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华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不输比萨斜塔,中国六座斜塔谁更斜

不输比萨斜塔,中国六座斜塔谁更斜

不输比萨斜塔,中国六座斜塔谁更斜◆ ◆ ◆ ◆ ◆说起斜塔,人们自然会想到意大利那座著名的比萨斜塔。

这座始建于1174年,并于1178年就开始倾斜的钟楼的确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其大胆的圆形设计极具独创性。

对于国人来说,这座斜塔还有着超脱建筑学、历史遗迹之外的意义——伽利略伟大的自由落体实验就是在这里发生。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是几代青少年学习物理的启蒙课。

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如今,比萨斜塔的倾斜角度已达3.99度。

其实,在中国也有不少年代久远的斜塔,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传承了中华文明古老的建筑智慧,它们的倾斜角度比起比萨斜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4度:广西左江斜塔左江斜塔,又名左江归龙斜塔,建于1621年至1629年间。

相传当时左江中游有一条妖龙,经常翻船吃人。

一位名叫水宝的年轻猎手,不忍村民平白无故被吃掉,斩杀了左江妖龙,令左江恢复平静。

而左江斜塔就是村民为了纪念水宝功绩而建。

左江斜塔建在江心的鳌头山上,鳌头山又处于左江急流之处,到了洪水季节常被大水冲击。

为了使塔不被洪水冲倒,建筑工匠们匠心独运,结合江心风力、水势和地基等因素做了精心的设计。

斜塔的第一层东面高度为砌砖45块,西面高度为砌砖43块,两者高度相差2块砖。

这种设计使塔身向西南方向(即洪水冲击的方向)倾斜,增强了塔身抵抗洪水冲击的承受力。

左江斜塔的刻意倾斜,不仅让自身屹立数百年依然稳固不倒,也展现了中国古人高明的建筑工艺和智慧。

7.1度:上海护珠塔位于上海松江区的护珠塔,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

护珠塔始建于1079年,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共七层,高18.82米。

每层有腰檐、平座、栏杆,原是一座玲珑的宝塔,相传塔里藏有舍利珠,故称“护珠宝光塔”。

《干山杂志》有记载称,“宋绍兴丁丑,招抚使周文达奉高宗所赐五色佛舍利,藏于中时显宝光,故名。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由于寺里演戏祭神、燃放爆竹,因而起火。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及风格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及风格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及风格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及风格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市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它的建造始于1173年,历经200多年才完成。

比萨斜塔高56米,倾角约为4度,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倾斜的建筑物”之一。

下面将从建筑特点和风格两方面来详细介绍比萨斜塔。

一、建筑特点1. 倾斜程度比萨斜塔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倾斜程度。

这种倾斜并不是设计者故意为之,而是由于地基不稳定导致的。

在修建初期,当修到第三层时就发现了倾斜现象,但由于工程已经开始了,无法停止修建。

后来又尝试增加高度来缓解倾斜现象,但效果并不显著。

2. 建筑结构比萨斜塔采用了典型的罗曼式风格,在结构上采用了石材和砖块相间的方式,并使用了圆拱门和柱子等元素。

整个塔身分为8层,每层都有不同的装饰,最上面的层为钟楼。

3. 建筑比例比萨斜塔高56米,底部直径为15米,顶部直径为8.7米。

整个建筑比例合理,使得塔身看起来更加优美。

4. 建筑装饰比萨斜塔的每层都有不同的装饰,包括圆拱门、柱子、雕像和浮雕等。

其中最上面的钟楼上还有14个雕像和浮雕。

二、建筑风格1. 罗曼式风格比萨斜塔采用了典型的罗曼式风格,在结构上采用了石材和砖块相间的方式,并使用了圆拱门和柱子等元素。

罗曼式风格在欧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世纪时期欧洲教堂建筑中最流行的一种风格。

2. 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虽然比萨斜塔始建于1173年,但是在修建过程中也融入了一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元素。

例如,在第五层和第七层之间增加了一个带有文艺复兴风格的圆形阳台。

3. 塔顶装饰比萨斜塔的塔顶装饰也融入了一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元素,例如在钟楼上增加了14个雕像和浮雕。

这些雕像和浮雕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形象,如天使、圣母玛利亚等。

总之,比萨斜塔是一座结构独特、历史悠久、风格多样的建筑。

它不仅是意大利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通过对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和风格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座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河南省洛阳市2017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6-2017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 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2.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D.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3.“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

对下列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按图片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佛、儒、道B.儒、道、佛C.佛、道、儒D.道、佛、儒4.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5.如图所示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6.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百度网站上输入“1912年的中国”,你可能搜索到的是()A.张骞的大生纱厂宣告破产B.京张铁路全线通车三周年纪念典礼举行C.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D.《申报》刊登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消息7.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8.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A.邓稼先B.王进喜C.雷锋 D.焦裕禄9.下列中外历史人物中,通过和平方式直接为中国和欧洲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A.亚历山大大帝 B.郑和 C.马可•波罗D.玄奘10.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意大利比萨斜塔ppt课件

意大利比萨斜塔ppt课件

• 由于倾斜程度过于危 险,比萨斜塔曾在 1990年1月7日停止向游 客开放,经过12年的 修缮,耗资约2500万 美元,斜塔被扶正44 厘米,基本达到了预 期的效果。专家认为, 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 的自然因素,经过修 复的比萨斜塔,300年 内将不会倒塌。2001 年12月15日起再次向游 人开放。
质土壤,伸至地底极深处。A 层的地下水位在地底一公尺到两 公尺之间。根据在塔四周围,甚 至是钟塔正下方所做许多土壤探 结果来看,B层的表面已经被钟塔 的重量压成了碟影。由此可推演 出钟塔的平均沉陷是2.5到3公尺,
显示塔底土壤的压缩性多高
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 由于塔身压 力过重和地 质松软,南 面的地基比 北面约低2 米。
的 ,
过 去 人 们 曾 一 度 认 为 钟 楼 是 故 意 被 设 计 成 倾 斜
1178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 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 1231年,工程继续 ,建造者采取各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 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1278年进展到第7层 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为凹形。工程再次暂停。
会 是 欧 洲 最 值 得 注 意 的 钟 楼 之 一
中 世 纪 风 格 建 筑 物 , 即 使 后 来 没 有 倾 斜 , 也 将
54.8
8
原 设 计 为
层 , 高
米 , 它 独 特 的 白 色 闪 光 的
1173 8 9


