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系统分类- 1

合集下载

1木兰亚纲

1木兰亚纲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被子植物的小孢子(单核花粉粒)发育为雄配子体, 大部分成熟的雄配子体仅具2个细胞(2核花粉粒),其 中1个为营养细胞,I个为生殖细胞,少数植物在传粉 前生殖细胞就分裂1次,产生2个精子,所以这类植物的 雄配子体为3核的花粉粒,。被子植物的大孢子发育为 成熟的雌配子体称为胚囊,通常胚囊只有8个细胞:3个 反足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1个卵。反足细胞是 原叶体营养部分的残余。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雌、 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 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简化。配子体的简化在生物学上 具有进化的意义。
(4) 果实:核果或成浆果状;
(5) 种子:无胚乳。 分类和分布:45属2500种,大部产热带、亚热带,我国20属480种,主产长 江以南各省区。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山苍子Litsea cubeba(Lour.) Pers.
小梗木姜子Litsea hypophaea Hayata
3、毛茛科 Ranunculaceae
花程式: K 3-∞ C0- ∞ A ∞ G ∞-1:1:1- ∞ 识别要点:草本,雌、雄蕊多数,没有700种。
本科与木兰科相似,是具有原始性状的科。双子叶草本植物即 由本科保留草本性质演化而来,与木兰科是平行发展的科。
日本小檗 Berberis thunbergii DC.
十大功劳 Mahonia fortunei (Lindl.)Fedde
阔叶十大功劳
Mahonia bealei (Fort.)Carr.
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
淫羊藿
Epimidium brevicornum Maxim.

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

植物的分类植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植物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历程。

植物的分类系统是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和演化关系来划分不同的组别。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是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进步的顺序。

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1.形态特征:植物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比如,种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就是根据种子的存在与否来划分的。

2.生态习性:植物在适应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特征差异也是一种分类依据。

例如,沙漠植物和水生植物在形态和生理上有明显的适应特点。

3.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可以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等,这些特征也被用来进行分类。

不同种类的植物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类原始的植物,它们没有真正的根、茎和叶,只有比较简单的结构。

苔藓植物包括藓类和地衣类,它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起着固定土壤、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

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裸子植物的一个类群,它们具有根、茎和叶等明显的器官,通常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

蕨类植物主要包括蕨类和石松类,它们在古代是地球上的主要植被。

裸子植物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类,它们种子裸露在子房外,不像被子植物那样包裹在果实中。

裸子植物包括松、杉、银杏等植物,它们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被子植物被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另一类,它们的种子被包裹在果实中。

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群体,包括被子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等。

植物分类的意义植物的分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特征和演化历程,还可以为植物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植物分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植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植物的分类是植物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生殖方式等方面的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之间的关系,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分类学基本知识1

植物分类学基本知识1

叶多为网脉
花常4~5 基数(少3)
叶平行脉或弧形脉
花常3基数(极少4)
花粉3个萌发孔
花粉具单个萌发孔
七、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1、双子叶植物中也有1片子叶的 (睡莲科、毛茛科、小檗科、报春花科、罂粟科、胡椒科、伞 形科)
2、双子叶植物也有须根系(毛茛科、车前科、茜草科、菊科 )
3、双子叶植物也有茎星散维管束(毛茛科、睡莲科、石竹科) 4、单子叶植物也有网脉(天南星、百合科) 5、双子叶植物也有花3基数(樟科、木兰科、小檗科、毛茛科)
单性、木本、风媒、单被原始
单子叶植物在双子叶植物之前
1964年更正。
七、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1、恩格勒系统: 认为被子植物分为: 1 双子叶植物纲: (1)原始花被亚纲(离瓣、单瓣、无被) (2)合瓣花亚纲 2 单子叶植物纲:
七、被子植物分类系统
2、哈钦松系统:英国1926年 《有花植物科志》
真花学说 两性、花部分离、虫媒较单性、联合、风媒原始 分木本、草本 两平行支分别由木兰目、毛茛目演化 (导致亲缘关系近的科被分开,如唇形科、马鞭草科) 单子叶植物起源于双子叶植物毛茛目
7、以植物特征命名: Abies(冷杉属)来自拉丁文,abeo,意离开,示 其离地分枝的姿态 Corylus(榛属)来自Korus,意指头巾,指花遮 盖坚果 8、由想象命名: Juglans(胡桃属)由Jovis, glans两字转化而成, 意为Jupiter神吃的果 Quercus(栎属)quer 意为美好,cuez 意为树, 即优良的树木 9、以特征命名: Trifolium(三叶草属)
八、植物的拉丁学名
2 异名: 每一植物有一个正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植 物有多个不同学名,据法规规定,保留一个 最早而又符合法规的学名,其他为异名。 Populus tomentosa Carr 1867 Populus pekinensis Henry 1903 Populus glabrata Dode 1905 经确认三个学名是一种植物,因此1867年发 表的学名为正名,其他为异名。

