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职业装发展史

合集下载

简述中国服装史上的五次服饰变革

简述中国服装史上的五次服饰变革

简述中国服装史上的五次服饰变革
中国服装史上有五次重大的服饰变革,分别是:
1. 胡服骑射:发生在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推出的一项政策。

为了加强军事训练和战争需要,赵武灵王下令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以紧窄利落的装扮替代了中原人宽衣大带的着装。

2. 开放唐装:发生在唐朝时期,是当时中国文化的高峰之一。

唐装的特点是宽大、舒适、流畅,以刺绣和花鸟图案为主要装饰。

3. 华贵清装:发生在清朝时期,是中国传统服装的顶峰之一。

清装的特点是华丽、精致、严谨,以龙凤和珠宝为主要装饰。

4. 西服东进:发生在民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服装和西方服装的一次融合。

西服的特点是贴身、简约、实用,以纽扣和领带为主要装饰。

5. 现代时装:发生在现代社会,是中国传统服装和现代时尚的一次融合。

现代时装的特点是创新、个性化、多样化,以设计师的创意和面料为主要装饰。

这五次服饰变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中国历代职业装发展史(谷风教育)

中国历代职业装发展史(谷风教育)
同时,唐代服饰也受少数民 族胡服影响。
唐代襦裙
官员戴幞头
中小教资
对襟衫、长裙、披帛
7
唐代朝服和官服
唐代皇帝服饰品类繁多,有大裘冕、通天冠、翼善冠、武弁[biàn]白帢[qià]等 14种。
唐代官员平时穿圆领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细麻布制成,领、袖、襟加缘边, 在衫的下摆近膝盖处加一道横襕,故又称“襕衫”。文官袍上绣有飞禽,颇具文雅 气质,武官袍上绣走兽,呈现勇猛气魄。
秦代西汉时期服饰实物
5
秦汉时期朝服和官服
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xūn]裳”,百官戴高山冠 、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汉代服饰的职别 等级,主要是通过冠帽及佩绶来体现的。
玄衣纁裳
玄衣纁裳:“玄色”者,先染白,再染黑谓之玄色;“纁色”者,是赤绛色而微黄。
清代马褂
女性服装
中小教资
旗装
12
清代官服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 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 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
清朝继承了明代的补子制度,与明补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但 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整片织在一起,主要是为了便于穿着。
中小教资
4
秦汉时期—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形成。
由商代到西周,是上 衣下裳形制(裳即是裙)和 冠服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 ,并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 本形制。
秦汉时,民间常服是 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汉 服体系中的第2个款式) 并存,只不过深衣已逐渐 代替上衣下裳成为主流。
晋朝女士上衣下裳
春秋时期服饰
深衣

职业工装发展历程

职业工装发展历程

职业工装发展历程职业工装是职场人士穿着的一种专业化的服装,它具有提升形象、彰显职业特点的功能。

职业工装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时代的变迁,职业工装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改进。

在古代,职业工装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官员身上。

他们穿着不同的服装以示身份地位,例如清朝官员穿着官服、明朝士人穿着文士服等。

这些服装不仅体现了职业特点,还表达了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此后,职业工装概念逐渐扩展到其他行业,如医生、教师、律师等。

这些职业工装一般以整洁、庄重为特点,代表了职业者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职业工装开始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

例如,军人和消防员需要穿着坚固、防护性能强的制服,以保护自己在危险场合的安全。

同时,一些工厂也开始为工人提供统一的工装,使他们在工作中保持整洁和安全。

这些工装一般采用耐磨、防火等特殊面料制作而成,以适应工作环境的需求。

20世纪初,随着职业化程度的提高,职业工装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企业中,员工的着装已经成为了一种企业文化的体现。

企业开始要求员工穿着统一的工装,以便于区分身份、加强企业形象。

此外,一些特定行业也开始着重设计自己的职业工装,如航空员的制服、医生的白大褂等,以进一步强化行业特点和提升形象。

近年来,随着时尚的影响,职业工装的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时尚感。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样式和颜色,职业工装加入了更多元化的元素。

例如,颜色、面料、剪裁等方面的创新,使职业工装更加符合时尚潮流。

同时,一些行业也开始采用更具专业性的工装,如工程师的反光服、护士的护理服等,以提升工作效率和专业形象。

总的来说,职业工装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身份地位的象征到实用安全的考虑,再到现如今注重形象与专业的结合。

职业工装的发展不仅反映了职场人士对自身形象的重视,也体现了社会对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的高度重视。

