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微生物指标检查法

合集下载

污水检测标准

污水检测标准

污水检测标准
污水是指被废水、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等污染的水体。

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对污水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而污水检测标准就是评定污水质量的依据。

首先,污水检测标准需要包括对污水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检测。

这些有害物质包
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离子等。

通过对这些有害物质的检测,可以了解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种类,从而评估污水的污染程度。

其次,污水检测标准还需要包括对污水中微生物的检测。

微生物是污水中的重
要污染源之一,其中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病原微生物。

通过对微生物的检测,可以了解污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评估污水的卫生状况。

此外,污水检测标准还需要包括对污水中悬浮物和浊度的检测。

悬浮物和浊度
是评价污水浊度和悬浮物含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污水处理效果的重要依据。

除了以上内容,污水检测标准还需要包括对污水pH值、温度、电导率等物理
性质的检测。

这些物理性质的检测可以为污水的处理和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污水检测标准是评定污水质量的重要依据,其内容应包括对污水中
有害物质、微生物、悬浮物、浊度和物理性质的检测。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污水检测,才能及时发现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和处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因此,各地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的污水检测标准,加强对污水的
监测和管理,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和排放的标准,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标题: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实施方案摘要:城镇污水处理厂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质监测对于保障污水处理效果、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顶尖专家的身份,详细阐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的实施方案,包括监测目的、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报告编制以及监测结果的应用等方面。

一、监测目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估和优化。

二、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物理指标:如色度、浊度、悬浮物等。

2.化学指标:如pH值、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氮、总磷等。

3.微生物指标:如大肠杆菌群、粪大肠杆菌等。

4.重金属指标:如铅、汞、镉、铬等。

5.有机物指标:如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等。

三、监测频率监测频率应根据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处理工艺、排放标准以及环境管理要求来确定。

一般建议:1.日常监测:对关键指标进行每日监测。

2.周监测:对主要指标进行每周监测。

3.月监测:对所有指标进行每月监测。

4.季度/年度监测:对特定指标进行季度或年度监测。

四、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应遵循国家或地方的环保标准和规范,采用科学、准确、可靠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1.物理指标:采用光学仪器进行测定。

2.化学指标:采用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方法。

3.微生物指标:采用微生物培养计数法。

4.重金属指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感应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5.有机物指标: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监测数据应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分析结果应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评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和改进效果。

六、质量控制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1.使用标准物质进行校准。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

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一、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污水处理问题已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关注焦点。

污水处理检测是确保水体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深入探讨污水处理检测的项目与周期,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二、检测项目物理指标:包括水温、颜色、浊度、悬浮物含量等,用以评估水体的基本物理特征。

化学指标:如pH值、总溶解固体、重金属离子浓度、有机物含量等,这些直接反映了水质的化学性质。

生物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等,这些微生物的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水质的安全性。

营养盐指标:如氮、磷等,它们是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参数。

其他特定指标:根据污水处理的目的和特定需求,可能还需对其他特定物质进行检测。

三、检测周期日常检测:每天至少进行一次检测,主要关注关键指标,如pH 值、重金属离子等。

定期检测:每周或每月进行更为全面的检测,覆盖所有重要指标。

突发性检测:当出现水质异常或突发事件时,应立即进行应急检测,以迅速确定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目的与意义水质保障:准确检测污水处理效果,确保出水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生态保护:通过对水质的持续监测,防止污染扩散,保护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

预防与控制:及时发现水质问题,为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优化处理工艺:通过数据分析,不断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率。

五、检测方法化学分析法:用于检测化学物质,如使用滴定法测定离子浓度。

仪器分析法:借助专用的水质分析仪器,如分光光度计、色谱仪等。

生物分析法:利用特定的生物反应来检测,例如通过细菌培养测定总大肠菌群。

在线监测技术:在污水处理过程中设置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获取数据。

采样分析:对处理后的水样进行采集,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形形式,便于直观分析。

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出水质的内在规律。

对比分析:将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标准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差异与变化趋势。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方法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设备,其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然而,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的性能评价一直是一个难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性能评价方法,并探讨其优缺点。

一、COD去除率COD(化学需氧量)是污水中有机物的一种常见指标,因此,COD去除率是衡量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一种重要指标。

COD去除率可以通过对污水处理前后COD浓度的对比来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COD去除率=(COD进水-COD出水)/COD进水×100%其中,COD进水和COD出水分别表示处理前和处理后污水的COD浓度。

