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研题库 教材课后习题第八章 【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答案

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答案

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答案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章行政法概述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第三章行政组织法第四章公务员法第五章行政行为概述第六章行政立法第七章授益行政行为第八章负担行政行为才聪学习网——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第九章行政机关的其他行为第十章行政司法第十一章行政应急第十二章行政程序第十三章监督行政第十四章行政复议第十五章国家赔偿与补偿第十六章行政诉讼第十七章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第十八章行政诉讼参加人第十九章行政诉讼证据第二十章行政诉讼程序第二十一章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第二十二章行政诉讼裁判与执行第二十三章涉外行政诉讼•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武大2007年研]相关试题:行政法律关系[武大2010年研]答:(1)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因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包括行使行政权的活动和基于实现国家或社会职能的目的所从事的公共管理活动而与行政相对人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形成或因之引发的各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规范调整后形成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3)联系: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关系受法律调整形成了行政法律关系,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

(4)区别:①性质不同。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行政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实体内容。

行政关系是一种事实上的社会关系,具有物质关系的属性;而行政法律关系则更多地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具有思想关系的属性。

②与行政法的关系不同。

就二者与行政法的关系来看,行政关系是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而行政法律关系则是行政法对行政关系调整后的结果。

③内容范围不同。

一般而言,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在内容范围上是基本一致的,但行政关系作为一种事实上的社会关系,在内容范围上要比行政法律关系更为广泛。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历年真题第四章——第八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历年真题第四章——第八章

第四章——第八章历年真题练习行政法--------------------------------------------------------------------------------鉴于我们的课时有限,希望各位同学务必认真完成每次的练习,如有问题请及时提出,我会尽力解答。

希望大家边做练习,边在教材上寻找答案,这样做是大家熟悉教材的一个很好的过程,也为期末的复习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第四章——第八章一、填空题1、在我国,行政职务的产生主要有四种程序:()、委托、()、()。

(2005-2006第二学期)2、依据行政相对方是否为一定的组织为标准,可以将行政相对方分为()和()。

(2005-2006第二学期)3、受委托行政机关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2006-2007第二学期)4、被授权的组织在被授权范围内以()名义行使行政职权。

(2007-2008第一学期)5、行政授权是指()将()的一部分或全部授给()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

(2009-2010第一学期)6、我国的政府派出机关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和()。

(2009-2010第一学期)7、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方式主要包括()、()和()、(2009-2010第一学期)8、行政监督是指()实施的法律监督。

(2009-2010第二学期、2010-2011第一学期)9、行政法制监督的对象是()及其()。

10、行政职权一般依其来源分为()、()两大类。

(2010-2011第一学期)二、单项选择题。

1、下级政府上级政府的监督是()。

(2005-2006第二学期)A、特殊行为监督B、舆论监督C、一般行政监督D、执法监督2、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2005-2006第二学期)A、民航总局B、国务院C、公安部D、村委会3、区公所的设立,要经()批准。

(2006-2007第二学期)A、县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大常委会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大常委会4、公务员职务关系因()消灭。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研 章节题库(第19~22章)【圣才出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研 章节题库(第19~22章)【圣才出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研章节题库第19章行政复议概述一、名词解释1.行政复议(华农2015年研;东财2006年研)答: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复议是具有司法性因素的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机制的环节。

2.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华东师大2004年研)答:(1)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

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范的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行政行为。

(2)二者的区别为:①针对的对象不同,行政复议针对的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属于行政争议;行政裁决针对的是当事人之间的与行政管理活动有关的民事纠纷。

②目的不同,行政裁决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行政复议的目的是为了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行政复议机关答:行政复议机关,是指享有行使行政复议权、承担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即受理复议申请,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机关。

