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眼科 24章 眼病基因诊断与

合集下载

遗传性眼病诊断的基本知识

遗传性眼病诊断的基本知识

遗传给下一代 。
2 . 2 单基 因病 ( S i n g l e—g e n e D i s o r d e r ) : 指 由单 独 一 个 基 因发 生突 变所 致 的遗传 眼病 。在 同 一对 同源染 色 体上 , 可 能其 中 1条带有 突变 基 因 , 也 可能 2条染 色体 对应位 点 都 出现突 变基 因。单 基 因 眼病 通 常 呈 特 征性 的家系 传递格 局 。 2 . 3 多基 因病 ( P o l y g e n i c D i s o r d e r ) : 是 指 遗 传 病 的 发 生不 是取 决 于一对 基 因 , 而 是 几 对基 因 , 每 一 对基
变, 在各个 年龄组 , 遗传性 眼病 的重要性越来 越显 著, 遗传 性 眼病 的 防治是 未来 防盲 治 盲 的关 键 , 是 未
来1 0年 引领 眼科 学发 展 的主要 领域 。 由于在 许 多致 盲性 眼 病 的 治 疗 方 面 , 特 别 是 手 术方 面 所取 得 的成 就 , 使 得 眼科 医 生 对 遗 传 性 眼 病 的 注意 与重视 程 度不 够 。本 文将 对 遗 传 性 眼病 诊 断 的基本 知 识及 近 年来在 诊 断技 术 方 面 的研 究 进 展 做
・ 基层讲座 ・
遗传性眼病 诊断的基本知 识
盛迅 伦
[ 关键词 ] 遗传 性 ; 眼病 ; 基本知识 [ 中图分类号 ] R 7 7 0 . 4 [ 文献标识码 ] A
盲 目和视 力损 伤 是世 界 范 围 内严 重 的公 共 卫 生
先天性白内障。同样 , 有不少 遗传 眼病 出生时毫无
传物质 一 基因的载体。人类正常体细胞具有 二倍体 数4 6条染 色 体 , 染 色 体 如 果 发 生 了异 常 , 无 论 是 数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Ophthalmology(供临床、影像等专业使用)前言眼科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医学临床课程,它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

眼科学的教学目的应该使学生掌握眼部检查方法,掌握一些常见眼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急重眼病和眼外伤的初步处理。

在眼科学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注意科学思维方法与科学态度的培养,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还要适当介绍眼科学的一些重大的新成就,使学生对眼科学的世界先进水平能有所了解。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王斌全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五版《眼耳鼻喉口腔科学》配套使用,适用于临床、影像等专业的教学。

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

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总学时为20学时。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

平时成绩占40%。

各章的参考学时分配第一章眼的应用解剖与生理目的要求掌握眼球的解剖,掌握角膜的组织学分层及各层的生理生化特点,掌握屈光系统的组成及定义。

掌握视路的定义及组成。

熟悉眼附属器的组成及生理功能。

了解眼球的血管与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1、眼球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的解剖和生理,角膜的组织学分层及各层的生理生化特点,屈光系统的组成及定义。

2、视路视路的定义及组成(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和视皮质)。

3、眼附属器眼附属器的组成(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及生理功能。

4、眼球的血管与神经动脉、静脉的分布,神经支配及视觉冲动传导途径。

第二章眼科常用检查法目的要求熟悉眼科病史采集及眼病主要症状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特点。

掌握视功能检查(视力、视野、色觉)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终极版)

眼科学重点总结人卫第八版(终极版)

绪论人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大约【90%】是由眼来完成的我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

最早的记录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武丁时代就有包括“疾目”的甲骨文卜辞。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有70多种眼科用药的记载。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记载了多种眼病的病因和病理。

唐代出现了第一部眼科专著《龙树眼论》。

隋、唐以后,针拨内障的手术屡见于史籍。

宋代设立的太医局已将眼科独立。

明代的《原机启微》是一部眼病专著。

明、清时代的《审视瑶函》、《目经大成》等眼病专著的内容更为丰富。

眼科学基础眼的组织解剖学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眼的附属器、视路、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一、.眼球的构成.眼球前后径:24mm眼球向前方平视时,一般突出于外侧眶缘:12~14mm两眼球突出度相差通常不超过:2mm眼球壁的分层外层:纤维膜角膜组织学结构1. 上皮细胞层:厚约35μm,由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无角化,排列特别整齐,易与其内面的前弹力层分离;2. 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厚约12μm,为一层均质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3. 基质层:厚约500μm,占角膜厚度的90%,由近200层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束薄板组成,其间有角膜细胞和少数游走细胞,并有粘蛋白和糖蛋白填充;4. 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成年人厚约10~12μm;为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5. 内皮细胞层:厚5μm,为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细胞顶部朝向前房,基底面向后弹力层。