由于COD是污水中有机物的总量指标,因此,COD去除率可以很好地反映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然而,COD去除率并不能直接反映废水中不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因此,它只能作为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一个指标。

二、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氨氮、总氮和总磷是污水中的另外三种重要营养物质,因此,对它们的去除率也是评价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以通过对处理前后污水中这些物质浓度的对比来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物质进水浓度-物质出水浓度)/物质进水浓度×100%其中,物质进水浓度和物质出水浓度分别表示处理前和处理后污水中该物质的浓度。

同COD去除率一样,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只能反映废水中这些物质的总去除效率,而不能区分不同物质的去除效果。

因此,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只能作为活性污泥处理效果的一个指标。

三、污泥沉降性能活性污泥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泥,而污泥的沉降性能是评价活性污泥生物处理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污泥沉降性能可以通过污泥沉降速度来衡量,其计算公式如下:污泥沉降速度=(上清液高度-上清液高度达到25%沉降后的高度)/25×时间其中,时间表示污泥沉降的时间,上清液高度和上清液高度达到25%沉降后的高度分别表示沉降前和沉降后上清液的高度。

养殖厂污水处理效果监测与评估

养殖厂污水处理效果监测与评估

养殖厂污水处理效果监测与评估养殖厂的污水处理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是确保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步骤。

养殖厂的污水通常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氮和磷等,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这些有害物质可能会对水体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了解和评估养殖厂的污水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评估步骤等方面详细介绍养殖厂污水处理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1. 监测指标养殖厂污水处理效果的监测需要考虑多个指标,其中包括:- 污水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浓度,如重金属(铅、汞、镉等)、氮(氨氮、硝酸盐等)和磷(磷酸盐等);- 污水的悬浮物浓度和浊度,用于评估水的透明度和悬浮物的含量;- 污水的有机物质浓度,如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等;- 污水中的微生物指标,如大肠杆菌等。

2. 监测方法为了对养殖厂的污水处理效果进行准确的监测,需要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 采样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重金属测定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仪器,对重金属进行定量分析;- 氮和磷测定方法:使用分光光度计、红外分析仪等设备,测定氮和磷的浓度;- 悬浮物测定方法:通过滤膜、激光粒度仪等仪器,测定悬浮物的浓度和粒径大小;- 有机物质测定方法:利用COD和BOD分析仪等设备,测定有机物质的含量;- 微生物指标测定方法:采用营养琼脂平板法、膜过滤法等方法,对微生物进行定量分析。

3. 监测步骤为了评估养殖厂的污水处理效果,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监测:- 设定监测周期和监测时间,以确保监测结果能够全面反映污水处理的效果;- 选择合适的取样点位,考虑养殖厂布局、水流动态等因素,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进行现场采样,保证样本的新鲜性和准确性;- 将采样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使用适当的方法测定各项指标的浓度;- 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家和地方的环境标准进行对比;- 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养殖厂的污水处理效果,提出改进建议,确保污水处理达到规定的标准。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监测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监测
通过基因测序技术检测污水中的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功能,能够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生态特征。
详细描述
基因测序法是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的监测方法,通过分析污水中的微生物基因序列,了解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和功 能。该方法能够深入揭示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态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监测方法
总结词
后生动物
活性污泥法中的后生动物
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法中较为少见,主 要包括轮虫、线虫等。它们主要以原生 动物和细菌为食,对于维持生态平衡有 一定作用。
VS
生物膜法中的后生动物
在生物膜法中,后生动物也较少见,主要 包括蜗牛、蛞蝓等。它们同样以原生动物 和细菌为食,对于维持生物膜的生态平衡 有一定作用。
未来微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1 2
智能化与自动化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微 生物监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监测效率和准 确性。
新型检测标记物
研究能够更敏感、特异地反映污水处理效果的微 生物标志物,为监测提供新的指标。
3
跨界合作与标准化
加强不同领域间的合作,推动微生物监测技术的 标准化和规范化,促进其在污水处理行业的广泛 应用。
新技术的优势
新型的微生物监测技术如实时荧光定量PCR 、质谱分析等具有快速、准确、高通量的特 点,能够提高监测效率并降低成本。
微生物监测与其他监测方法的整合
综合评估水质
微生物监测应与其他水质指标如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氨氮等相结合,综合评估污水 处理效果。
监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通过与其他监测方法(如生物毒性测试、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等)的整合,全面了解污水 处理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THANK YOU
感谢观看

