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第一轮限时复习训练
2019届高考生物第一轮总复习限时训练题5
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B·生物过关检测卷(六)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B·生物过关检测卷(六)(必修3:第29讲~第31讲)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如图①~④是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A 侧表示红细胞外侧,B侧表示红细胞内侧。
按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2.选用甲、乙两种植物进行行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测定两种植物在不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O2释放量(mL),实验结果如下表。
A.在阳光不充足的地区,甲植物与乙植物相比,光照强度最可能限制甲植物的正常生长B.在100W、CO2浓度为0.03%条件下,提高光照强度能提高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C.光照强度由300W逐渐增大至400W,甲植物CO2吸收量可能保持相对稳定D.光照强度由300W逐渐增大至400W,乙植物O2释放量保持相对稳定3.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
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A.感受器B.传入神经和效应器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D.效应器4.有三只生存状况一致的小狗,分别对于它们切除下丘脑、甲状腺、垂体,然后测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甲、乙、丙三只小狗别切除的器官分别是A.垂体、下丘脑、甲状腺B.垂体、甲状腺、下丘脑C.甲状腺、垂体、下丘脑D.下丘脑、垂体、甲状腺5.下图表示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Ⅰ、细胞Ⅱ和细胞Ⅲ均能识别抗原B.图中细胞Ⅰ、细胞Ⅱ、细胞Ⅲ代表的分别是B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C.免疫过程⑥比⑦要慢,免疫效应⑥比⑦要强D.图中的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和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流入该蜣螂种群的能量约占大象所同化能量的1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7.科学工作者在某地观察、记录了四种野生动物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h),如表所示。
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提分训练精品教育.doc
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提分训练【】回望高三复习历程,小编不得不说其中的第一轮复习极其重要,它将涵盖所有的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会,下面是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提分训练欢迎大家参考!
1.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重视主干知识。
考生应以教材主干知识为线索,依照《考试大纲》把课本中的知识框架整理清楚,对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梳理、归纳、挖掘出隐含于其中的规律、原理,主动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及时查漏补缺。
2.选做真题,提高应试答题技巧。
选做生物真题有利于考生熟悉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式,掌握命题趋势,检测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冲刺。
3.强化记忆、强调规范化答题。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要注意增加得分点,减少失分点。
一定要澄清概念,记牢重要结论,注意规范答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合理安排考试时间,遵循选修题优先原则,提高解题能力。
4.调整状态,加强应试心理锻炼。
以正常的心态面对高考,克服紧张、畏惧、消沉等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总结:以上就是2019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提分训练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
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选习练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人教生物2019高考一轮选习练题(1)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屮线粒体内膜两侧形成一定氢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儿乎没有差异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解析】选D。
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只能通过主动运输实现,A错误;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的功能各不相同,所含的蛋白质种类也不同,B错误;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附着多种色素,参与能量转化的过程,D正确。
2、如图1为适宜温度下小球藻@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2表示将小球藻放在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容器内C02浓度的变化情况。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图1CO2浓度-------------- -----------------------TFffiil° 2 4 6 8 10 12时间的图2A.图1中光照强度为8时叶绿体产生02的最大速率为8B.图1屮光照强度为2时,小球藻细胞内叶绿体产生的02全部被线粒体消耗C.若图2实验中有两个小时处于黑暗中,则没有光照的时间段应是2〜4 hD.图2实验过程中,4〜6 h的平均光照强度小于8〜10 h的平均光照强度【解析】选八。
图1中光照强度为8时叶绿体释放02的最大速率为&呼吸速率为2,则叶绿体产生02的最大速率为10, A错误;图1中光照强度为2时,氧气释放速率为0,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则小球藻细胞内叶绿体产生的02全部被线粒体消耗,B止确;若图2实验中有两个小时处于黑暗中,则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密闭容器内CO?浓度上升,对应的时间段是2〜4 h,C正确;图2实验在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呼吸速率一定,4〜6 h CO2浓度较髙,8〜10 h CO2 浓度较低,且都保持CO2浓度不变,说明4〜6 h平均光照强度应小于8〜10 h的平均光照强度,D正确。
2019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专项升格集训八共11页文档
专项升格集训八——几种育种方法的实践应用理解能力1.(2019·广东)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解析:本题考查几种常见的育种方法。
因题中交代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欲改良其品种,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定向导入该种抗性基因以改变其性状;也可以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将该水稻品种与另一有该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杂交,使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或者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诱导该水稻品种发生基因突变,生产该抗病基因。
答案:B2.(2019·江苏)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多选)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解析: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
利用人工诱发基因突变的方法可以提高基因突变率,A项对;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的结果不能产生新的基因,能够形成新的基因型,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D项错误;当四倍体植物与二倍体植物杂交就能形成含三个染色体组的受精卵,由这样的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就是三倍体,C项错误。
答案:BCD3.在红粒高秆的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A.自交(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解析:小麦一般无法用人工嫁接方法,白粒矮秆性状已出现,不需要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技术要求高,而小麦的杂交操作简单,并且可以在两三年内获得大量麦种。
