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治
持续性植物状态预防和措施PPT
![持续性植物状态预防和措施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3cae5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b.png)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持续性植物状态? 2. 为何需要预防持续性植物状态? 3. 如何预防持续性植物状态? 4. 何时需要干预? 5. 何以衡量预防效果?
什么是持续性植物状态?
什么是持续性植物状态? 定义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 )是一种临床状态,患者在此状态下失去了意识 ,但仍保留某些基本的生理功能。
为何需要预防持续性植物状态? 降低医疗成本
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长期护理和治疗的需求, 从而降低医疗成本。
高昂的长期照护费用对社会和家庭都是巨大 的经济负担。
如何预防持续性植物状态?
如何预防持续性植物状态? 早期识别
对脑损伤患者进行早期识别和评估,可以帮助及 时采取措施。
使临巨大的情感和经济压力。
为何需要预防持续性植物状 态?
为何需要预防持续性植物状态? 减少患者痛苦
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患者遭受的 痛苦和生活质量下降。
早期干预能够显著改善预后。
为何需要预防持续性植物状态? 减轻家庭负担
预防PVS可以减轻患者家庭在照顾和心理上的 负担。
家庭成员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面临巨大的压力 和焦虑。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整体康 复水平。
何以衡量预防效果?
何以衡量预防效果?
临床指标
通过临床指标,如意识恢复程度、功能改善等, 来评估预防效果。
定期记录相关数据可以帮助分析治疗方案的有效 性。
何以衡量预防效果?
患者及家庭满意度
通过患者及其家庭的反馈来评估护理质量和满意 度。
满意度调查可以为未来的改进提供依据。
在脑损伤发生后的24小时内进行干预是至关 重要的。
植物状态的诊断和治疗
![植物状态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a45e333d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d.png)
疑难病例讨论和解决方案
疑难病例一
某植物复合病虫害的诊治。针对该病例,需 要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方法,准确判断病虫害 种类,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治理。
疑难病例二
某植物生长异常原因的探究。针对该病例, 需要从土壤、气候、施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找出导致生长异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措 施进行改善。
临床医生心得体会交流
THANKS
感谢观看
失败案例剖析及教训总结
案例三
某植物药害事件的反思。因错误使用农药,导致植物出现药害症状,生长受到严重影响。该案例提醒我们,农药 使用要谨慎,必须按照说明书和专家建议进行。
案例四
某植物误诊误治的教训。因诊断不准确,采取了错误的防治措施,导致植物病情恶化。该案例警示我们,提高诊 断水平、避免误诊误治是十分重要的。
植物组织检测
通过检测植物叶片、茎干 等组织的化学成分,了解 植物内部的生理状况。
病因学检测
针对可疑的病原体,进行 相应的病原学检测,以确 定病因。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X射线检查
用于检测植物内部的异常 情况,如空洞、腐烂等。
超声波检测
利用超声波在植物组织中 的传播特性,检测植物内 部的结构异常。
核磁共振成像
提供高分辨率的植物内部 结构图像,有助于发现细 微的病变。
其他辅助诊断手段
光学显微镜观察
观察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等微 观变化。
电子显微镜观察
提供更高分辨率的植物细胞图像 ,有助于深入了解细胞结构和功
能。
基因诊断技术
通过分析植物基因表达情况,了 解植物的遗传背景和抗病性等信
息。
03
常见治疗策略验的积累。临床医生要通过不断实践,积累丰富的诊断和治
10-27 范建中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研究现状-医学会
![10-27 范建中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研究现状-医学会](https://img.taocdn.com/s3/m/3ef37cd6ce2f0066f53322fa.png)
最小意识状态 (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
MCS是一种意识的严重改变情况,有极小但
很明确的自我和环境觉醒的行为证据。 如:仔细检查可发现患者对疼痛有知觉,偶尔 能执行简单指令。这种状态最难与PVS鉴别, 应仔细观察以免误诊。
MCS存在于下述两种情况:①作为意识改善
PVS病因和病理
病因: 1、脑外伤:最为多见,多因交通事故引起。 2、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害:心跳骤停复苏术后、有害气体中毒、弱水等
所致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次之。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颅内感染及脑
血管畸形均可导致PVS。 3、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脑积水、脑发育畸形、无脑儿。
MSTF将PVS的病因分为:急性外伤性或非外伤性疾病、变性或代谢
脑干和间脑功能基本完整,生命体征稳定无需人工支持。
Plum、Posner (1982):
意识在临床上的两维结构:
觉醒(wakefulness):由脑 干网状结构及其丘脑投 射(即脑干网状上行激 活系统)提供-损害导致 昏迷; 知晓(awareness):主要 由在此基础上的丘脑、 皮质及其白质连接提供。 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 丘脑、皮层及其联系纤 维损害而脑干网状结构 功能完整则导致植物状 态。
合征(apallium syndrome),是 Kretschmer于1940 年提出的。系由于双侧大脑皮层广泛性病变引起的 皮层功能丧失,意识活动缺乏,而皮层下功能保存 或已有所恢复的一种特殊意识障碍,常见于缺氧性 脑病、脑炎以及脑外伤等。 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AM)又称运动不能 缄默,系由 Cairns首先提出的(1941),主要指由中 脑至间脑的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的部分性破坏所 致的缄默不语、四肢不动的一种特殊意识障碍。
持续植物状态
![持续植物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93fe3fc97f1922791688e8f3.png)