污水检测_精品文档

污水检测_精品文档

污水检测一、引言污水是指被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带有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各种污染物质的水体。

由于污水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污水检测成为了环境保护和卫生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污水检测的相关方法、技术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二、污水检测的方法和技术1. 传统方法传统的污水检测方法包括采集样品后进行实验室分析,主要包括物理性能检测、化学成分检测和微生物检测三个方面。

物理性能检测主要包括水质透明度、混浊度、气味等指标的测量,通过这些指标可以初步了解污水的污染程度。

化学成分检测则包括污水中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分析,常见的包括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的检测。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污水的有机负荷、氮磷营养物质的含量,从而评估污水的处理难度和对环境的影响。

微生物检测主要通过培养和分析污水中的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从而判断污水中是否存在病原体,从而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2. 现代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的污水检测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和精确化。

光谱分析技术是其中一种常用的现代技术,它通过测量污水样品中的吸收、发射或散射光来确定样品的化学成分。

常用的光谱分析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

离子层析技术可以用于污水中离子的分析和测定。

它通过样品溶液在离子交换树脂上吸附和洗脱的过程,实现对污水中各种离子的定量分析。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用于污水微生物检测的快速和高通量方法。

通过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或荧光染料,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污水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量和鉴定。

电化学分析技术通过测量电极与污水样品间的电荷传输,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和离子等成分的测定。

三、污水检测的意义和应用污水检测在环境保护和卫生监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 环境保护污水检测可以及时评估污水的污染程度,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通过监测和分析污水中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污水处理方案,减轻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自然资源。

污水微生物指标检查法

污水微生物指标检查法

污水总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一、采样方法用采水器或其他灭菌容器采取污水样1000毫升,放入灭菌瓶内,如果是经加氯处理的污水,需加1.5%硫代硫酸钠5毫升中和余氯。

二、检验方法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能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

总大肠菌群数系指每升污水中,所含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

(一)初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将各盛有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毫升的5支发酵管内,各接种污水样10毫升,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约10毫升5支的发酵管内,各接种污水样1毫升,再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脏培养液约10毫升的5支发酵管内,各接种1∶10稀释的污水样1毫升(相当于原污水样0.1毫升)。

将此15支管已接种的发酵管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

(二)平板分离:经培养24小时后,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于伊红美兰培养基或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置37℃恒温箱培养18~24小时,挑选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取菌落的一小部分,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1 伊红美兰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1)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2)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3)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2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1)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2)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3)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三)复发酵试验:涂片、镜检的菌落,如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挑取上述典型菌落1~3个接种于一支单料乳糖发酵管内,然后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产酸产气者(包括小量产气)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数,查对总大肠菌群近似数(MpN)检索表(附表 1.1)即是每升污水中的大肠菌群数。

此MPN表中所列数值系指100毫升水样中的细菌数,因此需将表中的数值再乘10、为每1000毫升水中的细菌数。

举例:某一污水样接种10毫升的5支管中有5管为阳性;接种1毫升的5支管中有2管为阳性;接种1∶10稀释水样1毫升(即原污水样0.1毫升)的5支管皆为阴性,即结果为5、2、0,查附表1.1得知1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个,即10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10=490个。

污水处理工程水质检验流程及技术规范

污水处理工程水质检验流程及技术规范

污水处理工程水质检验流程及技术规范污水处理工程是将废水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将其中的污染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并回收利用水资源的工程。

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效果和水质达标,需要进行水质检验,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工程水质检验流程及技术规范。

一、水质检验流程1.样品采集: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工程设计要求,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位,确保采样点覆盖全面。

样品一般采用间断采样或连续自动采样器采集,采取封闭容器进行保存。

2.样品处理:采样后,需要对样品进行处理,如过滤除去杂质、盐酸处理除去氨氮等。

3.水质分析:样品处理后,进行一系列水质分析,对有害物质、营养物质、重金属等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

4.结果评估: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排放标准,将测试结果与限值进行对比评估,判断是否达标。

5.结果处理:根据测试结果,适时调整污水处理工程运行参数,进行后续处理工艺的改进优化。

二、技术规范1.采样与保存:采样选取不同时间段和流量的样品进行分析;样品保存要求避免氧化、生物降解和温度变化。

2.理化参数: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氮(TN)、总磷(TP)等水质指标;测定pH值、水温等理化参数。