答案:A4.(2019·山东潍坊一模)在试验田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抗旱、抗盐的玉米,设想利用该植株尽快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盐水稻品种,用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应有() ①诱变育种②单倍体育种③转基因技术④组织培养技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抗旱、抗盐基因存在于玉米中,要想让水稻具备抗旱、抗盐性状,必须借助于转基因技术和组织培养技术,运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尽快实现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盐水稻品种的目的。
2019高考生物一轮练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好人教生物 2019 高考一轮练习题( 1)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 ·辽宁抚顺一模] 现有无标签的四种样品各一瓶: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某同学用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将它们正确判定出来了,其实验步骤和结果见下表:依据上述实验结果,以下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A. 1 葡萄糖、 2 淀粉酶、 3 淀粉、 4 稀蛋清B. 1 淀粉、 2 淀粉酶、 3 葡萄糖、 4 稀蛋清C. 1 葡萄糖、 2 稀蛋清、 3 淀粉、 4 淀粉酶D. 1 淀粉、 2 稀蛋清、 3 淀粉酶、 4 葡萄糖答案: B分析: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响,因此 2 号和 4 号样品是蛋白质,即稀蛋清或淀粉酶;能与斐林试剂反响生成砖红色积淀的是复原糖,因此 3 号样品是葡萄糖,则 1 号样品是淀粉;淀粉可被淀粉酶分解生成复原糖,复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响产生砖红色积淀,取 1 号样品 ( 淀粉 ) 与 2 号样品混淆,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出现砖红色,因此2号样品为淀粉酶,则 4 号样品为稀蛋清, B 正确。
2、[2018 ·福建龙岩质检] 以下对于蛋白质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间的信息沟通大多与细胞膜蛋白有关B.由蛋白质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等生命活动亲密有关C.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往常需要另一些蛋白质的参加D.细胞膜的功能特征与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与其基本骨架的流动性没关答案: D分析:细胞间的信息沟通大多依靠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 A 正确;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构造,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变换、信息传达等生命活动亲密有关, B 正确;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往常需要一些酶的催化,而大部分酶的化学实质是蛋白质, C 正确;细胞膜的功能特征与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与其基本骨架的流动性也有关, D 错误。
3、[2018 ·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二诊] 以下细胞构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可以产生CO2的是 ()A.肝细胞的线粒体基质B.乳酸杆菌的细胞质基质C.酵母菌的线粒体基质D.水稻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答案: B分析:人体肝细胞和酵母菌的线粒体基质内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将丙酮酸和水完全分解成CO2和 [H] ,A、C不切合题意;乳酸杆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 B 切合题意;水稻根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内能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D 不切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时训练提升考能(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2018·洛阳统考)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突变为A基因B.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与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无关C.Ti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D.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错误;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的,B正确;质粒的DNA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的DNA上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D错误。
答案 B2.(2018·河北衡水中学调研)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普通二倍体西瓜培育出四倍体西瓜,再用普通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B.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C.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产生新的基因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均有可能发生解析四倍体植株上所结西瓜应有子,其种子胚含3个染色体组;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涉及基因重组,也未产生新基因,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不涉及基因重组。
答案 B3.如图表示染色体联会配对出现异常的情况,其中的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缺失B.乙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增加C.丙图所示细胞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dc+bef的配子D.丁图表明该细胞中的染色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解析甲、乙两图中正常染色体片段为abcdef,甲图中一条染色体增加了de片段,乙图中一条染色缺失了de片段。
丙图中bcd所在片段发生了位置的颠倒(倒位),c和c+所在片段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就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dc+bef的配子。
丁图可能是非同源染色体的某些区段发生了易位,而不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答案 C4.(2018·江苏扬州期中)下列关于生物育种技术操作合理的是()A.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能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B.年年栽种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一定是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C.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马铃薯、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解析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诱变育种不能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所以用红外线照射青霉菌不一定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A 错误;由于杂合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年年栽种年年制种推广的杂交水稻中含有杂合体,B错误;单倍体植株不育,不产生种子,所以单倍体育种时需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C错误;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繁殖属于无性繁殖,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与亲本相同,所以马铃薯、红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的作物只要杂交后代出现所需性状即可留种,D正确。
答案 D5.(2018·中原名校联考)利用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水稻作为亲本培育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操作最简便的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B.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该新品种C.诱变育种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D.若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AAAAbbbb个体,和该新品种存在生殖隔离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种育种方法的特点。
操作最简便的是杂交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的是单倍体育种,A正确。