同时,行政复议机关必须是具有独立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关。

4.行政复议第三人答:行政复议第三人,是指同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申请参加或者由复议机关通知参加的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以外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5.行政复议的移送管辖相关试题:移送管辖(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研;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研)答:行政复议的移送管辖,是指行政复议机关对已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经审查发现对该案件无管辖权时,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管辖。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研题库 教材课后习题第十一章 【圣才出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研题库 教材课后习题第十一章 【圣才出品】

第11章行政赔偿诉讼1.什么是行政赔偿?行政赔偿的成立要件是什么?答:行政赔偿,指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公务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赔偿义务机关予以赔偿的法律制度。

根据行政赔偿的概念,行政赔偿的成立要件主要有四点:(1)引起行政赔偿的侵权损害行为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公务人员。

“行政公务人员”的范围包括国家公务员和其他行政公务人员。

政党、人民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不是引起行政赔偿的侵权损害行为主体。

(2)引起行政赔偿的侵权损害行为是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公务人员行使行政权力、实施行政管理的行为,即职权行为。

职权行为主要是指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公务人员行使行政权力,对相对人实施管理的单方面行为。

这类行为均带有命令——服从的特点,即国家强制特点,直接影响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行政公务人员作出的与职权行为无关的个人侵权行为,不能引起国家行政赔偿责任,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行政公务人员自己承担;国有公共设施因设置、管理欠缺所造成的损害,也不能引起国家行政赔偿责任,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得到民事赔偿。

(3)引起行政赔偿的侵权损害行为是违法行政行为,例如违法拘留、非法拘禁、违法实施罚款、违法查封财产等。

(4)引起行政赔偿的侵权损害行为确已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且损害的大小和范围可以确定。

一方面,有侵权不一定有损害,被侵权人不能要求行政赔偿。

另一方面,无法确定的损害不能得到赔偿。

2.行政赔偿有哪些作用?答:行政赔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权利救济作用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公务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行政赔偿可以使受害人的权利得到救济。

权利救济作用是行政赔偿的主要作用,也是国家实行国家赔偿制度的根本目的。

(2)制约防范作用国家行政赔偿具有制约和防范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公务人员作出违法行政行为的作用。

因为,一旦违法行政行为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实际损害,不仅国家要承担行政赔偿责任,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措施,把履行职务的状况和行政主体及其行政公务人员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进而达到制约、防范行政职权行为违法侵权的目的。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7版配套题库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7版配套题库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7版配套题库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绪论第一章行政法学的基本概念第二章行政法的法源第三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第二编行政法主体第四章行政法主体概述第五章行政机关第六章其他行政主体第七章公务员第八章行政相对人第九章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第三编行政行为第十章行政行为概述第十一章行政立法第十二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第十三章具体行政行为第十四章行政处理(一)——依申请行政行为第十五章行政处理(二)——依职权行政行为第十六章行政主体实施的其他行为第十七章行政程序第四编行政复议第十八章行政救济概述第十九章行政复议概述第二十章行政复议范围第二十一章行政复议法律关系主体第二十二章行政复议的程序第五编行政诉讼第二十三章行政诉讼概述第二十四章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第二十五章行政诉讼的管辖第二十六章行政诉讼参加人第二十七章行政诉讼证据第二十八章行政诉讼程序第二十九章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第三十章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第三十一章涉外行政诉讼第三十二章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第六编行政赔偿第三十三章行政赔偿与国家赔偿第三十四章行政赔偿范围第三十五章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第三十六章行政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第三十七章行政赔偿程序第三十八章行政补偿•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行政赔偿[华农2015年研;东财2004年研]答: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制度。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侵权行为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2)是对行政过程中的国家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所给予的赔偿(3)请求人是其合法权益受到侵权行为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4)责任主体为国家,但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为致害的行政机关。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一、填空题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__权利 _和_义务__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__物_、__行为__和__精神财富__。

3.以行政法调整对性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_一般行政法_和_特别行政法_。

二、名词解释1.行政法.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律事实. 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

3.行政法的法源.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三、选择题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B)。

A.行政相对方是不可少的 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 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2.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ABD)。

