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

第5课时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激素调节的过程课标要求 1.说出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由内分泌腺组成,包括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腺和性腺等多种腺体,它们分泌的各类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2.举例说明激素通过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等机制维持机体的稳态,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和血糖平衡的调节等。

考点一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促胰液素的发现(1)沃泰默实验①沃泰默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②实验步骤③实验现象:胰腺能够分泌胰液的是A组、C组;不能分泌胰液的是B组。

④实验结论: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胰液的分泌受神经调节。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①实验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②实验验证过程③实验结论:胰液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调节。

选择性必修1 P45“思考·讨论”: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过程中加入砂子的目的是使小肠黏膜研磨更充分。

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3.激素研究的实例 (1)胰岛素的发现①实验者:加拿大的班廷和贝斯特。

②实验过程③进一步实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④实验结论:胰腺中的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

(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 ①实验过程公鸡――――→摘除睾丸雄性性征消失――――→移植睾丸雄性性征恢复 ②实验结论:动物睾丸分泌睾酮,维持雄性性征。

选择性必修1 P 47“讨论4”:在研究激素的方法中,常用到“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

(1)“加法原理”: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2)“减法原理”:如用摘除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功能,用阉割(摘除性腺)法研究性激素的功能等。

4.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内分泌腺:由内分泌细胞聚集在一起构成。

人教版高三一轮生物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三一轮生物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三一轮生物教案模板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生物过程和相关实验方法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解、实验和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中的重要概念和生物过程,掌握相关实验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弱,一些实验方法和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话题)通过引入一些生物现象或问题,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热情,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

2. 学习和探究(导则:观察、实验、讨论)2.1 知识点讲解通过讲解授课,向学生介绍本课要学习的概念、过程和实验等,引导学生从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

2.2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感受生物过程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并记录实验数据。

2.3 讨论和总结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实验规律和生物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 拓展与应用通过拓展学习和应用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归纳与总结通过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1. 教材2. 实验器材、实验材料等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讨论和解答问题等,评估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将重点概念、过程、实验结果等进行归纳和整理,编写板书内容。

七、教后反思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总结教学经验,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础题型突破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础题型突破

第5课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础题型突破课标要求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题型一已知亲代推配子及子代(正向推断法)基本模型1.思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解为若干分离定律分别分析,再运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拆分组合法)。

2.方法题型分类示例解题规律种类问题配子类型(配子种类数)AaBbCCDd产生配子种类数为8(种)(即:2×2×1×2=8)2n(n为等位基因对数)配子间结合方式AABbCc×aaBbCC,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为8(种)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配子种类数的乘积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种类AaBbCc×Aabbcc,子代基因型种类数为12(种),表型为8(种)双亲杂交(已知双亲基因型),子代基因型(或表型)种类等于各性状按分离定律所求基因型(或表型)种类的乘积概率问题某基因型(或表型)的比例AABbDd×aaBbdd,F1中AaBbDd所占比例为14按分离定律求出相应基因型(或表型)的比例,然后利用乘法原理进行组合纯合子或杂合子出现的比例AABbDd×AaBBdd,F1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8按分离定律求出纯合子的概率的乘积为纯合子出现的比例,杂合子概率=1-纯合子概率典例突破1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二室果对多室果为显性,长蔓对短蔓为显性,三对性状独立遗传。

现有红果、二室、短蔓和黄果、多室、长蔓的两个纯合品系,将其杂交种植得F1和F2,则在F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及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A.964、19B.964、164C.364、13D.364、164答案 A 解析 设控制三对性状的基因分别用A 、a ,B 、b ,C 、c 表示,亲代基因型为AABBcc 与aabbCC ,F 1的基因型为AaBbCc ,F 2中A_∶aa =3∶1,B_∶bb =3∶1,C_∶cc =3∶1,所以F 2中红果、多室、长蔓所占的比例是34×14×34=964;在F 2的每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中的纯合子占13,故红果、多室、长蔓中纯合子的比例是13×13=19。

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教案【5篇】

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教案【5篇】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教案【篇1】近些天来,赵春玉校长给高二年级做了专项的教学辅导工作,另外还就育英高中的现状写了文章。

