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__无公害安全猪肉生产.pptx

合集下载

育肥猪的饲养ppt课件

育肥猪的饲养ppt课件

7、选择适宜的肥育方式
• 快速育肥 (直线肥育法):
– 按不同的生理阶段,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和 饲喂技术,从开始至出栏一直用较高的营养 水平,后期适当降低能量,防止过肥。 – 根据体重分为二阶段或三阶段进行饲料配方, 提供均衡合理的营养。
• (2)适度的群体规模与饲养密度: – 每圈10-20头,均占地面积为0.8-1.0m2 /头。 – 过密的危害性?群居秩序难以建立,打架长 久,有害气体多,尘埃多,卫生差。 • (3)搞好防疫与驱虫 – 实施“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合理的免疫 程序,定期消毒、驱虫。 – 注意检查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出栏并做好 空栏的清洁消毒工作。
• 2)体躯各组织生长发育规律 – 骨骼、肌肉、脂肪的生长有一定的规律,随年龄增 长,一般骨骼最先发育,也最早停止;肌肉生长发 育处于中间,脂肪是最晚发育的组织。 – 三种组织生长的快慢、多少与品种有很大关系,现 代瘦肉型品种在活重30-100公斤期间,肌肉保持高 速生长,此后逐渐下降。 – 生产中利用这一规律,肥育前期高营养水平,尤其 是提供充足的蛋白质,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 育;育肥后期,多采取限制饲养,以减少脂肪的沉 积,获得良好的胴体和肉质。
蛋白质水平
– 日粮蛋白质水平建议量: – 肉猪在20-55公斤时,16-18%,体重55-100公 斤时,蛋白质为14%; 肉脂型则相应地为16% 和12%。 – 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适宜时,还必需保证必需氨 基酸有适当配比,其中赖氨酸是重中之重。
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均以赖氨酸为准进行平衡。 单位: 克/千克蛋白质 赖 蛋+胱 苏 色 异亮 亮 组 苯丙+酪 缬 (单位) 70 35 42 10.5 38 70 23 67 49 % 100 50 60 15 55100 33 91 70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优秀课件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优秀课件
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时期。
4
因此,在生产中,要抓好猪的生长转折点之前的饲养管理 工作,尤其是利用好其在生长阶段较大的生长速度,以保 证其最快生长,提早出栏,并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二、体组织的生长
猪骨骼、肌肉、脂肪的增长和沉积是遵循一定规律进 行的,尽管同时并进,但不同时期不阶段各有侧重。 一般生长初期以骨骼生长为主,中期肌肉生长加快,接近 成熟时脂肪沉积较多,后期则以沉积脂肪为主。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 理优秀课件
1
目的要求:
要求掌握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提高肉猪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异常肉产生的
原因及预防措施等内容。
2
主要内容: 1、生长育肥猪的生长发育规律; 2、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主要措施; 3、猪的肉质。

第一节 生长育肥猪的生长规律
一、体重的增长
猪的绝对生长(生长速度),用平均日增重来度量。 其速度是慢---快----慢, 在转折点达到最大的生长速度。 猪大约体重90-120kg时生长速度最快,转折点是适宜屠宰体重。 生长强度用相对生长来表示。快---慢。 肉猪在70-180日龄生长速度是最快的时期,是养猪经营者获得
7
第二节
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 主要技术措施
评定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主要指标: 生长速度:以日增重(克)来表示。 饲料转化率:生长育肥期间平均每千克增重所消耗
的饲料量。 胴体和肉质:屠宰率、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
肉色、PH、系水力、肌肉大理石纹、熟肉率等。
8
一、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
瘦肉型猪种与兼用型猪种比脂肪型猪种增重快, 饲料利用率高,瘦肉高等。
13
能量水平对生长速度和肥度的影响

14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育肥猪对一个种猪场来说是最好管理阶段,是猪只对环境条件要求最低的阶段,也是猪场赚钱的最后冲刺阶段,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决定着一个猪场的盈利多少。

但一般情况下,猪场往往把饲料管理的重点放在对母猪、种猪或哺乳仔猪的管理上,而不重视对育肥猪的管理。

如大部分猪场育肥猪舍设施最简单,饲料的营养价值也最低,有时甚至把发霉的饲料喂给育肥猪,这样就有可能导致育肥猪生长速度缓慢和发病率提高。

当前育肥猪常发生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呼吸道疾病综合症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主要为大肠炎、猪痢疾、结肠炎、回肠炎、沙门氏菌性肠炎等)。