3.微生物指标:测定大肠菌群、致病菌等微生物指标;常规采用表面培养法、PCR检测等方法。

4.重金属检测:测定重金属元素、汞、铅、铬、镉、铜等;采用化学分析法或仪器分析法。

5.有机物检测: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环芳烃(PAHs)、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等;常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

6.特殊指标:针对污水处理工程的特殊情况,如水中表面活性剂、油脂等的含量,进行特殊指标的检测分析。

7.仪器设备: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如质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确保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8.数据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展示,以便于对水质变化趋势和异常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污水处理工程的水质检验流程及技术规范是确保污水处理工程运行效果和水质达标的关键环节。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学监测方法

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学监测方法
能,对于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病毒监测
总结词
病毒是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类,其对宿主 细胞的感染会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主要是 因为病毒的检测较为困难。常见的病毒监 测方法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计数和 特异性基因检测等。了解病毒在污水处理 过程中的存在和变化情况,有助于评估污 水处理厂的卫生安全状况和潜在的环境风 险。
详细描述
通过计数和鉴定细菌种类,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细菌的数量和变化情况,有助于评估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和处 理效果。常见的细菌监测方法包括平板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
真菌监测
总结词
真菌在污水处理中也有一定的分布,其监测有助于了解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 功能。
详细描述
真菌监测主要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和计数,以了解真菌在污水处理过 程中的存在和变化情况。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可以反映污水处理厂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
02
镜检法
总结词
镜检法是一种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污水中微生物的监测方法 。
详细描述
镜检法包括直接观察和油镜观察,可以直接计数和鉴别不同 类型的微生物,如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该方法具有简单 、快速、直观等优点,但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且无法 准确计数低浓度微生物。
流式细胞术
总结词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污水中微生物进行快速、高通量检测的方 法。
ATP生物发光法
要点一
总结词
ATP生物发光法是通过测量生物体内ATP的含量来评估微生 物活性的方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ATP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其含量可以反映微 生物的活性。ATP生物发光法通过测量生物体内ATP的含 量,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微生物的活性。该方法具有灵 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在线监测和过程控制。

污水监测指导手册(COD、SS、BOD、氨氮、pH)

污水监测指导手册(COD、SS、BOD、氨氮、pH)

水质指标监测指导手册目录化学需氧量(COD)的重铬酸钾法测定 (2)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方法比较 (6)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 (9)生化需氧量(BOD5)测定 (10)氨氮的测定 (17)水样pH值的测定 (21)化学需氧量(COD)的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

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所以COD测定又可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一、重铬酸钾法测定(COD Cr)的原理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二、仪器1、50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加热装置(电炉)。

3、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试剂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2O7);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准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啰啉(C12H8N2•H2O)、0.695g 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储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NH4)2 Fe(SO4)2•6H2O):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

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污水检测报告

污水检测报告

污水检测报告一、检测目的。

本次污水检测旨在对某地区污水处理厂进行全面检测,以评估其污水处理效果,并为进一步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检测内容包括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微生物数量、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总磷等指标的测定,以及对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二、检测方法。

1. 样品采集,在污水处理厂进水口、出水口、各处理单元进出口等位置进行采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2. 检测项目,采用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色度法、光度法、滴定法、质谱法等,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等进行定量分析。

3. 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绘制成图表,以直观展示污水处理效果和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

三、检测结果。

1. 污染物浓度,经检测,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均在国家排放标准范围内,其中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均低于规定值,表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良好。

2. 微生物数量,检测结果显示,污水中的微生物数量在合理范围内,未出现明显异常情况,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3. 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对处理设施进行现场检查,各处理单元均正常运行,设备运转稳定,未发现漏排、泄露等问题。

四、结论。

据本次污水检测结果分析,该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良好,污水排放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运行情况良好,未发现明显问题。

建议在日常运行中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保持处理设施的稳定运行,确保长期污水处理效果。

五、改进建议。

1. 加强设备维护,定期对处理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减少故障发生率。

2. 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污水处理过程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排放水质稳定。

3. 完善技术手段,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实现更清洁、高效的污水处理。

六、总结。

本次污水检测报告对该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结果显示其处理效果良好,未发现明显问题。

建议在日常运行中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技术手段,以确保长期污水处理效果和运行稳定性。

判断废水处理工艺可生化性四种方法

判断废水处理工艺可生化性四种方法

判断废水处理工艺可生化性四种方法目前,生化处理是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

废水的可生化性(生物可降解性),也称为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即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的难度,是废水的重要特征之一。