A.主体变更 B.客体变更C.形式变更 D.内容变更四、问答题1、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1)宪法、(2)法律、(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地方行政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2、行政法的作用是什么?(1)保障行政权有效行使,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2)贯彻实施宪法,推动民主政治进程,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3)促进经济文化建设,保护社会经济、文化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问答题1、么是行政法基本原则?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行政法律规范之中的,是调整和决定行政主体全部行为的基本准则。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内容?(1)行政合法性原则;(2)行政合理性原则。

第三章行政主体概述一、填空题1.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__相对方__申请为前提。

2.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_组织__。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习指导书1-10章课后练习习题加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习指导书1-10章课后练习习题加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习指导书》综合练习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P42.行政关系:就是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P43.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P44.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

P85.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P116.部门规章:是国务院各部门包括各部、委、行、署和直属机构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P11二.填空:1.行政关系的(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P42.行政法的调节对象是(行政关系)和(一定范围的监督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

(指导书P1)3.在行政法律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P54.行政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地位具有(不对等)性。

P55.行政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P66.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或(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

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P67.行政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大类。

P88.行政法的法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有关法律解释)以及(国际条例)。

(P10-12)9.根据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不同,行政法可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

根据行政法规范的性质不同,行政法分为(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根据行政法的作用不同,行政法可分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

P13-14三.选择判断(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1.行政法是调整BD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P4A.行政法律关系B.C.社会关系D.2. C 是行政法律关系必不可少的当事人。

行政法第8章配套练习题及答案

行政法第8章配套练习题及答案

行政法第8章配套练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与概念比较1.行政救济与行政救助(考研)2.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考研)答: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程序,是指赔偿请求人请求损害赔偿时,先向有关的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双方就有关赔偿的范围、方式、金额等事项进行自愿协商或由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从而解决赔偿争议的程序。

3.行政复议(考研)答:行政追偿是指国家在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之后,依法责令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

关于行政追偿程序,国家赔偿法没有规定。

二、单项选择题1.行政救济所要解决的是()。

A.人事争议B.行政争议C.民事争议D.财产纠纷答案:B解析:确切的答案应该是B。

虽然行政救济解决的争议中也涉及人事与财产争议,但并非所有的人事争议与财产争议都是行政救济的对象。

因此,AD不选。

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作出下列何种行为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取得国家赔偿? ()A.违法征收财物B.行政裁决不当C.制定的法规错误D.行政机关建房侵占他人用地答案:A解析:本题涉及国家赔偿法的调整范围。

《国家赔偿法》第3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一)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二)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三)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四)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五)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3.陈某被某县公安局拘留数日,期间因食物中毒而死,以下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陈某已死,再无必要提起行政诉讼B.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提起行政诉讼C.只能由其近亲属申请行政赔偿D.只能以王某的名义提起行政诉讼答案:C解析:《国家赔偿法》第6条规定,受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选项中哪个是不能提起行政复议的行为?()A、某市交通管理局发布了排气量1升以下的汽车不予上牌照的规定,并据此对吴某汽车不予上牌照的行为B、某乡政府发布通告劝导农民种植高产农作物的行为C、城建部门将施工企业的资质由一级变更为二级的行为D、民政部门对王某成立社团的申请不予批准2、某市交警李某在下班后正在家中吃饭期间,接到某地发生交通肇事的电话,即赶赴现场,将肇事司机的车辆扣押,随后开回家中吃饭,途中不巧将汽车撞坏,请问此案应如何处理?()A、属于个人行为,应当由交警李某赔偿B、属于职务行为,应当由李某所在机关赔偿C、是执行职务中的正常损害,不予赔偿D、不予赔偿,但应给予适当的补偿3、某行政复议机关在受理复议案件中,发现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省政府文件与国务院行政法规抵触,其正确的做法是:()A、送请省政府作出解释B、中止案件的审理C、送请国务院作出裁决D、以行政法规为依据作出复议决定4、某区海头村农民陈某与刘某因宅基地引起口角,由乡政府出面对纠纷进行处理,确认陈某对该宅基地具有使用权。