持续植物状态诊疗常规(2011版)持续植物状态是指因颅脑外伤或非外伤性病因导致的植物状态持续1月以上,临床表现为患者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呼之不应,不能与外界交流,有自发或反射性睁眼,偶可发现视觉追踪,可有自发无意义苦笑,对痛刺激有回避动作,存在吸吮、咀嚼和吞咽等原始反射,大小便失禁,存在觉醒-睡眠周期的一组疾病。
相当于中医尸厥病范围。
一、诊断本病参照1996年2001年我国在南京召开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诊断标准专家讨论会,制定植物状态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诊断标准:1996年4月我国召开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诊断标准专家讨论会,制定植物状态临床诊断标准如下:①、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②、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③、有睡眠、觉醒周期。
④、无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⑤、能自动睁眼或在刺激下睁眼。
⑥、可有无目的性的眼球跟踪运动。
⑦、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大会同时明确植物状态持续1个月即为PVS。
二、中医治疗1、应急措施持续植物状态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
对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救治。
(1)、患者出现恶心、喷射状呕吐、烦躁不安、血压大幅度波动、球结膜水肿等症状(颅内压明显增高)时,应积极给与脱水降颅压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等处理,避免长时间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或脑干损伤,减少后期康复困难。
(2)、严重的感染是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除积极中医药调治外,应积极给与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3)、对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需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控制,避免其对重要器官损害。
(4)、出现脱证的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具有扶正作用的中药注射液,如生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脉注射液等,必要时可给与多巴胺、芬妥拉明等血管活性药物治疗。
(5)、腹气不通,大便秘结者,可灌服或鼻饲星蒌承气汤或大承气汤,每日一剂,分两次灌服或鼻饲。
植物状态定义和诊断标准
![植物状态定义和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53db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3.png)
植物状态定义和诊断标准
摘要:
1.植物状态的定义
2.植物状态的诊断标准
3.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断标准
正文:
植物状态是指一个人失去认知功能,但仍然保留自主呼吸和血压,并保持下丘脑和脑干的功能。
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自主的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命令,没有意识,但有正常的觉醒和睡眠周期,有不自主眼球追踪活动,对外界有刺激时,生物有反应。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一年左右,就被称为持续性植物状态。
诊断植物状态的标准包括:失去认知功能,不能执行命令,没有意识,但有正常的觉醒和睡眠周期,有不自主眼球追踪活动,对外界有刺激时,生物有反应。
而持续性植物状态的诊断标准则是植物状态持续一年左右。
持续性植物状态是一种严重的病症,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得到全面的护理,包括定期翻身、拍背、清洁口腔和皮肤等。
植物状态和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识别患者的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康复【最新版】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康复【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cbbd1ed1f34693daef3edc.png)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康复1.定义: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是一种临床特殊的意识障碍,主要特征是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功能完全丧失,能睁眼,有睡眠—觉醒周期,下丘脑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VS持续1个月以上诊断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
2.病因及发病机制:PVS的病因多而复杂,总的可分为急性脑损伤,变性及代谢性疾病和发育畸形三类。
(1).急性损伤常见有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术后、脑炎、心肺复苏术后、缺血缺氧性脑病、中毒性脑病等。
(2)变形及代谢性疾病如多发性梗死性痴呆、Pick病、灰质变性疾病、线粒体脑病等。
(3)发育畸形如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脑膨出、小头畸形等。
发病机制和病理尚未阐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大脑皮层及白质的广泛损害,也可为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的不完全损害造成。
3.临床表现:病人在急性脑损伤后经过一段时期的昏迷状态(一般不超过1个月)而进入植物状态。
意识:患者睁眼若视(动眼神经麻痹除外),貌似清醒,最初是对疼痛的反应,但无任何意识活动,缺乏知觉、思维、情感等活动;无自发语言,也不能执行指令;以后出现不规则的睡眠-醒觉周期(初期这种周期可不规则或昼夜颠倒,然后逐渐接近正常节律。
)。
肢体活动:通常无肢体活动,四肢多呈去皮层或去大脑状态,肌张力高使关节挛缩,少数可呈肌张力低下。
有时可出现无意义的头、躯干和肢体轻微活动,或在疼痛刺激下出现一定幅度的关节活动,如屈曲或强直。
当有逃避或定位反应时,也说明出现了潜意识。
部分患者一侧上肢有抓握动作或手不停的摸索活动,是额叶损害的病理表现。
眼球活动:睁眼时眼球浮动,有时固定一个方向或不对称,有时出现短暂的跟随物体或人的眼球运动,对突然声响或视威胁可有眨眼反应。