造成废水生物降解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除易被微生物分解和利用外,还含有一些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甚至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可生物降解物质。

废水的性质和相对含量决定了该废水的生物处理的可行性和简易性(通常称为好氧生物处理)。

在某些情况下,废水的生物降解性除了反映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利用和利用程度外,还反映了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利用率:一旦分解和利用微生物的速度太慢,导致处理时间过长,在实际的废水工程中难以实现,因此,通常认为废水不可生物降解。

污水生物降解性的测定对污水处理方法的选择、生化处理工段进水量和有机负荷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生物降解性判断方法大致可分为有氧呼吸参数法、微生物生理指标法、模拟实验法和综合模型法。

一、好氧呼吸参量法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需氧降解,以及诸如鳕鱼(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等水质指标的变化都伴随着o2的消耗和co2代。

好氧呼吸参数法是通过测定水中COD、BOD等水质指标的变化以及呼吸代谢过程中02或CO2含量(或消耗、形成率)的变化来确定有机污染物(或废水)的生物可降解性的方法。

根据水质指标可分为:水质指标评价法、微生物呼吸曲线法、C02产生法。

1、水质指标评价法BOD5 / CODCr比率法是评估废水生物降解性的最经典且目前最常用的水质指数评价方法。

BOD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分解利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代谢所消耗的氧气量。

我们通常使用BOD5(五天生化需氧量)来直接表示废水中有机物的可生物降解部分。

CODCr是指化学氧化剂(K2Cr2O7)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彻底氧化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

CODcr通常用来表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总量。

传统的观点认为,bod5/codcr,即bc/c比,反映了废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占有机污染物总量的比例,使得该值可用于评价废水在需氧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性。

水与废水检验的标准方法

水与废水检验的标准方法

水与废水检验的标准方法水是生命之源,而废水则是生态环境的一大隐患。

因此,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水和废水的检验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水与废水检验的标准方法,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首先,水的检验主要包括对水质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有毒有害物质指标的检测。

在进行水质理化指标检测时,常用的方法包括pH值测定、溶解氧测定、浊度测定、电导率测定等。

而微生物指标的检测则需要采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等指标进行检测。

此外,对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物等的检测方法。

其次,废水的检验同样需要对废水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有毒有害物质指标进行检测。

废水的理化指标包括COD、BOD、SS、氨氮等指标的检测,而微生物指标则需要对废水中的细菌、藻类、真菌等微生物进行检测。

此外,废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需要进行检测,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农药残留等指标的检测。

在进行水与废水检验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方法。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和设备,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要严格按照检测方法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和交叉污染。

同时,要严格控制样品的采集、保存和运输过程,确保样品的原始性和代表性。

最后,要对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价,及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改进方案。

总之,水与废水的检验工作是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保障。

通过严格遵循标准方法,对水与废水进行科学、准确的检验,可以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介绍的水与废水检验标准方法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推动水与废水检验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评定方法

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评定方法

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评定方法废水处理是现代环保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机污染物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污染物。

为了有效地评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找到适用的微生物处理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评定方法,以提供参考。

一、微生物处理的原理微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代谢能力,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的物质的过程。

微生物通常通过吸附、吸附生物降解、吸附生物吸附再降解等方式来消除有机物。

二、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评定方法评定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目标有机污染物首先,需要确定目标有机污染物,即希望评定其生物降解性的有机物。

可以根据废水的特性和污染物种类等因素来确定目标有机污染物。

2. 收集废水样品从废水处理厂或相关实验室中收集代表性的废水样品,并确保样品的保存和运输符合标准。

3. 建立微生物培养体系根据废水样品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选取适合的微生物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来建立相应的微生物培养体系。

4. 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种根据目标有机污染物的特性,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菌种进行评定。

可以通过文献调研或实验室实验来确定。

5. 建立降解实验方法根据微生物菌种和有机污染物的特性,设计相应的降解实验方法。

包括培养基配制、菌种接种、培养条件控制等。

6. 监测降解效果在降解实验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降解效果。

可以通过测定废水中目标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微生物菌种的活性变化等指标来评估降解效果。

7. 数据分析与结果评定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与结果评定。

可以通过计算降解率、降解速率等指标来评定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性。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评定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样品的收集和保存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培养基的配制和培养条件的控制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以确保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3. 实验过程中的监测方法应准确可靠,可以使用仪器分析或化学分析等方法进行。