刘某对此不服,他应该采取下列选项中的哪项?()A、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C、向县政府申请复议D、向县政府土地管理局申请复议5.某县技术监督委托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对贩卖假种子的单位和个人行使处罚权,技术推广站应当以谁的名义行使处罚权?()A县技术监督局 B农业技术推广站C农业技术推广站执法队 D县人民政府6.下列选项中的哪一组情形会导致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前,未依法向当事人告知应予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②行政机关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③行政处罚没有没有法定依据;④行政处罚不遵守法定程序;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 7.行政机关对于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时,在证据可能灭失的情况下,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封存证据B经行政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可以先行扣押证据 C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证据 D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提存证据8.王某回国携带应申报物品而未向海关申报,海关认定王某的行为构成走私,对其作出没收物品,并罚款1000元人民币的处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题库及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题库及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行政主体2. 行政许可3. 行政复议4. 行政相对人5. 抽象行政行为6. 行政补偿7. 地域管辖8. 行政确认9. 行政许可10. 行政裁决11. 管辖权的转移12. 行政法律关系二、选择题1. 下列活动形成的关系不属于行政法律关系的是()A. 工商局给所属干部纪律处分B. 工商干部上街宣传法律C. 财政局取消不合法收费项目D. 人民法院审查工商局处罚决定2. 以下选项中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A. 县级人民代表大会B.省人民政府C. 市政协D.县纪律检查委员会3. 我国行政诉讼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人民法院依法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A. 合法性B. 合理性C. 合法性与合理性D. 适当性4. 公民甲住在A 区,在B 区建有生产加工企业,且A、B 区同属于C市。

某日,C市人民政府所属有权行政机关对甲所拥有的企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该企业停产并予以查封。

甲对此决定不服,那么,他应向哪个法院起诉?()A.向A区法院起诉B. 向B区法院起诉C. 向C市中院起诉D. 以上三者均可5. 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案件裁定的适用范围()A. 驳回起诉B. 财产保全C. 指定管辖D. 中止诉讼6. 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C. 人民法院的行政判决D. 宪法7. 王甲、李乙是某大学大四女生,因在学校宿舍私用电炉不慎失火,造成部分公私财产损失。

学校作出决定予以严重警告、并各罚款200元。

二人因受学校处理,两周未正常上课。

毕业时学校以二人无故旷课拒绝授予学位。

二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学校不是行政机关,无行政处罚权,法院不应受理B. 就授予学位而言,学校是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职权,法院应受理C. 学校没有行政处罚权,法院应全部撤消学校的处罚决定D. 学校授予学位的行为属于执行其本身职能,法院不应受理8. 某省人民政府为建设一项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决定占用沿途部分农民的土地,省人民政府对被占用土地的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题库(含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题库(含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题库(含答案)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也称任意裁量行为,没有任何限制,如果不是显失公正,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质监部门对某宝企业的部分化妆品进行抽样检查,是行政事实行为。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袁某代表所在公安机关,对殴打公民乙的公民甲处以拘留5日的处罚。

在本案中,下列何项可能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A.公安机关与甲的关系B.公安机关与乙的关系C.袁某与甲、乙的关系D.公安机关与袁某的关系正确答案:公安机关与甲的关系公安机关与乙的关系公安机关与袁某的关系英国设有行政法法官制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以海关为复议申请人的复议机关,应该选择该海关的上一级主管部门去复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而合法行政则是依法行政的根本。