另外,猪瘟、弓形虫病、萎缩性鼻炎等也经常在某些猪场发生,如果不加强对育肥猪群的管理而引起的这些疾病的发生,不但会给种猪的销售造成影响,而且对种猪场以后的管理也会产生恶性循环。

因此对育肥猪应加强饲养管理,不能在这一环节疏忽大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一、营养全价的饲料配比生长育肥猪的饲料成本占猪场总饲料成本的近70%,因此,在育肥阶段节省饲料是最切实可行的,但是育肥阶段猪的生长速度快,身体和各内脏器官的发育不协调,所以其营养需求较高。

如果这时营养不够充分,容易出现免疫力低下的问题。

尤其是种猪在转群或长途运输过程中均可降低猪的采食粮量,而此时猪对营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等要求较高,如这时不增加育肥猪的营养就会造成相对的营养缺乏。

育肥阶段的采食量最大,其饲料转化率将直接影响整个猪场的饲料消耗和经济效益,并不是饲料越便宜越省钱,关键是要确保饲料的质量,特别要注意霉菌毒素的污染。

如果因饲料原因而造成猪只患病或生长受阻,从而影响种猪场的经济效益,就太得不偿失了。

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全进全出是猪场控制感染性疾病的重要途径。

大部分种猪场都是按照全进全出的模式设计的,但在养猪效益好时,盲目阔群,导致密度增大,如果做不到完全的全进全出,就易造成猪舍的疾病循环。

因为猪舍内留下的猪往往是生长不良的猪只、病猪或病原携带者,等下一批猪进来后,这些猪就可做为传染源感染新进的猪只,新进猪只就有可能发病,生长缓慢或成为僵猪,而转群时又流了下来,成为新的传染源。

第八章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第八章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而逐渐增多,尤其在4月龄后迅速增长。蛋白质
(肌肉)和矿 物质在生后最 初几个月增长
很快,以后随
着年龄的增加 略有降低。
猪体化学成分(%)
天数 重量 初生 水分 77.95 脂肪 2.45 蛋白质 16.25 灰分 4.06 去脂干物质 蛋白质 矿物质 80.00 19.99
25天
45kg 68kg 90kg 114kg
三、各部位和体组织的增长规律 1、各部位的生长规律
主要由两个生长波组成。
主生长波:从头部→腰部;
次生长波:从四肢下部→躯干。
因此仔猪出生时头和四肢相对较大,躯干短 而浅,随年龄的增长,体高、体长首先增加,然
后是各组织的生长顺序和强度也是不平衡的,
骨骼是体组织的支架,最先发育,也最先停止,
相互比较,我国通常以 20kg 为始重,90kg 为
结束体重。
2、饲料利用率
饲料利用率可以用料重比来表示:
也可用饲料报酬来表示:
第二节 提高肥育效果的措施
一、品种和类型
瘦肉型猪比鲜肉型、脂肪型猪品种,在喂同 一日粮时,无论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瘦肉率都 高。
1.5岁的长白猪与香猪比较
在肉的品质方面,鲜肉型、脂肪型的地方猪 种,肌肉的颜色鲜红,肌肉间脂肪沉积好,肌纤
576
3.39 250
793
2.9 254
830
3.1 316
834
3.46 352
2、蛋白质水平
日粮蛋白质水平在一定范围内(9%~18%), 猪的日增重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超过18%时,日增重不再提高,甚至有降低的趋
势,但可提高瘦肉率,降低肥度。若追求胴体瘦肉
率,粗蛋白含量可提高到25%,但用高蛋白水平来提 高瘦肉率显然是不经济的。

