以进行丝网印 刷。如:衣服、盘子、玻璃,陶瓷器皿等等。
目前在法国,意大利和日本较为流行丝网版画,在英国伦 敦,用丝网版画复制古典名画很盛行。有很多生产厂家和 艺术家共同创作这种高级艺术,但数量不多,油画的复制 很复杂,在国外有的用手工制作30-60块丝网版,然后直接 在画布上印刷,虽然工艺复杂,劳动量大,但复制效果甚 佳。
丝网印刷的特点
1、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也不 受尺寸的限制。
左:Juan Genoves 1969年 117×73cm 右:美国Mandrile Cecilia作品,2003
1.影像语言与绘画语言
菲利浦·皮尔斯坦因(Philip Pearlstein)表现照片所表现的非平 常的场景性
格哈特·里希特作品表现造照片式的作 品
辛迪·舍曼作品完全采取摄影手段
安迪、沃霍尔是20C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从1962年开始, 以肖像的写真为题材,用丝网印制在画布上,创作了一系 列组画包括《玛丽莲·梦露》在内的作品,其他的还有表现肯 尼迪、毛泽东等人的作品。呈现给观众的是不加任何主观 因素的作品,以《玛丽莲·梦露》为代表的世界名人肖像,是 沃霍尔最成功的作品,头像达一米左右,占据了整个画面, 利用丝网所特有的网点效果,造成了具有这种抽象感觉的 效果。尤其是《玛丽莲·梦露》这张作品,并没有运用多少梦 露真实的形象,而多是一些唇膏,假发,眼影等等虚假的 表面的元素,以体现梦露已失去了自己,成为大众神话了 的一种概念。
丝网印刷
丝网属于版画里的一个版种,在版画艺术的家族中,丝网 版画是最年轻、富有生命力的一个版种。它的问世和发展, 使版画语言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具有现代审美的特征。版 画分平(石版。Ps版)、凹(铜版)、凸(木版)、漏 (丝网版)四个版种。丝网版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 漏孔印刷术,可以说漏孔印刷是丝网版画的启蒙阶段。没 有漏孔印刷,也就没有现在的丝网印刷这个概念。最早大 约在20C初,也就是1915年,第一张感光网版在美国诞生, 这就推动了丝网版画的发展。丝网作为版画的版种概念, 最早出现在20C30年代,也是美国(英国在1957年出现了 专门的丝网工作室)。代表人物是安迪、沃霍尔。
曝光中应注意问题
1 、感光胶一定要充分干透方可进行曝光。
2 、感光时间根据画面所需和菲林片的状况来定,一般3分 钟左右。(20cm范围)最多不能超过5分钟。 3 、堵网的卡纸一定要与自己画面大小相符。
各种堵网方法
1 、最常用沥青,用松节油调和,浓淡可自己控制。还可以 用卫生纸或棉签反复擦拭以制造肌理效果。
目前丝网印刷技术所具有的开放性与实用性已被列入国内 外艺术院校的核心课程,特别是利用丝网技术表现当代艺 术观念。(丝网技术最早在中国出现是在秦汉时代,湖南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已有图绘衣料)。中国的丝网版 画是从20C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开始的,也就是从中国 改革开放以后开始的。中央美院在国内是第一个建立丝网 版画工作室的(1980年,张桂林)。目前丝网技法被广泛 地应用于实用美术,最广泛的是电子工业、陶瓷贴花工业、 纺织印染行业、近年来包括装潢、广告、招贴标牌等,也 大量采用丝网印刷。
3.丝网版画中运用影像语言的优势
玛丽莲·梦露照片与安迪·沃霍尔丝网版画作 品《玛丽莲梦露》比较,1962年。
具体作品类型
统一底色加影像造型
不同底色加影像造型
黑白图像重复
底色加图像重复
底色加不规则重复
套色图像重复
同一造型置换不用颜色的重复
图像重叠
图像加手绘
安迪·沃霍尔作品采取图像印制加手绘 完成,1975年。
吉尔伯特·乔治作品,采取叙事空间的 重组的办法制作作品。1992年。
图像主体平面处理,把具有明暗层次 的物体局部形体,处理成平面空间
安迪·沃霍尔作品利用图像主体平面处理印制完成,1970年。
水墨效果
利用沥青手工制版法,在油画布上印制出水墨的效果。
透明颜色互相叠加产生的新颜色
墨料中加入适当的透明剂,使颜色透明进行印制,颜色互相叠加产生了第三 种颜色,透明的程度随透明剂的多少、刮刀压力的大小而又不同的变化。透 明剂越少,刮刀ost作品
瑞德克尔(Michael Raedecker)
斯克莱伯尔(Dirk Skreber)作品 《它如此强悍地震撼我们》,2002年
2.丝网版画能使影像语言最大程度地 转化为绘画语言
a黑白图像印制:高度抽空色彩,把缤纷色彩的世界压缩为黑白图像或者是在底色上印 制黑白图像。纯黑白作品,画面采用照片感光制版,由于细节的损失,导致画面的痕 迹有重组照片之图,减少了不必要在画面中出现的元素。底色套印黑白图像,在一个 印了底色的画布上印制黑白图像,是改变了照片的整体颜色,使色彩简单化, b套色图像印制:对图像进行重复的不同色块的套色印制。玛丽莲·梦露作品中人像只 有头部与肩膀,她的眼睛、嘴唇、脸蛋在各种背景颜色的衬托下,成了重点。在安 迪·沃霍尔初期的23张不同着色的人像作品中,每张尺码不同、材料不同、结构不同, 可将影像重叠、缩小或者放大。金黄的头发、浅绿的眼睛和红色的嘴唇[13] 。若干年 后,安迪·沃霍尔“反转”(Reversals)技法,,把他在20世纪60年代最得意的作品,像 梦露像、花卉、蒙娜丽莎、电椅和毛泽东像,再用负片制成丝网印,使得画面出现较 多的黑色[14],形成两类不同的套色图像作品。 c与手绘的结合:图像印制加手绘,手绘底色套印图像,在油画布上手绘底色,底色可 以是平涂丝网,也以是不平涂的,带有手绘痕迹和不同色彩组成,再套印黑白图像, 使作品产生非本来图像的感觉。 d画面结构的重组:移位印制、重复的使用、主体的平面处理以及点状结构还原图像。 画面结构的重组,使同一形象反复的出现,加强了现场的视觉。重复使用黑白图像, 使图像重复出现在画布上,形成既有画面构成,又对图像进行了个人处理的视觉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