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规律与趋势
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规律与预测
![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规律与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a8faf4cf33687e21ae45a938.png)
安徽近6年(2010~2015)中考命题规律与趋势
命题预测
综观近6年安徽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情况,可总结如下特点:
1. 题型、题量及分值:以简答题为主,2014年出现了选择题,没有涉及填空题;每篇阅读材料设置4~5道小题;分值保持在17、18分。
2. 选文:文章材料均来自课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涉及人们普遍关注的学习、成长等方面。
3. 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的掌握及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能力。
包括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以及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概括;论证方法的特点及作用分析;句段在结构和表达上的作用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分析等。
开放性试题近6年没有涉及,有可能会成为命题的方向。
从近几年的安徽中考试题来看,2010、2012、2014年考查了议论文,表现为隔年考查一次且在偶数年考查。
因此,2016年考查议论文阅读的可能性较大,考生要重视这方面的复习及训练。
安徽省语文近几年中考分析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语文近几年中考分析及备考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df47ae30975f46527d3e175.png)
规劝违章行人 规劝同学 转述 选词语Biblioteka 写宣传语 分析材料说明理由 病句修改
仿写补写、续写
句式变换 长句变短句 应用文写作 写借条 写请 假条 总分 12
第二板块:阅读(55分)
一、现代文阅读(40分) 近年考题回顾:2009年现代文是一篇 散文和一篇说明文;2010年现代文是一篇 散文和一篇议论文;2011年现代文是一篇 散文和一篇说明文;2012年现代文是一篇 散文和一篇议论文;2013年现代文是一篇 说明文和一篇散文。 (一)叙述类 叙述类文章阅读三步曲: 第一步:阅读文章,整体感知;通读材料,思考并概括;基本 内容、主旨,大致脉络层次。 第二步:审明题干,明确出处,再找原文相关段落:明白出题 者考查的知识点及题型及答题技巧;选准段落,精读、分析、概括。 第三步:整体分析,全面作答,分点表述:结合主旨,抓住关 键词句,理清答题步骤,用术语分点做答。
涉及篇目 《三峡》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 谏》比较 《马说》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比 较 《鱼我所欲也》《过零丁洋》 比较
第三板块:作文 (55分) 作文在中考中有重要的意义:作文分占 试卷总分的40%(加卷面分),可以说是一 个得分大户,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山。要 提高作文成绩,只有加强训练,掌握方法, 熟能生巧,才能稳操胜券。 自2007年以来,安徽中考作文题目一直 是命题作文(含全命题和半命题两种形式), 历年命题不设审题障碍,内容上贴近社会、 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引导学生有悟 可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 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悟心理的 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等等。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中考语文一直保持其“以稳为主,稳中求 变”的命题原则,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体 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 特点,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 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安徽省中考的语文试卷分为三个基本板块: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外加卷面书 写,赋分值:35分+55分+55分+5分=150分。 09~11年题量为19题,12年减少1题,总题量18 题,13年再次恢复为总体量19题。能力考查层次 感强、难易适度,其中易、中、难题的比例约为6: 3 :1,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 的双重功能.
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规律与趋势
![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规律与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e6edfb183c4bb4cf6ecd147.png)
安徽近7年(2009~2015)中考命题规律与趋势
命题趋势
纵观近几年安徽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可总结如下特点:
1.题型、题量及分值:以简答题为主,偶有填空题出现,没有涉及选择题;每篇阅读材料设置4~5道小题;分值保持在15~18分。
2.选文:均选自课外文段,文章主题偏重于自然资源类、科普类和人文历史类,其他主题的文章涉及少。
这些文章均没有固定的出处。
3.考点:高频考点有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方法及作用、内容的理解与概括;2015重新考查了2009~2014年没考过的说明顺序,另外,考查频率较低的还有说明文的语言、拓展延伸等。
安徽省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呈现的趋势是:2007、2009、2011、2013、2015年都考查说明文,基本是隔一年考查一次且都在奇数年考查,由此预测2016年安徽中考对说明文阅读考查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忽视这方面的复习。
安徽省语文近几年中考分析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语文近几年中考分析及备考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493a88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1.png)
近几年来,安徽省的语文中考试题在题型设计、考查内容和命题风格上都有所变化。
以下是对这些变化的分析,并给出备考建议。
首先,安徽省语文中考试题的题型设计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词语的理解、语法知识的掌握和语篇的把握能力。
解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因此,备考时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其次,安徽省语文中考试题的考查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综合性。
