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之进入和退出壁垒总结知识讲解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
1。
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2.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3。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4。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5。
范围经济(economies of scope)是指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
存在范围经济的条件6.企业规模是否越大越经济,效率越高?企业规模扩大会增加有效管理的难度,增加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因此,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收益是有限度的。
当企业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就会由“经济”为“不经济”。
7.水平一体化(horizontal integration)是企业在原有生产经济范围内,通过联合、兼并同类企业或投资兴建新的生产经营单位,形成多工厂企业,以扩大企业规模.8.垂直一体化 (vertical integration)是企业在供、产、销方面实行纵向渗透和扩张。
其实质就是把原来由不同企业承担的供、产、销职能不断集中于单个企业的过程,也就是把供、产、销活动由原来的市场协调转化为企业内部管理协调的过程9.混合一体化(conglomerate integration)是指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控制多个产业中的若干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跨产业经营。
通过充分利用共同资源,降低单位产出的成本,以实现范围经济.混合一体化就是企业经营多元化(diversification)。
产业组织11。
市场结构是指规定构成市场的卖者(企业)之间、买者之间、买者集团与卖者集团之间以及市场上已有的买者和卖者与准备进入市场的潜在的买者与卖者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与特征12.市场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市场关系:(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3)买卖双方的关系;(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1-进入退出壁垒
进入退出壁垒第一节进入壁垒一、进入壁垒的含义进入壁垒是指阻止外部企业进入并与原有的企业进行竞争的各种障碍因素。
产业经济学理论中对进入壁垒含义的理解存在分歧,许多研究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贝恩认为,进入壁垒是“一个产业中原有企业相对于潜在进入企业的优势。
这些优势体现在原有企业可以持续地使价格高于竞争水平之上而又不会吸引新的企业加入该产业”。
施蒂格勒(G.stigler)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这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
¡±换句话说,是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
简单地说,进入壁垒就是新企业进入特定产业(或市场)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
进入壁垒的高低,既反映了市场内已有企业优势的大小,也反映了新进入企业所遇障碍的大小。
进入壁垒的高低是影响该行业市场垄断和竞争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市场结构的直观反映。
二、进入壁垒的种类(一)结构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又称经济性进入壁垒,通常分为: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对必要的资本量等。
1.绝对成本优势根据贝恩的观点,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在特定的产量水平上,行业内原有企业(established firm)比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Prospective entrant)通常具有的低成本生产能力。
斯蒂格勒认为,绝对成本优势壁垒按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现有企业通过专利申请,而垄断工艺技术或产业标准。
第二,原有企业拥有高级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而具有的人力资本优势。
第三,原有企业通过与供应商订立长期原材料等要素供应而具有的优势。
专利技术是产生绝对成本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专利限制了新企业取得最新技术的机会,专利保护的有效性,决定了新企业进入产业或市场的难易程度。
2.规模经济根据产业内企业规模经济要求,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必须具有与原有企业一样的规模经济产量或市场销售份额,才能与原有企业竞争,才能在进入后在行业中立足。