当眼球出现持续的跟踪运动时,多表明病人开始出现认知。
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大多存在,少数两侧不对称;吞咽反射、作呕反射、咳嗽反射大多存在;视反射不同程度保留,有些患者可以出现不持续的眼球追踪动作,但不能固定于某一目标。
持续性植物状态,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症状,持续性植物状态治疗【专业知识】
![持续性植物状态,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症状,持续性植物状态治疗【专业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9905329eefdc8d376ee32d4.png)
持续性植物状态,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症状,持续性植物状态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持续性植物状态(pe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Jennett和Plum首先于1972年提出的,意指人严重脑损伤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缺乏意识活动,丧失语言,而仅保留无意识的姿态调整和运动功能的状态。
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是指机体能生存和发展,但无意识和思维,缺乏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的生存状态。
患者有睡眠-觉醒周期,部分或全部保存下丘脑和脑干功能,但是缺乏任何适应性反应,缺乏任何接受和反映信息的功能性思维。
植物状态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呈持续性植物状态(PVS)。
有人认为植物状态超过1个月、或1年者称PVS,但一般认为必须大于1年方可诊断PVS。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表现类似于昏迷,易与昏迷相混淆,而且,起初是昏迷的病人,在长短不一的时间后,可逐渐发展为这些状态。
一旦病人出现睡眠-觉醒周期,真正的昏迷就不再存在。
持续性植物状态(PVS)与真性昏迷的鉴别,对使用恰当的治疗及判定预后是重要的。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病因,大致可分为3类。
1.急性损伤:这是PVS的最常见原因。
创伤最为常见,包括交通事故、枪伤及产伤等。
非创伤性损伤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如心跳呼吸骤停、窒息、绞死、溺水等;严重持续性低血压发作,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隙出血等;此外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肿瘤、中毒等。
2.变性及代谢性疾病:Alzheimer病、多发性脑梗死、痴呆、Pick病、Creutzfeldt-Jakob病、Parkinson病、Huntington病是成人中常见的病因。
在儿童常见于神经节脂质沉积病,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线粒体脑病、灰质变性等疾病。
3.发育畸形:包括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脑膨出等。
二、发病机制PVS患者的病理改变常因人而异,脑部损害到死亡之间的时间不同,可以影响病理改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患者的原发病也可以影响检查结果。
陕西开展中医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研究
![陕西开展中医治疗持续植物状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ad46f3aef8941ea76e05b0.png)
参照《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c 痊愈 : 面 引 创
作 中, 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 , 以情志疏导 , 要 予 给予健康饮 食指 导 , 过辨证分期分 型制定最佳 护理方案 , 通 改善 以往压 疮护理 墨守陈规 的方法 , 提高压疮 的护理 质量 和疗 效 , 减少 患者的痛苦及其经济负担 , 增强患者治愈疾病 的信心 。
术、 山药 、 薏苡仁 、 山楂 、 芽 、 麦 麦冬等养 阴益 胃之 品 , 以达 到
健 脾 益 胃 , 正 固本 , 精 生 肌 的 目的 。 扶 养 25 统计 学方 法 .
析。
3 结 果
采 用 S S 60 行 统 计 分 析 , 用 Rdt P S1. 进 采 ii 分
31 疗效标准 .
24 膳食 护理 .
祖 国医学素有 “ 食治胜 于药 治 , 药补不 如食
补” 之说[ 中老年人血衰气少 , 2 1 , 生理机能减退 , 不宜食用辛辣 烹煎油腻之 品, 应合理安排饮食 , 要注重饮食清淡 , 和补 虚 平 为佳 , 如属气滞 血瘀 型则宜活血化瘀 为治 , 可服党参 三七汤 、 当归 山楂 汤 ; 蕴毒 腐溃 型则宜 解毒 祛腐 , 肌敛疮 , 生 可予绿 豆、 薏苡仁 作汤等 ; 气虚 肉腐型则宜补气养血生肌 , 可常服 当 归羊 肉羹 ; 黄精 、 党参 、 米蒸鸡 、 黄芪 、 桂圆 、 童子鸡 作汤等 。 并 要重视 脾 胃为后天之 本 , 脾 以促气 血生化 , 随证 加入 白 健 可
昏迷的诊治处理
![昏迷的诊治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573274dfa8114431b80dd801.png)
3 .脑电图和意识障碍
确定意识障碍最精确的方法之一是神经生理改变引起的EEG 变化。除了轻度的意识模糊和紧张症以外,所有的意识障碍 都会出现脑电波的改变。
建筑业应用软件
4 .昏迷的解剖和神经生理
从丘脑到所有皮质区域的系统性的“非特异性”投射独立于任 何特异性的感觉神经核。对正好位于该水平以上的中脑被盖 内侧及其附近区域进行电刺激可以引起觉醒。这就提出了维 持觉醒状态的上行激动系统的概念,上位脑干被盖的正中和 下位间脑被认为是大脑觉醒系统的部位所在。
性水肿。
7 .昏迷患者的临床方法
生命体征变化——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呼吸————呼吸减慢可能见于鸦片或巴
一 般 检 查
比妥类中毒,偶尔见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呼吸深快多见于肺炎、糖尿病或尿毒症性酸 中毒、肺水肿或较少见的颅内病变引起的中 枢性神经源性过度换气所致;引起颅内压增 高或破坏脑部的病变常使呼吸减慢,不规则
5 .意识障碍的代谢机制
细菌毒素的作用方式不同。 药物,即全身麻醉剂,酒精,鸦片制剂、巴比妥盐、苯妥英 钠、抗抑郁药和地西泮,通过直接作用于大脑或间脑的神经 元细胞膜或者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引起昏迷。 其他,如甲醇、乙烯乙醇通过产生代谢酸中建毒筑起业作应用用。软件 以癫痫性惊厥为特征的突然、大量的神经元放电是导致昏迷 的常见原因。 脑震荡是昏迷的另一种特殊病理生理机制,在钝性或闭合性 头外伤中,表现为震荡性外伤的瞬间,颅内压明显升高。或 者是打击时大脑受到突然的旋转作用,引起轴旋转。
2
