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工作的思考

合集下载

【免费下载】关于对强制戒毒人员如何进行心理矫治的思考

【免费下载】关于对强制戒毒人员如何进行心理矫治的思考

关于对强制戒毒人员如何进行心理矫治的思考包头市劳教所苏琳强制隔离戒毒是指为了保证戒毒效果,依法将戒毒人员隔离在一个专门的治疗场所内,在与毒品隔绝的环境下进行戒毒治疗。

强制戒毒工作原是公安民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实施,将原有的公安机关强制戒毒和司法行政机关劳教戒毒两大强制戒毒资源整合为强制隔离戒毒,预示着劳教戒毒已经发展为强制隔离戒毒。

目前强制隔离戒毒已成为我国劳教工作的一个新的热点和亮点,揭开了我国劳教工作历史上崭新的一页。

下面我就对强制戒毒人员如何进行心理矫治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对强制戒毒人员进行心理矫治的意义劳教人员的心理矫治为劳教所在教育挽救工作中,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直接引人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劳教人员开展心理测验、心理评估,掌握劳教人员个体心理结构特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帮助劳教人员消除不良心理及其他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促使其心理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化。

同普通人相比,心理问题在戒毒人员这类特殊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普遍和严重。

戒毒人员之所以吸毒违法,其中重要诱因就是心理问题。

不仅如此,戒毒人员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压封闭环境之中,活动空间小,心理压力大。

戒毒难就难在心瘾,如果心理问题不解决,外界条件再好也不是他们成功戒毒的必要条件。

开展戒毒人员心理矫治不但是戒毒场所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可以帮助他们改变错误认知、树立成功戒毒信念,消除不良情绪和成瘾心理,重塑他们人格。

二、对强制戒毒人员进行心理矫治的四个阶段和具体措施(一)情绪消沉阶段的心理治疗戒毒人员的失败感强,对亲人、家庭、社会感到愧疚,情绪悲观、消沉,对未来信心不足,需要帮助其消除不良心理,树立信心。

主要做法是:1、剖析思想根源。

情绪悲观、消沉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1)轻度环境适应因素,人际关系、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改变,对戒毒生活的想象与现实生活产生的落差心理和孤独心理;(2)生理难受——脱毒症状有所反复时,导致痛苦,焦虑等心理;(3)想改善精神或物质生活,渴望被关心和尊重,存在追求享乐心理与攀比心理。

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毒品问题日益严重,给社会治安和公共卫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社会的稳定,维护公民的身心健康,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加大了对毒品问题的打击力度。

在这种情况下,强制隔离戒毒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

而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戒毒康复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围绕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展开探讨。

一、戒毒康复训练的实践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戒毒康复训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康复、体能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交能力培养。

首先是心理康复。

由于吸食毒品对人的心理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戒毒者常常伴随有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焦虑、自卑等。

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心理康复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心理康复包括心理辅导、心理调适等,旨在帮助戒毒者重建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以便更好地走出药物的阴影。

其次是体能康复。

长期吸食毒品会极大地损害人的体能,使机体功能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体能康复在戒毒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体能康复包括体育锻炼、运动康复等,以重塑戒毒者的健康体魄,增强戒毒者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再次是职业技能培训。

为了帮助戒毒者更好地融入社会,走上正常的工作岗位,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职业技能培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戒毒者可以习得一些简单的技能,例如电脑操作、手工制作等,以增强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生存能力。

最后是社交能力培养。

长期吸食毒品会导致戒毒者的社交能力下降,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显得拘谨和不自信。

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培养戒毒者的社交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社交能力培养包括沟通技巧、人际交往等课程,帮助戒毒者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戒毒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调整。

首先是资源不足。

在一些地区,由于财政和人力资源的限制,戒毒康复训练的条件变得十分艰难。

心理治疗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大有作为

心理治疗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大有作为

心理治疗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大有作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的正式施行,强制隔离戒毒作为我国戒毒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担负起戒毒工作的重要任务。

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是我国戒毒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根本目标,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吸毒人员的治疗、教育和挽救,具体可以分为生理断瘾、体能康复、心理戒毒和回归社会四个方面,其中生理断瘾和体能康复是前提和基础,虽然比较困难,但还是一个比较短的过程。

而心理戒毒和回归社会则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也是巩固戒毒成果的一个必要条件,这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从事心理矫治工作的民警而言,是难得的机遇,更是严峻的挑战。

一、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开展心理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心理治疗是强制隔离戒毒治疗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广义上讲,凡是通过言谈、举止、表情、态度、环境气氛、使用相关仪器给出的信息等良性刺激和因素,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疾病症状,都被称之为心理治疗。

从狭义上说,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本文所称心理治疗是从广义而言的。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吸毒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具有复杂的心理学、生物学与社会学病因机制,应采取躯体、心理、社会康复等综合治疗的模式来治疗药物依赖导致的各种相关问题。

生理脱毒只是戒毒治疗的前提,而心理康复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和重要途径,社会功能康复则是其最终的目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心理与生理、行为是辩证统一的,三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因素,而行为则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要使人的行为得到持久的改变,就必须首先改变人的心理。

因此,社会功能的康复也必须通过心理康复来实现。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是帮助戒毒人员彻底戒除毒瘾,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的必要途径,是戒毒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心理治疗应用于戒除毒瘾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我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1一、如何认识构建场所和谐问题?特别是民警与戒毒学员之间的和谐笔者认为和谐应是在遵守规律之下的和谐,自然的和谐要遵循自然规律,社会的和谐要遵守社会制度和法律,戒毒场所的和谐同样要遵守场所的管理规定。

戒毒学员因吸毒打破了自己与社会的和谐,从而进行强制隔离戒毒,重塑其融入社会的和谐因素。

作为强制隔离戒毒场所,要培养戒毒学员的良好行为习惯和矫治其不良恶习,更多的应体现管理与被管理。

民警在管理中应当依法行政、树立和谐理念,但和谐的前提是戒毒学员不能打破管理规定,就像自然一样,打破必然要接受惩罚。

在民警与学员,管理与被管理这对矛盾体中,要根据情况,在和谐和冲突的循环过程中发现矛盾,化解矛盾,不断改进完善管理规定,使和谐更多、更长一些。

因而,要正确看待和谐,不能片面理解和谐,不能在什么场合都牵强附会用词,只有这样,才能正视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正确去处理解决问题。