污水微生物指标检查法

污水微生物指标检查法

污水微生物指标检查法一、采样方法用采水器或者其他灭菌容器采取污水样1000毫升,放入灭菌瓶内,假如是经加氯处理的污水,需加1.5%硫代硫酸钠5毫升中与余氯。

二、检验方法总大肠菌群是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能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

总大肠菌群数是指每升污水中,所含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

(一)初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将各盛有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毫升的5支发酵管内,各接种污水样10毫升,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约10毫升5支的发酵管内,各接种污水样1毫升,再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脏培养液约10毫升的5支发酵管内,各接种1∶10稀释的污水样1毫升(相当于原污水样0.1毫升)。

将此15支管已接种的发酵管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

(二)平板分离:经培养24小时后,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于伊红美兰培养基或者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置37℃恒温箱培养18~24小时,选择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取菌落的一小部分,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1 伊红美兰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1)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2)紫黑色,不带或者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3)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2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1)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2)深红色,不带或者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3)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三)复发酵试验:涂片、镜检的菌落,如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挑取上述典型菌落1~3个接种于一支单料乳糖发酵管内,然后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小时,产酸产气者(包含小量产气)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数,查对总大肠菌群近似数(MpN)检索表(附表 1.1)即是每升污水中的大肠菌群数。

此MPN表中所列数值是指100毫升水样中的细菌数,因此需将表中的数值再乘10、为每1000毫升水中的细菌数。

举例:某一污水样接种10毫升的5支管中有5管为阳性;接种1毫升的5支管中有2管为阳性;接种1∶10稀释水样1毫升(即原污水样0.1毫升)的5支管皆为阴性,即结果为5、2、0,查附表1.1得知1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个,即10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10=490个。

微生物电极法检测BOD

微生物电极法检测BOD

微生物电极法检测BOD生化需氧量(BOD5)传统的测定方法为标准稀释法,该方法需要5天分析周期,操作过程烦琐,因而给污水处理及环境检测带来了许多不便。

YC71-LB50型BOD快速测定仪采用微生物电极法,能快速测定水样中的BOD值,而且操作简便,测量准确。

其原理基于微生物对有机物的耗氧代谢,可在8分钟内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大大缩短了测定所需的时间。

该方法符合《水质生化需氧量(BOD)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HJ/T86-2002)要求,在2002年出版发行的《水和废水检测分析方法》(第四版)中列为A类方法。

★测量原理:当含有饱和溶解氧的样品进入流通池中与微生物传感器接触,样品中溶解性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收到微生物菌膜中菌种的作用而消耗一定的氧,使扩散到氧电极表面上氧的质量减少。

当样品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机物向菌膜扩散速度(质量)达到恒定时,此时扩散到氧电极表面上氧的质量也达到恒定,因此产生一个恒定的电流。

由于恒定电流的差值与氧的减少量存在定量关系,在其线性范围内,消耗的溶解氧与有机物的浓度成正比,溶解氧电极测出溶解氧的减少量,从而计算出BOD值。

★仪器特点:原理先进: 采用微生物电极法。

结果准确: 与五日法有较强可比性。

操作简单: 微电脑控制,智能化测量。

测量时间短: 8分钟完成一个样品测定。

维护简单: 只需定期更换微生物膜和输液管。

费用低廉: 消耗品价格低。

可靠性高: 结构简单,无易损器件,寿命长。

打印功能: 配微型打印机,测量结果打印输出。

★技术指标:测量范围:1mg/L~4000mg/L重复性:10%一次测样时间:8分钟进样方式:恒流连续进样缓冲溶液消耗:4.5ml/min所需样品体积:每测一次约需40ml使用温度范围:5℃~35℃环境湿度:≤70%外部尺寸:560mm×360mm×200mm重量:20kg一次测量时间=采样时间8分钟+清洗时间6分钟=14分钟一次可测样品数:1个。

污水BOD检测方法

污水BOD检测方法

污水B O D检测方法(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BOD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

(五日化学需氧量) 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它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其单位ppm成毫克/升表示。

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

为了使检测资料有可比性,一般规定一个时间周期,在这段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用水样培养微生物,并测定水中溶解氧消耗情况,一般采用五天时间,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记做BOD5。

数值越大证明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越多,因此污染也越严重。

生化需氧量的计算方式如下:BOD(mg / L)=(D1-D2) / PD1:稀释后水样之初始溶氧(mg / L)D2:稀释后水样经20 ℃ 恒温培养箱培养 5 天之溶氧(mg / L)P=【水样体积(mL)】 / 【稀释后水样之最终体积(mL)】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的比值能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难以分解的。