题目中常涉及到学校生活、社会热点、科技发展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备考时要关注时事热点,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培养综合素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
同时,要注重积累常见词语和惯用表达,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此外,安徽省语文中考试题的命题风格更加注重考核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解答题的命题方式逐渐趋向开放性和拓展性,要求考生进行材料解读、文本分析、观点陈述等。
备考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多进行模拟演练,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备考安徽省语文中考需要注重以下几点:1.熟悉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
了解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常见考点和答题技巧,掌握写作和解答题的基本要求,如文书格式、标点符号等。
2.关注时事热点。
了解社会发展动态,积累相关的词汇和知识,以便在解答题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材料。
3.多进行模拟演练。
参加模拟考试和做历年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解题技巧,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4.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在解答问题时要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
总之,备考安徽省语文中考要综合考虑题型、内容和命题风格的变化,注重解题技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自主学习和积累,坚持不断提高,相信你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及复习设想
![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及复习设想](https://img.taocdn.com/s3/m/bff8d1c70b4e767f5bcfce82.png)
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及复习设想安徽黄山市黄山二中方金先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点内容,占试卷三分之一的分值,同时又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部分。
近两年来,为与新课改接轨,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现代文阅读考查变化最大,其中渗透了不少新课改的思想。
打破了原来三种文体并进,课内外结合的框架,突出能力的检测。
我们现在处在实行新课改,使用老教材的尴尬境地,中考现代文复习成了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分析近两年来安徽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思路,采取合理可行的复习方法,尤为必要。
一、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题型变化。
(一)、考查材料由课内外并存向课外转变,由语段向整篇文章转变,有增加阅读量的趋势。
以往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一篇或一段。
其中一则是课内语段,两则为课外材料。
文段篇幅一般都不长。
03年安徽省中考改变了这种形式,减少一个文段,两则材料全出自课外,阅读量有所加大,内容加深。
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强化综合能力的考查,强化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另外,从外省市试卷来看,以后有考查整篇文章的趋势,阅读量还要加大。
上海、武汉这几年的阅读题表现尤其突出。
对速读提出更高要求。
(二)、考查重点由侧重文体阅读转向文章整体理解体悟的检测,有淡化文体的趋势。
以往阅读题多为围绕文体知识解读语段,考查学生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能力。
如说明文考查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内容;议论文考查论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等内容。
去年安徽现代文阅读没有像以往那样偏重文体阅读,没有如“这段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论证方法)”或“这段的说明对象(论点)是什么”之类直接考查文体知识的题目。
而是将考查的视点较多地集中在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内容概括、信息提炼、语言品味、再造利用等方面,间接考查学生的文体知识运用能力。
侧重检测学生信息素养,加大了考查难度。
(三)、考查内容体现人文关怀,教育导向。
人文性和教育性是中考语文命题的重要原则之一。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特点及趋势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特点及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39153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4.png)
语文的基础
• 以核心素养为考查目标: 注重语文积累与实践 丰富知识,提升素养
2019年安徽卷·积累与运用
• 5.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 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
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 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 ③请你将【丙】处画线句改成祈使句,使它更有感染力和 号召力。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的“新3”
• 【三】(16分) •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如 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的“新1”
• 1. 默写 • (1)初中毕业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上,班长借用古诗词饱含深情地
表达心声。 • 亲,_____ ”(杜甫《望岳》)的豪情壮志,也要有 “______ ,______ ”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进取精神;敬爱 的老师,这些年,您“_______ ,_____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 难别亦难》)的无私奉献精神滋养了我们,求学路上,感恩有您!