角膜厚度中央部约0.5~0.55mm,周边部约1mm。

组织学结构:1.上皮细胞层:5~6层鳞状上皮细胞组成,排列整齐,易受外界损伤,但修复快,24小时即可生长,不遗留瘢痕2.前弹力层(Bowman’s membrane):均匀无细胞成分,损伤后不能修复,遗留瘢痕3.基质层:占角膜厚度90%,由排列规则的胶原纤维组成,损伤后由瘢痕组织代替4.后弹力层(Descemet’s membrane):与前弹力层厚度大致相等,修复能力强5.内皮细胞层:由一层六角形扁平细胞构成巩膜厚度最薄处眼外肌附着处:0.3mm 最厚处视神经周围:1.0mm分层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棕黑板层血供 -- 巩膜内血管丛(房水静脉):表层巩膜巩膜导血管(AVN):全层其他结构角膜缘意义解剖结构上是前房角及房水引流系统的所在部位,临床上又是许多内眼手术切口的标志部位,组织学上还是角膜干细胞所在之处角膜缘:前界位于连接角膜前弹力层止端与后弹力层止端的平面,后界定于经过房角内的巩膜突或虹膜根部并垂直于眼表的平面宽约1.5~2.5mm前房角可看的结构:Schwalbe线,小梁网,Schlemm管,巩膜突,睫状带,虹膜根部(按顺序)中层:葡萄膜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瞳孔2.5~4mm内层:视网膜 黄斑(macula lutea ):是视网膜后极部的一个无血管凹陷区,含有丰富的黄色素而得名,解剖上称为中心凹黄斑中心凹 fovea papillae : 黄斑中央的小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部位,解剖上称中心小凹。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眼科学》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眼睛的结构、功能以及眼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课程将涵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初步的眼病防治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常见眼病的分类和症状。

2、理解眼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熟悉常见眼病的防治措施。

3、了解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学会科学护眼,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4、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眼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

三、课程内容1、眼睛的结构与功能1、眼睛的解剖结构2、视觉系统的组成与功能2、眼病的分类与症状1、常见眼病的分类与命名2、眼病的症状表现及其意义3、眼病的诊断与治疗1、眼病的诊断方法与流程2、眼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3、常用眼科药物及适用范围4、视力保健与护眼1、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2、科学护眼的方法与技巧3、特殊人群的视力保健(如近视、远视、老花眼等)5、眼病防治的实际操作技能1、眼科检查设备的操作与使用(如裂隙灯、眼底镜等)2、眼病防治的常用操作技术(如眼部用药、眼部清洁等)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将结合临床实习和网络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

五、评估与考核1、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2、作业与小组讨论:定期布置相关作业和小组讨论任务,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期中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的方式,考察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临床实习评估:在临床实习阶段,由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

5、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一、课程概述《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眼科分章节题目-博士考试习题集

眼科分章节题目-博士考试习题集

博士考试习题集1、眼科检查1.1视觉的心理物理测量1.2视觉生理的临床应用1.3分子生物学在眼科的应用1.4眼科诊疗新进展1.5 视功能的检查方法1.6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异常荧光有什么什么类型的原因1.7 什么是中心视野、周边视野、视野正常的概念是什么?1.8 视功能检查哪些属于心理物理学检查的各项检查?1.9 眼科诊断新技术1.11 视觉电生理的常用方法,原理,部位。

1.12 常用眼科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1.13 OCT的原理、临床应用价值1.14 ICGA和FFA的比较1.15 角膜共焦显微镜的原理及应用1.16 多焦视网膜电图的原理及应用2、角膜和眼表疾病2.1干眼的治疗进展2.2细菌、真菌、病毒性以及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3试述眼表疾病的新概念及眼表疾病诊断和治疗进展2.4眼表疾病的分类、表现2.5眼表的定义以及维持眼表健康的主要因素2.6简述泪膜的构成与功能2.7眼表急性损伤期的治疗原则2.8羊膜在眼表重建中的应用机制2.9治疗性角膜移植的手术适应症2.10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手术方式选2.11干眼的病因、分类、诊断与治疗进展2.12眼表重建(手术的种类及选择)原则及进展2.13干细胞理论及其在眼表重建中的应用2.14翼状胬肉手术种类2.15角膜移植手术的分类及术前准备2.16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常见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原则2.17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分类、临床表现和治疗进展2.18角膜供体活性保存的方法2.19试述角膜炎的病理变化过程。

2.20 发生于角膜周边部角膜炎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21感染性角膜溃疡的分类、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及新进展2.22 急性结膜炎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2.23角膜接触镜的临床应用及常见并发症?2.24真菌性角膜炎的种类、临表和治疗。