产业经济学:进入退出壁垒
(2)厂商主义的分析 斯蒂格勒(1968)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在位者与进入者之间 成本不对称基础上的进入壁垒概念,认为进入壁垒是指那些 “新厂商进入一个市场所负担的、而这一市场中在位厂商不 负担的生产成本”。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异都不 构成进入壁垒。他强调的是政府管制这一人为壁垒。
冯∙ 维茨塞克(1980):“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它 必然是由谋求进入一个行业的企业承担,而不是由已处于 该行业中的企业承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且从社会的角度看,这意味着资 源配置的扭曲”。
3、进入的阶段。 • 准备期:市场考察,市场调研,产品技术开发以及与
银行金融机构接触。秘密进行。 • 进入期:进入者投资以确立自己在市场中的位置。继 续进行市场调研,产品技术开发等以外,筹建销售力量、 组建工厂。 • 持续期:进入者的战略由进入转向企业长期目标、着 手战略发展的时期。广告宣传,改进产品设计,提高质 量,增加花色品种,改进服务等。 • 后进入期:维持或防守已占领的市场位置。保持企业 盈利的持续增长。
进入壁垒是产业重要的结构性特征, 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和绩效。 • 市场竞争程度由成本需求特性、厂商数量和类型、买者的 特性以及投入要素供给市场状况决定。 在位厂商的数量和规模分布。 进入壁垒在决定厂商数量和厂商规模分布中起着“中枢作 用”。
进入壁垒是产业重要的结构性特征, 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和绩效。 • 进入可能性
新进入厂商数量 ()进入率 1 = ? 100% 原在位厂商数量 + 新进入厂商数量 新进入厂商数量 - 退出厂商数量 (2)净进入率 = ? 100% 原在位厂商数量 + 新进入厂商数量 新进入厂商的销售额 (3)进入的渗透率 = ? 100% 整个市场的销售额 (4)进入者进入后的生存时间 = 进入者的平均寿命周期
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
退出率=
净退出率=
2)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全部退出、逐步退出 全部退出、 全部退出 、同一产业中企业间的横向兼并
(2)、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
1)含义:是指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不能赚取到 是指当某一产业的在位厂商不能赚取到 正常利润而决定退出时所负担的成本,或者说是 正常利润而决定退出时所负担的成本, 已经投资还未收回的那部分投资在退出时依然还 不能收回,即沉淀成本。 不能收回,即沉淀成本。 2)退出壁垒的成因:(因素) 沉没成本;员工的解雇安置费用; 政策法律壁垒
贝恩的分类标准:(Bain,1956) (1)高度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成本高10%时,新 企业仍难以进入的产业。 (2)较高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比平均成本高6-8%时,新 企业仍难以进入的产业。 (3)中等和低进入壁垒产业。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4%以 下时,新企业难以进入的产业。
贝恩的总体进入壁垒
(2)净进入率 =
(3)进入的渗透率 =
新进入厂商的销售额 ×100% 整个市场的销售额
(4)进入者进入后的生存时间 = 进入者的平均寿命周期
(2)进入方式
1)从技术角度看:进入可分为“模仿”(Imitative )和“创新”(Innovative)两种; 2)从企业创立角度看:可分为全新创立进入、收购 和内部发展(多样化)三种;
1、进入 、
(1)含义 ) 所谓进入, 务领域, 所谓进入,是指一个厂商或企业进入新的业 务领域,也即 开始生产或提供某一特定市场上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替代 品。
()进入率 = 1 新进入厂商数量 ×100% 原在位厂商数量 + 新进入厂商数量
新进入厂商数量 − 退出厂商数量 × 100% 原在位厂商数量 + 新进入厂商数量
第二章之进入和退出壁垒总结
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原因识别:规模经济还是学习效应?
C
A B1 LAC1 B2 LAC2
0
q0
q1
q2
Q
1、同一生产批次中,如果不同产量对应的平均成本逐渐下降 (此时MC<AC,成本产出弹性大于1),则存在规模经济 2、不同生产批次中,如果相同产量规模对应的平均成本下降, 则存在学习效率
规模经济是指在给定时点上,大量生产能 获得的成本优势。而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或称经验曲线,则是指由于经验和 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当人 们获得经验以后,一般能够改善他们完成 特定任务的绩效。 通常利用学习曲线,企业可以获得成 本优势,从而产生学习效应或学习经济。