第八章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ppt

第八章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ppt
高瘦肉生长潜力的,前期(60千克体重以前)蛋白质水 平16%-18%,后期13%-15%。 中等瘦肉生长潜力的,前期14%-16%,后期12%-14% 为获得较瘦的胴体,可适当提高蛋白质水平,但要考虑 收支平衡。
蛋白质品质也很重要,氨基酸的水平及其相互间的 比例
首先应保证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的添加 其次再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如果不添加第一 限制性氨基酸而单一添加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不 仅无效,还会因饲粮氨基酸平衡进一步失调而降 低生产性能。
猪的生长曲线-直线育肥
“吊架子”育肥法 也叫“阶段育肥法” 是在较低营养水平和不良的饲料条件 下所采用的一种肉猪肥育方法。将整个过程分为小猪、架 子猪和催肥三阶段进行饲养。目前使用较少。方法:小猪 阶段饲喂较多的精料,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相对较高。 架子猪阶段利用猪骨骼发育较快的特点,让其长成骨架, 采用低能量和低蛋白质的饲粮进行限制饲养(吊架子),一般 以青粗饲料为主,饲养4~5个月。而催肥阶段则利用肥猪 易于沉积脂肪的特点,增大饲粮中精料比例,提高能量和 蛋白质的供给水平,快速育肥。这种育肥方式可通过“吊 架子”来充分利用当地青粗饲料等自然资源,降低生长肥 猪饲养成本,但它拖长了饲养期,生长效率低,已不适应 现代集约化养猪生产的要求。
大白猪体组织的生长发育变化
品种及营养水平对体组织生长强度有一定的影响。瘦肉型 猪种肌肉的生长期延长,脂肪沉积延后,骨骼生长、肌肉 生长、脂肪沉积的三个高峰之间的间隔拉大。营养水平低 时生长强度小,而营养水平高时生长强度大。育肥猪体脂 肪主要贮存在腹腔、皮下和肌肉间。从沉积迟早看,一般 以腹腔中沉积脂肪最早,皮下次之,肌肉间最晚;从沉积 数量看,腹腔脂肪最多,皮下次之,肌肉间最少;从沉积 速度看,腹腔内脂肪沉积最快,肌肉间次之,皮下脂肪最 慢。腹腔脂肪分为花油(肠道周围和大网膜周围)和板油 (肾脏周围和腹壁)。其中花油先沉积,板油后沉积。肌 肉间沉积脂肪的顺序为先外后内。 应当根据体组织生长发育规律创造适应的营养条件,促进 某些组织的生长发育。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_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_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_育肥猪的饲养管理要点1.1体重的增长生长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先是增快,到达最大生长速度后降低,转折点相当于育肥猪的屠宰期。

因此育肥猪在60~70kg以前的生长期,应给予高营养水平的饲粮,并注意矿物质和氨基酸的供应,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快速发育。

1.2体组织的生长一般来说,生长育肥猪在20~30kg为骨路生长高峰期,60~70kg为肌肉生长高峰期,90~110kg为脂肪蓄积旺盛期。

因此,育肥猪在60~70kg,要适当限制饲喂,特别是控制能量饲料在日粮中的比例,以控制体内脂肪过多,提高服体瘦肉率。

1.3化学成分的变化(1)育肥猪幼龄时,体内的水分、蛋白质、矿物质相对含量较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2)幼猪体内脂肪含量相对低,以后迅速增高。

因此,肥猪到了90~100kg时,就可出售或屠宰了。

2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生长育肥猪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来体现的,因此,要根据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合理的日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瘦肉率和肉料比。

动物为能而食,一般情况下,猪日采食能量越多,日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沉积脂肪也越多。

但此时瘦肉率降低,胴体品质变差。

蛋白质的需要更为复杂,为了获得最佳的肥育效果,不仅要满足蛋白质量的需求,还要考虑必须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和利用率。

能量高使胴体品质降低,而适宜的蛋白质能够改善猪胴体品质,这就要求日粮具有适宜的能量蛋白比。

3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3.1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用瘦肉型猪种与我国地方良种杂交,其后代增重快、耗料省、瘦肉率高,用三元杂种猪育肥比二元杂交猪育肥好。

3.2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俗话说:“初生差50g,断奶差0.5kg,育肥差5kg。

”说明仔猪初生体重越大,生活力越强,其生长速度越快,断奶体重也就越大。

转群时体重越大,生长快速,育肥效果就好。

3.3适宜的饲粮水平在生长育肥猪饲养实践中,以高能量、高蛋白质饲料,采用不限量饲喂,效果好。

无公害安全猪肉生产技术讲义

无公害安全猪肉生产技术讲义

无公害安全猪肉生产技术讲义一、猪场的环境建设1.选择合适的场地:要选择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的场地,远离工厂、化工厂等污染源。

2.建立合理的猪舍:要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需求,设计合理的猪舍,保证通风、排泄和环境卫生设施完善。