下列哪此做法违反依法行政的要求?()A.因蔬菜价格上涨销路看好,某镇政府要求村民拔掉麦子改种蔬菜B.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难,某市政府发布《促进残疾人就业指导意见》,对录用残疾人达一定数量的企业予以奖励C.孙某殴打他人致轻微伤,某公安局决定对孙某从轻处罚D.某市政府发布文件规定,外地物流公司到本地运输货物,应事前得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准许,并缴纳道路特别通行费正确答案:因蔬菜价格上涨销路看好,某镇政府要求村民拔掉麦子改种蔬菜孙某殴打他人致轻微伤,某公安局决定对孙某从轻处罚某市政府发布文件规定,外地物流公司到本地运输货物,应事前得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准许,并缴纳道路特别通行费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

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正确答案: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下列做法不符合比例原则的有()。

A.甲乙两人因纠纷发生口角,公安机关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给予两人15天的行政拘留B.李某经过房管局批准建一栋五层小楼,但在施工过程中,私自加至七层,房管局以其违章建房要求把楼房全部拆除C.某文化主管部门在打击盗版活动中指示,要把盗版者打个倾家荡产,水远不得翻身D.某国计划在某海湾建立第十座核电站,经过多方面论证后,认为核辐射可能污染海水,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井使栖居此地的一种珍贵海鸟绝迹,遂取消建设计划,而改用成本较低的风力发电正确答案:甲乙两人因纠纷发生口角,公安机关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给予两人15天的行政拘留李某经过房管局批准建一栋五层小楼,但在施工过程中,私自加至七层,房管局以其违章建房要求把楼房全部拆除某文化主管部门在打击盗版活动中指示,要把盗版者打个倾家荡产,水远不得翻身下列哪一选项不符依法行政原则。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至27章练习题及答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27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1.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1.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1.4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1.5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律规范)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1.6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和(行政法律关系内容)1.7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8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1.9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1.10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1.11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1.12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 客体变更,内容变更)1.13关于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行政法律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b. 行政关系属于法律关系c. 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调整转为行政法律关系d. 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1.14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1.15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性体现在(双方主体地位不平等)。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1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行政合法性原则)。

2.2以下说法不属于行政程序合法内容的是(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情合理)2.3关于行政合法性原则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合理性原则主要解决行政是否适当问题)2.4行政合理性原则基于(自由裁量权)产生2.5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D)。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行政诉讼程序)【圣才出品】

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行政诉讼程序)【圣才出品】

第二十八章行政诉讼程序2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一、诉与诉权1.诉的概念诉是指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主体行政行为侵犯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请求法院予以司法救济的制度。

行政诉讼中的诉具有三个要素:(1)当事人,是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主体。

(2)诉讼标的。

又称诉讼客体,即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案件中的诉讼标的,是由原告具体的请求内容决定的。

(3)诉讼理由,是任何具体的诉讼都不可缺少的要件,是指原告为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所提出的事实。

2.诉的种类诉的种类是以诉的请求内容为标准进行的划分。

目前我国行政诉讼的种类有确认之诉、撤销之诉、变更之诉、赔偿之诉、履行之诉和给付之诉等。

不同种类的诉决定不同形式的诉讼判决。

3.诉的合并和分离(1)诉的合并,是基于各个诉的主体或内容上的联系,人民法院依职权或经当事人申请后决定,依法将几个诉合并在一起审理的诉讼形式。

这是人民法院决定共同诉讼的理论依据。

(2)诉的分离,是人民法院在受理后,对原告提出的几个诉单独审理,或者对已经合并的几个诉再重新分离而单独审理的诉讼形式。

4.诉权(1)诉权的概念①广义的诉权,是指当事人参加行政诉讼中依法享有的所有诉讼权利。

主要包括诉权、申请再审权、申请执行权。

②狭义的诉权,仅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以国家审判权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权利。

(2)诉权的种类根据行政诉讼原告享有诉权范围的广狭程度,诉权可分为:①被害者诉权,是指以原告的权利受到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为起诉要件的一种诉讼权利。

