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关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实施方案
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课程计划
![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课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a69c4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4.png)
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课程计划学校流行性腮腺炎防治课程计划1. 课程背景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近年来,我国学校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时有发生,给师生带来了较大的健康风险。
为了加强学校流行性腮腺炎防治工作,提高师生防护意识,我们特制定本课程计划。
2. 课程目标1. 增强师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
2. 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的发生率。
3. 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升整体卫生素养。
3. 课程内容1. 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知识- 流行性腮腺炎的定义、病原体、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并发症、诊断与治疗2.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等- 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通风换气等- 疫苗接种:介绍腮腺炎疫苗的种类、接种时间、注意事项等3. 学校流行性腮腺炎应急预案- 疫情监测与报告:发现疑似病例时的报告流程- 疫情处置:病例隔离、密切接触者排查与观察等- 健康教育与宣传:普及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4. 课程形式与时间安排1. 课程形式- 讲座:邀请专业医生或防疫专家进行授课- 互动问答:设置问答环节,解答师生疑问-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实践活动:演示正确的卫生操作,如洗手、佩戴口罩等2. 时间安排- 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知识- 第二课时: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 第三课时:学校流行性腮腺炎应急预案-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与总结5. 课程评估1. 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实操考核:观察师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正确执行预防措施。
3. 反馈意见:收集师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形式。
6. 课程实施与推广1. 制定详细的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与实施步骤。
中学腮腺炎防治工作预案
![中学腮腺炎防治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7d283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c.png)
一、预案背景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腮腺炎病毒引起。
该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尤其在校园人群中容易发生流行。
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腮腺炎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腮腺炎防治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信息收集、宣传教育、物资保障等工作。
3. 各班级班主任负责班级腮腺炎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宣传教育、疫情报告、隔离观察等。
4. 校医室负责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隔离观察、治疗建议及健康指导。
三、预防措施1. 宣传教育(1)利用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腮腺炎防治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2)开展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讲解腮腺炎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方法等。
2. 疫情监测(1)建立腮腺炎疫情报告制度,班级发现疑似病例时,班主任应及时上报学校。
(2)校医室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并做好隔离观察。
3. 隔离措施(1)对确诊为腮腺炎的患者,实行隔离治疗,隔离期为发病后至腮腺肿大消退后5天。
(2)密切接触者需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期为14天。
4. 环境卫生(1)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通风换气。
(2)定期对校园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包括教室、宿舍、卫生间、食堂等。
5. 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消毒液、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2)确保防疫物资的及时供应,满足防治工作的需要。
四、应急处理1. 发生腮腺炎疫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开展应急处理。
2. 校医室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
3. 班主任负责通知密切接触者,做好医学观察。
4.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消毒,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5. 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疫情,接受指导。
五、总结与评估1. 定期对腮腺炎防治工作进行总结,评估预案实施效果。
2.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腮腺炎防治工作预案,提高防治水平。
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策略
![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41353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a.png)
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策略简介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对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有一定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在班级内的传播,学校可以采取一些教学策略来保护学生的健康。
1. 宣传教育为了增加学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学校可以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 组织专题讲座或班会,向学生介绍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张贴在学校的公共区域,提醒学生注意个人卫生和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利用学校广播、电子屏幕等媒体,定期播放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知识和提示。
2. 强化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重要措施。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班级内设置洗手站点,并定期提醒学生在重要时刻(如用餐前、上厕所后等)洗手;- 教育学生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如用纸巾或手肘遮盖口鼻;- 定期清洁和消毒班级内的公共区域和物品,如课桌椅、门把手等;- 鼓励学生使用个人物品,避免共用物品的传播风险。
3. 疫苗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预防疾病传播的有效方法。