二、饲料的合理配制1.选择优质的原料:选用无公害、无添加剂的猪饲料原料,保证猪饲料的安全。

2.合理配比: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配比猪饲料,保证猪的营养需求。

三、疫病防控1.建立良好的兽医防疫制度:每天对猪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猪的疾病。

2.定期消毒:定期对猪舍及用具进行消毒,减少疾病传播。

四、猪的养殖管理1.科学繁殖:选择高质量的种猪,定期进行繁殖管理,保证猪的生殖健康。

2.定期检测:定期对猪的体重、粮食摄入量等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管理措施。

五、合理的屠宰加工1.选择合格的屠宰场:选择符合卫生标准的屠宰场,保证猪肉的安全。

2.科学加工:采用无公害、安全的加工技术,保证猪肉的质量和安全。

六、猪肉的运输和销售1.选择安全的运输方式:采用合格的运输车辆,保证猪肉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2.未腐烂肉与腐烂肉分开保存:未销售的肉品必须与已销售的肉品分开保存,避免交叉感染。

七、消费者的指导宣传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向消费者宣传无公害安全猪肉的养殖技术和食用方法,提高消费者对于猪肉安全的认知。

以上便是无公害安全猪肉生产技术的讲义,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的猪场主和养猪户们更好地科学养殖猪肉,保障猪肉的安全和卫生。

八、环境保护1. 农药和化肥使用管理:选择无公害、无污染的农药和化肥,并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管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2. 农田和污水处理:合理利用农田和污水资源,实施科学的污水处理方案,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九、质量检测与监管1. 定期质量检测:定期对养殖场、屠宰场和加工场的猪肉进行质量检测,并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

2. 监管机构: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对猪肉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8第八章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8第八章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689
饲料/增重
瘦肉率(%) 平均膘厚( mm)
2.48
44.7 21.6
2.26
46.6 20.5
2.24
46.8 19.7
2.19
47.7 18.1
2.26
49.0 17.2
2.35
50.0 15.0
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
–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在17.5%时已获得较高的日增重,当蛋白质 水平超过22.5%时,日增重反而下降,但有利于胴体瘦肉率的 提高,用提高蛋白质水平来改善胴体品质不经济 – 在生产中,根据不同类型猪瘦肉生长的规律和对胴体肥瘦要 求不同来制订相应的蛋白质水平
提高产品质量的若干技术措施
适期屠宰 提高猪肉质量
能量水平的供给 蛋白质与氨基酸水平 矿物质与维生素水平 粗纤维水平 水
创造适宜环境
去势育肥 温、湿度与光照 其他
避免黄膘肉的发生
• 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
– 生长猪饲粮在20—50kg体重阶段
• 钙0.60%,总磷0.50%(有效磷0.23%)
– 50~100kg阶段
育肥用仔猪的选择
• 1.选择性能优良的杂种猪 • 2.提高肥育用仔猪的体重和均匀度
– 肥育用仔猪肥育起始重20~30千克为宜
• 3.去势 • 4.预防接种 • 5.驱虫
• 猪体内的寄生虫以蛔虫感染最为普遍 • 主要危害3—6月龄仔猪 • 表现生长发育慢,消瘦,被毛无光泽,严重时增重速度降低30% 以上,有的甚至可成为僵猪 • 驱虫一般在仔猪90日龄左右进行 • 常用药物:左族咪哩、虫必清、驱蛔灵等 • 当群体口服驱虫药时,应注意使每头猪能均匀食人相应的药,防 止个别猪只(体质健壮、食欲旺盛的猪只)食人量过大,造成中毒 死亡 • 服用驱虫药后,应注意观察,若出现副作用,应及时解救 • 驱虫后排出的虫卵和粪便,应及时清除发酵,以防再度感染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增设热源 —提供垫草 —增加饲养密度 —调节或阻止空气流动 —皮下脂肪
环境
• 饲养密度
—过渡拥挤会显著地影响生长猪的采食量、生长 速度和饲料利用率。
占地面积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占地面积(m2)
开始 ~45kg
0.3
0.4
0.6
50~68kg
0.4
0.6
0.8
68~100kg
0.5
0.8
1.0
遗传
不同遗传潜力的生长肥育猪的赖氨酸/能量(g/Mcal)
生长阶段 23-46kg
高瘦肉率母猪 (瘦肉率52%)
3.80
低瘦肉率母猪 (瘦肉率46%)
2.75
46-70kg 70-95kg 95~116kg
3.20 2.40 1.90
2.25 1.80 1.50
堪萨斯州立大学,1997
性别
• 不同性别的生长猪生长速度不同;
—公猪 > 阉公猪 > 小母猪
• 不同性别的生长猪瘦肉的生长潜力不同;
—公猪 > 小母猪 > 阉公猪
• 不同性别的生长猪的饲料转化率不同
—公猪 > 小母猪(-3%) > 阉公猪(-7%)
性别
• 阉公猪比小母猪采食量高,而机体肌肉组织合成 需要的能量较低,过多的能量导致脂肪沉积。
由于瘦肉和脂肪沉积以及采食量差异, 建议阉公猪和母猪应分群饲养。
15.0
6.5
生长肥育猪 822 7474
3.6
2.4
Zimmerman,1986
抗生素(抗菌促生长药物)
• 抗生素的使用效果随着猪的成熟而降低
抗生素作为猪生长促进剂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课件(共22张PPT)《猪生产》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课件(共22张PPT)《猪生产》