日 开 始 建 造 时 的 设 计此 。 作 为 比 萨 大 教 堂 的 钟 楼 ,
比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萨 斜 塔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于意大利 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 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 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 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 。

比较中国和意大利的艺术和文化遗产。

比较中国和意大利的艺术和文化遗产。

比较中国和意大利的艺术和文化遗产。

比较中国和意大利的艺术和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悠久的两个国家,中国和意大利都有着丰富的艺术和文化遗产。

这些遗产不仅是两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同时也是全人类的文化宝藏。

然而,由于两国的巨大差异,这些艺术和文化遗产也各具特色。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中国和意大利的艺术和文化遗产。

一、建筑艺术中国和意大利都有着众多优秀的建筑艺术,但又各具特色。

1.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国的传统建筑多以木材结构为主,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

其特点是注重功能和美学,建筑外观注重对称和豪华的装饰。

传统建筑又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如宫殿、庙宇、园林等。

2.意大利的古典建筑意大利的古典建筑通常以石材和大理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形式精美、造型华丽。

常见的古典风格建筑包括柱式建筑、拱式建筑、圆顶建筑等。

二、绘画艺术1.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中国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绘画强调意境和笔墨,往往富有哲学意味。

而中国书法则强调写意和妙笔,尤其是草书、隶书和楷书几乎成为中国人独特的艺术特色。

2.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时期在欧洲艺术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这一艺术时期的绘画作品一般具有学术并带有严谨的感觉,它往往讲究比例和透视,富有表现力的色彩和故事性主题。

三、雕塑艺术1.中国的古代雕塑中国古代雕塑风格上多取材于自然,有很强的装饰性。

它的表现形式有高浮雕、浅浮雕等。

最为重要的的雕塑是以佛教为主题的创作。

2.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雕塑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塑艺术在西方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雕塑作品以保持了希腊罗马古典艺术的生动和现实外貌为特征,并且是以其精确的解剖知识和毫不含糊的刻画而得到推崇的。

四、音乐艺术1.中国的传统音乐中国传统音乐以曲笔和旋律为基础,它往往是结合中国文化传统而产生的,声明着文化的高度,同时形成了中华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2.意大利的歌剧歌剧是意大利的代表音乐艺术之一。

它具有歌曲的特点和戏曲的表现形式,含有深厚的哲学花意象,象征甚至叙述了爱情、忠诚和勇气等情感和价值方面的主题。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doc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doc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下面为大家解答。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洗礼堂、钟楼和墓园,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

几个世纪以来,钟楼的倾斜问题始终吸引着好奇的游客、艺术家和学者,使得比萨斜塔世界闻名。

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专家们曾为此争论不休。

尤其是在14世纪,人们在两种论调中徘徊,比萨斜塔究竟是建造过程中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地面下沉累积效应的结果,还是建筑师有意而为之。

进入20世纪,随着对比萨斜塔越来越精确的测量、使用各种先进设备对地基土层进行的深入勘测,以及对历史档案的研究,一些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比萨斜塔在最初的设计中本应是垂直的建筑,但是在建造初期就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的比萨小镇,是一座由白色云石建成的古塔。

该塔发生倾斜但斜而不倒,比萨斜塔因此远近闻名。

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塔高79尺,自建成以后曾发生多次倾斜,常人只凭眼睛也能察觉。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曾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开创了实验物理的新时代,斜塔也因而更加闻名遐迩。

意大利政府曾想尽办法制止古塔的继续倾斜,但到目前为止未能成功。

比萨斜塔附近建有教堂,供教友进内朝拜。

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及风格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及风格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及风格介绍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倾斜建筑之一,位于意大利比萨市的奇尔奇街(Piazza del Duomo)上。

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一座世界文化遗产。

比萨斜塔以其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倾斜姿态而闻名于世。

建筑背景1.建造时间比萨斜塔的建造始于1173年,历时约200年,直到1372年建成。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地基沉降和建筑缺陷,塔楼的机械工程师和建筑师们进行了多次修复和施工,以试图纠正其明显的倾斜。

2.建筑设计者比萨斜塔的原始设计师是奥那罗·达·皮萨(BonannoPisano),但他在塔楼建造过程中逝世。

后来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都对其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建筑特点1.倾斜外观比萨斜塔高约56米,有8层楼,外观以白色大理石覆盖。

塔楼的特点是其明显的倾斜,这是由于塔楼建造过程中地基沉降不均匀所致。

它从地面开始的第三层,即钟楼层,就开始显示出倾斜。

整个塔楼整体向东南方向倾斜,与地面成6度的角度。

2.建筑结构比萨斜塔的建筑结构采用了罗马式风格,具有独特的弧形拱门和圆柱形支撑柱。

塔楼基座是一个庞大的圆形花砖石台阶,下面有16个方向不同的拱门。

其上有六层楼,每层楼上分布着直径更小的柱子,从而形成了塔楼的倾斜外观。

3.地基改进由于比萨斜塔开始倾斜的原因是地基沉降不均匀,建筑师们在后续的修复和施工过程中通过在地基下挖掘土壤和调整地基深度的方式,尽量减少塔楼继续倾斜的可能性。

为了保持塔楼的倾斜外观,建筑师们还对塔楼进行了矫正,使其倾斜角度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建筑风格1.罗马式风格比萨斜塔采用了典型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强调坚固和稳定。

罗马式建筑以其大胆、鲜明的造型和装饰而闻名,具有鲜明的几何特点和浓厚的古典气息。

比萨斜塔的弧形拱门和圆柱形支撑柱正是罗马式建筑的典型特征,体现了当时意大利建筑风格的特点。

2.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尽管比萨斜塔的建造始于罗马式时期,但其修复和改进工程大部分发生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下载打印版本]比萨斜塔