学校可以积极推动学生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包括:- 向学生及家长普及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重要性和安全性;- 协助组织疫苗接种点,方便学生及家长进行接种;- 定期跟进学生的疫苗接种情况,确保接种率达到预期目标。
4. 隔离和控制传播如果有学生被确诊患有流行性腮腺炎,学校需要采取措施隔离和控制传播,包括:- 立即通知学生及家长,要求患病学生居家休息,避免与其他学生接触;- 清楚标识患病学生的座位和区域,并进行适当的消毒;- 提醒其他学生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症状出现及时就医。
总结通过宣传教育、强化卫生习惯、疫苗接种和隔离控制等策略,学校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在班级内的传播。
这些策略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以确保学生的健康和学习环境的安全。
学校传染病腮腺炎安全预案
![学校传染病腮腺炎安全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02c2a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b.png)
一、前言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为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目标1. 加强腮腺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
2. 建立健全腮腺炎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腮腺炎在校园内蔓延。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腮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全校腮腺炎防控工作。
-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校医、德育主任- 成员:各班主任、各科室负责人2. 设立腮腺炎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防控措施。
- 组长:校医- 成员:各班主任、卫生室工作人员、校舍管理工作人员四、防控措施1. 宣传教育-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腮腺炎的防治知识,提高师生防护意识。
-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讲解腮腺炎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
2. 疫情监测- 建立腮腺炎疫情监测报告制度,班主任每日对班级学生进行晨检,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
- 校医负责对全校学生进行健康监测,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上报相关部门。
3. 隔离治疗- 对确诊为腮腺炎的学生,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 建立隔离室,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确保隔离措施落实到位。
4. 消毒措施- 对疑似病例所在的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杀灭病毒。
-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清理垃圾,保持室内通风。
5. 师生健康管理- 对确诊为腮腺炎的学生,待其康复后方可返校。
- 加强师生健康管理,提高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五、应急处理1. 突发事件报告- 发生腮腺炎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向教育局、卫生部门报告。
- 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2. 应急处置-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保病毒不扩散。
- 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监测,及时发现新病例。
- 对校园进行消毒,消除病毒隐患。
中学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传染病应急预案
![中学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传染病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51bc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4.png)
应急预案的实施过程中,师生们对流行性腮腺炎 的防控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防控意识明显提 高。
促进了学校卫生工作改进
学校在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积极改善卫生条件 、加强消毒措施,有效减少了病毒传播途径。
对未来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的展望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 学校应继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效率和 准确性。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 及时发现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 等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减少 疫情对师生健康的危害。
维护教学秩序
流行性腮腺炎等流行性传染病 的爆发往往会影响学校的正常 教学秩序。通过应急预案的实 施,可以迅速采取措施,确保 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提升学校应对能力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 提升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的能力,为师生提供更加安 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背景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 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流行性腮腺炎等流行性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也在不 断扩大。因此,加强学校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等流行性传染 病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01
02
03
04
保障师生健康
密切关注孩子健康状况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流行性腮腺炎 等传染病的疑似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并告知学校。
配合学校防控措施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防控措施,如定期对孩子进行体温检测、督 促孩子佩戴口罩、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场所等。
参与学校防控工作
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防控工作,如加入学校的卫生监督小组、 协助学校进行环境消杀等。
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策略
![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61bd8da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3.png)
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策略1. 引言为了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中的传播,我们制定了一系列针对班级的教学策略。
本文档将详细阐述这些策略,以帮助学校更好地控制疫情,保障师生的健康。
2. 策略目标本策略的主要目标是:- 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在校园内的传播。
- 提高师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 确保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处理。
3. 教学策略3.1 健康教育- 对象:全校师生- 内容:介绍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基本知识。
- 方式:开展主题班会、制作宣传板报、播放宣传片等。