通过学习并反思以往教学,思考今后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尤显的紧迫而必要。

以下是我教学工作中的部分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对策,它能时刻提醒自己,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再走同样的弯路,调整和改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反思教学观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在目标的确立和教学方法的处理上,主要是突出教师的主体能力,没有很好的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进去。

我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教师教知识,一堂课下来,学生消化吸收的速度也慢。

这样教学目标就很难在课堂中完成,重难点的`不明确使学生学习被动,知识框架混乱。

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知识,通过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突显在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二、反思教学设计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

课本内容逐渐的浓缩为主要的知识点,思考,活动环节的实践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在这方面的处理上,为了完成任务,我没有很好的处理课本内容与活动环节的关系,生搬硬套的痕迹明显,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课堂累赘。

因此,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

应努力提高活动的“质”的水平。

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重适时评价。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

微专题七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探究1.不同处理条件下胚芽鞘生长弯曲状况分析类别图解相关结果遮盖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暗箱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生长插入法①向右弯曲生长;②直立生长;③向光弯曲生长;④向光弯曲生长移植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生长;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旋转法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③向小孔生长;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横置法①a=b、c=d,水平生长;②a<b,c<d,a、c、d促进生长,b抑制生长2.与生长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分析(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①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甲)。

②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乙)。

(2)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①实验操作(如图)②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是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①实验操作(如图)②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4)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②结果预测及结论:a.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则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b.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则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

c.若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A中幼苗水平生长,则说明单侧光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相同。

3.植物激素类实验设计的五步解决策略跟踪训练1.(2023·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甲能说明胚芽鞘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B.实验乙若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可得到完全相同的实验结果C.实验丙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为了排除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实验丁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答案 B解析实验乙中无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尖端与下部用琼脂片隔断的胚芽鞘弯曲生长,说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若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尖端与下部用琼脂片隔断的胚芽鞘则不会弯曲生长,所以实验结果不相同,B错误。

高三一轮生物教案5篇

高三一轮生物教案5篇

高三一轮生物教案5篇高三一轮生物教案5篇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又称分泌物)及遗传。

生物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这是互相相反的两个过程,并且可以繁殖下去, 这是生命现象的基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三一轮生物教案,希望大家喜欢!高三一轮生物教案【篇1】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4章第2节,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以及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功能与结构相适应,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膜结构的探索。

而第二节内容又是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学习基础。

因此本节课在第四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科学史的渗透,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二、说学情本课所面对的学生为高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对“化合物”、“细胞膜”、“生物膜系统”等内容已经有了一定认识,在这一前提下学习本课内容可以做到深入浅出,层层深入。

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相关的生物学科的知识,初步掌握生物学科学习的方法,认同生物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学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将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述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1.培养分析、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增强动手操作能力,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漫长过程。

2.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难点】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渗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说教学方法1.教法通过讲授、讨论、问答等多种教学手段,建立诱导探究的课堂模式,使发现过程中的几个的实验变成一种探究式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家发现真理、探索真理的全过程,进而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科学方法,理解科学内容。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

第2课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基本方式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1)中枢神经系统(2)外周神经系统①组成②自主神经系统a.概念: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b.组成与功能: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c.这种调节方式的意义是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①神经元的结构②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③比较树突和轴突项目数量长度分支数功能树突多短多接受兴奋轴突少长少传出兴奋提醒神经元中,轴突不一定比树突长,比如脊神经的传入神经,一般树突较长、轴突较短。

区分树突和轴突的依据是其功能,即接受兴奋的是树突,传出兴奋的是轴突。

(2)神经纤维与神经①神经纤维轴突是神经元的长而较细的突起,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髓鞘,构成神经纤维。

②神经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一层包膜,构成一条神经,分为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3)神经胶质细胞①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其数量为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②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③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1)选择性必修1 P18“思考·讨论”:长跑或静坐时,呼吸、心率和胃肠蠕动是怎样变化的?比较这两种不同状况下这些生理活动变化的特点,你能发现什么规律?提示长跑时,呼吸、心率将加快,胃肠蠕动将减弱;静坐时,呼吸、心率将减慢,胃肠蠕动将加强。