二、如何在戒毒场所理解弱势群体问题?特别是民警与学员的弱势关系问题强制隔离戒毒学员受到的毒害,在戒毒期间受到一定的人身限制,不能因为这一原因就过多强调其弱势地位,首先要清楚其行为的违法性,国家采取强制隔离戒毒的目的;其次,要正确认识对强制隔离戒毒学员的毒瘾戒治和心理矫治过程,其实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消除弱势的过程,就像医生治疗病人,老师教育学生,家长管教子女;最后,要客观看待弱势和强势是一个对立的转化过程,条件情况等因素的不同,弱势有可能转变为强势,强势有可能转变为弱势,如作为执法者的民警,在执行法律和依法管理的过程中相对戒毒学员来说是强势,但民警作为个体人时,往往一个人要面对承受几十甚至一百多名学员各种情况等的风险威胁时,难道又不是弱势吗?三、如何让社会了解和共同参与强制隔离戒毒问题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需要社会的参与、支持和理解,站的角度不同,看问题的观点就不一样。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随着社会问题的日益复杂化,毒品成瘾问题对社会稳定和个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强制隔离戒毒措施被广泛采用。

然而,仅仅依靠强制戒毒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毒品成瘾问题,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支持。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建立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了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教育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他们应具备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根据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特点和需求,设计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心理疾病预防、心理调适技巧、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等内容。

3. 多样化的教育方法: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如讲座、小组讨论、心理测试、角色扮演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

二、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通常具有复杂的心理问题,需要个性化的心理支持。

以下是提高心理支持效果的几个关键点:1. 心理评估与干预:在入所时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状况和问题,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

2. 心理咨询与辅导:为戒毒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戒毒的信心和动力。

3. 心理支持小组:建立心理支持小组,让戒毒人员能够相互交流和支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困惑,增强戒毒的社会支持系统。

三、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与改进为了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改进。

以下是几个评估和改进的关键点:1. 定期评估:定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

2. 反馈机制:建立戒毒人员与心理教育师之间的反馈机制,让戒毒人员能够对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提出意见和建议。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开展和进步,毒品问题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对待毒品问题的处理中,强制隔离戒毒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

然而,这个过程中,戒毒人员心理行为特征的了解和矫治对策的制定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针对这些特征的矫治对策。

一、心理行为特征在强制隔离戒毒环境中,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表现出一些特征。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依赖心理戒毒人员对毒品有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他们难以抑制对毒品的渴求,思维固定在毒品上,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其他事情。

这种依赖心理导致戒毒人员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经历着强烈的内心斗争。

2. 悔过心理很多戒毒人员在其自愿或被迫接受戒毒治疗后,会生成一种悔过心理。

他们意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和毒品带来的后果,渴望重新获得正常的生活。

然而,这种悔过心理的强烈程度因人而异。

3. 心理逃避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戒毒人员常常表现出心理逃避的行为。

他们逃避与其他戒毒人员和医护人员的交流,尽量回避真实的自我。

心理逃避不仅增加了戒毒人员的挫败感,还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对治疗过程的反感。

4. 自卑感戒毒人员在接受戒毒治疗时,常常会因为自己曾经的行为产生自卑感。

这种自卑感可以是源于他们对自己的否认,也可以是来自社会对戒毒人员的歧视和排斥。

自卑感会影响戒毒人员的情绪和自尊心,对戒毒治疗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矫治对策面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矫治对策。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矫治对策:1. 心理辅导戒毒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心理行为特征,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心理辅导可以帮助戒毒人员建立积极的心理支持系统,增强他们对戒毒治疗的信心。

2. 情感支持戒毒人员在戒毒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孤独的状态,他们需要情感上的支持。

这可以通过与父母、家人、朋友或其他戒毒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实现。

情感支持可以帮助戒毒人员减轻心理上的压力,增强他们的戒毒意愿。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第十七篇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摘要】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民警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以下简称为强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往往收效甚微。

本文分析了影响强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不利因素,以及提高场所强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有利因素,重点从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民警自身的能力,激发强戒人员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引导强戒人员端正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动机三个方面进行了提高强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关键字】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随着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深入开展,心理学知识对帮助强戒人员戒除毒瘾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同。

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在各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如火如荼的开展开来。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轰轰烈烈,但实际教育效果却收效甚微。

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成为摆在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影响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原因分析在日常工作中,心理矫治工作的民警在对强戒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仍然收效甚微。

笔者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情况,分析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强戒人员的文化程度低,存在错误的心理健康认知。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见附表),强戒人员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文化水平。

根据了解,初中文化水平的强戒人员中还有部分人员属于初中肄业,碍于面子,谎称为初中毕业的。

他们在学校基本上没有接触到心理健康常识,或者受到所处历史时代的限制,普遍将有心理问题的人员等同于精神病人,简单的认为躯体健康,人也就健康了。

因此,他们认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进而也没有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要求。

附表:二是从事场所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身份的特殊性,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常由民警来完成。

强戒人员在接受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时候,不可避免的将对民警日常管理工作中产生的抵触情绪带入到学习中,这种不良情绪的将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打印版)

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打印版)

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一、**监狱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主要做法(一)统一思想认识,营造心理矫治工作氛嗣。

心理矫治作开展之初,不少民警对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有的认为改造罪犯已经有了“管理、教育、劳动”三大手段,开展理矫治工作没有必要;有的认为心理矫治是西方圉家的东两,对能否在我国开展表示怀疑;有的认为开展心理矫治工作能够包治罪犯“百病”;还有的认为目前监狱的人才缺乏、装备落后,开展心理矫治工作条件不具备等。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省局通过会议和培训等形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民警对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广大民警充分认识心理矫治工作在改造丁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发挥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选择基础工作较好的7个监所作为试点单位,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召开现场会的方式作进一步的动员发动,从而为全系统开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二)抓好软硬件建设,夯实心理矫治工作基础。