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

与COD(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区别:COD,化学需氧量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水样在一定条件下,以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为指标,折算成每升水样全部被氧化后,需要的氧的毫克数,以mg/L表示。

它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

该指标也作为有机物相对含量的综合指标之一。

BOD,生化需氧量(BOD)是一种环境监测指标,主要用于监测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状况。

一般有机物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时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的需要,水体就处于污染状态。

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

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

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污水处理是保障环境健康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评估,以确保达到国家和地方要求的排放标准。

以下是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

1.pH值分析:使用玻璃电极或pH计测定污水的酸碱性,水的pH值范围一般为6-9,超出范围则需要调节处理。

2.悬浮物分析:采用过滤、离心、挥发等方法将悬浮物与水分离,然后将其干燥并称量,根据质量计算悬浮物浓度。

3.生化需氧量(BOD)分析:将污水与适量的培养基(如氨基酸、维生素等)混合,进行培养,并测定培养前后的溶解氧(DO)浓度差值,根据差值计算BOD值。

4.化学需氧量(COD)分析:采用化学氧化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通过测定氧化剂用量计算COD值。

5.总氮和总磷分析:将污水中的氮和磷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和氨态氮,然后通过分光光度法、荧光法或电位滴定法测定其浓度。

6.溶解氧(DO)分析:采用溶解氧电极或溶解氧仪测量污水中的溶解氧浓度。

7. 五日生化需氧量(5-Day BOD)分析:类似BOD分析,但培养时间为5天,可更准确地反映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

8.氧化还原电位(ORP)分析:使用氧化还原电极或氧化还原仪测量污水中的氧化还原性质。

9. 氨氮分析:采用Nessler试剂或电极法测定污水中的氨氮浓度。

10.电导率分析:使用电导计测量污水中的离子浓度,可间接反映污水中的溶解物质含量。

11.有机物分析:采用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现代分析仪器测定污水中的有机物种类和浓度。

12.气体分析:采集污水中的气体样品,使用气相色谱仪等分析仪器测定气体成分。

13.微生物分析:采集污水样品,使用培养基进行菌落计数、PCR等方法测定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指标。

以上是十三种污水处理基础指标的分析方法,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污水的性质和组成,为进一步的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水总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
一、采样方法
用采水器或其他灭菌容器采取污水样1000毫升,放入灭菌瓶,如果是经加氯处理的污水,需加1.5%硫代硫酸钠5毫升中和余氯。

二、检验方法
总大肠菌群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在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能使乳糖发酵产酸产气。

总大肠菌群数系指每升污水中,所含的总大肠菌群的数目。

(一)初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将各盛有3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5毫升的5支发酵管,各接种污水样10毫升,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约10毫升5支的发酵管,各接种污水样1毫升,再将各盛有单料乳糖蛋白脏培养液约10毫升的5支发酵管,各接种1∶10稀释的污水样1毫升(相当于原污水样0.1毫升)。

将此15支管已接种的发酵管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

(二)平板分离:经培养24小时后,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不产气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于伊红美兰培养基或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置37℃恒温箱培养18~24小时,挑选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取菌落的一小部分,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1 伊红美兰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
(1)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3)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2 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的菌落色泽:
(1)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
(3)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三)复发酵试验:涂片、镜检的菌落,如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则挑取上述典型菌落1~3个接种于一支单料乳糖发酵管,然后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产酸产气者(包括小量产气)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数,查对总大肠菌群近似数(MpN)检索表(附表1.1)即是每升污水中的大肠菌群数。

此MPN表中所列数值系指100毫升水样中的细菌数,因此需将表中的数值再乘10、为每1000毫升水中的细菌数。

举例:某一污水样接种10毫升的5支管中有5管为阳性;接种1毫升的5支管中有2管为阳性;接种1∶10稀释水样1毫升(即原污水样0.1毫升)的5支管皆为阴性,即结果为5、2、0,查附表1.1得知1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个,即1000毫升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为49×10=490个。

