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系统分类植物分类

合集下载

植物分类系统与分类方法

植物分类系统与分类方法

二、检索工具书的利用方法
仅知拉丁学名,不知其属于何科时,可查阅《新 编拉汉英植物名称》或《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 典》。如在国外期刊上遇到的拉丁学名,国内期 刊查不到时,可查英文的《有花植物和蕨类植物 词 典 》 ( A Dictionary of the Flowering Plants and Ferns ) 以 及 《 植 物 书 》 ( The Plant Book—A Portable Dictionary of the Higher Plants)等书。 仅知英文通俗名称,不知拉丁名和中名时,可查 《新编拉英汉植物名称》或《拉英汉植物名称》。 仅知拉丁学名不知中名时,亦可查前书或《拉汉 种子植物名称》及其它文献后所附的拉丁名索引.
一、植物的描述
描述的基本内容及次序
习性;根(根状茎);茎;叶(位置、数目、 叶序、叶片一般形状、叶尖、叶基、叶缘、大 小、脉纹、质地、色泽、表面特征、叶柄、托 叶);花序;花(苞片、花萼、花冠、雄蕊的 花丝和花药、雌蕊的子房、花柱和柱头);果 实;种子。花果期,产地,生境,分布,用途。
实例:
甜菜Beta vulgaris L. Sp. Pl. 222. 1753.
植物命名法
双名法:用2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给物种命名的
方法,第1词为属名,为单数名词或名词化形容词,一格, 首字母大写;第2词为种加词,多为形容词, 性、数、格 与属名一致;少数为所有格的名词或同位名词。之后,要 附上命名人姓氏缩写。 属名+种加词+命名人 如:银杏 Ginkgo biloba L. 水稻Oryza sativa L.; 龙葵Solanum nigrum L. ;白苋Amaranthus albus L. 胡萝卜Daucus carota L.; 洋葱Allium cepa L. 变种:白丁香 Syringa oblate Lindl. var. alba Rehd.

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

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植物分类学:了解植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命形式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植物世界的多样性,科学家们发展了植物分类学,这是一门研究植物分类、命名和演化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系统以及命名规则。

一、植物分类学的基本概念植物分类学是生物分类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植物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以及它们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分类学的目的是将生物组织成一个有序的系统,以便于信息的存储、传递和研究。

在植物分类学中,植物被组织成一系列的分类阶层,从大到小分为有纲、目、科、属和种等级。

这些阶层反映了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和共同特征。

二、植物分类系统植物分类系统是植物分类学的基础,它是科学家根据植物的进化关系和形态特征建立的。

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植物分类系统是由英国植物学家APG III小组于2009年制定的“被子植物分类APG III系统”。

APG III系统基于基因序列和形态特征的综合研究结果,将被子植物划分为几个大类,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在双子叶植物中,进一步划分为一子纲和二子纲,分别包括多个目、科和属。

三、植物的命名规则为了对植物进行统一和准确的命名,国际植物命名规则(ICN)被制定。

ICN规定了植物名称的格式和规则,使得植物名称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一致性。

植物的命名主要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形式,并遵循一定的命名法则。

一个完整的植物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加词,例如“Rosa chinensis”,表示中国月季。

属名通常以大写字母开头,而种加词则以小写字母开头。

在ICN规则中,每个植物物种的名称只能有一个官方版本,这是为了避免命名混乱和歧义。

如果在不同的文献中出现了相同的物种名称,要按照ICN规则中的优先原则进行判定。

此外,为了方便植物学家们进行交流和参考,每个植物学名还必须与有效的出版物关联。

这样的出版物被称为命名出处或原始出处。

生物系统分类

生物系统分类

生物系统分类生物系统分类是关于生物种类的分类方法和原则的科学研究。

通过分类,生物学家可以理清生物种类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

本文将介绍生物系统分类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和一些分类示例,以及生物分类的重要性。

一、生物系统分类的概念生物系统分类是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特征、遗传信息、生理功能和生态位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并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生物系统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分类,揭示生物的进化历史,促进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与交流。

二、生物系统分类的方法1. 形态学分类法: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植物的根、茎、叶的形态结构、动物的外部特征等。

这种分类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大多数生物,但可能忽略了生物的遗传信息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差异。