做好心理矫治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基础建设。

我们着重抓好4个方面的T作:一是加强机构建设和硬件配置。

1998年,我们在7个监所开展试点工作时,就明确试点单位心理矫治工作的主管部门是教育改造科,并在教改科配备专人负责这项工作。

2001年,心理矫治工作在全系统全面推开后,我们明确要求所有监所都必须成立罪犯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监区(分监区)设立心理辅导员,罪犯中设立心理互助员,努力构建心理矫治工作网络。

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立专门机构。

到目前为止,全省各监所均成立了罪犯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其中有5个单位设置了独立建制的心理矫治科,心理矫治工作三级网络已经形成。

2003年4月,省局还聘请7名心理学专家教授组成全省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专家指导小组,加强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指导。

与此同时,我们还大力加强心理矫治工作的硬件建设,为开展罪犯理矫治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是坚持专业化队伍建设。

心理矫治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加强心理矫治队伍专业化建设。

强制隔离戒毒各个阶段心理矫治工作的设想

强制隔离戒毒各个阶段心理矫治工作的设想

强制隔离戒毒各个阶段心理矫治工作的设想曲靖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李立望目前的戒毒康复工作通常分为脱毒期、康复期和回归社会前期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矫治的重点都有所不同,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心理矫治的目标、内容、开展形式和效果评估四个方面对戒毒康复三个阶段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进行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设想。

一. 脱毒期的心理矫治1.目标:强化强戒学员的戒毒动机,对吸毒问题进行正确归因2.内容:(1).入所诊断入所诊断是对新收学员的思想、心理、行为等所作的一系列考核鉴定、审查区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心理诊断,制定矫治方案,建立心理档案。

(2).动机强化治疗动机强化治疗指治疗师应用一定的心理治疗技术来激发药物依赖者自身的改变动机,然后制定计划,采取行动改变的过程,强调改变的主体是药物依赖者本人,治疗者主要是激发者的角色,兼教育和合作者的角色。

大多数强戒学员并没有很强“治疗动机”,面临这些缺乏“治疗动机”的强戒学员者,就需要特别的治疗技巧来让他们投入到治疗中来,强化动机治疗就是针对药物依赖这一特点而发展起来的,目前在药物依赖治疗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许多研究已证实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

(3).心理技能训练I心理技能训练涵盖了认识和完善自我、应对应激、人际交往、情绪控制和自我管理等切实有效的训练,不但内容庞杂,而且贯穿整个戒毒康复的过程,为了便于操作。

所以将心理技能训练分为I、II、III三个部分,脱毒期的心理技能训练为心理技能训练I期。

心理技能训练I期的主要内容对吸毒问题进行正确归因,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戒毒人员不能对自己的吸毒问题进行正确归因,总是将吸毒的原因归结于外界以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因此,为了配合动机强化治疗,唤起强戒学员的戒毒动机,可以从归因训练开始。

3.开展方式(1)入所诊断由于条件限制,暂时使用scl-90量表对新收学员进行团体测试,测试结果人工输入电脑进行分析评估。

(2).动机强化治疗鉴于收治人员规模的不同,将治疗分为大规模治疗和小规模治疗两类。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推荐阅读)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推荐阅读)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推荐阅读)第一篇: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禁毒法》实施后,如何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下称:强戒人员)的戒毒效果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

掌握强戒人员心理特征,是提高戒毒效果,实现禁毒法宗旨的有效途径。

一、强戒人员心理行为特征分析纵观强戒人员吸毒、戒毒、复吸的过程,不难看出,强戒人员普遍存在两方面明显特征。

(一)心理依赖性顽固。

强戒人员对于毒品的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生理依赖可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

但是,强戒人员受内心深处的心理依赖的驱使,又会在生理上产生焦虑不安甚至痛苦、冲动等感觉,这种症状即所谓的“心瘾”。

心瘾实际上从排除吸毒对大脑的损害外,应是某种程度的心理变态,而且是一种慢性的病态,也是强戒人员难以摆脱毒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导致强戒人员产生心理依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心理学“习得理论”认为:人或动物的心理与行为可通过经常学习而获得。

从学习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强化,使学习所得的行为固定,构成不同模式的新的行为。

强戒人员正是通过这种习得的觅药行为,不断得到毒品“闪电”般的缓解戒断症状效应和欣快感,以及偶然或有意中断吸毒所产生的戒断症状的痛苦体验和药物强烈渴求感等构成正性或负性的强化因素。

日积月累,不断作正负强化,终使毒品依赖成为牢不可破的行为模式。

而使几乎所有的强戒人员都无法用意志摆脱这种心瘾。

”强戒人员入所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生理脱瘾及康复治疗,其急性戒断症状或迁延性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基本消失,从而在生理上控制了毒瘾,心理上也获得某种程度的恢复。

但由于吸食毒品能够给人带来莫名的快感,情感体验非常深刻。

虽然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难以获得毒品,但一些特定因素可以唤起他们吸食毒品的情感记忆。