2022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的“新2”
• 【活动参与我动员】小刚同学写了一段话,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节活动,请你帮他修改。 • 同学们,校园体育节即将拉开帷幕,【甲】对这场盛会,值得我们期待。体育,让我们的生命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一部分中考命题探究复习课件1
![安徽省中考语文第一部分中考命题探究复习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012e6f27a216147917112840.png)
2014年
4 ▲ ▲ ▲ ▲ 18 22 ▲ 55 ▲ ▲ 5
由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安徽卷的试题类型稳中有变,“变”具体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题型和内容方面来看,17年中考有以下几种新变化:一是诗句默 写考查了一道理解型默写试题;二是名著以选择题型来考查,打破了往 年填空独霸的局面;三是综合性学习首次考查对联知识点;四是第一次 将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作对比阅读。以上的变化正体现了“稳中有 变”的原则。“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板块(35分):约占全卷的23%, 在语文积累方面,运用语段考查分值为9分,占整套试卷总分的6%。语 音、汉字、词语是必查的考点。语段积累运用部分,对知识考查的变动 基本集中体现在第(4)小题。15年考查修辞手法,16年考查句子转换, 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7年考查修辞手法,此题2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一直是
“阅读”板块(55分):约占全卷的37%,15年是一篇记叙性散文(22 分) 和一篇说明文(18分)。16年是一篇记叙性散文(23分)和一篇议论文(17分)。 17年是一篇记叙性散文(21分)和一篇说明文(19分)。从中可以看出 记叙文阅读是安徽卷的重要考点,另外一篇阅读是议论文和说明文间隔 出现。文言文阅读15年考查的是单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年考 查的是对比阅读《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17年考查的是对比阅读 《陋室铭》与课外文言文《论语·子罕》,考查内容基本围绕考纲的四个 要求进行设计。 “写作”版块(55分):约占全卷总分的37%,2015、2016年是半命题 作文,2017年是命题作文。这两种命题形式是安徽中考作文的主要形式。
2015年
15 3 2 4 ▲ 2 10 4 4 ▲ ▲ ▲
年份 分值 考点
图文解析 评价概括 应用实践 记叙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规律与趋势 (2)
![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规律与趋势 (2)](https://img.taocdn.com/s3/m/556bbb71f90f76c660371a45.png)
安徽近6年(2010~2015)中考命题规律与趋势
命题预测
纵观历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记叙文阅读(尤其是散文)是必考的内容。
呈现出如下特点:
1. 题型、题量及分值:题型以简答题和填空题为主,2015、2014年涉及了选择题,这是自2005年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体现了安徽省中考稳中求变的特点;每篇阅读设置4~6道小题;分值保持在23~25分之间。
2. 选文:所选材料均来自课外,一般为文质兼美的名家经典,主题多为思考感悟、乡情、亲情、托物言志类等。
这些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脍炙人口,能够体现文化性和时代性,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内心世界。
考生通过阅读能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
3.考点:近几年,记叙文阅读试题重点考查了考生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筛选重要信息、理解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文章写作思路及技巧、理解文章内容和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等阅读能力。
设题上注重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全面的阅读素养,减少大而无当、完全没有限制的开放性试题。
4.位置:自2010年开始,改变了以往将记叙文阅读放在阅读部分第一大题的习惯,将第一大题换成了说明文或议论文。
将难度较大的记叙文放在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之后,这有利于缓解考生紧张的应试情绪,很好地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
而2014年,把散文阅读放在了阅读的第一大题,显而易见,散文阅读的难度有所降低。
2015年,散文阅读又回归到了第二大题的位置,相比之下,难度又有所上升。
预计2016年的记叙文阅读,选材会趋向于写景抒情类的文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语言的品析等题型仍将会是考查的重点。
安徽省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备战策略)
![安徽省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备战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c4e68a5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5.png)
安徽省近三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备战策略)近三年来,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一直以《语文课程标准》和历年《安徽省学业考试纲要》中的基本要求为依据,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试卷由“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和“写作”三大板块构成,全面考查了考生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题型以选择、填空和简答为主,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在试卷结构、考查知识点、题型和分值上,安徽省中考题趋于稳定,遵循“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
例如,2015年和2013年的“语文综合运用”均考查了图表转换;2013年的说明文阅读《西塘古镇》的选文内容一改以往的科普性质,考查了一篇介绍风景名胜的文章,让人眼前一亮。
但是,2015年的说明文阅读《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又回归科普性质的选材;又如2014年在“语文综合运用”中以现代诗歌作为载体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15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试题能力层级分布比例如下:识记(9.0%)、理解(19.3%)、分析综合(22.8%)、表达应用(46.2%)和欣赏评价(2.7%)。
从中可以看出,试题涵盖了不同的能力层级,充分考查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卷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应用能力。
备考时,学生应注重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要求语文试题分布为“识记”约占10%,“理解”约占20%,“分析综合”约占25%,“表达应用”约占40%,“欣赏评价”约占5%。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5年考题分布大致符合《考纲》要求,但是命题组更偏向于从表达应用这方面来命题。
试卷总体上呈现以下特点:试题难易适度,切合学生实际。
安徽近几年中考命题规律和趋势
![安徽近几年中考命题规律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03ad37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0.png)
安徽近几年中考命题规律和趋势
根据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情况,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安徽中考的命题规律和趋势:
1. 题型多样化:安徽中考的命题中,题型非常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
这样的多样化设计有助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
2. 知识内容广泛:安徽中考的命题涉及的知识内容广泛,覆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多个学科。