2.25单疱病毒角膜炎的发病机制、临表、治疗。

2.26眼表疾病的概念、定义、分类、诊断与治疗进展2.27角膜病诊断新技术:共焦,角膜地形图,前段成像系统。

八年制眼科学pdf

八年制眼科学pdf

八年制眼科学
八年制眼科学历是指在医学院校中,针对眼科学专业的一种学制。

这种学制通常包括前四年的基础医学学习和后四年的眼科专业学习。

前四年的眼科基础医学学习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物学、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

这些课程为眼科学的专业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

2.眼科基础理论课程:如眼科学基础、眼视光学基础、眼病学基础等。

这些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眼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临床技能训练:通过模拟和实习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眼科的基本操作技能,如验光、视力检查、眼压测定、眼底检查等。

后四年的专业眼科学习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1.眼科临床专业课:如白内障学、青光眼学、眼表疾病学、眼底病学、角膜病学、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学等。

这些课程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眼科各种疾病的诊疗技术。

2.临床实践:通过实习和轮转的方式,让医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到眼科的临床工作中,提高临床诊疗能力。

3.科研能力培养: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习科研方法,培
养科研思维,提高科研能力。

总而言之,八年制眼科学学制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熟练的眼科临床技能,良好的科研素养,以及高尚的医德医风的眼科医学人才。

眼科学概述课件眼科疾病课件

眼科学概述课件眼科疾病课件

1851年——德国Helmholtz
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医 学院眼科医院
20 世纪迅猛发展:
眼压计、裂隙灯、角膜移植术、视网膜脱离术、 50年代_——人工晶体植入术、 60年代 ——-眼底荧光造影、电生理诊断、超声诊断、 激光治疗眼病、眼科显微手术 70年代 ——玻璃体切割手术、角膜屈光手术 90年——UBM、OCT。
眼的胚胎发育——胚裂与胚眼
视杯逐渐凹陷包围晶体的上方和两侧,其前端形成胚裂 (fetal cleft)。围绕视杯的中胚层发出玻璃体动脉,经胚裂进 入视杯内 。 胚裂在胚胎第5周开始闭合形成眼球。 胚裂闭合不全可形成眼部组织缺损。如虹膜、脉络膜、视神 经。
总结;胚眼的发生与形成
(1)胚板 : (2)原始脑泡 :神经板---神经 沟------神经管------神经外胚层— —原始脑泡。 (3)视窝、视泡
我国现代眼科学发展
19世纪传入 19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独立眼科、培训眼科医生。 1924年李青茂翻译出版《梅氏眼科学》 各地成立眼科专科医院------北京同仁医院 1937年--------中华医学会成立
1949年后我国现代眼科有更好的发展
1955年 汤飞凡、张小楼-------沙眼衣原体成功分 离 出版大量眼科书刊:教材、杂志
(4)视杯和原始晶体:视泡与体 表外胚层接触形成晶体泡;视泡 内陷-----视杯,视杯内陷,形成 胚裂 (5)晶状体:晶体泡与体表外胚 层分离 (6)胚裂于胚胎第5周(12mm) 时开始闭合。
二、眼科学发展史
我国医学对眼科的贡献:
殷武丁时代-——甲骨文
隋 代 ——眼病病因和病理记载
针拨白内障手术
唐 代 ——第一部眼科专著(龙树眼论)
宋 代——眼科独立

基因诊断与治疗

基因诊断与治疗

结果分析:a. 如果从受检者DNA扩增的PCR产物 只与正常探针杂交,表示受检者不存在这种突变 基因;b. 如果只有突变探针可以杂交,则说明突 变基因是纯合子;c. 若正常探针与突变探针都可 杂交,说明突变基因是杂合子;d. 如果患者的 DNA与正常探针以及所有已知突变基因的寡核苷酸 探针均不能杂交,则提示患者的缺陷基因不属于 先前已发现的突变类型,而很可能是一种新的突 变类型。
(2)DNA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
人类基因的基因内或旁侧序列存在许多重复序列(如微卫 星DNA 2-6个碱基重复序列、小卫星DNA 6-12个碱基重复序列等), 由于重复单位的数目不同而形成多态性。已发现一些基因结 构或表达异常与这些重复序列相关。对这些重复序列的多态 性分析也成为基因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检测方法 (以肝炎为例)
1. PCR法 2. 核酸分子杂交法 3. DNA芯片技术
五、肿瘤的基因诊断
(一)肿瘤基因诊断的策略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基因、多阶段相互协同 作用的癌变过程,其关键是人类细胞基因组本身出现异 常。目前,肿瘤的基因诊断可采取以下策略。
1、检测肿瘤相关基因 2、检测肿瘤相关病毒的基因 3、检测肿瘤标志物基因或mRNA。
Southern印迹
Northern印迹
(3)斑点杂交 可用于基因组中特定基因及其表 达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优点:方法简单、快速、 灵敏、样品用量少; 缺点:是不能鉴定所测基因 的分子量,特异性不高,有一定比例的假阳性。
(4)原位杂交 可查明染色体中特定基因的位置, 用于染色体疾病的诊断。原位杂交的结果是显示有 关核酸序列的空间位置状况,因此可检出含核酸序 列的具体细胞,也可检出基因和基因产物的亚细胞 定位。
C →G