随着时代的推移,职业工装将继续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并彰显职业的尊严和价值。

历代职业装发展史

历代职业装发展史

宋辽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 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 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 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 古民族的特点。
由于“程朱理学”的 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 协退让,宋朝服饰文化也不 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 。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 式,但是衣身上很少做装饰 。
宋代服饰
中国职业装发展史
2018.04
服装发展史及职业装发展历程
This is a sample WORD. Insert your desired WORD here. Again, this is a dummy WORD, enter your own WORD here. This is a sample WORD. Insert your desired WORD here.
平民服装
明朝官服
明朝官服
清代—服饰主要以满族服装为大流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 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称作“马褂”,是清朝时期男性传统服饰。
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里。 满族妇女着“旗装”。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 。
1.中国服装及职业装发展史
原始时期—中华服饰文化的发端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 人 距今1.9万年左右 遗 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 141 件 钻 孔 的 石 、 骨 、 贝 、 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 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 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 文化史由此发端。保护生 命,掩形御寒,装饰自身, 都在原始社会成为服装主 要作用。
秦汉时期—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形成。
由商代到西周,是上 衣下裳形制 裳即是裙 和 冠服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 ,并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 本形制。

第十章 1949~1978年的中国服饰

第十章 1949~1978年的中国服饰

毛式服装是中山装的一种沿袭。 从1949年以后穿中山装的人越来越多, 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更是形成中山装的热 潮。

七.军便装
的 宣 传陆 画军 )军 官 服 ( 一 九 五 二 年
中区代服 为别的( 陆于海属 军陆军 服军服世年 ,军,纪宣 右服其 传 为的服年画 空橄色代 军榄为末左 服绿蓝至为 色绿 海 )灰年军 50 60
第十章 1949~1978年的中国服饰
第一节 概 述 着装形象有三种代表着新时代的风格: 1.工人阶级的劳动布工作服上衣、工装
衣裤(裤为背带式,胸前有一口袋)、圆顶 有前檐工作帽; 2.农民阶级的胶底布鞋和白羊肚毛巾裹 头、戴毡帽头儿或草帽、中式短袄和肥裤、 方口黑布面布底鞋; 3.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引进的方格衬衫 和连衣裙(音译为布拉吉)等。工人、农民 的服饰形象,代表了这一时代的进步形象。 最常见的服饰是典型的工人和农民的服饰形 象 。
苏联工人的工作服(王岩摹绘)
作 服 (受 王苏 岩联 摹影 绘响 )的 中 国 工 人 工
穿 工 作 服 的 女 知 青
1977 年 大 庆 女 采 油 工 的 工 作 服
作 服 的 大 庆年 女外 工文 人画 。报 中 身 穿 工
1977
20世纪80年代这种工作服仍然可 见,本照片为穿工作服的塔里木盆地石 油女工,选自《人民画报》1986年第4 期。
图中为穿军大衣视察工作的领 导干部(选自《民族画报》1977年 第7期)
八.女式两用衫

女式两用衫与军便装都有中山装的 影子,它也被称为春秋装。式样为一字 领、八字领或小翻领,四粒扣,前身两 只口袋(挖袋或贴袋),此种衫子夏天 用薄料制成衬衫,春、秋、冬季用厚料 制成外套 。

中国从古至今服装的演变

中国从古至今服装的演变

中国从古至今服装的演变中国自古以来,服装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经过数千年的时间洗礼和演变后,中国服装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下面将从古代到现代,为大家简要介绍中国服装的演变历程。

古代服饰中国古代的服饰被分为两类,一类是“礼服”,另一类是“常服”。

礼服是用来参加宗教仪式或主持官方仪式时所穿的服装。

常服则是日常穿着的衣服。

在古代,衣服的种类和制作材料都非常丰富,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等级和身份的不同。

夏、商、周三代的服饰以皮毛为主要材料,用织物比较少。

秦汉时期则发展了丝绸制作技术,这使得服饰更加华丽、精致。

汉代时期流行的“襦裙”成为了女性的主要服饰,男性则以“中山装”为主要形式。

唐宋时期是中国服饰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服饰风格受到汉族、蒙古族、西域、满族等少数民族的影响。

唐朝的服装风格广泛受到印度、中亚、西域等地的影响,出现了“甲胄裙”、“青衫霓裳”、“官袍马褂”等多种服饰形式。

宋代则开始出现了“对襟直裰”和“襦裙对襟”等改良式样,女性服饰则发展出了出水芙蓉、仙袂飘飖等形式。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是中国服饰风格的分水岭,服饰的风格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

明时期的国家政策规定,男子必须穿白色长袍,而女性则以敞筒青衫为主要服装形式。

清代时期,则区分了“满洲式”和“汉式”两类服饰。

清代的服饰风格受到了满洲族、蒙古族、汉族的影响。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对于清朝官员礼仪的影响非常大,这也导致了清代的官僚文化和服饰文化的融合。