这要求学生在备考时要进行全面的知识积累和复习。
3. 综合能力考察:安徽中考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等。
因此,在备考时,学生需要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紧跟教材要求:安徽中考的命题紧跟教材要求,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因此,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做到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5. 强调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安徽中考的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
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培养解题思维方法和提高解题技巧,例如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安徽中考的命题规律和趋势在于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察,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
学生在备考时,除了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a623fdc482fb4daa48d4b32.png)
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安徽省近五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及备考建议篇一:关于2021年安徽中考语文试卷分析安徽省中考语文一直保持其“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原那么,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表达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突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根底和应用能力,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2021年的安徽语文中考试题依旧表达了这个问题特点。
语文试卷分为三个根本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写作,外加卷面书写,赋分值:35分+55分+55分+5分=150分。
08~11年题量为19题,12年减少1题,总题量18题。
今年又恢复到19个题目。
能力考查层次感强、难易适度,较好地兼顾了学业水平测试与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
第一板块: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一〕古诗文默写:范围:?课程标准?的规定,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
依据:安徽省?2021年考试纲要?第一局部?语文积累?的第7条指出:“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第1题默写古诗文的上句和下句,形式依旧是8选6,估计这种结构将在今后的假设干年里会一直维持稳定;默写局部的第〔2〕小题同去年比有了一点点变化,那就是由过去的默写一首整诗变成默写诗的一个局部。
所有的题目均出自考纲规定的50篇古诗文。
2007年以前,安徽中考的默写的第〔2〕小题一直是理解性默写,这种题型也是许多兄弟省市常考的题型,2021年会不会回归,我认为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语文积累范围: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词义、句式的理解和掌握,自08年以来,历年题型大致稳定,今年也不例外,选出来出题的文段根本上是一小段美文或哲理小思。
预计2021年此局部的形式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需熟练使用?新华字典?,多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的识记与差异、修辞、句式的变换、近义词的辨析,诗歌鉴赏题可能要涉及到一些,句式变换也不容无视。
从阅卷角度谈安徽省中考语文复习策略(课件36张)
![从阅卷角度谈安徽省中考语文复习策略(课件36张)](https://img.taocdn.com/s3/m/a0d7f26633d4b14e84246816.png)
从阅卷角度谈中考语文复习策略
一、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的特点及考情分析
风格——“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原则。 大格局照旧,小枝节变化,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精神, 突出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 和应用能力,有明确的导向功能。
安徽省中考的命题规律与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综合第一部分的答题情况来看
2019年失分最多的题目为名著阅读题中“保尔的悲剧与心声 ”和 “律诗填字”两题的。这也启迪我们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 中,要更加重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真正的阅读名著,赏析古代 文学作品,不要怀着侥幸心理靠猜题、背诵来应付考试。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是实践性 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 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 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知识,让语文融入生活,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另外养成仔细审题的好 习惯也非常重要。
学生的答题情况
1. 背诵不过关。 表现最突出的两句是秋瑾《满江红》“俗子胸襟谁识
我,英雄末路当磨难”和《论语》中“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一句是九年级下册新增篇目,一句是七年级 上册经典名句。学生训练不足,考试时想不起来。“庭 下如积水空明”一句也有不少学生写不出来,或是将“ 庭下”写成“庭中”,所以古文的背诵还需加强。
2.书写不规范。
不少学生写字时随意添减笔画,如“不畏浮云遮望眼” 中的“畏”字,多写“一撇”;“俗子胸襟谁识我”中的“ 襟”写成“礻”字旁造成失分;一些学生书写过程中经常出 现连笔,笔画不清楚,如:“浮”,三点水的偏旁因连笔而 与言字旁相似,形成错字失分。这些错误说明学生平时书写 不仔细,不注意细节。
安徽中考语文近十年文言文规律总结
![安徽中考语文近十年文言文规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2cb796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f0.png)
安徽中考语文近十年文言文规律总结
摘要:
一、前言
二、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考试的规律和特点
三、近十年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题型分析
四、如何应对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考试
五、结论
正文:
一、前言
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根据所提供的文本,我将为您总结近十年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的规律。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应对此类考试。
二、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考试的规律和特点
根据对近十年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和特点:
1.考查内容以课内文言文为主,课外文言文为辅。
2.重视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
3.注重考查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4.题型多样,有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等。
三、近十年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题型分析
1.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文章内容的
理解。
2.填空题:主要考查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以及对句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分析。
四、如何应对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考试
1.扎实掌握课内文言文,特别是重点篇目。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现象。