2. 生理学分类法:根据生物体的生理功能进行分类,如呼吸方式、光合作用、消化方式等。

这种分类方法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态位,但对于形态相似但生理功能不同的生物,可能会造成分类上的困惑。

3. 生物地理分类法:根据生物体的地理分布进行分类,如热带植物、北极动物等。

这种分类方法能反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但对于迁徙或人工引入的生物,分类结果可能会失真。

4. 分子生物学分类法:根据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进行分类,如DNA序列、蛋白质序列等。

这种分类方法能更准确地了解生物的亲缘关系,但对于没有遗传信息或遗传信息相似度较高的生物,分类上可能存在争议。

三、生物系统分类的示例1. 动物界的分类:动物界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如形态学分类法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生理学分类法可将动物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

2. 植物界的分类:植物界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如形态学分类法可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生理学分类法可将植物分为光合作用植物和非光合作用植物。

3. 真菌界的分类:真菌界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如形态学分类法可将真菌分为子囊菌和子实菌,分子生物学分类法可基于真菌的DNA序列进行分类。

植物分类方法和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方法和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方法和植物分类系统植物分类是植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植物进行科学分类和命名的过程。

通过分类可以将植物按照它们的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归类,进而建立植物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方法有两种主要的途径: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

形态学分类是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包括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部分的结构和形状。

形态学分类方法主要依靠对植物的宏观形态特征进行判断,相对简单和直观。

分子生物学分类是通过对植物的DNA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研究植物的遗传关系和亲缘关系。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生物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植物分类研究中。

植物分类系统是对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和规则,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或遗传关系进行分类。

目前最常用的植物分类系统是由兰开斯特大学的学者阿瑟·约翰森所提出的兰开斯特系统。

该系统将植物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这一分类系统基于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是最为常用的植物分类体系之一、此外,还有其他的植物分类系统,如克朗奎斯特系统、APG系统等。

植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和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演化关系。

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可以为植物学家提供更好的研究对象,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为植物的繁殖和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植物分类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进化历程和演变规律,为生态学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起来,植物分类是植物学中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特征或遗传关系进行比较和分析,对植物进行科学分类和命名的过程。

植物分类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分类,植物分类系统是对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和规则。

通过植物分类可以进一步研究和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演化关系,为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以及为植物的繁殖和改良提供技术支持。

给植物分类

给植物分类

给植物分类
植物是指那些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且不具有运动能力的生物,是
地球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和
遗传关系,可以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下面将逐一介绍几大主要分类。

1.维管植物:维管植物是指具有纤维素质壳的细胞组成的导管,
在植物体内形成支持和输送水分及养分的系统,使得这类植物能够呼
吸和供给营养。

维管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裸子植
物包括松树、石松、铁索梅等,被子植物则包括花草树木等。

2.非维管植物:非维管植物则包括苔藓和蕨类植物等,缺少导管
和木质部,因此不能形成坚强的支持和输送系统,它们广泛分布于湿
地和热带雨林等环境中,有些种类可以作为地被植物使用。

3.单子叶植物:以单子叶为特征的植物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莲藕等,它们的叶子呈条状或椭圆形而且并列排列,还有它们的
生长点在叶基部,新的叶子从基部长出,与叶柄呈V型。

4.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则特别常见,包括了几乎所有的花卉、果树和蔬菜等,这类植物的特征是叶子分成两半,呈对称形状,叶脉
呈网状分布,花多数是由四个或者五个花瓣聚形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注意到植物所属的种类、科和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我们对其生长和管理方式的了解,所以掌握植物分类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学分类系统