此外,清代时期的服饰还受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影响,引入了更加现代化和时尚的元素。

现代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服饰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在20世纪初,西装、西服进入中国,并成为现代职业人士的标志、代表。

与此同时,女性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时尚和个性化,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文化元素的服装元素,比如“旗袍”、“改良旗袍”等。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开放,各种服饰风格汇聚于此,西式服饰和传统服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时尚元素更加多元化和多样化。

服装演变发展历史配图说明

服装演变发展历史配图说明

附:
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
图二、清朝时期的旗袍
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

图三、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

后又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新式旗袍的雏形。

内穿倒大袖短袄,外套无袖长马甲。

图四、最左为民国时期流行的旗袍;右中为颇受争议的民国旗袍。

图五、现代旗袍的剪裁更突出了人体的曲线美
图六、20世纪90年代后的新式旗袍(左起一、二)
图七、旗袍的西化:具有国际风味的旗袍(右起一、二)。

中国服饰的历史及变迁

中国服饰的历史及变迁

清王朝的建立、强盛、衰 微及至灭亡,直接牵动着中 华服饰艺术风格的重大变化。 清朝统治者在汉族传统封建 服制的基础上纳入满族服装 款式,形成清代的服饰制度。
进入民国,风气开化,上衣下裙和 上衣下裤成为女子的时兴装束,裤 装大受女性青睐。裤装外穿不分阶 层,大家闺秀也乐意穿裤装,以便 行动轻便,合乎潮流。 服饰向平民化发展,服装的等级标 识逐渐淡化,男子的长袍、西装、 中山装一度三足鼎立,切合阶层职 业特点,而不分贫贱等级。
隋统一全国以后,重新厘定汉族的服饰制度. 由于隋是自北而南统一的,南北朝之间长期 效仿和影响,因此,隋代服饰中掺杂了北族 服饰的行制。到唐统一全国后,疆域扩大、 政令统一、物质丰富、经济发达。服饰文化 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导,对外开放,包括吸 收胡服的滋养,这种由南北走向向东西方向 流动的服饰大交流奠定了大唐盛世的中华主 体服饰文化。而五代十国虽处于分裂状态, 但在服饰上,大体是沿袭唐制。至此中国汉 族传统服饰风格已经基本建立。
辽、金、西夏、元时期,契 丹、女真、党项、蒙古武力 入侵中原。以实用、合体为 特色的草原服饰文化在汉族 民间渗透,汉族传统礼仪服 装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豪华 气派使入侵的统治者沉醉, 华夷服饰文化进入更深层次 的大融合。
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后,全面复 苏汉民族服饰文化,上采周汉, 下取唐宋,全面恢复了汉族服饰 的特点明代服饰仪态端庄,气度 宏美,是华夏古服饰艺术的典范, 当今中国戏曲服装的款式纹彩, 多采自明代服饰。明代的章服衣 冠更趋豪奢,织绣技艺迈向顶峰, 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也是中原汉 族服饰传统文化的最终巅峰。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服饰史由原始社会 以宗教图腾象征过渡到以政治伦理为 基础的王权象征的重要时期。无论是 商的“威严庄重”还是周的“秩序井 然”。奴隶主阶级把服饰作为“礼” 的内容,将其功能提高到突出的地位。 服饰除蔽体之外,更是“分贵贱,别 等级”的工具,并且制定了相应的章 服制度。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服装行业发展历史1.简述一下中国的服饰发展历史一、先秦时期:妇女*** 裤子穿裙子,人们常说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为衣,下为裳。

二、汉朝时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汉朝女人每层衣服的领子必须露出。

层层叠叠可以超过3层,名曰三重衣。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时的条纹间色裙走红,飘逸的长裙是诸位贵族女士的标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标准,宽大的袖口缀有不同颜色的袖贴,条纹间色长裙让视觉很有跳跃感。

四、隋唐时期:隋朝时隋文帝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在位时平时只戴乌纱帽。

到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服饰也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唐朝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五、宋辽夏金元: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

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六、明代:恢复汉族的传统,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汉服服饰制度。

明代皇帝戴乌纱折上巾(乌纱翼善冠),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

明初要求衣冠恢复唐制,其法服的式样与唐代相近,只是将进贤冠改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七、清代: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

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

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

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八、民国时期:(1)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

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

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

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

(2)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

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建国以来服饰的发展与演变

建国以来服饰的发展与演变

新中国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汉服代表着汉朝的端庄典雅,唐装代表着唐朝的自信开放。