3.2 班级管理- 对象:各班级师生- 内容: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公用物品等。
- 方式:定期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纠正。
3.3 疫情监测与报告- 对象:校医、班主任- 内容:了解疫情动态,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
- 方式:每日晨检、定期疫情报告制度。
3.4 应急处理- 对象:全校师生- 内容: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 方式: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
3.5 疫苗接种- 对象:全校师生- 内容:宣传腮腺炎疫苗的重要性,鼓励符合条件的师生接种。
- 方式:与卫生部门合作,组织疫苗接种活动。
4. 实施与评估- 实施:由校领导统一部署,相关部门和班级协同推进。
- 评估:定期对策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 总结通过以上教学策略的实施,我们相信学校能够有效地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我们也呼吁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共同维护校园卫生安全。
---以上是关于“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策略”的详细文档,如有需要,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校园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方案
![校园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ad744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3.png)
校园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方案背景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学校作为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疫情传播。
为了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一份校园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方案至关重要。
目标本教学方案的目标是:1. 提高学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和防控意识;2. 减少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风险;3. 保障学生的健康和安全。
教学内容1. 流行性腮腺炎知识普及- 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的方式,普及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方法等;-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强调洗手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并鼓励学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强调咳嗽和打喷嚏时的礼貌行为,鼓励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3. 环境清洁和消毒- 教授教室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方法,包括桌椅、地面、门把手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环境卫生的维护,保持教室整洁和清洁。
4. 社交距离和接触避免- 强调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避免亲密接触;- 鼓励学生避免共用物品,如餐具、水杯等;- 提倡在课间休息时避免人员拥挤,合理分散活动范围。
5. 健康监测和报告- 提醒学生及时报告身体不适症状,如发热、腮腺肿胀等;- 强调家长的监测责任,鼓励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
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讨论、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制作教学PPT,配合图片和图表,生动形象地展示相关知识;- 利用班级微信群或校园电子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互动。
教学评估- 设计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流行性腮腺炎知识的掌握程度;- 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卫生习惯的改变;- 开展班级讨论,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和建议。
教学资源- 流行性腮腺炎相关的教材、PPT和视频资料;- 卫生习惯培养的宣传材料和实例;- 班级微信群或校园电子平台。
教学时长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建议将教学时间控制在2-3课时。
班级研讨:如何防止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中蔓延
![班级研讨:如何防止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中蔓延](https://img.taocdn.com/s3/m/a3e804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a.png)
班级研讨:如何防止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
中蔓延
背景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特别容易在学校中传播。
为了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中蔓延。
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制定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策略,以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中的传播风险。
措施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措施:
1. 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认识: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
他们应该了解疾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和教职员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饮水杯等。
3. 强调咳嗽和打喷嚏礼仪:教育学生和教职员工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该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以避免飞沫传播。
4. 加强清洁和消毒措施: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室、办公室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特别是经常接触的表面和设备。
5. 隔离患病者:发现有学生或教职员工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症状时,应立即将其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或相关部门。
6. 组织疫苗接种活动:鼓励学生和教职员工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以提高免疫力并减少传播风险。
结论
通过提高认识、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强调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加强清洁和消毒措施、隔离患病者以及组织疫苗接种活动,我们可以有效地防止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中蔓延。
这些措施都是简单而有效的,可以帮助学校维护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
学校应对腮腺炎工作预案
![学校应对腮腺炎工作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329da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e.png)
一、预案背景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易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腮腺炎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师生对腮腺炎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2. 建立健全腮腺炎防控体系,确保疫情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3. 最大限度地减少腮腺炎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