由此可见,运动与静止时,内脏器官的活动是相反的。

(2)选择性必修1 P20“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远距离的支配器官;树突多有利于充分接收信息。

(完整版)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第1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运动、应激性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一个池塘的全部鱼?)8(不是所有的鱼,包含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9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

第9课时植物生长素及其生理作用课标要求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生理作用。

2.概述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科学家及实验过程结论及分析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1934年,科学家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IAA);1946年,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IAA;进一步研究发现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都属于生长素2.植物向光性的解释3.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叫作植物激素。

(1)源于选择性必修1 P92“相关信息”:植物向光性的另一种理论:单侧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2)源于选择性必修1 P93“思考·讨论”: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异同项目植物激素动物激素合成部位无专门的分泌器官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作用部位没有特定的器官特定的器官、组织运输途径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随血液循环(体液)运输化学本质有机小分子蛋白质类、类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相关实验进行拓展思考:(1)从对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分析,鲍森·詹森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形成单一变量,无法排除琼脂片可能导致胚芽鞘生长的结论。

(2)拜尔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排除光照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3)拜尔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无法证明尖端是否产生某种物质。

1.(不定项)如图是与生长素有关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一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B.实验二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能向下运输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D.实验四进一步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答案CD解析实验一条件下,两个胚芽鞘都发生了生长,但是尖端受到光照的胚芽鞘发生了向光弯曲生长,该实验证明植物胚芽鞘具有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而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产生依赖光照,A错误;实验二不能证明“影响”是尖端产生的,也有可能是琼脂片,B错误;实验三的自变量为尖端所放置的位置,结果胚芽鞘向放置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C正确;实验四进一步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一种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正确。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DNA的结构与复制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DNA的结构与复制

第2课时DNA的结构与复制课标要求 1.概述DNA分子是由4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通常由两条碱基互补配对的反向平行长链形成双螺旋结构,碱基的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

2.概述DNA分子通过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

考点一DNA分子的结构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1)构建者:沃森和克里克。

(2)构建过程2.DNA的结构3.DNA结构特点多样性若DNA含有n个碱基对,则其可能有4n种碱基排列顺序特异性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稳定性两条主链上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的顺序不变,碱基配对方式不变等源于必修2 P50图3-8: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称作5′-端,另一端有一个羟基(—OH),称作3′-端,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一条单链是从5′-端到3′-端的,另一条单链是从3′-端到5′-端的。

归纳总结DNA双螺旋结构的热考点4.DNA 中的碱基数量的计算规律设DNA 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 1=T 2,A 2=T 1,G 1=C 2,G 2=C 1。

(1)A 1+A 2=T 1+T 2;G 1+G 2=C 1+C 2。

即:双链中A =T ,G =C ,A +G =T +C =A +C =T +G =12(A +G +T +C)。

规律一:双链DNA 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为碱基总数的一半。

(2)A 1+T 1=A 2+T 2;G 1+C 1=G 2+C 2。

A 1+T 1N 1=A 2+T 2N 2=A +T N (N 为相应的碱基总数),C 1+G 1N 1=C 2+G 2N 2=C +GN。

规律二: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任意一条链及整个DNA 分子中都相等,简记为“补则等”。

(3)A 1+C 1T 1+G 1与A 2+C 2T 2+G 2的关系是互为倒数。

规律三: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简记为“不补则倒”。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微专题六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的构建和分析题型一下丘脑在稳态调节中的作用模型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同时受大脑皮层的调控。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感受信号:含有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2)合成及分泌:具有合成抗利尿激素以及合成与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的功能。

(3)参与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以及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中枢都位于下丘脑。

(4)信号传导:可以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如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跟踪训练1.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参与了激素调节B.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C.c表示胰岛A细胞,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D.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增多,激素①⑤⑥分泌减少答案 A解析协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有相同的作用,相抗衡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有相反的作用,激素②(胰岛素)降低血糖、③(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两者之间为相抗衡作用,激素④(肾上腺素)⑦(甲状腺激素)都可以提高细胞代谢,两者之间为协同作用,B错误;b为胰岛A细胞,c为肾上腺细胞,d表示垂体,e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C错误;寒冷条件下,机体的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激素④(肾上腺素)⑦(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提高代谢,增加产热,寒冷条件下,汗腺分泌减少,尿量增加,①(抗利尿激素)减少,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⑥(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促进⑦(甲状腺激素)释放增多,D错误。