[下载打印版本]比萨斜塔

1983年的英国电影《超人III》中塑造了一个邪恶的超人形象,在世界各地“做坏事”,其中就包括把比萨 斜塔扶正,电影结局是超人又将塔楼恢复到原来的倾斜角度。
文物保护
倾斜原因
保护方法
比萨斜塔建造原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比萨斜塔 完工时塔身倾斜向东南。 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有好几 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 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 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比萨斜塔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 比萨斜塔建造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历经约二百年于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 1590年,青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塔顶做了自由落体实验,最终,“两个小球同时落地”,推翻了亚里士 多......
建筑特色
பைடு நூலகம்
比萨斜塔的教堂古建筑(7张)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为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斜 塔下层是实墙,用壁柱做装饰,中间六层外面 用连续券做装饰,最上一层内收结束。
比萨斜塔圆形地基的设计,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从地基到塔顶高 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 在地基上方22.6米处。
比萨斜塔塔身的每一块石砖都是一块石雕佳品,石砖与石砖间的粘合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倾斜引起的断 裂,成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个因素。 比萨斜塔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 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 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

论中西方的建筑差异及中国古建筑特点

论中西方的建筑差异及中国古建筑特点

论中西方的建筑差异及中国古建筑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

而西方建筑相较于中国传统建筑,便更加倾向于造型的雕塑化,重视建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与统一摘要: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质结构,讲究对称美,建筑理念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西方的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同样也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中西方建筑的对比,可以发觉出中西方物质文化、观念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西方古代建筑中西方建筑的差异每一种建筑都是一个地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心理和思想的象征,建筑的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很多,无论是建造的选取,还是建筑的装饰和造型,都是经过很多的思考而得出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地域的差异必然导致了中西方建筑的差异,两种所体现出的精神都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

1.中西方建筑差异的比较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中西方传统建筑材料有3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以木为主,西方的建筑材料则更多的是以石为主,中国人是将石与土用于建造基座和墙体,西方人则是将木用于屋顶上,这就使得中西方建筑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也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中国的建筑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人自己的情感,西方的建筑则是一种上帝神灵的情感,偏向与宗教方面的。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具有以下3个特点:第一是讲究对称的艺术效果;第二是以木材为主要的构架;第三是独特的个体造型。

西方的建筑并不着力与追求建筑的结构美,而更追求建筑的雕塑美,西方建筑中最多的就是石柱与走廊,这抽象的表现了人体美。

1.3建筑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中国的建筑具有强烈的绘画效果,注重意境美的营造,不太注重建筑的造型和透视效果,但往往更加注重建筑群在空间上的那种透视效果,这样可以给人一种延伸、曲径通幽的感觉,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含蓄美以及追求和谐的心态。

比萨斜塔的建筑特点详解

比萨斜塔的建筑特点详解

比萨斜塔的建筑特点摘要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它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为罗马式建筑风格。

钟楼始建于1173年,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后不久便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

Pisa tower the Tuscan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north of pizza in the square miracle. It were milky white metope outside of which swashbuckling libertine giacomo casanova, for Romanesque architecture style. Clock tower was built in 1173, designed for vertical construction, but the project is due to start soon after the foundation soil soft and uneven toward tilt, completed in 1372, minus its tilt to the southeast.关键字:罗马式建筑物宗教倾斜世界遗产正文比萨斜塔是比萨城的标志,1987年它和相邻的大教堂、洗礼堂、墓园一起因其对11世纪至14世纪意大利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而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评选为世界遗产。

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由著名建筑师博纳诺·皮萨诺主持修建。

它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

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三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线)3.57米。

1990年,意大利政府将其关闭,开始进行整修。

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有关专家对比萨斜塔的全部历史以及塔的建筑材料、结构、地质、水源等方面进行充分的研究,并采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试。

中国5大斜塔倾斜超越比萨耗铁8万斤

中国5大斜塔倾斜超越比萨耗铁8万斤

中国5大斜塔倾斜超越比萨耗铁8万斤世界塔建筑中因为倾斜而出名,最有名、最具典范的就是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比萨斜塔。

(图片来源:Adobe Stock)塔建筑是世界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型别之一,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着风格各异的塔建筑。

其中有一部分因为倾斜而出名,最有名、最具典范的就是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比萨斜塔。

崇左归龙斜塔崇左归龙斜塔位于广西省崇左,也叫做江左斜塔,始建于明朝。

根据相关记载,当时的江左斜塔就只有三层,现在的五层是在清朝时加建的。

江左斜塔是一座八角砖塔,塔基身总高23米,在塔顶有一座不会生锈的铣质葫芦盖顶。

这座斜塔和其他因为各种原因变倾斜的塔不同,这是一座经过精确测量后,人为建造的斜塔。

苏州虎丘塔虎丘塔的全名为虎丘云岩寺塔,始建于五代落成于北宋,塔身共47.7米。

(图片来源:Mr. Tickle/维基百科/CC BY-SA 3.0)虎丘塔的全名为虎丘云岩寺塔,从公元959年开始建造,到961年建成。

虎丘塔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虎丘山山门,得名于所在的山叫做虎丘山,是中国著名的斜塔之一。

虎丘塔始建于五代,落成于北宋,是一座仿木结构楼阁式大型砖塔,塔身为八角塔,高七层,共47.7米。

虎丘塔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多次的浩劫,顶部的部分木檐遭到毁坏。

虎丘塔在世界上有“中国比萨斜塔”的称号,它的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为3度59分。

辽宁绥中塔绥中塔是中国“最斜”的千年古塔,就在辽宁绥中,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还早、还斜。

绥中塔因为塔身的倾斜也叫做瑞州歪塔,建造至今已经有了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实心密檐式砖塔。