序前应用。如果患者呼吸浅快或者微弱或者可能误吸,有必
、 要行气管插管术,外伤病人可能有椎骨骨折,注意移动头部
及颈部和气管插管时要小心。
必须立即询问病人以往的健康情况——是否有糖尿病、头外 伤、惊厥、饮酒、吃药、昏迷前的情况或是否试图自杀。询 问前,送昏迷病人入院的人员不应离开。
PVS持续植物状态
![PVS持续植物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9b1adc0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70.png)
病理及病理生理
对PVS死亡患者的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发现,主要的病理改变 有以下3类: ①弥漫性轴索损伤,通常严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和缺血缺氧损 伤都可引起弥漫性大脑半球白质变性坏死; ②大脑半球缺血缺氧导致的继发性大脑皮质坏死; ③丘脑坏死。PVS患者脑组织中通常混杂有上述3种病变。
CT和MR显示,PVS患者存在局部和弥漫性脑组织病变,但上 述发现并无特异性。脑组织代谢检查显示局部脑组织代谢减低。 对不同类型脑损伤患者(PVS,昏迷及闭锁综合征患者)的脑血 流量和葡萄糖代谢进行研究发现,PVS患者上述指标降低最为 明显,相当于全身麻醉时的脑组织代谢水平或更低。
美国多学科PVS专项研究联合会(TheMulti-societyTaskForceonPVS) 于1994年发表了 《medicalAspectsofthe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的报告, 对PVS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相当全面的概括。
近来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医学水平的发展,使各种内外科疾病抢 救成功率提高患者得以长期生存其中一部分患者进入PVS。
3.影像学检查CT和磁共振影像(MRI)
只能证明大脑灰质和白质有弥散性多灶性病变。 当存活时间超过8个月,则出现明显脑室扩大而且与
皮质萎缩不相称,随着时间延长脑室扩大往往越来越 明显,大脑组织进行性萎缩。
1997年DeJong报道,PET检查听母亲讲故事的患者, 发现其扣带回的头部右侧颞中回和运动前皮质的脑血 流量增加比对照组(非语言的声刺激)要高,提示即使 诊断准确的植物状态,也不说明其皮质是静息的有一 份报告表明植物状态的患者可能存在某些“隐含”的 识别能力,但感觉刺激的皮质反应是否提示从植物状 态恢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⑶脑死亡
发生脑死亡时,脑干所有功能发生不可逆的 丧失;而PVS则正好相反,此时大脑半球功 能丧失或严重受损,而脑干功能通常完好。
持续性植物状态讲课PPT课件
![持续性植物状态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59ff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c.png)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研究进展
科研成果:发现植物状态患者大脑活动与意识恢复的关系 临床试验: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恢复的临床研究 科研成果:植物状态患者大脑活动与意识恢复的关系 临床试验:植物状态患者意识恢复的临床研究
国际合作:多个国 家共同开展研究, 分享经验和资源
学术交流:定期举 办国际会议,交流 最新研究成果和进 展
高压氧治疗:通 过提高氧气浓度, 改善脑部供氧, 促进神经细胞修
复和再生
神经调控治疗: 通过电刺激、磁 刺激等方法,调 节神经活动,改 善植物状态患者
的意识状态
药物治疗:使用 抗癫痫药物、抗 抑郁药物等,改 善植物状态患者
的意识状态
康复治疗:通过 物理治疗、言语 治疗等方法,帮 助植物状态患者 恢复身体功能和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来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如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物理治疗:通过物理手段来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如电刺激、磁刺激等。 康复治疗:通过康复训练来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如言语治疗、认知训练等。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心理辅导、家庭项 目,共同推进研究 进展
国际合作平台:建 立国际合作平台, 促进各国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如干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等
研究植物状态患者的预后和康复策 略
研究植物状态患者的脑功能恢复机 制
研究植物状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 存质量
社会对持续性植物状态的关注和 支持
诊断标准:患 者处于昏迷状 态,对外界刺 激无反应,但 生命体征稳定
鉴别诊断:与 昏迷、脑死亡、 植物人状态等 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方法:脑 电图、脑血流 图、脑代谢图
等检查
治疗方法:药 物治疗、物理 治疗、心理治
PVS
![PVS](https://img.taocdn.com/s3/m/9f8180dd80eb6294dd886ca7.png)
根据英国牛津字典:
Vegetate(植物似生长)的词意是:过着一种仅 仅是躯体的生存,而缺乏智能或社交活动的生 活。(1704) Vegetative(植物似的)的词意是:一种能够生长 或发育,但缺乏感觉和思维的有机体。(1764)
PVS的临床表现
睁眼若视,貌似清醒,但无任何意识活动,无 自发语言,也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不能执行 指令,有不规则的睡眠-醒觉周期,对疼痛刺 激无定位反应,各种脑干反射存在,可有眼球 浮动或出现不持续的眼球追物动作,大小便失 禁。
持续性植物状态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
主要内容
• • • • • • • • • 定义 命名 临床表现 病因 病理及病理生理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预后 治疗
PVS的定义
美国Multi-Society Task Force of PVS 1994年提 出的PVS定义: 患者完全失去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知, 有睡眠-醒觉周期,丘脑下部及脑干的自主功 能完全或部分保存。
美国Multi-Society Task Force of PVS标准
1. 对自身及周围缺乏认知,不能与他人交流
2. 缺乏对视、听、触或有害刺激持续的、可重复的、有目的的 或随意的行为反应
3. 缺乏对语言的理解或表达能力
4. 有睡眠-醒觉周期 5. 丘脑下部及脑干自主神经功能正常,通过治疗及护理可以维 持生命 6. 大小便失禁 7. 颅神经反射不同程度保留(瞳孔,角膜,前庭-眼及作呕反射), 脊髓反射正常
患者% 100
80 60 40 20 0 1 3 6 12 损伤后月数 死亡 PVS 意识清楚