植物学分类系统

密苏里植物园(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St.Louis)
纽约植物园(New York Botanic Garden) 400万
400 万
3 植物志:《中国植物志》及各地方志 4 植物园:国内外部分著名的植物园图片赏析
七 有关的植物学研究杂志
1 国内的杂志:
植物学报、植物分类学报、云南植物研究、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植 物杂志、广西植物、西北植物学报、武汉植物学研究、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各高等学校学报。
五 植物的命名——“双名法”
“同名异物”与“同物异名”
双名法:是由瑞典的植物分类学大师林奈(Linnaeus)创立的。
它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起名字,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 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二个词是 种加词。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 名。双名法解决了“同物异名”或“同名异物”的混乱。
六 、植物标本室、植物志、植物园
1 我国三大标本室:
中科院北京植物所标本室 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标本室 中科院华南植物所标本室 (馆藏 200 万 份) (馆藏 105 万份) (馆藏 80 万份)
2 国外著名标本室:
英国 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Kew) 650万
列宁格勒 科马洛夫植物研究所
例如:稻 Oryza sativa L. 银杏 Ginkgo biloba L. 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 L. 华山松 P. armendii L. 茶 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 普洱茶 C. assamica (Mast,) Chang
苦茶 C. assamica var. kucha Chang et Wang

植物系统分类

植物系统分类

植物系统分类学部分一、生物的分类及分类系统不同的分类系统对生物划分是不同的二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三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四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五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真菌界)0 六界系统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菌物界、非胞生物界二界系统由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18世纪提出和应用。

建立最早,沿用最广、最久。

对初学者更适用。

二、植物界各类群的已知种数(引自长治学院电子教案)* 藻类植物——3万种;* 菌物植物——10万种;* 地衣植物——0.25万种;* 苔藓植物——2.3万种;* 蕨类植物——1.2万种;* 种子植物——23.5万种三、二界系统中植物界包括的类群:四、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的主要区别: 高等植物 低等植物 植物体 茎叶体植物 原植体植物 生殖器官 多细胞结构 单细胞结构胚有无五、植物的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每个等级下面还可设亚级单位(例:亚门、亚纲、亚科、亚属、亚种)、族、组等。

种下还可设品种、变种、变型等。

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种内成员有共同的祖先,基本一致的遗传基因库,有极相似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没有生殖隔离。

六、植物命名法规和双名法为了避免一名多物和一物多名现象造成交流的不便,对植物命名特别作出的国际通用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来保证。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植物的学名须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一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学名,其它非正规的名字作为地方名、俗名等。

中名是在中国的某权威植物志等书刊上统一使用了的中国地方名,一种植物的中名也藻类菌类 地衣 苔藓蕨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细菌 粘菌 真菌低等植物高等植物 孢子植物种子植物颈卵器植物维管植物只有一个。