眼遗传病基因诊断方法专家共识解读2018

眼遗传病基因诊断方法专家共识解读2018

测序方法的选择-NGS测序
NGS技术
目前,在众多基因组技术中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尤以其特 有的优势在包括眼遗传病在内的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越来越多地用于 眼遗传病的分子检测。 然而,由于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方法选择在技术层面有一定的难度,更由于眼遗传性疾病 有较大的基因突变异质性和临床表型异质性,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对NGS的应用存在偏差, 给遗传性眼病诊断结果和患者成本-效益带来一定的问题。
该文对遗传病基因检测报告的原则、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建议。 结合基本规范,针对眼遗传性疾病已知的相关致病基因采用相应的优化检测模块,选择对
外显子及已知内涵子突变全面覆盖的检测方法是提高检测结果可靠性的关键。
NGS测序技术的不足
每种技术的临床应用过程中都存在不足,NGS也存在着一些缺点。
总之,在了解NGS优缺点的基础上,使其在临床单基因遗传病的分子检测中得到更合理的应用是目前基因 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和临床医师面临的挑战。
基因检测在眼遗传病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的完成、基因芯片 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问世以及生物信息技 术对海量生物数据高效分析和处理技术的发 展,近几年来单基因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效率 迅速提升,技术方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 患者和临床医师的遗传咨询提供了技术保障, 更为将来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眼遗传病基因诊断方法专家共识的出具
为规范基因检测在眼遗传病分子诊断中的应用,我们组织了有关专家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 况,在深入分析及了解各种遗传性眼病表型的复杂性和致病基因变异复杂性的基础上进行反 复讨论,提出眼遗传性疾病基因分子诊断规范化推荐意见,以供眼科相关临床人员和实验室 检测人员在实践中参照应用。 本共识专家组成员由国内外人类眼遗传病专家和全国眼遗传病研究专家组成。共识的制定基 于人类遗传性疾病基因分子诊断技术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范围,总结相关的推荐意见和观点, 注重眼遗传性疾病基因分子诊断的临床实践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眼科学第八版

眼科学第八版

眼科学第八版第八版《眼科学》是一本关于眼科学领域的权威教材,它详细介绍了眼科学的各个方面,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疾病诊断与治疗等内容。

本文将以人类的视角来描述其中的一些内容,以使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情感和亲身体验。

第一章《眼的结构与功能》从眼睛的解剖结构入手,讲述了眼睛是如何实现视觉的。

眼睛是人类感知世界的窗户,每当我睁开双眼,世界就展现在我眼前,让我感受到色彩斑斓、形状多样的美妙。

眼睛的结构非常复杂,有着眼睑、结膜、角膜、晶状体等多个部分的协同工作,才能让我们看到清晰的图像。

每当眼睛发生疾病或受伤时,我们会感到痛苦和不适,但是通过医生的治疗和我们的努力,我们可以恢复健康的视力,重新享受到美好的世界。

第二章《视觉的光学与光感受》介绍了光线是如何进入眼睛并在眼睛内部被聚焦的。

当我们置身于自然之中,阳光透过树叶、反射在湖面上,形成美丽的景象,我们的眼睛就像一个光学器官,将这些光线捕捉并聚焦在视网膜上。

我们的大脑会对这些光线进行处理和解读,让我们感知到世界的各种事物。

光线的进入和聚焦是视觉的基础,而角膜和晶状体的弯曲度决定了光线的聚焦点,任何一个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导致视力模糊或畸变。

第三章《视网膜与视觉感受》讲述了视网膜是如何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给大脑的。

视网膜是我们眼睛内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它包含了感光细胞和神经元,它们能够感受到光线的刺激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每当我们看到美丽的风景或可爱的小动物时,这些光信号就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

我们的大脑会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和解读,让我们感受到色彩、形状和运动。

第四章《眼的调节与调节障碍》讲述了眼睛的调节功能以及调节障碍带来的问题。

眼睛的调节功能使我们能够看清近距离和远距离的物体,但是当我们长时间看着电脑、手机等近距离物体时,眼睛的调节系统就会过度疲劳,导致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不适症状。