儿童非外伤性损伤(N=45)
患者% 100
持续植物状态
![持续植物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92d1e71d10a6f524ccbf8544.png)
自溢或窒息 脑血管疾病 脑出血 脑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脑炎 脑脓肿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中毒
变性及代谢性疾病
成人 Alzheimer病 MID Pick病 Creutzfeldt-Jakob病 Parkinson病 Huntington病
儿童 神经节苷脂贮积病 肾上腺白质营养不良 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病 器质性酸尿 线粒体脑病 灰质变性病
1. 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病人大脑 皮质广泛性病变损害引起皮层功能丧失或脑皮 质弥漫性功能紊乱,皮层下结构功能仍然保存, 病人貌似清醒,但是在无意识活动,病人无知 觉、思维、记忆、意志活动和心理活动,不能 执行简单指令。
2. 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病人仍可维持 自主呼吸,血压正常。 3. 有睡眠-觉醒周期 病人大脑半球广泛 性损害,意识活动丧失,而脑干损害极 轻,睡眠-觉醒存在,呈似睡非睡,似醒 非醒状态。
*DNR:不复苏
需要说明的是,为避免长期的并发
持续植物状态
十七冶医院 储佺兵
[概念]
持续性植物状态(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
PVS)俗称植物人,由于其发病率高,病人病
情特殊 , 因而是当今国际医学中受到关注的问 题。根据美国多科学会 PVS工作组的统计 , 在 美国成年人中有 PVS 病人1万~2.5万,儿童中 有0.4万~1万。推测我国可能有15 万 PVS 病人。
• 7. 无任何随意运动或行为。无获得性行 为动作或模仿动作。对于有害的或不愉 快的刺激可有微弱的运动(如退缩或采 取某种姿势)。 8. 血压及心肺功能正常,大小便失禁。
[鉴别诊断]
•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确定时 间的标准。辅助检查如脑电图、诱发电 位、CT、MRI、SPECT、ECT等虽可显 示异常改变,并对判断病情变化上有帮 助,但它们的异常显示并非特征性。需 与下列症状进行鉴别:
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分量表(中国南京标准2011年修订版)
![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分量表(中国南京标准2011年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74f33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9.png)
持续性植物状态诊断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分量表(中国南京标准
2011年修订版)
中国南京标准2011年修订版的植物状态诊断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分量表(CPSS)是一个用于诊断植物状态和评估植物疗效的标准化工具,它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各种植物状态的植物,包括植物的营养状况、生长发育、抗性、病虫害及其他影响植物健康的因素。
它由国家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病理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编制。
CPSS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植物状态诊断标准和临床疗效评分量表。
植物状态诊断标准是一个诊断标准,用于诊断植物的健康状况,并确定植物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评分量表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植物疗效的量表,用于评估植物治疗的疗效。
CPSS能够有效地诊断植物的健康状况,指导植物的治疗,以及评估植物治疗的疗效。
它的应用可以提高植物的健康水平,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植物的病害发生,改善植物的生态环境,促进植物的繁殖,以及提高植物的经济价值。
持续性植物状态怎样治疗?
![持续性植物状态怎样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bb4fb562fe4733687e21aa78.png)
持续性植物状态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治疗方法,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持续性植物状态应该吃什么药。
*持续性植物状态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1、目前对PVS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
为保持病情稳定,促进大脑功能恢复,同时做一些非特异性治疗,如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保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充分的营养;使用脑代谢促进药物(如脑活素、胞磷胆碱、ATP、细胞色素C等);声、光、电刺激;高压氧舱及脑室分流术。
Haig等报道了1例外伤性PVS,病程6个月,用Sinemet治疗后意识恢复。
日本Tsubokawa等采用电刺激中脑网状结构及非特异性核团连续6个月以上,结果8例中有3例意识恢复。
PVS 患者的生命已稳定,只要照料适当,大部分患者会继续生存下去,临床上不乏存活10~20年的病例。
2、但如果经过长达12个月以上的观察,而病况无好转,清醒的机会便微乎其微。
而花费在每个患者的费用则相当惊人。
根据美国的统计,每个住院的PVS患者在头3个月的费用约为14.92万美元,在一般诊所每天需302~500美元(每年为12.6万~18万美元),在家庭中治疗的PVS儿童。
第1年费用约为9.7万美元。
基于这一情况,美国总统的医学生物学和行为研究的伦理问题研究会(1983)、美国神经病学会(1989)和美国医学会(1990)等机构宣称,只要患者的家属和患者生前要求,可以终止各种形式的治疗,包括输液及营养。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持续性植物状态怎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持续性植物状态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持续性植物状态”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常见疾病康复:认识持续性植物状态
![常见疾病康复:认识持续性植物状态](https://img.taocdn.com/s3/m/267ca621b307e87101f696c4.png)
想一想 输入标题 同学们,你了解持续性植物状态了吗?