(4)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是指 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 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 顾客能够把它与其他竞争产品有效地区别 开来,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在位企业的产品差异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 几个方面:
在位企业以专利或技术秘诀形式拥有在优良产
在间接网络效应中,在位企业的硬件产品可能已经拥有 大量的配套软件产品,在正反馈效应的作用下,在位企 业与进入企业在辅助软件产品上的数量差异会迅速扩大。
另外,转换成本、培训和学习成本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使在位企业相对于进入者处于明显的优势,建立在用户 基数之上的辅助软件数量上的不对称成为存在间接网络 效应市场上的主要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与效率
从长期看进入壁垒对社会福利有双重效应。 一方面,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进入壁垒限制了潜在 进入者进入,从而减少了产业中厂商的数目,提高了这一产业的集 中度和增强了该产业内大企业的市场权力,从而易于生成垄断性的
第二章 之进入和退出壁垒
战国时代,有一个名叫宋陵子的人 他虽然贫穷,但是却知足常乐 可是 战国时代 有一个名叫宋陵子的人,他虽然贫穷 但是却知足常乐;可是 有一个名叫宋陵子的人 他虽然贫穷 但是却知足常乐 有一国财富的 魏文侯却常常讥笑他,而且还鄙视地说 你一直都很穷,难道要穷一辈 而且还鄙视地说:"你一直都很穷 魏文侯却常常讥笑他 而且还鄙视地说 你一直都很穷 难道要穷一辈 子吗?"宋陵子不 子吗 宋陵子不 理会他挑般的语气,看了看魏文侯然后平静的说 看了看魏文侯然后平静的说, 理会他挑般的语气 看了看魏文侯然后平静的说 "请你不要担心 慢慢听我说.前几天 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见一个 请你不要担心,慢慢听我说 前几天,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梦见一个 请你不要担心 慢慢听我说 前几天 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 养有九十九 只羊的富翁,他一天到晚就希望能再得到一只羊 他一天到晚就希望能再得到一只羊,好让自己的羊只数目 只羊的富翁 他一天到晚就希望能再得到一只羊 好让自己的羊只数目 变成一百!想来想 变成一百 想来想 他就想到隔壁那个贫穷的老人不是有一只羊吗?就兴冲冲地跑去 去,他就想到隔壁那个贫穷的老人不是有一只羊吗 就兴冲冲地跑去 他就想到隔壁那个贫穷的老人不是有一只羊吗 找那穷人帮忙,请求老 找那穷人帮忙 请求老 人割让那只羊."宋陵子说完上面这段寓言式的前言后 又接着说: 宋陵子说完上面这段寓言式的前言后,又接着说 人割让那只羊 宋陵子说完上面这段寓言式的前言后 又接着说 "如果富翁还须求助于人的话 就很难说到底谁富谁贫了 最后宋陵子 如果富翁还须求助于人的话,就很难说到底谁富谁贫了 如果富翁还须求助于人的话 就很难说到底谁富谁贫了!"最后宋陵子 语重心长地结 富有的人并非真正的富有,贫穷的人也并非真正的贫穷 论:"富有的人并非真正的富有 贫穷的人也并非真正的贫穷 富有的人并非真正的富有 贫穷的人也并非真正的贫穷."
产业经济学进入和退出壁垒
其竞争性较强(而程度比较稳定)。
• ③ 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 • 市场集中度提高↗,垄断程度提高 • ↗,竞争程度下降↘。 • ④ 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 • 市场集中度下降↘,垄断程度下降 • ↘ ,竞争程度提高↗ 。
• ① 埋没费用(沉没成本)壁垒 • ② 解雇费用壁垒 • ③ 经营联系(结合生产)壁垒, • 如:石油精炼产业 • ④ 政策法律壁垒
(3)退出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关系
• 一般情况下,进入壁垒较高的产业, • 退出壁垒也较高; • 而进入垒垒较低的产业, • 退出壁垒也较低。 • 是否存在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
• (3)进入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 进入壁垒越高, • 垄断程度越高,竞争程度越低。 • 进入壁垒越低, • 竞争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低。
2、退出壁垒
(1)概念: 所谓退出是指某个企业停止作为卖方 的行为,它包括破产和转产两种情 况。
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市场时所遇到 的阻碍,即退出壁垒
(2)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
的产业呢? • 存在,如建筑业
退出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① 进入壁垒较(越)高,退出壁垒 也较(越)高,
• ② 进入壁垒较(越)低,退出壁垒 也较(越)低,
• ③ 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 • ④ 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
① 进入壁垒较(越)高,)。
1、进入壁垒
(1)概念: 又叫进入障碍,它是指产业内已有企
业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 所拥有的优势,
或者说新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 不利因素或限制。