总大肠菌群近似数(MPN)检索表附表
(总接种量55.5毫升,其中5份10毫升水样;5份1毫升水样;5份0.1毫升水样)
续表1
(总接种量55.5毫升,其中5份10毫升水样;5份1毫升水样;5份0.1毫升水样)
续表2
(总接种量55.5毫升,其中5份10毫升水样;5份1毫升水样;5份0.1毫升水样)
续表3
(总接种量55.5毫升,其中5份10毫升水样;5份1毫升水样;5份0.1毫升水样)
续表4
(总接种量55.5毫升,其中5份10毫升水样;5份1毫升水样;5份0.1毫升水样)
污水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的检验方法
一、样品处理
水样500毫升,加入灭菌的10%无水碳酸钠溶液2毫升,混合后,再加入灭菌的10%硫酸铁溶液1.75毫升,混合均匀。

静置1小时,倾去上清液(沉淀物约为40毫升左右)。

进行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培养。

二、增菌培养
1 沙门氏菌属:吸取样品处理后的沉淀物20毫升,加于20毫升双料亚硒酸盐(SF)增菌液,也可加于亚硒酸盐甘露醇(SFM)或氯化镁孔雀绿(MM)增菌液。

置于37℃或41℃恒温箱;培养24小时。

2 志贺氏菌属:吸取样品处理后的沉淀物20毫升,加于20毫升双料革兰氏阴性(GN)增菌液,置于37℃恒温箱,培养6小时。

三、平板分离
1 沙门氏菌属:取上述经培养的沙门氏菌用增菌培养液,接种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SS)平板或海克托因(Hekto-en简称HE)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

也可接种亚硫酸铋(BS)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48小时。

2 志贺氏菌属:取上述经培养的志贺氏菌用增菌培养液,接种SS平板或HE平板,置于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

四、挑选菌落
1 沙门氏菌属:挑取在SS平板上,呈无色透明或中间有黑心,直径1~2毫米的菌落;挑取在HE平板上,呈蓝绿色,有或无黑心,直径1~2毫米的菌落;挑取在BS平板上,呈黑色,培养基周围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

2 志贺氏菌属:挑取在SS平板上,呈无色透明,直径1~1.5毫米的菌落,挑取在HE平板上,呈绿色的菌落。

3 每个平板最少挑取5个以上可疑肠道病原菌菌落,转种三糖铁或其他鉴别培养基中,置于37℃恒温箱;培养18~24小时。

五、生化试验及血清学检验
1 沙门氏菌属:在三糖铁培养基中,如不发酵乳糖,葡萄糖产酸产气或只产酸不产气,一般产生硫化氢。

有动力者,先与沙门氏菌A~F群O多价血清作玻璃片凝集,凡与多价O血清凝集者,再与O因子血清凝集,以确定其所属群别,然后用H因子血清,确定血清型。

双相菌
应证实两相的H抗原,有Vi抗原的菌型(伤寒和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应用Vi因子血清检查。

化试验:应进行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乳糖、蔗糖、靛基质、硫化氢、动力、尿素试验。

沙门氏
菌属中除伤寒沙门氏菌和鸡沙门氏菌产气外,通常发酵葡萄糖、产气、均发酵甘露醇和麦芽糖(但猪伤寒沙门氏菌、雏沙门氏菌不发酵麦芽糖),不分解乳糖、蔗糖,尿素酶和靛基质为阴性,通常产生硫代氢。

除鸡、雏沙门氏菌和伤寒沙门氏菌的O型菌株无动力外,通常均有动力。

如遇多价O血清不凝集而一般生化反应符合上述情况时,可加做侧金盏花醇、水素和氰化钾试验,沙门氏菌均为阴性。

2 志贺氏菌属:在三糖铁培养基上,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无动力,不产生硫化氢,上层斜面乳糖不分解。

生化试验:应进行葡萄糖、甘露醇、麦芽糖、乳糖,蔗糖、靛基质、硫化氢、动力、尿素试验。

志贺氏菌属能分解葡萄糖,但不产气(福氏志贺氏菌6型有时产生少量气体),一般不能分解乳糖及蔗糖,宋氏志贺氏菌对乳糖及蔗糖迟缓发酵产酸。

志贺氏菌属均不产生硫化氢,不分解尿素,无动力。

对甘露醇、麦芽糖的发酵及靛基质的产生,则因菌株不同而异。

如遇多价血清玻璃片凝集试验为阴性,而生化反应符合上述情况时,可加做肌醇、水素、V—P、枸橼酸盐、氰化钾等试验。

志贺氏菌属均为阴性反应。

血清学检查:志贺氏菌属分为4个群,先与多价血清作玻璃片凝集试验,如为阳性,再分别与A、B、C、D群血清凝集,并进一步与分型血清做玻璃片凝集,最后确定其血清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