笔者曾与戒毒人员探讨香烟与毒品之间的关系时,大部分人承认:在吸毒时,毒品产生的快感需要用香烟来“吊”出来,在无法得到毒品的环境下,对香烟的依赖心理较重。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特点及矫治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特点及矫治对策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特点及矫治对策编者按:强戒所的心理咨询师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咨询技能,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咨询风格;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疗法,及时解决强戒人员各类心理问题,为他们成功戒毒提供心理支持;随着禁毒法的实施,我国禁毒工作进一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强制隔离戒毒也随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开展心理戒毒将成为今后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一项重要职责和使命;为此,笔者结合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工作实践就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特点及矫治对策谈几点看法;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一思维的不合理性;强戒人员特别是长期受毒品控制和折磨者,不仅生理机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和破坏,而且认知思维过程也出现明显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以偏概全;即以一件或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好象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断这本书内容的好坏一样;例如,一些强戒人员面对教育治疗中遇到一次或几次挫折,便牢骚满腹,灰心丧气,接受矫治的积极性骤然下降;如果将这种灰色评价转向他人,就会一味求全责备,同时伴随着愤怒和敌意,甚至发生不应有的矛盾冲突;他们将事物发生变化的可能性等同于绝对性,极易导致心态的失衡和心理问题的产生;2、消极关注;不少强戒人员看问题片面、消极,评价民警及民警的执法行为往往只盯消极面,忽视积极面,并以消极特征对事物进行定性;如:因个别民警工作中出现执法不规范行为,便对民警本人予以全面否定,而对民警的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甚至以往对其给予的关爱和关怀照顾等闪光点则闭口不谈;特别是一些因常年吸毒而患病的强戒人员,他们把自己病情得不到好转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场所不重视,民警不负责,而对自己吸毒的违法性、身份的特殊性以及由于长期吸食毒品对身体脏器的损伤危害性和自身形成对药物的抗药性等却忽略回避;在他们看来,强戒场所的各方面工作都不如其意,他现在的不良处境全是场所的过错,即只要不符合自己意愿和想法,就是完全错误和糟糕的;正是这种消极信息的选择倾向,使这部分人员在特殊情境中只让消极观念过滤,从而给自己带来诸多烦恼和困惑;3、归因偏离;不少强戒人员对事物进行归因时,往往偏离正常范围;他们多将行为原因归结为外部条件,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面对失败与困难,总是向外推卸责任,从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一名被多次劳教戒毒的强戒人员给父亲写信,大骂其父用劳教、强戒等手段对其进行"迫害",将自己多次被劳教的结果,归结为法律的不严格,父母管理失职等外部因素,对自身主观过错却从不深刻反思和检讨,外因永远成为其自我开脱和辩解的最佳借口;二意志的薄弱性;一是自暴自弃,缺乏信心;特别是一些年龄在四十岁以上,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多进宫"吸毒人员,自感年过半生,前途渺茫,加之多次戒毒屡遭失败的心理阴影挥之不去,更坚定了其混混噩噩度余生的信念;日常行为多表现为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最终沦为落后人员;二是意志消沉,逃避现实;吸毒人员是吸毒带来的快感与毒瘾发作时的痛苦以及被劳教强戒的经历交织在一起的综合体,他们既想痛下决心远离毒品,又对出所后的社会环境心有余悸,不敢去想,但又不得不去想,不想去吸,但又难以抵挡毒品带来的心理诱惑,既矛盾又痛苦,压抑与反抗长期交织在一起,面对社会、家庭、道义的强大压力,只好选择复吸,在精神麻醉中获得短暂的意志逃避;三情感的变异性;一是道德感的缺失;绝大多数吸毒人员往往不按社会常模或习惯来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将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对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漠不关心,处处以我为主,表现极为狭隘和自私;二是美感的错位;为了满足他们自身仇视、自私、空虚的心理需求,他们对很多事物的评价经常是美丑不分,黑白颠倒;如,他们将狡诈视为高明,将善良视为软弱,将公正视为死板,将吸毒视为享受,将鲁莽视为英雄等等;在这样的审美观念支配下,其行为势必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背离,从而被社会所拒绝和排斥;三是理智感的减退;不少强戒人员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探求欲明显下降,情感中缺少应有的丰富内容,抵御毒品诱惑的能力弱化到最低点,出现涉毒突发事件时,理智往往难以战胜畸形心理需求,最终只能陷入毒品泥潭,无法自拔,被毒品俘虏;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毒心理诱因分析一解决问题失败之道--盲目;我们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当初步入吸毒违法之路的原因进行了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类情形:一是出于好奇,欲探寻吸毒后异样的身心体验而误入歧途;二是追求"时尚",看到身边个别人以吸毒为"时尚",为了不落伍,便不加辨别加入其中,以体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越地位;三是生活遇到挫折时,未采取恰当合理的解决办法,而是通过吸食毒品来获得暂时的精神逃避;四是被涉毒分子逼迫吸毒、同流合污或设局诱惑、布阵挖井,陷入毒涡;第四类情形属于本人主观不可抗力导致,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存在,但较少;而前三类情形则占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毒心理诱因的绝大多数,我们在此一一讨论;生活是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吸毒人员因固守人格中形成已久的不正确的图示或经验,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时往往会选择自认为正确却违背常规的处理模式;例如,对毒品好奇这一诱因,也许未吸食过毒品者,均有此方面的探求欲,但为何敢于尝试者却寥寥无几呢只因为我们在处理"好奇"时进行了全面思考,并采取了恰当的方法;猎奇心和探求欲是人的本能,但探索和尝试的真正意义应在于未知领域是否对人类和社会发展具有积极贡献,而毒品已一再被证明对人的身心有极强的破坏性,面对不争的事实,强戒人员还要以身拭毒,如此心态只能用对自己、家庭甚至人类的发展不负责作解释了;对于追求"时尚"心态的吸毒人员,无非是内心深处缺少自信和安全,为了与个别"时髦者"保持一致和认同,他们不惜损害自己的身心去获取所谓的优越感,自我认知发生严重扭曲和膨胀;至于当初生活中遇到挫折而去借毒消愁的强戒人员,吸毒是其逃避和掩盖责任的唯一有效工具;他们把问题排除在意识之外,换得片刻解脱,好像将自己麻醉后问题会自然消失或有人帮解决一样,殊不知问题仍会像山一样横在他们面前,丝毫未动;自己不去解决,永远会困扰和存在;这三方面原因中的共同点和关键便是--解决问题的失败之道;如果他们早些明白,也许不至于走入吸毒违法之路;二解决问题懦弱与退缩--懒惰;人在本质上都是懒惰的,因为懒惰可以使我们免于付出更多的辛劳和努力;但强戒人员的懒惰程度已超出了常人的范围;他们不仅擅长伪装和欺骗,还会想方设法让懒惰变得合情合理;我们不妨还以好奇和遇到挫折而去吸毒为例;即使当初出于好奇,如果他们对毒品的种类、吸毒后的生理反应、对人体机能的损伤等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后再作决定,结果绝不会如此糟糕;只因他们懒惰,缺乏深入思考研究的耐心和信心,才选择了以身拭毒这条"捷径",等待他们的只能是身陷毒渊,悔之不及;遇到挫折去借助毒品逃避现实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当初报有"这是我的问题,最终还要由我来解决"这样的信念,他们不但不会染上毒品,反而会成长一大步;但是让他们做出新的承诺,发展新的关系,付出更大的努力,经受更大的风险,他们便需要改变;可是他们对改变恐惧得要命,因为他们害怕改变会吃各种苦头;就此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其实是害怕失去当前的地位或社会角色,害怕改变现状而失去拥有的一切,他们只想不惜代价地享受