这里的新企业,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企业, 也可以是原来其他产业的企业进入新的 产业领域。
第四讲 进入与退出壁垒
总结 不能仅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进入壁垒的问题, 还应该将政策、法律和技术等非经济因素包括 进来。 按照造成进入壁垒的主体因素将其划分为结构 性进入壁垒、行为性进入壁垒和政策法律性进 入壁垒。
2、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
退出壁垒指企业从原来的市场退出(企业破产或 向其他行业转移)所遇到的种种障碍。
在位企业可能控制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进入企业在筹集进入资金时需要支付更高的资金成本。
3、必要资本量壁垒
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 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必要资本量越大, 新企业筹措资金越困难,其资本费用就比在位企业
高。
新企业很难筹集到大量资本或者新企业的融资成本
比在位企业高的原因为:融资市场的不完全性、信
5、产品差别形成的进入壁垒
当由产品差别(设计、广告、商标等)形成的成本对新厂 商更高时,产品差别就成为进入壁垒。
由于消费者对差别化产品的心理上的认同感颇深, 原有企业在广告宣传上只保持原有的力度或稍加改变 即可,无需花费巨额的支出。 但对于新企业,在解决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难点之 后,还要想方法使公众相信新企业的产品与众不同, 这无疑要比原有企业花费更多的广告和设计费用。
息不对称和风险 。
4、网络效应壁垒
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是网络产业的显著 特征,它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某种产品的价值会 随着购买这种产品或其兼容产品的用户数量的增多 而增大。
这本质上反映了需求方的规模经济性在现代网络产 业中,企业建立的网络用户规模(也称“用户基数 ”)是决定其网络效应大小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对 潜在进入者的市场行为产生策略性影响。
注:最小有效规模(MES)指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规模
大连海事大学产业经济学第四次课--进入与退出壁垒2
市场 = 企业 + 消费者
供给 + 需求
策略性 进入壁垒
影响未来 成本结构 影响未来 需求结构 影响潜在者 进入信念
进入与退出壁垒
影响未来成本结构 的进入阻挠
平时的产量 (1)过剩生产能力投资 (2)干中学 (3)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
边际 成本
进入者边际成本
W+r
企业A市场容量 企业B
增加的产量
过度生产能力
销售其它产品,可能会动摇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信心引发市价的大跌,可
能会影响企业纵向整合的其它环节等
•产业经济学课件 2017
进入与退出壁垒
4.信息壁垒
由于企业多项业务之间共用资产和内部定价的大量存在,使得一项业务
的失败可以被其它业务的成功所掩盖,一旦某项业务退出,失败的信息 暴漏,会造成公司机密的泄露,这构成企业退出时面临的信息障碍。
在寡占市场上,总是存在企业难以准确观察或预测的变量,而这些信息在原有企业和潜在进入
企业之间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对称分布,潜在进入企业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对进入后市场竞争的
态势、进入后的利润做出预期,进而决定是否进入市场。
动摇其进入市场的信念
•产业经济学课件 2017
市场容量大小
规模经济 绝对成本优势
最小经济规模相对市场规模 产量小时的惩罚程度 金融市场不完全性 信息不对称 专利秘诀控制最新工艺 高质底成本供应渠道 控制销售渠道 拥有特殊的专长和人才 风险
8.
进入与退出壁垒
关于策略性进入壁垒的解读
结构性பைடு நூலகம்垒
改变行业政策、产品
技术、消费者偏好
有体现、可感知、不可逆
企业自身行为重新塑造
转变为 可操纵的市场进入壁垒 策略性壁垒
2.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案例适用:行业进、退壁垒
案例来源:
1.“彩电价格大战在汉上演”,武汉晨报, 2001年4月18日,全文引用。 2.郭斌:我国彩电产业的价格竞争、价格战 与产业绩效,《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 第7期,部分引用。
案例内容
在短期内就引起创维、康佳、TCL一线品牌
• 2001 年 4 月 13 日武汉的长虹彩电大幅下调, 价格的大幅下调,最终造成了全行业的一场
案例内容
• 扬州灯泡集团(原为扬州灯泡厂)的氖灯生产开
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叶,现在已经拥有引进的 氖气自动化生产线39条,年产各型氖灯、荧光辉 光灯 4.5 亿只,占全国总产量的 70% 。集团的产 品畅销国内外,有 50% 以上直接出口, 销往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
竞争法宝。
案例讨论
• •
•
1.我国氖灯生产行业的实际进入壁垒有哪
些?
2.扬州灯泡集团是如何通过构筑进入壁垒
来赢得竞争优势的? 3.扬州灯泡集团的成功为新时期的其它类 似产业提供了怎样的借鉴?