为了保护我们的眼睛健康,我们需要合理安排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并进行适当的眼部保健。

眼科研究资料

眼科研究资料

• 研究者责任:研究者应对研究结果负责,保证研究的科

学性和可靠性
• 遵守研究伦理规定:研究者应遵守研究伦理规定,确保
• 机构责任:研究机构应对研究者的研究行为进行监督和
研究合规
管理,确保研究合规
眼科研究中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
• 受试者隐私:研究者应保护受试者的个人信息和隐私
• 数据加密:研究者应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安全
• 抗生素:用于治疗眼部细菌感染
• 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眼部病毒感染
抗炎药物
•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眼部炎症反应
• 激素类药物:用于治疗严重眼部炎症
血管生成抑制剂
• 用于治疗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部疾病
手术治疗在眼科治疗中的应用

白内障手术
• 超声乳化吸除术:用于治疗白内障
•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用于恢复视力
域的顶级期刊
会议
• 《英国眼科杂志》(BJO):国际眼科领域的知名期刊
眼科研究的跨国合作与人才培养
跨国合作
• 学术交流与合作: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 科研项目合作:开展跨国科研项目,共同研究眼科疾病防治
人才培养
• 访问学者项目: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进行人才交流
• 培训项目: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展眼科研究培训项目
01
白内障
• 病因:年龄、遗传、糖尿病等因素导致晶状体透明度降

• 特点:视力下降、眩光、色觉异常等症状
02
青光眼
• 病因:眼内压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
• 特点: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
03
视网膜病变
• 病因:遗传、年龄、疾病等因素导致视网膜功能受损

眼科学第八版

眼科学第八版

眼科学第八版第一章:眼部解剖学眼睛是人类视觉的重要器官,它由多个结构组成,包括角膜、巩膜、晶状体等。

角膜是眼睛的透明前窗,起到保护眼球和聚焦光线的作用。

巩膜则是眼球的白色外层,为眼球提供保护和支持。

晶状体是眼球内部的透明结构,能够调节光线的折射,使视觉聚焦在视网膜上。

第二章:视觉生理学视觉的产生是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眼睛、视神经和大脑的相互协调。

当光线进入眼睛后,经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聚焦在视网膜上。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视觉中枢。

大脑对这些信号进行解析和处理,产生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第三章:屈光学屈光学是研究光线在眼球中的传播和折射规律的学科。

通过对眼球的屈光系统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屈光度、屈光状态以及不同屈光状态下的视觉问题。

近视、远视和散光是常见的屈光错误,可以通过配戴眼镜或接受屈光手术来进行矫正。

第四章:眼部疾病与病因眼部疾病包括各种眼睛问题,如结膜炎、角膜病变、白内障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遗传、环境因素等。

了解眼部疾病的病因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这些问题。

第五章:眼科检查与诊断眼科检查是诊断眼部疾病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角膜地形图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眼科医生了解患者的眼部情况,从而做出准确的诊断。

第六章:眼科治疗与手术眼科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给予患者眼药水或口服药物来缓解症状或治疗眼部疾病。

手术治疗则是通过眼科手术来修复或改善眼部问题,如白内障手术、近视手术等。

第七章:眼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眼科疾病的预防与保健至关重要。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用眼、注意眼部卫生等,有助于预防眼部疾病的发生。

此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眼部问题。

第八章:儿童眼科学儿童眼科学是专门研究儿童眼部问题的学科。

儿童视觉发育与成人不同,需要特殊关注。

早期发现和治疗儿童眼科问题对于孩子的视觉健康至关重要。

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引文格式:崔雪皓,李筱荣.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22,42(8):634 638.doi:10.13389/j.cnki.rao.2022.0130【文献综述】视网膜母细胞瘤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崔雪皓 李筱荣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欁氉氉氉氉作者简介:崔雪皓(ORCID:00000002 7371 4000X),男,1991年2月出生,山东人,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基础研究工作,擅长小儿眼底病及肿瘤的诊疗。

在SCI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

E mail:18616389424@163.com通信作者:李筱荣(ORCID:0000 0001 6855 7671),男,1964年8月出生,天津人,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委,天津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从事眼底病的诊疗和科研工作,擅长白内障及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以及复杂性眼底病的诊断和治疗。

在SCI期刊发表论文超过100篇,国家级专利8项,主持多项国家级课题。

E mail:xiaorongli@163.com收稿日期:2021 07 16修回日期:2021 10 11本文编辑:盛丽娜,王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2171085)作者单位:300383 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视光学院、眼科研究所,天津市视网膜功能与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摘要】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常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功能、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

