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一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最新考纲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2.把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的人口进展模式的地区差异。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微专题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
(2)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依据:图1中a段曲线平稳)农业革命期间增长速度加快(依据:图1中b段曲线坡度增大)近100多年来急剧增长(依据:图2中c段曲线坡度最大)(3)空间差异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特殊提示人口的自然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肯定是数量的增多,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特殊提示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由“死”到“生”来实现,生产力进展是关键——“死”是指死亡率下降,“生”是指诞生率下降。
②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20世纪60年月以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峻,死亡率有所上升。
③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很快。
④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人口增长模式的推断(1)依据生产力水平推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时期多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依据国家类型推断:绝大多数进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进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依据数值特征推断: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4%左右4%左右4%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传统型3%左右1%以上2%左右现代型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2.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打算性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凹凸,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白这个问题,因此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如下:考向一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2022·江苏地理)1980年我国开头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方案生育政策,2021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课件:1.1人口数量的变化(共29张PPT)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2011年10月31日凌 晨,成为象征性的 全球第70亿名成员 之一的婴儿在菲律 宾降生。。联合国 将这一天定为“世 界70亿人口日”
你知道吗?
世界人口突破60亿的事件为什么会世界瞩目?
因为60亿人口对于地球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 数量。况且,世界人口仍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增 长。至2011年,世界总人口已达70亿。
人
人口的自
口
然增长
的
数
量
变
化
人口增长
模式及其
转变
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特点 人口增长模式时间上的变化
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到1岁人 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 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 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 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1~2题。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3.2030年与2003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 C )
A.出生率下降
B.自然增长率下降
C.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
4.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 )
2020-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1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教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程标准: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不同国家应根据实际采取相应的人口政策。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其地区分布。
4.分析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问题及应采取的人口措施。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2.时间差异(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差异性3.空间差异(1)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在地区上是不平衡的。
(2)表现:兴旺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1)一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是由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基数共同决定的,即人口自然增长数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因此不能仅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来比拟人口自然增长数量。
(2)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1)构成指标:图中A出生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2.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1)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空间差异①以欧美为代表的兴旺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步入现代型。
②大多数开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③我国:目前已根本实现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④全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不一定比开展中国家的低许多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型〞模式,且人口的死亡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
相反一些兴旺国家人口增长模式虽然已经属于“现代型〞模式,但是由于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大,在不同年龄段人口死亡率中老年人口的死亡率比拟高,往往使这些兴旺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反而比开展中国家的高。
(2)开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不一定属于“传统型〞模式当前,绝大多数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传统型〞模式,但有些开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如古巴。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节课以我国的人口政策为背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
4.问题导向: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5.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通过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人口数量变化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人口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在人口数量变化的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案例分析为主线,结合图表、数据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探讨过程中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小组讨论任务,让学生就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总结归纳
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世界60亿人口日 一名男婴在波黑降 生,联合国秘书长 安南(右一)专程 来到医院看望母子 二人。 1999年10月12日0时2分
2005年1月6日0时2分 中国的第13亿公民 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
讨论: 就一个地区而言,引起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 可能有哪些?
两级台阶
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什么变量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了对应时 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4、思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两图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 人口数量增长的不同特点)
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明显加快 加速 缓慢
2050年人口预测
16 14 12 10 8 6 4 2 0
15.29
14.77
3.49
3.35
3.11
印度
中国
美国 巴基斯坦 印尼
现在世界人口 增长的一半来 自印度、中国、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和孟加 拉。欧盟所有 25个成员国在 整个2003年增 加的人口是印 度在同年5天内 的人口增加数。 印度到2050年 将会增加额外 的5亿人口。
世界人口增长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
迅猛增长
历史时 农业革 农业革命 工业革命 20世纪50年 期 命前 时期 时期 代以来 人口数 持续增加 少 较多 庞大 量情况 人口增 缓慢 加速 明显加快 迅猛增长 长情况 人口变 人们获取 生产力 生产力水平 人类对自然环境 化原因 食物能力 水平提 开发利用和改造 高,食 大大提高, 的范围不断扩大 低,抵御 物供应 人们获得充 ,对灾害和疾病 疾病和灾 稳定可 足的食物, 防御能力不断提 害水平差 靠,死 完善的医疗 高,人类对自然 ,人口死 服务,死亡 环境的利用与适 亡率下 亡率高 应性不断增强 率很低 降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二《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
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说明导入新课投影课本“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和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为中国第13亿小公民颁发证书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两个孩子的出生备受社会关注?思考回答问题。
图片导入使学生感受到当今人口问题的严峻形势。
板书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探究活动由世界第60亿人口及我国第13亿人口的诞生,说明人口的数量变化已受到全社会学生在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在这个过程中引导自学讨论的关注。
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通过读“图1.2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及“图1.3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讨论完成读图思考题。
出判断的依据。
(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看曲线的坡度大小,但要注意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比农业革命期间的人口增长要快,是由于图1.2的坐标单位间隔是不均匀的。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到底取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1.1.2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教学设计
1.认识到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2.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人口政策的宣传和实施;
3.关注弱势群体,尤其是老年人,学会尊重、关爱他们,提高人文素养;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交流、合作,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掌握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历史和现状,了解世界人口发展趋势;
4.理解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原因、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5.学会运用图表、数据等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达成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搜集、数据分析等方式,探究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
2.分析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政策、经济、文化、教育等,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讲解。
3.介绍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引导学生关注老年人,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4.讲解数据分析方法:如何运用图表、数据等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学生的图表解读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和老龄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6.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通过分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家庭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老年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7.课后延伸,拓展视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搜集有关人口数量变化和老龄化的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心得体会,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8.评价方式多样化:采用课堂表现、小组合作、课后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