15kg
20kg
1.0
30kg
3.4
90°高度
275 300 350 400 450
45°高度
300 350 450 500 550
升/分钟
0.5~0.8 0.5~0.8 0.8~1.2 0.8~1.2 0.8~1.2
猪生产
二、生长育肥猪的管理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4.防疫注射、驱虫保健
传染病和寄生虫对猪的生长、增重有很大的影响。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注射和投药能
视,如果缺水,常会引起仔猪的双眼深陷、神情蔫郁、嗜睡等, 严重者可能会饮尿或脏水,引起疾病。在生产中,饮水器的数 量、类型、位置和流量等会引起猪饮水量的变化。饮水器的高 度一般应与猪的肩部平行,角度应为45°。
猪生产
二、生长育肥猪的管理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保育舍猪只供水情况
升/d 猪只种类
5kg
7kg
差异 2.3 3.1 3.9 4.6 4.9
猪生产
二、生长育肥猪的管理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一)影响猪生长性能的因素
4.环境条件
5.疫病
6.饲料
7.饲喂模式
猪生产
二、生长育肥猪的管理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二)肉猪生产前的准备
1、圈舍消毒 消毒前搞好圈舍维修和清洁工作,用3%热火碱水喷洒,墙内外用20%石灰乳粉刷。使用 的用具也应清洗消毒。
任务,则不主张将其去势,但要保证足够的生长速度。杂交母猪一般在生产中不去势。
猪生产
三、合理的上市体重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一)影响上市体重的因素
1.消费者对胴体的需求
2.生产者的最佳经济效益
3.市场的供求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hosphorus is very mobile in soil: run-off and leaching - causing eutrophication(富营养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f surface water
无公害畜禽肉产品是指在符合无公害畜禽肉 产地环境评价要求的条件下生产的,其有毒 有害物质含量在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强制 标准规定的安全允许范围内,并符合《农产 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安全要求》 (GB18406.3-2001)中所有规定的畜禽肉产 品,包括鲜畜禽肉和冻肉产品。
“瘦肉精”
即盐酸克伦特罗,又称氨哮素、克喘素,化 学名为羟甲叔丁肾上腺素。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盐酸克伦特罗能改变 机体养分的代谢途径,促进肌肉,特别是骨 骼肌中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合成和积 累,生长加快,改善胴体品质,瘦肉相对增 加10%以上,“瘦肉精”因此得名。
1、饲料中某些微量元素添加过量,导致其在 肌肉内过量积累或排除体外污染环境: —— 普遍存在超高剂量使用铜、锌、砷等重金 属添加剂的现象。其后果除了在动物体内累积 直接对食用者产生危害外,过多的重金属元素 还随粪便排出,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农田施 用这类粪肥会导致重金属在土壤中沉积,从而 影响植物生长,并存在于农产品中,经过食物 链的富集,给人畜健康带来威胁,形成一种难 以遏制的恶性循环。
2001年1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表《食品安全白 皮书》,成立“欧洲食品管理机构”对涉及食 品安全的问题进行强制性管理和监控。还通过 立法规定动物性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最大残 留量等具体标准来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 管理工作。
上述工作的展开为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无公 害畜禽产品的生产奠定了基础,也逐渐形 成了国际畜禽产品进出口贸易中对产品质 量的强制性标准。
4.由农业部颁布,委托各地省以上农产品检测中心 负责检验时执行:《无公害食品--猪肉》。 5.各级畜牧局监督执行:《动物防疫法》、《饲料 和饲料添加剂条例》、《饲料卫生标准》、《畜禽 饮水水质》、《兽药使用范围》。
(二)、国际猪肉安全生产技术现状与 发展趋势
1986年1月,瑞典率先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抗 生素、促消化、促生长剂与激素产品,由此形 成了绿色养殖模式,为全球畜禽产品的安全生 产树立榜样。
优质猪肉
所谓优质猪肉,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在猪肉 中注水,不使用病猪肉、死猪肉等。其基本概念 包含如下两方面内容:
1、猪肉的品质好,特别是瘦肉率及影响肉口感、 风味的颜色、pH值、肌内脂肪含量、嫩度、系水 力、肌纤维粗细等要好;