服饰从来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最鲜活生动、最形象的记录。

建国以来,服饰潮流的每一次变化,都折射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与变革。

建国初期,很多地区的服饰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

城市男子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穿旗袍。

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

此外还时行西装和中山装。

做衣的面料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或麻布。

很快,穿衣打扮与革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此时的中国处处都充满着革命的气氛,服饰本身特有的审美属性被其衍生的政治属性所压倒。

西装和旗袍被看作是资产阶级情调,于是便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

干部服、列宁装作为新的时尚服饰,在短期内传遍了全国。

干部服融合了中山装和军装的特点,有四个衣袋,小翻领,单排扣,多为蓝色,既保持了中山装的儒雅,又和军装相似,广受欢迎,成为男性着装的首选,除机关工作人员外,其他行业的男性也普遍穿着。

列宁装是依照列宁常穿的服饰而设计的一种服饰款式,主要特点是:大翻领、大掩襟、双排扣、斜插口袋,有的还配一条带铜扣的腰带,穿上这种衣服,显得既新颖又思想进步,遂迅即成为女性的典型服饰,革命女干部更是人人必穿。

但在苏联,列宁装本是男性的服饰,传入中国后却成为女性的普遍衣着,这成为了服饰史上的一件趣事。

50年代,全国出于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人民权利投入经济建设的潮流中。

工人、农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多的提高,全社会流行朴素美,在穿着上更趋向与实用和结实。

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当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灰色变得丰富多彩。

从苏联传入的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女性欢迎的服饰。

布拉吉裙在中国的流行,归功于一位苏联的领导人,这位领导人来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饰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女性应该人人穿花衣,以体现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面貌。

建国六十年服装变化

建国六十年服装变化

四、喇叭裤 80年代:色彩缤纷的时代。中 年代:色彩缤纷的时代。 年代 国服饰发展的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 念的复苏开始于中国推行改革开放 政策的1978年。人们看到大喇叭 年 政策的 裤、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 蝙蝠衫。还有健美裤和连衣裙。 喇叭裤成为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 喇叭裤成为一种所向披靡的时尚, 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 谁要是穿一条喇叭裤在街上走的话, 那就和现在裸奔的效应一样。80年 那就和现在裸奔的效应一样。80年 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人们的思想慢慢变得开放,喇叭裤 人们的思想慢慢变得开放, 也被大众所接受,在社会青年中普 也被大众所接受, 遍流行,成为风行一时的裤型。现 遍流行,成为风行一时的裤型。 在看来,喇叭裤无疑是一种时代的标 在看来 喇叭裤无疑是一种时代的标 志。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服饰! 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服饰!
中国服饰文化的 历史和发展,折 历史和发展, 射出政治、经济、 射出政治、经济、 民俗、宗教、伦 民俗、宗教、 理、社会风尚、 社会风尚、 等价值观和社会 心理方面的内涵, 心理方面的内涵, 反映出不同时期 人们的生活方式、 人们的生活方式、 审美观念及对时 尚的理解和追求。 尚的理解和追求。 进入21世纪,人们从简单的跟随潮流到引领潮流;从盲目崇 进入 世纪,人们从简单的跟随潮流到引领潮流; 世纪 拜名牌到DIY个性服装的盛行,无不体现出时代的更替和进 拜名牌到 个性服装的盛行, 个性服装的盛行 步。这个世纪是张扬个性的时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 这个世纪是张扬个性的时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 更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由时代。 更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自由时代。
五、牛仔裤 美国大片 《霹雳舞》登陆 霹雳舞》 中国,紧身牛仔 中国, 裤迅速成为“时 裤迅速成为“ 尚青年”的典型 尚青年” 服装。牛仔裤以 服装。 粗犷自然、充满 粗犷自然、 激情和活力的风 格受到普遍欢迎。 格受到普遍欢迎。 今天,牛仔裤已 今天, 经风靡中国,成 经风靡中国, 为男女老少衣橱 里最常见的休闲 服饰。 服饰。