植物学-被子植物分类 1

植物学-被子植物分类 1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板栗 (C. mollissima)
栎属 (Quercus)
栎属 (Quercus)
栎属 (Quercus)
3. 莲科 Nelumbonaceae *K 4 - 5 C ∞ A ∞ G ∞ 水生草本, 有根状茎, 叶心形至盾状 花大单生, 两性, 雄蕊多数(200-400),螺旋排列 果实埋于海绵质的花托内 本科仅 1 属 2 种, 种子可埋藏 3 000年以上仍 可发芽 莲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根状茎: 藕 叶: 荷叶 花托: 莲蓬 坚果: 莲子
10. 壳斗科 Fagaceae 木本; 单叶互生, 羽状脉直达叶缘 花单性, 雌雄同株, 无花瓣 总苞杯状或囊状,称壳斗 坚果 本科 6 - 8 属,800种;我国有 6 属,约300种 常见的有: 栗属 (Castanea) 如板栗 (C. mollissima) 栎属 (Quercus)
构属 (Broussonetia)
无花果属 (Ficus)
8.大麻科 Cannabaceae
草本,无乳汁,花萼5,小坚果。 大麻 Cannabis sativa L. 叶掌状全裂。
大麻 Cannabis sativa
9.胡桃科 Juglandaceae • 乔木,枝具片状髓,羽状复叶,花单性同株, 雄花成柔荑花序,果实为核果状或翅果。 • 胡桃属 Juglans 奇数羽状复叶,核果。
毛茛科
毛茛属 Ranuculus
毛茛花解剖
侧金盏属

1-1 园林树木的分类

1-1 园林树木的分类
亚变种 subvariety (subvar.)
变型 form (f.)
亚变型 subform (subf.)
1 种——自然分布。 2 种下等级——亚种和变种、变型。自然分布。 3 品种CULTIVAR—— 栽培-园艺分类,人为选育。
1 种(SPECIES)
种的概念:
形态地理:形态特征—自然分布区—地理隔离。 生物学:遗传物质相同——生殖隔离。 例子: 赤松—油松—黄山松—马尾松。 马 × 驴→骡子。法桐×美桐 → 英桐; 鹅掌楸× 北美鹅掌楸→杂种。 小叶杨×钻天杨 →小钻杨 PHOTOS ●哲学的看待种: “ 种 ” 非一成不变。 “形成” → “灭绝”。
(二)种下等级的命名:三名法
– 三名法
属名+种加词+定名人 +亚种(变种、变型)加词
+定名人
– 凹叶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 subsp. biloba
– 紫花玉兰 Magnolia denudata var.
purpurescens – 天目琼花 Viburnum opulus var. calvescnes –荆 条 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 – 重瓣榆叶梅 Prunus triloba f. pena – 蝴蝶荚蒾 Viburnum plicatum f. tomentosu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离瓣花亚纲 -目:蔷薇目 -亚目:蔷薇亚目 -科:蔷薇科 -亚科:李亚科 -属:李属 阶 -亚属:桃亚属 层 -种:桃 系 -变种:碧桃

(二)种及种下等级


species (sp.) 亚种 subspecies (subsp.,ssp.) 变种 variety (var.)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基础知识