我国采取的是当事人主观权利受侵害方享有诉权的诉讼形式。

②利害关系者诉权,是介于被害者诉讼和民众诉讼之间的诉讼形式,是指原告诉权不以公民的权利或利益被违法行政行为所侵害为要件,而只需原告对诉讼的提起具有值得保护的实质上的或理念上的、直接的或间接的、现实的或将来的及任何可以估量的利益就足够了;但这种利益必须为原告自己所享有,以此区别于民众诉讼。

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答案

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答案

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考研真题和答案马工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简答题三、论述题四、案例分析题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一章行政法概述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第三章行政组织法第四章公务员法第五章行政行为概述第六章行政立法第七章授益行政行为第八章负担行政行为第九章行政机关的其他行为第十章行政司法第十一章行政应急第十二章行政程序第十三章监督行政第十四章行政复议第十五章国家赔偿与补偿第十六章行政诉讼第十七章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管辖第十八章行政诉讼参加人第十九章行政诉讼证据第二十章行政诉讼程序第二十一章行政诉讼法律适用第二十二章行政诉讼裁判与执行第二十三章涉外行政诉讼•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武大2007年研]相关试题:行政法律关系[武大2010年研]答:(1)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因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包括行使行政权的活动和基于实现国家或社会职能的目的所从事的公共管理活动而与行政相对人以及其他相关主体形成或因之引发的各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规范调整后形成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3)联系: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行政关系受法律调整形成了行政法律关系,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

(4)区别:①性质不同。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行政关系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实体内容。

行政关系是一种事实上的社会关系,具有物质关系的属性;而行政法律关系则更多地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具有思想关系的属性。

②与行政法的关系不同。

就二者与行政法的关系来看,行政关系是行政法的调整对象,而行政法律关系则是行政法对行政关系调整后的结果。

③内容范围不同。

一般而言,行政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在内容范围上是基本一致的,但行政关系作为一种事实上的社会关系,在内容范围上要比行政法律关系更为广泛。

④形成的时间不同。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行政法概述1.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对行政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一般行政法和(特别行政法)。

4.行政关系是指(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

5.行政法律关系是指为(行政法律规范)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与(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6.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法律关系客体)和(行政法律关系内容)。

7.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其进行规范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

a. 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b. 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c. 行政相对方是不可少的d. 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9.以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范围为标准来划分,行政法可以分为()。

a. 一般行政法与特别行政法b. 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及行政监督法c. 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d. 中央行政法与地方行政法10.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普通公民b. 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不具有统一性c. 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双方协商拟定d. 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11.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

a. 行政法律规范b. 行政关系c. 行政法律事实d. 行政行为12.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

a.客体变更b.主体变更c.内容变更d.形式变更13.关于行政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行政关系经行政法调整转为行政法律关系b. 行政关系属于法律关系c. 行政法律关系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d. 行政法律关系以行政关系为基础14.关于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研题库 章节题库7,8,9章节【圣才出品】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研题库 章节题库7,8,9章节【圣才出品】

第7章公务员一、名词解释1.公务员(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研)答:公务员是国家依法定方式任用的,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我国公务员的范围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这“七大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公务员法律关系答:公务员法律关系是一般公民经过一定的法定程序成为公务员,基于其所担任的行政职务而与国家之间构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内容包括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公务员作为行政主体的代表和行政相对人的关系两个方面。

3.公务员的责任答:公务员的责任是当公务员不依法履行或不能履行其法定义务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公务员的责任一般包括接受行政处分、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和承担刑事责任三种。

4.公职关系答:公职关系属于内部行政法律关系,是内部行政法律关系的一种。

其主体双方分别是公务员和国家,是公务员因担任国家公职、执行国家事务而与国家(直接相对主体为行政机关)发生的法律关系。

5.调任答:调任是公务员交流的一种外部交流形式。

在我国,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外的工作人员调入国家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副处级以上非领导职务;或者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从公务员系统调至公务员系统以外的其他系统去任职。

调任包括调入和调出两个方面,是我国公务员与其他机关或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之间的一种外部交流形式,它标志着我国公务员队伍是一个可以对外交流的开放系统。

