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摘要: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开展多年,特别是大中城市较大规模的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相对较好,环评的质量较高。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垃圾卫生填埋场环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关键词:环境水文地质;生活垃圾填埋场;浸出污水

l环境地质概况

1.1地形地貌

项止所在区域地貌为溶丘,丘顶高程150~330m,多呈馒头状,连绵起伏,冲沟发育,部分形成长流小溪。项目填埋场为一树枝状冲沟,长2000m,两条枝沟长各约700m,宽度约100m。场地内地形变化较大,谷地地面标高东部为75m,西部为112m,地势总往体北东缓斜。场地周边与谷底比高大于40m。

1.2地质、构造

场地岩性为下二迭统孤峰组灰岩、硅质灰岩夹硅质结核灰岩,岩层山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组成,其间岩溶、弱岩溶、非岩溶岩层呈条带状分布。岩层透水系数大多数为0.005~1.828m/d,属弱和微弱透水性。项目场地位于河表向斜构造中段两翼。河表向斜北起人塘口经河表向广安一带延伸,轴长11km,呈北向东展部,轴脊波状起伏,期间由多组北西向断层切割,轴线分布不连续。

1.3水文地质条件

评价区域是新兴农场~洛维水文地质单元的排泄区,属中等富

水的灰岩夹硅质岩、泥岩岩溶裂隙水区,地下水补给资源模数为15~20万t/ kin2·年,主要沿北北尔向运动,天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垃圾堆放场中心最低地面标高96m。

2 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

2.1 地下室监测点的确定

有关部门于1998午11月对垃圾场周边布设了5个钻井,开展地下水专项监测工作,各监测井技术参数见表1。各监测井位置如下:1#井:本底井,位于ⅳ号坝上游,场址东侧内约10m。2#井:污染扩散井,位于ⅱ号坝北侧场区内10m。

质结核灰岩中,岩层倾向东,倾角10°。泉水以南为不纯碳酸岩盐组成的溶丘地形,北北东向的断层及岩溶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主要沿北北东向运动。据某水文地质队的勘探资料显示,在某新兴农场歪潭队一带至该泉水出口之间,存在一条水位低槽,推断为泉水径流的主要通道,但由于上游通道规模小,未能形成管道流,地表也未见天然露头。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泉水的补给区应包括新兴农场歪潭队以南至通天岩一带的范围,推测泉域面积大于

30km2,地卜水枯季径流模数约12.76l/s·km2。

2.2监测结果

经对各监测井进行抽水采样,水样从感官上看,1号和4号监测井水质较清,水样中有少量灰黑色悬浮颗粒,1号井出水层为砖质灰岩,4号井山水层为深灰色隐品质结构硅质岩。2号、3号、5号

井水样均有大量黄泥,水质浑浊。2号井出水岩层为半充填溶洞,充填物为褐黄色粘土;3号井出水层为充填溶洞,充填物为紫褐色、褐色含角砾粘土;5号井含水层为黄白色粘土。

经对地下水进行采样监测分析的结果见表2。其中nh3-n、no2-n、挥发酚、氰化物、砷、汞、总镉、六价铬、汕、镉、铅、铜、总磷等未捡出的项目不列入表中。

2.3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从监侧井和地下水天然露头点水质感官看,大鱼汶水样清澈透明,无悬浮可见物质,而监测井所采水样有泥沙等较多杂质,主要是受监测井开钻时间不长,井内末做彻底地清洗,打开井口时的敲击造成井壁震动等人为因素影响。

根据监测结果,对末检出的项目不再参加评价。评价方法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采用单因子指数法pi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列于表3。

从评价结果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略有超标(某市地下水细菌指标普遍超标),其它项目都低于评价标准,一般化学指标和重金属含量较低。

3垃圾场概况

随着城市的发展,某市的生活垃圾日产生量已达到500-700t,原有的垃圾堆放场均无填埋场,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

有关部门决定在位于某市南偏东的柳江县里雍乡宜步村立冲沟,新建日处理生活垃圾600t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垃圾场在营运期间,将产生由填埋区垃圾渗出液、场区生活区卫生污水和洗车生产废水组成的污水。垃圾渗出液是垃圾场的主要污水,每天产生量约200m3,主要污染物为cod、bod5、nh3-n、ss,污染物浓度很高。此外场区生活污水、生产洗车废水每天产生量约80m3。垃圾场产生的污水通过严格的处理达标后,经立冲沟排入柳江。

表4是立冲沟垃圾填埋场污水的产生及排放情况。

4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评价

4.1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分析

影响地下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下水含水层出露情况、覆盖层厚度及岩性、地下水埋藏深度等。根据评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可确定这些因素的情况如下:

(1)含水层出露情况:赋存径流于评价区域地下水的主要通道为一条水位低槽。该通道规模小,未能形成管道流,因此在地表没有天然露头。

(2)覆盖层厚度及岩性:评价区域覆盖层厚度大于20m,岩性为二叠系栖霞组(plq)坚硬半坚硬厚层状硅质灰岩夹泥质硅质岩,透水性极差。

(3)地下水埋藏深度:据评价区域地下水位统侧结果,在该区域

内地下水位埋深约为20m,在埋深大的地段可达40多米。

根据以上水文地质条件可知,评价区域地下水属自然防护条件甚好的不易污染的基岩裂隙水区。

4.2人类生产生活影响分析

(1)开采现状:评价区域地下水属中等富水区,现该区域地下水每天开采量不足150m2,属弱开采,地下水不会因人工开采产生不良影响。

(2)生产生活影响分析:在评价区域内无工业污染源,生活卫生废水源亦很少,且都靠近柳江河排放,对地下水影响甚小。

4.3垃圾场营运影响分析

垃圾场建在水文地质单元的排泄区,在垃圾堆放过程中,采用技术成熟的hdpe膜防掺系统,并按一定的厚度分层、压实,使浸出废水沿人工防渗渠排放等措施的条件下,不会因垃圾场的建设,使评价区域地下水源受到污染。

4.4在异常情况下的影响分析

(1)在柳江河出现特大洪水的情况下:1996年在“7.19”特大洪水期间,柳江河水在评价项目建设地段的洪水位为86.94m,而与建设项目配套的污水处理池,是建设项目地带高程最低的设施,其地面标高亦达90m以上。因此建设项目不会因柳江河特大洪水的淹没造成新的污染。

(2)丰水期地下水位抬升的情况:从地下水位标高监测数据看,评价区域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大于20m,在地下水位与垃圾填埋场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