舒适,逃避痛苦,宁愿为此付出停滞乃至退化的代价;这也许是为什么吸毒人员屡戒屡吸的心理动因吧三解决问题自私、畸形享受--获益;获益是指维持某种行为虽然感到痛苦,但同时也从中获得益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吸毒行为特别是复吸者填补了吸毒人员某些心理需求空白;不少强戒人员在谈到毒品的危害时无不痛心疾首,他们可以用无数事例证明毒品给自己、家庭及社会带来的种种恶果,却对自己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避而不谈;原因是如果他们真正戒掉毒瘾,就必须去面对工作、生活、家庭及重塑人格形象等诸多现实压力,而且需要付出巨大的毅力,承受难以想象的考验;在彻底重生面前,他们一般都选择了放弃和逃避,因为这样更舒适;他们惯用的内心独白是:"不是我不为家庭负责,而是我因吸毒没有精力去负责,如果我不吸毒,我做的会比别人更好;"二是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这一点在复吸者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反复吸毒不过是为了掩盖其难以解脱的心理矛盾;例如,事业上的失败,婚姻中的不幸等等;他们的状态好像个酒鬼--始终不愿清醒过来,因为清醒就意味着去面对和解决眼前的困难和烦恼,所以只好选择用毒品来麻醉自己,在半梦半醒中获得心理逃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更为贴切,"高山上的一根棍,好活一阵是一阵;"三、矫治对策一团体心理咨询;前面我们说过,凡吸毒者均对社会、他人、事业及家庭失去了应有的兴趣,他们缺少适应社会、融入群体的信心和勇气,注意力全部集中于被毒品麻醉后的幻觉体验;因此,运用团体心理治疗这一手段,还原社会情境,使其重新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强戒人员合作之道,可以说是寻根溯源的矫治策略;而且,团体心理咨询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情境,为参加者提供了良好的社交机会;成员在团体中的言行往往是他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复制品;在充满信任的良好团体氛围中,通过示范、模仿、训练等方法,参加者可以尝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践的结果往往容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强戒人员中建立"心理戒毒沙龙",筛选有戒毒意愿的强戒人员组成同质团体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为此,关键要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要对参与人员进行认真甄别;可以通过个别面谈、调查了解及心理测试等方法收集有关强戒人员的基础资料,然后决定其是否适合参加团体咨询;一般条件应为,有改变自我、发展自我和戒除毒瘾的强烈愿望,愿与他人交流,并具有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敢于暴露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和在团体交流活动中的感受,自律性较高;那些性格极端内向,羞怯孤僻,自我封闭和有严重心理障碍者,自恋狂、有攻击性,做事霸道以及精神病患者则不宜参加团体心理咨询;二是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书并实施;这一环节是咨询中的重点;应将能够引发强戒人员复吸的各种因素、情境、感受以及没有勇气去面对的各类困难、问题全部纳入咨询内容,分阶段进行讨论、分析和澄清;计划书中至少应包括:吸毒前的生活思想状况、导致吸毒的诱因、吸毒后的心理和人际交往变化、吸毒后的主要心理冲突,回归社会后可能遇到的情形--遇到他人歧视怎么办遇上原来的毒友拉拢蛊惑怎么办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家庭困难,妻子提出离婚怎么办等等;咨询民警团体领导者可以运用游戏互动、角色扮演、演讲、绘画、学唱歌曲、表演小品等多种形式将上述问题纳入咨询治疗中进行集体讨论;三是要做好评估总结和跟踪调查工作;"戒毒沙龙"结束后,要从多个层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着重评价参与者的戒毒信心是否增强,不良情绪和人际关系是否明显改善,不合理信念是否得到纠正等,并对解除戒毒期限已经回归社会的团体参与人员进行跟踪调查,掌握相关信息,全面评价咨询效果;二催眠疗法;荣格曾说过,我们的精神世界有如一座冰山,但我们所能意识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而绝大部分被埋在水下,即潜意识里;可见,潜意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向的决定性作用;也可以说,我们越接近潜意识,就越了解自己,越能够控制和发展自己;在管教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强戒人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体验无不清晰、深刻,但戒毒却屡屡失败;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认识只停留于意识层面,而潜意识中的本我却一直未拒绝毒品的诱惑,好像有个声音仍在不停地驱使强戒人员,"你去吸毒吧你快去吸毒吧"这便是戒毒失败的根源所在;因为我们没有彻底唤醒潜意识,只有唤醒潜意识并要求他朝着健康的方向去行动,戒毒才会成为可能;实践证明,催眠是开启潜意识大门的金钥匙;在催眠状态下,我们可以与潜意识直接对话,并引导它接受我们的指导和暗示;因此,运用催眠戒毒可做如下尝试:将适合做催眠治疗的强戒人员导入中度催眠状态后,当其出现幻觉时开始实施;首先,催眠师发出暗示指导语,告诉受术强戒人员,"现在,你已经进入中度催眠状态,你的身心已完全放松,你的感觉也十分灵敏;为此,你感到特别轻松和愉快……其次,让其在头脑中想象正在吸毒时的情形,然后对其进行暗示:现在你正在吸食海洛因,和往常一样体验到了吸毒后快感,如果你体验到了,你的脸上就会露出笑容……然后,再对其暗示,现在你又在吸食海洛因,不过这次和刚才不同,毒品的味道很呛,你感到非常难受;……你仍在继续吸,这次更难受了,你感觉到自己的内脏和其他器官都要被毒品腐蚀掉,甚至威胁到你的生命;现在你扔掉了毒品,心情特别好;今后,你再也不吸了,并且一想起这回事,就会有作呕的感觉,而且身体被毒品腐蚀的那一幕便会浮现你面前……最后,再对其进行有关毒品危害的健康指导,目的是将毒品有损健康的信念根植于潜意识中;运用催眠实施戒毒治疗,应注意两点,一是实术者必须是受过专门学习培训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催眠师,二是如果催眠戒毒显现出效果,应及时再通过催眠进行巩固强化,防止出现松懈和反弹;三培养健康兴趣与合作之道;对于戒毒我们习惯于采取各种手段去防止人们吸毒;正如我们将香烟拿走防止小孩去吸烟,将赌场关掉防止人们去赌博一样,效果不很明显;这样做只是中断了诱惑源,但他们对毒品的欲望丝毫没有减弱;即便是实以严刑峻法,严格管束,对他们来讲也不会有太大意义;因为,他们吸毒的根源在于对生活兴趣的丧失和合作之道的失败;无论你怎样严格管理约束,最终结果只不过是为他们钻制度和法律的空子,逃避民警处罚提供了一次机会和可能,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这才是最大的优越和满足;因此,我们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教育模式,着眼于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变堵为疏,逐渐培养其良好的习性和健康人格,引导其逐步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层面;例如,我们应掌握所有强戒人员的真正兴趣和爱好,然后根据他们的喜好分别成立音乐、美术、体育、机械、手工艺、文学等兴趣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到两名指导老师负责有关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具体活动的组织学习;这样,我们便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强戒人员组织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和训练,通过集体合作,促进其自我价值感的提升和人生信念的重塑;此时,他们将注意力大多集中于积极的兴趣和爱好之上,对毒品的兴趣和依赖自然会减弱;因为,他们从中会体验到社会和群体的认可,重新感受到健康需求的萌生;最终,选择积极生活而抛弃毒品也将成为可能;四做好心理咨询与治疗基础工作;心理戒毒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我们不能奢望运用一种疗法,一门技巧,便可达到彻底戒毒的目的,需要软硬件协调配合共同作用,方可收到一定效果;一方面,要配套完善诸如心理咨询室、宣泄室、团体活动室等相关功能室和相应的治疗仪器,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完备的硬件条件;另一方面,强戒所的心理咨询师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咨询技能,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咨询风格;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认知行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等疗法,及时解决强戒人员各类心理问题,为他们成功戒毒提供心理支持;。