案例2
• 案例名称:我国纺织业的退出壁垒
• 案例适用:退出壁垒
• 案例来源:卢华:国有企业退出壁垒的案
例分析――以纺织业为例,管理世界,
2000年第一期,部分引用。
案例内容
• 我国有着悠久的纺织工业历史,是当今纺
织品的生产和贸易大国,但国有纺织工业
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 。
基于大量亏损的国有纺织工业企业无法克
服高退出壁垒,我国政府对纺织行业进行
退出援助,但是并没有产生好的绩效。
案例评析
1. 纺织业特点造成了纺织企业经济性退出成
电子线路和仪器仪表中作指示用或电路元件用。
进入与退出壁垒
Part
04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行业的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的定义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逐渐降低的 现象。
规模经济对进入壁垒的影响
规模经济可能导致较高的进入壁垒,因为新进入者需要达 到一定的规模才能与现有企业竞争。
案例分析
钢铁行业是一个典型的规模经济行业,需要大规模投资才 能获得回报。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达到现有企业的规模, 因此面临较高的进入壁垒。
优化供应链管理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和 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 力,降低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意愿。
针对退出壁垒的策略建议
合理规划企业战略 企业应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明确 发展目标和方向,避免盲目扩张 和过度投资,降低退出壁垒。
寻求合作伙伴或被收购 在面临退出壁垒时,企业可以考 虑与其他企业合作或寻求被收购, 以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降 低退出风险。
进入与退出壁垒
• 进入壁垒 • 退出壁垒 • 进入与退出壁垒对企业的影响 •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目录
Part
01
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存在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降低,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新进入市场的企业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获得经济性,否则将 面临成本劣势。
优化资产结构
企业应优化资产结构,降低固定 资产比重,提高流动资产比重, 以便在需要退出时能够快速变现 和转让。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提前 采取应对措施,避免陷入无法退 出的困境。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我国学者杨治从相反的角度来定义进入壁垒,----即进入壁垒就是新企业比 老企业必须多承受的不利因素。
新企业比老企业必须多承受的不利因素,都会阻碍新企业进入产业,构成进 入壁垒。
进入壁垒的特征: (1)进入壁垒是针对特定产业或企业; (2)进入壁垒是可变的; (3)进入壁垒是企业针对竞争对手采取策略性行为的主要方式,具有针对性。 (4)进入壁垒具有多样性,一般分为经济性进入壁垒与非经济性进入壁垒。
高
轮胎
中等偏低
钢铁
高
人造丝 中等偏低
拖拉机
很高
壁垒很高的行业可以使价格比竞争水平高10%以上, 高和中等偏低的进入壁垒分别允许价格超过竞争水平7%和4%。
贝恩的进入壁垒
行业
经济规模 产品差别 校对成本 资本要求
汽车
3
3
1
3
卷烟
1
3
1
3
汽油
1
3
1
2
鞋
2
1~2
1
0
肥皂
2
2
1
2
钢铁
2Leabharlann 133拖拉机
3
3
1
3
(二)非经济性进入壁垒的种类与产生的原因
政策法律制度
阻止进入的策略性行为
指寡头垄断行业中现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 成过剩供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性价格等一些阻止进入的策略和行 为,由此形成阻碍新企业的壁垒。
第二节 测量进入壁垒的基本方法 产业的进入壁垒越高----新企业进入越困难----产业内企业也就越少--
第三节 退出壁垒的基本涵义与影响因素
一、退出壁垒 经营不成功的厂商主动放弃生产或提供某种特定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从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整理]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1、形成壁垒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及埋没费用产品差别绝对费用政策法律既存企业的战略性阻止行为等等。
(1)由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
企业在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前,不能以最低成本生产。
单位产品成本最低时的最小最佳规模(单位生产成本最低时的最小产量)占市场规模(产业需求量)比重很大的产业,往往集中度很高,也是垄断程度较高的产业。
新企业的进入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较高的起始规模,而且难于站稳脚跟。
(2)必要的资本量壁垒。
必要的资本量是指企业进入某一产业时最低限度的资本数量。
必要资本量越大,筹措越困难,壁垒就越高。
(3)埋没费用壁垒。
如果在企业能够筹集资金进入,并且在进入早期遭到失败后,能够将设备、厂房按接近于原值的价格卖给其他企业,那么必要资本量的巨额化不能成为强大的壁垒。
但如果按比较低的价格出售,或只能转卖一部分设备,剩下的不可能回收的资金称为“埋没费用”,因此,埋没费用的大小成为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
(4)产品差别形成的进入壁垒。