拉丁学名包括2个词,属名和种加词,属名为所属的上级单位—属的拉丁名词,种加词是表示此种的某个特征的形容词,或拉丁化了的形容词。

植物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分类

植物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分类

功能: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 防洪抗旱等多种生态功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 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分类:根据湿地的水文条件、土壤 类型和植被类型,可以分为沼泽、 湖泊、河流、海岸等多种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
定义:以乔木为主体的生 态系统
特点:生物多样性丰富, 食物链复杂
生态系统的分类
水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湖泊、池 塘等
咸水生态系统: 海洋、海湾、珊 瑚礁等
湿地生态系统: 沼泽、湿地、红 树林等
水生生物:鱼类、 甲壳类、水生植 物等
水生生态系统的重 要性:维持生态平 衡,提供水资源, 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包括热带雨林、 温带森林、寒带 森林等
功能:调节气候,保持水 土,净化空气
保护:加强对森林生态系 统的保护和管理,防止破
坏和退化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草原生态系统: 包括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寒 带草原等
荒漠生态系统: 包括热带荒漠、 温带荒漠、寒带 荒漠等
湿地生态系统: 包括河流、湖泊、 沼泽、湿地等
城市生态系统: 包括城市公园、 城市绿地、城 市建筑等
农田生态系统: 包括农田、果 园、菜园等
湿地生态系统
定义:湿地是指常年或季节性积水、 土壤饱和、生长有湿生植物的地区
植物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 分类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01
植物的植被类型
02
生态系统的分类
植物的植被类型
温带植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ma 缩写 f.)
种内某些个体有细小变异,如花 冠或果实的颜色、毛被情况等,无一 定的分布区,而呈零星分布。
品种( cultivar 缩写 cv.)
不是分类学中的单位,只用于栽培植 物的分类上,在野生植物中没有品种这一 概念。它是人们经过选择、培育形成的类 型,其经济性状及生物学特性符合人们的 需要,而且要进行买卖,成为商品后,才 能称为品种,否则只能称为品系。
分类(Classification): 就是根据相似性和相异性把生物 分成不同的类群。
鉴定(Identification): 依据既有分类,确定某个植物名 称的过程。
命名(Name):命名就是给分类群一个正确 的名称。(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CBN)
描述(Description ): 运用植物分类学的术语, 对植物的形态特征进行记录。
籼稻(亚种)与粳稻(亚种)的区别
大麻的2个亚种
变种(varietas 缩写 var.)
是一个种内的某些个体,在形态上有 所变异,而且比较稳定,它的分布范围比 亚种小得多,并与种内其它变种有共同的 分布区。
辣椒 Capsicum annuum L. 菜椒 C.annuum var.grossum (L.) Sendt. 朝天椒 C.annuum var.conoidea (Mill.)Irish
分类系统(Classification system ):根据植物 间亲缘关系的远近,按照一定的排列顺序,建 立的一个反映植物间自然谱系的归类体系。重 建一个能完全反映类群之间演化关系的分类系 统是分类学家的终极目标。
性状(Character/ Traits): 也可称为特征, 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
• 解剖针 • 放大镜和显微镜 • 胶水 • 厚纸板 • 自制简易标本夹 • 照相机
第一章 植物分类的基本概念
一、植物系统分类学的定义
系统学
系统学(Systematics) :来自拉丁化了的希腊字Systema, 原意为“组织”或 “组成”。以各类群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为研究目的。它与Taxonomy的含义相近, 常被视为同意词。
经典植物分类学
经典分类是相对于现代的分子系统学 (分子分类学)而言的分类学方法,它以 植物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为最基本的分 类依据,遵循和强调模式概念,在《国际 植物命名法规》的框架内对植物进行鉴定、 命名和归类的分类方法。
植物系统分类学几个概念:
分类群 (Taxa, 单数Taxon): 某一分类等级分类单位 所包含的类群均可称为一个分类群,如一个科、属、 种或居群。
英文 Kingdom Division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例:水稻 Oryza sativa L.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目………..禾本目 Graminales 科………..禾本科 Gramineae
在分类学实践中,任何一个特征都可以 作为分类性状,但各个性状的重要性并不 同,并且同一性状在不同类群和等级分类 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
第二章 植物的命名
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单位(分类阶元)
中文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 Classis Ordo Familia Genus Species
主要参考教材:
植物学(下册) 吴国芳等编著 高等教育 出版社 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 马炜梁 主编 高等教 育出版社 植物学 马炜梁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种子植物分类学 (第2 版) 汪劲武 高等 教育出版社 植物系统分类学-综合理论及方法 古尔 恰兰 . 辛格 著 刘全儒等译 化学工业出版 社
建设自己的“工具箱”
植物分类学是是一门对植物进行准确描 述、命名、分群归类,并探索不同类群的起 源、亲缘关系远近和进化发展规律的基础学 科。是所有有关学科的基础。
它与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胚 胎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 学、细胞学、遗传学、古生物学、生物化学 等都有密切关系。须凭借这些科学的知识, 对植物体形态、构造和机能特性,作综合的、 深入的研究,才能反映出客观的植物界进化 的情况。
种…………黄莲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种(species)
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有一定的自 然分布范围,个体间能正常传粉、受精并产生 能育的后代(生殖融合)。
亚种(subspecies 缩写subsp.) 是一个种内的变异类群,形态上有一定区 别,在分布、生态或季节上有所隔离,同种内 的两个亚种,不分布在同一地理分布区内。
Plant taxonomy is the science that finds, describes, classifies, identifies, and names Plants. It thus is one of the main branches of taxonomy.
植物分类学定义:
Plant Systematics is involved with relationships between plants and
their evolution, especially at the higher levels
分类学(Taxonomy): Taxis 原意为“次 序 ” , Nomos 原 意 为 “ 规 则 ” 。 Taxonomy直译为“次序规则”, 也就是 把植物按某种规则分类,并排列成有规 律的序列。包括所有物种的描述、编目, 并提供服务。
属………...稻属 Oryza 种………...稻 Oryza sativa L.
例:黄莲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界………..植物界 Plantae 门………..被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目………...毛茛目 Ranales 科………...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属………...黄莲属 Copt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