戒毒人员心理防治工作总结

戒毒人员心理防治工作总结

戒毒人员心理防治工作总结
戒毒人员心理防治工作是帮助戒毒者克服心理障碍,重建自信,走出毒瘾的重要工作。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戒毒人员心理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首先,我们发现建立信任是戒毒人员心理防治工作的关键。

戒毒者往往因为内心的痛苦和自卑而难以打开心扉,因此,我们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理解他们的痛苦,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

只有建立了信任,戒毒者才会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和支持。

其次,我们发现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对戒毒人员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在戒毒过程中,戒毒者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时候,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尤为重要。

通过与戒毒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矛盾和困扰,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戒毒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另外,我们也发现心理教育对戒毒人员的心理防治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心理教育,我们可以帮助戒毒者了解毒品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提高他们对戒毒的意识和决心。

同时,我们也可以教导戒毒者一些应对压力和情绪的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戒毒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最后,我们还发现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对戒毒人员的心理防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可以给予戒毒者更多的力量和勇气,让他们在戒毒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让他们成为戒毒者战胜毒瘾的坚强后盾。

总之,戒毒人员心理防治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去帮助和支持戒毒者。

只有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才能让更多的戒毒者重获新生,走出毒瘾的阴影。

希望我们的总结和经验可以对未来的戒毒工作有所帮助。

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戒毒康复训练是一种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重返社会的治疗方法。

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这种训练对于吸毒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实践与思考两个方面来探讨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的重要性。

实践方面,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实践经验。

通过心理辅导帮助吸毒者控制戒断症状。

吸毒者在停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让他们陷入极度的身心痛苦中。

通过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吸毒者克服这些困难,让他们更快地适应戒毒过程。

通过行为疗法培养吸毒者的自我控制能力。

吸毒者在吸毒时常常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导致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

通过行为疗法训练,可以帮助吸毒者重新建立起自我控制的信心和能力。

通过社会技能训练提高吸毒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吸毒者在吸毒的过程中往往与正常社会脱节,他们对于社交技能的需要和掌握能力往往较低。

通过社会技能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思考方面,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也需要进行一些思考。

需要积极倡导综合治疗,注意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吸毒者的吸毒行为往往和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对于康复训练而言,只关注身体的康复是远远不够的。

培养吸毒者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观,才能真正实现康复。

需要加强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

吸毒者戒毒康复过程中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包括家庭的关心、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援助。

通过加强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设,可以形成一个对吸毒者更加友善和包容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实现康复。

需要重视康复后的长期跟踪和关怀。

吸毒者戒毒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跟踪。

只有给予他们持续的关怀和支持,才能确保他们在康复后不再复吸,并能够重新融入社会。

戒毒康复训练在强制隔离戒毒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思考意义。

通过心理辅导、行为疗法和社会技能训练等手段,可以帮助吸毒者更好地戒毒和康复。

[专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

[专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

[专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与矫治对策《禁毒法》实施后,如何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下称:强戒人员)的戒毒效果是我们必须思考的课题。