三、组织机构1. 成立腮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腮腺炎防控工作的全面部署和组织实施。
2. 设立腮腺炎防控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协调、信息收集、宣传教育等工作。
3. 各班级设立腮腺炎防控联络员,负责本班级腮腺炎防控工作的落实。
四、防控措施1. 健康教育(1)开展腮腺炎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腮腺炎的认识。
(2)利用班会、校会等时机,普及腮腺炎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
2. 健康监测(1)建立师生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加强对腮腺炎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3. 隔离治疗(1)对确诊的腮腺炎患者,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和传播。
(2)患者所在班级及密切接触者应加强观察,必要时进行隔离观察。
4. 环境消毒(1)对腮腺炎患者所在班级、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2)加强对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
5. 接种疫苗(1)积极开展腮腺炎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师生免疫力。
(2)对未接种腮腺炎疫苗的师生,及时进行补种。
6. 应急处理(1)发现腮腺炎疫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疫情信息。
(3)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追踪等工作。
五、预案实施1.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腮腺炎防控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对腮腺炎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 完善健康监测制度,确保及时发现、报告、处理腮腺炎病例。
4.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消毒、通风等工作,降低腮腺炎传播风险。
校园流行型腮腺炎安全预案
![校园流行型腮腺炎安全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c399b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3a.png)
一、背景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在校园中,由于人员密集、接触频繁,腮腺炎容易发生和传播。
为保障师生健康,预防和控制腮腺炎在校园内的传播,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校园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组长:校长(2)副组长:副校长、校医(3)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卫生室工作人员2. 各年级组长、班主任(1)负责本年级腮腺炎防控工作的宣传、教育和实施。
(2)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
(3)做好本年级学生的日常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 校医(1)负责全校腮腺炎防控工作的具体实施。
(2)负责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并采取隔离措施。
(3)负责向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腮腺炎疫情。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通过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普及腮腺炎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知识。
(2)提高师生对腮腺炎的警惕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严格消毒(1)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对患病学生的用品、餐具、毛巾等进行彻底消毒。
3. 做好晨检、午检和晚检(1)每日对全体师生进行晨检、午检和晚检,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
(2)做好缺勤学生的追踪调查,了解原因。
4. 疫苗接种(1)积极宣传腮腺炎疫苗的接种意义,提高疫苗接种率。
(2)对未接种腮腺炎疫苗的学生,督促其及时接种。
四、应急处置1. 发现疑似病例(1)立即将疑似病例隔离观察,通知家长。
(2)做好隔离场所的消毒工作。
2. 确诊病例(1)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通知家长。
(2)做好隔离场所的消毒工作。
3. 疫情报告(1)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腮腺炎疫情。
(2)根据疫情发展,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五、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校园腮腺炎防控意识,确保师生健康。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切实做好腮腺炎防控工作。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学校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校园健康安全。
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策略
![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cc065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c.png)
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策略简介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些班级教学策略,帮助学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
通过采取简单的策略,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在班级中的传播风险。
1. 宣传教育为了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学校应该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向学生和家长传达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知识,例如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等。
- 组织专题讲座或工作坊,邀请专业医生或流行病学家向师生介绍流行性腮腺炎,并解答相关问题。
- 制作宣传海报或手册,向全校师生宣传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知识。
2. 加强个人卫生惯个人卫生惯对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养成以下良好的个人卫生惯:- 经常洗手:教育学生在进食前、接触口腔、鼻腔或眼部区域后,以及使用洗手间后,务必洗手。
- 不共用个人物品:学生应避免共用毛巾、饮水杯、餐具等个人物品。
- 避免接触患者的唾液:学生应避免与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同学分享食物、饮料或使用同一物品。
3. 健康监测和筛查学校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和筛查,及时发现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传播。
- 学校可以定期进行体温测量,发现体温异常的学生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
- 学校可以要求学生提交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接种证明,以确保学生已接种相应疫苗。
4. 班级协作和管理班级协作和管理对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也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 班级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定期清洁教室和公共区域。
- 学校可以采取错峰用餐制度,避免学生在拥挤的环境下用餐。
- 班级应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健康信息和接种情况。