2.(2023·山东青岛高三期末)如图1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2表示下丘脑与垂体(A、B两部分)的两种联系方式(甲、乙)。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激素①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一轮免费教案大全5篇

高三生物一轮免费教案大全5篇

高三生物一轮免费教案大全5篇高三生物一轮免费教案大全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的开头、经过、结尾要层层递进,扣人心弦,达到立体教学效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免费教案【篇1】依照生物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为高考打下坚实基础、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由于生物新课内容快要全部授完,本学期安排为完成第一轮复习。

具体打算是根据授新课时的速度、学生掌握程度以及备考重要性等情况,有所侧重地进行第一轮复习。

同时穿插理综考试训练,让学生提前熟悉高考题型和建立整体印象,从而有针对复习。

一、指导思想1.认真学习20__年浙江省《考试说明》(还未到手),注意研究浙江省与生物高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取得一定的课外知识量.2.浙江省今年继续生物等科目自主命题,试卷结构、题型比例、难易比例、题型等都有可能微调。

3.本学期生物复习要把思维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知识的再现。

4.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生物复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生物复习冲刺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教学安排合理、周密地安排下学期的生物教学计划。

本学期按三个阶段安排教学工作,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9月3日至9月21日,完成选修三的全部新课教学。

并尽可能的穿插一些练习.第二阶段:9月22日至月,进行第一轮的基础知识的复习.要点:一是狠抓“双基”不动摇,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

二是以专项复习为主,综合复习为辅,注重能力训练。

第三阶段:5月10日至5月24日,进行一些综合练习考试。

三、具体教学措施1、认真抓好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复习。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全面。

复习时认真分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课堂复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认真复习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做到正确理解,巩固记忆,举一反三,为他们第二轮复习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及应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及应用

第4课时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及应用课标要求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考点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演绎”分析(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①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②对杂交实验结果的分析③提出问题F2中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F2中不同性状的比(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2)提出假说,解释问题①假说内容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

b.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

c.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YR、Yr、yR、yr,且数量比为1∶1∶1∶1。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基因型有9种,表型有4种,且比例为9∶3∶3∶1。

②遗传图解③结果分析(3)演绎推理,验证假说①演绎推理图解—测交②实验验证: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无论是以F1作母本还是作父本,结果(如下表)都符合预期的设想。

性状组合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实际籽粒数F1作母本31 27 26 26 F1作父本24 22 25 26(4)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结果相符,假说成立,得出自由组合定律。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1)内容解读研究对象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时间减数分裂Ⅰ后期而非配子结合时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适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遗传适用遗传方式适用于细胞核遗传,不适用于细胞质遗传特别提醒非等位基因不一定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①非等位基因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细胞学基础(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实质与比例的关系1.下图中哪些过程可以体现分离定律的实质?哪些过程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提示①②④⑤过程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可以体现分离定律的实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第7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课标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规律。

2.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

4.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意义: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碳循环(1)循环形式: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2)过程图解归纳总结(1)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①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主要以二氧化碳形式循环。

②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

③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2)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3)碳返回非生物环境的途径: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

3.生物富集(1)概念: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2)特点①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富集的某种物质浓度就越大。

②生物富集也具有全球性。

4.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富集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物富集范围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生物圈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全球性、反复利用单向流动、逐级积累、全球性形式光能→化学能→热能无机物↔有机物不易分解或排出的重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过程沿食物链(网) 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往复循环沿食物链(网)联系①在群落中它们的流动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且相互联系,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③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间循环往返的动力,也是生物富集的动力;④某些物质在沿食物链(网)流动时会发生生物富集源于选择性必修2 P67“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1”:生物圈是(填“是”或“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不是(填“是”或“不是”)一个在“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系统,因为物质可以在生物圈内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它必须由生物圈外的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方可维持正常运转。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第3课时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课标要求阐明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