2、猪肉中各种有毒有害物的残留量要保持在一定 限度内,即达到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的要求。
注:传统的潲水养猪被归为有害的落后饲养方式。 故猪肉生产的质量要求更高。
无公害猪肉生产应施行的法规标准
1.环保局监督执行:《畜禽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畜禽养殖污染物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 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畜禽场空气质量指标》 2.技术监督局监督执行:《畜禽产品质量要求》 3.卫生防疫部门监督执行:《食品卫生法》
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猪肉安全问题 绝大多数是由猪肉中有毒有害物质、 病原微生物、抗生素和药物等(如重 金属、激素、β-兴奋剂、各类抗生素 等)的残留所引起。
残留物的产生主要是在饲养过程中超 剂量滥用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和违禁 药品以及促生长激素等。同时,又没 有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所引起。
(四)影响我国猪肉安全生产的根源
附:无公害安全猪肉生产
在当前国际标准模式下,安全畜禽产品 是指家畜禽从养殖、屠宰加工到产品进 入市场销售的全过程都经过严格的质量 监控,产品经过专业质量检验机构检测, 安全、卫生、营养、品质等各类指标都 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标准,健康无病, 且无致病菌、污染物、药物和重金属等 残留的畜产品。
河流污染——水体富营养化
2001年9月农业部颁发《无公害食品——生 猪饲养管理准则》;此后又颁布了《无公害 食品——猪肉》、《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 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鲜猪肉的检验标准 以及冻猪肉检验标准等文件和标准,为无公 害猪肉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例如,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安 全要求》中要求在猪肉、猪肝中不得检出盐 酸克伦特罗和氯霉素,而恩诺沙星、庆大霉 素、土霉素、四环素、泰乐菌素及磺胺类药 物的最高限量为≤0.1mg/kg,青霉素为≤0.05 mg/kg,链霉素为≤0.5 mg/kg。
就猪肉生产而言,随着世界养猪生产业的 逐渐发展和成熟,猪肉安全生产技术更侧 重从猪的品种选育、饲养管理、疾病防疫、 营养调控、圈舍设计、粪污处理等各方面 进行综合配套考虑,形成一套完善的无公 害猪肉安全生产关键技术体系,以确保安 全猪肉产品的获得。
(三)、我国猪肉安全生产技术现状 与发展趋势
2001年3月农业部提出“新世纪无公害食 品行动”计划。其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 使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 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确保我国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消费安全, 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滥用或非法使用违禁药品,导致畜产 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通过食物链危害人 体,造成器官损伤、内分泌失调、免疫力 下降、耐药性增强,甚至致癌,特别对青 少年影响最大。
饲料中经常使用违禁药品:如盐酸克伦特 罗(瘦肉精)、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 雌烯醇、孕酮、睾酮、碘化酪蛋白、苯丙 酸诺龙、氯丙嗪、苯巴比妥、抗生素滤渣 等。
无公害猪肉是国际通用的名称,它比我们目 前市场上通常所见的"放心肉"有更高的等级 标准,生产要求也更严格。
安全猪肉特指猪肉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 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从种猪培育到商 品猪生产、圈舍设计、饲养管理、饲料生产、 疫病防治、屠宰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 都经过有效而严格的管理控制,在感官指标、 理化指标尤其是安全卫生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 家及国际质量标准的,肉品中不含有可能损害 或威胁人体健康的因素,不会导致消费者发生 急性、慢性毒害或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 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的无公害猪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