有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到智慧职教-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网络平台-常见疾病康复课程 学习!
THANK YOU
主题:认识持续性植物状态
院校: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目录
1 2 3 4 5
基本概念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预后
1
基本概念
• 持续性植物状态 Persistent,Vegetative State,PVS
• 定义:患者具有基本生命活动能力,但认知和思维功能完全丧失的 一种生存状态。
• 对于伤后存活较长时间的患者,其机体能进行生长和发育,但无法 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即可认为该患者处于持续性植物 状态。
• 目前,许多学者认为,PVS是指植物生存状态持续1个月以上而未出 现任何觉醒迹象者。
1
基本概念
• 病因
– 脑干损伤 – 弥漫性轴索损伤 – 缺氧性脑损伤
2
临床表现
• 处于植物生存状态的患者,可以进行自主呼吸,通常机体的循环系统、消 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功能正常。
• 患者存在睡眠清醒周期,清醒时可睁眼。
• 给患者以疼痛刺激也可使其睁眼,此时患者心率加快,并可伴有疼痛表情 或肢体的移动。
• 患者能做出一些自发性的动作如咀嚼、咬牙和吞咽等,甚至可毫无原因地 哭笑、尖叫或呻吟。
• 其头眼甚至会随物体的移动而转动。 • 神经系统检查显示脑干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头眼反射……均
正常,疼痛刺
• 儿童预后好于成人,外伤性PVS预后好于非外伤性,随 PVS持续时间的延长,康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5
预后
• 处于PVS状态的病人,其脑病变已处于亚急性期或慢性 期,此时神经元胞体和突触变性已不可逆。因此,目前 为止,对于PVS患者尚无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
植物人的状态鉴别方法
![植物人的状态鉴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9ff826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d.png)
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是指:植物生存状态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呈持续性。
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是指严重颅脑损伤经治疗及必要的康复后仍缺乏意识活动,丧失语言,而仅保留无意识的姿态调整和运动功能的状态。
机体虽能维持基本生命体征,但无意识和思维,缺乏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的生存状态。
伤者有睡眠-觉醒周期,部分或全部保存下丘脑和脑干功能,但是缺乏任何适应性反应,缺乏任何接受和反映信息的功能性思维。
植物生存状态诊断标准:①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②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③有睡眠-觉醒周期;④不能理解或表达语言;⑤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
⑥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⑦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指脑损伤后上述表现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且难以恢复。
注:反复发作性意识障碍,作为癫痫的一组症状或癫痫发作的一种形式时,不单独鉴定其致残程度。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b574754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1.png)
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脑电图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血糖、血氨、动脉血气分析、尿液分析、脑诱发电位、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包括全血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氨、血气分析、尿液分析、尿中药物筛选。
1.脑电图PVS的脑电图(EEG)改变及其诊断价值各家意见不一。
早期Jennett等认为:PVS的初期应是等电位脑电图,持续数天后出现明显的电活动,甚至出现a节律。
以后又有一些学者认为PVS的EEG改变是静息电位或等电位EEG。
但多数学者认为,绝大部分PVS 患者的脑电图显示广泛弥漫性多形性δ和θ波,而且当由清醒进入睡眠时常伴有背景活动的去同步化。
有10%的患者在晚期出现正常脑电图,PVS时很少有典型的癫痫样活动。
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EEG 中的δ和θ波相应减少,重新出现a节律。