结论通过宣传教育、加强个人卫生惯、健康监测和筛查以及班级协作和管理等措施,学校可以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
这些策略旨在简单、易行,并且不涉及法律复杂性问题。
学校在制定和实施策略时,应充分发挥法学硕士的优势,确保策略的合法性与可行性。
(Note: This response is written in Chinese as requested. The content provided is a sample document outlining classroom teaching strategiesto prevent mumps in schools. It does not quote any unconfirmed content.)。
学校流腮应急预案
![学校流腮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a3869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f.png)
一、预案背景流腮,又称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学校作为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流腮疫情,可能会迅速传播,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学校的教学秩序。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腮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全校师生对流腮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2. 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流腮疫情,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3. 保障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减少疫情对师生健康的影响。
三、组织机构1. 成立学校流腮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流腮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 成立学校流腮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流腮防控措施。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流腮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对流腮的认识和自我防护意识。
2. 做好晨检、午检工作:每日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观察。
3. 加强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清洁,定期消毒。
4.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按照国家免疫规划,为适龄儿童接种麻腮风疫苗。
5. 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并隔离观察。
五、疫情处理1. 疫情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学校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2. 隔离观察: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 采样检测:对疑似病例进行病毒检测,确诊后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4. 信息公布:及时向全校师生公布疫情信息,避免恐慌。
5. 联合防控: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门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流腮防控工作。
六、应急响应1. 红色预警:当学校出现2例及以上疑似病例,或1例确诊病例时,启动红色预警。
2. 橙色预警:当学校出现1例疑似病例时,启动橙色预警。
3. 黄色预警:当学校出现异常情况,但未达到预警标准时,启动黄色预警。
4. 蓝色预警:学校未发现流腮疫情,但存在潜在风险时,启动蓝色预警。
七、预案终止1.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连续14天无新增病例。
班会教案:如何在学校内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班会教案:如何在学校内预防流行性腮腺炎](https://img.taocdn.com/s3/m/8bb4754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1.png)
班会教案:如何在学校内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目标通过班会教案的方式,向学生宣传和教育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预防能力。
教学内容1. 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知识- 介绍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以增加学生对该疾病的了解。
- 强调流行性腮腺炎的高传染性和易发生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引起学生的重视。
2. 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方法- 强调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如勤洗手、避免接触口腔、鼻腔等分泌物。
- 介绍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的方式,如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
- 提醒学生不要与患有腮腺炎的同学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 鼓励学生及时接种腮腺炎疫苗,增强免疫能力。
3. 案例分享和讨论- 邀请一些曾经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学生或其家长分享他们的经历,增加学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警惕性。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理解和想法,加深对预防措施的认知。
4. 游戏和活动- 设计与流行性腮腺炎相关的趣味游戏,如知识问答、角色扮演等,以活跃气氛,增加学生参与度。
- 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2. 学生掌握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方法,如良好的个人卫生惯、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方式、避免共用个人物品等。
3. 学生认识到流行性腮腺炎的高传染性和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易发生的特点,增强对该疾病的重视和警惕性。
4. 学生参与案例分享和讨论,增加对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认知和理解。
5. 学生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提高对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流程1. 引入:介绍本节班会教案的主题和目标,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3. 强调:强调流行性腮腺炎的高传染性和易发生在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提醒学生重视预防。
4. 方法:介绍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方法,如良好的个人卫生惯、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方式、避免共用个人物品等。
腮腺炎实施方案
![腮腺炎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876ec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4.png)
腮腺炎实施方案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通常由腮腺炎病毒引起。
腮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患者在发病初期和症状消失后的数天内是传染性最强的。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腮腺炎的传播,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腮腺炎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宣传教育。