植物分类学-植物系统与分类基础知识

三、地衣植物门



特征: 真菌(子囊菌)与藻类(蓝藻、绿藻)的共生植物。 形态: 1、壳状: 2、叶状: 3、枝状
壳状地衣
王兆龙2001年 摄于美国罗格斯大学
第二节 高等植物


特征:
1、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例外)。 2、生殖器官是多细胞的。 3、有性生殖的受精卵形成胚,再长成新的植物体。 4、陆生。 有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 子植物、被子植物四个 门。


(三) 真菌门
。 2、生活方式:寄生、腐生、或兼寄腐生。 3、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发达;有性生殖各 式各样。 有70,000种。 可分为4纲:藻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 半知菌纲。


各纲代表植物





1、藻菌纲:黑根霉 2、子囊菌纲: 酵母菌 青霉菌 3、担子菌纲: 蘑菇—伞菌的结构:菌盖、菌褶(侧丝、担孢子)、 菌柄、菌环 4、半知菌纲: 只知道无性生殖阶段,对有性生殖阶段还不明了。 稻瘟病菌、棉花炭疽病菌等病原菌。


繁殖方式:
1、细胞分裂。 2、丝状体断离。





异形胞—丝状体上厚壁的细胞,胞质均匀透 明,大小与营养细胞相同。 厚垣孢子—丝状体上比营养细胞大的厚壁的 细胞。 藻殖段—丝状体上由异形胞分隔形成的片段。
3、孢子生殖(内生孢子、外生孢子、厚垣孢子)。
念珠藻属
代表植物:

例如: 稻 Oryza sativa L. 人参 Panax ginseng C.A.Mey.
梅花 P. mume (Sieb.) Sieb.et Zucc.
(二)有关命名人表示法的含义

植物分类表-(1)

植物分类表-(1)

植物分类表-(1)植物分类植物界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现在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估计有50万种以上(种子植物25万种左右)。

1 藻类植物(Algae)藻类植物是一群古老的植物,地球上已知的藻类植物答约有3万余种,主要分布于淡水或海水中,分为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两种,包括蓝藻门Cyan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褐藻门phaeophyta。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江河、湖海面积也大,海岸线长,沿岸地形复杂,藻类植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

藻类植物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藻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各种维生素和有机碘,如发菜、石莼、海带、裙带菜、鹅肠菜等可以食品。

在海边沿岸生长的藻类,既是鱼类的食料,又是鱼类极好的产卵场所,可以保护鱼卵及鱼苗的发展。

藻类化石还是是探矿的指示生物,它们常常是矿藏的伴生物。

2 地衣植物门(Lichens)地衣(Lichenes)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

由于菌、藻长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结构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一个单独的固定的有机体,所以把地衣当作一个独立一门看待。

本门植物约有500属,25,000余种。

多数地衣是喜光植物,要求新鲜空气,不耐大气污染,因此,大城市及工业区很少有地衣生长。

但地衣的耐寒和耐旱性很强,能在岩石、沙漠或树皮上生长,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并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

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再加上自然界的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变为土壤,为以后高等植物分布创造了条件,地衣是植物分布的先导。