产品差别对企业产品的销路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影响,当由产品差别(设计、广告等)形成的成本对新厂商更高时,产品差别才成为进入壁垒。
消费者对差别化产品的心理上的认同感颇深。
对于原有企业来说,他们在广告宣传上只保持原有的力度或稍加改变即可,无需花费巨额的支出。
但对于新企业,万事需从头做起,在解决了设计和制造方面的难点之后,还要想方法使公众相信新企业的产品与众不同,这无疑要比原有企业花费更多的广告和设计费用。
例如在汽车和家用电器行业里,原有企业建立了区域性或全国性的推销网和服务网,新企业要建立与之相匹敌的系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因此原有企业的产品差别程度便成为一道进入壁垒。
(5)绝对费用形成的进入壁垒。
既存企业一般都已占有一些稀缺的要素和资源,购买这些要素和资源所付费用是很大的,这就是绝对费用。
相对于新企业,既存企业在绝对费用和资源占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包括对资源的占有、技术、销售渠道和市场的垄断,以及对本行业的专家和技术工人的拥有等各个方面,因而生产、经营和研究开发的成本相对比较低。
进入与退出壁垒
进入与退出壁垒所谓进入是指在某产业内出现新的卖者(企业)。
由于新企业的进入一般会造成产品价格的下降,从而降低原有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原有企业会尽可能利用自己的在位优势,通过自己的主动行为来排挤和限制新企业的进入,实施有效的进入阻挠,保护自己的垄断地位和利润。
例如淘宝的大卖家投入较大额的资金到直通车,使自己的产品在淘宝网页上能竟可能的拍到前面,能尽可能的争取机会展现在买家面前,保证访问量,拉动销售额,保证利润。
结构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由产品技术特点、资源供给条件、社会法律制度、政府行为以及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所形成的壁垒。
比如消费者对淘宝买家对淘宝商城某品牌的的偏好。
策略性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在位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策略性行为构筑起的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的壁垒。
比如淘宝中卖家大量的广告投入。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而后者则可通过广告投入改变消费者偏好规模经济与进入壁垒的图表告诉我们在产业的市场需求有限,同时存在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在最小有效规模进行生产并获得经济利润,如果再有新企业有同样的产量进入,则所有企业都有可能亏损。
这时新企业无法通过进入这一产业获利,规模经济成为进入壁垒。
根据产业内企业规模经济要求,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必须具有与原有企业一样的规模经济产量或市场销售份额,才能与原有企业竞争,才能在进入后在行业中立足。
这之前,新企业的平均总成本(由平均生产成本与平均交易成本确定)一定高于原企业,从而处于竞争劣势。
如果新企业试图以最低经济规模进入市场并获取规模经济利益。
从而会导致行业总供给量的大大增加,当需求富有价格弹性时,供给超过原来的需求水平,从而导致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甚至低于单位平均成本,结果新企业将得不偿失。
如果新企业预测到进入后,市场需求价格因素将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那么新企业也将放弃进入。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规模经济产生的进入壁垒并不具有绝对优势。
进入退出壁垒的名词解释
进入退出壁垒的名词解释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听到进入退出壁垒这个词组。
这个词组常常在商业、经济、技术领域被用到,它指的是一种限制或限制人或企业进入或退出某个市场或领域的条件、政策或措施。
一、什么是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指的是一种制约或阻碍人或企业进入新的市场或领域的条件、政策或措施。
这种壁垒可以包括各种形式,如法律法规、技术要求、准入门槛和市场垄断等。
其中,法律法规是一种最常见的进入壁垒形式,特别是在特许经营或专有领域中。
例如,在某些国家,政府对特许经营行业进行了监管,只有特许经营执照的企业才能进入该市场,并且需要满足一定的资质要求。
这种进入壁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和市场,限制外国竞争者的进入。
此外,技术要求也是一种常见的进入壁垒形式。
例如,在某些高科技行业,企业需要具备特定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才能进入市场。
这种技术壁垒有助于保护技术先进的企业,阻碍低技术水平的竞争者进入。
二、什么是退出壁垒?退出壁垒是指一种制约或阻碍人或企业退出特定市场或领域的条件、政策或措施。
当一个人或企业决定退出特定市场时,可能会面临各种壁垒,这些壁垒可能是法律、经济或技术上的。
法律壁垒是一种常见的退出壁垒形式。
例如,在某些国家,企业在退出特定市场时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求,比如支付特定的税费或满足雇佣员工方面的条件。
这些法律壁垒可以看作是一种限制企业退出市场的手段,有时也会成为企业决定退出的障碍。
除了法律壁垒,经济壁垒也可以成为退出市场的阻碍。
例如,在某些行业中,企业需要支付高昂的退出成本,比如解雇员工、清偿债务或处理资产。
这些经济壁垒可能会使企业在退出市场时面临财务困境,进而影响其退出决策。
三、壁垒的影响与应对进入退出壁垒和市场竞争密切相关。
一方面,进入退出壁垒可以有助于保护市场的稳定,并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多的竞争优势。
然而,过多或过高的进入退出壁垒可能会阻碍市场创新和降低竞争。
在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影响中,对于创新和竞争的平衡存在着很多争议。
第二讲 产业组织(三进入退出壁垒)
(2)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平均成本