在历史的发展中,塔的顶部已经逐渐变得残缺,现存的绥中塔大约有10米高,分三级呈八角八面形,每一个侧面大约有2米长,在塔身上清晰的雕刻着很多精致的图案花纹。

绥中塔塔身向东北方向倾斜高达12度,比比萨斜塔多出了整整8度。

松江护珠塔护珠塔松江天马山南宋元丰二年(1079年)。

(图片来源:Fayhoo/维基百科/CC BY-SA 3.0)护珠塔也叫做护珠宝光塔,于上海市松江区的天马山景区,是一座八角七级的楼阁式塔。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及风格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及风格

比萨斜塔建筑特点及风格比萨斜塔是世界上一座著名的建筑遗迹,位于意大利的比萨城。

它建于公元1173年,是一座高17.78米的斜塔,共有8层,被认为是一座独特的建筑之一。

与其他高塔不同,比萨斜塔在建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现在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斜塔。

比萨斜塔的建筑特点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其外观,在视觉上具有独特性和识别性。

其砖砌结构被倾斜,并随着高度逐渐减小,造成了一种弯曲的形状。

塔的上部并不垂直,并有微小的倾斜角度,使塔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越来越小的圆锥形。

其次,比萨斜塔所使用的材料表现出浪漫和文化的特色,使用了当时当地的粉色大理石和白色大理石,并镶嵌了青铜面板,提高了这座建筑的艺术品位。

比萨斜塔的建筑风格可以归类为意大利罗曼式建筑风格。

该风格在十一世纪末兴起,表现出为了推崇基督教和教育的追求。

该风格采用了拱顶和回廊、窗户和柱子来支撑建筑物。

这些元素在比萨斜塔的建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增强其结构和美学价值。

此外,塔的封顶还表现出了哥特式建筑的元素,使该建筑风格更为复杂和富有文化内涵。

除了建筑特点和风格,比萨斜塔的历史也相当丰富。

造塔过程中出现过技术错误和建筑偏差,因为这座塔的重量不断增加,地面也逐渐沉降,导致了斜塔的出现。

到了20世纪末,斜塔的倾斜角度已经达到角度严重,面临坍塌的危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次进行了介入干预和加强支撑建筑物的操作。

今天,比萨斜塔已经成功向游客敞开了大门,成为了一个文化、艺术和建筑景观。

从建筑特点和风格上来看,比萨斜塔是一座独特而又经典的建筑。

它的倾斜不仅使其在视觉上突出,也使它的历史更加丰富多彩。

它代表了把创造性、人力劳动和技术转化成了一座古老而迷人的建筑形态。

今天,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它的独特之处既吸引了无数游客,又为世界范围内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启示。

意大利斜塔简介

意大利斜塔简介

意大利斜塔简介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又称西斯廷教堂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比萨省的古城比萨城。

该塔建于106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钢铁结构建筑。

比萨斜塔是一座斜塔,塔高64.7米,塔基周长35.4米,塔身向南倾斜7.62度,南北向倾斜11.86度。

在古代曾被认为是不吉利的象征,但在科学家们对建筑结构进行长期研究后发现,这座斜塔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共振”现象。

专家们发现:塔上各个部分的受力状况不同,而导致倾斜的原因却是共同的。

这座斜塔之所以能够倾斜,是由于塔身本身就是一个不稳定结构体。

塔身从地面到塔顶有一个向下的加速度,而加速度的方向和塔身倾斜的方向一致。

当加速度等于或大于1/2塔身倾斜角度时,就会出现“共振”现象。

比萨斜塔经过了长期的地震考验,证明这种“共振”现象是不存在的。

比萨斜塔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完美的力学结构和科学实验而成为世界上最早最具价值的钢铁建筑之一。

在比萨斜塔建成以后,为了避免它再倾斜下去,意大利政府便开始不断地对它进行维护。

—— 1 —1 —。

嵩岳寺塔——精选推荐

嵩岳寺塔——精选推荐

一、古塔的历史在中国辽阔美丽的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

这些千姿百态的古塔,其造型之美,结构之巧,雕刻、装饰之华丽,均堪与我国其它种类的古代建筑相比。

然而,在我国早期的古代建筑物中有楼有阁,有台有榭,有廊有庑,有民居有桥梁有陵墓,唯独没有塔。

原来塔这种建筑并不是我国的固有类型,而是外国的一种建筑。

在传入我国以后,塔又和我国原有的建筑形式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的建筑类型。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的一种建筑物。

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古印度的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塔就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建筑物。

舍利,原文的含义为尸体或身骨。

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死后,弟子们将其遗体火化,结成了许多晶莹明亮、五光十色、击之不碎的珠子,称为舍利子。

还有其它的身骨、牙齿、毛发等等,也称为舍利。

后来又加以扩演,凡德行较高的僧人死后烧剩的骨齿遗骸,也称为舍利。

古印度的塔有两种:一种是埋葬佛舍利、佛骨等的“萃堵波”,属于坟冢的性质;另一种是所谓的“支提”或“制底”,内无舍利,称作庙,即所谓塔庙。

在公元一世纪的东汉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古印度的塔也随之传入我国,并与我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民族文化相结合,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古印度的“支提”就发展成为我国的石窟寺,而埋葬和供奉舍利的“萃堵波”则发展为各式各样的古塔。

从古塔的发展历史和现存的实物来看,不管是否塔中埋有舍利,统统都被成为舍利塔。

由此可见,中国的古塔是由古印度的“萃堵波”发展演变而来的。

从我国的文字发展历史来看,在早期的汉字中并没有“塔”字。

佛塔传入中国时,它的名称被译成各式各样,人们发挥着各自的才能,有的音译,有的意译,也有按形状译的。

于是出现了萃堵波、私偷簸、偷婆、佛图、浮屠、浮图、方坟、圆冢、高显、灵庙等各种名称。

以后,人们根据梵文“佛”字的音韵“布达”,造出了一个“答”字,并加上一个“土”字旁,以表示坟冢的意思。

这样,“塔”这个字既确切地表达了它固有的埋葬佛舍利的功能,又从音韵上表示了它是古印度的原有建筑,准确、恰当而又绝妙,于是“塔”的名称流行广泛。

比萨斜塔的建筑特点与风格

比萨斜塔的建筑特点与风格

比萨斜塔的建筑特点与风格比萨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位于意大利比萨市,是一座广为人知的建筑奇迹。