1-1_园林树木的分类

1-1_园林树木的分类
花木类-观花树种;果木类-观果树种;叶木类-观叶树种;干枝类; 形木类。
★2种以上的观赏特性,其一为主。 1 花木类-观花树种:
花朵秀美,以观花为主要目的。 如月季-樱花-玉兰。
2 果木类-观果树种: 果实色泽鲜艳-果形奇特-挂果期长。 如佛手-柑橘-火棘。
二、按观赏特性分类
3 叶木类-观叶树种: 叶形、叶色美丽。 如叶形:龟甲冬青、马褂木、羊蹄甲。叶色:春叶—石楠;秋叶—
第一章 园林树木分类
平行检索表举例(注意:每个数字只能出现2次) 1. 单叶………………………………………………2 1. 复叶………………………………………………4 2. 花单生……………………………………………3 2. 花多朵排成花序………………………………香樟 3. 花白色………………………………………白玉兰 3. 花紫色………………………………………紫玉兰 4. 一回羽状复叶……………………………… 香椿 4. 二至三回羽状复叶………………………… 苦楝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 分9个亚种,我国5个。叶片着生方式、腺鳞颜色、果实形
状、枝刺等不同;各自具有较大分布区。 ✓ 中国沙棘(ssp. sinensis)产西北、华北至四川西部; ✓ 云南沙棘(ssp. yunnanensis)产云南西北部、西藏拉萨以东
以及四川宝兴、康定以南; ✓ 中亚沙棘(ssp. turkestanica)产新疆以及塔吉克、吉尔吉斯
冷杉
B光
a喜光树种(阳性树种):马尾松、合欢 b耐荫树种(阴性树种):云杉、冷杉、铁杉 c中性树种:榆树、朴树、七叶树
C 水分 a旱生树种:相思树、木麻黄、山槐、合欢 b湿生树种:水松、落羽杉 c中生树种
合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裙带菜:不等型世代交替;可食用 4.鹿角菜:无世代交替。 5.巨藻属: 6.海棕榈:
藻类植物小结:
1、 古老的植物类群 2、进化趋势: ⑴细胞的演化:原核细胞
不具细胞器 细胞无分化 ⑵植物体演化:单细胞 简单 ⑶生活方式 : 自由游动
真核细胞
具细胞器(如叶绿体)
有分化
群体及多细胞
复杂
不游动
固着
金藻纲---褐枝藻、无隔藻; 硅藻纲---羽文硅藻
五、红藻门 558属、3740种
(一)一般特征
9 1、形态结构⑴多细胞(丝状体、叶状体、枝状体)
⑵载色体;色素-叶绿素a、d, ß-胡萝卜素、叶黄素、 藻红素、藻蓝素
⑶贮藏物质-红藻淀粉 2、生殖方式⑴无性生殖——静孢子
⑵有性生殖——精子囊、果胞 生活史:幻灯片 10 3、分布:海水、淡水 (二)代表植物——星胞藻、
四、金藻门 300属、6000余种
(一)一般特征
8 1、形态结构⑴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⑵细胞壁由套合的两半组成;果胶质,内有硅质沉淀; ⑶载色体称有色体;
色素:叶绿素a、 ß-胡萝卜素、 叶黄素 ⑷同化产物:金藻淀粉、油 2、生殖方式⑴无性生殖——游动孢子、静孢子 ⑵有性生殖——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 3、分布:海水、淡水 (二)代表植物——黄藻纲---气球藻、黄丝藻;
植物界的分门:

1. 蓝藻门
2. 裸藻门
3. 绿藻门
4. 硅藻门
5. 褐藻门
6. 红藻门
12. 地衣门
7. 细菌门
13. 苔藓植物门 8. 真菌门
14. 蕨类植物门 9. 地衣门
15. 裸子植物门 10. 苔藓植物门
16. 被子植物门 11. 蕨类植物门
12.裸子植物门 13.被子植物门
第一节、藻类植物
1、绿藻各类群的进化趋势
⑴生活的方式:游动
不游动
⑵植物的体型:单细胞 群体 多细胞个体 分支丝状体
片状体
⑶细胞的分化:无分化
有分化
⑷有性生殖方式:同宗同配 异宗同配
异配
卵式
2、其光叶绿体、光合色素、同化产物等都与高等植物 几乎相同。
绿藻门在植物界的系统发育中居于主干地位。
原绿藻: 原核;光合色素为叶绿素a、叶绿素b。
三、绿藻门 350属、5000-8000种
(一)一般特征
5 1、形态构造⑴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
⑵细胞壁二层:外——果胶质、内——纤维素
⑶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b, ß-胡萝卜素、叶黄素
⑷同化产物:淀粉
⑸能游动的细胞具2-4根等长鞭毛
2、生殖方式⑴营养繁殖——断裂
⑵无性生殖——游动孢子、静孢子、似亲孢子、
一、蓝藻门(即蓝细菌)150属、1500余种
(一)一般特征:
3
1、形态构造⑴ 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⑵细胞壁二层 ;成分:外—— 果胶质,内——纤维素
⑶无细胞核;周质、中心质;
⑷无载色体;色素:叶绿素a、藻蓝素、藻红素、一些黄色色素
⑸同化产物: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
2、生殖方式⑴营养繁殖——裂殖、藻殖段 ⑵无性生殖——内生孢子、外生孢子、 厚壁孢子 无有性生殖
物体,出现世代交替。
第二节、菌类植物和地衣植物
菌类植物:细菌、黏菌、真菌 地衣植物;藻与真菌的共生体 一、黏菌 约500种 (一 )一般特征:1、营养期为无细胞壁的变形体
厚壁孢子
⑶有性生殖——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
3、分布:淡水、海水
接合生殖
(二)代表植物
1、衣藻:单细胞;杯状叶绿体;眼点------
6 生活史中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
2、盘藻、实球藻、空球藻、团藻:群体;衣藻形细胞之间以原生质连络
丝相连;有性生殖:异宗同配、异配、卵式;生活史: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
紫菜
生活史
合子 2N
果胞子体(囊果)
2N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
果胞子
N
果胞子 2N
四分 孢子体
2N
减数分裂
精子 XN