考点一细胞核的功能及其实验探究1.细胞核的分布: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2.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探究(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美西螈皮肤颜色遗传受细胞核控制。

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受细胞核控制。

证明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3)变形虫切割实验①实验过程②实验结论:变形虫的分裂、生长、再生、对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受细胞核控制。

证明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

(4)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①伞藻嫁接实验过程②伞藻核移植实验过程③实验结论: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证明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3.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提醒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实验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严谨。

缺少对照实验,应加一组: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去核卵细胞中并培养,观察美西螈肤色。

2.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是如何设置对照实验的?提示既设置了相互对照(有核与无核对照),又设置了自身前后对照(对无核者重新挤入核)。

3.若只做伞藻嫁接实验,能否得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并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

无法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如细胞质)对实验的影响。

1.(不定项)(2023·南京高三模拟)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

植入核的卵细胞发育成为黑色美西螈。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B.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再增加一组对照实验C.该实验没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的完整性D.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形成中也发挥一定作用答案ABC解析由实验结果可知,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A正确;该实验缺少对照实验,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增加对照实验将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与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结合,形成重组细胞并进行培养,B正确;该实验能说明美西螈的肤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未能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结构完整性的观点,C正确;该实验使用的是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植入的是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结果是发育成为黑色美西螈,不能说明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的形成过程中也发挥一定作用,D错误。

人教版高三一轮生物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三一轮生物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三一轮生物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生物的基本遗传规律熟悉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热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遗传规律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学难点细胞膜的流动性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讲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等。

介绍生物的基本遗传规律,如基因的分离、组合、变异等。

分析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稳定性等。

3.实验操作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验内容: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如细胞膜的流动性。

4.课堂讨论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讨论主题: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5.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的学生。

四、作业布置1.复习课本内容,整理课堂笔记。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拓展阅读,了解相关生物现象。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

2.实验操作是否顺利,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是否准确。

3.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是否积极,学生的参与度如何。

4.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课本: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2.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辅助教学3.实验材料: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4.网络资源:相关生物现象的拓展阅读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6课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标要求 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的规律。

2.举例说明如何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使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考点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3.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4.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最终去向(1)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2)被下一营养级同化(最高营养级除外)。

(3)被分解者利用。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5“图3-5”:在一定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填“>”“=”或“<”)。

易错提醒(1)解读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二去”模型①A是初级消费者摄入量;B是初级消费者同化量;C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量;D 是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②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③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量。

④生长、发育和繁殖量=遗体残骸+次级消费者摄入量。

(2)解读能量流动过程的“一来三去”模型①D、E、F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营养级同化量。

②四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利用、未利用。

③如果是分析能量的最终去向,只有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分解者利用三条去路(最高营养级除外)。

下图表示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后的去向,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是其同化量吗?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示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不等于其同化量。

它们之间的关系: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是其同化量的一部分吗?为什么?提示不是。

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而是属于生产者所同化的能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

第7课时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课标要求 1.熟练掌握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2.通过阐述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相互关系,形成归纳与概括、模型与建模的科学思维方法。

考点一 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关系1.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关系(1)图解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2)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比较 比较项目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代谢类型 合成作用(或同化作用)分解作用(或异化作用)发生范围含叶绿体的植物细胞;蓝细菌、光合细菌等所有活细胞发生场所叶绿体(真核生物);细胞质(原核生物)有氧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真核生物);细胞质(原核生物) 无氧呼吸:细胞质基质发生条件 只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物质变化 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分解无机物 能量变化光能→化学能化学能→热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实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有机物――→分解无机物(或简单有机物);释放能量能量转化的联系元素转移的联系C:CO2――→暗反应(CH2O)→丙酮酸→CO2O:H2O――→光反应O2→H2OH:H2O――→光反应H+→NADPH――→暗反应(CH2O)→[H]→H2O过程联系2.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常用表示方法项目含义表示方法(单位面积的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变化量)O2CO2有机物真正光合速率植物在光下实际合成有机物的速率O2产生(生成)速率或叶绿体释放O2量CO2固定速率或叶绿体吸收CO2量有机物产生(制造、生成)速率净光合速率植物有机物的积累速率植物或叶片或叶肉细胞O2释放速率植物或叶片或叶肉细胞CO2吸收速率有机物积累速率呼吸速率单位面积的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分解有机物的速率黑暗中O2吸收速率黑暗中CO2释放速率有机物消耗速率(2)曲线模型及分析①植物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或非绿色组织测得的数值为呼吸速率(A点)。