中国服饰演变史

中国服饰演变史

中国服饰演变史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秦汉时期。

衣着以深衣为主,直裾和曲裾不仅是男式服饰,也是女式服饰常见类型。

襦裙之类也是有的。

公元221—公元420年,魏晋时期。

衣着普遍比较大且宽松。

公元420—公元589年,北朝时期。

公元220—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420—公元589年,南北朝时期。

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朝时期。

公元618—公元907年,唐朝时期。

这时候的衣着是仿照隋朝而制。

公元618—公元907年,唐朝时期。

这是一个广泛受外国影响的时期,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不少国家。

公元618—公元907年,中晚唐时期。

女性的衣着变得更加宽松了。

公元960—公元1279年,宋朝时期。

贵族妇女开始实行缠足。

公元1271—公元1368年,元朝时期。

中国处于蒙古人的统治之下。

公元1368—公元1644年,明朝时期。

元朝留下的习俗被废除,人们又恢复了原来的习惯。

公元1368—公元1644年,明朝时期。

公元1368—公元1644年,明朝时期。

公元1644—公元1911年,清朝时期。

公元1644—公元1911年,清朝时期。

满族人试图禁止缠足,但没有成功。

公元1911—公元二十世纪二十年代,1927年朱家在广州的禁止女性束胸的运动。

人民仍然试图禁止缠足,可惜又失败了。

公元1911—公元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这个时期,旗袍——源于满人女性传统服装,被汉人所接受。

公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公元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这个时期,衣着变得越来越西洋化,在剪裁上也更加适合偏胖体型,缠足习俗被彻底根除。

公元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公元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公元二十一世纪。

现代时期。

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

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

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中国古代的服装演变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服装演变开始于夏商周时期。

以下是中国古代服装演变的概述。

1. 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56年)夏、商、周三代的服装整体上比较简单,男女装的区别不大。

男子常穿褐色或黑色的长衫和裙子,女子则穿褐色或红色的裙子。

此时期的服装以布料为主,辅以皮革、毛皮等材质,装饰相对简单。

2.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时期的服装逐渐丰富多样,标志性的特征是凸显身份地位的服饰和装饰品的出现。

男子开始穿戴褶裙、襕衫和褂,腰带、鞋子等装饰逐渐成为重要元素。

女子的服装也多样化,经常采用裙子、外衣和襦裙等装饰,通常配以大量的首饰和头饰。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逐渐向华丽和豪华方向发展。

男子常穿长袍、外袍和褂,并佩戴冠帽。

女子的服装则更为绚丽,裙子诸如百褶裙、宽袖裙等款式,常佩戴各种首饰和头饰,发髻也较为复杂。

4.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隋唐时期的服饰开始呈现丰富繁复的特点,反映出社会繁荣和文化交流的影响。

男子的袍子越来越宽松,褂的袖子也更加宽大。

女子的服装则更加华丽,裙子的褶皱和袖子的宽度越来越多,多采用明黄、明红等鲜艳的颜色。

此时期,头饰也越来越绚丽多样。

5.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1912年)宋元明清时期的服装特点是注重礼仪和等级地位的体现。

男子常穿长褂、袍子和襴衫,腰带等饰品则被赋予更多的意义。

女子的服饰更加华美,裙子和上衣数量繁多,袖子宽度减小,领口越来越小,妆饰也日渐多样化,头饰更是变得复杂精致。

中国古代服装的演变经历了简单、丰富、华丽的历程,反映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现代的服装也吸收了古代的元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时尚风格。

中国职业装设计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中国职业装设计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中国职业装设计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第一章:引言职业装是指在职场上穿着的服装,其设计理念与风格需要与工作内容相符合,具有舒适、专业、大方等特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职业装的设计与生产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产业。

本文旨在探究中国职业装设计的历史和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中国职业装设计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开始着力推行工业化进程,其中制衣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在五十年代末期,中国开始有了最早的职业装设计,多数属于公务员工作服、工人工作服等。

这些职业装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功能性强,色彩稳重。

到了七十年代,中国职业装设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职场。

为了满足职业人士的需求,职业装市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设计师开始注重舒适性、美感和团队的整体形象。

九十年代,中国职业装的品牌开始出现,以宝岛女士、明珂、爱朵等经典品牌为代表。

这些品牌主打时尚、专业和品质。

同时,职业装也开始走向多元化,设计风格不再单一。

比如,宝岛女士将优美的中国风设计与国际时尚潮流相结合,打造出独特的风格。

第三章:中国职业装设计的现状当前,中国职业装的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和国际化。

为了促进行业发展,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和设计师进行创新和实践,不断推动职业装产品的优化升级。

同时,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高端品牌,不断加强产品质量管控和服务体系的建立。

与此同时,中国职业装设计也受到了国外先进设计理念的影响,使得设计风格更加多样化。

例如,美国的职业装主打简约、实用和时尚,具有浓郁的都市感;而欧洲则注重奢华、精细和大气的感觉。

这些不同的设计风格为中国的职业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第四章:中国职业装设计的未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职业装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职业装设计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中国职业装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 推行可持续发展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达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目的。

服装事记50年代:工装裤和布拉吉,中山装,列宁装、校服

服装事记50年代:工装裤和布拉吉,中山装,列宁装、校服

服装事记50年代:工装裤和布拉吉,中山装,列宁装、校服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1949年开始,新中国的服饰路开始形成,从前被视为身份地位象征的的西装革履和刺绣旗袍被深深埋藏了,而能穿上中山装和列宁服的才是人们心目中羡慕的对象。