它虽然以其倾斜的外观而闻名于世,但其建筑特点和风格同样值得关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来探讨比萨斜塔的建筑特点和风格。

一、深度探究1. 倾斜的外观比萨斜塔的最显著特点是其明显的倾斜外观。

该倾斜是由于建筑时的设计和地基沉降不均匀所致。

这种倾斜为比萨斜塔赋予了独特的魅力和观赏价值。

2. 罗曼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的建筑风格属于罗曼式,这是一种中世纪欧洲流行的建筑风格。

罗曼式建筑注重坚固和宏伟,以采用圆形拱门、厚实的墙壁和石制装饰为特征,这些特点在比萨斜塔中都得到了体现。

3. 石制结构比萨斜塔的主体结构采用石制材料,包括大理石和石灰石。

这种材料不仅赋予了比萨斜塔坚固性和耐久性,还增添了其建筑美感。

4. 典雅的外观装饰尽管比萨斜塔的外观相对简洁,但其仍然展现了一些典雅的装饰元素。

比萨斜塔的门窗上有精美的石雕花纹,展示了中世纪艺术的精髓。

二、广度探讨1. 意大利建筑的典范作为意大利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比萨斜塔代表了意大利建筑的典范。

其倾斜的外观成为意大利建筑风格的标志之一。

2. 地基沉降与工程奇迹比萨斜塔之所以倾斜,是因为在建造过程中地基沉降不均匀。

然而,这一倾斜问题也使得比萨斜塔成为了一个工程奇迹。

通过多次修复和加固,比萨斜塔得以保存至今,并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旅游景点。

3. 世界文化遗产比萨斜塔于1987年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这证明了其在建筑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比萨斜塔的存在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代表了人类智慧和努力的象征。

4. 影响力和吸引力比萨斜塔作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建筑奇迹,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的关注。

它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在建筑领域,还延伸到了文化、艺术和旅游等领域。

结论:比萨斜塔作为一座建筑奇迹,其建筑特点和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倾斜外观和罗曼式建筑风格使其成为意大利建筑的代表之一。

古老与现代的融合意大利比萨斜塔

古老与现代的融合意大利比萨斜塔

古老与现代的融合意大利比萨斜塔意大利比萨斜塔,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以其独特的外观和悠久的历史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这座建筑不仅是古老与现代融合的杰作,也是意大利文化与建筑的象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古老与现代的融合之美。

一、历史背景意大利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比萨市,建于12世纪。

这座塔是比萨大教堂的钟楼,是该市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

它的倾斜是由于地基沉降不平造成的,而这个倾斜恰恰是比萨斜塔的魅力所在。

二、建筑特点意大利比萨斜塔高约五十三米,由白色大理石砌成。

它呈圆形,共有八层,每层都有拱门和双柱廊。

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倾斜,整座塔像是一只仰卧的巨龟,备受游客追捧。

比萨斜塔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古老与现代的融合之美。

古希腊的几何学原理与罗马的建筑艺术相结合,使得塔的外观优雅而精致。

这种独特的设计激发了后世建筑师的灵感,对世界建筑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化意义比萨斜塔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意大利文化的象征。

它代表了古老与现代的融合,体现出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无数人的努力下,比萨斜塔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却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意大利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瑰宝。

比萨斜塔也是意大利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从世界各地前来参观。

游客们可以欣赏到这座倾斜的奇迹,感受到古老与现代的融合之美,同时也领略到了意大利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魅力。

总结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存在展示了古老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它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迹,更是意大利文化和建筑艺术的象征。

通过仔细观察比萨斜塔的建筑特点,我们可以理解到古老文化和现代技术结合的魅力所在。

这座塔的倾斜成为了它的标志,也传达了一个深刻的寓意:即使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保留古老的经验和智慧,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比萨斜塔的存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历史和文化遗产,它是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

希望这样的融合之美能激励更多人致力于保护和传承古老文化,同时以创新的方式将其应用于现代社会,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

比萨斜塔——古老意大利的浪漫和惊叹

比萨斜塔——古老意大利的浪漫和惊叹

经过深入研究,比萨斜塔的倾斜主要 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所致。为了保 护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意大利政府采 取了多项措施,如加固地基、限制游 客人数等。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与建议
深入研究建筑历史与文化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挖掘比萨斜塔的历 史文化内涵,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期 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的意义和 价值。
筑艺术的高度成就。
雕刻艺术
塔身的浮雕和石雕作品展示了中世 纪意大利精湛的雕刻技艺,反映了 当时社会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历史见证
作为中世纪意大利的重要建筑,比 萨斜塔见证了当时社会、政治、经 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是历史的活 化石。
象征比萨城市的繁荣与辉煌
城市标志
比萨斜塔是比萨城市的标志性建 筑,其独特的形象和知名度使得 比萨成为意大利乃至世界著名的
比萨斜塔——古老意
大利的浪漫和惊叹
汇报人:XX
2023-12-21
• 引言 • 比萨斜塔的建筑风格与特点 • 比萨斜塔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比萨斜塔的科学原理与工程技术
目录
• 比萨斜塔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 比萨斜塔对旅游业的贡献与影响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01
引言
比萨斜塔的历史与背景
建造时间
独特的建筑结构与工程技术
独特的基础设计
斜塔的基础设计非常独特,采用了多层不同材料和形状的石头堆砌 而成,以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创新的建筑结构
斜塔采用了创新的建筑结构,如拱门、扶壁和飞檐等,这些结构不 仅增加了斜塔的美观性,还有助于分散重力,提高稳定性。
高超的施工技术
当时的建筑师们运用了高超的施工技术,如精确的测量、优质的建筑 材料和熟练的工匠技艺,确保了斜塔的高质量建造。