需求D
进入者平均成本
在位企业通过 专利或技术控 制了最新的生 产工艺
在位企业控制 了供应渠道
控制了产品的 销售渠道
P P1
在位者平均成本
拥有熟悉业务 的人才优势
O
产量
(3)必要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指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 生产过程的资本密集程度越高,必要资本量越大, 新企业筹措资金越困难,其资本费用就比在位企业 高,因此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度也就越大,这就是 必要资本量壁垒。 不同的产业,必要资本量随技术、生产、销售的不 同特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金融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投资风险
沉没成本
(4)网络效应壁垒
网络效应或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是指消费的外部性,即购买 某种商品的消费者数量的增加将提高消费 者的效用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该商 品的需求。 直接效应:网络的用户基数越大,越能吸 引新的用户。如电话公司,邮件系统等。 间接效应:产品用户增多,该产品的互补 产品增多,带来补充价值。
现实中 接近的 行业
农业
具有投资 价值的关键点
成本控制
垄断 竞争
寡头 垄断 完全 垄断
有些 差别
有或没有 差别
零售业、 服装
汽车制 造业 公用事 业
成本、 技术、质量
规模经济 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
很大、 唯一产品、 一个 但受政 无替代品 府管制
(二)退出壁垒
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xit):企业在 退出某个行业时遇到的障碍。 退出壁垒的高低会影响到企业进入市场的 决策。 如果企业主动或被迫要退出某个行业市场, 但却很难退出,存在退出壁垒。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退出壁垒
《企业战略管理》名词解释退出壁垒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对内外环境的不断分析和评估,以确定组织长期目标并制定适当战略的过程。
而退出壁垒则是战略管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本文将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1. 企业战略管理的意义企业战略管理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它帮助企业理解市场趋势、竞争对手、自身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战略管理不仅仅是一种规划,更是一种方法论,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2. 退出壁垒的定义退出壁垒是指企业放弃某一行业或市场,或者放弃某一种产品线,以集中资源在其他更具竞争力的领域。
这种战略性的决定需要深思熟虑,因为一旦决定退出某一领域,就意味着放弃了相应的市场份额和潜在利润。
3. 从简到繁,探讨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企业需要对内外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市场的需求、竞争格局等。
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找准自己的定位。
接下来,企业需要制定战略目标,并通过战略规划来实现这些目标。
企业需要不断地监测和调整自己的战略,以适应市场变化。
4. 退出壁垒的战略意义退出壁垒并不等同于失败,相反,它是一种战略性的选择。
有时,企业可能会发现某一业务或产品线并不具备足够的竞争力,或者不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
此时,退出壁垒就可以释放资源,让企业更好地集中精力在核心业务上,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而退出壁垒则是战略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
企业需要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而退出壁垒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选择。
企业在做出退出壁垒的决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竞争、自身资源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以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结回顾:企业战略管理在不断探索市场和定位自身的过程中,需要面对诸多选择和挑战。
退出壁垒作为其中之一,需要企业在决策时慎之又慎。
然而,当企业做出退出壁垒的战略决策时,它同样也意味着企业正在重新分配自身的资源,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策略性进入壁垒
▪ 对策略性进入壁垒的分析是建立在非合作 博弈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之上,进入 和进入阻挠被看成是一个在位企业和潜在 进入企业的博弈过程。
▪ 由于在位企业拥有首先行动和信息上的优 势,它可以通过进行不可逆的投资或通过 自己的行动向潜在进入企业传递对自己有 利的信息,使潜在进入者预期到进入后无 法获得经济利润,从而主动放弃进入。
▪ (6)网络效应壁垒
网络效应或网络的外部性是指消费的 外部性
消费者消费这些产品所获得的效用会 随着购买这种产品的其他消费者的数量增 加而不断增加,也就是说这种产品的新用户 可以给老用户带来正的外部收益,经济学家 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效应”或“网络外 部性”。
▪ 卡茨和夏皮罗将网络效应分为两种: ▪ 直接的网络效应:由于消费某一产品的用户数量