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获得单倍体,需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该新品种,B错误。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以不能定向获得该新品种,C正确。
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的AAAAbbbb个体和二倍体AAbb杂交产生的后代为三倍体,由于三倍体不育,故两个亲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
答案 B6.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组和B组都利用杂交的方法,目的是一致的B.A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Ⅰ可以用于生产的占1/3C.B组F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Ⅱ可以直接用于生产D.C组育种过程中,必须用γ射线处理大量的高秆抗病植株,才有可能获得矮秆抗病植株解析 A 组为杂交育种,B 组为单倍体育种,C 组为诱变育种,育种过程中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必须是纯合子,在杂交育种过程中F 2矮秆抗病植株有两种基因型,其中纯合子只占13,杂合子占23。
B组F 2中的矮秆抗病植株Ⅱ是单倍体,需经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
答案 C7.(2018·福建泉州三联考,33)假设A 、b 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AABB 、aabb 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 ,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品种AABB 、aabb 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将多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生物体上B.与①②③过程的育种方法相比,⑤⑥过程的优势是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图中A_bb 的类型经过过程③,子代中AAbb 与aabb 的数量比是3∶1D.④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析④过程在完成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除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外还需DNA连接酶,D错误。
答案 D二、非选择题8.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科学家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
如图表示一些育种途径,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途径称之为杂交育种,所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除了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合子,也可利用植物的________提高产量。
(2)最常用的试剂M是________,该试剂能让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途径相对于①途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__。
(3)可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是________途径,经③途径所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___。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为杂交育种,②为单倍体育种,③为多倍体育种,④为基因工程育种。
(1)杂交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经常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得到作物的某种特定基因的杂交组合,利用其杂种优势提高产量,如杂交水稻、杂交番茄等。
(2)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将单倍体幼苗进行染色体组加倍,常用试剂为秋水仙素,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阻碍已经进行染色体复制的细胞进行正常分裂。
单倍体育种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在图中的几种育种方法中只有基因工程育种能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③途径为多倍体育种,导致细胞内染色体组加倍,即基因型变为AAaaBBbb。
答案(1)基因重组杂种优势(2)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3)④AAaaBBbb9.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发现甲、乙两类矮生突变体(如图所示),矮化植株无A基因,矮化程度与a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
丙为花粉不育突变体,含b基因的花粉败育。
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丙均为纯合子):(1)甲类变异属于________,乙类变异是在甲类变异的基础上,染色体的结构发生了________。
(2)乙减数分裂产生________种花粉,在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________个a基因。
(3)甲的自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乙的自交后代中(各类型配子和植株的成活率相同),F1有________种矮化类型,F2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________。
(4)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是否和a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丙(♀)与甲(♂)杂交得F1。
再以F1作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与甲回交。
①若F 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基因b 、a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②若F 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基因b 、a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1)依题意,在某严格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中,出现的矮化植株无A 基因,矮生突变体甲的基因型为aa ,据此可判断矮生突变体甲的出现是由于A 基因突变成a 基因所致;分析题图可知,矮生突变体乙的出现,是由于甲的1条染色体上a 基因所在的片段移接到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此类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
(2)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产生了不含a 基因和含2个a 基因的2种花粉。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由于染色体的复制,由原来含2个a 基因变成了含4个a 基因,所以在分裂前期,一个四分体中最多带有4个a 基因。
(3)设用a -表示不含a 基因,则乙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 -aa 。
结合对(2)的分析可知,乙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2种:a -、aa ,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
乙自交,F 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 -a -∶a -aa ∶aaaa =1∶2∶1,已知矮化程度与a 基因的数量呈正相关,所以F 1有3种矮化类型。
在F 1中,14a -a -自交后代均为14a -a -;14aaaa 自交后代均为14aaaa ,因为基因型为aaaa 的个体只产生一种基因型为aa 的配子;12a -aa 自交后代为12×14a -a -,12×12a -aa ,12×14aaaa ;所以F 2植株矮化程度由低到高,数量比为⎝ ⎛⎭⎪⎫14+12×14a -a -∶⎝ ⎛⎭⎪⎫12×12a -aa ∶(14+12×14)aaaa =3∶2∶3。
(4)依题意可知,丙的基因型为AAbb ,甲的基因型为aaBB 。
为鉴定丙的花粉败育基因b 是否和a 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让丙(♀)与甲(♂)杂交所得F 1的基因型为AaBb 。
因为含b 基因的花粉败育,而甲不含b 基因,所以为了能达到实验目的,再以F 1作父本与甲回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①如果基因b 、a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则F 1产生的可育配子的基因型为aB ,甲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 ,F 2的基因型均为aaBB ,全都表现为矮化。
②如果基因b 、a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F 1产生的可育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B ∶aB =1∶1,甲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B ,则F 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AaBB)∶矮化(aaBB)=1∶1。
答案 (1)基因突变 重复 (2)2 4 (3)3 3∶2∶3(4)父本 ①全为矮化 ②正常∶矮化=1∶110.棉纤维白色(B)和红色(b)是一对相对性状,育种专家发现深红棉(棉纤维深红色)的基因型为bb ,其单倍体植株为粉红棉(棉纤维粉红色),粉红棉深受消费者青睐,但单倍体植株棉纤维少,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