6.公务员申诉控告制度答:申诉制度,是指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决定,包括行政处分决定不服,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向原处理机关,或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请复核,要求依法给予解决,受理申诉的机关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处理的制度。

控告制度,是指公务员对于行政机关及其领导人员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者行政监察机关提出控告,受理控告的机关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的制度。

国家司法考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全书【核心讲义(下编)】-第八~十四章【圣才出品】

国家司法考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复习全书【核心讲义(下编)】-第八~十四章【圣才出品】

下编行政诉讼法第八章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考情分析】本章平均每年考查7分,主要考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通常将应予受理的案件范围和不应受理的案件范围相混合加以考查。

(2)对于应予受理的案件范围,还会结合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关系相互杂糅予以考查。

其中,复议前置型与复议选择终局型是经常被用来对考生加以干扰。

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依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运用国家审判权并依照司法程序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解决特定行政争议的活动。

一、受案范围的确立标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立总体上标准有三个:1.行政行为标准只有对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才能提起行政诉讼,此处的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2.违法标准只有认为行政行为违法时,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若认为行政行为存在合理性问题时不能提起行政诉讼。

3.侵权标准只有认为行政行为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人身权和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时才能提起行政诉讼。

【注意】上述只是一般性的规定,行政诉讼法扩大了受案范围,有些不是侵犯相对人人身权和财产权的行政行为也可提起行政诉讼,如公平竞争权。

二、应予受理的案件范围1.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是行政诉讼着重审查的对象之一。

注意,行政处分不是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两者的区别如下:2.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1)行政强制措施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2)行政强制执行①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3.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案件行政机关非法干预、截留、限制或者取消法律、法规赋予生产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处理其所属人、财、物以及决定产、供、销等方面的权利,特别是对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其中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村土地经营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行政诉讼裁判
1.维持判决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答:(1)维持判决的概念
维持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有效,从而作出否定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指控,维持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维持判决直接针对的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对现已形成的行政法律关系的确认,表现出较强的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色彩,但同时相当于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被人民法院维持的行政行为意味着其取得了司法的确认、取得了最终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2)维持判决的适用条件
①证据确凿
这一条件的另一种表述应为事实清楚,即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是建立在由证据确凿、充分所决定的法定事实要件基础上的。

从另一角度说,证据确凿也就是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和客观动因充分。

因为具体行政行为是把抽象的规范适用到特定的人和事上去的行为,为什么把这一规范适用到此对象而非彼对象,其根据就是要具备由证据确凿、充分而决定的法定事实。

②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在法定事实要件具备之后,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还要求选择正确的行政法规范。

适用的法律规范必须是现实生效的规范,不能是尚未生效或已经被废止的规范。

③符合法定程序
法定程序是指由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程序,包括应具备的方式、形式、手段、步骤、时限等。

具体行政行为该具备而不具备法定的形式,或空间
顺序上先后颠倒、紊乱,时间上超过时限等都是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行为。

而合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应是全部符合法定程序的行为。

④没有超越职权
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没有超出法律、法规赋予该行政机关的权限范围。

⑤没有滥用职权
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符合法律规定的目的、原则和精神,并且行政机关正当地、合理地行使了职权。

2.撤销判决的概念、种类、条件及撤销后发回的限制以及适用撤销判决应注意的问题?
答:(1)概念
撤销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全部或部分违法,从而全部或部分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及责令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

撤销判决的实质在于消灭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视为没有作出任何决定,恢复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前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状态。

(2)种类
根据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状态的不同,撤销可分为全部撤销和部分撤销;根据撤销后行政机关还能否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又可分为终止性的撤销和发回性的撤销。

以上两种分类综合起来考察,行政诉讼的撤销判决就有如下四种:
①终止性的全部撤销;
②“发回性”的全部撤销;
③终止性的部分撤销;
④“发回性”的部分撤销。

(3)适用条件
①主要证据不足。

主要证据不足,说明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客观动因和法定事实要件不充分,意味着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事实不能确定,至少存在着不合理的疑点。