3.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大意。
4.熟悉各类题型,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
五、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安徽中考语文文言文考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点。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特色与复习对策
![2023年安徽省中考语文命题特色与复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01d7b5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2.png)
《己亥杂诗》2012、2017、2020 《泊秦淮》2015 《使至塞上》2015 《钱塘湖春行》2013、2020 《饮酒》2011、2012、2014 《春望》2014、2018 《雁门太守行》2014(不在2019年考纲) 《赤壁》2012 《木兰辞》2021 《黄鹤楼》2021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2013、2017 《关雎》2011、201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016、2019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11、2017 《行路难》2017、201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015 《水调歌头》2014、2016、2020 《无题》2016 、2022
(四)命题规律
1.唐诗和宋词(或宋诗)每年必考。 2.总分不变,均为10分。 3.难度、灵活度增加: (1)2012年~2017年均有选择性,2018年开始没有选填, 只有必填项。 (2)2012年~2017年考题均为机械性默写,2018年开始出 现了理解性默写。 (3)理解性默写所占的分值由2018年的4分调整为2019年、 2020、2021年的6分,2022年的10分(情境加主题型),比 重逐渐增加,乃至全覆盖,首次出现了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 词,体现了学段衔接的特点。 4.考过的还可能再考。
链接真题 1.默写。(10分)
(1)初中毕业前的最后一节班会课上,班长借用古诗词饱含深情地表达
心声。
创设情境
亲爱的同学们,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展望未来,我们既要有“______,
_____ ”(杜甫《望岳》)的豪情壮志,也要有“______,______ ”(
王之涣《登鹳雀楼》)的进取精神;敬爱的老师,这些年,您
(二)已考篇目(十年)
古诗词:
《观沧海》2013、2018、202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015、2021 《次北固山下》2014、2016 《天净沙.秋思》2013、2016 《夜雨寄北》2014、2018 《望岳》2012、2015、2019 、2022 《登飞来峰》2019 《游山西村》2013、2017(前四句)
安徽省语文近几年中考分析及备考建议
![安徽省语文近几年中考分析及备考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814a42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c.png)
近几年来,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的趋势和特点发生了一些变化。
备考语文考试需要学生充分了解这些变化,掌握相关考点和方法,制定合理的备考策略。
首先,在语言运用方面,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近年来,语文试题中的阅读理解和写作部分涉及的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生活化,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通过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进行创作和表达。
因此,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平时的语感培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写作文、多听讲座等方式,积累语言材料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在阅读理解方面,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去几年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部分的内容呈现了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
考查范围包括文言文、实用文、文学作品等,题型也涉及到了推理判断、归纳概括等要求学生运用思维进行分析和理解。
备考时,学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可以通过阅读各类文章,如报纸、杂志、名著等,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
再次,在写作方面,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近几年的语文试题中,写作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涉及的题材也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知识进行论述。
备考时,学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可以通过多读书、多看新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方式,拓宽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最后,在考点把握和题型训练方面,备考语文考试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并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根据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题分析,考点主要涉及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等方面。
备考时,学生可以通过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了解考点的命题规律和题目的要求,熟悉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
同时,备考过程中还要注意积累一些常用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以便在考试中能够灵活运用。
综上所述,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近年来在语言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等方面的考查趋势发生了一些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近7年(2009~2015)中考命题规律与趋势
命题预测
通过对安徽近7年中考语文综合运用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
(1)分值及题量:总分值仍为12分,题量上2014年变为4小题(2007、2008年也为4小题),其余年份均为3小题。
(2)考点分布:①口语交际。
如2010年考查了语言的得体,2011、2013、2015年分别考查了规劝的技巧,2014年考查了鼓励同学。
②补写。
2010、2014年为根据要求仿写,2011、2012年分别为补写末尾句、过渡句。
③语段式病句修改。
涉及的病句类型主要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等。
④应用文。
2011、2012年连续考了写请假条、借条。
这些考点都是常考考点,不过设题形式每年都有变化,继2014年出现变化后,2015年仍然有小的调整,保留了出现频率较高的“口语交际”“语段式病句修改”题型,新增了图文转述(根据示意图指路)题型。
而2011、2012年出现的应用文没有考到。
这一系列的不变题型和变化题型,都提示着老师和学生在日常学习、练习和复习中,既要注重传统试题,又要涉猎新的试题类型,形成开放性思维。
(3)活动主题:从2009年到2015年所出现的主题,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2015年的根据示意图指路、2014年诗歌材料的出现是一大亮点,从近几年看,题目设置的情境或活动注重考查考生从语文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及材料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紧扣时代脉搏,语文味浓厚。
基于以上分析,预计2016年安徽中考在语文综合运用的考查中,口语交际、语言运用和补写仿写题型出现的可能性很大,此外,病句修改、应用文题型也有极大可能出现。
因为近几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所有出现题型均在考纲范围之内。
总之,不管出现什么类型的试题或是主题材料,只要做到平时多积累,勤加练习,掌握答题技巧,就能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