眼遗传病基因诊断方法专家共识

眼遗传病基因诊断方法专家共识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8 年 7 月第36 卷第7 期Chi: JExp Ophthalmo&July 2018,V〇1.36,N〇.7! 481 !•专家建议与推荐•眼遗传病基因诊断方法专家共识中国眼遗传病诊疗小组中国眼科遗传联盟通信作者:睢瑞芳,Email:hrfsui@163. comDO I: 10. 3760/cm a. j. issn. 2095-0160. 2018. 07. 001基金项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经费资助项目(2016-I2M-1-0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901500)眼遗传病是一组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眼部疾病。

2018年4月27日在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数据库 (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 (http:// W W /)中以“eye”作为关键词搜索疾病表型可得到440种疾病条目。

临床常见的眼遗传病有视网 膜变性、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遗传性视神经 病变、先天性眼外肌异常及累及眼部的一些综合征等。

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性连锁遗传、双基因遗传及线粒体遗传等。

此外,眼遗传病同样存在着等位基因异质性和基因座异质性。

同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基因变异和表型均存 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为眼遗传病的临床诊断和 分子检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随着人类基因组参考序 列的完成、基因芯片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的问世以及 生物信息技术对海量生物数据高效分析和处理技术的 发展,近几年来单基因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效率迅速提 升,技术方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为患者和临床医师的遗 传咨询提供了技术保障,更为将来的基因治疗奠定了基 础。

目前,在众多基因组技术中二代测序(next-/eneration sequencin/NGS)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包括眼遗传病 在内的单基因遗传病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越来 越多地用于眼遗传病的分子检测。

眼科学: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

眼科学: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
• 4)纤溶制剂:对疑有血栓者可用尿激酶。
• 5)其他:可口服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血 小板抑制剂和活血化瘀中药。如血沉快, 有巨细胞动脉炎,应用激素,以及神经 支持药物等,同时作系统性检查寻找病 因,特别是心血管病,对因治疗,可预 防另一只眼发病,有少部分眼在1-2月后 可能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可行广泛视网 膜光凝术
2. 视网膜增生膜:由于出血、外伤、炎症 及视网膜裂孔形成
(五)视网膜变性改变
1.视网膜色素变性:为遗传性视网膜变性 2.周边视网膜变性:绝大多数视网膜裂孔发生在周边
部视网膜的变性区,是形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重 要因素。 主要有两种类型: (1)视网膜内变性包括:
A.周边视网膜囊样变性 B.视网膜劈裂,后者指神经上皮层视网膜分为两
(5)凝血病:妊娠、口服避孕药等。 (6)栓子栓塞:可分为心源性栓子(钙化栓子、
赘生物、血栓、心脏黏液瘤脱落物)、颈动 脉或主动脉源性栓子(胆固醇栓子、纤维素 性栓子及钙化栓子)、药物性栓子。
CRAO临床表现
• 一眼视力无痛性突然丧失。
部分患者有先兆,突然单眼出现一过性黑矇,数秒或 数分钟后视力恢复,反复多次发作最后视力突然丧失
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
第一节 概述
• 视网膜来自胚胎的原始杯,属于脑的一 部分,与中枢神经关系密切,视网膜是 视感受器的重要组织,是一层对光敏感 的、精细的膜样结构,由视网膜色素上 皮层(RPE)、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组成, 是形成视功能的基础。
•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三类细胞组成:神经元、 神经胶质和血管系统。神经元由三种细胞构成: 第一神经元为视细胞(杆体和锥体),第二神 经元为双极细胞,第三神经元为神经节细胞。
3.视 网
• 视网膜血管系统 ——供应内核层以内的视 网膜(内5层)

眼科遗传学教学课件

眼科遗传学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讲解眼科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眼科遗传学的实 际应用
结合实际:将眼科遗传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临床 思维能力
互动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积极性
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选取典型案例:选择具有代表 性的眼科遗传病病例
讨论治疗方案:讨论针对不同 病因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 药物治疗等
分析病因:分析病例的遗传病 因,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 常等
总结:总结案例分析的教学效 果,提出改进建议
问题导向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验等方式解决问题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能力:学生在眼科遗传学学习中 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添加 标题
技能应用能力:学生运用眼科遗传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添加 标题
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的 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反馈机制
学生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讨论等方式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 掌握情况 教师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
文献资料
眼科遗传学相关书籍和论文
眼科遗传学相关网站和论坛
眼科遗传学相关学术会议和研 讨会
眼科遗传学相关研究机构和实 验室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 学生的学习态度、参 与度、回答问题的质
量等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 情况、正确率、书写

眼睛遗传科学分析报告

眼睛遗传科学分析报告

眼睛遗传科学分析报告眼睛遗传科学分析报告根据您提供的家庭遗传史和您的个人基因信息,经过科学分析,我们为您制作了眼睛遗传科学分析报告,以帮助您了解自己眼睛遗传状况,并为您提供相应的建议和预防措施。