1. 加强腮腺炎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腮腺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针对学校、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开展腮腺炎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醒师生及家长注意腮腺炎的预防和控制。
二、疫情监测。
1. 加强对腮腺炎疫情的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 对腮腺炎病例进行溯源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采取隔离措施,阻断传播链。
三、疫苗接种。
1. 推动腮腺炎疫苗的普及和接种工作,提高人群免疫力。
2. 对未及时接种腮腺炎疫苗的人群,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其接种疫苗。
四、个人防护。
1. 加强个人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口鼻分泌物的直接接触。
2. 出现腮腺炎症状的人员应及时就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直至症状消失。
五、学校管理。
1.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健康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2. 学校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应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消毒。
六、社区防控。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加强对腮腺炎的监测和报告,提高社区居民的预防意识。
2. 对腮腺炎病例的隔离工作要做到严格执行,确保不会造成传播风险。
七、医疗救治。
1. 对确诊的腮腺炎病例,医疗机构应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2. 加强对腮腺炎的诊疗水平和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腮腺炎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才能有效降低腮腺炎的发病率和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学校及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
流行性腮腺炎学校紧急预案
![流行性腮腺炎学校紧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84ae8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8.png)
一、预案背景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学校作为人群密集场所,一旦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极易造成传播和扩散。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1. 成立流行性腮腺炎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副校长、校医-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卫生室人员2. 领导小组职责- 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校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
- 制定和实施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措施。
-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三、防控措施1. 宣传教育- 加强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控意识。
-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普及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症状、预防措施等知识。
2. 健康监测- 加强对师生健康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观察。
- 建立健康监测档案,记录师生健康状况。
3. 病例管理- 确诊病例需立即隔离治疗,隔离期限至腮腺肿胀消退后3天。
- 加强病例管理,做好病情观察和跟踪随访。
4. 环境消毒- 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宿舍、教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 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
5. 疫苗接种- 推广腮腺炎疫苗的接种,提高师生免疫力。
6. 应急物资储备- 储备足够的消毒液、口罩、防护服等应急物资。
四、应急处置1. 疫情报告-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 按照规定程序上报疫情信息。
2. 隔离措施- 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不再传播病毒。
-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3. 健康教育- 加强对师生及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防控意识。
4. 心理疏导- 对受疫情影响的师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情绪。
五、预案实施1. 预案启动- 当学校发生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 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防控工作。
2. 预案执行- 各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校园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方案
![校园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346d0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9.png)
校园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方案背景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在校园环境中,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速度较快,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来保护学生的健康。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制定一套班级教学方案,以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在班级中的传播。
通过正确的教育和行动,我们希望能够降低学生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风险,保持班级的健康和正常的研究环境。
方案1. 教育宣传- 在学校广播、电子屏幕和班级布告栏上进行宣传,向学生和家长传达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 在班会或家长会上邀请医生或专家进行讲座,介绍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个人卫生惯- 强调洗手的重要性,教育学生正确洗手的方法和频率。
- 鼓励学生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避免直接用手捂嘴打喷嚏或咳嗽。
- 提醒学生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等个人物品。
3. 班级环境卫生- 加强班级的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
- 定期对班级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课桌、椅子、门把手等。
4. 健康监测和报告- 学校和班级应建立健康监测制度,定期检查学生的体温和身体状况。
- 及时报告发现疑似或确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5. 社交活动管理- 减少或暂停班级内的集体活动,如聚餐、聚会等,以减少学生之间的密切接触。
- 鼓励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过于拥挤的场所。
6. 家校合作- 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
- 家长应配合学校的防控措施,及时向学校报告学生的健康情况。
总结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在班级中的传播。
同时,通过教育宣传和个人卫生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行为惯,促进班级的健康和研究环境的维护。
小学预防腮腺炎紧急预案