为了巩固本章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1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二 新人教版必修2
资料数据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总计 1000 0.93
1000 0.81
甲 人口数 200 死亡率﹪ 0.5
乙 人口数 350 死亡率﹪ 0.8
550 0.6
600 0.7
250 2
50 2.2
(高或低)。
(1)在分组年龄中,甲组死亡率比乙组
(2)在总人口死亡率中,甲组死亡率比乙组
②现代形的出生率一般低于1.5%,自然增长率一般低于1%。
思考: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是从什么下降开始的?为什么? 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而死亡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 社会生产力 3.人口增长类型的(3)段后期,为什么人口死亡率出现 略有上升的趋势? (3)段后期处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后阶 段,属于“现代型”,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世 代更替缓慢,人口年龄结构呈现老年型,即老年人口比重 大,而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人口增长最多的大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人口增长最少的大洲:
大洋洲、欧洲、北美洲 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非洲、拉丁美洲、亚洲 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
欧洲、北美、大洋洲
活动: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点及原因
人口增长在地区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生产力水平 在地区上的差异造成的。
自然增 人口增 长水平 长特点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原因 今后变化趋 势 典型国 家
(3)产生上述反差现象的原因是:
(高或低)。
。
主要是因为甲人口的老年人比较多,老年人的死亡率一般较高
在分析人口再生产类型时,要分析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这涉及人口
2019高中地理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2019.5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认识和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
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影响。
2.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3.进一步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4.培养良好的读图习惯,学会读图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做好充分预习,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2.在充分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数据资料进行练习计算,进一步明确人口的增长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3.通过分析文字、数据资料及景观图片,理解人类面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学会分析多种素材背景下的人口问题,逐步提高调查研究、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4.利用比较法及数据图表分析法,分析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并进行相应的读图思考练习,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有关人口的图片、数据、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课前自主阅读教材、分析思考相关的问题,同学间相互交流,共同探究整理相关问题的答案。
课前搜集有关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问题的图文资料。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可编辑全文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规律方法技巧
人口的三种型态
比较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示意图
形状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底部变窄,形状像清真寺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
(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高
高
低
低
低
2020高中地理 全一册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全一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二、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和图1.3,让学生分析)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1.1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教人教版必修2
五、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六、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七、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八、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九、课时安排2课时
十、教学过程
D.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把这三点放在一个“课标”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
本“课标”没有要求学生记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别强调“分析”,所以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些人口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再使用学生自己“建立”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
归纳两大洲人口增长的共同影响因素
阅读并分析图表
合作探究,表达交流
培养读图分析与挖掘信息的能力,明确人口基数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分摊任务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并突显两大洲的可比性。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学会分析与归纳人口增长区域差异的原因,并能理解区域文化对人口的影
响
假设具极端性,易激发学生兴趣,能深刻理解不同地区人口问题,辨证地看待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湖南省隆回县万和实验学校高中地理人教新课标必修二1.1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课标分析
课标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第一节人口分布-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第一节人口分布-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人口分布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掌握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的计算方法;3.了解中国和世界人口分布的情况及特点。
二、教学重点1.人口分布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中国和世界人口分布的情况及特点;2.计算人口密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2.师生互动;3.小组讨论;4.实地调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引入人口分布的概念,说明人口分布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因素。
2. 讲解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的计算方法1.计算人口数量的方法:–原始计算法;–人口调查法;–人口估算法。
2.计算人口密度的方法:–普通人口密度;–灌溉人口密度;–净人口密度。
3.计算人口分布的方法:–判断人口的集中和分散程度;–判断人口的分布格局。
3. 分组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让学生就自己所在的城市或省份的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特点进行讨论和交流。
4. 实地调查教师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通过实地调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口分布现状,从而更好地理解人口分布相关知识。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并归纳总结出人口数量、密度和分布的计算方法,以及中国和世界人口分布的情况及特点。
六、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调查中的表现;2.考核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人口分布相关概念和计算方法,还通过实地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周边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观察角度和思考方式。
同时,教师也发现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教案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教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口数量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理解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3、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讲解人口增长模式含义,借助图表案例等分析讨论,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二、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 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通过世界60亿人口日和中国13亿人口日图片导入第一个标题——人口的自然增长。
板书:一、人口的自然增长(教师展示材料一,让学生明确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材料一: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总人口人口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教师讲解:当人口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
因此,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过渡:下面我们从时间角度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板书: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引导学生读课本,让学生分析)教师首先让学生说出阅读地理曲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然后总结归纳:1、读图名。
2、读各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变量(两图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纵坐标均为相应时期人口数)。
3、判读图形变化特征(两图中曲线曲率的变化反映对应时段内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教案]
人口的数量变化(第2课时)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及其转变
.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时
P5[读图思考]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1)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产业革命时期 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
高 低 高 传统型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
,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低 低 低 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欧洲、北美、澳
现代型 经济起步早,生产力水平高,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快
3)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生产力状况 自然环境与经
社会与文化的变化 “三率”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
世纪
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环境较恶劣,土地私有制 劳动力需求较大,受传统的生育观念影响 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 原始型
业化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环境改善,经济快速增长 传统的生育观念占主导地位 高出生,低死亡,高自然增长 传统型
亚非拉 传统型 许多国家经济呈快速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还较高,但死亡率降低
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我的人口增长模式:现代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有着重要影响)
战以
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土地开垦受到限制,制造业快速发展 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福利提高,生育观念转变 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 现代型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x
空
间
中国
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
型向__现__代__型___的转变
7
(3)影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因素:_社__会__经__济___发展、传统文 化观念、相关的_人__口__政策等。 【思考】 1.结合下图分析: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有什么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了人口增长的什么特点?