当时的服装除了原始的美化功能之外,还兼具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容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意识形态使命,具有极为强烈的俄罗斯色彩和革命性。

具有深远政治意义的中山装毛泽东穿中山装入选世界十大名人套装列宁装的主要特点是西服领、双排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

列宁装在年轻的新中国流行,除了表明当时中国女性在精神上的革命追求之外,还因为它或多或少带有一些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此外,它附加的腰带的紧束功能有助于女性身体线条的凸现。

列宁装:最时髦的女装:式样为双排扣西装开领,腰中系一根布带,双排各有三粒纽扣,这是从苏联学来的服装款式,尽管这种服饰呈现出中性化的特点,但是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服饰。

体现出劳动是最美的本色及其时代风尚。

解放初期,苏式列宁装是最时髦的女装,是50年代干部们的标志性服饰。

列宁装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最受欢迎:宽松的短袖、褶皱裙、简单的圆领、碎花、格子和条纹,腰际系一条布带。

“布拉吉”本是前苏联女子的日常服装。

当前苏联女英雄卓娅穿着飘逸的“布拉吉”就义时,“布拉吉”成为一种革命和进步的象征,也因此成为50年代最流行的女性服饰之一。

后来,由于中苏两国关系恶化,“布拉吉”的名称改为“连衣裙”。

20世纪50年代服装记忆:“布拉吉”人人参加劳动,建设新中国。

需要耐磨耐脏的日常服装。

工装与军装的灰蓝绿自然成了最实际的流行色。

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朴素简单如当时一首民谣所说:“四个兜的中山装,小米高粱吃得香,几户人家一个庄,走亲访友靠步量。

中国男装的演变史

中国男装的演变史

中国男装的演变史中国男装的演变史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古时也一直以“衣冠上国”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服饰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服饰也会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服饰不仅体现了时代下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也形象地反应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

以史为镜,让我们从镜子里看看镜前人们的衣冠着装吧!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民国的服饰与清朝时期相比,却没有太大变化,主要还是长衫和马褂。

清晚期,店铺者渐多,西服被他们带回国,但尚未普及。

直到1919年,服装西化,西服作为新文化冲击传统的“国粹”服饰长袍马褂,得以逐渐流行。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装被上流社会、青年学生、洋行等推向了热潮,西装也成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西装的传入和流行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发展。

中山装也是在吸收了欧美服饰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孙中山先生综合了中西服饰的特点,设计出了中国特色的“中山装”。

建国以来,一直占据着服饰的主导地位。

特殊年代,使得中国的服装被一片“橄榄绿”淹没。

红领章、绿军装、解放鞋是当时的`流行服饰。

改革开放让重新打开国门的中国人,思想更为开放。

以西装、茄克为代表的西方服装再次涌进大陆。

穿西装打领带便成为了一种时尚,茄克衫便成为了休闲的代名词。

唐装,吸取了清代传统服装的款式和面料,同时也采用了西式的立体裁剪,使得源自清代的服装又重新登上时尚的舞台。

2001年APEC会议上,领导人身穿唐装,唐装以高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掀起唐装热潮。

2000年以后,中国男装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商务装、运动装、休闲装这几大品类。

从黑白灰的毛式中山装到现如今的商务休闲装,从全民橄榄绿军装到时尚多彩的运动休闲装,中国的服装产业在进步、在发展。

同时,中国服装市场也正面临国外品牌分食市场、服装同质化严重、高库存等、等一系列的挑战。

在此次的服装市场大洗牌里,如何把握机会积极应对挑战,建立品牌战略和营销措施,是每个男装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职业装的历史

职业装的历史

职业装的历史早在古代,我国农、工、商等不同行业的服装就有其各自的着装习惯,使人们通过着装就能识别其所从事的行业。

国体、政体的不同阶级的产生,使服装类别也因此而不断地分化、组合、创新,不断地增大服装类别的数量。

现有记载中华服饰历史的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形成职业装制度与文化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等级森严的社会,各个不同的朝代,各个不同体制的国家,对官宦、平民的着装要求是各不相同的,并制定了严格的服饰制度。

始于西周的冕服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制服制度,这种等级森严的冕服制度,几乎持续了2500年之久,成为封建社会等级制的显著标志。

明清两代,对服饰等级差别的限制更加严厉,不同的服装材质、图案,甚至连腰带的色泽都有极详细的规定和说明,稍有冒犯,重罚不怠。

战争作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对形成军服类别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战争在不断地改革、变化着作战用的军服。