首先,根据您提供的家庭遗传史,您存在父亲患有近视的情况,这意味着近视有较高的遗传风险。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睛疾病,特点是远视力模糊,近视眼球轴过长使眼球形状变得椭圆。

根据近视的遗传模式,父亲患有近视疾病可以增加子女罹患近视的风险。

接着,我们根据您的个人基因信息,对您的近视风险进行了分析。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发现您可能携带了与近视相关的遗传变异。

这些变异位于与眼球轴长及结构有关的基因中,与近视的发生密切相关。

然而,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基因只是近视的一个风险因素,不是唯一决定因素。

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我们建议您采取以下措施预防近视的发生:1. 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长时间过度近距离用眼,对眼睛的压力较大,容易诱发近视。

因此,在使用电子设备或读书时,应每隔一段时间远离视物,进行眼部放松。

2. 注意用眼环境。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下或过度照明的环境中,同时也要避免光线过暗的环境。

适当调整光线的亮度和方向,有助于保护眼睛。

3. 合理安排用眼时间。

长时间连续用眼容易疲劳眼睛,导致眼球轴长,进而诱发近视。

因此,每天要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用眼。

4. 规律眼球运动锻炼。

眼球运动锻炼有助于提高眼睛的调节能力和敏捷性,抑制近视的发展。

例如,通过远、近眼球对焦的反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眼球的调整功能。

此外,基因检测的结果并不代表一定会发生近视,也不代表近视的程度和进展。

近视是一个多因素影响的疾病,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习惯等,因此,除了遗传因素外,其他因素也可能对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我们建议您定期进行眼睛健康检查,尤其是对于具有近视家族史以及存在遗传基因变异者,更应加强眼部健康的关注。