斜而不倒的中国古塔,3处塔的倾斜度超过比萨斜塔

斜而不倒的中国古塔,3处塔的倾斜度超过比萨斜塔

斜而不倒的中国古塔,3处塔的倾斜度超过比萨斜塔塔是高层建筑的杰出代表,许多塔还是一个城市的地标式建筑和景观。

意大利比萨斜塔因为“斜而不倒”闻名于全世界,其实在我国不少地方有斜塔,其中有3处斜塔的倾斜度远大于比萨斜塔。

下面方町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八处斜塔。

1、南京定林寺塔——世界第一斜塔南京定林寺塔(又称方山斜塔),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方山西北麓,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至今已有844年了。

该塔因年久失修,腰檐、塔顶及塔刹已毁,塔身曾向北倾斜7.59度,经过纠偏后现斜度为5.3度,超过闻名世界的意大利比萨斜塔,仍堪称“世界第一斜塔”。

南京定林寺塔高约14.50米,是七级八面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

最下面二层内部呈方形,三层以上为圆形。

第五层设有木架承刹杆。

底层仅南面有门,中央有石雕须弥座,东、西、北三面有佛龛。

其余各层均为四面开门。

2、肇庆元魁塔——私家斜塔肇庆元魁塔位于广东肇庆市端州区江滨东路东端的渡头村东南侧,南临西江,始建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距今已有394年,是肇庆一大奇观。

该塔还是由渡头村梁姓人建造的一座“私家塔”。

这个家族表达对子嗣科举金榜提名的向往,用有第一之意的“元”和“魁”两字命名此塔。

肇庆元魁塔高27米,外观七层,内为十层,塔平面呈八角形,塔身为砖木结构,塔基为花岗岩,塔刹为铁,造型自下而上每层高度按比例减少。

因年代久远、地质变动,如今塔身曾向东南方偏倾67.6厘米,虽斜不倒,元魁塔又保留了唐宋至明代的建筑风格,成为独特的“肇庆比萨斜塔”。

3、上海护珠塔——东方奇观护珠塔(又称护珠宝光塔),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天马山景区,建于北宋元丰三年(1079),至今已有938年了。

近千年来,由于地基的变动,塔身逐渐朝东南方向倾斜,至2015年,护珠塔向东偏离2.28米,倾斜度7.10度。

其斜度已超过了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故有“上海比萨斜塔”之称,成为上海一大奇观。

上海护珠塔,高18.82米,七层八角,是砖木结构楼阁塔。

中国有三座著名的塔,其中一座比比萨斜塔还要陡峭,古代智慧结晶

中国有三座著名的塔,其中一座比比萨斜塔还要陡峭,古代智慧结晶

中国有三座著名的塔,其中一座比比萨斜塔还要陡峭,古代智慧结晶塔楼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建筑结构。

每个国家都有高塔。

它们千差万别,各具特色。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埃菲尔铁塔和比萨斜塔。

埃菲尔铁塔是法国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法国文化的象征。

这座塔早已闻名于世。

许多人去巴黎是为了看它的美。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市。

它是一座非常特别的塔,因为它的倾角超出了你的想象。

它原本是一个失败的建筑案例,却在阴差阳错中成为举世闻名的建筑奇迹。

其实中国有很多塔,但是你知道最奇怪最奇特的三座塔在哪里吗?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要说的是定林寺塔,它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房山北麓,又称房山斜塔。

当你还在惊叹于比萨斜塔的倾斜度时,殊不知我们中国定林寺塔的倾斜度已经超过了这座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

定林寺塔因年久失修已毁。

其腰檐,顶部,塔刹已被破坏。

它的车身向北倾斜7.59度。

其顶部距塔基中心1.6米,处于危险之中。

离8度的死亡线只有一步之遥。

它超越了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被誉为世界第一斜塔。

第二个要说的是旬邑台塔,位于陕西省旬邑县。

由于这座塔的建筑地点位于八卦说中八卦的泰位,旬邑塔又被称为太塔。

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始建于北宋嘉祐四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台塔高53米,占地120平方米。

为八角七层凉亭式砌体结构。

这座塔是中空的,木质梯子盘旋到顶端。

每层楼都有拱形门道和长方形假门相间。

经过955年的风风雨雨,特塔的地基已经下沉,现在已经向东北倾斜。

经测量已偏离中心线2.296米。

因此,特塔在中国被称为比萨斜塔。

最后说说守珠斜塔,它位于上海松江天马山。

据说塔内有舍利珠,夜晚闪耀,故又称守护珠宝光塔。

护珠塔为砖石结构,七层八角,高18.82米。

历史悠久。

始建于北宋元丰三年,比意大利比萨斜塔早了近100年。

目前,珠子保护塔向东偏移2.28米,倾角6.63度,超过倾角5.2度的比萨斜塔。

据说当地风向多从东南吹来,风斜靠在倾斜的塔身上,是塔倒不下来的主要原因。

嵩岳寺塔建筑风格.doc

嵩岳寺塔建筑风格.doc

嵩岳寺塔建筑风格嵩岳寺塔建筑风格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下面为大家解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

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

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形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

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种密檐形12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在当时也是少见。

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

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

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

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年而依旧屹立,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

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

塔基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台高0.85米,宽1.6米。

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砖铺甬道,与基台同高。

该塔底部在低平的基座上起两段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

其中下段高3.59米,为上下垂直的素壁,比较简单,仅在四正面有门道;上段高3.73米,为全塔最好装饰,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四正面券门与下段门道通,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座单层方塔形壁龛,各转角处砌壁柱。

中部是十五层密叠的重檐,用砖叠涩砌出,檐宽逐层收分,外轮廓呈抛物线造型,其意匠显然来自中国的重楼,其内部则是一个砖砌大空筒,有几层木楼板。

最高处有砖砌塔刹,通高4.75米,以石构成,其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

该塔塔心室作9层内叠涩砖檐,除底平面为十二边形外,余皆为八边形。

塔下有地宫。

嵩岳寺塔的轮廓线各层重檐均向内按一定的曲率收缩,轮廓线非常柔合丰圆,饱满韧健,似乎塔内蕴藏着一种勃勃生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比萨斜塔与中国嵩岳寺塔建筑形态及保护比较分析登封市文物局侯春华位于意大利托斯坎纳大区的比萨斜塔与位于中国河南省登封市的嵩岳寺塔,同为世界文化遗产,同属宗教塔楼建筑。