主要证据不足,足以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瑕疵,行政诉讼法已把它提高到违法的程度而加以规定,从而成为法院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定条件。

②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把抽象的法律规范适用到特定的人和事上去的行为。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往往会导致具体行政行为定性或处理上的错误,自应包含在法院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之中。

③违反法定程序。

法定程序是指法律、法规和规章设定的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的方式和步骤的行政程序。

违反法定程序有时并不影响具体行政行为的实体结果的正确性,但考虑到日后我国要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且现行行政程序规范较为简单、粗糙,若予违反即应予以撤销。

④超越职权。

每个行政机关都有自己的特定的职责权限,超出了法律、法规赋予它的权限范围,即为超越职权。

越权无效是一个国际上公认的行政法原则。

超越职权即是行政机关没有法律根据的“法外行政”,自然应属违法具体行政行为的表现之一。

实践中,超越职权主要有以下几种:
a.无权限,法律、法规根本没有赋予行政主体某项行政职权,行政主体自行行使了某项职权;
b.职权侵越,如下级机关行使了上级机关的职权,上级机关行使了下级机关的职权等;
c.空间上的越权,也叫地域上的越权,指行政机关对管辖区域以外的对象作出处理决定;
d.时间上的越权,指行政机关超出法定的行使职权的有效期限。

⑤滥用职权。

指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背离了法律、法规的原则、精神和目的,不正当地行使了职权。

滥用职权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a.行使职权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目的,不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
b.不相关考虑;
c.极不合理或显失公正。

(4)在适用撤销判决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复议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决定自然无效;复议决定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错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复议决定时,应当责令复议机关重新作出复议决定。

②《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并判令其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被告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被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诉法执行解释》对此种限制又作了变通的规定:
a.人民法院以违反法定程序为由判决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不受此限;
b.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虽然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结果相同,但其认定的主要事实或主要理由有变化的,亦不受此限;
c.如果行政机关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直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新作出的具体行政
行为。

同时,人民法院还可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作出司法建议、罚款和追究刑事责任。

③人民法院在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时,如果会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撤销的同时,可以分别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a.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b.责令被诉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c.向被告和有关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d.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建议有权机关依法处理。

3.变更判决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答:(1)概念
变更判决是指人民法院作出的对被告实施的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予以变更的判决。

显失公正就是明显的不公正,这是一个相对的判断,是从比较中得出的判断。

总的来说,行政处罚只有在任何具有一般公平、正义与理性判断的人都不会采取时才算是显失公正的,即行政处罚违背常规的对比、对称、平等、比例规则,明显地畸轻畸重;同样情况、不同对待;不同情况,同样对待且对比悬殊。

(2)适用条件
①具体行政行为系行政处罚行为,对非处罚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能直接判决变更;
②行政处罚必须是显失公正的。

因为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是一种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为,属于滥用职权的一种。

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变更,也可以撤销。

(3)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是可以撤销的,那么,在何时予以变更呢?我们认为,法院在以下情况下宜作出变更判决:
①法院对该种处罚掌握比较深透,对该类行政执法熟悉且掌握了充分、确凿证据证明原告违法行为的情节与后果;
②该类处罚是由于实施者出于不良动机、偏见或恶感而实施的。

以上两种情况任意一种出现,法院从整个国家行政工作效能上考虑,即可不必撤销发回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而径直作出变更判决。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变更,除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外,不得加重对原告的处罚。

同时,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得对行政机关未予处罚的人直接给予处罚。

4.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判决的适用条件?
答:(1)概念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是指人民法院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但又不适宜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其他判决的情况下,直接作出否定原告诉讼请求的判决。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是一种实体判决,区别于驳回起诉的裁定。

(2)适用条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①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
②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问题的;
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变化需要变更或者废止的;
④其他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情形。

5.确认违法无效的判决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
答:(1)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