提示 每增加10亿人口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这体现了人口 增长逐渐加快的趋势。
16
答案 (1)192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1920年以后,世界 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2)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3)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短缺,影响经济的发展。鼓励 生育,接纳移民。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 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
22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世界总人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 长迅速。第(2)题,在“二战”之前,没有国家实施限制人口增 长的政策,人口增长较慢是由于受到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 的制约。工业革命以来,人口增长主要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 口增长。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 对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影响,但不是根本性的影响。 答案 (1)C (2)D
福利制度;
影响
③人们的受教育水平高
19
知识拓展 人口老龄化的标准 按照联合国标准,如果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 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 化社会。
20
【即时巩固】 1.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含预测)示意图”,回答(1)~(2)题。
21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
地理学研究人口的重点方向之一是探讨人口现象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分布是人口的空间表现形式。
世界人口的分布面貌,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和繁衍后代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它无时无地不受自然和人文诸因素制约。
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而影响人口分布。
本节讲述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和特点,阐述自然、人文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回答了两个基本问题: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儿?为什么?这既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又是全章的基础知识。
因此安排在第一节讲授。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我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2017)“内容标准2.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二、教材分析本节以一个“卫星影响世界地图”这一情境设计和提问导入,以使学生能在真实的情境中带着问题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
本节讲述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和特点,阐述自然、人文诸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回答了两个基本问题: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儿?为什么?在讲述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时,教材采用了由一般到个别、由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本节共有两个标题:“世界人口的分布”、“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第一个标题聚焦世界人口的分布。
教材先安排图 1.2“世界人口的分布(2014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发现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接着从纬度、距海岸远近、海拔三个方面,利用数据进一步描述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在描述人口分布特点之后,本节第二个标题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制约世界人口分布状况的诸多影响因素。
这样层层深入,由浅人深,有助于学生掌掘比较完整的知识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课标分析
课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本条“标准”的具体含义如下:
A、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人口增长模式
B、让学生学会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进行比较
C、让学生会分析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是怎样分布的。
D、让学生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把这三点放在一个“课标”中,是因为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当学生在分析某一个增长模式的特点时,必然涉及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的现状不同,又一定会与区域发展联系起来,实际上不同增长模式的分布,反映的就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分布。
本“课标”没有要求学生记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特别强调“分析”,所以教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可以先为学生提供一些人口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图表得出人口增长模式,再使用学生自己“建立”的人口模式分析其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每种人口增长模式的意义。
在学习评价中,各种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应该是评价活动的背景信息,而不宜作为考核学生是否记住的内容。
所以教师在设计评价习题时要注意这点。
二、教材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一切人文地理学习内容的核心.教材安排在必修2的第一章第一节,对其他章节的学习起到铺垫作用并将渗透到各个方面的内容.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的课标要求部分教材没有相应的单独章节内容,都分散揉到第一第二章中,需要去分析挖掘教材.
三、学情分析
人口及人口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及生物课中都已经学过。
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把义务教育阶段的感受型为主的学习上升到理性层面.
人口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也是普遍被关注的问题.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但缺乏对地理问题深层次的探究能力,开放性思维能力及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能力。
虽然在初中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因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较大,且还不能形成知识结构,需合作学习,并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类型并能理解其转变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3、理解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4、掌握地理曲线统计图和柱状统计图的读图方法与绘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让学生归纳不同时期人口增长的特征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
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
2、借助图表、案例等的分析和讨论,并通过绘制图表,让学生归纳三种人口增长
模式的特征及差异,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地分析。
3、结合调查分析,利用乡土地理进一步理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3、关注家乡的人口问题,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和转变原因及分布特点。
六、教学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及其原因。
七、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法调查研究法
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八、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九、课时安排2课时
十、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课堂课后练习。
板书。