![小学预防腮腺炎紧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a7903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7.png)
一、预案背景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腮腺肿大、疼痛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具有高度传染性,尤其在小学生群体中易发。
为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降低腮腺炎在校园内的传播风险。
2. 确保及时发现、隔离和治疗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3. 提高全校师生及家长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预案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校医、班主任、生活老师等组成。
2. 预案执行小组:由校医、班主任、生活老师等组成,负责日常防控工作。
3. 预案监督小组:由学校行政人员、家长代表等组成,负责监督预案执行情况。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a. 通过校园广播、班会、家长会等形式,普及腮腺炎防治知识。
b. 邀请专业医生开展腮腺炎防治讲座,提高师生及家长的防病意识。
2. 严格执行晨检制度a. 早晨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发热、腮腺肿大等症状者,立即隔离观察。
b. 班主任负责每日上报学生健康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校医。
3.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a. 定期清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保持空气流通。
b. 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进行消毒,消除病毒滋生环境。
4. 控制人员流动a. 减少不必要的集体活动,降低学生之间的接触频率。
b. 鼓励学生在家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5. 疫苗接种a. 推广腮腺炎疫苗的接种,提高学生免疫力。
b. 对未接种腮腺炎疫苗的学生,加强宣传和动员。
6. 隔离观察与治疗a. 对确诊为腮腺炎的学生,立即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b.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做好家庭隔离措施。
五、应急处置1. 病例报告a. 班主任发现疑似病例,立即上报校医。
b. 校医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确认为腮腺炎后,立即上报校长。
2. 紧急隔离a. 对确诊为腮腺炎的学生,立即隔离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b.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3. 通知家长a. 对确诊为腮腺炎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告知隔离治疗情况。
校园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方案
![校园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858f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3.png)
校园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班级教学方案1. 引言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在校园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我们制定了本班级教学方案。
本方案将指导班级在流行性腮腺炎高发期间的安全教学和疾病预防措施。
2. 组织架构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的防控流行性腮腺炎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班级任课教师、校医、学生辅导员等。
3. 防控措施3.1 健康教育- 开展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 定期组织腮腺炎防治知识讲座,由专业医生或校医进行讲解。
3.2 晨午检- 建立严格的晨午检制度,由班主任负责,每日监测学生健康状况。
- 对有发热、腮腺肿大等症状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3.3 环境卫生- 加强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定期消毒。
-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享个人物品。
3.4 隔离治疗- 对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患者,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与其他学生接触。
- 密切跟踪患者的病情,直至痊愈。
3.5 疫苗接种- 鼓励学生接种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力。
- 与当地卫生部门合作,组织疫苗接种活动。
4. 教学调整4.1 线上教学- 根据疫情发展,可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减少学生聚集。
-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程传授和互动,确保教学不受影响。
4.2 课程安排- 调整课程时间表,尽量避免学生在高峰时段集中。
- 增加课间休息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休息和通风。
5. 应急响应- 制定流行性腮腺炎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响应。
- 建立应急联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快速采取措施。
6. 培训与演练- 对班主任、校医等关键人员进行流行性腮腺炎防控知识的培训。
- 定期组织防控演练,提高师生的应对能力。
7. 监督与评估- 定期对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以应对疫情的变化。
8. 结语通过本班级教学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在校园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学校关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实施方案
![学校关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a2ba4b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2.png)
学校关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实施方案阳平镇第二九年制学校制定了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实施方案。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该病的主要特征是腮腺的急性肿胀和疼痛,常伴有脑膜炎、胰腺炎和炎等症状。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校制定了以下方案:一、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学校成立了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领导小组,分层管理,分级负责,提前做好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该小组的组长是___,副组长是___,成员包括___、___和___等各班主任。
二、工作原则。
学校的腮腺炎传染病防控立足于预防为主,抓早、抓小,强化信息收集,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班主任老师是各班疫情报告的责任人,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及时上报给学校政教处,并配合做好教室的消毒等工作。
三、疫情报告。
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带孩子就诊,并将情况报告校政教处;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出现符合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阳平镇教育组、疾控中心、教体局报告。
四、疫情处置。
对于无并发症单个病例可以居家隔离治疗者,要求患病学生必须每天到医疗机构接受医学观察和必要的治疗,观察、治疗期间每天上、下午检测体温。
复课的程序是待腮腺炎痊愈(腮腺肿胀10天)后由就诊医疗机构签写复课证明,如无异常可复课。
当发生腮腺炎聚集性发病、暴发或流行时,学校应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并依据应急预案和操作技术规范组织人员与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防控工作。