②植物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据为净光合速率。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群落的结构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群落的结构
③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群落的种间关系
各种种间关系的特点与实例(连线)
4.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①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区分不同群落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否就是物种丰富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标要求 1.概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2.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内容、形成原因及其意义。
考点一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提醒 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实验流程
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制订计划:包括三个主要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实施计划
3.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
(1)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
(2)诱虫器采集: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避光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第1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运动、应激性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一个池塘的全部鱼?)8(不是所有的鱼,包含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9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四、细胞学说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3内容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新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2章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梳理: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2、组成细胞的元素微量元素: Fe、Mn、B、Zn 、Mo、Cu(口诀:铁猛碰新木桶)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水(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无机盐脂质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核酸糖类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苹果和梨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 的CuSO4等量混合)注意事项: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③必须用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2)脂肪的鉴定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注意事项: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3)蛋白质的鉴定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先A后B)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注意事项: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颜色变化:变成紫色(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常用材料:马铃薯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氨基酸及其种类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必需氨基酸:只能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赖色/苯丙亮/异亮苏/ 甲硫缬)二蛋白质的结构氨基酸三肽多肽多肽链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蛋白质的功能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酶)3.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5. 免疫功能(抗体)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R-C-COOH 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H位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并且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一核酸的分类RNA(核糖核酸)DNA与RNA组成成分比较(见附表)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1)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2)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核酸中的相关计算:(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化学元素组成:C、H、O、N、P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核酸在细胞内的分布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0.9%的NaCl,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试剂: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注意事项:8%HCl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现象:甲基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DNA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分布。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细胞中的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细胞中的脂质脂质的分类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磷脂: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主要成分胆固醇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1脂肪(C、H、O)存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

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是糖类的2倍。

功能:①保温②减少内部器官之间摩擦③缓冲外界压力2磷脂构成细胞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重要成分。

分布: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大豆的种子中含量丰富。

3固醇包括:①胆固醇------构成细胞膜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②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③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单体和多聚体的概念: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连接而成的。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连接而成的。

氨基酸、核苷酸、单糖分别是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的单体,而这些大分子分别是单体的多聚体生物大分子的形成:C 形成4个化学键 → 成千上万原子形成 → 碳链 → 单体 → 生物大分子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包括结合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细胞内良好溶剂运输养料和废物 许多生化反应有水的参与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关系: 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细胞含水量与代谢的关系 代谢活动旺盛,细胞内自由水水含量高;代谢活动下降,细胞中结合水水含量高。

细胞中的无机盐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1.细胞中许多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4.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部分无机盐的作用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缺铁:缺铁性贫血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基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知识网络:1、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2、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3、细胞膜功能: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自由水结合水代谢活动旺盛代谢活动下降 (冬眠、晒干、温度降低)(发芽、温度升高)一、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实验)原理:渗透作用(将细胞放在清水中,水会进入细胞,细胞涨破,内容物流出,得到细胞膜)选材:人或其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原因:因为材料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提纯方法:差速离心法细节:取材用的是新鲜红细胞稀释液(血液加适量生理盐水)二、与生活联系: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三、细胞壁成分植物:纤维素和果胶原核生物:肽聚糖作用:支持和保护四、细胞膜特性:结构特性:(1)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2)磷脂双分子层与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具有流动性。

举例:(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细菌)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五、细胞膜其它功能: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分泌、吸收、识别、免疫1、19世纪末,欧文顿提出假设:膜由脂质组成;2、20世纪初,化学分析得出:膜的主要成分是___脂质和蛋白质;3、1925年,荷兰科学家得出:脂质分子是_双层4、1959年,罗伯特森在电镜观察下得出:_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5、1970年,用荧光标记技术证明:膜具有流动性;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