增加而直接导致的网络价值的增大,即直接的网 络外部性,诸如电话、在线服务、email等; ▪ 间接的网络效应:随着某一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 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多、价格降低而产生 的价值,这种网络效应主要由基础产品与辅助产 品之间的技术上的互补性所形成的。如计算机的 软硬件。 ▪ 卡茨和夏皮罗把这种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的关系 称为硬件/软件范式,基础产品称为硬件,辅助产 品称为软件。
常见的影响未来成本结构的进入阻挠策略
1.过度生产能力投资
在很多产业中,企业调整产量是要花费成本的。为提高产出, 企业可能需要增加新的设备,投入必要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在位企 业可在潜在进入者进入前进行过度生产能力投资,这些生产能力在 进入发生之前是闲置的。一旦进入者进入,在位企业可利用已投资 的闲置生产能力迅速扩大产量,实施斗争策略,使进入者蒙受损失。 潜在进入者在观察到在位企业所作的过度生产能力投资后,理性预 期到自己进入后将招致在位者激烈的价格战,自己无法从进入中获 利,因此会放弃进入。
(5) 政策法律制度
▪ 如果政府认为一个产业中只适合少数几个 企业的生存,为避免过多企业进入引起的 过度竞争,政府就会实行许可证制度来限 制新企业的进入。
▪ 例如,对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等规模 经济极其显著的行业,国家严格限制规模 不经济企业进入产业。对自来水、煤气、 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国家对企业进入 也实行严格控制。
在位企业通过以往的广告宣传而建立的消费者忠诚以及对销售渠 道的控制,使得新进入企业在销售成本上处于劣势。
在位企业和新进入企业的产品质量的信息对消费者存在着不对称 性。由于消费者已经了解在位企业的产品质量,而新进入企业的 产品质量对消费者来说是未知的,因此新企业就必须向消费者提 供更高的销售折扣率或比在位企业支付更高的单位营销费用来吸 引消费者试用自己的产品,新企业在生产和营销成本上处于劣势, 从而限制了新企业的进入。
▪ 在位企业的产品差异优势主要反映在以下 几个方面:
➢ 在位企业以专利或技术秘诀形式拥有在优良产 品设计方面的有效控制权,使消费者把控制权 与优良的产品等同化,企业成了高品质产品的 象征,增加了消费者对该企业产品的偏好度。
➢ 在位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在定价和销售服务 等方面所树立的良好声誉,增加了消费者对该 企业产品的偏好度。
▪ 第四,原有企业可能控制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 第五,原有企业在筹集进入资金时可能需要支付
更高的资金成本。
(2)规模经济壁垒
根据产业内企业规模经济要求,新进入市 场的企业必须具有与原有企业一样的规模 经济产量或市场销售份额,才能与原有企 业竞争,才能在进入后在行业中立足。
(3)必要资本量壁垒
必要资本量是新企业进入市场必须投入的资本。
第二章之进入和退出壁垒总结
(二)进入壁垒的种类及其原因
▪ 进入壁垒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结构性壁垒和策略性 进入壁垒(进入阻挠)。
▪ 结构性壁垒产生于欲进入的产业本身的基本特性, 即进入某一特定产业时遇到的经济障碍以及克服 这些障碍所导致的成本的提高,包括技术、成本、 消费者偏好、规模经济和市场容量等方面的障碍。
▪ 2002年《黑龙江金融年鉴》显示,黑龙江省金融 业的资产额全部超过10亿元,工商银行的资产额 更是超过1000亿元。
▪ (4)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是指 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 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 顾客能够把它与其他竞争产品有效地区别 开来,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
▪ 正反馈效应的作用机制使潜在进入者,在存在直 接网络效应的产品市场上可能很难获得消费者和 用户的支持,因此,用户基数的不对称就成为网 络市场上的进入壁垒。
在间接网络效应中,在位企业的硬件产品可能已经拥有 大量的配套软件产品,在正反馈效应的作用下,在位企 业与进入企业在辅助软件产品上的数量差异会迅速扩大。 另外,转换成本、培训和学习成本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使在位企业相对于进入者处于明显的优势,建立在用户 基数之上的辅助软件数量上的不对称成为存在间接网络 效应市场上的主要进入壁垒。
▪ 策略性的(或行为性的)进入壁垒产生于在位厂 商的行为,特别是在位者可以采取行动提高结构 性壁垒,或者扬言一旦进入就采取报复行动。
1.结构性进入壁垒的分类
▪ (1)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根据贝恩的观点,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在特定 的产量水平上,行业内原有企业 (established firm)比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 业(Prospective entrant)通常具有的低成 本生产能力。
▪ 斯蒂格勒认为,绝对成本优势壁垒按其产生的原 因以分为三类:
▪ 第一现有企业通过专利申请,而垄断工艺技术或 产业标准。
▪ 第二,原有企业拥有高级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而具有的人力资本优势。
▪ 第三,原有企业通过与供应商订立长期原材料等 要素供应而具有的优势。
▪ 除施蒂格勒所说的原因,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绝 对成本优势壁垒的形成的?
▪ “正反馈效应”:在硬件/软件系统中,一种硬件 的用户基数越大,就意味着与这种硬件产品相兼 容的软件产品的需求越大,因而会吸引软件产品 生产商来生产兼容软件,软件产品的种类和数量 就会增加,软件产品的价格水平就会越低,这又 会吸引大量的用户购买这种硬件产品,从而使这 种硬件产品的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而这又促使大 量的软件开发商为这种硬件产品提供配套软件, 这就是网络产品的“正反馈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