2.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SEP)是PVS最敏感和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Hanosita指出SEP的主要表现是N13-N20的中枢传导时间(CCT)延长和N20波幅降低。
Zegerl等还认为发病后一周双侧体感诱发电位消失是意识不能恢复的重要指标。
Tsao等报告1例溺水所致PVS儿童SEP正常,最后意识完全恢复,说明SEP正常者预后可能良好。
3.影像学检查CT和磁共振影像(MRI)只能证明大脑灰质和白质有弥散性多灶性病变。
Chu报道6例缺氧性脑病的PVS(4个月~3年)的早期和晚期CT改变,早期CT除一般脑水肿外无特殊改变,晚期表现大脑皮质或交界区梗死(5例)、基底核区低密度灶(4例)、大脑后动脉区梗死(3例)。
当存活时间超过8个月,则出现明显脑室扩大,而且与皮质萎缩不相称,随着时间延长,脑室扩大往往越来越大,脑组织进行性萎缩。
1997年DeJong报道,PET检查听母亲讲故事的患者,发现其扣带回的头部、右侧颞中回和运动前皮质的脑血流量增加,比对照组(非语言的声刺激)要高,提示即使诊断准确的植物状态,也不说明其皮质是静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脑平面
间脑—中脑平面
睫脊反射
额眼轮匝肌反射、垂直头眼反射
中脑平面
桥脑平面 延髓平面
瞳孔对光反射、角膜下颌反射
角膜反射、嚼肌反射、水平头眼反射 眼心反射
2018/3/11
生理反射(一)
① 睫脊反射:刺激锁骨上区皮肤引起同侧瞳孔 扩大 ② 额眼轮匝肌反射:用拇指向外上方牵开患者 眉梢外侧皮肤,并用叩诊锤轻叩拇指引起同侧 眼轮匝肌收缩 ③ 眉间反射:以叩诊锤轻轻叩击两眉之间的部 位,可见两眼轮匝肌收缩两眼睑闭合 ④ 垂直头眼反射:头俯仰时双眼球与头的运动 方向呈反方向上下垂直运动
100分钟,肝脏代谢,肾排出
小剂量0.4mg/次、4次/d;大剂量1.6mg/次、4次/d,
连续治疗1~2个月
2018/3/11
刺激治疗
感官及环境刺激
听觉、视觉、味觉和嗅觉刺激 光照刺激 冷热刺激 疼痛刺激 抚摩刺激
2018/3/11
高压氧治疗
实验证明高压氧可使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增加, 网状激活系统和脑干氧分压相对增高,改善了 脑细胞的血供和氧供,使部分处于功能可逆状 态的脑细胞恢复功能
2018/3/11
使 心 率 维 持 在 50 ~ 60 次 /min , 平 均 动 脉 压
80mmHg
亚低温治疗下会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严
重时可出现心率失常,房颤、室性早搏
对症处理后好转,36℃以上后症状消失 复温方法:吸入温热湿化的氧气或自然复温,复
温速度一般为每4小时升温1℃
2018/3/11
关于SICU的神外病人 的监护的两点说明
2018/3/11
急诊开颅术、后颅窝开颅术后血肿发生率明显高
术后 6 h以内易出现颅内的活动性出血 , 故术后 6 h是临床监护的重点
2018/3/11
再发性脑出血的预防和控制
避免头颅过度扭转,翻身时动作应轻柔 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过高可导致再出血, 过低则大脑供血、供氧不足而导致脑水肿 在应用降压药物时首选硝普钠,对脑血流和颅 内压影响不明显
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ive Vegetatives State)的诊治
神经外科 曾高
2018/3/11
植物状态的诊断标准
(1)自身无意识,对外界无反应 (2)对视、听、触及有害刺激无精神行为反应 (3)无交流表达能力 (4)睡眠-睁眼周期存在 (5)脑皮质功能丧失,下丘脑、脑干功能存在 (6)大小便失禁 (7)颅神经及脊髓反射存在,但易变动 (8)脑电活动、脑干诱发电位存在
据中华医学会脑复苏专业组 1996年制定
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有睡眠---醒觉周期 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 能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 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 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存 以上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持续性植物状态
2018/3/11
2018/3/11
常用的脑干反射评分
全部存在 睫毛反射消失 角膜反射消失 眼脑及前庭反射消失 上述反射消失
5分 4分 3分 2分 1分
2018/3/11
生理反射(二)
⑤ 瞳孔对光反射:光刺激引起瞳孔缩小 ⑥ 角膜反射:轻触角膜引起闭目 ⑦ 嚼肌反射:叩击颏部引起咬合动作 ⑧ 水平头眼反射 : 头左右运动时双眼呈反方向 水平移动 ⑨ 眼心反射:压迫眼球引起心率减慢
*脊髓活动不是脑死亡必须评估的指标,脑死亡时肌腱 反射、腹壁反射以及颈以下对疼痛刺激的反应可以消失, 也可以存在
2018/3/11
PSV功能障碍平面
自上而下分为 皮质—皮质下平面 间脑平面 间脑—中脑平面 中脑平面 桥脑平面 延髓平面
2018/3/11
损伤平面 皮质—皮质下平面
脑干反射 掌颏反射
2018/3/11
患者无认知功能,无遵命动作,但有反射活动
可有无意识睁眼、瞬目、磨牙、哈欠、吞咽 有睡眠-觉醒周期,脑干功能存在 * 植物状态在 3 个月以上可诊断为“持续性植物 状态(Persistentive Vegetatives State)”
超过 1年的称“永久性植物状态”
2018/3/11
2018/3/11
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