如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为了增强士兵的战斗力,引进了"胡服骑射"把战袍改为短衣长裤,宽大的衣袖改为便于活动的窄袖,使中原士兵的着装披挂利落,大大提高了赵过军队的战斗力。

服饰作为一种被物化了的文化现象,与产生这种文化的经济土壤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韩非子·五蠹》记载:"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

"这是中国远古时期先民的生活写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形式:即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并存的经济形式,这两种经济形式在服装上表现为明显的丝绸与动物皮毛服装的区别。

除了政治、军事、经济外,宗教、文化、科技、民族等众多因素,共同造就了中国古代服装的特色与文化,孝育出了早期职业类服装的雏形。

职业装的现状工业文明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高速运转使人们无暇醉心于闲情逸志当中,它带来的财富使人们的审美观也随之发生变化。

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为适应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要求服装具有简洁、舒适的实用性;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崇尚运动、健美,要求服装是充满活力,便于运动,展露人体自然健康美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认为服装应该适当地表现身份、品质、内涵等,要求服装具有文化性;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不愿因循守旧,落后于人,要求服装不断翻新,独领风骚……由于可见,现代社会的职业装必然属于实用服装,只有美观与实用结合在一起,职业装才能发挥其作用,符合现代人所追求的实用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服装颜色单一,主要为黑、灰、蓝 、绿。同时,服装开始受到政治影响,列宁装、军便装、干部装不仅是领导人的着装 符号,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
军服
中山装
武警军服
冬季女警服
布拉吉
纺织女工服
交警警服
民兵军服
冬季军服
计划经济时代—60、70年代
匮乏的经济使得人们的服饰发展受到了局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不堪回首说补丁”、“我心中的红领巾”、“封资修服饰”、“红卫兵到全民皆兵”、“像 章狂飙”、“样板戏与服装模式”、“宣传画集中了革命装”、“穿军装的知青”都是 60年 代的真实写照。 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服饰路开始出现转折的一个特殊路段 , 1978年当中国国门对世界 敞开时,而世界现代时装之旅已走过了七十年,中国服饰开始受到世界的影响。
宋辽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
宋代 基本保 留了汉民 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 、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 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 蒙古民族的特点。 由于“程朱理学”的 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 协退让,宋朝服饰文化也 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 质朴。男装大体上沿袭唐 代样式,但是衣身上很少 做装饰。
传统奢侈品牌和当代新锐设计师品牌一同发展,各民族服饰文化也被充分发掘, 流行文化杂糅,形成了更加新颖多元的当代服装文化。
中国风
当代,随着中国 国力的崛起和中国 传统文化的传播, 中国风成为服装行 业的一道亮丽风景 线。充分说明民族 的即世界的。2.新中国的职业装发展历程
新中国建国初期-50年代服饰
秦汉时期—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形成。
由商代到西周,是上 衣下裳形制 ( 裳即是裙 ) 和 冠服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 , 并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 本形制。 秦汉时,民间常服是 上衣下裳制和深衣制(汉 服体系中的第 2 个款式) 并存,只不过深衣已逐渐 代替上衣下裳成为主流。
晋朝女士上衣下裳
春秋时期服饰
深衣
服务员服
税务制服
安检制服
当代—职业装划分更加细致和具体,风格更加新颖时尚
规范统一,体现行业特性
新技术、新材料引领职业装功能完善
3.职业装市场情况
国外职业装情况
在国外,大部分工作都有职业装。如在日本,穿职 业装的群体非常庞大,企业制服化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学生、办公、销售、建筑工人等群体都有专门的职业服 装。 日本一家专做建筑工人工作裤的公司,产值达到 7 亿元人民币之多;日本有一个专做系列校服的企业,年 产值可达10亿元人民币。 另外欧洲最大的做劳动防护用品的企业,年产值达 到十几亿欧元。 因为国外市场的细分以及企业自身的需要,国外职 业装市场较为广阔。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形成职业装制度与文化的国家之一。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形成职业 装制度与文化的国家之一。中国 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是等级 森严的社会,各个不同的朝代, 各个不同体制的国家,对官宦、 平民的着装要求是各不相同的, 并制定了严格的服饰制度。 始于西周的冕服制,是中国 历史上最早的制服制度,这种等 级森严的冕服制度,几乎持续了 2500年之久,成为封建社会等级 制的显著标志。
北洋军阀军装
国军党军装
八路军军装
中山装成为中国新的民族服装
作为中国新的民族服装,中山装的思想和政治含义:
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 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 权、考试权,还有监察权在领口(纽扣)和内侧(口袋),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 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
1.中国服装及职业装发展史
原始时期—中华服饰文化的发端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 人 ( 距 今 1.9 万 年 左 右 ) 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 和 141 件 钻 孔 的 石 、 骨 、 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 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 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 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保 护生命,掩形御寒,装饰 自身,都在原始社会成为 服装主要作用。