但二者却因不同的文化土壤,成为了不同历史风格的建筑杰作。

本文尝试从精神场及建筑选址、空间环境及建筑功能、建筑构造及材料、建筑风格、古迹保护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增进中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交流有所补益。

1.精神场及建筑选址比较分析1.1精神场。

宗教中心往往以其独具的精神场能,辐射着周边地区,造就了众多的宗教建筑杰作。

比萨斜塔和嵩岳寺塔同属于其所属时代的宗教中心地区,是宗教中心精神场作用的历史明证。

比萨斜塔建于公元1173年至1372年,先后历时200年,距离罗马城不足200公里,不仅代表着比萨共和国的繁荣,更见证了中世纪基督教的鼎盛历史。

嵩岳寺塔建于公元520年至524年,位于北魏以洛阳为中心的佛教中心地区,距离北魏洛阳城不足100公里,嵩岳寺原为北魏宣武帝的离宫,孝明帝时期改为以嵩岳寺塔为中心的佛寺,是北魏佛教繁荣的历史见证。

1.2宗教精神与建筑选址。

基督教认为自己是救赎人类的宗教,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上帝的指导,教堂往往选址于市镇中心位臵,比萨大教堂建筑群同样选址于比萨市城中心区域。

佛教是一种追求超尘脱世的学说,因此,佛寺更多选址于山清水秀之地,以达到远离市井、便于修行的目的。

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建筑选址方面,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学,更加注重建筑本身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

嵩岳寺塔选址于嵩山一个半环抱的山包中,山高林密、明堂开阔,北靠玉柱峰,南向熊山,东西两侧皆有山岭护卫,北河自北向南绕东而过,是一处理想的风水景观地。

由于选址地点周边山势较高,又有北河导洪,使得嵩岳寺塔1500多年来免受雷电、飓风和山洪的威胁。

1.3地质环境的耦合效应。

比萨斜塔和嵩岳寺塔选址地点的地质结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建筑耦合效应。

比萨塔选址于古地中海海岸边缘沉积层的地质构造面上,塔基下的浅层地质层面厚约10m,由10000年前的浅水区沉积的各种软质粉土沉淀物构成,地下水位深在1m和2m之间,地基较为松软,导致比萨斜塔向南倾斜了5.2m。

嵩岳寺塔选址于25亿年前嵩阳运动形成的太古宙沉积地层上,地质构面主要由石英石、伊利石等构成,地基较为坚实,嵩岳寺塔近1500年来向东南方向倾斜了0.751m,倾斜程度与所在山体坡度基本一致,概由地球重力场影响所致。

2.空间环境及建筑功能比较分析2.1空间布局及建筑功能。

钟塔和佛塔分别是基督教堂和佛寺的标配,但由于不同宗教和历史阶段的差异,使得比萨斜塔和嵩岳寺塔在空间布局和建筑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

比萨大教堂建筑群由大教堂、洗礼堂、钟塔、墓地等组成。

其中,比萨斜塔是比萨大教堂的附属建筑,塔体通高53.3m,是中世纪比萨城的制高点,顶层内臵金属钟。

比萨塔除了报时作用外,同时还承担了防御警戒等作用。

嵩岳寺建筑群原为规模较大的佛寺,据唐代李邕《嵩岳寺碑》记载,嵩岳寺曾有堂宇千余间,现存嵩岳寺塔、嵩岳寺碑、大雄宝殿、伽蓝殿、白衣殿等建筑。

其中,嵩岳寺塔是佛寺的中心建筑,体现了中国早期佛寺与印度佛寺相同的布局。

嵩岳寺塔主要是供奉佛舍利的建筑,塔内设有天宫和地宫,两个天宫分别位于宝珠中部和相轮中,20世纪80年代先后出土了存放佛舍利的银塔、舍利罐、佛舍利等文物;地宫位于塔体基座下,共出土北魏红砂岩造像等文物70件。

2.2景观环境。

中欧文化的差异,导致比萨斜塔与嵩岳寺塔周边景观环境的差异。

由于欧洲景观更多凸显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成就。

受此文化影响,比萨大教堂建筑群是通过建筑自身的艺术美,以及奇迹广场上的绿地,共同构筑了比萨大教堂的景观环境。

中国的佛寺建筑更加注重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除嵩岳寺塔周边的山体、密林与河流之外,嵩岳寺内还种植有被称为中国菩提树的千年银杏树,以及古槐、古柏等古树名木,共同构筑了嵩岳寺塔的景观环境。

3.建筑构造及材料比较分析3.1建筑结构。

比萨斜塔和嵩岳寺塔都属于塔楼式建筑。

比萨斜塔为8层圆柱形建筑,塔高53.3m,塔壁底部厚约4米,顶部厚约2m,比萨斜塔的圆形套筒式建筑构造,有利于保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即便在塔体倾斜之时,亦保持了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固。

嵩岳寺塔高37.045m,塔壁厚约2.5m,塔体为空心,外部15层,内部9层,内外层数交叉布局,有利于保持建筑横向受力的均衡。

塔身外部为正十二边形,由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开了一个券门,为保持券门面塔体结构的稳固性,塔体内部采用正八边形构造,每一个塔壁都至少能形成一个梯形结构,保证了塔体的受力均衡;同时,建筑师在每个券门两侧辅以八边形倚柱,对券门面塔体起到了加固性作用。

3.2建筑材料。

比萨斜塔总重1.42万吨,全部由白色的大理石砌成,大理石质地优良,每块大理石做得十分规整,表面做成曲面,准确地拼接成圆形塔身;每块大理石之间的拼接,采用由火山灰、砂石和石灰构成的混凝土作为粘合剂,使塔身连为一个整体。