定义:癫痫大发作持续 30min 以上,或 频繁发作连续30min 以上,发作间歇期 意识不能恢复者
2018/3/11
治疗原则
控制发作
加强监护呼吸循环功能
积极寻找病因诱因,纠正各种代谢紊乱 长期抗癫痫治疗
2018/3/11
控制发作
* 癫痫持续5min以上有可能发生神经元的损伤, 最好在 20min 以内控制发作,因为随着癫痫持 续状态持续时间的延长,惊厥越来越难控制 安定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物! 首次静脉推注10mg,静脉给药一般5min生效, 维持15-30min。必要时重复上述剂量一次
2018/3/11
双侧瞳孔散大持续时间90min接近意识不可逆时限 注射甘露醇后一侧或双侧瞳孔缩小,存活率极大
单纯颅内血肿所致的瞳孔散大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广泛脑挫裂伤、弥漫性轴索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等所致的双侧瞳孔散大死亡率高,存活者生存质量差
2018/3/11
病理反射
① 掌颏反射:轻划手掌大鱼际区引起同侧颊肌 收缩
2018/3/11
*脑死亡与植物状态的根本区别在于无睡眠 -睁眼周期及 自主呼吸,特别是无脑电、脑干诱发电位 *延髓功能指标: 自主呼吸诱发试验:清理呼吸道,呼吸机给予纯氧10min, 停止呼吸机使用3~5min,监测自主呼吸及氧分压 阿 托 品 试 验 : 静 注 阿 托 品 2mg , 监 测 用 药 前 和 用 药 后 10min内心率/min增加次数
② 角膜下颌反射:轻触角膜引起闭目,并反射 性地引起翼外肌收缩使下颌向对侧移动 ③ 吸吮反射:轻划唇部出现口轮匝肌收缩,上、 下唇噘起作“吸吮”动作 ,多见于额叶病变
2018/3/11
功能障碍平面
2018/3/11
预后判断
平面越低,病情越重
皮层与皮层下损害平面病死率甚低,预后良好 延脑平面损害病死率几近100%
2018/3/11
瞳孔改变的临床意义
①单眼瞳孔缩小提示早期颅内压增高,瞳孔侧为病变侧 ②单眼瞳孔中度扩大,对光反射减弱,提示颅内高压发展期, 瞳孔侧为病变侧 ③单眼瞳孔扩大,对光反射消失,提示颅内高压,瞳孔侧为病 变侧 ④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提示高颅压晚期 ⑤双眼瞳孔缩小,提示桥脑损伤 ⑥瞳孔大小多变,变化无常,提示脑干伤,弥漫性轴索损伤
2018/3/11
纳洛酮为羟二啡酮的衍生物,阿片受体拮抗剂,亲合力
大于吗啡,易通过血脑屏障,其速度是吗啡的 12 倍
重建前列腺素和儿茶酚胺的循环机制,逆转脑缺血引起
的功能障碍,促进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缺血区的 血流量,维持脑灌注压,阻断继发性脑损伤,有助于改 善脑代谢和促醒
给药后脑内浓度比血药浓度高4-6倍,其半衰期为45-
Hale Waihona Puke 2018/3/11维持
安定静脉滴注,可 40mg 加在 5% 葡萄糖液 500ml 中5h滴完 鲁米那0.1肌注,维持时间可达8h,主要缺点 是呼吸抑制作用,也影响血压和意识
2018/3/11
药物治疗
基本药物有多巴胺类药物、促进中枢神经细胞代谢药、 改善神经营养药,统称为脑循环代谢改善药 在应用时,这三类药物同时应用比单一用有效 其中比较公认有效的药物主要有: ① 脑复康、脑活素、胞二磷胆碱及脑复欣等促进脑细 胞功能恢复 ② 尼莫地平(尼莫同):稳定细胞膜,使继发性脑损 害与脑水肿减轻,降低死亡率和残存率 ③ 纳络酮
中脑平面损害病死率猛增,可视为预后的临界 平面
2018/3/11
2018/3/11
PVS的生存基础
一、是心肝肾肺的功能相对完好 二、是人工喂养好
*要求PVS病人的体重达到理想体重的85%,每 3h鼻饲一次,夜间22∶00至次日06∶00不进食, 但可喂少量水,保持与常人相似的周期
2018/3/11
2018/3/11
瞳孔对光反射
原理:光刺激由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 侧视束到达顶盖前区的双侧艾—魏核,发出的 冲动沿两侧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传至两侧 瞳孔括约肌,引起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程度描述为:灵敏、迟钝、消失
2018/3/11
瞳孔的生理变化
正常瞳孔的大小与年龄、生理状态、屈光、外 界环境等因素有关 1 岁以内的婴儿瞳孔最大,其次为儿童和青少 年时期,以后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变小 近视眼瞳孔大于远视眼 交感神经兴奋时,如表现为惊恐不安、疼痛时, 瞳孔会扩大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如表现为深呼吸、脑力劳 动、睡眠等,瞳孔会变小
鉴别诊断
植物状态首先必须与长期昏迷及脑死亡相鉴别 昏迷时间在 1 个月之内的称 “持续状态”, 持续昏迷1个月以上称为长期昏迷 *与植物状态不同的是睡眠-睁眼周期、呼吸功 能不同程度受抑制
2018/3/11
脑死亡诊断标准
⑴ 深昏迷 ⑵ 自主呼吸停止 ⑶ 脑干反射消失: ① 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② 角膜反射消失 ③ 头眼反射消失 ④ 眼前庭反射消失 ⑤ 咽反射消失 ⑥ 咳嗽反射消失 ⑷ EEG、脑干诱发电位协诊
2018/3/11
亚低温治疗
亚低温治疗每降低体温 1℃,脑耗氧量与代谢可 下降5%~6% 头臵冰帽,体部臵降温毯,配合冬眠、镇静、 解痉药物 起始时间为伤后 2 ~ 24 h , 先给予冬眠剂 , 降温 速度2~4h下降1℃ 早期( 1-7天):肛温 34℃~ 36℃;7天后控制 在36℃~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