近代服饰—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 进入了新时代
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 、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款式、新品种取而代之。
近代军装
自北洋练兵以来,中国军事制度上主要学习日本。当时军官、士兵一般多戴硬壳大檐帽,缀五角 形帽徽,按民初国旗(五色旗)红、黄、蓝、白、黑颜色。军服的颜色、式样和制作材料因派系不同 ,自行规定,极不统一。北洋军以土黄为主,西南军阀以蓝灰为主,奉系是以接近日军的土黄为主。 国民党官兵的服装:抗战前,大都采用小领(中山装相似),颜色一度灰色,后改草绿色。规定 中下级军官一律打绑腿。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军队改革军制,军服仿效美国,做了一些改动。军官常 服仍用旧制,改用大檐帽,便服改为大翻领,黄色卡叽布制。 抗战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军装也统一改为国民革命军军服。服装基本样式为中山 装,军帽为德式军帽。八路军军装主要为灰色,新四军主要为黄绿色。
由隋入唐—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冠服丰美华丽,妆饰奇异纷繁。
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 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 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男子 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 ,官员戴幞(fú)头,百姓着短 衫。 当时还流行披帛。中晚唐时 期,还流行过一种纱罗衫,里面 不着内衣,仅以轻纱蔽体,我们 从周昉( fǎng )的《簪花仕女 图》中便可以看到这种纱罗衫。 同时,唐代服饰也受少数民 族胡服影响。
明朝服饰—等级明显,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 。自唐宋以后,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 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普通百姓的 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 补子,是补缀于品官补服前胸后背之上的一块织物,为明品官服饰制度的一 个重要特征,以方补的形式出现。
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
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形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缝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旗袍,作为世界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中 国传统服装,是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服饰的代表 作,至今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 代表之一。
民国旗袍
中式大褂和西服并行不悖
当代—世界服饰文化大融合
国内职业装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职工人数最多的国家,由国家规 定统一穿制服的行业有 19 个,总需求量在 3000 万套以上。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提供数据,目前内地职业装 市场的规模在 3000 亿-5000 亿元人民币左右,中 高端职业装市场有 700-800 亿规模。随着第三产 业发展,服务业占比提升,带动职业装需求,行业 发展前景广阔。 同时,伴随女性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女 性职业装的需求越来越多。
红卫兵服
女工服
空乘服
巡警警服
冬季作训服 学生装
民警警服
铁路制服
改革开放—80、90年代
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 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 精神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面貌簇新。 特别是在职业装方面 ,各部门纷纷开始换装。职业装越 来越现代化。
89式警服
空姐制服
87式军服
武警警服
国内职业装市场现状
1.参与企业众多,水平良莠不齐,竞争激烈且不规范。中国职业装市场大而不强。
竞争对手: 省内如新郎希努尔、红领、耶利娅、迪尚等。 省外如海澜之家、雅戈尔、报喜鸟、乔治白、罗蒙、阳光、大杨、杉杉等。
2.竞争激烈,价格不高,恶性竞争。
1
平民服装
明朝官服 明朝官服
清代—服饰主要以满族服装为大流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其中有一种行褂 ,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称作“马褂”,是清朝时期男性传统服饰。 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里。 满族妇女着“旗装”。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 。
中国职业装发展史
2018.04
服装发展史及职业装发展历程
This is a sample text. Insert your desired text here. Again, this is a dummy text, enter your own text here. This is a sample text. Insert your desired text here.
宋代服饰
辽代服饰
金代服饰
元代服饰
宋朝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 脚幞(fú)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 据说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下诏书改变乌纱帽的样式: 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 看得清清楚楚。
清代马褂
女性服装
旗装
清代官服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 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 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 清朝继承了明代的补子制度,与明补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前后成对,但 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整片织在一起,主要是为了便于穿着。
唐代襦裙
官员戴幞头
对襟衫、长裙、披帛
唐代朝服和官服
唐代皇帝服饰品类繁多,有大裘冕、通天冠、翼善冠、武弁 [biàn]白帢[qià]等 14种。 唐代官员平时穿圆领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细麻布制成,领、袖、襟加缘边, 在衫的下摆近膝盖处加一道横襕,故又称“襕衫”。文官袍上绣有飞禽,颇具文雅 气质,武官袍上绣走兽,呈现勇猛气魄。
秦代西汉时期服饰实物
秦汉时期朝服和官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