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血液安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血液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障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

二、范围

外部供应血液

三、内容

(一)血液储备计划

1.每年与省血液中心签订供血协议,禁止使用其他血站的血液。

2.医院之间血液调剂,要在血液中心供血科备案。

3.每年初制定全年临床用血计划。

(二)血液入库管理

1.核查各种血液制剂冷链运输条件,禁止冷链不合格血液入库。核查内容如下:

(1)全血、红细胞冷藏温度控制在2-10℃;

(2)血小板控制在20-24℃,摆动保存;

(3)冰冻血浆、冷沉淀保持冰冻状态。

2.核查血袋包装和数量,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应拒收。核查内容如下:

(1)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

(2)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

(3)血液品种;

(4)采血日期及时期;

(5)有效期及时间;

(6)血袋编号(或条形码);

(7)储存条件。

(三)血液库存管理

1.血液保存

(1)血液应按照不同品种、不同血型分别存放于专用储血设备或不同层内。

(2)储血专用设施充足,设备完好,实行24小时冷链温度监控。

(3)不同血液成分保存条件应符合国家要求(附件2)。

(4)血液制剂从储血专用冰箱取出后,在室温放置不能超过30分钟。

(5)待发红细胞和血小板贮存于专用冰箱。

(6)融化后的血浆和冷沉淀,不可再次冰冻保存,可在4℃专用冰箱暂时保存,但不得超过24小时。

2.库存预警

(1)血液库存须制定预警线。

①常规储血量不得低于预警线上限。

②安全储血量不得低于预警线下限。

③原则上,血液库存应至少保持3天的用血量。

④库存低于预警线下线,须暂停择期手术,并动员互助献血。

(2)采供血不足时,血液中心供血科通过打电话、发短信或发文

件等方式告知医院。

3.常规保存血液制剂(附件3)版取国3足的配

①悬浮去白细胞红细胞;

②病毒灭活冰冻血浆;

③正常人血浆冷沉淀;

④血小板等按申请向血站申报。

4.资料保存

打印入库记录,资料员定期整理,保存10年。

(四)血液发放管理

1.血液发放应使用《输血管理信息系统》血液发放程序。

2.配血合格后,输血科工作人员应通过网络或电话及时通知临床用血科室取血。

3.取血时,医护人员必须凭取血单,并使用取血专用保存箱。

4.取血单应当详细注明患者姓名、科别、住院号(门诊号)、ABO 和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血液信息、医师签名、打印人、日期等。

5.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同时核查取血单、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的患者信息和血袋上的血液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或门诊号、科别(病房/门急诊)、床号、血型、供血者血袋编码、血型、血液量、采血日期、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和内容物等,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或电子签名)发出。

6.原则上每次取血不超过2袋,剩余血液暂时保存在输血科专用

储血设施。

7.集团和合作医院用血实行先出库,定期结账的形式。出库人员和取血人员双方要填写记录。出库人员负责血液费用的定期汇总结账。

(五)血液质量检查

1.血液发放前一定要进行血液质量检查,严禁不合格血液制剂发放到临床。

2.质量合格血液的判断标准:

(1)血袋外观:标签完整,无破损,无渗漏。标签信息包括:血袋编码、ABO血型、RhD血型、血液类型、数量、采血日期、有效期。

(2)血袋内容物:全血或红细胞类制剂应无气泡,(未混匀前)分层清晰,血浆或上清液透明、清亮,无溶血,无脂血,无絮状物,混匀后无凝块。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冷沉淀(因子)、机采血小板等血浆类制剂应液体透明,清亮,无溶血,无脂血,无絮状物或凝块。

3.质量不合格血液的判断标准: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凝块;

(4)血浆呈重度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血液过期或采血袋超过有效期以及血液内容物与标签标识不一致等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4.质量不合格血液的鉴别

(1)絮状物:在血浆层中呈粘丝状漂浮,有时有少量红细胞粘附,若反复摇动易沉入红细胞层引起红细胞粘附形成凝块。

(2)溶血:当血液静止沉淀后,血浆部分呈透明均匀红色。

(3)细菌污染:血袋内发现大量气泡并伴有絮状物出现,应考虑细菌污染。大量细菌污染时,血浆变为暗灰色或黄褐色,血浆变混或有白色凝块、膜状物或沉淀。血浆层出现气泡或溶血,红细胞变为紫红色等。

(4)脂血:血浆层呈不透明的黄色或白色乳糜状,放置1周后逐渐透明清晰,在血浆层上端出现乳白色脂肪颗粒样漂浮物。加温后易溶解、透明,此点可与细菌污染区别。如果是细菌污染,加热后乳白色脂肪颗粒样漂浮物不会消失。

(六)血液运输管理

1.血液长途运输(超过30分钟)应使用专用运输箱。

2.箱体在装入血液之前应保持清洁状态。

3在运输过程中,应能维持适宜的温度。

(1)运血及输全红细胞类血液成分:应维持在2℃~10℃。

(2)运输冰冻血浆、冷沉淀:应维持在冰冻状态。

(3)运输血小板:尽可能维持在20℃一24℃。

(七)血液报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