控制传染源,安排腮腺炎发病学生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蔓延扩散,必须等学生痊愈后(发病之日起10天)方可复课。
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课程计划
![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课程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ac963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0.png)
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课程计划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学校流行性腮腺炎防治课程计划,以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它可以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
通过教育、预防和控制措施,我们可以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在学校中的传播。
课程目标- 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传播途径和症状。
- 研究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
- 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早期识别和处理方法。
- 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和意识。
课程内容1. 流行性腮腺炎简介- 流行性腮腺炎的定义和病因-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的症状和并发症2.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措施- 个人卫生惯的重要性- 如何正确洗手和使用洗手液- 避免与感染者共用个人物品- 健康饮食和充足休息对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重要性3. 流行性腮腺炎的早期识别和处理- 流行性腮腺炎的早期症状- 如何与感染者接触时采取预防措施- 如何寻求医疗帮助和进行相应的治疗4. 提高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和意识- 举办宣传活动,增加学生和教职员工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 分享防治流行性腮腺炎的经验和故事- 制作宣传海报和宣传册,提醒大家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重要性课程实施- 课程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视频展示和互动游戏等形式进行。
- 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员或医生来进行专题讲座或答疑活动。
- 学校可以制作相关宣传物品,并在学校内进行展示和分发。
评估和改进- 学校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讨论会和观察等方式评估课程的效果。
- 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反馈将有助于改进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
- 定期回顾和更新课程计划,以确保内容与最新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措施保持一致。
---以上是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防治课程计划的详细内容。
通过教育和宣传,我们可以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认识和意识,从而减少其在校园中的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平镇第二九年制学校
关于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实施方案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早期病人和隐形感染者,通过飞沫吸入进行传播,一般接触传染源2-3周发病,临床以腮腺的急性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呈半球形,可伴发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组织,明确责任
成立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领导小组,严格落实工作任务,分层管理,分级负责,提前做好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组长:赵键
副组长:刘明刚
成员:周红宝张春良杨雪静各班主任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本
学校腮腺炎传染病的防控,立足于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抓早、抓小,强化信息收集,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班主任老师为各班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及时上报给学校政教处,并配合做好教室的消毒等工作。
三、疫情报告
(一)、报告内容及时限
1、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烧、呼吸急促等症状时,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联系家长带孩子就诊,并将情况报告校政教处;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2、一周内同一班级有2名及以上,或者学校出现5名及以上学生患腮腺炎,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二)报告方式
当出现符合报告情况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快捷的通讯
方式(电话、传真等)向阳平镇教育组、疾控中心、教体局报告。
四、疫情处置。
(一)散发腮腺炎疫情处置
1、对于无并发症单个病例可以居家隔离治疗者,要求患病学生必须每天到医疗机构接受医学观察和必要的治疗,观察、治疗期间每天上、下午检测体温。
2、复课的程序:待腮腺炎痊愈(腮腺肿胀10天)后由就诊医疗机构签写复课证明,如无异常可复课。
(二)腮腺炎聚集性发病处置
当发生腮腺炎聚集性发病、暴发或流行时,学校应及时向疾控中心报告,并依据应急预案和操作技术规范组织人员与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防控工作。
1、控制传染源
(1)、安排腮腺炎发病学生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蔓延扩散,,给家长讲清利害关系,必须等学生痊愈后(发病之日起10天)方可复课。
(2)、可根据疾控中心的疫情处理意见,上报教体局后对集中发病的班级或全校停课,在停课期结束时由疾控中心评估疫情后决定是否复课。
(3)、加强晨检和午检工作,每日认真做好筛查工作,凡发现有腮腺炎可疑症状的学生,要求其立即到医院就诊治疗。
并将结果每日报疾控中心和教体局,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
2、切断传播途径
(1)、消毒
化学消毒:使用“84”消毒液和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处理。
地面、墙壁、门窗消毒:使用“84”消毒液配制成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或喷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每天不少于2次。
空气消毒可用2%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作用30min---60min.
熏艾条消毒。
(2)、减少感染机会
教室在上课期间,可将逆风向侧的窗户半开(冬季一般为北方,
可将南侧的窗户打开,原因是避免患者排出的病原借助风势传播他人,也可以避免学生着凉);在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全部外出,可将全部窗户打开,形成对流,加速室内空气交换;减少校内聚集性活动,暂停微机室、音乐室等公共教室的使用。
3、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对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学生要求其自己在疾控中心接受疫苗接种,疫苗接种不能防止已经接触传染源的易感者发病,应明确疫苗接种中可能出现的偶合病例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
(2)、宣传教育:做好告家长书的编写工作,在校内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呼吸道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学生、家长和教师的防病意识。
二0一七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