眼科专业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防护方案。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八版)-第25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人卫第八版)-第25章-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核酸分子杂交
基因分型 检测基因突变
测定基因拷贝数 测定基因表达产物量
分子杂交
信号检测
基因诊断的基础
DNA序列分析技术 几种技术联合使用
目录
(一)基因缺失或插入的诊断
1.DNA印迹法
其可以区分正常和突变样品的基因型,并可获得 基因缺失或插入片段大小等信息。 DNA 印迹一般可 以显示50 bp~20 kbp的DNA片段,片段大小的信息 是该技术诊断基因缺陷的重要依据。
血、血友病等。基本方案是通过一定的方法
把正常的基因导入到病人体内,表达出正常
的功能蛋白。
目录
2.针对多基因病的基因治疗 由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结果,并受环境因素影 响而发生的疾病属于多基因病,如高血压、动脉 粥样硬化、糖尿病、肿瘤等。 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包括:针对癌基因表达 的各种基因沉默、针对抑癌基因的基因增补、针 对肿瘤免疫反应的细胞因子基因导入和针对肿瘤 血管生成的基因失活等等。
目录
(二)基因增补
不删除突变的致病基因,而在基因组的某
一位点额外插入正常基因,在体内表达出功能
正常的蛋白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种对
基因进行异位替代的方法称为基因添加( gene augmentation )或称基因增补,是目前临床上 使用的主要基因治疗策略。
目录
(三)基因沉默或失活
有些疾病是由于某一或某些基因的过度表 达引起的,向患者体内导入有抑制基因表达作 用的核酸,如反义RNA、核酶、干扰小RNA等,
因的表达状态可以用 PCR 、 RNA 印迹、
蛋白印迹及ELISA等方法去检测。对于导
入基因是否整合到基因组以及整合的部位,
可以用DNA印迹技术进行分析。
目录
三、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R技术原理示意图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该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已知点突变、微 小的缺失或者插入突变。
用同一限制性内切酶完全切割同一物种 的不同个体的基因组DNA,出现分子质量不 同的同源片段,这种由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 点变化导致的DNA片段差异,称限制性片段 长度多态性(RFLP)。
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 ASO)杂交
眼科学
眼科学
第二十四章 眼病基因诊断与
基因治疗(1)
第一节 基因诊断
1.概述 2.基因诊断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 3.眼病的基因诊断
概述
定义: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基
因及基因表达产物的存在状态,对人 体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基因诊断检 测的目标分子是DNA、RNA,也可以 是蛋白质或者多肽。
免疫印记分析(immunoblotting)
基本原理: 将经过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例 如硝酸纤维素薄膜)上,固相载体以非共 价键形式吸附蛋白质,且能保持电泳分离 的多肽类型及其生物学活性不变。
以固相载体上的蛋白质或多肽作为 抗原,与对应的抗体起免疫反应,再与 酶或同位素标记的第二抗体起反应,经 过底物显色或放射自显影以检测电泳分 离的特异性目的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
分离制备RNA和蛋白质的样品必须保存 于-70 oC或者液氮中
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基因诊断可分为:
✓ DNA诊断 ✓ RNA诊断 ✓ 蛋白质诊断
Southern印迹
由英国人Southern (1975)发明, 将琼脂糖中的DNA转移到硝酸纤维膜或 尼龙膜上进行DNA分子杂交分析的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
该法优点:
不需提取核酸,故可完整保持组织 或细胞的形态,因而更能准确地反映组 织细胞的功能状态。
反转录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
其原理是: 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以其中
的mRNA作为模板,采用Oligo(dT)或 随机引物利用逆转录酶反转录成cDNA; 再以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从而获 得目的基因或检测基因表达。
原理: 已知基因突变部位和性质,合成基因特
异的核苷酸探针(20bp),标记后与受检者 DNA杂交诊断。(可与PCR联用:PCR-ASO)
方法:
1.合成两种探针: ① 已知突变位点的核苷酸序列(M) ② 正常基因碱基序列(N)
2.杂交实验结果:
M+ N- 受检者是突变基因的纯合子 M+ N+ 受检者是突变基因的杂合子 M- N+ 受检者是不存在突变基因 M- N受检者的缺陷基因可能是一种新的突变类型
1.芯片的制备
A G C T or Oligo probes
Gene probes (cDNA、DNA)
arrayer
substrate
Ready-to-use microarray
2. 基因表达谱双色标记
3.分子杂交
Apply sample
1) hybridize
2) rinse
生物芯片(biochip)
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 将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 甚至组织切片、细胞等生物样品有序地固化 于支持物(如玻片、硅片、尼龙膜等载体) 的表面,组成密集的二维分子排列。
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靶分 子杂交,通过特定的仪器(比如激光共聚 焦扫描仪)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快速、 并行、高效地检测分析,从而判断样品中 靶分子的数量。
弗雷德里克 桑格
化学裂解法(Maxam-Gilbert法)
基本原理 基于某些化学试剂可以使DNA链在1
个或2个碱基处发生专一性断裂的特性, 精确地控制反应强度,使一个断裂点仅存 在于少数分子中,不同分子在不同位点断 裂,从而获得一系列大小不同的DNA片 段,将这些片段经电泳分离。
分析前,用同位素标记DNA的5´ 末端,经放射自显影即可在X胶片上读 出DNA链的序列。
蛋白质分析
免疫组织(细胞)染色
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 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 呈色反应,对相应抗原进行定性、定位和 定量测定的一项新技术。
它把免疫反应的特异性和组织化学的 可见性巧妙地结合起来,借助显微镜(包 括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显像和放 大作用,在细胞、亚细胞水平检测各种抗 原物质(如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病 原体以及受体等)。
RNA 诊断
Northern印迹
通过标记过的互补序列cDNA或RNA 探针与转移至硝酸纤维膜上的待测RNA 样品杂交,以确认特定的RNA改变。
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将标记探针与细胞或组织切片中的核 酸进行杂交,进而检测特异的RNA序列。
细胞原位杂交 组织切片原位杂交
原理: 利用体内DNA复制的原理和DNA变性
与复性的性质进行目的基因的大量扩增。
在模板、dNTP、Mg2+等条件下,用 耐热的Taq酶代替DNA聚合酶,用合成的 DNA引物代替RNA引物,经过DNA变性、 引物与模板结合(复性)和延伸3个步骤 的循环过程,实现对目的DNA的扩增。
PCR的基本反应步骤
Sanger法(双脱氧末端终止法)
①以待测DNA单链为模板,在DNA聚 合酶作用下,加入4种dNTP和4种 ddNTP(双脱氧核糖核酸) ②dNTP和ddNTP竞争参与DNA互补 链的合成
③当ddNTP取代dNTP的位置后,DNA 链的合成终止 ④电泳图谱分析,确定碱基顺序 ⑤图谱中读出的顺序是待测链的互补 碱基顺序
基因诊断检测的目标分子
DNA RNA 蛋白质或者多肽
基因 疾病
基因诊断的特点
针对性强 特异性高 灵敏度高
适应性强 早期诊断
基因诊断的一般原则 和基本方法
基因诊断的样本收集和保存
➢ 任何具有细胞核的细胞,均可以作为基 因诊断的送检样品
➢ 尽量保证每一份样品都被预先保留一部分 ➢ DNA样品可以长期保存于-20oC,而用于
4.检测分析
5.图像处理
Detector 1
Detector 2
False-color differential image
6.图像分析
基因测序
是最直接、最确切的基因诊断方法。
• Maxam-Gilbert法(化学裂解法) • Sanger法(双脱氧末端终止法) • DNA自动测序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