掌握强戒人员心理特征,是提高戒毒效果,实现禁毒法宗旨的有效途径。

一、强戒人员心理行为特征分析纵观强戒人员吸毒、戒毒、复吸的过程,不难看出,强戒人员普遍存在两方面明显特征。

(一)心理依赖性顽固。

强戒人员对于毒品的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

生理依赖可以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

但是,强戒人员受内心深处的心理依赖的驱使,又会在生理上产生焦虑不安甚至痛苦、冲动等感觉,这种症状即所谓的“心瘾”。

心瘾实际上从排除吸毒对大脑的损害外,应是某种程度的心理变态,而且是一种慢性的病态,也是强戒人员难以摆脱毒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导致强戒人员产生心理依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心理学“习得理论”认为:人或动物的心理与行为可通过经常学习而获得。

从学习出发,经过一系列的强化,使学习所得的行为固定,构成不同模式的新的行为。

强戒人员正是通过这种习得的觅药行为,不断得到毒品“闪电”般的缓解戒断症状效应和欣快感,以及偶然或有意中断吸毒所产生的戒断症状的痛苦体验和药物强烈渴求感等构成正性或负性的强化因素。

日积月累,不断作正负强化,终使毒品依赖成为牢不可破的行为模式。

而使几乎所有的强戒人员都无法用意志摆脱这种心瘾。

”强戒人员入所后,通过一段时间的生理脱瘾及康复治疗,其急性戒断症状或迁延性症状会逐渐减轻甚至基本消失,从而在生理上控制了毒瘾,心理上也获得某种程度的恢复。

但由于吸食毒品能够给人带来莫名的快感,情感体验非常深刻。

虽然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难以获得毒品,但一些特定因素可以唤起他们吸食毒品的情感记忆。

笔者曾与戒毒人员探讨香烟与毒品之间的关系时,大部分人承认:在吸毒时,毒品产生的快感需要用香烟来“吊”出来,在无法得到毒品的环境下,对香烟的依赖心理较重。

通过吸食香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吸毒的快感。

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工作的思考

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工作的思考

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工作的思考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工作的思考曲靖市劳动教养管理所李立望《禁毒法》实施以来众多戒毒场所就如何对被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开展了不少有意义的探索或实践,但结果大都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对心理矫治的认识和定位出现偏差;其二,心理矫治体系的构建存在不足。

一、对心理矫治的认识和定位出现的偏差目前,对强戒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在认识上存在三种误区:其一,无用论,代表观点:复吸率高,心理矫治没有用;其二,等同论,代表观点:心理矫治即教育矫治,教育矫治既是心理矫治;其三,万能论,代表观点:心理矫治能解决一切问题。

这三种认识上的误区所导致的结果有三:其一,简单化,把心理测量、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或精神治疗拼凑到一起就认为是心理矫治,简单化带来的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心理测试的滥用——不考虑对象的问题种类,不考虑测试的要求,分析数据不考虑个体的整体心理状况;其二,夸大化,盲目夸大心理矫治的功能,矫正“异常心理”或“人格障碍”,就咨询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范围;其三:表面化,将所有的违法矫治工作,包括强戒人员思想的转变、恶劣行为的改变等都认为是心理矫治,结果心理矫治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成为应付检查的表面工作。

显然,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无疑已经阻碍了心理矫治在戒毒场所的健康发展,使得很多直接参与操作的人产生各种困惑,甚至是怀疑心理矫治的作用。

笔者认为心理矫治即心理治疗与行为矫正,是指运用心理学手段消除强戒人员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和强迫性觅药行为、排除其因毒品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过程。

因此,心理矫治的范围应当属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范围,即由于吸食毒品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家庭或其他原因产生的简单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烦躁和痛苦等,对于超出此范围的其他问题不适合使用心理矫治的技术和手段。

2024年监狱心理矫治工作总结

2024年监狱心理矫治工作总结

2024年监狱心理矫治工作总结一、引言自人类社会进入文明以来,犯罪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犯罪的发生对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都造成巨大的伤害。

为保护社会安全和促进罪犯的改造,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2024年的监狱心理矫治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

二、总体情况2024年我国的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监狱系统逐渐完善了心理矫治机构和措施。

与此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对监狱心理矫治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三、心理矫治机构的建设在2024年,我国监狱系统大力投入建设了一系列心理矫治机构。

这些机构分布在各地监狱,提供了心理矫治服务。

机构的建设使得监狱系统的矫治工作具备了更好的条件和手段。

四、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2024年,我国的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积极开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个案工作:根据不同犯罪类型和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矫治计划。

通过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手段,切实解决罪犯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改变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2. 集体活动:组织罪犯参加各种心理矫治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辅导班等。

通过这些集体活动,加强罪犯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积极的心理氛围。

3. 社会融入:促使罪犯重返社会,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适应训练等活动,提高罪犯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同感。

4. 家庭关注:关注罪犯的家庭问题,鼓励罪犯与家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开展家庭心理矫治工作,帮助罪犯与家人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为其回归家庭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成效与问题在2024年的监狱心理矫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

首先,通过心理矫治工作,不少罪犯实现了良好的心理改变,逐步认清自己的错误,表达悔意。

其次,监狱系统加大了心理矫治师的培养力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为心理矫治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监狱心理矫治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加强戒毒人员心理康复训练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戒毒人员心理康复训练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戒毒人员心理康复训练工作的几点思考羊城晚报报道,xx年广州市两会上,市戒毒局称戒毒人员4年后复吸率达91%。

复吸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戒毒人员戒毒后,只脱毒,不脱瘾。

实践已经证明,一旦染上吸毒恶习,戒毒人员会产生强烈的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

绝大多数的吸毒者,仅仅达到的戒毒效果只是生理脱毒.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心理脱瘾,其脑中还存在着毒品的诱惑,一定程度上还被毒品牢牢控制,所以复吸率居高不下。

因此,加强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训练,摆脱毒品心理依赖这项工作十分重要。

对吸毒人员来说,真正地心理康复才能开始正常的新生活。

心理康复训练是针对戒毒学员心理疾病的康复治疗。

心理康复训练是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帮助戒毒人员消除内心深处负面情绪和消极思想的过程,逐步减轻和消除吸毒人员对毒品的心理依赖。