精子囊 N
果胞
配子体 N
四分孢子 N
六、褐藻门 250属、1500种
(一)一般特征
11 1、形态结构⑴多细胞(有分支的丝状体、有组织分化的植物体)
⑵细胞壁2层:内层纤维素,外层藻胶、褐藻糖胶 ⑶载色体;色素:叶绿素a、c, ß-胡萝卜素、六种叶
3、分布:广布;“先锋植物”
(二)代表植物——色球藻、微囊藻、颤藻、念珠藻 、螺旋藻
(三)分类地位:最古老的原核生物。
二、裸藻门 40属800多种
(一 )一般特征
4 1、形态构造⑴单细胞,具鞭毛,具眼点------
⑵无细胞壁;原生质膜; ⑶载色体为叶绿体;
色素:叶绿素a、b,ß-胡萝卜素、三种叶黄素 ⑷同化产物:裸藻淀粉,油。 2、繁殖方式:营养繁殖——细胞纵裂(为有丝分裂) 3、分布:多淡水 无色类型营腐生生活。 (二)代表植物——眼虫藻(裸藻)、胶柄藻(有细胞壁,无鞭毛) (三)分类地位:属鞭毛藻类,动植物共同的祖先。
⑷生殖及生活史的演化:
生殖方式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
14
( 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
有性生殖 卵式生殖)
生活史:无世代交替
有世代交替
• 根据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不同,藻类植物生活史的三种 类型:
⑴合子萌发时:生活史中只有单倍体植物体;
⑵配子囊形成配子时:生活史中只有二倍体植物体;
⑶孢子囊形成孢子时:生活史中有单倍体、二倍体两种植
3、水绵:多细胞丝状;螺旋带状叶绿体;接合生殖;
4、石莼:多细胞片状体,固着器;叶绿体片状。
生活史:具核相交替、世代交替
(2n) 合子
孢子体
孢子囊
孢子母细胞
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
减数
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
分裂
(n)
配子
配子体
游动孢子
配子
配子体
5、轮藻:多细胞,植物体及生殖器官构造复杂。
(三)分类地位
植物的系统分类
主要内容 丛低等到高等各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各类群代表植物的结构和生活史; 各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 植物界中的进化规律。 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
1.蓝藻门 2.裸藻门 3.绿藻门 4.轮藻门 5.金藻门 6.甲藻门 7.褐藻门 8红藻门. 9. 细菌门 10.粘菌门 11.真菌门
黄素(如墨角藻黄素) ⑷同化物质:褐藻淀粉、甘露醇 ⑸细胞中含碘量高 2、生殖方式⑴营养繁殖——断裂、繁殖枝 ⑵无性生殖——游动孢子、静孢子 ⑶有性生殖——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
具世代交替
3、分布:海水 (二)代表植物
12 1.网地藻:孢子体、配子体同型—— 等世代交替(同型世代交替)
2.海带:孢子体——固着器、柄、带片;组织分化为表皮、皮层、髓 藻体长2~3m; 雌、雄配子体——多细胞丝状; 不等世代交替(即异型世代交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