嵩岳寺塔总重3114.781吨,塔基主要由49cm×86cm×8cm 的青石砌成,塔体主要采用中国传统烧制的青砖砌成,青砖规格根据塔壁和塔檐的不同功用有所变化,青砖之间主要采用红色亚粘土、石灰和糯米汁的混合物作为粘合剂,保持了塔体稳定和建筑张力,使得塔体历千年而不倒。

4.建筑风格比较分析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罗曼艺术的杰作,嵩岳寺塔是中国南北朝佛教建筑的典范。

二者不仅是本土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文化融合的产物。

4.1比萨斜塔的建筑风格:比萨大教堂是古罗马巴西里卡建筑与罗曼艺术结合的产物。

洗礼堂借鉴了十字军东征带来的耶路撒冷阿纳斯塔西斯(Anastasis)圆形大厅的灵感,并将其与比萨式的连续拱廊相结合。

比萨斜塔延续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圆形设计,并大胆地采用了半圆凹室的连续拱,其底层有圆柱15根,中间六层各31根,顶层12根,这些圆形石柱自下而上一起构成了八重213个拱形券门,塔内有螺旋式阶梯294级,游人由此可登上塔顶和各层环廊;比萨斜塔的装饰同样保持了与大教堂、洗礼堂的一致性,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墙壁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阴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视觉。

比萨大教堂建筑群的总体风格一致性和具体差异性,共同给人营造了一个建筑视觉盛宴。

4.2嵩岳寺塔的建筑风格: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佛塔,也是现存的唯一一个正十二边形佛塔。

嵩岳寺塔是早期密檐式砖塔的鼻祖,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塔体由基台、塔身、十五层叠涩砖檐和宝刹组成。

基台随塔身砌作正十二边形,台高0.85米,宽1.6米。

塔身中间砌一周腰檐作为分界,下段高3.59米,为上下垂直素壁,分别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开一个门洞。

上段高3.73米,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开一个券门,券门上有印度式火焰券门楣,其余八面各砌出一个佛龛,佛龛内塑有释迦牟尼八相成道的雕塑,分别为兜率天退、脱胎、出生、出家、降魔、成道、转发轮、涅槃八个形象;佛龛下部为长方形须弥座,每个须弥座砌有两个壶门,门内各有砖雕护法狮子1个,共16个,正、侧、蹲、立,形象各异。

十五层叠涩砖檐位于塔身上部,叠涩檐之间的塔壁共砌有492个门窗,门上塑有尖拱状门楣,楣角呈卷云形。

塔刹位于塔体的最高处,通高4.75米,为石质,自下而上由基座、覆莲、须弥座、仰莲、相轮和宝珠组成。

嵩岳寺塔的总体造型风格是印度窣堵坡与中国重楼融合的产物,体现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文化流变。

5.古迹保护方法比较分析5.1隐患分析。

5.1.1比萨斜塔隐患:目前,比萨斜塔主要隐患是由地基沉降引发的塔体倾斜。

比萨斜塔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倾斜是缓慢的,在建造的第一阶段第3层结束时,钟塔向北倾斜约0.25°,在第二阶段由于纠偏过度,1278年第7层完成时反而向南倾斜约0.6°,1360年建造顶层钟房时增加到1.6°,1817年,塔体向南倾斜约5°。

从1930年中期开始,倾斜率成倍增长,1993年达到最严重的5.2m 倾斜。

5.1.2嵩岳寺塔隐患:目前,嵩岳寺塔存在的主要隐患有四种。

一是倾斜。

塔体向东南方向倾斜了0.751m,倾斜程度与所在山体坡度基本一致,概由地球重力场影响所致。

二是裂缝。

20世纪80年代塔体二层出现多条2-3cm宽的裂缝,主要是由塔体倾斜所致。

三是风化。

塔体外部的塔砖、塑像和塔体内部的青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主要由风蚀和历史性损坏导致。

四是生草。

2008年之前,塔体叠涩砖檐上曾出现杂草,主要是由飞鸟粪便中的草籽落到塔檐,发芽所致。

5.2维修方法及保护情况。

由于比萨斜塔与嵩岳寺塔的传统建筑工艺和具体隐患的差别,造成二者的维修保护方式的差异。

5.2.1比萨斜塔维修保护:比萨斜塔于1998年12月至2001年6月,投入2500万美元对塔体进行了维修保护。

维修主要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地基应力解除法对塔体进行纠偏。

地基应力解除法又俗称“抽土法”。

对比莎斜塔的抽土维修,主要是在其周边钻探了12个直径20cm的圆孔,每天共抽土20升左右,使塔体北侧地基缓慢下降,最终斜塔被扶正了44厘米,使塔体倾斜程度回到了安全范围内。

这一方式对于解决东方高层古建筑的倾斜问题,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是采用钢索加固塔体。

1998年12月,在塔的第三层连接了一些暂时性的安全防护钢索,向塔北边延伸约100m,以保持塔体结构的稳定。

5.2.2嵩岳寺塔维修保护:历史上,嵩岳寺塔曾于唐代、金代、清代进行过多次维修。

近期,主要是1989年至1991年、2008年进行了两次维修,维修采用了四种方式:一是对塔基进行加固。

在塔前打防滑柱,塔后实施退耕还林,对地宫进行防腐加固。

二是采用压力灌浆法修复裂缝。

采用空气压缩机,通过浆管,将丙烯酸乳液调制的粘合剂植入裂缝内,并进行多次重复灌浆。

三是修复建筑涂层。

采用丙烯酸乳液与石灰调制的白灰膏,修复塔刹、塔檐、塔基青砖等部位的建筑涂层,防止青砖风化。

四是除草保护。

先对塔檐上生长杂草部位的灰皮进行编号存放,待剪除杂草并进行根部药物处理后,再将原有的灰皮粘结在原处,从而保证了遗产的真实性。

比萨斜塔和嵩岳寺塔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相信通过加强东西方世界文化遗产的对比研究,将会进一步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开启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