在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下,戒毒人员通过每天的心理康复练习,循序渐进的将自身积压的问题完全净化掉,最终走出心理困扰,恢复健康状态。

大多数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不佳,不仅存在严重的情绪障碍问题,也存在着类精神疾患问题,如他们会出现焦虑、抑郁、敌对、恐怖、悲伤、消极矛盾等情绪。

南湖戒毒所对752名戒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吸毒人员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均高于正常人。

这些障碍性疾病严重困扰着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影响着他们与周围人的人际交往,干扰着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

因此,建立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他们的情绪状况,促进他们情绪的稳定是戒毒人员心理康复训练的起点与基础。

选择最适应他们的心理康复训练策略与个别方法,是促进其发展关键所在。

让戒毒人员了解戒毒的可能性和艰巨性,认识到关键点不仅在于消除躯体依赖,更在于怎样摆脱精神依赖。

有系统、有组织地针对戒毒人员的情况而设计心理康复训练计划,制定个别训练方案,综合采用多种方法,促进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

即使复吸率如此之高,还是有少数人成功戒断毒瘾。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

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毒品问题日益严重,对社会治安和个人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采取了强制隔离戒毒的措施。

然而,仅仅通过隔离戒毒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关注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戒毒人员的心理特点。

戒毒人员通常经历了长期的毒瘾依赖,他们可能面临着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失落和对未来感到迷茫。

了解这些心理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建立信任和支持体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信任和支持的体系,让戒毒人员感到他们不是孤立的,有人可以依靠和倾诉。

这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师团队、成立心理健康支持小组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一些康复成功的戒毒人员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以鼓励其他人坚持戒毒。

三、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我们需要提供相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毒品知识教育:通过向戒毒人员传授毒品的危害性和对个人和社会的伤害,增强他们对毒品的警惕性,从而预防复吸。

2. 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教授戒毒人员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如压力管理、情绪调节等,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戒毒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3. 自我认知和自我调适:通过帮助戒毒人员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他们在戒毒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促进他们自我认知和自我调适能力的提升。

4. 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戒毒人员常常面临着与家人、朋友和社会重新建立联系的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教授他们一些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四、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除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我们还需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心理咨询服务:建立心理咨询师团队,为戒毒人员提供个别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增强心理韧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工作的思考
曲靖市劳动教养管理所李立望《禁毒法》实施以来众多戒毒场所就如何对被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以下简称强戒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开展了不少有意义的探索或实践,但结果大都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有二:其一,对心理矫治的认识和定位出现偏差;其二,心理矫治体系的构建存在不足。

一、对心理矫治的认识和定位出现的偏差
目前,对强戒人员的心理矫治工作在认识上存在三种误区:其一,无用论,代表观点:复吸率高,心理矫治没有用;其二,等同论,代表观点:心理矫治即教育矫治,教育矫治既是心理矫治;其三,万能论,代表观点:心理矫治能解决一切问题。

这三种认识上的误区所导致的结果有三:其一,简单化,把心理测量、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或精神治疗拼凑到一起就认为是心理矫治,简单化带来的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心理测试的滥用——不考虑对象的问题种类,不考虑测试的要求,分析数据不考虑个体的整体心理状况;其二,夸大化,盲目夸大心理矫治的功能,矫正“异常心理”或“人格障碍”,就咨询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已经超出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范围;其三:表面化,将所有的违法矫治工作,包括强戒人员思想的转变、恶劣行为的改变等都认为是心理矫治,结果心理矫治什么也是,什么也不是,成为应付检查的表面工作。

显然,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无疑已经阻碍了心理矫治在戒毒场所的
健康发展,使得很多直接参与操作的人产生各种困惑,甚至是怀疑心理矫治的作用。

笔者认为心理矫治即心理治疗与行为矫正,是指运用心理学手段消除强戒人员对毒品的心理依赖和强迫性觅药行为、排除其因毒品或其他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能力的过程。

因此,心理矫治的范围应当属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范围,即由于吸食毒品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或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家庭或其他原因产生的简单心理问题,如紧张、焦虑、抑郁、烦躁和痛苦等,对于超出此范围的其他问题不适合使用心理矫治的技术和手段。

二、心理矫治体系的构建存在的不足
公认的戒毒治疗方案是从毒瘾形成的机制出发,采取“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模式进行戒毒治疗,这种综合模式包括了脱毒、康复、后续照管三个阶段。

在医学治疗体系、教育矫治体系、日常管理体系和心理矫治体系贯穿在上述模式的三个阶段当中,四个体系各司其职,共同构成戒毒治疗体系。

目前的心理矫治工作一般是并入教育矫治体系,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效果并不乐观,一方面心理矫治工作的层次无形中被限定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个最底层次,另一方面心理矫治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心理干预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此,构建合理的心理矫治体系势在必行。

三、如何构建合理的心理矫治体系
(一)机构上完善1+N体系
1+N,即一个心理矫治中心,每个大队设置一个心理咨询室。

一方面,通过中心这一平台,对现有强戒人员吸毒心理展开深入研究,掌握心理矫治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大队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基本的心理咨询与治疗,通过宣讲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强戒人员了解心理健康对防止复吸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适和适应能力、预防复吸心理的产生,指导他们处理好心理困惑问题,从而达到排除心理障碍,增强吸毒人员抵御毒品诱惑的心理承受力。

(二)治疗上完善三级干预体系
三级干预体系,既预防、咨询和危机干预三个层次的心理矫治。

预防层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咨询与治疗层次完善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危机干预层次对出现重大生活危机事件并出现心理危机的强戒人员进行即使有效的危机干预,以预防所内安全事故的发生。

合理的心理矫治体系不但包括了合理的机构设置和干预层次,还包含了人员配备等诸多要素,要有效解决强戒人员的成瘾问题,心理矫治不可缺位,只有摆正其位置,完善其体系方能使心理矫治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